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全文)

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全文)

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第一篇: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历史期中学情分析一、考试成绩基本情况七年级参加考试22人,及格19人,其中80分以上8人,70—79分5人,60—69分6人,不及。

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第一篇: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学情分析

一、考试成绩基本情况

七年级参加考试22人,及格19人,其中80分以上8人,70—79分5人,60—69分6人,不及格3人,平均70.6%,合格率86.4%,优良率36.4%,学困率9.09%,极差率4.55%。

二、试卷的基本情况:

1、历史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学情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6、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

7、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平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今后的教学建议

1、夯实双基,初三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使用恰当的时间答题。

5、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0-11-21 19:03:4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期中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2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8小题:相当部分学生错选为B,这是由于学生对甲骨文发现的贡献没有弄清导致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第14小题显然是学生空间感弱、地理知识缺陷造成的。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四小题第

2、3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又如第31小题,要求学生结合谈谈对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这考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许多考生在答经过时不是答得啰嗦,就是太简略,一笔带过。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9小题第3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不少学生举的例子不恰当。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第一,从初二年级的成绩来开,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均分差距在15---20分之间,这说明了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造成差距较大,为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第二,从初二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近代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近一半,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兼职教师也可参看练习册的学习目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刘义富

今年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试卷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评价

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6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八年级历史下册上半部分教材,涉及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二、答卷评述

总得分较高,综合指数为0.805,及格率0.966,优秀率0.632,高分率0.77.,低分率0.011,总体成绩较好,但不排除有少数学生作弊取得好成绩。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2013-5-2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这是一次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本次考试的内容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分析、理解、综合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试题共分两大类,一类是选择题,一类是非选择题。从这次期中测试的成绩来看,执教八年级2班,学生总体上考得比较正常,由于前期有针对性督促检查部分学生复习,有一定效果,最大的收获是消灭了不及格现象。

从学生的成绩来看,虽然合格率100%,但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相比优分率不高,试卷满分为60分,48分以上为优分。该班48分以下学生较多,说明该班基础差或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较多。

就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易错题主要有第一大类的第

8、

12、

13、

15、22小题。第二大类的第31题中第3小题、第32题中的第2小题、第33题中的第3 小题。

就考试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主要在第

8、

12、

13、

15、22小题失分较多。第8 题从提供的表格中得出阶级结构变动,地主阶级被消灭,从而得出造成这一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第

12、13题实际上是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时间。第15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之一浮夸风。第22题是通过1974年春联与1980年春联反映社会现象的比较,突出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学生答题情况说明,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方面还需要加强。

2.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在第31题中第3小题、第32题中的第2小题、第33题中的第3 小题失分较多。第31题中第3小题1979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这“圈”的含义即指邓小平建立经济特区。第32题中的第2小题考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学生误为其他会议上制定。第33题中的第3 小题考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学生答题情况说明,在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方面还需要再下功夫。

就教与学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对教材阅读、理解、分析不够透彻,教师课堂讲的较多,补充的较多。导致学生课本内容不太熟悉,课堂练习时间较少。

尽管在复习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复习进行了检查督促,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查的不力,订的不紧。过多依赖学生的自觉性。

2.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被动,方法呆板。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出的问题,说明有不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马虎。

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怎样处理,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等都是每一堂课需要反思的。

(一)反思内容

教师平时的授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具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时间和内容分配的是否合理?内容讲解是否过多,是否需要对课外的内容作适当补充?

(二)反思学生

我们现在关注“常态课堂”,对学生而言,“常态课堂”就是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课堂常规,上好每一堂课。同样一个班级,同样一个课堂,同样一个老师,为什么学习成绩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对课堂学习的关注程度不同。抓实“常态课堂”,首先要强化课堂常规,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学生是否有学习热情?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简单地说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学生该懂的懂了没有?学生该做的做了没有?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

课堂教学一定要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始至终都精神饱满地、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活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三)反思教学

教师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上课有无激情?能否调动学生?师生是否互动、融洽?教学任务有否完成?都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关注常态课堂,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教师一要以本(课本)为本,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分析、归纳学习要点,熟读教材目录,熟记大事年表。

教师二要以生(学生)为本,在照顾多数学生的同时,分层次要求,特别是哪些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这些学生一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要不断改进授课方式,要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

加强复习过程的督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系统掌握。上复习课,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而应该纵观全局。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分析的问题教师决不代劳。复习要有专题,找出各个知识“板块”各部分的联系。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不应只局限于识记,而要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连点成线。要让学生学会理清历史线索,这对学生识记知识有极大的帮助,理清历史线索更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基础。

第五篇: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高二历史备课组

马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