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
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2017——2018学年九(3)班数学上学期期末
复 习 计 划
-------九三年3班李绍刚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较多,而下学期开学时间又在三月初,离中考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上)数学学习任务,有必要对九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相似形”二章进行教学,导致本学期复习时间较短,最多只有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1)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加入适当的练习,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重要题型: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课堂上要逐一对这些题型归纳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第22章是“二次函数”这个内容非常重要,要作重点复习,强化训练; (3)第23章是几何部分。这章的重点是旋转的性质及其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应用是重点。要学会生活中的旋转是随时都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旋转题要多练多总结。
(4)第24章主要是“圆”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中实际问题背景学生可能不一定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题型为主,要熟记圆的垂径定理,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直角三角形与垂径定理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与多种几何图形结合的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
(5)第25章“概率初步”,重点放在列举方法上
(二)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
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二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有针对性的选择资料,要求学生能完成,教师要批改。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 通过近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同时要配合班主任和家长搞好对学生的家庭辅导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次复习共21天左右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时间:12月25—29
第二部分:
二次函数
复习时间:1月2—1月5
第三部分:圆 和旋 转
复习时间:1月8—1月12 第四部分:概率
复习时间:1月13—14 第五部分:综合训练
复习:1月15日—考试
第二篇: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变与不变
多变归一
——探究旋转相似型的解法教学反思
大西关学校 张百敏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和图形的相似,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是《课标》对图形的旋转和相似的基本要求。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往往能获得对图形性质的猜测,图形的运动、变化也是探究几何问题思路、寻找解决几何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
旋转相似型专题复习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在几何问题的分析中,组成一个几何问题的图形的最简单、最重要、最基本的,但又是具有特定的性质,能明确地阐明应用条件和应用方法的图形,称为基本图形。基本图形分析法,就是一种建立在对图形和图形的性质的认识、分析、应用基础上的思考方法和分析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软件应用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自主的学习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尝试的。如何更好的构建学生对于基本图形分析法的理解与掌握也是我们急需去研究和实践的。所以我在课堂上大胆让学生上台讲解,既锻炼了学生本人,也使生生间的交流更易接受。
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要教给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可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挖掘、提炼、总结基本图形,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模型牢记于心,以不变应万变,变式训练中要找准基本图形。
几何教学中遇到过许多学生做了很多习题,但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主要原因是不善于总结和思考,误以为只要多做题就一定能把成绩提上去,所以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每次拿到题目,不管怎么样盲目就开始解答,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效果很差。殊不知很多的习题都来源于平时常见的一些基本图形,甚至有些难题也只不过把几个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罢了,所以学习要从根本做起,这样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减负高效。
第三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任教九年级的数学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本学期教学的首要地位。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大阶段。新课教学共分四章。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共分两节。首先介绍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然后探讨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联系。第二十七章《相似》是在前面研究图形的全等和一些全等变换基础上的拓广与发展。全章共分三小节内容。第一小节“图形的相似”主要介绍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并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二小节“相似三角形”主要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小节“位似”研究了一种特殊的相似——位似,研究了位似图形的画法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分为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础知识;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觉得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生活现象”,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设计一些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爱数学。通过观察、实践,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兴趣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手作、动手想和动口说”的过程。
4. 做好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积极向其他教师学习。近年来,“教学之声相闻,课下不相往来。”的现象愈来不适应现代化教学。反之,备课组、教研组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备课组集体教研氛围,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我将努力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复习的系统性。总复习是本期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对初中数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质量。总复习要特别注意教科书的内在联系性,强调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使学生有纲可举,有目可循。
6.抓住复习的重难点。总复习要在普遍撒网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分析能力。随着初中知识传授的完结,学生知识系统的初步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到了紧要关头,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引导。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3 反比例函数
8 4-6 相似
11 7--8 锐角三角函数
9 9--10 投影与视图
9 11 第一板块: 第一章
数与式
12 第一板块: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13 第一板块: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像
14 第一板块: 第四章
几何初步知识与三角形
第一板块: 第五章
四边形 15
第一板块: 第六章
圆 16 第一板块: 第七章
图形与变换
第一板块:
第八章
统计与概率 17 --18 第二板块:
热点问题突破
专题一
图表信息
专题二
阅读理解
专题三
开放与探索
专题四
归纳与猜想
专题五
实验操作
专题六
方案设计与决策 19 初中学生毕业考试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试题紧扣数学大纲和教材,突出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全卷的试题未超出课本习题的难度,题目的难度呈梯形缓慢上升,在当前减轻学业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质量的要求方面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题目共28个,试题难度为:容易题占50%,中等题占35%,较难题占15%.试题的难易程度原则上按三种题型由易到难安排,总体难度设计为0.65~0.70。
一 、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考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
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性强,试题编排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全卷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题覆盖面广,涉及《课程标准》主要的知识点,起点低且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这些试题的分值占全卷80%以上,有的源于课本,有的是对课本中的题目原型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这样既可坚定考生考好数学的信心,又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本次考试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等;考查了因式分解法、分析法、猜想与探索等思想方法。
3、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突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
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一些试题的背景来源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公平合理,时代感强。整个试卷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视点开放,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
4、几何难度降低
试题没有出现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
总之,从考查要求来看,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都比较基本。试题层次恰当,淡化特殊的技巧,大多数试题既有常规的解法,同时在知识应用上又有一定灵活性。试题的设置又具较明显的梯度,综合题入口宽而易,出口稍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的大部分题目都立足于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隐含于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考查三基时,注意结合现实背景,体现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面落实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重视动手实践,重视综合运用,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答题情况和考试效果
参加考试88人,参考率100%。数学最高分88分,最低分9分,合格率达到18%,平均成绩40.5分,80分以上2人,优良率3.1%。
从本次考试反映出,对于很基础的题目得分率都较低,如选择题答题正确率达到30%,填空题答题正确率较差,只有20%。解答题中,计算的正确率达到13.4%。但学生的计算能力需加强,很多学生思路清晰,但由于计算结果错误导致失分,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审题能力、阅读能力需加强,如24题、25题,26题有的学生就没有把准确信息与图象有机结合,没有理清题中各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考虑问题不周全,不能按照一
1 定规律去思考,所以出现思维混乱。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
1、注重教材研究, 加强双基训练。
今后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从试卷看,在整体构思与具体题目的设计上,起点较高,题量适中,坡度适宜,难易适度,大多题型采用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教材,一定要注重“双基”教学,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让学生真正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双基”问题的准确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价值。不要存在人为综合、变相拔高的“深挖洞”的现象,而应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方面多做些“广积粮”的工作,防止对知识的盲目加深。
平时教学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数学核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等)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本身的教学,而且要揭示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
能力考查是中考的命题方向,学生除了应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更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时代的脉搏,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社会现实、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从中提炼出有社会价值的应用背景,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扩大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训练,增加这方面的题目,拓宽眼界,培养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不但要注重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还要注重学生在数学思考、数学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更应研究怎样设问才能较好地让学生展现自己认识问题和选择解题策略的过程,探究问题和说理的思维活动过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与其它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真正理解题意是解答正确、答题迅速的前提。从试卷反映出很多学生对题目有一个大概了解就开始答题了,以致出现不应犯的错误。教师要重视教学研究,如加强对应用题、开放性试题的研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形成。
运算能力的培养,应经常地要求学生明确算理,着重在解题过程的条理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努力避免加大训练量和不必要的重复训练等现象的发生。
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做数学”中理解数学。学业考试对“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猜想”能力,因为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数学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还包括合情推理。
重视数学语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
2 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学生在答题中,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达能力的欠缺,是造成大多数学生失分的原因。如推理证明的表述、分析解答过程的阐述不清等。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像、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能力培养应始终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3、加强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4、关注学困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注学困生,本次成绩已显露出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部分学生从双基到能力都有明显的缺憾。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5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九(2)班学生稍活跃,但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学生相对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能力。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3、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4、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预习的习惯;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不同层次分别适合于差、中、好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