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erp系统研究现状(集锦)

erp系统研究现状(集锦)

erp系统研究现状第一篇:erp系统研究现状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ERP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实施企业管理系统化,先进的管理思想,高效的管理效率,促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erp系统研究现状

第一篇:erp系统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ERP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实施企业管理系统化,先进的管理思想,高效的管理效率,促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最终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地位。该文通过对企业ERP系统开发设计深入研究,找出企业实施ERP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 管理 ERP 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116-02

企业都有自己的寿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管理往往不能使企业健康地发展下去。所以如何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改善经营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很难发展。

结合现代的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新的管理工具,这是ERP系统的起源。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的服务管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将企业优势发挥到最大。

1 企业ERP系统的实施

1.1 总体需求调查

总体需求调查的目标主要是让ERP软件实施商客观全面地了解企业当前的业务情况,并且对企业开展ERP系统培训,让员工熟悉ERP,并让企业充分明确ERP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是如何为企业解决业务问题的。随后实施商要对企业各个业务部门进行调研,以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状况与流程,然后撰写业务现状报告。

1.2 解决方案设计

以企业业务现状为基础对业务流程实施重组,并且指明系统的修正方法,随后对系统开展模拟测试。

1.3 模块实施上线

模块实施上线是企业ERP的实施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都是为了ERP系统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在大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分模块,然后进行产品环境初始化、业务数据转换、培训企业员工,使新系统安全健康地运转起来。

1.4 系统并行运行

ERP上线后,为了熟悉新系统和检验新系统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也是为了在这段时间里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受影响,往往需要继续运行老系统。等ERP走上正轨以后,老系统就可以正式下岗了。

2 企业ERP应用现状

ERP软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系统软件,中小企业往往需要进行本地化修改才可以投入使用。不仅如此,外国对于ERP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远不是我们可以相提并论的。虽然有近千家企业购买了第二代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但事实上失败的比例却极高,实施成功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初级阶段,无奈的是成功案例多为外企。综上所述,大多中小型企业开展企业资源计划不但无用,而且还要赔进去一笔不菲的资金。

2.1 企业投资ERP具有盲目性

很多企业察觉到ERP的重要性,但认识却不够深刻,想当然的将ERP定义成系统软件,买回来就可以用,忽略了ERP的核心是管理,只关注某个功能的运用而缺乏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2.2 资金短缺,ERP系统投入资金有限

中小企业筹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实施ERP就不足为奇了。的确ERP是一个大型的、精密的砸钱项目,而且稍有不慎就血本无归。

2.3 缺乏有关方面人才

ERP是软件与管理的结合,这就要求企业拥有既精通电脑的IT精英,又通晓企业管理模式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对企业实施ERP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乃至二次开发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企业高层往往认为懂计算机就能把ERP系统建立起来,缺乏对专业人士的培训,最终导致信息化进程失败。

2.4 ERP实施周期过长

软硬件的定制与安装,机房的建设,甚至是管理理念、工作习惯与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导致其相对于其他信息系统而言拥有较长的周期。而企业规模的大小、领导高层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量、实施人员素质等都影响着项目周期。

2.5 对ERP的期望值过大

ERP系统实施后往往很难立竿见影,如果一切业务问题都可以依靠ERP来解决,企业还需要人才干什么呢?说到底ERP也只是一个管理系统而已,只是一个工具,关键还是要看企业怎么去用。

2.6 系统选型困难

ERP系统选择困难反映在两个领域,其中之一是找到与企业契合度高的ERP软件和开发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外的ERP产品是昂贵的,这和外国企业的各种背景条件完全不同于国内企业有关,导致二次开发势在必行,这让高昂的费用又上了一个台阶,中小企业本就资金短缺,愿意负担高昂费用实施ERP系统的更是少之又少。国内的ERP发展较迟,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其二是企业开展ERP后发现和预想的目的不一样,很多功能不适合自身,效果不尽人意,成效甚微。

3 企业ERP应用策略

3.1 ERP项目实施的目标

中小企业顺利开展ERP,使ERP为企业所用,并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摆正认知,充分认识ERP,并且明确企业哪些方面需要使用ERP,是否必须使用ERP以及使用ERP以后的一系列影响。企业在开展ERP前,一定要有目标。首先企业要做好打长期仗的准备,开展ERP不但要花大钱,实施范围广与实施周期长也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周期通常为2年,如此长的实施周期要是没有一个计划,结果可想而知。企业只有在明确了实施ERP的目标后,才能根据目标分阶段,有组织地制定实施计划。而一个好的实施计划是企业成功实施ERP项目的基石。

3.2 ERP应用人才的培养

企业往往因为对ERP了解不充分或者想要节省培训资金,让IT人员或者是让各业务部门去操作ERP,这将降低企业开展ERP的效果。ERP是专业的企业管理软件,自然要有专门的人才去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目前市场上IT精英很多,管理人才也不在少数,但精通管理和IT的人却不多。他们会选择大企业发展,能来中小企业的少之又少,加之中小企业招聘门槛低,员工的素质自然也不会很高,使得中小企?I的人才资源十分有限。解决的办法只有企业培养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和企业购置的ERP系统契合度高,而且对以后的二次开发乃至系统的维护都有莫大的帮助。

3.3 重视二次开发管理

企业开展ERP的最终想法还是要为企业服务的,无论ERP系统有多先进,不适合本企业就坚决不能要。所以在最初挑软件时,就要选择最适合的,与企业契合度最高的软件。所以对ERP系统实行二次开发要做好心理准备,二次开发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技术还要高,不是什么企业都能轻易尝试的。从原则上讲是要尽量避免二次开发的,但实际情况是企业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多多少少都会对它实行二次开发,选择与企业契合度高的ERP软件的原因就在这里。

3.4 企业高层的重视

高层重视ERP,加大对ERP系统的资金投入量,最后因资金不足使之流产是很让人同情的。筹资难不是借口,哪家中小企业筹资不难?既然选择了实施ERP项目就要做好花钱的准备。还要对ERP做由里到外的解读。ERP系统是一个整体,利用好了整体效益才能展现出ERP的优势,否则和没开展有什么区别?更要杜绝盲目投资,要购置和企业契合度高的系统,重视ERP选型。高层的重视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芦国英,赵春秀.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4(1):132-134.

[2] 夏凡.中小企业ERP实施的现状和解决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8-20.

[3] 包根梅.中小企业ERP应用现状分析[J].开发研究,2011,153(2):147-149.

[4] 吴兆明.苏州中小企业ERP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5):93-97.

第二篇:ERP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

韦荣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学,南京 210044

摘要:随着计算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资源计划ERP 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目前各个企业管理的主要软件工具,成为企业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主流软件,ERP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目前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与模式的代表,未来的ERP 信息管理系统将向着更完善、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是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ERP;信息管理;信息资源

一、 ERP简介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全称。ERP 系统的产生来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一家IT 公司(加特纳公司),该公司根据不同企业在集中管理供应链的需求,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IT 技术的发展趋势上,充分预测到信息时代中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必将发生巨大的革命,便提出了ERP 的概念。ERP 系统是建立在MRP II 系统的基础上研发的,通过不断的反馈回来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信息资源,从而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产品供应商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资源整合的、多平台的、多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主要的经营管理思想是用户需求第一,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对产品采购、人力资源、成本、生产、分销、库存、财务以及运输等资源进程统一规划,从而达到以最优的资源整合为企业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它的核心的内容就是计(Planning),是由美国的企业界首先提出并开始应用。那么对于ERP的含义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呢?美国一家非常著名的计算机评估和技术咨询集团明确阐述如下:ERP 是一种信息化的技术平台,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单位建立信息化的思想理念以及完善的决策制度,进而为公司决策加强保险。ERP 的思想核心内容是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内部资源以及业务流工作,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的管理,敏捷的制造及事先计划事中控制是ERP管理思想主要所体现的三个方面。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如果只是依靠单位的自身的能力去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是非常困难的,是完全行不通的,相关单位需要切实的把供给商家、生产厂家、销售行业、顾客群有机的结合,进行必要的分配和规划,形成一个衔接非常紧密的一体化供应链,使得生产、销售、供给完全融为一体,确保整个过程高效率的运行,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赢得竞争的优势。ERP 信息管理系统

已经从抽象的概念层转变为实际的软件,很多软件公司都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通过软件技术实现了ERP信息管理系统,ERP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的将“管理实施”思想融入到系统中,从此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富有了全新的定义:

(1)ERP不再是单单的一个系统软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融入了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技术、规范、资源以及组织模型等,使得ERP 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智能的应用体系结构。

(2)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逐渐的转移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传统的企业管理核心是“在正确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产品”,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核心转变成为了“在最佳时间和地点获取最大利润”,使得社会的各个不同行业和企业都拥有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管理理念。

(3)ERP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阶段的ERP系统必须要能够支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必须能够在更多的平台上应用、必须确保ERP系统的应用与电子商务两者之间具备较为广泛的业务以及数据逻辑接口,必须具备可扩展性等。

二、 ERP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中国的软件公司在1998年之前并没有意识到ERP系统未来能够拥有的巨大市场潜力,但是,一些欧洲及美国等地的软件公司就已经开始进入了中国的ERP市场。在早期,我国的ERP产品就是程序,是定制软件。正式由于早期ERP系统的定制模式的限制,使得很多软件公司在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局势,ERP 信息管理系统被植入的管理模型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实际需求的限制,此时的ERP系统产品的发展处于被带动的状态,在对企业管理的整个作用上就打了大大的折扣。使得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很难与预期的目标相符合。在国际上,很多大型的ERP系统产品面向的都是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相对比较复杂且价格昂贵,但是这些产品由于受到管理策略、经营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区域差异等影响,使得国际上流通的ERP产品并不能很好的在中国国内实施,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就当今的ERP市场来看,什么类型的ERP 产品适合中国企业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目前应该是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企业的需求去推动ERP产品的成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ERP 系统产品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企业在选择ERP 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挑选实用的、方便的产品。所以,ERP 系统产品在设计研发的时候,潜在的目标客户的需求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设计出来的ERP产品必须使得用户操作简便、用起来顺手。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在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上会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ERP品牌才是关键。最近几年来,ERP 软件管理是国内管理软件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目前国内的软件管理市场已经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从整体ERP软件销售来看,定制型的管理软件仍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60%。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实施个性化管理软件的客户也成增加的趋势。

三、ERP 系统成功实施关键因素

(一)高层管理的有力支持

首先需要得到企业相关管理高层的大力支持,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够完全清楚的意识到ERP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就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不会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等相关资源到项目的实施中,而且,企业高层也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到项目实施的各种各样的重大的决策上,不会在企业内部营造足够的声势使得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意识到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是企业管理革命的开始,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的绝对支持,通常是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实施不成功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多部门合作

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内部多部门的合作,特别是业务部门一定要参与。很多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实施的前期都是由专业的IT 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内部项目咨询顾问参与,企业业务部门根本没有具体的人员参与,这样,便会由于项目咨询顾问对目标企业了解的比较少、IT 技术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情况了解匮乏并缺乏必要的决策能力等问题,使得ERP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成果不能完全被业务部门所接受,项

目便会进入实施的循环状态,从而加长了项目实施周期。企业业务部门的全程参与,能够使得ERP 项目实施小组具备足够的授权以及决策,不仅能够针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决策,而且能够缩短项目的实施周期,使得企业能够更早的迎接管理模式革命。

(三)充分的资源以及优秀的团队

ERP 信息管理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充分的资源,而且需要非常优秀的团队来实施ERP 项目,团队的全力协作以及有计划的管理是ERP 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咨询方与企业之间必须相互理解、密切合作

ERP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成功的第四点因素便是需要咨询方与企业两者之间相互理解以及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一旦将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当成为只是咨询方单方面的项目便会使得ERP 项目的实施遭遇到失败的结局。其主要的原因是咨询方根本不可能深入的了解企业的一切情况,也不可能代替企业做出重要的决策,咨询方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提供针对企业管理改进措施的相关建议以及技术上的支持[3],并能够将相关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企业只有重视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只有与咨询方通力协作,才能将咨询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实现企业管理革新的目的。

(五)明确的项目目标以及合理的期望

需要对实施的ERP 项目抱有合理的期望,并且在ERP 项目实施之处要有明确的项目目标计划,我国的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意识到实施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以及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的目的,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六)企业需要充分的沟通

企业在实施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时候,内部需要充分的进行沟通,由于ERP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是企业整体的项目,会涉及到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这样,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充分的、全面的、良好的企业内部沟通可以大大提高问题决策以及处理的效率。

(七)用户培训要充分

需要对用户进行充分的培训。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将会很大程度上将会改变企业员工现有的操作流程以及方式,如果ERP 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使用前不能够针对企业的所有用户展开全面的培训工作,将会造成许多非正常的操作错误以及数据错误,不仅没有将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发挥出来,反而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作为整合性能非常优秀的ERP系统,企业的各种业务的直接操作会直接在企业的财务当中体

现出来,因此,业务操纵的失误将直接导致财务系统的紊乱,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成功实施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因之一。

(八)企业能力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ERP 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实施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企业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将直接导致ERP 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企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进行变革的能力;技术能力;企业制定战略远景规划及其与IT 结合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

四、我国实施ERP的未来展望

1、优质的管理思想的加入和有机统一,提升其适用性。

未来的ERP 是一种不断增强的模式,不仅仅是在原先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先进的思想,就连模式也随之优越化,比如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的管理模式、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各企业协同的管理模式和不同企业之间的跨越式协同项目管理模式等,这些模式里的管理思想将于ERP业务处理的模式融合。与此同时,ERP 还应当与自身的国情管理模式相互协调统一,就拿中国来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针对性强化性的改进型ERP发展工业化,像基于资金流模型的ERP 管理模式、基于主动动态成本控制的ERP 管理模式和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ERP管理模式都是具有鲜明的改进型ERP 管理模式。

2、借组各种前沿的技术,加快向网络化、互联网办公模式靠拢。

基于高速互联网技术的ERP 系统充分的融合了Internet 以及管理模型思想,在全新的WEB 浏览器上便可以实现以企业管理供应链作为核心的客户管理、企业资源整合、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才能使得企业成功的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体系,才能丰富的发展自身企业的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向对

象的JAVA 编程技术以及面向互联网的数据库技术使得现有的ERP系统具备非常优秀的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兼容性。ERP 系统借助各种先进技术能够全面改善企业的应用模式,使得企业的办公从桌面发展到世界上的各种终端产品上。实现电子商务、商务智能、供应链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整合应用。

3、领先的ERP 系统平台作为其开发核心。

开放的ERP 系统平台作为其技术的支柱,大批的各不同部门分工合作的ERP产业链是未来ERP的主要模式。同时,全方位的向客户开放也是ERP必需要做到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包括技术开放、文档开放、实施开放、源代码开放。源代码的开发使ERP必将企业依赖供应商的习惯打破。

五、小结

ERP 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整合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使得三者成为一体化信息资源,并且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合理的集中化管理,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涉及到了整个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管理以及库存等行为,对企业的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合理的、智能的、全方位的调整与分配。ERP 信息管理系统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未来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充分的将Internet 互联网网络技术、远程网络控制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得ERP信息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信息化,此外,未来的ERP 信息管理系统将具备多平台的无缝兼容技术,使得ERP信息管理系统能更加优秀的在各个平台上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曾纯青.ERP 技术发展过程、特点及趋势[J].特区经济,2007,10

[2]李勇.ERP 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0,01

[3]丁俊英,庄小兵,欧阳毅.浅谈ERP 的起源与发展[J].福建电脑,2007,01

[4]肖开锋.浅析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8

[5]董晓波,张同建,谭章禄.我国煤炭企业ERP实施成功因素实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06

[6]许建飞,王惠芬,葛星.基于管理模式变革的ERP实施分析[J].商业研究,2005,03

第三篇:中小企业ERP系统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ERP系统应用研究

作者:马丽萍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1期

一、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分析

(一)实施ERP系统的必要性 具体包括:一是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经济永远充满竞争。尤其从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市场需求不振,各国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企业之间竞争尤为激烈。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求得一席之地,依靠的是通过提供差别化服务占据某一细分市场、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快速的资金周转,以及微利订单来实现。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准确、快捷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的支持,这些信息和方案的获得都是手工管理方式的短板,但这恰恰是ERP系统的强项,借助于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数据库管理技术,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获得全面、系统的管理信息;借助于决策模型,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自动提取数据,生成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决策。二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业务量虽少,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内容并不少,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存货管理、资金运作、全面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基础管理不扎实、部门管理不协同、战略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不通畅、不集成。通过实施ERP等管理信息化工程,利用计算机的准确性、客观性,借助网络的及时性、公众性,可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从而硬化基础管理,集成部门管理,优化战略管理,实现决策过程科学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员工行为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能力。另外,通过ERP软件程序的自动检测控制功能,可以提高业务处理质量,促进相关工作规范化,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满足企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政府办公信息化、产品营销网络化、信息传递电子化等,都对企业实施ERP工程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传递系统,可以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客户、供应商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实现网上营销;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浏览企业网站,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于ERP系统,企业极大地增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开拓了生存空间,广泛参与到世界经济竞争之中。

(二)实施ERP系统的可行性 具体包括:一是软件系统来源广泛。目前国内市场满足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产品非常多,比较知名的包括用友公司的ERP-U

8、用友通,金蝶公司的K/

3、KIS等的产品、国外品牌有SAP Business One、Oracle等产品。这些软件产品经过了国内外公司多年的使用,产品功能完善,质量可靠,使用方便,软件公司实力强大,售后服务有保证。这些产品非常适宜中小企业使用。二是人力资源满足企业需求。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财经类毕业生不断地走向市场,其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从事ERP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为中小企业实施ERP提供了人才保证。三是实施模式灵活多样。中

小企业经济实力相差迥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实施ERP时,可以从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人员业务处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方案。

二、中小企业ERP系统实施方案

(一)采用在线租赁方式实施ERP 所谓在线租赁模式实施ERP,是指ERP软件服务商提供软件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租用软件服务商提供的ERP软件服务平台,直接在网络上运行ERP软件来完成业务核算及其他管理工作,而ERP软件服务平台的组建、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等工作都由软件服务商负责。这种应用软件服务模式被称为在线租赁ERP系统方式,也叫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在线租赁模式的优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低ERP系统实施风险。采用在线租赁方式时,企业和软件供应商签订租赁合同,支付使用费,经软件服务商授权后,通过网络登陆ERP软件平台开展业务处理,企业只要购买一台微机,连接上网络可以随时登陆系统进行业务操作,使用方便。相比于投入十几万、几十万元资金购入ERP系统而言,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实施风险。另外,现行的ERP软件都遵循《信息技术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不同厂商的ERP软件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传递和转移,这样企业就可以随时更换不满意的软件服务商,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都提供了该类型的软件服务。二是使用灵活方便,降低管理难度。采用在线租赁模式实施ERP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软件服务供应商、选择需要的功能模块,全天24小时登录系统。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登录,进行异地办公。在线租赁模式下,ERP系统的维护升级、日常运行调控等工作都由软件服务商负责,企业只需要做好系统使用方面的管理工作,如业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的日常行为管理、数据档案的管理工作即可,这样企业就减少了大量的ERP系统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难度,降低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切合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特点。三是有助于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自身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就目前的经济环境而言,小企业融资贷款非常困难。在线租赁模式不需要企业组建ERP系统,只需要配置一台能上网的微机即可,从资金投入来看,1万元左右的硬件投入和适宜的软件使用租赁费即可满足企业需要,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这样既满足了企业实施ERP,又便于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在线租赁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安全性存在隐患。企业的各项业务信息存储在软件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平台上,由软件服务商统一管理,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受到服务商管理水平的限制而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服务商的系统管理人员、网络高手可能会登陆到服务平台浏览企业信息,这样企业的信息安全性也可能存在隐患。二是软件功能不能充分满足企业需要。软件功能面向大多数用户需求设计,软件虽然具有自定义功能,但软件服务供应商考虑到系统维护管理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最终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不是非常多,这样企业使用起来可能不太方便。

(二)企业自己组建ERP系统 企业自己组建ERP系统,是指企业购买实施ERP系统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配备系统操作人员完成各项业务处理,企业自己负责ERP系统日常运行、系统维护等工作。该方式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信息安全可靠。ERP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工作都由企业内部人员才能接触到,在企业严格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控制下,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无关人员的恶意访问,保证了企业业务信息安全完整。二是ERP系统能够

充分满足企业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计算机硬件和ERP软件,组建适宜的系统运行模式,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软件二次开发,这样从功能上就能充分满足了企业的需要。三是使用灵活方便。企业可以实时进行业务处理、信息查询,使用起来方便灵活。该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需要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组建ERP系统时,需要购买硬件、软件,选聘、培训业务人员,这些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实力较差,较多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冲击。业内流传一句话“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后者说明的就是组建ERP系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冲击。二是对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对ERP系统有正确的认识,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和使用,并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如操作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其次,业务操作人员了解ERP系统的工作原理,要熟练使用ERP系统,并能简单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知识。

(三)两种方式的适用范围 通过对在线租赁方式和企业组建ERP系统方式优缺点的比较就会发现,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刚好相反:租赁方式具有投资少,实施风险低,降低企业管理难度的优点,但信息安全性差,软件功能较少;组建方式的优点是信息安全可靠,软件功能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要,但投资较多,实施风险较大,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综合分析可知,在线租赁方式比较适合于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型企业使用,而企业组建方式更适合于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比较正规的中小企业使用。

三、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ERP 系统只是一种管理工具,不能代替管理本身,而人才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精通ERP系统的优秀人才,任何ERP系统也无法正常地运行。ERP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人员素质对项目成败影响巨大。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这是ERP实施的组织保证。只有具备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和高品质的ERP系统,ERP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这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二)满足需要原则 实施ERP系统的基本目标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不同类型及规模的企业,对管理信息的需求程度及侧重点不同。不同品牌的ERP软件在供、产、销及各管理环节提供的核算与管理功能相差迥异,参差不齐,企业不论选取何种ERP系统实施方式,一定要对ERP软件有正确的评价,结合企业自身业务活动的特点,选择功能上能充分满足企业需要的ERP软件,而非一味好大好全(功能强大齐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分步实施与系统规划原则 ERP系统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管理流程以及每位员工。实施ERP系统的时候,既要有总体规划,按管理上的急需程度和实施中的难易程度等确定优先次序,又在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指导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一方面,应首先实施最基本的功能,让系统尽快运行起来,然后再随着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和ERP应用经验的积累,扩大应用范围,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必须对ERP进行系统规划,不断挖

掘,完善和优化ERP系统功能,对ERP进行不断的深化应用和升级改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ERP工程师职业能力认证培训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 余俊娟)

第四篇: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0-12-30 葛瑛瑛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ERP 财务管理 应用

信息化应用调查我要找茬在线投稿加入收藏发表评论好文推荐打印文本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因此,很多企业纷纷采用ERP系统来武装自己,对于企业来说,应用ERP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的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效率以及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ERP在企业财务管理运用中的优势,然后指出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在财务管理日趋细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日渐提升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从内部来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客户对于商品的选择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个性化需求,为了适应这个需求趋势,企业同样要改变其生产模式,必须探求新的方法以解决新经济环境中提出的新问题。ERP所提供的新的工作平台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备条件之一,它能全盘掌握企业信息,并能清晰地提供决策所需资料的数据处理系统。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将帮助企业的财务领导在理念、技术、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革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ERP系统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一、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与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差异以及存在的优势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同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差异。

首先,会计科目不同。在ERP系统中,会计科目由集团总部进行统一设置,分公司以及子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财务数据是按业务发生的性质进行统一组织的,有利于系统编制合并报表。对于往来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可采用辅助核算模式,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系统设置多级明细科目的思路,更有利于进行数据集成控制。

其次,数据范围和采集方式不同。由于实施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改善,信息集成不仅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信息集成有效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了。另外采集和处理的信息相当广泛,它不仅采集和处理财务信息,而且还采集和处理非财务信息,供各相关部门享用,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消除数据的重复和冗余。再次,会计凭证生成方式以及会计信息输出方式不同。不同ERP系统中,业务部门完成诸如采购入库和销售等工作的同时,财务系统中会自动根据预先设置,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则可直接进行审核,如发现错误则通知业务人员进行修正。这样可保证发生业务的同时,财务情况也能同时反应。在会计信息输出过程中,它将大部分业务数据都是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大部分处理是记录业务的个体特征和属性,分类、汇总、余额计算都放在查询输入过程,可方便进行组合查询,准确生成所需财务报告数据,比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处理数据更为简单方便。

总之,ERP财务系统节约了会计凭证的生成时间,能及时查询和汇总子公司或分公司业务和财务信息;缩短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内部报表和分析报告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行为。同时,财务业务一体化,也为财务

管理与控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将资金控制点设置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但是ERP财务管理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财务人员在应用时也应该注意,保证ERP系统在企业中的良好运用:

1、要注意初始数据的正确性

ERP财务系统属于数据集成系统,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信息处理及时、集成度高,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采用ERP系统下数据录入途径唯一,大部分财务数据直接来自于销售、采购、生产等业务子系统,财务人员无法控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就将影响所有信息使用者。

(1)对于采购系统,ERP采购管理作为整个ERP的一部分,对外它联系各级供应商,对内它连接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直接涉及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对公司整个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部门的原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影响到成本的核算以及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工作,一个基本点出现错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着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因此,采购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以后财务数据的录入工作,需要密切注意,毕竟采购是整个系统的初始关键环节。

(2)对于成本控制系统,企业计算成本目前一般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提高制造费用向产品分配的精确性,因而作业成本核算的难点主要是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以及作业成本向目标产品的分配。ERP系统中的作业成本计算并不那么简单,用信息系统来实现它是比较复杂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在ERP作业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作业成本要输入某特定期间的资源成本、成本动因数量、产出量和其他数据。资源成本的数据可以从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中取得,对于无法从财务系统中取得的数据可以手工输入,这样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成本动因是资源成本向作业,作业成本向成本目标分配的依据,所以成本动因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业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ERP成本控制系统中,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初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财务数据是否正确,成本计算是否合理,也就影响着销售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总账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因此,财务人员在输入或者调取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失误,保证整个ERP财务系统有效运行。

(3)对于销售系统,应付账款是企业处理从发票审核、批准,支付到检查和对账的业务,应付账款系统同ERP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传入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通过应付账款子系统进行应付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和其他应收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进行应付冲应收的核算,应付账管理子系统生成的往来账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中的应付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从应付账款系统可以看出应付账款系统与各个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理,对于应收账款,销售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可以传入应收账款管理子系统;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付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和其他应付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收管理

子系统生成的往来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收管理子系统中的应收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账款控制着企业的成本以及收入,是整个企业财务系统的核心环节,应收账款系统同应付账款密切相联系,同时它们同采购系统、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供应链体系,因此,如果初始环节的数据出现错误,就会使整个资金链条断裂,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这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财务初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以控制,可以加强内部各个部门的及时沟通,要关注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减少出差错的概率,要注意时刻保留纸质原始凭证,在对账过程中,要及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要保证两套账本保持一致,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要注意整个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下,大多存在的是手工方式的财务控制行为,而目前的ERP财务系统改变了原有的财务运作模式,企业固有的财务控制流程必然随着ERP的引进而发生变化,如果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控制环节以及方法,就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内部财务控制缺失的风险。在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出纳只有权限查看与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相关的账簿,毕竟都是原始记账凭证,只要有人进行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就会使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保持有效。在ERP系统下,账簿查询仅仅是一个查询功能,在计算机操作环境下运行,输入不同的科目作为查询条件就可以查询到各个相关科目的账簿信息,如果在引进的过程中忽略或者系统不支持科目的数据权限控制,那么出纳就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查询到其他会计科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内部控制就会失效。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这一内容,分析手工状态下的内部控制如何运行,然后财务部门要全面整理系统启用以前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财务控制整体有效运行。

3、要注意财务人员分工以及权限的设置问题

ERP坏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要求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是一种管理创新,同时它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财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其次,在ERP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逐渐减少,但是需要接触到整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要学会处理好整个系统,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财务人员还需要利用整个系统进行财务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注意一系列问题,ERP系统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与权限,这就有可能阻碍ERP的实施进程,对此,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而不能对此有所抵触。其次,企业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掌握ERP系统的基本操作、运用技巧以及ERP理念的财务人员也很可能会流失,这部分掌握ERP系统的复合型人才的流失,短期内不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培训费用来说对企业可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密切注意这一点,在做好相关培训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要让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企业管理者要对分工的变化以及权限的配置问题同财务人员及时沟通,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要及时记录在ERP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要及时存档管理,在人才出现大量流动时不令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结论

通过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便利,ERP财务系统

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信息沟通更加合理,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体现员工的意识理念上跟上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ERP财务系统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注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ERP财务系统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第五篇: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摘要]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事务,并为组织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辅助组织决策,从而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改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是信息技术学与会计学的交叉学科,前者是其方法学,后者是其应用领域。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历史的透视、当前研究状况和未来面临挑战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会计信息学发展的战略。要使中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培养一支会计信息学专业的人才队伍,加强国际和国内合作交流,重点开展一些会计信息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学;信息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事务,并为组织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辅助组织决策,从而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改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是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它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及其工作职能的转变,而且有效推动了会计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当前,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正在从普及向提高、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人们对其质量、功能以及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现在和未来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事业的基石。

一、历史透视

会计信息系统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学领域的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标志可追溯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GE)在1954年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开创了利用电子数据处理会计业务的新起点。此后,很多西方国家不仅把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还应用于经济信息管理。但由于当时的硬件价格昂贵,程序设计复杂,以致计算机在会计事务方面的应用十分有限。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出现,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等综合成一个整体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逐步得到了普及。会计信息系统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当时的数据库系统结构是集中式的,即把各个部门的数据集中在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减少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但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技术复杂等缺点亦逐步凸现。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大量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软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功能的会计软件,企业可以在市场上选购适合自己需要的会计软件包。众多大中型企业的集中式会计信息系统逐步被利用网络等技术实现的分布式结构所替代。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西蒙(Simon HA)为代表的决策科学学派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决策问题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等概念。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融合,国外的会计信息系统已朝着管理

决策型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在会计数据处理、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会计信息系统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我国把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开始于1979年,引起了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和理论界的关注。1981年8月,筹建了“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开始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关专题研究。两年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尤其是某些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认识到了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上应用的重要意义,相继组织本行业内的技术力量,开发适合本行业的会计软件,并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推广应用。但由于当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多是各自为政,盲目投资,以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其通用性、适用性差,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198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一些专门从事会计软件开发和销售服务的软件公司应运而生,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伴随着财政部1989年《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1990年《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1995年《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大纲》以及1997年《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陆续出台,不仅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而且在全国掀起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高潮。许多高校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或《会计电算化》课程,增加了会计信息化方向研究生的招生,并开始设立会计信息化方向的博士点,加大了相关领域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软件市场和会计软件产业。

二、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及其自身的完善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目前新推出的数据仓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将有力地支持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支持数据的多维分析和多维观察。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提升和发展上,如何建立符合各自国情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正成为相关人士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发达国家的会计信息系统已被视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强调建立单独的会计信息系统,而是针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而设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明显提高其数据共享的程度并具有足够的信息量满足管理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国外的企业管理软件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如国外流行的制造业全面资源计划与控制的管理软件,其管理模式是对一个制造业的物资、财力、人力、市场、工程设计等资源编制计划,进行监控与管理,而账务、成本管理软件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积木块”。另外,如何设计一种计算机会计专用语言,研制支持会计语言的计算机辅助工具,让会计人员直接承担AIS专业模块开发的设想业已提出。在日本,以“三法体制”(即日本企业会计要受《商法》、《证券交易法》和《法人税法》3个法律的规范)著称的日本会计信息系统,在承认财务报告形式多样化的同时,要求实质内容的一元化;并建立了注册会计师、监事和内部审计的“三员审计”制度及内部和外部会计监察人的“双重监察制度”,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保障财务会计活动的依法进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Internet技术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冲击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已被人们视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Internet技术,以反映、核算和监督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企业内部全面的、及时的、动态的核算、监督、预测和管理为目标,通过对企业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财会工作方式和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实现会计信息管理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实质是一个完全网络化的

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它对内是一个与经营管理及各种业务活动紧密联系的内部网络信息处理子系统,对外则与各种对外业务的处理及特定目的相联系,通过与多种共用系统的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其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会计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会计信息在更大程度上的开放性和公开性,以及减少会计人员的基本事务,提高其从事财务分析、决策和监督等专业水平的特征,必将充分地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管理者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国内,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逐步成熟,并出现了激烈竞争的态势。各类会计软件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展功能,并针对国外一些优秀财务软件的进入和开始在国内市场立足的现状,部分较具实力的商家开始了管理型财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提高了计算机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程度。在中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中,会计软件已成为发展最快、国产化最好、自主版权最多、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软件之一。

三、面临的挑战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没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支撑,董事会、监事会及外部监控机制的任何决策都可能是盲目无效的。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改善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当前财会界乃至管理层面临的最大挑战。如目前尚无一个基于标准的、完整的、带有决策支持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将大量的会计信息抽象成为方便和容易使用的形式,为管理者和监控者提供简便和可靠的决策信息,并符合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2.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在国内,大多数的会计信息系统只解决了财务会计的核算问题,忽视了与企业及社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组织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外,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同其他功能信息相互融通,不能满足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在当前,除了加速发展和完善以管理型为主导的会计信息系统外,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已被Internet的高速发展推上了议事日程。在国外,网络会计正在逐步地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进行报账、查账、报表和审计等工作的远程处理,从事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已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也正在面临着网络会计理论滞后、会计数据原件的真实性处理技术难以突破、网络市场环境的覆盖面小、会计人员素质要求偏高等严重问题的挑战。

3.人才、技术和标准。会计信息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由有着不同背景和训练水平的个体组成。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正经历着人才和技术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会计信息化知识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国际会计信息学发展的需要?安全保密和通用标准的确立与应用能否适合实际的需求?

四、未来与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必将由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并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阶段。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必将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造,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出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整合以及对现行会计特征的挑战。我国财政部在上世纪末曾经提出的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

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似乎有些落伍,难以适应国际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国内外会计信息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在此拟就我国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策略作一简要探讨。

1.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虽已培养了一部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专业人员,但与国内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相比、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相比,财务人员的会计信息化水平还相差甚远,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具有中高级技术水平的专业研究人才仍然严重匮乏。例如,现有岗位上的人员知识结构层次低、专业综合素质差、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研究人员数量少。因此,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会计信息学界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不但要加快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学专业的规范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学专门人才;而且要尽快改革会计信息学研究和开发机构的用人体制,吸引有志于会计信息学的复合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尽快适应我国会计信息学发展的需要。

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研究和开发体制。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和开发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历史、体制和环境的原因,其研究选题多是各自为政、避重就轻、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故此难以取得重大的理论和应用成果。我们建议:①参照国外一些成功AIS的经验,有选择地建立行业学会或协会内的不同专业学组,分头跟踪会计信息学领域内各专业的发展动态,如美国会计协会信息系统部主席Bagranoff NA最近提出的AIS控制、安全保密、道德规范、商业应用、系统设计与选择、智能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Internet等,结合国内实际开展相应的研究。②编制会计信息学发展的长远规划,确定不同时期会计信息学的研究重点,出版专业发展报告或学术年鉴。③加强会计信息学的科学研究,可重点开展一些会计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标准化和智能化研究,力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基金资助,同时可通过与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AIS应用研究,如计算机会计专用语言的研究、AIS如何更加持久地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档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和提高水平。

3.加强国际和国内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选派专业人才出国进修和考察或进行项目合作,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在新的起点上开展研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强会计信息技术的开发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部门、高校的相关院系及研究机构和会计行业的学会、协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扩大国内的会计信息学专业研究队伍,开展适合国情的会计信息学应用研究,不仅是我国会计信息学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