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建议
第一篇: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建议
初中生物教学建议
即墨市初中生物教学建议
第1条 2011年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作了适当的修订,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在教学中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新课标要求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将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第2条 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
要依据课标,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要熟悉。要特别注意熟能生巧。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应该加以强化,使学生真正能够对知识准确理解,扎实的掌握,灵活运用,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
第3条 强化实验教学,重视生物科学探究。
让学生真正明白实验中的细节问题,重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能进行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更应加强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教育。 第4条 教学中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
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如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多种,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转变。
第5条 加强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课堂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因尽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生物学知识来源生活,最终又要走向生活的理念。
第6条 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和重视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采取适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兴趣,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减轻学生负担。 第7条 运用好学案,精讲多练。
生物学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立意命题,密切联系实际,考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理解掌握了知识不等于会做题了。所以,首先还是要把基础知识学会,然后再强化训练练,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任课教师要精选一定数量的题习来强化训练,根据学情设计好学案,所选习题一定要有针对性,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的针对性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中等水平左右的学生,应选择中、低档次的题为主来强化训练,少做或不做难题。后进的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练习,还要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做题时指导学生答题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8条 倡导网络教研背景下的集体备课。由于每个学校的生物教师都较少,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名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本校内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不够。教师应熟练使用网络教研平台,备课组应建立网络教研协作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主讲人讲课、集体讨论修改、个人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微调等步骤开展校本备课,并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区片集备,及时上传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疑惑。 第9条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生物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少生物学知识借助动画、录像就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些是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容易讲清楚的东西,如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细胞分裂、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过程,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轻易将难点问题直观化、简单化,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恰当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生物学的课堂结构,降低教与学的难度。
第10条 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实现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生物教学内容乏味而抽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恰当运用各种生物课程资源(包括生物标本,实物、挂图、多媒体、学校的校园等),可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恰当地进行教具演示,并辅助教师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使教材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有效教学。
第二篇:高考全攻略之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建议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建议
上课和复习
1、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做笔记,老师的课只讲一次,课后就听不到了。对重点考点
难点,可以提前预习,课上认真理解。
2、 书中黑体加黑文字做到一字不差记忆,楷体部分理解记忆。
3、 课后认真看完书上每一个文字,每一幅图表,包括文字注释。每一个地方都可能是
试题素材。
4、 重视本章小结。
5、 实验可以参考书后光盘,考试之前集中复习,集中做题。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
验结果结论都要整理好。在平时做实验题过程中,练习设计实验。
6、 复习时,利用参考书中的知识框架,图形图表,加深记忆,查漏补缺。
7、 学会自己整理知识点,例如常见物质及检测方法和颜色、试验方法、细胞分裂过程,
DNA染色体等数目折线图、化学反应方程式、常见遗传病等。
8、 对比记忆,例如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物质运输方式、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细胞有
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
9、 做题时,注重质量,做相同类型的题目也要认真完整书写答案,不可眼高手低。红
笔订正。
10、 平时练习偏题怪题,不要害怕答题。
考试
1、 考试第一件事,认真书写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
2、 所有选择题,认真涂卡和在答卷纸书写答案,填空题和大题认真组织语言,不得留
白和涂改,尽量不要超出答题位置。
3、 选择题把有疑问的题目标记出来以便检查,尽量采用排除法,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4、 做题时,要立即联想到考点和书中位置。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往考点上去思考答案。
5、 尽量用书上的语言答题,较复杂的答案要组织好语言答题,需要联系题中材料的,
先说原理和结论再联系材料,千万不要只说书中原理或只说材料信息。
6、 遗传题,一定要分清显隐性分清是什么类型的遗传病,再去答题。所有计算都要算
出最后答案再作答,尽量不要心算和口算。可以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验算。
7、 交卷之前,全部浏览检查一遍,防止选择题填错位置和空白出现。
8、 考试之后,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换试卷,交换考试经验和心得,无私帮助成绩不好的
同学。交换心得和帮助同学,也是复习的过程。
9、 考试之后,认真订正试卷,红笔标记,相应的考点全部内容都要系统复习,不要只
看考到的那一点。
10、 将所有的生物试卷整理装订,复习时翻看。同类型的题目,重复考的题目,看
看以前都是怎么错的。
11、 标记出所有因马虎大意导致写错答案或看错题的题目。
此学习方法不仅适用于生物,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打好基础,成绩进步才能快和稳。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会了抓鱼方法而不去抓鱼,还是吃不到鱼。
认真踏实,勤奋努力。保持优秀,优秀是一种习惯。
2013-8-17
第三篇:初中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一对一天材教育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改进实施方案
2009年4月启动全区中小学“实施教学改进,构建现代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并明确提出构建“生态化、活动化、特色化”的三化现代课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生物学科将于2009—2010年全面启动生物课堂教学一体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充分体现“素学习。
3.让教师得到自主发展:教学一体化不是简单地对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与重组,使教学过程真正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理念。这样,既能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又能让教师在“教学一体化”的设计过程中得到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教学一体化方案的结构框架:
二、情境——问题的一般步骤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利用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问;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可问。情境的召唤,可以使学生跃跃欲试,使一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问题教学的课堂设计:
案例一(高中):《DNA复制方式》
在讲“DNA复制方式”时可用2004年印度大海啸的相关资料或视频: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需对死难者进行DNA鉴定。其中主要的环节是利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DNA序列,PCR的工作原理是一种体外人工DNA复制技术。围绕以上情境学生提问:“人工怎样复制DNA?”DNA复制需要什么条件?“人体内的DNA是如何复制的?”“产生的新DNA与原来的DNA一样吗?”问题的焦点是:“DNA是怎样复制的?”
案例二(初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法是与环境相应适的。
教学难点:
模拟实验;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性录像;生物标本(金鱼、仙人掌);红蝴蝶、白蝴蝶、花蝴蝶(迷彩色)及相对应颜色纸板。
教学过程:
四、倡导充满生命活力的“六度”课堂:
参与度:体现学生为主体,重点关注学困生
亲和度:体现师生互动、民主与集中
自由度:体现开放性思维,不受教材内容的束缚
一对一天材教育
整合度:新理念,新技术,学科间融合
练习度:即时训练与课时训练
延展度:教学生成和拓展
顶岗实习初中生物学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没有其他学科重要的科目,我们来顶岗实习的学校学生的情况很特殊,学生基础很差,“生物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从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生物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生物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生物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生物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生物的能力。
3、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生物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要求学生解题过程要做到多反思、归纳和总结。
4、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生物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篇:浅议初中生物自主学习
浅议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策略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要义,其中指出“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学习。”其主要的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大量的非结构型的经验背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四大要素。因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求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主动探究生物界的生命现象及规律。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体现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本文提出以下教育策略之浅见,以期对生物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研究有所启迪。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愿意自主学习,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1.1 师生共创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花》时,引用录相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
花,然后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花摆出来,使学生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展示学习,从而逐渐被各种美丽的花吸引,渴望了解更多有关花的知识。
1.2 学生自创情境
教师拟定一个主题作为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如:在讲遗传现象前,让学生做家庭调查,重点针对家庭成员的单(双)眼皮、舌两侧能(否)卷起,有(无)耳垂,有(无)酒窝等性状展开调查,做好记录。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材料,并认真预习未学过的知识,课上进行汇报展示,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1.3 小组合作创设情境
在讲《细胞吸水和失水》时,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根据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实验情境,结果提供了如下材料:清水、盐水、萝卜条、小白菜、小黄瓜、白糖、西红柿、盘子、小烧杯等;创设了多种情境(1)白糖拌西红柿(2)盐水腌萝卜条(3)往发蔫的小白菜上洒水(4)发蔫的小黄瓜放入清水中等。这样创设的情境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情境,可以极大激发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 营造氛围,实现有意义的自主
环境和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精力。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我们主张学生自定目标——自择方法——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展示。学生在这样的“场”中自由自在地玩、想、说、记,实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长
期迁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而这样的“场”需要营造民主、和谐、自主的氛围。
2.1 把握教师角色定位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火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体所进行的多向的交互式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往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只有牢牢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2.1.1 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
教师要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营造一种充满合作、自由和谐的氛围。
2.1.2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学习活动中的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建构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以独立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师做出科学性的评判,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观”。
2.2 在探究中展示自主
在“观察鲫鱼外部形态”教学时,前后座4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的玻璃缸中放几条大大小小、游来游去的鲫鱼。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想知道鲫鱼的哪些知识?你打算怎样来学习这些知识?说说你的设想并作好记录。根据学生的愿望、设计,重新分成:鳞片组、呼吸组、视力组、鱼鳍组(鱼鳍组也可细分背鳍、臀鳍组、胸鳍、腹鳍组、综合组)。要求每组学生认真观察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要求同小组内(每两人一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及时转化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由于不同背景和学力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使得成员间优势互补,通过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交流和碰撞,实现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双向发展。
2.3在拓展中升华自主
在学习《植物茎和叶》时,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叶》的活动,提出叶的类型、单叶与复叶、复叶与小枝的区别、叶面颜色深浅不同等问题,学生对照自己采集的叶,争议、归纳、总结结论,讨论激烈并引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拓宽了思路,训练了发散思维,同时我们结合教材的试一试,动动手、开眼界、实习等内容及时开展《当地动植物标本制作》、《血型的测定》、《血压的测定》、《吸烟对呼吸系统危害调查》、《当地传染病的调查》等拓展活动,给学生一个更加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我独立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积极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发展潜能,在求异中创新思维。
第五篇: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
作者:fosu
来源:佛山市教育装备
佛山市华英学校 曾庆国
摘要
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进行实验教学经常遇到实验条件差、实验操作难、实验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例,介绍了初中生物实验在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等方面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关键词
天竺葵
酢浆草
蔓花生
人工辅助光照
实验改进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如何在实践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物学实验低成本、低损耗和简单易行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该实验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来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出以淀粉为主的有机物。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地域原因取材较难,且实验时间较长,易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该实验的开出率不高。本文以此实验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与过程。
1 实验材料的改进 1.1 需要改进的原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需要“绿叶”做实验材料,但教材上介绍的实验材料天竺葵在南方不太常见,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个年级有20个教学班,合计约有300个实验小组,要获得充足的材料较难,全部购买需要较大的实验费用,而且天竺葵叶片较大,较难完整放入小容器中,溶解叶绿素所需要的乙醇也更多,水浴加热的时间较长,容易造成乙醇和燃料的浪费。 1.2 实验材料的探索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尝试在校园内取材,主要寻找叶片较小的植物,并以天竺葵为对照组对几种植物叶片进行了等组实验。
表1 几种绿叶实验效果的比较
室温22~25℃
备注:脱色时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采用完整的小叶,天竺葵、蕃薯叶、垂叶榕叶则剪成相应的大小。 实验发现,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的脱色时间比天竺葵更短,而蕃薯叶加热时间过长,叶软易烂,且因为产生淀粉过少,现象不明显,垂叶榕则无法在30分钟内完全脱色,不能作为实验材料。为进一步比较天竺葵和黄花酢浆草、蔓花生在实验中的效果,笔者利用这三种植物在暗处理的最佳时间(即暗处理后脱色滴碘不显蓝,说明淀粉完全耗尽)、光照的最佳时间(即暗处理后进行光照的时间,以光照后再脱色滴碘叶片出现明显的变蓝现象为准)、溶解叶绿素需要的无水乙醇用量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等组实验,得出以下数据。
表2 三种植物叶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数据比较
温度20~25℃
备注:黄花酢浆草、蔓花生采用完整的小叶,天竺葵采用完整的叶片,脱色时水温70℃后才放入叶片计时。 1.3 改进实验材料的两点方法和体会
在本实验中,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由于叶片更小更薄,特别是黄花酢浆草,大大节约了无水乙醇的使用
量,缩减了处理叶片和加热的时间,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又节省了乙醇和燃料,是天竺葵的优良替代材料。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是多年生草本,一般园土即可生长,蔓花生为豆目蝶形花科蔓花生属,多见于华南地区,而黄花酢浆草为牻牛儿苗目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除寻找替代材料外,改良材料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这一实验,洋葱内表皮本身无色透明,在白亮的视野中效果不好,如果使用紫色的外表皮,又不易撕取,实际上,在实验前,将洋葱从顶部十字形切开,再分成一片片放在通风处,
四、五天后内表皮变成紫色,这样既好撕取,又不用染色,而且效果极好。这些实验材料的优选和改良,能增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 实验装置的改进 2.1 需要改进的原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在水浴加热的环节中,由于小烧杯漂浮在水中,加热时容易侧倾而与大烧杯壁发生碰撞,有时会把里面的无水乙醇洒出,造成实验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小烧杯的杯口较大,无水乙醇易挥发,容易造成浪费。 2.2 改进实验装置的两点方法和体会
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辅助装置,在本实验中,经过多次的实践后,我们在大烧杯里放入一条纱布,水浴加热时可以起固定小烧杯的作用,避免小烧杯的侧倾,效果非常不错;另外,在装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口盖上一个小培养皿,可减少无水乙醇的挥发,达到节约乙醇的目的。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之二是优化实验装置,并充分利用废弃材料。如在“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实验中,按教材给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操作性差,也不易成功。经上网查询,结合多次实践,可用一废弃矿泉水瓶,在盖上开一个可以放入吸管的孔,然后将水生植物放入瓶内,瓶内注满0.1%的碳酸氢钠溶液增加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加快光合作用速度,最后拧紧瓶盖,用胶水保证装置的密封效果。这样对装置优化后,操作方便,实验效果也很明显。 3 实验操作的改进
实验操作的改进需要多次实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针对操作的步骤进行优化,也可针对操作方法进行优化,对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本文在遮光处理、光照处理、水浴加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介绍如下: 3.1 遮光处理的改进 3.1.1 需要改进的原因
遮光处理的目的是设置遮光和见光的部分,形成对照,教材上的遮光处理是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用回形针固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回形针容易夹伤叶片,它和黑纸片的重量还会压低天竺葵的叶片,特别是黄花酢浆草、蔓花生等匍匐茎的植物叶片,导致这些植物叶片的光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实验的效果。 3.1.2 改进意见
我们参考了一些园林栽培方面的技术,采用了直立辅助杆的方法,把遮光叶片用小木棍支撑起来,保证了叶片的充分光照。还有一种方法是用贴纸在叶子的上下两面贴住遮光,贴纸轻而薄,不透光,不会对叶片造成伤害,还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2 光照处理的改进 3.2.1 需要改进的原因
遮光处理后需要把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一定的时间,使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学校课时的安排有时会在早上第一节上课,太阳刚出来不久,有时会遇上阴雨天气,叶片的光照不够充分,导致叶片见光部分的淀粉制造量过少,使实验效果不理想。此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光照。 3.2.2 人工辅助光照的探索
第一步,我们先把经过充分暗处理的天竺葵、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充分光照,然后脱色滴碘后,以此现象作为光照后的实验效果标准。第二步,经过查阅资料,日光灯的光照效果最佳,但市面上所售灯管功率太小,需要光照时间过长,比较之后,我们选用220V150W、220V300W、220V500W的碘钨灯作为光源,先设置好暗室,然后分别对经过充分暗处理的三种植物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再按相应步骤处理叶片,经过多组实验,效果最接近此前所定标准的平均光照时间如下所示:
表3 三种植物叶片在人工辅助光照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数据比较
室温19~25℃
3.2.3 改进意见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如果早上第一节要进行实验,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宜选用220V300W的碘钨灯为光源提前一天的晚上进行人工辅助光照,第二天早上就可以使用叶片,比较方便;以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为实验材料,则建议选用220V150W的碘钨灯为光源提前处理叶片比较方便。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则可参考以上数据灵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时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光源与叶片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叶片被灼伤。 3.3 其他改进
3.3.1 水浴加热时用热水代替冷水
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叶绿素溶解的速度,实际操作中用酒精灯将大烧杯的水加热时间较长,既耗费燃料,又浪费实验课的时间。为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些老师选择在加热的过程中讲授知识,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又打断了实验的连续性,有些时候还会在讲课过程中出现实验安全问题,得不偿失。其实,改进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70℃左右的热水(酒精的沸点为78℃左右,热水温度过高易加快酒精蒸发,造成浪费)代替冷水,便可大大加快实验的速度,减少酒精的浪费,节约课堂时间。 3.3.2 增加废弃酒精的回收环节
新课标提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时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本实验中,为避免实验结束后“绿色酒精”的挥发和浪费,可在课堂上穿插一个环节让学生把溶解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及时倒入回收瓶,并通过点燃或其他方法告诉学生要珍惜能源,爱护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有效的实验改进将会被发现,总的来说,在实验条件上,对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尽量采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物利用;在实验操作上,尽量化繁就简,突破难点;在实验效果上,应着重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实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汪忠等.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 2 王云香.探索几种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生物学通报,2005,40(2):52. 3 崔庚寅,赫子瑞,尹惠芳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疑难解答(初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5—39.
4 闫秀芹.初中生物学实验的几点改进.生物学教学,2010,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