范文网 论文资料 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通用)

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通用)

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问题是数学的灵魂,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摸索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 寻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 模式研究

学则需疑, 疑则引思。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我们主要以设疑-激疑-质疑-释疑-再生疑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学会为会学, 具体体现如下。

1.1 设疑——激发思维

设疑, 指的是创设问题情境, 发起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使学生在“疑中生奇”, “疑中生趣”, 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

(1) 联想生疑: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教师要提问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 以达到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也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 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

(2) 动中生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 是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例如: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活动中, 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几个大小不等的圆, 叫学生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学生通过在一水平直线上滚动可以找出所给圆的周长。接着, 教师问:“如果求圆形水池的周长, 还可以滚吗?”学生面对强烈的认知冲突, 探索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兴趣马上来了。教师让学生在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和猜测:圆周长是由什么决定了的?学生有的说:“与直径有关。”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圆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操作测量, 通过对周长除以直径或半径的商的分析, 最后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上述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地调动起来, 深深地沉浸在对问题探讨的过程之中。

(3) 趣中生疑:教师在设疑时, 不但要注意把“疑”设在新知识的重点处, 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通过设疑,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趣中设疑, 可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 我先做好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教具, 让学生观察判断整个三角形会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 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 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 学生也自然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我拿出来的却不是锐角三角形, 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悬念, 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已经成为一种“自我需要”, 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1.2 激疑——引导思维

设疑可揭示矛盾, 启发学生的思维。激疑则是认识矛盾, 从不知到知, 从已知到新知的思维过程。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 都必须自始至终地把解决学生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在不断揭示和解决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识差异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1) 直观演示, 激化矛盾。所谓激疑, 就是要把握新知识的疑难之点, 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解决疑难之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通过直观使学生眼、手、口、脑协同活动, 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抽象思维的最好途径。

(2) 抽象概括, 悟出道理。激疑的过程, 也就是抽象概括的过程。教师如果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悟出道理。这种尝试的成功, 将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 也会使学习兴趣向高级的方向转化。

当学生积极思维、克服困难,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必然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 从而激发出更高的学习兴趣。

1.3 质疑——促进思维

我们通常在新课讲完后, 通过阅读课本使学生梳理思维, 整理知识, 并对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这样既可以加强对问题的了解, 加强对课本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

(1) 教师质疑:教师向学生质疑, 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质疑。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中, 教师可以质问学生, 分数除以整数为什么可以分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通过教师的, 学生产生了疑点, 势必进行深入的思考。

(2) 学生质疑: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 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遗留一些问题, 让学生在读书时发现, 学生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老师就不要包办代替。此外, 要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还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见解, 养成和学生商讨问题的习惯, 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这样, 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1.4 释疑——培养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中, 学生免不了会出错或提出问题, 教师应适时、巧妙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在释疑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这些探索、发现及判断等真实的思维过程中, 学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分析、归纳、类比, 切实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1.5 再生疑——学会学习

“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 而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波利亚认为, “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 它就变做你的问题”。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呢?

2.1 抓住儿童个性心理, 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蕴涵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 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 研究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不迷信教材、教师,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阐述个人评价意见,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2.2 树立儿童创新自信, 激励学生“乐问”

质疑是探求知识, 发现问题的开始,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 是创新的前提。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轻结论, 重过程, 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 使学习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 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 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 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不要盛气凌人, 使学生望而生畏, 课堂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必要时允许不举手发表意见, 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 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 教师应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 饱含赞许的深情的目光激励学生树立创新的自信。

2.3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会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作为劳动者, 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并且通过思考, 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 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 产生独立的思考。”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地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 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3.1 创设悬念式情境, 使学生“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制应用, 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 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 以激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 我安排两个小朋友进行一次跳绳比赛, 请全班小朋友裁判, 让一个小朋友跳3次, 另一个小朋友跳4次, 谁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呢?这个问题激起了“裁判”们的兴趣, 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之中, 或思考, 或动手, 或讨论, 或争论, 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心态, 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3.2 创设冲突式情境, 使学生“悱”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 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以旧引新, 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 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可设计这样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约孙悟空和沙僧到王母娘娘的桃园摘桃子吃, 正好遇上七位仙女每人托着一个放有4个桃子的盘从桃园出来, 八戒忙上前讨要, 仙女出题为难他:“谁先算出我们七人盘中桃子的总数, 谁才能吃到桃子。”八戒听完, 急忙1、2、3、4……地数起来, 沙僧用加法4+4=8, 8+4=12……地数起来, 没等八戒、沙僧算出来, 孙悟空眼睛一眨:7个4是28。仙女们把桃子奖给了悟空。“悟空到底用了什么算法, 一口就喊出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老师就交给你们孙悟空的算法。”学生们皱着眉头, 正在思考悟空算法地同时, 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外, 使学生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3.3 创设操作式情境, 使学生“动”中问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 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 在教学“倍的认识”时, 学生在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后, 我拿出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线, 说: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倍”的关系,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根长毛线和一根短毛线, 请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长毛线的长度是短毛线的几倍”, 学生合作探究, 用量、算、折等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2.3.4 创设实践性情境, 使学生“用”中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 往往缘于不善于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 大胆质疑, 敢于挑战课本、挑战老师。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难点或重点。例如, 在一年级教学数学活动课“观察与测量”时, 我先让小朋友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有多长?然后说:如果没有尺子, 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请小组内讨论, 量一量, 说一说。

2.4 指导捕捉问的契机, 培养学生“善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孕育问题意识,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反思常规解法, 捕捉“问的契机”, 在无疑处生疑, 孕育问题意识, 不但敢问, 会问, 而且善问。

2.4.1 指导质疑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 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也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4.2 指导质疑教材, 学会研读教材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 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 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平凡得数学字眼, 诱发新邃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明白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问题的火花。

2.4.3 指导质疑生活, 落实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 但是,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 养成质疑、提出问题的好习惯。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 知识积累少, 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识上的冲突, 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 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

2.4.4 指导质疑解法, 训练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 教师多数解答结果的正误, 极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思考的, 忽视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 相对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 拓宽思路, 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体现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对知识的探索、生疑, 讨论、争论直至释疑的过程, 增强了学习信息的多向交流反馈, 在质疑中培养了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因此, 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摘要:“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有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常用的模式:设疑—激疑—质疑—释疑—再生疑。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有:采用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元认知作用, 提倡反思性的数学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等。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模式,问题策略,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J].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2002, 12.

[2] 李世熙.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M].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4, 9.

[3] 文霞.让问题漳显新课程理念[M].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5, 3.

[4] 张琪.鼓励多思多想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M].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5, 5.

[5] 阿姆斯特朗.课堂中的多元智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6]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7] 刘宜春.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青海教育, 2006, 4.

[8] 马佳丽.小学数学教育[M].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6.

[9] 周玉仁.课堂教育艺术[M].山东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6.

[10] 李艳君.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M].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2007:1~2.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