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第一篇: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澳洲留学自费奖学金种类及其他奖学金种类详解之皇家留学提供澳洲留学 自费奖学金种类及其他奖学金种类详解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其高等教育更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创新的课程设置、前沿的学术。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

第一篇: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

澳洲留学自费奖学金种类及其他奖学金种类详解之皇家留学提供

澳洲留学 自费奖学金种类及其他奖学金种类详解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其高等教育更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创新的课程设置、前沿的学术研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前往澳大利亚学习,在这个机会无限的国家寻求自己的成长之路。留学澳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获得奖学金去留学不再是学子们的梦想!留学专家为大家悉数一下澳洲硕士的奖学金。

【自费奖学金种类】

澳洲奖学金包括三类:

澳洲政府设置的奖学金(Australi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澳洲各个大学所设的奖学金(Institutional Scholarships)

企业和机构设置的奖学金(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s)

奖学金可以包含基本学费、生活补贴,还有以机票或保险等形式存在的旅游津贴等。有的大学除了以减免学费的形式提供奖学金之外,还可能提供免费的英语语言培训课程。除了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生,参加专科培训、职业技术学习和获得高级文凭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部分大学奖学金项目】

Monash University莫纳什大学

校友奖学金

研究生

一次性1000澳元

副校长的首席小提琴学金

研究生(小提琴演奏专业)

每48学时6000澳元的学费补助,最多一年

国际优秀人才奖学金

研究生

每48学时6000澳元的补助,学时数量按学位所需最少学时数计算信息技术学院优秀学子奖学金

研究生(IT学院)

每48学时3000澳元的学费补助,学时数量按学位所需最少学时数计算运动奖学金

研究生

一次性发放200澳元-5000澳元

University of Adelaide阿德雷德大学

国际授课型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

学费减免50%,最高提供两年

国际研究生研究奖学金

研究生和博士生

两年研究型硕士学费减免或者三年博士学费减免,海外健康保险减免,22250澳元生活费补贴

国际奖学金

研究生和博士生

两年研究型硕士学费减免或者三年博士学费减免,海外健康保险减免,22250澳元生活费补贴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墨尔本大学

国际授课式研究生奖学金

音乐系博士生,所有院系研究生

减免整个学费25%-100%

奋进国际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学费以及健康保险减免

国际研究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每年22500澳元生活费补贴,3000澳元安置费,对于硕士最高420澳元的论文补贴,对于博士最高840澳元的论文补贴

国际研究费用减免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学费减免,不包括海外保险

人权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每年26000澳元生活费补贴,3000澳元安置费,对于硕士最高420澳元的论文补贴,对于博士最高840澳元的论文补贴

University of WesternAustralia西澳大学

国际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负担学费与医疗保险,每年22500澳元住宿补贴,论文研究成本补贴

CFHandEAJenkins环境科学研究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生

每年26669澳元奖学金,论文补助240-840澳元不等,差旅补助

University of Sydney悉尼大学

优秀学子奖学金

研究生

每年5000澳元,最长5年

入学奖学金

研究生

5000澳元一年

MichaelH.Rathgeber奖学金

研究生

(住在国际学生宿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住宿费的50%减免

国际优秀学子奖学金

研究生

学费全额减免,50%减免和部分减免

国际奖学金

研究生或博士

最多三年的全额学费加住宿费减免;对于博士生来说可能会再延长一个学期

世界奖学金

博士生

三年学费减免并提供单程差旅费1250澳元

艺术学院国际研究生课程奖学金

艺术院系研究生

课程学费全部免除

第二篇:射线的种类及特性

伽马射线

伽马射线,或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

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癌细胞,以作医疗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1. γ射线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2. X射线 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3. β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4. 中子 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目前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5. 紫外光 或者紫外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6. 激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

2 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γ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

案例4 射线的探测与防护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这部分知识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模块“选修2-3”中的第五章第4节内容,是本模块二级主题“原子结构与核技术”中关于原子结构及放射性知识部分的最后一节。通过本节内容的研习,让学生对射线有更切身的感受,并知道射线防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此前的三节学习,学生对原子结构及原子核衰变规律(如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等知识已有了解,同时也已接触了相关的力、热、电、磁等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对探测射线

3 的仪器及射线污染等切身体验和感受不多,所以,在指导学生研习这节内容时,要充分做好可能的实验演示,若确无条件演示,也应利用多媒体将相关仪器加以展示并讲清其原理。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和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

2、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探测放射线的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是怎样认识微观世界的。

(2)知道简单的放射性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与环境保护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现代几种常用探测射线的方法,包括威耳孙云室、气泡室、计数器等仪器及其探测方法的原理、使用方法等的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和途径,并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

难点:实验的成功演示及方法引申。

二、教学案例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会放射出α、β、γ等射线,这些射线有着广泛的用途。然而,这

4 些射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当初科学家们是怎么发现并研究这些射线的呢?另外,大家知道射线的广泛用途的同时,可能也知道这些射线也会产生严重污染,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对射线进行防护呢?这就是我节课我们要研习的问题。

(二)[板书] 射线的探测与防护

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弹簧的形变,可以测量乒乓球的大小,但是,我们用肉眼很难观察玻璃瓶的受力形变,而用肉眼直接观察分子的大小和分子的运动,则更是不可能。可是,现在我们大家对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和分子大小及分子运动都有了相当的了解。想想看,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学生1:我们选用了扁圆形的玻璃瓶,并在瓶里装满红色的墨水,这样就可以通过玻璃的微小形变造成玻璃瓶体积的较大改变,而体积的改变又通过细管液面的升降直观地反映出来。

学生2: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法实验,感知分子的大小。 学生3:我们借助于显微镜对布朗运动进行分析,间接得知分子运动。

教师:对!对一些微小量或无法用肉眼观察的量,我们可以用微小量放大法,也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产生的效应来感知、研究它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再举一些事例来。

5 学生1:在高空飞行的飞机有时会留下蒸气尾迹,因此,我们看到高空蒸气尾迹,哪怕既没看到飞机也没听到飞机的声音,我们就能断定飞机飞过。而飞行表演,为了增加可见度,更是有意让表演的飞机喷出彩色的气体。

学生2:我们在观察光的直进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在光的观察区域喷烟或在水中洒些粉笔屑。

学生3:我们用在油中悬浮的发屑在电场的分布来感知电场本身的分布情况;我们用一系列小磁针在磁场的分布来感知磁场本身的分布情况。

教师:说得好!那么这些方法对我们探测射线,有哪些可以借鉴?

学生1:射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我们可以通过底片的曝光情况来探测射线。

学生2:射线能使气体电离,我们可以用验电器或已充电的电容器来探知是否有气体电离,进而探测射线。

学生3:射线能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我们可以用涂有荧光物质的光屏的发光来探测射线。

教师:学生2的方法行得通吗?

学生:理论上可行,但是,操作上做不到。因为空气里有水汽,会导走电荷;另外,大气里本身也存在一定量的电荷。

6 教师:说得好。当初科学家们在探测射线问题上也是与今天的同学们一样,根据射线的效应,提出方案—实施方案—改进方案。逐步找到了探测射线的确实可行的办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书学习4种常用的射线探测技术。

(学生看书、并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好!通过刚才的看书与讨论,相信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些仪器及其探测射线的情形。下面我们就来做两个演示。

(教师介绍并演示威尔逊云室实验;介绍盖革计数器并由学生用它来检测带来的矿石、磁砖等材料的放射性情况。)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课本P.83的演示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哪位同学愿意就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1:计数器与计数管相连,开启计数器电源后,扬声器应当会发声,因为我们的实验室地面是大理石,水槽用磁砖砌成。这些材料都有放射性。

学生2:若把放射源放在计数管附近,扬声器发出的“卡嚓”声的频率更高,频率越高说明放射源的放射性越强。若计数管逐渐离开放射源,射线的强度应当逐渐变弱。

学生3:若在放射源与计数管间插入纸张或塑料片,射线变弱则说明有α射线;若插入金属薄片后射线又变弱,则说明

7 有β射线;而γ射线则需几厘米厚的铅板才能挡住。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示分析。 (师生共同演示实验,分析现象,并引出本底辐射概念) 教师:我们刚才的演示,很好地说明了P.84的例题。下面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个例题,并就此归纳出三种射线的穿透本领。

(学生阅读讨论例题,归纳交流,教师总结。) 教师:正是通过对射线的探测和研究,我们才开发了射线应用的广阔领域。刚才大家亲手探知矿石、磁砖都有放射性,有的放射性还很强。我们知道,这些射线却给我们带来了污染。同学们知道的射线污染事件有哪些?

学生1:美国1945年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当时就炸死约10万人,在以后的50多年里因放射性污染又死了许多平民。

学生2:1987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露造成许多人员伤亡。

学生3:《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6日报到小小“钥匙链”放倒13人事件。

教师:那么,射线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又应当如何防护?大家来一起阅读课本。

8 (学生看书、并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20世纪人们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性,一些科学家如居里夫人因射线污染严重伤害了自身健康。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刚才实验用的放射源镭实验后要放回铅管,我则要用热水、肥皂洗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对射线防护有新的认识。

(三)小结

教师: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对射线探测的方法及常用的探测射线仪器进行对比分析?你能想出新的探测法吗?另外,为了防止射线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同学们通过本节知道了哪些防护措施?

三、案例评析

这个教学案例的设计将要研习的内容及其渗透的方法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探测射线的方法学习的兴趣,通过相关方法手段的对比,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射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使气体电离、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等三种现象来探知射线的存在其主导思想就是间接观察,

9 “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力学中的微小形变放大、热学中的布朗运动观察及影视中常见的飞行表演及高空飞机飞过在机后留下的长长的“白烟”进行了有益的类比,进而引出四种常用的探测射线仪器,这是本节课的关键。这样讲探测水到渠成,学生思考既有具体事实为依托,又有理论分析,创新的余地。

最后对射线的防护进行了介绍,介绍人中引用第一代研究射线的科学家如居里夫人受射线伤害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艰辛与危险,知道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而“钥匙链”的故事又让学生明白射线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以引起学生们对射线防护知识的重视,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四、教学资源链接

在网络搜索中分别输入“射线的探测”、“射线的防护”、“威尔逊云室”、“盖革计数器”、“居里夫妇与放射医学”、“原子弹”、“核电站”等关键词,从网上搜索关于射线探测与防护知识,从中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第三篇:常用工程塑料的种类及主要特性

一.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PE)

主要特性:高压聚乙烯柔软、透明、无毒;低压聚乙烯刚硬、耐磨、耐蚀,电绝缘性较好

用途举例:高压聚乙烯:薄膜、软管、塑料瓶;低压聚乙烯:化工设备、管道、承载不高的齿轮、轴承等

聚丙烯(PP)

主要特性:强度、硬度、弹性均高于聚乙烯,密度小,耐热性良好,电绝缘性能和耐蚀性能优良,韧性差,不耐磨,易老化

用途举例:法兰、齿轮、风扇叶轮、泵叶轮、把手、电视机(收录机)壳体以及化工管道、容器、医疗器械等

聚氯乙烯(PVC)

主要特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蚀性。软质聚氯乙烯,其伸长率高,制品柔软,耐蚀性和电绝缘性良好

用途举例:废气排污排毒塔、气体液体输送管,离心泵、通风机、接头;软质PVC:薄膜、雨衣、耐酸碱软管、电缆包皮、绝缘层等

聚苯乙烯(PS)

主要特性:耐蚀性、电绝缘性、透明性好,强度、刚度较大,耐热性、耐磨性不高,抗冲击性差,易燃、易脆裂 用途举例:纱管、纱绽、线轴;仪表零件、设备外壳;储槽、管道、弯头;灯罩、透明窗;电工绝缘材料等

ABS塑料

主要特性:较高强度和冲击韧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易成形,机械加工性好,耐高、低温性能差,易燃,不透明

用途举例:齿轮、轴承、仪表盘壳、冰箱衬里以及各种容器、管道、飞机舱内装饰板、窗框、隔音板等,也可制作小轿车车身及档泥板、扶手、热空气调节导管等汽车零件

聚酰胺(PA)(尼龙或锦纶)

主要特性: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蚀性、吸振性、自润滑性良好,成形性好,无毒、无味。蠕变值较大,导热性较差,吸水性高,成形收缩率大

用途举例:尼龙6

10、6

6、6等,制造小型零件(齿轮、蜗轮等);芳香尼龙制作高温下耐磨的零件,绝缘材料和宇宙服等。应注意,尼龙吸水后性能及尺寸发生很大变化

聚碳酸酯(PC)

主要特性:抗拉、抗弯强度高,冲击韧度及抗蠕变性能好,耐热性、耐寒性及尺寸稳定性较高,透明度高,吸水性小,良好的绝缘性和加工成形性,化学稳定性差

用途举例:垫圈、垫片、套管、电容器等绝缘件;仪表外壳、护罩;航空及宇航工业中制造信号灯、挡风玻璃,座舱罩、帽盔等

聚四氟乙烯(塑料王)(PTFE)

主要特性: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摩擦因数小,吸水性小,硬度、强度低,抗压强度不高,成本较高 用途举例:减摩密封零件、化工耐蚀零件与热交换器以及高频或潮湿条件下的绝缘材料,如化工管道、电气设备、腐蚀介质过滤器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A)

主要特性:透光率92%,相对密度为玻璃的一半,强度、韧性较高,耐紫外线、防大气老化,易成形,硬度不高,不耐磨,易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

用途举例:飞机座舱盖、炮塔观察孔盖、仪表灯罩及光学镜片,防弹玻璃、电视和雷达标图的屏幕、汽车风挡、仪器设备的防护罩等

二.热固性塑料

酚醛塑料(PE)

主要特性: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良好的绝缘性和耐蚀性,刚度大,吸湿性低,变形小,成形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缺点是质脆,不耐碱

用途举例:插头、开关、电话机、仪表盒、汽车刹车片、内燃机曲轴、皮带轮、纺织机和仪表中的无声齿轮、化工用耐酸泵、日用用具等

环氧塑料(EP)

主要特性:比强度高,韧性较好,耐热、耐寒、耐蚀、绝缘,防水、防潮、防霉,良好的成形工艺性和尺寸稳定性。有毒,价格高

用途举例:塑料模具、精密量具、灌封电器、配制飞机漆、油船漆、罐头涂料、印刷线路等

塑料是以树脂(天然的或合成的)为主要组分,加入一些用来改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添加剂而制成的。因其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塑制成型,故称为塑料。

塑料的分类

1. 按树脂的性质分类

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它条件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料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2. 按塑料使用范围分类

通用塑料: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如ABS、尼龙、聚矾等。

特种塑料: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塑料的基本性能

1. 质轻、比强度高。塑料质轻,一般塑料的密度都在0.9~2.3克/厘米3之间,只有钢铁的1/8~1/

4、铝的1/2左右,而各种泡沫塑料的密度更低,约在0.01~0.5克/厘米3之间。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称为比强度,有些增强塑料的比强度接近甚至超过钢材。例如合金钢材,其单位质量的拉伸强度为160兆帕,而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可达到170~400兆帕。

2.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几乎所有的塑料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如极小的介电损耗和优良的耐电弧特性,这些性能可与陶瓷媲美。

3.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一般塑料对酸碱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

4. 减摩、耐磨性能好。大多数塑料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和自润滑特性。许多工程塑料制造的耐摩擦零件就是利用塑料的这些特性,在耐磨塑料中加入某些固体润滑剂和填料时,可降低其摩擦系数或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

5. 透光及防护性能。多数塑料都可以作为透明或半透明制品,其中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象玻璃一样透明。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作航空玻璃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暖性能,大量用作农用薄膜。塑料具有多种防护性能,因此常用作防护保装用品,如塑料薄膜、箱、桶、瓶等。

6. 减震、消音性能优良。某些塑料柔韧而富于弹性,当它受到外界频繁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时,内部产生粘性内耗,将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因此,工程上用作减震消音材料。例如,用工程塑料制作的轴承和齿可减小噪音,各种泡沫塑料更是广泛使用的优良减震消音材料。

上述塑料的优良性能,使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它已从过去作为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和纤维等材料的代用品,而一跃成为现代生活和尖端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

然而,塑料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耐热性比金属等材料差,一般塑料仅能在100℃以下温度使用,少数200℃左右使用;塑料的热膨胀系数要比金属大3~10倍,容易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塑料会缓慢地产生粘性流动或变形,即蠕变现象;此外,塑料在大气、阳光、长期的压力或某些质作用下会发生老化,使性能变坏等。塑料的这些缺点或多或少地影响或限制了它的应用。但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塑料材料研究工作的深入,这些缺点正被逐渐克服,性能优异的新颖塑料和各种塑料复合材料正不断涌现。

第四篇:人力资本特性及其激励

时间:2006-8-22 17:40:00 作者:阎 薇 来源:《经济师》2005年第1期

摘 要:人力资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决定着人们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表现出的特性决定着必须对人力资本建立一整套有机构成的评价体系。企业是市场中的企业,人力资本是市场中的资本。所以从人力资本特性出发的人力资本研究首先强调了人力资本的种种特性;其次,分析了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分析认为对人力资本重在激励,而激励与约束常存在某种替代性。而要较好地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最终要依赖于一个健康、发育完善的市场。

关键词:人力资本 激励与约束 完美市场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上人力资本产权已占企业产权的3%。因此,认真审视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是我国企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企业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集合体,对经济或企业发展史的回顾,可以明显地发现一个趋势———人力资本的地位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本文意在从人力资本的特性出发,探讨对人力资本激励的相关问题。其分析与研究的框架是:人力资本的特性;要素的稀缺与人力资本的地位;最终引出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

一、人力资本特性

国内外的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舒尔茨认为:“一个人是不能出卖自己的教育资本的,也不能将自己拥有的教育存量作为礼品转赠他人,他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有生之年可以被使用和保持。”舍温·罗森认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产权性质上有重要差别,并指出:“在自由社会中,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一般来说,一个人甚至不可能自愿出卖有法律约束的未来获利能力的所有权。”张建琦(2001)认为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超过自身价值。企业中人力资本之能够成为资本是因为它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以上的价值,并指出,就这一点而言,经济理论基本上不存在分歧,但分歧在于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上。黄乾(2000)将人力资本产权属性归纳为三个方面:排他性、可分解性与可交易性。排他性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具有对外排斥性或垄断性;可分解性是指人力资本产权的各项权能具有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即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可以分解开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而可交易性则是指人力资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让渡。

在吸收他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人力资本的特性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收益的依赖性。人力资本要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不能离开非人力资本,反之亦然。尽管人力资本的地位处于不断的提升过程中,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人力资本将会替代非人力资本的结论。尤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资金的短缺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更为重要的是,转型期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性,决定着所谓的企业家在更多的时候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长官的意志所定。

2.产权的私有性。在法学的意义上,产权中的最主要部分是所有权,所有权包括了占用、使用、受益与处分四项权能。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说明,其所有权只能归属一个具体的自然人,

或者说,人力资本产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与垄断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其仁(1996)指出,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中,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状况都是不可改变的。

3.控制权的惟一性。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控制权当然归属于所有者。你可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但不可能控制一个人的思想。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通常会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而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当然并不否认外部的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但最终的选择权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手中。

4.载体的单一性。作为非人力资本,其载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机器设备、建筑物与计算机等,而人力资本的载体只能是人自身。即使是最现代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也是人脑的产物,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维与创造。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高智商的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完全可能成为一个超级的罪犯。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5.转让的不完全性。人力资本无论是由谁投资所形成,其载体只能是人,其使用的控制权都天然地归劳动者所有。实际上,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在任何社会里从来都没有完全转让过(张建琦,2001)。劳动者始终保持着终极的控制权。

6.流动性。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抑或是在一个转型的经济中,人力资本的流动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本在运动中增值,人力资本同样在流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企业的管理层,如果不能从人力资本的特性出发进行制度的创新与设计,人才的流失将是不可避免的。

7.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引进的人力资本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带来多少效益,常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其给企业带来的是负效益,如其对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而使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

8.交易成本的倚高性。与非人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在签约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要高。可以认为只有人力资本在签约过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非人力资本在签约时,信息的充分性也要高于人力资本。或者说,信息的不对称对于人力资本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有代表性。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一方,常是代理方,企业一方则是委托方。简单地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这样的定义背后隐含的假定是,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和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承担风险(张维迎,1996)。

9.人力资本价值测度与行为监督的困难性。截至目前,人们尚未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本价值的测度体系;而对于人力资本的监督问题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虽然有现代化的监听手段,但显然它的运用无疑受到了法律制约,况且这种手段的使用,更易引起被监督者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反倒降低了其工作的热情。还有的可能是,被观察者的行为可能被观察到,但被观察到的行为很可能是其思想的扭曲表现,是一个以现象掩盖本质的行为,这无疑又为委托人正确地作出决策陡增了难度。

二、人力资本激励的环境建设

人从本质上说是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与环境的产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人们的社会存

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从而决定人们的行为。组织行为学也揭示了外部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关系:B=F(E,P),其中B代表人的行为;E代表环境;P代表人的品质。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环境与品质的二元函数。

1.人力资本激励的制度因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终极的意义说,是要解决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状态。改革20多年的历程已经向世人雄辩地证明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然而,我们对每一步改革稍作一点冷静的分析时,就会清楚地发现,当我们的改革取得成功时,恰恰是改革的举措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或者基本相适应的时候。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制约改革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如果说非人力资本的产权改革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的话,人力资本产权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我国目前已步入工业化社会。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凸现其重要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管理与技术上的领军人物,需要众多的帅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但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制度的建设抓起是其根本所在。制度的建设要立足于人力资本的特点,如充分考虑人力资本是“主动性资产’,更多的时候对其只能是“激励”,不能“压榨”。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最大程度地激起了人力资本的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同等的重要。特别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尤其应重视约束机制的建立,以求在制度环境的建设上达到一种纳什均衡。或者说,一种制度安排要发挥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该制度就有待创新、变革。一种制度的建立,是存在的双方动态博弈的结果,在通常的情况下,未必是一种合作博弈,更可能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动态博弈决定着制度的产生与完善是一个过程;非合作博弈决定着制度的产生是一个不断的谈判过程。总之,制度的建立应该收到让经营者想舞弊却不敢舞弊的效果。

2.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前文已提到人力资本价值测度与行为监督的困难性。难点在于人力资本的物质承担者是有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准则的活生生的人,各自有着个人的价值判断与世界观。一种既已形成的东西,有着其相对的独立性,要求其认同企业的文化与制度,并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正确的效绩评价需要一套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效绩评价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1993年的《企业财务通则》,1995年财政部发布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及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总体上看,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全面的过程。

比较而言,《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有以下特征:一是理论上的深入和完备性。从规则制定的理论工具上看,它运用了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使指标的设计和计算更加合理和有效。二是效绩评价与国际惯例接轨。如规则第三十九条“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分五个级别列示,并与国际通行的PR(PerformanceRating)评价等级相对应”。三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合。四是评价指标中的适度弹性。在对企业的评价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到三个层次和32项指标,而是可以灵活运用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这套评价体系还不尽完美,主要表现在:一是完整性与简约性的矛盾,即该规则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操作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是高风险、高科技类企业的效绩评价,这类企业是人力资本集中的地方,而人力资本却不可能在传统的三张基本报表中有所反映,如果对这类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则不能恰当地评价其业绩。

3.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市场化。法马指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够产生约束经理行为的信息,因此能够解决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激励问题(Fama,1980)。我国的市场尚处于发育的过程中,人力资本产权交易也处于初级阶段。解决人力资本产权交易问题首先要进行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而产权界定则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测度。简单地说,是如何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确认、记录与入账等,这又涉及微观的会计学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在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内在的逻辑,即人力资本产权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培育和拓展外部市场。从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外部治理结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两权分离而发展起来的一些制度安排从企业的外部接管了相应的企业治理职能,构成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外部条件。委托代理关系有如下三个特征,即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

外部治理机制首先应能提供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指标,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发育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价格反映着供求关系,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社会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调控。同时,竞争又为正确评价经营者业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是可观测的。投资者以从市场上获得的足够信息,作出对经营者是用手投票还是用脚投票,由此构成了对经营者的最终约束。可见,一个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经营者将失去自己曾拥有的各种权益与利益。从以上三点来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随之激励相容和责任不对等才有可能解决。

三、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人力资本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地位不断提升决定着人们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相对于非人力资本表现出的特性,决定着必须对人力资本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企业是市场中的企业,人力资本是市场中的资本。企业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集合体。人力资本特性决定着对人力资本要采取完全不同于对非人力资本的管理理念与手段,也决定着对人力资本要重在激励。而激励与约束常存在某种替代,一个好的激励政策同时也是一个有力的制约措施。要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则最终要依赖于一个健康、发育完善的市场。此外,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市场发育的现状,决定着我国在考虑人力资本的产权安排时,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对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只能作为一种长期制度安排,否则有可能损伤非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对国外的一些激励与约束措施不可盲目照搬,如股票期权,显然他人的做法是基于发育完善的市场与不同的所有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林钟高等.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

3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6)

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9)

作者:阎

薇 来源:《经济师》2005年第1期

第五篇:丨对联的特性、格律及其他

—兼与《崇耕诗联文集》作者商榷

陈大远

我初次认识唐燕青是在《罗定古今对联选》编委会里,我不是联坛中人,彼此不太熟悉,据介绍他曾在广西“柳州楹联函授院” 进修,后在一些征联活动中得过奖,是一位联坛新晋,他有一大串头衔,据称还获得过“诗学大师” 称号。本来,诗联爱好者之间互相品评诗联作品是常事,无可非议,大师评析学生对联,也属正常。但最近在友人手中获得唐先生最近出版的《崇耕诗联文集》一书,书中既没有对罗定古今对联精华进行推介和赏析,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学习和传承,却在《罗定古今对联选》一书挑出二百多联,包括古人前人的名联,称为“病联” ,大加挞伐,说其声律和词性不合《联律通则》,不应称为对联,可谓十分偏激。对联是由汉文字组成的文学形式,博大精深,因为各人的文学素养、知识积累不同,对这些选出的对联,那些是精华,那些是瑕疵,各人看法不同,大有值得认真商榷的必要。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应不应该有格律,它的格律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学史深入进行了解。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诗歌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唐代,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明代长篇章回体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化时期。

“五四” 运动后,吸收外国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体例体裁多样化,没有统一的格式,只有流派。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经过历代文人的发展、完善,对联也和诗词一样形成自己的格律,但“五四” 以来,格律、声韵改革之争论一直不断。2007年,中国楹联学会认为对联文化应具有严格的联律,吟对作联,要有一定的规则。发布了《联律通则》(试行),统一要求对联要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期间 “宽” 与“严”仍是争论的重点。《联律通则》是新学对联者的一道门槛,但《联律通则》发表前的对联是否要用《联律通则》重新裁决,没人敢说。

因为对联是从近体诗歌中的对仗演化而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具有一定的格律。,格律这种形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格律的形成过程中肯定带有古诗的痕迹。但对联又兼有民俗的特点。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正因为对联带有很强的民俗特点,因此对联又往往会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更带趣味性的巧对、趣对,形式更加多样化。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联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寄生性和包容性楹联原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实用性和艺术性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可讽可歌,亦庄亦趣。

通俗性和高雅性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

应当肯定,目前联界理论研究发展的大局总体上是健康的、活跃的、繁荣的。但是这种大好形势常会使一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者心里感到不满意、不舒坦,于是他们总会时不时地以理论权威的架势出现在舆论平台,企图进行实力的较量。他们以真理的化身自居,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讲起话来腰粗气壮,有恃无恐,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动辄打棍子,扣帽子,上纲上线,咄咄逼人,狠不得一下子把对方赶尽杀绝方才称心如意。

任何律例,用得好就能使之健康发展,反之就会成为一种束缚。如清代男人蓄发长辫子,女人扎小脚,便是对人对社会的束缚,最后要摈弃之。又如学习书

3法,初学者必遵九宫格、米字格进行练习,待到熟练便要“破格”创新,“自成一格”。诗联创作除“正格” 之外,尚有许多“别格”、“ 偏格” 可以灵活运用,从而获得更宽广的创作空间。比如在律诗的颔联、颈联或一般楹联中,对仗形式就有很多种,除了正对、反对、工对、宽对外,还有自对、借对、意对、流水对、谐音对、交股对、无情对等等,另有集句、嵌字诸格。究其实质,均为“放宽” 而设。有才情、有积累的人,能把死的、严的格律做活做宽,常可把他人的败军之将成我制胜之师。民国时,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位学者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挽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它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可是上面这副挽联却不是这样,精妙之处是对联的内容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人们都称赞这副对联写得好,没人去探究对联合不合律。

唐先生针对《罗定古今对联选》,用今人制定的《联律通则》去裁决古人、前人的对联“不合律” ,是过于苛求和墨守成规。

《联律通则》(试行)中的附则第八条,避忌:①合掌②不规则重字③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其中第③点联界争议最大。在2008年公布的《联律通则》(修订稿)将其修改为: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这是一个进步,而且,禁与忌在字义上是有区别的,禁为示之禁,是明令,所含“禁止” 的意义较重;忌为心之忌,是自我约束,所含“抑制” 的意义较重。禁与讳同,忌与讳异,而且在修订稿中加上“尽量避免” 一词,说明楹联是有限度的允许三仄尾和三平尾的,特别是长联和专有名词是三仄和三平,经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三仄尾和三平尾。

我曾经有撰写自题嵌名春联的习惯,其中有一年的对联为“大老大成,举国读通邓选集;远名远理,万民争睹包青天” ,联写得不太好,但也谐趣自乐,当年邓小平选集正式发行,电视连续剧《包青天》播放,这是社会上下各届人士追捧的两件大事,写入对联中也引起人们注意和议论。因为该联为三仄尾、三平尾,成为唐燕青批评最激烈的一联。因为这是一副长联,邓选集与包青天又是专有名词,用三仄尾和三平尾无可避免,难道要将包青天要改为唐青天?又有一年的自撰春联“大戏人生舞台,争什么主角配角;远忆世事功过,何论那白猫黑猫” 也是唐燕清眼中不合律的对联。

对联从律诗对仗句法演化而来,律诗忌孤平、孤仄。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 “孤仄”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谐。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在古诗中发生三仄尾的句子,多是含有入声字的)。杜甫,我们公认的格律诗人的典范,但是,他的诗中依然有这种三仄尾的出现。“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这样三仄尾对三平尾的句子,就是老杜的句子。这里的三仄对三平,我们整句联系起来读,并没有感到任何平仄声调上的不适应,反而,有一种大势上的“起”和“落”。“古塞冷”这样的三仄尾,在“萧萧”的形容渲染下,意蕴幽然,“秋云低”这样的三平尾,在“漠漠”的笼罩下,悲凉无限。立意

4在句子之间的声韵搭配,也许是一种格局上的设计。未必就是一不小心犯下的格律错误。

诗联不忌三仄尾,《唐诗三百首》中共收集了八十首五律,其中有二十四首有三仄尾二十七处,包括十九位作者。在古人写的对句中,我们也不难找到“三仄尾” 。如《笠翁对韵》里有“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声律启蒙》里有“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另外,“三仄尾” 是针对律诗句式而言的,其他句式根本上谈不上“三仄尾” 。如“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的出句虽然以三个仄声结尾,但它既不是律诗的句式,又不能拆分为律诗句式,是无法按《联律通则》修改的,不但以词害意,也乱了词性。曾国藩是清朝对联大家,曾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好对子,他题京师长沙会馆联“同科十进士(三仄);庆榜三名元(三平)”,左宗棠题兰州会馆联“恨我到迟鹤已去(三仄);怪人来早诗先传(三平)”这些现象在古人撰联时经常会出现,值不得大惊小怪。另外,也还会有“四仄尾”、“ 五仄尾” ,如“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等词,一连数仄,难道“社会主义”、 “ 现代化建设” 就永远不能出现在对联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是明末清初最为流行的一副长联。如按《联律通则》规定: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这联也不合律,但这联精妙之处在于联中使用风和雨、国和家自对,虽然上联出现五个声字,下联出现五个事字,上下联平仄互对,整齐对称,韵律优美,不但做到形式与内容、声调与旋律相互统一的美学境界,而且语调激越,内涵深刻、情调高昂,政治色彩浓烈,故能成为一副好对联,千古传颂。

“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正气满乾坤,取义成仁无二志;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全家甘水火,英雄儿女各千秋。”是清光绪十八年罗定知州陈寿椿为金公墓撰联。唐先生认为联中节奏点,“存”对“臣”句脚“存”对“忠”平对平,两个“存”、“亡”对仗不规则,不合《联律通则》,却弄不清楚,联中存与亡、忠与孝是自对,该联自对与互对组合,大概是老师没教过。

又如故宫太和殿上的对联:“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 全联14字仅用两个汉字,妙就妙在这两个字时又读平声,时又读仄声;时作名词,时作动词,看你怎样读,读对了是一副好对联,读错了就不合《联律通则》。唐先生评联时可作参考。

对联是一种“独立文体” ,单纯的对仗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还不算是对联,只有形成自己的主题思想并独立存在,才算得上一副好对联。也就是说,内容比形式更为重要,唐先生对《罗定古今对联选》的评价,只重格律而不重内容,以偏概全,实在是不应该的。大家知道,评判诗联的标准应该是:有无健康向上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式相统一。当然,遵守格律不等于就有好诗好联,还有作者人生品格、思想、境界、艺术修养、知识积累等因素。唐先生对古人和前人的对联横加指责,他对这些又知之多少,难怪人家会说他狂妄、浅薄与无知。

5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书法叫“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明清两代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亦要求考生以这种书体应考,故亦有称其为“干禄体”。“馆阁体”为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讲究黑、密、方、紧,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皆千手雷同。馆阁体在科举试场上,使用这种书体会令作品加分不少,后来由于用此种书体太多遂成书生必学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却不讲求个性特点。沈括《梦溪笔谈》云:“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也。”

罗定素有“文化之乡” 美誉。崇文尚联,吟诗作对,是其优良传统。数百年来,联才济济,硕果累累。《罗定古今对联选》是宏扬传统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工程,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家支持。编委会几位老先生经一年多的努力,筛选出对联多为佳作,有古人也有前人(指《联律通则》公布前撰稿人)作品,也有海外华侨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很有特色,很有价值。唐先生未能看清对联的特性,对联的多样性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没有认认真真的分析其他人的个性特点,认认真真的学习古人和前人的长处,用刻板的评判对联标准,一味揭人短处,将对联拖入死胡同。在伤害传统文化同时,也注定他永远也写不出精妙的好对联,即使是熟读《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他的作品也会是墨守成规,僵化刻板的平庸之作,俗称为“滚水白煠(思峡切)”,毫无个性可言。

6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1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阻器之种类及其特性(大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