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第一篇: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构建生态课堂构建生态课堂,逐步逼近新课改本质【摘要】随着生态学理念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态属性和课堂教学中“人”的生命性。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

第一篇: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

构建生态课堂

构建生态课堂,逐步逼近新课改本质

【摘要】随着生态学理念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态属性和课堂教学中“人”的生命性。本文围绕何为生态课堂教学、构建中学政治课生态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中学政治生态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致力于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力图探究中学政治课生态教学的对策,以期实现中学政治课教学的良性生态运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丰富学生智慧。

【关键词】生态课堂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改

伴随着现代教育向生态方向的发展,将预示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教育生态时代的到来。教育生态时代的崛起和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它以生态观来思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一、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解释

“生态”一词在《辞悔》中的意思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生机勃发、思维迸发、情感激发、智慧生发的课堂。从“生”角度看,生态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生成课堂、生活化的课堂;从“态”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智态课堂、情态课堂、神态课堂。可具体表述为:生态课堂就是让学生鼓起生命风帆、激起生命活力、燃起生命激情的具有浓郁学习情境的激情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自主探究、知情统一的互动课堂;是预设与生成、收与放、动与静相统一,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开放课堂;是促使学生自主、自悟、自得,敞开心扉、袒露情怀、表露真情、倾吐心声,充满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的个性课堂;是讲练结合,以训练为主线,学生具有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操作练习时间的体验性课堂;是让学生从“听者”、“答者”、“记者”单一角色走出来,成为“思者” 1

“评者”、“问者”充满思考与对话、探索与交流的探究课堂;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最大限度让学生说和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效课堂。

二、 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1、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张,这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教育必须以变革来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主张生态教育、提倡生态课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2、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生态教学理念要求用生态的观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教学的策略

1、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课堂,就是要把生活的范式引入课堂,将知识与概念赋予生活的内涵,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师生在生活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实现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将理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进而提高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课堂上恰当的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恰恰能够弥补政治课本的不足,在形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把认知过程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一节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模拟市场买卖进行情境创设,让一个学生扮演屠宰场的老板,再让一些同学扮演卖猪肉、羊肉、牛肉的,另外一部分同学扮演买肉的顾客,现场模拟肉市交易。要求“屠宰老板”在利益方面根据“肉市”漂浮不定的供求变化和各种肉类价

格波动及时作出是扩大畜养规模,扩大畜养种类以赚取利润还是减少畜养规模,减少畜养种类以避免价格下滑,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同学对“屠宰老板”的每一次决策进行评价。可想而知,作为“屠宰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扮演顾客的激烈争论,各方出自自己所在身份利益考虑,不约而同的会使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辩论,这样如此贴近生活,形式上又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如果教师安排的恰到好处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支配下每个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课堂同时需要课堂教学话语的生活性还原。采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说,使原本呆板枯燥的政治理论生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在课堂内容的阐释中,要广泛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无形的理论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使课堂语言产生一种“情节性”的效果;其次,要了解“90后”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学会用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来阐释概念,言说理论。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共同话语”环境,学生也愿意接受教师传递的理论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要有创新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2、 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乃至错误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正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所认为的:“生成性教学就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传统预设求细,传统课堂追求对预设完整落实。这在现实中确实有着它的巨大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里使学生 “获得”知识和能力。但是从它的后续能量来看,这是一种没有后劲的教育,没有在学生学习原动力上起大的积极作用。因为预设过度,使得课堂上教师挤占学生生成的空间,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发、生成;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知识,而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使教育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认为生成性资源开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逐步增强,能自觉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课堂资源,却忽视了身边的生成性资源。而这种生成性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转瞬即逝。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例如,讲《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关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问题时,我组织学生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进行了比较,以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不同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准确掌确它们的内涵。当讲到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是存在剥削性质的经济形式时,一位学生举手发问:“既然私营经济是存在剥削性质的经济,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为什么我国还允许私营企业主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还能说明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吗?”我很愕然也很惊喜:因为能提出如此问题的学生说明他对教材知识和相关时事非常关注,学习时有所思考,感情纯朴率真;同时,也说明学生理解上存在诸多疑点,不搞明白,单凭空洞的说理难以服人。

我随即让学生讨论该问题,并利用学生讨论之际进行网上相关链接,将查到的温州本地私营企业发展的事实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一些私营企业主致富不忘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种善举:如浙江华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就捐资100多万,深入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慰问特困户、三老人员。此外在胡润慈善排行榜上温州民营企业榜上有名,在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是正泰集团,共捐款6800 万元。正泰集团的有关负责认为,“慈善榜比富豪榜更有意义,我们希望多看到一点慈善榜、纳税榜。富豪榜体现的是企业创富能力,而慈善榜则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真实感人的故事使学生获得了对部分私营主奉献社会的感性认识。之后与学生再进行理论总结。有了这样一段小插曲,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私营企业发展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思想政治课中,凡能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因素,都应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资源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要利用动态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呈现动态生成的勃勃生机.这样课堂才有了生命和活力,师生才有了智慧和创造.课堂里燃烧着火热的激情,闪现着智慧的灵光,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迸发着创新的火花,流淌着诗意的美丽,充满着成长的气息. 因此,我们应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生成性资源。只要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性资源,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相信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成功。

当然,教师应做好课程资源的重组者,在学生互动过程中应避免课堂教学的散漫无章,零乱而无系统,使课堂生成性资源更具有方向性、成效性。

3、 构建生命课堂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的,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生命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内涵:不仅要教育人珍爱自然生命,还要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和生命发展的反思能力,即推进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所在,抓住了教育的灵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生命为中心来设计课堂,以知识学习为手段来促进智慧的发展、人格的陶冶和心性的完善,实现学生生命的和谐。

应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学,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生命特征。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体的、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所以教育的起点应是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了解课堂中活动着的人,尊重其中人的生命及其特征。还应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化的教学氛围,在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生命在舒展、自由状态下进行高效自主地学习,教师成功地对学生生命进行点化和润泽;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性格、认识、知识水平、感情等不同的生命特征,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课堂,最终实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的统一。

爱因斯坦曾极力主张:“教育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

技能、谋生的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还应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意志、兴趣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应将学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将学习过程看做是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不仅应掌握科学知识,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善于搜索信息、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有正确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建构政治生态课堂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以上的做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我们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适时、适度地发挥各种因素的力量,才能达到如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黄忆春. 生态主义课堂教学观的再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M]三联书店.1999

[4]李利萍.课堂动态生成的五大方略.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

[5]李妮 窦尔迅.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和谐课堂管理.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

第二篇:构建生态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学本教育”,是乌敦套海中学践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校本做法,它注重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先学后导。它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历程及做法

我校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两型四步一专题” 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完成:

1、两型:即两个课堂教学类型:预习探知课和达标展示课

2、四步:明标自学——交流研讨——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3、一专题:每一单元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二)、“三型五步一专题”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体现这一理念。

三型:预习探知课、达标展示课、巩固复习课

五步:明标自学——交流研讨——展示提升——自主构建——达标检测

一专题:学习完每个单元,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抓好课堂评价,确保导学案使用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认真遵循新课标精神,重视教学过程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教学开放,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广泛,师生交流充分,课堂气氛自由、宽松、平等、和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方法主动学习。

我校评价课堂教学是否取得实效的方法是“五看一达标”:

一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牵引;

二看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否充足、活动方式是否多样;

三看学生的质疑质量;

四看预设与生成是否协调统一;

五看教师是否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

达标是通过课堂观察或试卷测评,考察本节课的教学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效果评价这一环节,我们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关照学生的成长,又关照教师的成熟。

二、困惑及解决

导学案编写中的困惑:

1、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教师不忍心打断,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当堂完成。

2、走进新课改,如何对学生、教师进行科学性评价,避免教师追寻的盲目性。

3、学习小组的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评价和激励措施还需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对策略:

(一)、重视导学案设计。

师设计导学案之前,要对教材内容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乡下学生与镇内学生相比,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认知能力,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处理教材,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中的问题引领着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案时,努力让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不同的问题,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学期初的整体备课,备课组长按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集体备课不能绝对统一,对集体备课的意见也不必全盘接受,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基本形成了如下流程:主备人精心备课——学科教师充分交流——个性处理,修改增删——再次交流,初成学案——深化研究,课堂检验——再次润色,形成导学案。集体备课中不仅备教师“教什么”,还备“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不断打造出多维互动、智慧生成、人性养育的精品课堂。

(三)、学生利用导学案自学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四)、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从而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评价小组学习时,教师还注重让学生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及产生的问题,更好地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和活动过程。

三、设想及预期

今后导学案编写理念:

1、人际互动、情知互动、多维互动。

2、课前、课中、课后,相得益彰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声有色。

4、学习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逐步提升。

5、载体依托、主体凸显、体验加强、问题强化、共同体凝聚。

导学案的使用重点:

第一、营造民主平等的生态课堂。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教师是信息的加工者和积极建构的指导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消费”信息,而是对知识信息进行在教师加工基础上的再加工,存在重新建构。所以教师不应扮演“真理化身”、“文化权威”等角色,而是一个创造者的激发者、学习引导者、潜能的开发者、高品位生态的营造者、生命活力的调节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商量就是民主、就是尊重,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民主则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生态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

第二、建立多维互动的生态课堂。

1、师生互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师生的共同劳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来引领学生,教学相长,滚动发展。课堂中,我们的老师通过平等对话、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敞开心扉,自由地做思维体操,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辩的语言。

2、生生互动: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学生,应该让他们动起来。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与学生互动影响着价值观和能力态度,影响学生人格和健康心理成长,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弥补课堂上教师无法满足多层次学生需要的缺憾,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

3、竞争合作。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忽视个人学习和竞争学习,一方面要强调独立思考、积极进行组间竞争,另一方面加强组内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灵感,碰撞思想,创造火花,促进反省,建构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和能力,让和谐的教育存在于合作化的竞争与竞争化的合作中,实现竞争和合作“比翼双飞”。

4、彰显个性。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生态个体的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观念,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等,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5、时空开放。生态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与外界的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系统才是有活力,才能不断发展。所以,课堂中,我们的教师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上开放,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从课堂向课前、课后、课外开放,从生活中提取源泉丰富课堂,同时要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带着知识走出课堂,用科学思维方式来观察社会。

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以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之后各自有两个思想。”编好导学案,拓展多元化学习渠道,打造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文化生态环境,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不仅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托,而且是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创建诗意空间、心灵家园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构建生态课堂研究方案

一、问题提出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因此,只有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理想与实践同步,传承与创新并存,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结合,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状况与课堂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更是人的学力(基础性学力,拓展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和人格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同样,课堂教学也占据了教师很多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还是压抑沉重的,是不断创新的,还是简单重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所以,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只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活中抽象隔离出来,课堂教学应被看作老师和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认知方面,要改变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等诸多弊端,课堂教学应为全面达成教育目标服务。课堂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堂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题性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发高效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启示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生态学教育观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观,是在克服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后发展出来的新型教育。生态教育认为,人的潜力不是现在的和早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一种不断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潜力既不处于先天领域,也不处于后天领域,而是处于先天与后天的交接处。开发人的潜力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责任。

2、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儿童看作儿童”。他批评当时的教育,“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滋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儿童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而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看法、思想和情感代替他们的看法、思想和情感,无异于把儿童提升到大人的水平,这是愚蠢的事情。儿童的教育就要把儿童当作儿童,适应儿童的特点,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促进儿童身心自然、自由的发展。“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顺乎自然、敬畏生命、遵循生长的节律,也正是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

3、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为可持续未来而教学”的课程观主要有:

(1)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目标有三维目标:即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技能与能力、知识与理解。(2)课程设计采用审美视角。(3)课堂内容强调价值关联。(4)课程组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5)课程实施遵循易行和可选的原则。(6)课程评价关注收获及生成。

三、课题界定

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狭义的课堂是以教师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的教学空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它还包括校园内开展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内容的第二课堂,以及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的社会大课堂,即第三课堂。 顾名思义生态就是指生命得以存在的一种状态,它包括学生习惯的养成、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自我性格的合理张扬、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而更加突出鲜活生命力的个体。

生态课堂是佐藤学所讲的“润泽的课堂”,是适合于学习型共同体发展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家长达到平衡的课堂,它的特点是以和谐为中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促使学生发展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个体,而不是千人一面,如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一样。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是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对话过程。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并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及对教学产生的价值。 (2)探索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3)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促进广大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根本转变。

(4)通过研究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队伍,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通过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一是,有关“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二是,有关“生态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

(一)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树立大课堂观念,以第一课堂为主, 以第

二、第三课堂为辅,把三个课堂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要更多的运用发现法、诱导法、讨论法、激励法、实验法等多种符合课改理念的方法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生态课堂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民主化”、“课堂教学个性化”。

(三)研究生态课堂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愿学、乐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研究生态课堂教学操作规范

(五)研究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制定和实施《杨柳小学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六)研究生态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模式,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和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多元评价。制定和实施《杨柳小学学生学习评价标准》。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构建生态课堂 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课堂。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索构建生态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在生态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月)

1、选择课题,制定方案。

2、课题论证,落实课题组人员。

3、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9年8月)

1、确立子课题,并制定计划。

2、做好学校现有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3、加强管理,优化和完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杨柳小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各学科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等)。

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学术讲座”、“教师论坛”、“学术研讨沙龙”、“学术研讨会议”、“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5、强化总结提炼,通过“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或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研究和总结提炼。

6、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大约用一年时间)可先在初中三个年级进行,然后逐步推广在高中阶段试行。

(三)总结阶段:(2019年8月——2020年5月)

1、做好相关教学调研总结工作,召开总结会,申请结题。

2、资料回收归档并整理成册,物化其他研究成果。

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4、迎接鉴定组检查评估。

八、预期成果

1、通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来实现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广大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

2、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改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策略、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学术型教师队伍。

4、通过本课题研究,来达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目标。

5、物化研究成果。把研究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总结、案例及案例分析研究、学术讲座、教师论坛、学术交流等资料结集。

6、通过研究,形成成熟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第四篇:构建学习小组,打造生态高效课堂.

构建学习小组,打造生态高效课堂 警予学校周云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刚上完课,走出教室时,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可踏上了这个台面,脚步却是凝重的,因为本人今天要说的确实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本人在课改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这几天我回顾并记录了三年来我班实施高效课堂课改中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及本人在课改中的足迹,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在此与各位分享,不到之处敬请赐教。

一、抓住契机,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学习小组。

1、把握时机,筹建小组

一直以来,我信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早在参与课改前,本人也一直在尝试构建小组管理、小组学习模式,但因为小组成员的搭配不太合理,评价机制的不够完善,使小组常处于架空状态,没有落到实处。正当我处于迷惘阶段,找不到突破口之时, 2011年4月,有幸去许市中学学习取经,他们的课堂学习小组让我眼前一亮,顿觉豁然开朗,有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回到学校,我就将许市中学的经验与本班已有的小组模式相结合,开始了新的学习小组的组建。正如咱们学校杨华校长所说“我们班课改的步伐迈得较快,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全面兼顾,划分学习小组。 (

1、均衡互补,搭配小组成员

成员的搭配是关系到小组组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编组时,我遵循的是“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平时表现等方面情况,我们班筹建了9个学

习小组(6人一组,孩子小,便于落实管理,在组建过程中,我兼顾了这个因素:A、男女比例分配适中。B、学生性格搭配互补。C、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2凝聚合力,选好正副组长。

在高效课堂中,组长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因而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正副组长的选拔及培养。

每个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担任小组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成绩相对优秀。B、性格相对外向。C、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强。D、自我要求相对较高。E、服务同学的意识相对较强。

“玉不琢不成器”,那么怎样培养小组长呢?我着力从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第一,通过谈话,让他们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半个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成员的动态,分享他们在小组学习、小组管理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及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

励小组长。第五,课堂中的现炒现卖:或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可以让小组长说说你打算怎样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或在展示汇报前让

本堂课合作学习做得最好的小组的小组长谈谈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 步骤、交流的形式以及汇报的方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期的潜移默化,何愁小组长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得不到提高? (3倡导正能量,建设小组文化

我们班的小组文化建设包括这些内容: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目标等。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口号、组规、目标等。在制定组名时,我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三年级时,我们班的九个小组名分别是:飞速、蒲公英、拼搏、萤火虫、精英、海

鸥、智慧精灵、我能行、健乐。听听咱们班孩子们自己写的口号:“飞速飞速,永远超速,海阔天空,任凭我飞。蒲公英组:沐浴阳光,自由飞翔。健乐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当然,到了六年级,口号更有了深度。

(4多种评价策略,促进小组合作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客观准确的评价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咱们班共设了四种小组评价表: ①前黑板左侧的课堂评价表,其评价内容主要体现纪律、学习、展示、倾听、质疑、评价六大块。为了发挥其调动促进作用,我尽可能去做

到及时、公开、客观,体现激励性和团体性。一节课一小结,一日一总结。 ②后面半块黑板上的小组一日常规评比,它分早读、课堂、两操、作业、中餐、卫生、安全文明、特殊、专时专用、归家队十大块。依据班规暨小组评比细则进行评价。每天放学前,班长和中队长进行分数统计及一日工作总结。如此,各小组成员对自己当天表现情况清清楚楚,哪些做得好,要发扬,哪些不足,以后要弥补。

③小组评比表,一周一评比。依据一日常规评比,值日本、班干部登记本里记录的分数总值,按总分从高到低,评出两个优秀小组,两个红星组,两个黄旗组,咱们班的孩子除了将分数登记上去后,还童心独运,给红星组的标志是红红的可爱笑脸,给黄旗组的标志是黑黑的哭脸。

④个人评比表,两周一评。分数居前五位的为班级之星,分数在后五位的为黄牌警告。

(5赏罚分明,推动小组发展

奖励机制是认可,是肯定,它决定着小组建设的质量,没有诱人的奖励就没有发展的动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①每周一评的红星组员可获得黄旗组组员“拜师”的一个本子,一支笔,组长翻倍; ②红星组组员可享有本周去学校阅览室看书或优先借阅图书的权力(黄旗组则无权享受③半月一评的“班级之星”也可获得“黄牌警告”的拜师本和笔;④十五本本子可以换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5半期一评的优秀小组可参加郊游、烧烤、体验生活、等集体活动(记

得四年一期那一次,我带着两个优秀组“飞速”“精英”成员去岩湾烧烤,同行者还有几位家长。这两个组的同学星期一回到教室,将他们的趣闻、快乐津津乐道。加之我拍摄下来的精彩镜头在班内展示,引其他组的同学“垂涎三尺”,羡慕嫉妒到了极点。经我引导,这羡慕嫉妒便化成了一股动力,试与“飞速”“精英”比高低。三年来,类似这样奖励性的活动还有很多,如:游潇湘第一庄、包饺子、打板栗、摘桔子等。

为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能力,三年来,我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跳蚤市场”,“绿色环保行动”“追寻名从的足迹---手抄报办报活动”“小组合作写调查报告”“我要上班会”“小组课本剧编排”“春天里最美的声音朗诵比赛”“难忘的岁月读书活动分享”“调查家乡的变化”等等。

二、以高效为目标,以务实是为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三年来,每一堂语文课,我是这么做的:

1、“潜心会文本”(课前,我努力做到正确、多元化、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我首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2、 “精心巧设计” ,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设计课时,我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 实求发展。 ”这一原则,做到教简化教学环节,精选学习内容,巧妙 处理整合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 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3、 “灵活用方法” ,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我是这么做的: A、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中,我常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 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 投入学习中。 B、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 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 的关键所在。我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我是这 样操作的: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 对子之间相互进行交流,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 决的问题放在 8 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 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 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 维模式。 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 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C、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6 古人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 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为了激 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 惯,我在处理课堂提问时遵循了以下四个原则: A、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B、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C、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D、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 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4、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倡导“教学重在学, ‘教’要服从‘学’ ,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 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一新课改理念, 重视自学预习和反馈,努力做到“先学后交,当堂达标” ,打造自由 轻松的高效课堂,

坦然地退居二线,只负责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如此,便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弘扬了他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最显眼 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用咱们班孩子的话说,咱们周老 师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评价来源于我上《武松》一文后) ;还有 孩子说:周老师坐山观虎斗,坐享渔翁之利(出自男孩 VS 女孩这一 辩论赛) ;在前两天我们写的作文“一个这样的老师”中,有几个学 生写到:我有一个懒老师,说她懒吧,确实是啊,要不,怎么一堂课 7 听不到她一句诸如:听懂了吗?会了吗?我再说一遍的话语,偶然只 是在我们说不出来时,才不多不少地说上那么

一、两句。。。 。。。可是, 不知怎么回事,咱们班的同学却越来越勤快了,学习越来越主动,思 维越来越活跃,表达越来越精彩了,个性越来越张扬......呵呵,懒 老师教出了勤学生,我的目的达到了!参与课改后的三年来,看着孩 子们一天天长大,看着他们在一堂堂课中精彩的表现(接受公开课、 示范课任务达 40 多堂) ,看着他们在一次次考试中的优异成绩(每次 测试名列榜首) ,看着他们在一项项比赛中夺魁,心中颇感欣慰。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星光大道”,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星光大道 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学学老毕,嘉宾点评的时机与分寸,节目进程的 衍生与掌握,现场观众互动与利用......只要我们愿意动脑,愿意投 入,教学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好了,今天本人仅是抛砖,旨在引玉。愿咱们警予学校的生态高 校课堂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愿咱们县的课改工作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 8

第五篇: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所谓生态课堂,是指以实践生命价值追求,以民主管理为基础的课堂生态环境,师生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启迪智慧、创造自我、发展生命的课堂教学。讲究和谐健康是生态课的基本主张,教师要深度发掘人文价值,为构建生态课堂奠基。在具体操作中,要追求教学的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的基本属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提升生态课运行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一、发掘人文价值,构建生态课基础

教育需要关注生命,这也是教育本质属性基本诉求。而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课堂教学的第一要旨,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人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如果说知识学习是求真,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求美、求善,语文课堂教学肩负学生情趣、情操、情感构建使命。特别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良性化塑造。这些智慧意识的建立都需要有优良的历练契机,语文课堂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提升人文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生更多生命成长元素,形成生态课基础。

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开展一个对比活动:“我与胡适比母亲”,从生活、学习、思想成长等角度展开对比,找到异同点。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对比之中。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触动心灵的体验。有学生说:“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母亲一样,也很关心我的学习,平时监督我做作业,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这样狠劲地打我。”教师总结:“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但爱孩子的情感是相同的。胡适的母亲处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教育方式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对孩子的真情却是炽烈的。”学生从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之外的东西,这对学生思想品质塑造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追求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属性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回归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这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本质属性特征。将语文与学生生活联系在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和谐、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如果有条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场景,亲眼目睹语文生命特征,亲手操作语文技能,体验生命成长过程。

学生生活体验是语文学习重要认知媒介,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生活现实出发,设计生活化特征更为鲜明的教学方案。在学习《端午节的鸭蛋》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话题:大家熟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学生大多知道我们身边的习俗,如插艾草、点雄黄、吃鸭蛋等内容。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由学生总结作者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教师继续给出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咸鸭蛋念念不忘呢?学生思维启动,展开积极探讨,对文本主旨要义有了深刻体味: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真谛,只有充分感受生活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教师抓住学生生活感知,不仅探知了文本要旨,对自身生命价值培养也多了更多思考。

三、创设生动情境,升级生态课品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宜学习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形成思维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实物展示、现场观察、生动讲述,或者借助多媒体,将丰富画面、精彩图片、生动视频、个性化文字、灵动动画等材料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形成心灵触动。

在学习《吆喝》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感知课文大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北京地区各个时期的吆喝声集锦,学生被多种多样的吆喝声所吸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吆喝声,体会吆喝的特点。学生对本地吆喝声都非常熟悉,自然对讨论话题产生浓厚兴趣,课堂内吆喝声不绝于耳。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北京地区的吆喝声特点,然后结合本地生活中吆喝声展开对比学习体味,从中形成生活感知。这其实就是对社会的认知实践,从中获得的成长力量自然呈现显性。

生态课不仅追求知识传授,更注重生命成长。传统教学模式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引入生态化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健康成长规律。教师从培育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追求生态课教学,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陈令光,教师,现居山东临沭。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1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英语课堂教学生态构建(集锦)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