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通用)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通用)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第一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初探【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层层贯彻落实,高中物理教师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真正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虽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否有发展或进步才是衡量教学有效。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

第一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层层贯彻落实,高中物理教师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真正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虽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否有发展或进步才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确切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中教育界产生了有效教学的理念。随着心理学以及科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教育界的相关人士才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确切理念。我们要想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有效性指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余深文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事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发展与进步。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面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切实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些几点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做好角色定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就是学生、教师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 1

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双方彼此的探究观点与情感体验,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进与共享,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教学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实现课堂教学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调探究教学的思想,倡导多元化教学

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以达到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精神。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者为中心的教学框架,把探究式教学作为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中心思想,提倡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物理实验操作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

三、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许多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都只是走个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合作学习的实际作用。所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是,不仅要注重

对学生分析、提炼、对比、鉴别、归纳能力的培养,还有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利用图表、数据、实验、模型、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并融入实践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物理思想、学习策略等,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制作课件、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物理知识过于抽象的缺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操作一些合作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切身体验。

四、重视实验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在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实验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物理学中,几乎每个概念、定律的创立、发现及发展都离不开物理探究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和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形成科学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所不可缺少的。然而,要想掌握物理实验的操作,就必须从物理实验的基本功做起。物理实验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实验基本功的训练是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对学生以后学习实验操作类的作业具有很好帮助,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每节实验操作课,按照中学物理实验标准上好每一次实验操作课。那么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的每个细节,注重演示实验的规范性。物理实验就是一种操作技能的展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课堂上,教师的演示操作就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依据。教师要在课堂上多次演示,力求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娴熟、完整,确保实验效果明显。对于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加以辅助,展示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

2、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学习之前,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把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所需器材等要弄清楚,写份预习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动手参与,最好每个人都有独立完成一次实验操作的机会,并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实验后,每个学生都要规范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的结论及经验。通过以上训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功、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方向起着反馈与指导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行为,并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高效地物理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物理教师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课堂评价机制。

1、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这里我们不仅是观察教师在讲台上的教学基本能力怎样,导课是否高效,过度是否自然,备课是否充分,还要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学

生的学习成果,即是否背的住概念,是否能做题等,更有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师要通过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验、如何思考探究,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来评价这堂课的有效性。

3、不以课堂容量论成果。一堂课的有效性与本堂课教师教授的内容多少没有关系,而是要以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技能提高了多少来衡量这堂课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促使每一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

吴作远

(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

摘 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大胆创新正是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的。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探索

一、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每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要抓住这

段宝贵的时间,通过一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受力面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时要打破一个鸡蛋,如果学生把鸡蛋握在手中,鸡蛋很难打破;如果用手指捏,就很容易打破了。学生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教师就在此时引入课题,传授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二、利用创新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创新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究课题的过程中,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来进行,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只是照着书上做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设计,进行探索性实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思考与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中进行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李黎。创新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策略[J]。学园,2014(10)。

第三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纪尧兵

【摘 要】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简要阐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含义并构建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字】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数学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广泛。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重点。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教师必须能够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而要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当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强调了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指向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精心设计、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对策

1、教学内容与学生任务的合理安排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精、要恰到好处、要管用。要求教师把内容教“活”,让学生学活。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教学效率实施的保障。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把握教材,提出重难点的规划,从而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到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应有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安排上,教师应当做到如下两点:

1 1.1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分类总结,力求突出重点与难点。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应当力求全面与科学。只有通过教学目标的引导,建立教学体系,才能准确的进行教学规划,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保障。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对于规定的教学任务应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实施有效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当然能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加快教学节奏,有时会得不偿失。

1.2学生任务的合理安排

对学生任务的安排既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实践,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合理规划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并检测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任务的规划上,学生的任务尤其重要。在教学任务的规划上教师应当明白,学生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在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学生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等等。只有充分对教学内容了解之后才能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出合理的学生任务。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诚然,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得学生拥有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们能够自觉地,情愿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兴趣的提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都进行了总结归纳。但是总体看来,学习兴趣的提高应当有三种手段。

2.1提升教学活力

许多学生一开始对课堂教学往往热情较高,但是上了几节课之后就兴趣骤减,使得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较为死板、沉闷,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学习目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它的“应用”效应,把它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离学生更近,离他们的生活更近,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更易学习并善于探索思考。

2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假若没有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早期就在某些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完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教学设备向学生提供能够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挖掘他们自主探索的潜力。另外,教师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置身于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主体性课堂模式有:引导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指导自学式等。

2.3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体现

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占据学生对教学兴趣的60%以上,意思是说学生容易根据个人对教师的喜好程度来决定他们对教师所授学科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魅力的运用尤为重要。教师的个人魅力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实现,如教师个人形象,教师处事态度,教师观念等等,总的来讲富有亲和力和教学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往往受学生的欢迎,这类教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他们使得学生容易接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个人素质与良好修养的养成。

3、合理评价制度的建立

合理的评价制度应当基于充分保证学生个人创造力与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评价只是对教学起指导作用,而不应当作为衡量学生个人素质的主要指标。高中数学课改意见中对“考试与评价”作出了具体阐述,它指出了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教师采集评价素材的重要来源,对学生合理性、积极性的评价不但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制定教学任务的风向标,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真实的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行不断的总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教学能顺利的完成,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中,教师应当从以下两点入手: 3.1学习成绩合理评价制度的建立

学习成绩评价是评价制度建立的重要部分,其真实地反应出课堂教学

3 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进行合理性评价,通过评价反馈教学面貌。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可针对反馈表进行评价总结,将评价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整合,得出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集中的反应了教学问题,再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补缺。

3.2学生自我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评价,其重要构成部分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构建学生自我评价可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得知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根据自己的优势与弱势取长补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同时学生从评价中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教师应是学生自我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评价标准,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标准的含义,明确自我评价的内容,使学生能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明确把握自己的行动方向。 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学生分享成长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诊断,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三、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应当以教师自身策略的建立为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为宗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遵照其目标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根据班级与高中课堂教育学科的实际情况,善于进行经验性总结与积累,从而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高中数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科,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符合本学科的效率提高策略体系,加强同行间的经验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四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无锡市荡口中学 钱敏伟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是要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有效教学是一个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可以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与规定的时间这两方面来考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越少,教学效率就越高。在一定的课时内,学生获得的收益越大,教学效率也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有效教学更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考核教师行为的指标。

有效教学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的理念,运用自己的专业

1 判断,在具体情境中做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 1.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意向。

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要充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的学习意向、愿望和兴趣等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巧设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

历史课堂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利用设悬念的方法,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

如学习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内容时,这样导入:新中国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于1969年11月12日逝世,十年之后的1980年5月17日才为他开追悼会,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怎样的一个“十年”啊?学生偏着头想了想就自觉地看书、交流来解开这个迷团。

(2)巧设学生注意的兴奋点焕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注意的保持有一个时间限度,大约是15--30分钟,如果超出这一限度,注意的质量就会逐渐下降,学习效果就会随之下降。面对枯燥无味的历史教材,如果没有有效的刺激,要学生保持整节课的热情,恐怕比较是困难的。

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不妨在学生的注意力下降开始“走神”的时候,干脆安排他们“休息”,随后又可以掀起一个学习的高潮。这样,学生注意的兴奋点无形中增加了。

如在学习“红军长征”时,可以做这样的尝试:以遵义会议的召开为界限,让学生“参加”会议后“休会三分种”,再“整装待发开始新的长征”。等学生放松一会后,他们又可以很兴奋的投入到下半节课的学习中去了。

(3)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

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设问,会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

2 界。

如在学习“戊戌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很快展开了讨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番,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长远打算和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个人奋斗和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天平上掂量。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理性地分析三个历史人物不同抉择的原因,更能够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得新的认识。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的方法有很多,因文章主题关系,这里不一一列举。

2.要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益”理念得以体现的主要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把新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必将取得令人可喜的效果。在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教师可以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时,可以由成语接龙导入,用分组讨论归纳各家学派的观点,接着进行历史体验:请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就现实生活中“乱拉大小便”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并引导学生归纳:儒家:“不要在这里拉了,怎么还在这里拉呢?这样会污染环境。”道家:“拉吧,这里的环境污染了,反正我住山上。”法家:“此地禁止乱拉大小便,违者罚款!”通过这样的家学设计,教师的喜怒之情跃于言表,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育人,以情感人,学生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优化,依靠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教学效益得以提高。

3.指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很难想象只有“教”或只有“学”的课堂,要么是“一言堂”式,要么是“放羊”式,那样的课堂会有什么效果。那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3 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时,可以这样设置讨论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曾经有过怎样的发展?你能看出和邓小平理论的联系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所走的正确的道路吧!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启发、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时,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作鼓励性点评,让他们获得探讨的快乐。最后学生讨论的结果是: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后来,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完成三大改造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过的正确道路。教师点拨: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容易知道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正确的路。师生间的这种平等互动学习使问题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解答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智力与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应尊重这些差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历史思想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教学中具有一定探索意义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使他们合作中相互帮助,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逐步形成合作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促进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是一条重要途径。

(责编:吴建好)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发表在《中学物理》2012年2月

周同仕 朱 敏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课顺其自然也应成为物理教学的一大亮点.而新课程的实施,更为广大物理教师大胆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也成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自由、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主阵地之一.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物理实验课堂逐渐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使得部分教师对实验课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个别教师甚至不愿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教学.而这薄弱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课堂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①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很感兴趣,上课前后异常兴奋但是秩序混乱.②对物理实验课不重视,从心底里压根没有将实验室当成课堂,只是来玩玩而已.导致实验课堂呈现一种虚假繁荣现象,做实验的不如看热闹的多,忽视了自身实验技能的训练,随便看看别人的实验成果,最后对于应该获取的实验数据任意编造,实验报告也是随便抄抄了事.③很大一部分学生实验课上就只等着做实验,对其余活动基本没兴趣,理论知识根本不听,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结果不是效率低下就是实验失败.④考试时和实验有关的题目失分率较高,就是实验课教学有效性低下的最好说明. 如果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那么实验课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课改也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如何保证物理实验课有效性教学已成为我们亟

- 1

有目的驱动性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率的课堂.比如制作人造彩虹实验、制作杆秤实验、制作孔明灯实验、制作程控电路实验等,可以和学校的科技文化节一起搞,这样学生就会将在家的闲散时间或双休日时间变成了实验课堂,并能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来完成自己预定的任务. 2.3 利用自修、培训契机,提升掌控实验课教学能力

教师应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实验课教育、教学理念,总结每一次实验课教学的经验教训,优化教学流程,不断提升课堂组织教学的创新能力.每一堂课都力争给学生带来一个惊喜,能让学生对你敬佩有加,刮目相看. 3 发挥实验小组长作用,多头打造高效实验课堂

小组长一词似乎已经过时,但是,在实验课上小组长是不可或缺的,小组长作用发挥好坏,对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初二的一个新教师,一开始进行实验课教学时,由于没有充分准备,整个实验课堂乱糟糟,学生乱喊乱叫,教师疲于奔命,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我们帮助、指导他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小组挑选一个成绩比较优秀、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当小组长,每一堂课充分发挥实验小组长的核心作用,保证了实验课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实验小组长核心作用的发挥是经过课前培训的.课前教师先对各实验小组长进行集体培训,提前进行实验操作,并对一些事务进行交待.到了实验课堂,每一个实验小组长就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可以负责分发实验器材,可以负责当堂的分组实验演示,可以负责实验器材的适时补给,可以负责对其他同学做一些实验方面的友情提醒,可以分散到各个小组进行现场实验指导,还可以负责检查汇报

- 3456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