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精选)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精选)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第一篇: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天水师范学院11级地理班调查报告课 题 报 告课题 题 目: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班 次: 11级地理(2)班 课题组成员: 张三 李四 王麻子指。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

第一篇: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天水师范学院11级地理班调查报告

课 题 报 告

课题 题 目: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班 次: 11级地理(2)班 课题组成员: 张三 李四 王麻子

指导 教 师: 雷宇轩 时 间: 2014年12月25日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思路,以新农村新居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新村新居建设模式等方面,简要概述了清水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农民的思想认识、村庄规划、建设资金、产业支撑、管理机制、建设标准、农民培训等七个方面分析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面拟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原则,坚持产业结合、挖掘文化底蕴,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强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实体深入宣传、营造氛围等七个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清水县;美丽乡村;规划

清水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面,小陇山西南麓,划属渭河支流牛头河流域,东界宝鸡市,南连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境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25.1万亩。现辖6镇12乡260个行政村1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69万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清水县

2 以“五新一好”(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建好村班子)为主要内容,依托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乡一体化试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探索出易地搬迁型、旧村改造型、灾后重建型、劳务带动型、产业支撑型、农家乐观光旅游型等六种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清水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一、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2006年以来,清水县累计投资10.8亿元,建成各类新农村116个,使全县农村居民住宅砖房率达到了62%。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建设美丽清水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思路,整合林业、环保、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26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庄天二级公路、桐温公路、汤浴河上游沿线、18乡镇政府所在地等52个村的“一池两改三化”工作,探索出了乡镇景区化、村落景点化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全力实施了“移植千棵大树、彰显千年古城”工程,移植大树进城1222棵,进村庄广场248棵。积极建设了以庄天二级公路、红堡至秦亭公路为主的百公里绿色生态长廊,以县城至温泉为主的10 公里文化旅游长廊,加快了农村绿化亮化美化步伐。

近年来,清水县一手抓农村新村新居建设,一手抓农

3 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村庄规划到行政村、道路规划到自然村、产业发展规划到户、科技及技能培训到人、具体责任到领导”要求,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大力实施修建垃圾池,在旧村改造中实行改造危墙、危房、绿化环境、硬化巷道、亮化村庄的“一池两改三化”工程,建立“门前三包”,环卫“十户轮流值班”等管理机制,推广垃圾“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昔日的“脏乱差”面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清水县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新村新居建设模式,创新投入机制和服务机制,有效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农民自己筹一些的“多条腿走路”办法,累计投入资金10.8亿元用于新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同时,组织千名科级干部、千名党员进村入户,包抓指导全县1028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调动了广大群众创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的积极性。目前,清水县以庄天二级公路沿线为重点的五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全面建成,以整治建设背街小巷、乡间小路、村野小桥、小沟小渠、垃圾处理小场点和 “六小民生实事”活动正在有序推进,相继建成文化广场、公益桥文化健身小广场为重点的、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村阵地、卫生室、文化室、“农家连锁店”等一大批农村公共基础设

4 施,累计建成各类新村122个,新修砖瓦房和砖混结构别墅式二层楼房35147户175735间。今年,又有47村3048户农民新居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当中。到今年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住宅砖房率可达到65%,受益人口达17.3万人。同时,清水县着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干鲜果基地56.1万亩,种植半夏2万亩,蔬菜10.2万亩,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92元,增长18.3%,为新村新居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地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

1、农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的主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僵化、小农意识比较强烈,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环境整治依赖于干部,群众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习惯比较差,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部分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认为工作只

5 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行了,环境好不好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于是便睁只眼闭只眼蒙混过关。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要坚持先规划后整治、后建设。目前清水县虽已制定了美丽乡村示范区总体布局规划与实施意见,但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没能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中心村的相关规划没相互衔接,个别村出现了尚未规划就开工建设,更有甚者出现了先建后撤、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同时对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结合不够紧密,规划编制形式比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3、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除了省、市政府给予部分引导资金外,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清水县乡、村没有经济来源,致使镇村投入资金空缺,有时为了完成项目任务,甚至贷款搞建设,到最后项目算是完成了但负债累累,有时为了弥补镇村空缺这块资金,在申报项目建设时扩大项目规模,而实际建设过程中根据财政补助资金的多少进行项目建设,致使实际建设规模与申报项目规模不相符,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现在,县上还没有出台一般整治

6 村以奖代补的配套政策,乡村两级干部一直担心建设资金缺口的弥补问题。

4、缺少产业支撑。部分村庄整治工作重点、亮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没有很好的结合本村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来塑造本村本地特色,没有和地方产业结合起来,不能凸显村庄的景观、文化特色。示范村和示范点虽已明确由国家项目和乡镇共建,部门联动的模式整体推进,但目前机关部门、各乡镇、村密切协作配合、联动推进不够。特色村亮点不亮、挖掘不够,功能定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5、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惠农工程。部分乡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当作完成年终考核加分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已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牛皮癣”回潮现象。如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必将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6、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刷新涂白、栽植几枝绿化树木、安装几盏路灯的“面子工程”上,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7、农民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更要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型农民的

7 培养,现在清水县有些新农村建设的很好,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建设成果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薄弱,主要是因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机制没有健全,各类培训流于形式,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同走过场,注重查看软件资料,忽略培训效果的考查。

三、加快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及清水县实际情况,我们拟提出以下思路和措施: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深入调研、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深入各乡镇各村实地考察,充分结合各自的地理区位、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村民实际需要等因素,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突出当地的农耕文化、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努力打造清水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科学规划。要正确处理好村庄布局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前瞻性地编制和完善美丽乡村规划、示范村规划和核心区规划。规划编制要做到普遍惠及与重点打造有机统一。三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8 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四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一般整治村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继续保持“458”下基层活动的做法,各联系点部门要积极参与联系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的村民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原则。每个村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科学谋划,从实际出发,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坚持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和环境保护,

9 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初具规模的基础性产业,走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特色化建设之路。

4、坚持产业结合、挖掘文化底蕴。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与旅游等产业紧密结合,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一是大要打生态牌。清水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在东南部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西北部,可以利用果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高原夏菜产业,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探索新型、环保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二是要大打文化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美丽乡村的内涵所在,我们要利用好“轩辕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在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方面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巧打“文化名片”经营村庄。

5、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多部门联动加大对“牛皮癣”的监管和处理力度。建立环境卫生

10 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乡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6、强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实体。 一是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雨露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政策,加强农户技术培训。使农户掌握 1—2 门致富技术,实现劳务输出由劳力型转化为技能型,增强就业稳定性和增收持续性,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二是通过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专业合作效能,提高合作社效益,推进农民参与合作积极性,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强化土地流转力度,巩固流转成果,巩固种养大户,全力培育家庭农场 。

7、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同时,县上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清水对外形象。

参考文献:

1、天水在线网

2、《清水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3、《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报告》

11

课题组成员:张三 李四 王麻子

指导老师:雷宇轩

第二篇: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

(戴锦志 演讲稿)

【这是我自己写的,不是网上刷的,如果有讲不对的所在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给中国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在这改革的大潮中发展自己、建设自己、提升自己、做好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这里,我就我镇建设美丽乡村提出我的几点思考和看法:

一、 定位问题:

我认为,每个村都要有其自己的品牌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自己的品牌,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发动脑筋去思考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避免盲目,避免重复建设,只有找准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特色品牌。也才不会落入人云亦云的窘境。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如:诗南主打“南安第一村”,高盖利用“泉三互通口”,高山专攻“高盖山文化”,码四念好“山水相连”经,南冬打好“诗溪两岸”牌,丰联主攻“菜篮子工程”,坑内做足“少数民族村”,铺前“土楼笑迎四方客”等等。

二、 建设规划:

从我们参观永春县几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可以看出,要建设好美丽乡村,必须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如何整治溪流、如何美化环境、如何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这些都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用科学的方法去比对,用三维的思维去规划和设计,然后再“一张图纸管到底”地去建设,才能塑造出有特色的乡村风貌。

三、 营造氛围:

建设美丽乡村谁都说好,很少有人会说反对,但是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那就对不起了!所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很重要,这要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包括入户宣传、举办活动,让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根植人心,将美化环境化成村民的自觉行动,人人动手种花草,户户整洁护环境。

四、 老宅古厝:

农村中的那些老宅古厝,可以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拦路虎,如何改造这些破旧老房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也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如何治理这些既占用土地,又影响观瞻的破旧大厝,永春县的一些做法值得探讨,是补贴一点钱让其修整粉刷,还是用活现有的政策扶持进行退房还耕?我认为后者更有实际意义,我认为:镇政府可以出告示,明确提出补贴标准和条件,让那些愿意将房产按政府的补贴标准拆除的村民将房子交给政府统一处理,这既符合政策,又让村民得到实惠。

五、 资金筹集:

一说到美丽乡村建设或新农村建设,头头们首先想到的是资金问题,做什么事情资金都是第一要务,说到资金筹集,就一个头两个大。我认为有以下几种筹资方法可以尝试:

1、 既然有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那就要活学活用现行政策,可以在村庄主干道两侧、村庄中心地带、山边缓冲坡地等宜居环境,规划和开辟出一些具有商住价值楼群或小别墅用地,其中小别墅用地按有偿使用原则让有条件和能力的村民自行建设,商住楼则由村委会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分成建设。

2、 开辟主题公园、命名景点、名人故园、小品建筑等设施,然后由冠名人出资建设,这样即达到增添村庄景点,又节省一大笔建设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3、 做好侨务工作,打好侨牌,争取华侨捐资兴建公益,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筹资渠道;做好外出乡贤热心家乡建设工作,让这些事业有成者投资家乡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六、 精神建设:

人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人的衰老和寿命的长短,搞好人的精神层面建设,对一个村来说,特别是对农村留守的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目前我镇兴起的广场舞是一个好现象,但这还远远不够,甚至由于经常性地比赛,让本来的全民健身活动变了味,成了少数人的俱乐部。因此我认为:不仅广场舞要普及中老年群体,而且还要多元化地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康乐球、老人气排球、户外集体行走、南安美丽乡村一日游等等,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老有所图,真正让他们健康快乐、延年益寿!

2012年12月17日

第三篇:美丽乡村建设外出考察学习思考启示

一、X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X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从X年至X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示范村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整治村达到“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全省大部分村庄得到了基本整治,农村局部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从X年至X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绝大多数村庄得到有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从X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升级版,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从内涵上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X农村面貌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

截至X年底,X积极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现已培育美丽乡村先进县X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X个,打造特色风景线X多条、特色精品村X多个、美丽庭院X万多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X多个。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了X美丽乡村的“全景画卷”。

二、X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X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zhu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为内涵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一)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X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邀请X省规划设计院和X省美院设计了“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着力打造“潇洒X·秀美乡村”。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整个规划建设中,既体现了个性设计,又保证了总体协调。每个村都能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少有联排成栋房屋,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二)注重文化传承。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如荻浦村充分利用村庄历史悠久,各种文物资源较多的优势,大打历史文物资源品牌,X年被评为X省省级历史文化村镇,X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亲切的乡土气息,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除了利山村整村拆旧建新外,很少有大拆大建的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街、古巷、古桥、古居以及祠堂、石坊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还尽可能保留了几十年前农民居住的土砖房、石头房,既展示了村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也成为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

(三)完善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村湾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X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剩菜剩饭、农作物秸杆等)和不可堆肥垃圾(塑料、玻璃、泡沫等)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

(四)打造农村电商。

被总理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义乌市青岩刘村,依托“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抢抓机遇,充分盘活利用闲置的房产、店铺等资产,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形成大众创新、全民创富的格局。吸引千余家电商企业在这里聚集,并形成服务商、网商、线下网货中心等多渠道共生共赢的新农村生态。据介绍,目前全村共有网店X多家,年销售额X亿元,日均出票X万单,从业人员X万多人。青岩刘村党建实行组织共建、先锋共创、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网络共治的“五共”工作法,以党建带动群建,营造更加浓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

(五)加强产业培育。

注重产业培育,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德清县现有农家乐、洋家乐等民宿X多家,其中以莫干山镇发展“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达到X家,床位X余张,其中创造了一张床税收达X万余元的奇迹,成为德清县旅游的品牌,推动了区域旅游向高端、生态、精致、特色方向发展。

横山坞村抓住与塘浦工业园区相连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当地区位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文化休闲”为主调的中国美丽乡村展示馆、高式熊艺术馆、横山坞雕塑园、山水灵峰·田园熊出没乐园为特色的休闲产业布局,引进的灵峰精品酒店、闲逸谷休闲度假区、雷露营房车宿营地等九大项目,总投资达X亿元。新建社区依托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通过精心设计,深度挖掘自然美,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美丽经济”的新实践,通过“文化+”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渔村,实现休闲、旅游、文化、采风等元素联片发展。这两个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仅自己有实力建设美丽家园,而且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三、启示与思考。

(一)要注重搞好科学规划。要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近期需要搬迁进入社区安置的村庄和长期保留的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

(二)要注重突出生态治理。

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

(三)要注重坚持示范带动。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撒胡椒面”,一哄而上。要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四)要注重挖掘文化元素。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五)要注重加强产业支撑。

要把产业培育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要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前沿,是县域文化的主体与结合点。最近,我们采取下乡调查、走访、座谈、资料查阅、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我市的乡村文化状况进行调查,明显感到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状及问题

基础设施老化。一是总量减少。全市24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上世纪90年代前,其文化站建站率为100%,80%的乡镇文化站是独立院落,1/3左右的乡镇还配套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歌舞厅、棋牌游戏室等。而目前全市有独立院落的乡镇文化站为93个,下降到只占42%,有电影院的乡镇140个,由原来的近100%下降到62.5%,有图书室的65个,仅占29%。二是设施老化。电影院、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大多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财物流失严重,有的被挤占挪作他用。如汉寿县沧港镇图书馆90年代前是全县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图书馆,目前已被乡司法所占用,其文化设施用品大多流失。

管理机制弱化。一是文化队伍管而不专。表现在:①乡镇文化专干、业务辅导员的人员总数在减少。原来全市每个文化站都有2-3人,现在基本上一站一人,有的县市还全部取消了乡镇文化站机构及人员编制。②文化专干业务不专,管理松散。大多数乡镇文化专干兼职多,加之待遇低,主管部门培训少,管理少,致使文化专干把主业变成“副业”,其文化业务素质越来越低。③专业创作人员少,年龄老化。全市文化骨干大多在50岁上下,全市县级“三馆”业务人才仅有183人,只占总人数的40%。同时,业余创作人才发现少,引导少,培训少。表现乡村文化的作品少。二是文化资源管而不全。对于表现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虽有一定的底子,但底子不清、不全。三是文化市场管而不硬。目前对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一无过硬的法制制度,二无执法队伍。一些草台班子在乡村表演了,有的乡镇还不知道,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空白。

文化投入软化。一是政府投入少。乡村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护要依靠当地(区)县、乡政府,而目前的基层政府基本是“吃饭”财政,大多无钱投入。二是社会投入少。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文化实体的脆弱性,文化受众的差异性,加之农村经济不活跃,农民文化消费少,故社会投入乡村文化的少。

文化功能退化。一是文化服务功能退化。表现在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前,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农民龙舟赛、卡拉OK赛、书画赛,电影队,皮影队、剧团下乡巡回演出等,极大地丰富与活跃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而现在农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活动就是晚上看电视,婚丧嫁娶看歌舞、看道场,闲时打牌,无聊时看稀奇热闹。“三个月插田,三个月扯谈,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一定的反映了农村农闲多,剩余劳力多,有益文化活动少。二是文化教育功能退化。人们戏称上世纪50年代是“小二黑结婚”和“扫盲班”时代,60年代是“样板戏”时代,70年代是“露天电影”时代,80年代是“马戏团”时代,90年代是“庙会、赶集”时代,而近几年是打牌、赌博盛行,“脱衣舞”成保留节目。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农村文化的没落。由于单纯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及商业性,使得目前农村个别农民价值观念扭曲,信仰动摇,伦理道德沦丧,诚信公正不见,团结友爱互助不愿,公民应尽义务不干。一味追求享受、玩乐,有的单靠“下海”女的养活全家。 对策与建议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其引导,规范其运作,创新其特色,推进其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以“三实”为落脚点,巩固乡村文化基础。一是乡村文化阵地要夯实。乡村文化阵地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文化阵地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高起点的文化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突出长远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与经营性的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突出兼顾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文化设施的管护相结合,突出经常性。一方面高起点的建设一批电影院、农民文艺馆、体育馆等,加强其日常维护保养。另一方面,对于已被挤占的文化设施要坚决收回,予以恢复。二是乡村文化队伍要落实。乡村文化队伍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确保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引路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乡村文化专干的管理。做到三落实。落实编制:可在目前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设置综合性机构——广电宣传文化站,明确其中1-2人必须是文化专干。落实待遇:对于乡镇文化专干待遇要纳入县财政归口管理,彻实落实。落实责任: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的管理与业务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实行绩效考核。一手抓文艺骨干及文艺业余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要做到发现早,引导早,培养早。使其创作出更多的适宜大众口味的顺应改革新形势的文艺精品。三是乡村文化投入要切实。做到三个同步: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家庭投入同步,重点投入与全面投入同步,以奖代投与以工代投同步。切实加强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中心集镇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县、乡镇的以奖代投力度,加大对独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投入。要在投入中壮大规模,创造效果。汉寿县酉港镇立足民情、民俗、民意,因势利导,走“股份”文化之路,多方投入,打造龙舟文化平台,因2001年第三届“龙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赢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的美誉。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当地工作的开展。

以“三新”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一是观念创新。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抓先进文化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观念,增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意识,做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二是形式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活力与生命。我们应该在大力提倡乡村文化固有的传统活动形式的情况下,更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突出乡村文化活动的时尚性、经济性、区域性、特色性。大力倡导“墟场文化”、“屋场文化”、“商场文化”、“广场文化”、“娱场文化”,大力倡导“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推陈创新“节日婚庆文化”、“祭祀祭奠文化”、“祠庙祠墓文化”等文化,开展“月月乐”、“周周乐”、“家家乐”等活动,开展“桃花源游园节”、石门“柑桔节”、“中国•汉寿西洞庭湿地文化节”等活动,开展“百优艺术之乡”、“百强宣传文化站”、“百佳民间剧团”等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特色乡”、“文化特色村”等命名活动,设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和弘扬具有常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三是内容创新。没有先进性就没有生命力,创新乡村文化内容是落实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表现。怎样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应该把乡村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方特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结合起来,把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络建设与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多变的世界,快捷的信息,更新的知识中改变理念,在多种技术培训中强化本领,在多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受到教育,娱乐身心。

以“三强”为根本点,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一是强化政绩意识,硬化目标管理出“令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考核,强化当地党委、政府的责任,实行“首问制”,使其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服务,给老百姓办实事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政绩的观念。二是强化市场意识,优化文化资源创“品牌”。没有资源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达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济化,只有对乡村文化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创立品牌,凭品牌占有市场,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进一步活跃市场。怎样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创品牌?首先摸清资源找市场。文化资源的家底要摸清。对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名人伟人、名山名水等文化资源要梳理、分类、建档,并根据市场需求立项开发,开辟市场。同时优秀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要摸清,使其在市场中成熟,在成熟中开辟市场。其次整合资源顺市场。顺应市场的变化与要求,针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资源信息的封闭性、文化产业的脆弱性,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壮大规模,整体推向市场。再次创新资源抢市场。就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资源,打造文化资源品牌,抢占市场。就桃源、石门、澧县、临澧等(区)县市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壮大“夹山文化”品牌,“桃花源文化”品牌,打造“澧州文化”及临澧丰富的人文资源品牌。就汉寿而言,就是要立足于本县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汉寿乡村文化──“沧浪文化”品牌。最后资源互动活市场。做到“四个互动”。①信息窗口的互动:要树立“大常德”意识,市、(区)县、乡开辟乡村文化电视节目专栏,实现信息互动,以此为窗口展示常德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观。②城乡文化互动:要以县域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的互补与繁荣。③文化人才的互动:做到城市文化人才乡村化,乡村文化人才城市化,达到文艺作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有机统一,培养我们常德大批的优秀本土作家。④文化资源的互动:要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及业务部门为文化总监,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探讨与文化策划的有机结合,做到文化资源“强强”联手,整体营销。三是强化法制意识,钢化市场管理打“王牌”。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从根本上规范文化市场,改变以往靠发文件、开会和审批来解决和管理今天的文化市场。其次地方政府要根据上级管理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再次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区)县、乡、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形成综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格局,使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关于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农村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乡村文化阵地,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如何切实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对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向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发放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人员配备、资金落实、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农村业余文化团队建设等12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分片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化员和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管理员。此外,调研组还实地走访了7个乡镇街道、6个基层文化俱乐部、6家企业、2个社区和2支业余文化团队,接触了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提出对策和作出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黄岩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自2001年起,黄岩区着力开展“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即建立十个文化特色基地和十支业余文艺队伍,意在充分展示全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几年的运作,通过多次考核和重新命名,各基地(队伍)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如东城海棠社区文化基地、南城民间传统文化基地、西城久久艺术团、新前雄鹰舞狮队、宁溪民乐队等,不但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人员,而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除“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外,各乡镇街道也纷纷自行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共计300多支,其中仅宁溪镇就有150多支,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

2、基层文化俱乐部不断完善。根据台州市统一部署,黄岩基层文化俱乐部从2003年开始创建,目前已建成212家俱乐部,其中一类23家,二类74家,三类115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村居都花大力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如澄江街道、江口街道等主动投入资金为俱乐部添置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沙埠镇万三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全面装修文化中心,改造了图书室、棋牌室、室内健身房,建成村级数字电影院、电子阅览室。北洋镇北洋村俱乐部自筹资金,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演出场所、健身房和排练厅,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举办了多次全区性的基层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各乡镇街道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俱乐部专场文艺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俱乐部文艺团队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了各地的创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工作。此外,还多次组织举办了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俱乐部人员素质,规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使基层文化俱乐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3、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发展迅速。近年来,全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以及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类传统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发了一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如沙埠镇创办了“文化超市”,为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了量足质优的“文化套餐”,如同“点菜”一般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想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流行于我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头陀镇成立了农民宣教中心,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科技传播的纽带”,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院桥镇建立了外来人员俱乐部,开创了一种以“服务、娱乐、教育、维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来人员综合管理新模式;澄江街道建立了流动书库,藏书量达1万余册,并在全街道25个村分别建立流动书室,很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需求,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进而带动了读书热。这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目前黄岩区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基层文化网络已经基本构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逐步走向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格局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重结构、多种取向的新特点,农村文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二、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黄岩区农村文化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依旧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尤其是与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认识不够到位,建设经费投入偏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级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据调查,全区仅个别乡镇街道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决算,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健全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很不稳定;而且东西部差距明显,西部乡镇经济薄弱,且许多地方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弱化,“空壳村”日渐增多,文化投入更是严重不足。据统计,在2004-2006三年中,屿头乡、富山乡、上垟乡、平田乡、上郑乡等西部的贫困乡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平均每年仅为5000元左右。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黄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仍然缺乏。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导致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相当有限。由于经费的短缺,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2、俱乐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明显。虽然全区已建成基层文化俱乐部212家,但其中三类俱乐部为115家,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俱乐部大部分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缺乏,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俱乐部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有许多器材散失或损坏,“空壳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俱乐部有名无实。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俱乐部建设东西部差距明显,一类和二类俱乐部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3家一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3家外,其余20家全部在东部和中部;74家二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7家、茅畲乡有2家外,其余全部在东部和中部;西部六乡所拥有的45家俱乐部中,43家为三类俱乐部。此外,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西部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使得这些仅有的三类俱乐部难以正常运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人认为,对于黄岩西部山区的许多贫困村而言,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条件还不够成熟,没有必要完全按标准建设,健身路径摆放在山上,只能是一种浪费。可以说,黄岩西部文化俱乐部建设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东西部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对西部来说,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3、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虽然从2001年开始,黄岩区先后以“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许多文化设施。但这些文化设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严重不足,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区除沙埠镇、院桥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4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外,其余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设备齐全的文化大楼或文化中心。同时,许多农村文化设施瘫痪或半瘫痪现象严重,大多陈旧老化,很难永续利用,有的被闲置,有的被挪用,甚至有的被变卖。许多乡镇街道缺少图书室,有些乡镇街道虽然也建有图书室,但近年来或是因重视不够或是因财政困难而没有添置新书,因而也无法为农民及时提供科技、文化等精神食粮。文化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全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通病,并进而导致文化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目前在农村,符合农民群众生活特点、适合农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文化产品比较缺乏。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看电视、读书报、搓麻将、打扑克等,即便是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灯会等传统项目。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缺少新意和活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难以吸引农村群众。有些地方愚昧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各地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急需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的广阔天地。

4、文化站工作弱化,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队伍处在农村文化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但现有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职能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举步艰难。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混岗使用、“不务正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不够强。首先表现在素质不强,目前全区乡镇街道的文化员人数为33名,这支队伍大部分是80年代初期配备的,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而新配备的文化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表现在职责不够清,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员都身兼其他工作,如计生专干、出纳、文书等,而且基本上是以兼职工作为主,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少,存在着文化干部不姓“文”的现象。同时,农村文化创作人员缺乏,现在活跃在农村群众舞台上的创作人员,大多是一些老兵,近年来基层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作人员很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忽视对民间文化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此外,东西部文化队伍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队伍较多,活动正常,且呈发展上升势头,“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也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贫困乡镇的文化队伍不但数量小,而且人数少,力量单薄,如茅畲乡有2支、上郑乡有4支、平田乡有2支、富山乡有2支、屿头乡有3支,且大多为10人左右的队伍,有的甚至仅有5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文化站工作的弱化和文化队伍的萎缩,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进而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进一步加强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硬件建设入手,切实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保障机制。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和提高,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是“软”任务的思想认识,做到思想真重视、认识真到位、措施真落实,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一套机制,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组织领导机制。要明确乡村领导职责,保证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起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使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单打一”、“两张皮”和“热冷”对待的现象。二是目标管理机制。要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使之目标明确,运行有序,切实按要求开展活动。三是投入保障机制。文化建设投入要列入年度预算并且逐年增加,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社会共同筹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格局,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借助黄岩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坚持“非禁则入”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四是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区级主管部门、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升降去留、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坚持管建并重,加强设施建设。要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创建培育20家示范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完成300家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1000个农村文化示范户。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超市、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并不断创新,着力培育新的阵地,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乡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通过规范运行机制、检查考核、组织“回头看”等途径,管好、用好已有的阵地和设施,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娱乐,经常开放,切实做到常用常新,运用这些阵地弘扬新风正气,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同时还要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仓库、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发挥这些场所的最大效用,防止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短缺问题。此外,要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民信箱等网络资源,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使广大农民就近、方便和低成本地享受和利用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3、注重人才培养,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奉献精神、有一技之长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是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也是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选拔一批有较高学历、较强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建设,做到“四要”:一要配齐,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员;二要配强,要通过公开招考和岗位交流,把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真心喜欢文化工作的同志选配到文化员队伍中来;三要懂“文”,加强对文化员队伍的培训指导,使他们掌握文化建设业务知识;四要姓“文”,不讲不兼职,但至少要少兼职,不讲不做其他工作,但至少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文化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其次,要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积极培育宁溪作铜锣、十里铺高跷等民间传人,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有计划地组织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专项技能和整体素质。再次,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组织各种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文化社团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形式,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设置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活动。乡村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组织开展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农民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党委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实施“周末文化配送工程”,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下乡活动,积极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活力。因此,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农民搞好自办文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舞台。要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百村种文化”竞赛,变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主办为群众主办。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也只有这样,乡村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和娱乐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群众才会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文化阵地也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五篇:##乡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干部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直接责任者,他们的素质高低,他们的工作成败,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整体情况

目前,全乡辖6个行政村,现有村干部22名。从总体上看,村级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他们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默默无闻,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现有村干部中,50岁以上6人占28%,40-50岁8人占36%,40岁以下8人占36%,平均年龄42岁,而且每个村都有老、中、青干部。二是文化结构明显改善。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人占55%,初中文化程度10人占45%,大多数都是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干部,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并能在班子中发挥传、帮、带作用。三是干部职数严格控制。6个村中,都严格按职数配备,每村3-4人,并且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四是综合素质有所提高。通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产生的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 1

事业心、责任心较强,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存在偏差。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精神不强;一些村干部小富则安,不富也安,存在求稳心态,不敢闯,不敢冒,错失发展机遇。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高高在上,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多,有的村干部廉洁自律不够,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工作被动应付,精神状态不佳;还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三是团结协调能力不强。少数村班子软弱涣散,不团结,组织协调能力不够,驾驭全局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四是村务公开执行不到位。少数村把村务公开作为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存在不公开、半公开和假公开等现象。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足。尽管这几年拓宽了用人范围,但由于村内优秀人才多数外出从事

二、三产业,加上回乡高中生、复退军人等能任职者寥寥无几,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干部缺少活力和战斗力。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带来困难和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对策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解决好村干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一,把基本点放在“提神换脑”上,提升整体素质。一是转变观念灌输学。要切实抓好村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注重在方式、质量上下功夫,采取知识竞赛、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强化学习效果,力争学以致用,促使村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典型示范引导学。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使村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村干部学先进、比贡献,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拓宽思路现场学。实行走出去“换脑子”,有计划地组织村干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成功发展经验,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使他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学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敢闯敢干、敢担风险、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善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四是传经送宝借鉴学。采取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来乡作专题辅导报告,邀请各行各业拔尖人才进行现场说教,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村干部专业化、技能化水平。

第二,把关键点放在“人才选拔”上,改善队伍结构。一方面,拓宽选拔视野渠道。对一些政治素质差、工作能力不强、群众威信低的村干部,坚决依法依规作适当的调整。拓宽村干部选拔视野和渠道,确保把德才兼备、

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农民经纪人、致富能手、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给基层组织增添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立足选好苗子,建好人才储备库,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注意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者当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并与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每个村有2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要注意给村级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同时,还要坚持备用结合,加强动态管理。当干部出现缺额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地充实到村级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第三,把根本点放在“待遇提升”上,解除后顾之忧。近年来,村干部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了明显改善,但要真正保护和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除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等思想顾虑,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关怀。在经济待遇上,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兑现村干部离任生活补助,解除村干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有“甜头”;在工作环境上,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

保障,使村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在政治上,要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乡机关工作人员,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使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第四,把着力点放在“教育管理”上,健全管理体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和科技学习制度》、《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年终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督管理。要提高村干整体素质,加强培训教育是根本,选人是关键,监督是保障。一定要强化监督职能,把监督管理权交给群众,形成人人得到管理,事事监督的良好氛围。把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过程,变为群众参政、议政的过程,变为农村干部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过程,建立健全对农村干部约束管理的良性机制。三是激发工作热情。定期分析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谈话制度等,多引导、少教导,多宣传、少丑化,多关心、少训斥,强化舆论引导,注重感情投入,多体谅他们的苦衷,促进素质提高,激发工作热情,以感情留人。

第五,把落脚点放在“民主决策”上,推进基层民主。加大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工作力度,杜绝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不公开行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

法,所有村组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通过 “四议”、“两公开”程序。“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党内外群众的广泛参与,既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民主管理的内容具体化、程序规范化,又加强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