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精选)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精选)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发展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初探性研究发展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初探性研究摘要由历届大学入学考试,物理科成绩总是不尽理想可知:高中自然组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仍有许多待突破的瓶颈。因此本。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发展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初探性研究

发展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之初探性研究

摘要

由历届大学入学考试,物理科成绩总是不尽理想可知:高中自然组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仍有许多待突破的瓶颈。因此本研究以改善物理学习状况为目的,采质性研究的方式,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探查自然组学生之物理学习问题;第二阶段为提出解决物理学习问题的「6E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则运用「6E教学模式」实际教学,并以「光的干涉」单元为例呈现教学情形。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透过「6E教学模式」的确能引导学生逐渐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

关键词:高中物理、6E教学模式、自我导向

壹.前言

由历年大学入学考试,物理科成绩总是不尽理想来看,对大部份高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令人颇费心力的科目,虽然很想学好物理,往往因为不知要如何学习,而事倍功半。「学习如何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学术能力(张世忠,2003),在教学中要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国内学者洪振方(1996)认为启迪学生心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重新走过一次心智发展的足迹。但碍于上课时间和升学制度,不可能让学生漫无目标地摸索,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执行便显得很重要。

如何让学生既学会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又能学会「如何学习」呢?本研究从反思教学与学习的角度着手,探查研究者任教之高中生的物理学习问题,进而为学生搭建解决学习问题的鹰架,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

根据上述目的,本研究欲探讨的问题为:

1.高中自然组学生的物理学习问题为何?

2.解决物理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为何?

3.运用模式实施教学的情形为何?

貳.文献探讨

一、物理概念学习之相关研究

如何获得高分是学生们最关切的问题,许多研究指出专家比生手们具备较多的概念性知识,也有更深入的概念阶层,生手们所呈现的问题表征大部分是表面层次,而专家则不然,例如生手对题目的分类是以图形上的相似性为依据,专家则以相同的解题原则做为分类。Larkin(1981)的研究发现,专家和生手在面对属于概念层次的物理学相关问题时,物理学解题专家的表现,如同一般人在面对熟悉问题似地使用「顺向运作」(working forward)的路径;而物理学解题生手,则如同一般人在面对新问题般,使用「反向运作」(working backward)的策略去搜寻所需的定理,所以生手使用的第一个定理,常是专家所使用的最后一个定理。 例如:想要找出斜面上的木块,滑到底部的速度(v)为何?Larkin, McDermott, Simon & Simon(1980b)的研究结果发现:专家所实行的每一个步骤,对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都有所帮助;生手则是先由订定目标(v)开始,接着找出一个含(v)的公式,再试图以反向运作的方式来尝试求解,即生手应用那些原理的次序几乎与专家所用的次序相反(引自岳修平译,1998)。

此与Chi、Feltovich and Glaser(1981)等人的研究一致,专家们对于相似的问题,可能会具有属于该类问题的问题基模(Problemschemas),而生手对于类似的问题则缺乏可应用的相关概念基模。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知识组织成概念性基模,并建构概念层次和问题基模,将有助于概念的提取。

二、5E教学模式

美国BSCS(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y)课程研究计划提出含有建构取向的5E教学模式(Bybee & Landesi,1988;Boddy, Watson & Aubusson,2003),其教学阶段依序为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致化(Elaboration)、评鉴(Evaluation)。5E教学模式改编自生物学的科学研究课程,并且编入探求学生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引自张世忠,2003)。特别是Posner, Stride, Hewsonc and Gertzog(1982)借着此模式详细地说明需要改变的概念,且透过学习环(Learning cycle)实践概念学习的基本步骤,学习者经由直接与观念目标的交互作用,建构自己的心智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则可以依照教材的性质,运用「诘问法」,透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也在操作中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质性研究的方式,先探讨高中自然组学生有哪些学习物理的问题,再从理论上寻求改善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并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共分三阶段进行,研究流程如图一所示,并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阶段:归纳学习问题的类别】

本阶段根据陈章正(2004)的研究,持续以访谈和书写的方式,搜集有关高中生物理学习状况的相关资料,包括:以半结构式问卷访谈物理教师(GT)、专家教师(EX)和校友(GS)的记录;学生以书写的方式反省自己物理学习状况的记录;研究者与学生在课余时的对话札

记和研究者的教学日志。

编码的型式均是用访谈对象的英文代号,后面加上姓氏、日期和姓别,例如:GTL920912M代表于92年9月12日访谈本校林姓男老师;在校学生则以「类别、班级、座号、性别」表示,例如:221102M代表访谈第二类组二年十一班二号男同学。

搜集到的资料采扎根理论(Strauss & Corbin,1998)进行分析,先归纳为认知、情意和学习方法三部分,再用持续性比较与对照的方法,将类似观点放在一起,并用晤谈数据做辅助,以确认分类的可靠性,甚至可以发现学生在书写问卷时没有表达的观点,这样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

【第二阶段:发展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

由上述实征研究所得的学习问题,其实彼此都是相关的,但归根究柢,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自然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所以再请学生写出「我喜欢的物理课上课方式为何?」,归纳此问卷所得的资料及待解决的学习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的理念,参考相关文献,发展解决物理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不断运用「诘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透过一学期的教学反省与修正,而得「6E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应用教学模式实际教学】

本阶段呈现运用「6E教学模式」于本校高三第三类组(学生共31人,以下简称为A班,每周四节物理课)「光的干涉」单元的教学,A班从高二就由研究者担任物理教学,每次月考及格人数总不多,所以学生对物理普遍缺乏信心,即使程度不错的学生,也是停在某个水平无法突破。

有鉴于此,研究者于A班高二下学期时,开始进行解决物理学习问题的研究,A班除了月考成绩明显进步外,研究者还想知道运用此模式教学,学生的感受为何,因此以半结构式问卷且不计名的方式,请学生写下「自己比较喜欢高二或高三的物理课?为什么?」 肆.研究结果

针对本研究欲探讨的问题,根据研究流程三个阶段的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中自然组学生的物理学习问题为何?

整合具同构型的问卷和访谈数据,归纳出高中自然组学生物理学习问题的种类(陈章正,2004),简述如下:

(一)认知方面

传统的物理考试,通常以解题为主,能否成功解题与概念的理解情形相关,由研究中发现概念理解部分的问题包括:对探究历程的困惑、概念太抽象不易想象、符号和公式太多;解题部分的问题包括:不懂题意、不清楚概念和题型的关系、数学运算技巧不熟练。

(二)学习方法方面

学生常会问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如果能有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改善认知方面的学习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形,发现仍有许多待改善的空间,例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练习、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三)情意方面

对高中生而言,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学科的学习憧憬,往往比物质奖赏更具吸引力,但是屡次考试的失败,则令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甚至产生反感。例如学生表示:我们现在都是为了准备升学,可是我觉得学习科学,应该是要学科学家的创意,像马盖先就很厉害,但他不一定会算题目,为什么我们都要不断解题(221102M)?

(四)讨论

在研究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具有想突破的企图心,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问题,会在

意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关心分数的高低;但大部分学生则与上述特质相反,也缺乏可以将新旧概念做有效联结的模式,当然谈不上学习成效,连带影响了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能增加师生互动机会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展和精炼个人建构的理论,才能确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

二、解决物理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为何?

从学习理论可知:成功的学习必须是学生愿意参与学习。但是如何让学生愿意敞开心胸参与学习呢?归纳学生对「我喜欢的物理课上课方式为何?」所表达的意见,包括:希望学习内容能和生活经验相关、上课时能多做实验、能详细说明公式的来源和功能、不要赶课、能多一些师生互动、考试前能统整重点、能多讲解一些题目和即使没有时间也一定要考公式。 针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问题,以及对物理课的期望,觉察到必须要有能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从文献中发现「5E教学模式」(张世忠,2003;Bybee & Landesi,1988;Boddy,Watson & Aubusson,2003),颇符合教学上解决学习问题的需求,但是5E教学模式并未强调如何让陌生的学习概念与生活经验相连结,因此本研究主张:将生活中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事件」(Event),加上原有的5E成为6E,教学时以此6E做为「教学阶段」,又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无法维持很久,也不见得会主动发问,为了避免沦为盲目的学习行动,所以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订出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期望达到的「学习成效」,建构成「6E教学模式」(图二)。

每个教学阶段再根据事实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后设性知识(李坤崇,2004)设计问题,做为引导学习的鹰架(表一),因此模式中的横向双箭头,代表每个阶段师生间为达到学习成效的交互作用;纵向双箭头,则代表透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迈向较高阶的学习。教学时用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大家勇于表达意见参与学习活动。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但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将演示实验中的自制教具辅助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与课外创新性实验教学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彰显出自制教具和多媒体的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教学中经历“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的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不断探索,开发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从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上看,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思想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课上讲实验,试前背实验”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广泛存在。

2、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课堂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大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实验开出率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呆板。一般情况下,学生实验课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实验操作前花半节课时间细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少数老师甚至讲完实验后还要给学生演示操作一遍,从而导致学生只有不到半节课时间进行实验而匆匆了事,没有思考而被动操作,无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理念。

4、不重视课外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实验数量少且实验缺乏趣味性。

5、学生缺乏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实验课前学生往往很兴奋,但她们只是乐忠于实验课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期待观察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和享受亲自动手实验的喜悦心情。在实验操作时学生往往表现出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等现象。

二、新课标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自制教具辅助教学

目前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大部分是几年前以拼盘的方式采购,有些器材质量不是很好,有的与现行教材不配套,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即使县城部分学校实验条件比较好,但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实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并且觉得物理高深莫测,物理实验必须由专门的仪器才能完成,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若能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废弃物,经过简单的改装、组合,自制一些教具,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演示实验手段----多媒体动画,它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实验环境,可以作为物理演示实验的一种辅助方法。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功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直观、生动地演示实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积极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验之初,教师创设一些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倾向自主选择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评估出最优方案.做出总结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思想。

(四)、“三环节”教学 “三环节”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开发出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模式.包括准备实验、自主实验和点评实验三个环节。“三环节”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以学生为实验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在准备实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理论、操作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在自主实验环节,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做实验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做引导和帮助,不要过多干涉;在点评实验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验证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否与实验结果吻合。这种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着眼于改变传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需要学校将实验室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通过自主实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实验课题,学校提供开放的实验室。

教师只做初期的指导,整个实验活动都由学生主动地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三、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然而,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改革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了,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十年过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也更加得到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还有还能多细节方面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加以认识和改善,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等着我们去开创。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时代是不断地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更大胆地探索、创新和尝试,保持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精神,吸取经验教训,像常宁市蓬塘中学的教师们大胆试行“五环渐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一样,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法,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通过物理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晓鸣.刍议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J].江苏:数理化课堂, 2011,156. [2] 孔九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田洋.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进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田世昆,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18.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撰文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无限的精神财富。不思改革的课堂必然水波不兴,死水一潭;不思创造的教学必然机械刻板,浅薄乏味。永葆课堂教学创造性与有效性的精髓在于对课堂教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与思考”。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远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经验,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对课堂教学先后提出了“三精一清”(学生精练、教师精讲、堂堂清)教学理念,以及“三个三分之一”(学生自学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师讲解不多于三分之一,学生训练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学要求。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地学习、选择、判断,,兼收并蓄,逐渐摸索出“自学、研讨、点拨、反思”四步教学范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主动,教学质量稳步增长。

一、“四步范式教学”的含义

教师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确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以教材为蓝本,开发供学生前置学习的《自学导引》学案,在班级建立稳定的且能够互帮互助的弹性合作学习小组,培育起操作简便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机制,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作业课、复习课等灵活选择应用“学生自学——分组合作研讨、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应用反思”四步教学模式。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话语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也赋予给学生的生本课堂,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二、“四步教学范式”流程路线图

三、课堂基本结构 上课伊始,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物理学的属性和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通过某种方式引入课题。 第一步:自学。(约15分钟)

1、细读教材,基础梳理。

(1)教师让学生四个明确:明确阅读内容;明确阅读时间;明确阅读方法;明确梳理要求。 (2)教材和教辅或学科“自学导引”资料的配合使用。

2、问题导引,温故知新。

(1)教师满堂问,学生集体答毫无价值。

(2)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紧扣教材设计核心思考问题。

(3)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衔接,合理设置思维的梯度。 (4)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呈现思考问题。 (5)以问题导引学生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定时训练,知能跟进。

(1)训练题要重基础,重能力。教师必须把握课标对课时内容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学生定时训练不能拔高要求,设置难路虎。重心在于熟悉基础内容。 (2)布置适量的探究活动思考题或5—6个选择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定时独立完成,完不成的做好标记。

(3)教师巡视检查到位,初步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第二步:研讨。(约8分钟)

1、同桌检查,互批互改。

(1)在建构弹性合作小组时,充分考虑同桌组合的学习能力,能互帮互学,相互影响,让优生带动弱生。

(2)讨论或批改基础梳理的填空题或定时训练的选择题或探究活动中的问题。 (3)若涉及验证性实验,小组内共同完成。

(4)鼓励同桌大胆交流,即使批改错了也没关系。

(5)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中组长或大组长组织讨论解决。

2、组间交流,扫清障碍。

(1)中组长与小组长迅速交流答案,并在中组内交流,解决部分小组认识中的共同错误。 (2)中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认知矛盾提交大组长,大组展开交流讨论,再解决部分中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3)大组长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即将问题提交老师。

(4)各组长要同步做好记载。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好各组的学习评价。

3、小组展示,生成问题。

(1)通过组间交流,完成基础梳理和定时作业。要求学生作业用蓝色或黑色钢笔书写,小组、中组和大组批改时用红色笔书写。

(2)各组长将正确答案标示在老师指定的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或发言辩论。 (3)教师摸清各大组长在组织交流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讨论中新生成的问题。 第三步:点拨。(约12分钟)

1、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1)通过组间交流、批改,正确的或不能确定的答案及问题已经比较清晰。

(2)教师不要忙于给出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发言表明对正误的再认识或看法,摸清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自解疑难。 (3)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中好的思维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精讲,解析疑难。 (1)学生已懂的不讲。

(2)超出学生认知能力,即使讲学生也难懂的不讲。 (3)发现极个别学生的问题,不集体讲,进行个别辅导。

(4)采取最优的方法,根据课标要求,教师要抓住关键,抓大放小,精讲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让部分学生产生顿悟。教师的讲授必须把对方法的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是把结果呈现给学生,讲得透,点得活。 第四步:反思。(约10分钟)

1、当堂作业,现场批阅。

(1)适量、分层布置教材中的作业或教辅(学案)上的作业,因人作业。 (2)学生独立完成,不组织组间流动交流,同桌间个别问题可轻声讨论。 (3)对先完成的,教师可先当面批改,以激励学生快速完成作业。 (4)教师深入学生中检查、答疑、解惑,同时了解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2、及时整理,强化记忆。

(1)教师用1分钟时间归纳总结本节的内容,规律,公式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记住并在后面的巩固学习中进一步掌握。

(2)学生反省所学内容与方法,寻找需要进一步质疑之处,同时将所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基础联结成网。

(3)学生整理笔记,及时记忆或消化理解。

四、精心设计《学案》,灵活应用模式 有效的课堂源于有效的积极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具体作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习内容按照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索学习,对疑难问题积极思考,不断尝试物理研究中的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再提交老师帮助。在合作研讨过程中,鼓励小组内成员间、大组集体间,将学习结果交流展示,大胆质疑,相互补充,相互竞赛,直至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点拨讲解要根据学情适时介入,当好导演,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引导好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学生已学懂的坚决不讲,无论怎样也学不懂的坚决不讲,确保课堂实现精讲、精炼、精评、堂堂清的教学佳境。

第四篇: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湛师附中 李华德

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分班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键词: 高中物理 分层教学

湛师附中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各层次的学生都编在同一教学班,均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进行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这样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由于我校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特别是我校近年的高中招生,有正取,有择校,还有实验学校学籍的学生,学生素质相差较大,特别是对物理科的教学,出现以上的情况更加明显.可能也正因为教学模式的单调和死板,导致我样前几年的高考都不尽人意.正如林校长在会上所说的,我们搞分层教学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学校经慎重考虑,决定对2005届的高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分层分班进行教学的新尝试.即按学生的成绩,把基础较差的学生编在一种班,称之为实验班,成绩一般的的编成市区班,成绩较好的编为地区班.到了高二分科阶段又根据高一时的成绩对同一选科的学生根据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的班. 分层教学模式,在理论是是合理的,它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差异。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因材施教”。

今年2008年,也就是我们第一届实行分层教学的学生毕业之年,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经得起高考的考验呢?今年我校的高考成绩充分说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今年我校的高考成绩打破了前几年的魔咒,超额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务.本人担任了2006届的高

一、高

二、高三的分层教学,且同时担任三个层次班的教学,对分层教学有切身的体会.

下面就是本人在物理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定好分层的教学目标.在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对A、B、C三类班分别制定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中等目标和高等目标。基础目标是紧扣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不增加难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如掌握物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以及简单问题的模仿应用。中等目标,即为一般的应用及简单的扩展;高层目标,即是必须让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才可以达到的。如进一步掌握概念中隐含的条件,公式、定理中条件与结论的联系,设计物理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在 “机械能”一章时,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①知道重力势能和动能。②理解各种机械能的计算公式。③不同情况下各种能的转化计算④动能定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这里①②是基础目标,①②③为中等目标,①②③④是高等目标。只有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分层教学上的做法. 1.备课阶段.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班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班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的成功感。

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A班的学生以“放”为主,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类班的学生以“指”为主,指导其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对基础班以“扶”为主,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层次上前进,C类班能基本上达到大纲及考纲的要求,B类班能达到高考要求,A类班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如:在教学“平抛运动”时,就可以分层教学,对A班可以直接通过提示学生利用所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知识,通过思考自我发现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进一步推广到类平抛运动,从而解决问题。对C班的同学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总结,方便记忆,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选做题和思考题除外)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就是C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没问题,只有一些特别严重的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3.作业及评价。要做好分层次布置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进一步巩固授课效果,给学生的课外练习、作业也要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数量。对C班学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如物理概念的填空,公式的简单应用。对作业题中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以选做。对A班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班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也要找出他们的不足;对B班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班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4.测验考试. 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测验是重要环节。要让每个学生通过考试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设置C(易)、B(中)、A(难)三套不同的试卷。即:C班的同学可以选择B组或C组的试卷,B组的同学选择B组或A组试卷, A组的同学选择A组试卷。这样可以让基础班的上层学生有自我挑战的空间.

三. 一些心得体会.正如开始所说,从整体的教学效果来看,分层教学无疑是好的,但在实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消极因素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总结

分层教学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总结在教训及各种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教学模式提供有用的参考.1、握好课堂上的教学容量.开始时,本以为A班的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因此拼命扩大课堂容量,效果并不好,原因学生缺少思考时间,体现不出分层教学的效果;对B和C班的学生,很多教师认为学困生接受能力差,所以上课讲得太少,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系统不全面,这对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尤其要关注,就算对基础班的学生,也要按<<高考考纲>>的要求进行系统完整的复习。

2、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同一学校的学生,却因成绩的不同被分在不同层次的班,不可否认存在的事实是:A班的学生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B班的学生问题不大;C班的学生即有作为下等人的感觉.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尤其是对高中这些心理敏感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使一些人产生自卑感,还可能会造至“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后果.这并非危言耸听,以我所任教的一个叫翁泽斌的学生为例,在高一时,其物理水平在全级还处于中上的水平,但高二分班时,被分到C类班,从此物理考试都只30来分,从高中物理知识的特点来看,只有完全放弃的学生才可能考出这样的分数.而“荣幸”被分到A班的学生,可能会自学高人一等,沾沾自喜而不思进取.如果大面积出现以上的现象,那么就违背了我们进行分层分班教学的初衷.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都有责任去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避免优等生的自大心理。当然教无定法,但不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应把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实行分层教学,能针对学生实际发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效自主地学习,从而优化教学,但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其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对分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借鉴他人成功的做法,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涵义出发,探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师生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入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但目前高中物理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还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养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设计存在问题。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试探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首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探究式教学不提倡将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直接告知学生,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书中学,从做中学,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学科知识和内容。其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精神,体会知识的本质并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最后,探究式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精神,教师根据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及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物理课堂探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规律的探究,实验探究,日常生活中物理问题的探究,其他综合性问题的探究。笔者将高中物理探究教学划分为学生思维探究和实验探究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生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学生思维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高中物理理论概念及物理规律的教学,因为大部分高中物理理论概念及规律是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的,是物理学家通过对年实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例如能动定理,教师实施思维探究的教学效果优于实验探究。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较低,但是对于我国高中大班教学的现状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学生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首先,教师要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可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问题。其次,教师针对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资料,例如以往研究理论、文献资料、物理实验、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有用资料和信息。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选择出的有用资料对问题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层次进行分组探究,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总结出与之能力相适应的观念,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假说。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协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用实证性材料证实或推翻假说。第四,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探究成果,并将探究结果上升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生在此环节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二)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个物理问题自主进行实验观察,并从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实验探究与科学家实验不用,是在教学活动的特定条件下让学生体验和认知客观世界,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为主,教师起指导和引导作用,其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首先,教师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行实验问题的分析,研究所探究问题的实质,并要求学生简单介绍实验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搭建实验的基本构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引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实验框架及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主要包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进行数据分析、解释问题、合作交流等过程,教师在实验探究中积极进行指导和启发,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第三,每个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实验经过和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将教学知识与物理实验相互补充,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根据物理课本知识提出拓展性问题,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利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实验总结等过程证明自己的假设,实验是促进学生构建新知识的重要工具。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