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第一篇:绿色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绿色化工公司人员计划
洪士笛三天前才调到人力资源部当经理助理,虽然他进入这家专门从事垃圾再生的企业已经有三年了。
洪士笛面对桌上那一大堆文件、报表,有点昏头转向:我哪知道要我干的是这种事。原来副总经理李勤直接委派他在10天内拟出一份本公司五年人力资源计划。其实洪士笛已经把这任务仔细看过好几遍了。他觉得要编制好这计划,必须考虑下列各项关键因素:
首先是本公司现状。它共有生产与维修工人825人,行政和文秘性白领职员143人,基层与中层管理干部79人,工程技术人员38人,销售员23人。
其次,据统计,近五年来职工的平均离职率为4%,没理由预计会有什么改变。不过,不同类的职工的离职率并不一样,生产和维修工人离职率高达8%,技术和管理干部为3%,白领职员为1%,销售员为4%。
再则,按照既定的扩产计划,白领职员和销售员要新增7%到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5%-6%,中、基层干部不增也不减,而生产与维修的蓝领工人要增加5%。
有一点特殊情况要考虑:最近本地政府颁行一项政策,要求当地企业招收新职工时,要优先照顾妇女和下岗职工。本公司一直未曾有意的排斥妇女或下岗职工,只要他们来申请,就会按同一种标准进行选拔,并无歧视,但也未予特殊照顾。如今的事实却是,几乎全部销售员全是男的,只有一位女销售员,中、基层管理干部除两人是妇女外,其余也都是男的;工程师里只有三个是妇女;蓝领工人中约有11%是妇女或下岗职工,而且都集中在最低层的劳动岗位上。
洪士笛还有七天就得交出计划,其中得包括各类干部和职工的人数,要从外界招收的各类人员的人数以及如何贯彻市政府关于照顾妇女与下岗人员政策的计划。
此外,绿色化工公司刚开发出几种有吸引力的新产品,所以预计公司销售额五年内会翻一番,洪士笛还得提出一项应变计划已备应付这种快速增长。
问题与讨论
1、洪士笛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在编制人力资源计划中,洪士笛应考虑哪些主要问题?
第二篇:精细化工绿色化
绿色精细化工
化学工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四大基础工程之一,化学工业也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之一。然而,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识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化学工业必须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国外有人提出了“绿色精细化工”的概念,认为精细化学品工业必须朝着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 绿色”方向发展,本文试探讨有关绿色精细化工的一些问题。(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1 绿色精细化工的涵义
正如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被称为“绿色食品”,无氟电冰箱被称为“绿色电冰箱”一样,绿色精细化工指的是对环境无公害的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精细化学品工业,故又可以称为清洁精细化工、环境无害或环境友好精细化工,其主要内容包括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1采用的生产工艺无污染
绿色精细化工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原料转化率高,过程选择性好,使用的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并且无毒无害,物料的回收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高,或者采用闭路循环生产技术,使所有的原料、副产物乃至“三废”都全部得以综合利用,不因排放到环境中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1.2采用的原料无污染
尽量采用可以再生的原料,并且在原料的生产或者开采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1.3采用的生产设备无污染
绿色精细化工所采用的生产设备密封性能好,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安全性能优良。 1.4生产的产品无污染
绿色精细化工产品及其包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品在消费中和消费后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2 绿色精细化工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化学工业向着“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发展。精细化工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其特殊性能的要求,并且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因而受到普遍重视,发展很快,目前,发达国家化学工业的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已经达到70%~80%以上。
2.1当代环境保护对精细化工的要求
当代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地球宏观环境(如气温、臭氧层)和生物圈生态环境(如森林、河流)保护,还包括对人类居住环境门口生活和生产垃圾、室内装饰材料要求)的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了协调一致,共同保护环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即 ISO14000 系列,它包括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稽核、环境绩效评估、环境标章、生命周期评析和产品的环境保护标准等六大部分,这是国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统一标准和认证系统。绿色精细化工要求精细化工企业及其产品能够通过ISO14000认证。
2.2绿色精细化工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根本上讲,降低精细化学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走“先生产、后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关键在于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即开发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精细化工的绿色化,绿色精细化工不仅能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降低能耗和物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已经有人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化工生产最理想的转化率,是原料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为产品中的原子,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采用精细化工的绿色技术,另外,从化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其它科学并创造发展自身理论体系的历史。在保护环境日益成为社会需要的今天,绿色精细化工成为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3 绿色精细化工技术介绍
开发精细化工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在于将其它科学与化学工业结合,开发化工高新技术,特别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工。
3.1 生物技术在精细化工中应用
生物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工业的主要领域是生物化工和化学仿生学,生物酶催化剂因其效率高、选择性好而在生物合成特别是手性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仿生学的研究日前还仅仅限于富集仿生学,即膜化学,膜化学的研究包括膜分离工程、膜萃取、膜催化、膜反应等诸多领域,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化工生产,可以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条件温和,产生的“三废”少并且易于治理。
3.2 计算机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厂管理、设备控制、科学配方信息获取等方面,能够实现化学工业的自动化并能减少环境污染。
3.3 耦合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耦合技术就是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操作步骤耦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因而能减少化工生产的设备及其操作步骤和物质、能量传递,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例如,反应精馏是将化学反应过程和精馏分离过程耦合在同一个塔中进行,因而能降低能耗和污染。
3.4 新化学反应的发现及其工业应用
现在有人认为,绿色化学总结起来可以归纳到一点,即发现新的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更容易控制、转化率更高的新化学反应的发现及其工业应用,将有可能对绿色精细化工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其它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为实现精细化工的绿色化打下必要的基础。
4 对发展我国绿色精细化工的建议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的精细率还不高(仅仅达到30%~40%),精细化工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在加快发展我国精细化工的同时,新建精细化工企业和装置应符合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1努力开发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 以取代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技术、工艺和设备,如以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代替溶剂涂料,以可降解材料代替不可降解材料,等等。
2 新建精细化工企业和装置以及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优先选用无污染的技术、工艺、设备等。
3 发展化工环保,实现“三废”再利用。
4加口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努力开发化工高新技术,提高精细化工的技术含量。
第三篇:6.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附件6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优美
(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范统
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产品和废石生产、运输、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
(三)充分利用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矿区环境基本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二、采用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
(四)矿山开发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相协调,因地制宜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
(五)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露天开采应优先采用内排方式,及时复土植被;地下开采应优先采用充填采矿方法,减小地面塌陷;盐类水溶法开采老卤应充分回用或回注,不得外排。西北地区的资源开采,应注重水土保持、有效利用废水资源。
(六)应采用有效选矿或加工方法,鼓励规模化集中建厂,实现矿肥结合或矿化结合。
(七)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八)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的废弃物处置方法,充分循环利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以及废石、尾矿和废渣等固体废物存放和处置的场地应做好防渗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固液废弃物不得扩散到矿区范围以外,造成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达到100%,废水处置达标率100%。西北缺水地区尾矿水、老卤利用率应不低于95%。
(九)应采用湿式凿岩、加设除尘器、喷雾、洒水等措施处置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处理噪声。
(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三、综合利用共伴生资源
(十一)应综合评价开采主矿种及共伴生资源,采用合理技术和工艺确保共伴生资源综合回收。
(十二)对磷矿应综合回收共伴生的铁矿、硫铁矿、氟和碘等资源;对于硫铁矿应综合回收多种有色金属、铁资源和热能;对于盐湖钾盐应综合回收共伴生的硼、锂和溴等资源;其它化工矿种也应利用成熟技术,实现综合回收。
(十三)应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实现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利用率≥40%(西北地区钾盐矿除外)。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体废物用于充填采空区、治理塌陷区、作为建筑材料等。
(十四)矿山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应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一般达到85%以上;矿坑涌水在矿区充分自用前提下,余水可作为生态、农田等用水,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生活废水达标处置,充分用于场区绿化等。
四、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
(十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现代化,应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十六)鼓励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
(十七)生产管理信息化,应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机械设备控制信息化。
(十八)产学研科技创新一体化。应联盟科研院所,构建创新团队,保证科研经费投入不低于上主营业务收入的1%。
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十九)应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化工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和行动计划,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二十)应构建企业诚信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并及时公告相关信息。应在公司网站等易于用户访问的位置至少披露:企业组建及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绩效表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顺畅。
(二十一)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宗旨,加大对矿区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支持力度,促进社区、矿区和谐,实现开矿一处,造福一方。加强利益相关者交流互动,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应主动接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并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项目建设或公司运营所在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有关部门对违反环保、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规,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的矿山企业,应依法严格追责。
(二十二)应加强对职工和群众的人文关怀,企业职工满意度和矿区群众满意度均不低于70%。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不得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第四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构建绿色石油企业
作者:李思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能源和资源危机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推行绿色管理也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绿色的石油企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石油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石油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构建绿色和谐的石油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绿色
引言
在全球经济日益发达的同时,全球生态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也进入了绿色经济时代,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石油企业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主张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企业管理的绿色效应,最终形成具有新时期石油企业创新特色的石油企业绿色生态文化,从而在激烈的世界石油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一、石油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人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生存模式。我国石油企业作为我国重工业之首,建设绿色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有些石油企业只重视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乱开乱采的现象严重,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 生态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型观念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也成为了石油企业文化革新的导向。随着石油企业的成长,石油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关注并参与环境保护, 追求石油企业系统运行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使石油企业发展更具有和谐性,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调整和改善石油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我国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消费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除了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价格外,也开始考虑环境的因素,因为环境因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好的环境、绿色产品和服务是吸引吸纳带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实行企业绿色管理,建设生态文化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树立自己的环保形象,提升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三)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可以帮助石油企业打造良性循环的绿色商业圈,确保石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时代要求我国石油企业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环境需求,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塑造石油企业绿色生态文化,实施石油企业绿色管理,树立良好的石油企业社会形象,引导石油企业重视石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石油企业的产业增值、扩大石油企业的知名度、提高社会地位和企业绿色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树立石油企业绿色生态文化意识
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塑造者、倡导者和变革者,他们的绿色管理理念在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石油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改变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企业生产理念,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化。
(二)引进先进技术,进行绿色生产
石油企业要建立绿色生态文化,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通过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把环境污染减少在设计阶段,在产品生产前,就充分考虑到产品在生产、消费及废弃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而选择一种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方式进行生产。其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石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将污染最大限度的控制在各个可能产生污染的生产环节,以减轻后期污染治理的压力。然后,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减少企业生产中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帮助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形象。另外,通过绿色生产技术的引进,可以对石油企业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延长生产加工产业链,比如,实施水资源梯级使用、中水回用,以及废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踧踖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石油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对企业员工绿色环保意识的培训
只有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了绿色环保意识,才能实现石油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因此,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对于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尤为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绿色市场观念和环保意识,转变经营思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可以帮助员工树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意识,引导员工就如何将环保贯彻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去,在生产环节中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帮助石油企业构建绿色文化。培养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投身创建绿色文明企业,牢固树立石油企业绿色文化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石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时企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绿色石油企业的必要途径。因此,石油企业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更新观念,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并不断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办法和生产技术设备,从而促进和谐、绿色石油企业建设。
第五篇:中石化柳州石油:借平台宣传“绿色石化”
中石化柳州石油:借平台宣傳“綠色石化” 人民網柳州6月13日電近日,廣西柳州舉辦201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啟動儀式,中石化柳州石油借此平台宣傳中國石化倡導的“綠色石化.碧水藍天”主題活動,吸引了科技愛好者關注。
在啟動儀式上,柳州石油以高標號車用汽油、國IV油品以及油氣回收為切入點,向廣大科技愛好者分發98#汽油、國IV油品宣傳彩頁,詳細講解高標號油品以及國IV油品指標原理,豐富了參觀者的油品知識,同時積極宣傳中石化大力推行最新科技,以及中國石化為節能減排、改善環境所做的不懈努力。
油氣回收技術是柳州石油在全區率先推廣的科技項目,“該技術通過回收油庫油罐、加油站的加油槍等部位釋放的油氣,有效緩解油氣排放量,目前柳州市區已有3座加油站實施了油氣回收工程„„”柳州石油加油站員工李敏向參觀者詳細介紹油氣回收工作,將油氣回收原理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贏得了眾多科技愛好者的陣陣掌聲。通過宣傳與介紹,使“觀眾”感受到中石化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過去我們跟中石化的接觸就是到加油站加油,加完油就離開了,從沒想到在每一滴油的背后還有那麼多的高科技,這次真是長知識了,希望中石化在社會上多做宣傳,讓大家走進中石化,了解中石化,從而更加支持中石化。”一名科技愛好者感慨地說。(潘國秋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