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第一篇: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讲话辉县市科技创新工作报告2008年8月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创新会议,主要是贯彻国家科技创新会议精神,总结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表彰科技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

第一篇: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讲话

辉县市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2008年8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创新会议,主要是贯彻国家科技创新会议精神,总结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表彰科技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部署下一阶段的科技创新工作,为建设创新型辉县扬鞭策马,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我市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

1999年8月,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如何促进技术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具体部署。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若干配套政策,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我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亦相继出台了《辉县市“十一五”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我市科技创新制定了发展目标。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经济强市的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开发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加快,初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出了贡献。

(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中共辉县市委、辉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辉县市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辉县市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及创新的政策和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科技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推动了自主创新和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 1 -

(二)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科技引领、项目带动”是辉县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25项,其中国家、省级16项,共争取国家、省科技经费530万元。先后攻克了“高温耐磨镍铬合金”、“高精细球磨机”、“电脑数控绕簧机”、“粉状乳化炸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马来酸氯苯那敏新工艺”、“超薄服装柔制革”、“高性能味精专用活性炭”、“高压电器启动柜”、“余热发电新技术”、“水泥粉煤灰回收新技术”、“造纸业废水循环利用新技术”、“高档次雪米饼生产新工艺”、“柴胡口服液新工艺”等一批产品和关键技术。

(三)突出重点,强化集成,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我市充分发挥在建材、纺织、机械、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强化集成,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特色明显、效益突出、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创建了以孟电集团为主的标号较高、质量稳定、绿色环保的水泥生产企业群;创建了以长城矿山、前进铸钢、宏宇铸件为主的铸铁、铸钢企业群;创建了以西关汽配、弹簧厂、长城矿山为主的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企业群;创建了以城北化工、昊利达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3%。

(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我市被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品14项;建立了新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辉县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全市各类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达17042人,其中,专业拔尖人才76人,专业优秀人才120人,市外在辉工作技术专家12人。近五年来,全市累计申请专利达4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20%以上,连续5年在新乡市名列前茅,进入全省20强县(市),并被河南省列为全省专利试点县(市);全市累计获得新乡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2项,专利、成果转化达到50%以上。全市80%以上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产、学、研相结合的风气日益浓厚,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限额以上企业都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并有专职技术人才在企业兼职,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直接用于企业转化生产,并把企业作为试验基地。如三力炭素、华能氟业等企业建立专家楼,为专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长城矿山、欧马汽配、九势制药、城北化工等企业的新产品,直接由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我市已有一部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宏宇的“镍铬钛合金铸件”、豫辉的“高性能味精专用活性炭”等。

(五)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以实施农业星火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契机,组织实施了省重大攻关项目“优质小麦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吴村、冀屯2万余亩优质小麦核心试验区和30万亩优质小麦辐射区,我市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组织实施了省中药现代化项目“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与示范”,带动了山丘区中药材种植,全市以柴胡、丹参、黄芪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组织实施了省重大攻关 “太行山山楂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主要对基地进行规划,对山楂品质进行分析鉴定,对山楂成份标准化研究及对山楂的研发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山楂GAP基地。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市山楂生产,新增山楂果品50000公斤,创社会效益500万元。组织实施了国家“863” “北方半干旱区集雨补灌” 项目,项目总投资160万元,新修建水池2座,容量达1000立方米,新建水窖58座,容量达1700立方米,埋设地下管道4040米,实现了池窖、窖窖连通,修建水渠7500米,造林20余万株,解决灌溉面积6000亩,引进推广旱作物品种10余个,受益群众1万多人,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2007年,由新乡市科技局和辉县市政府共同出资,先后在赵固、洪洲、上八里等乡镇花生地实施太阳能灭虫60000亩,据大面积抽样调查,每亩增产均在100斤以上,亩增收250多元,同时,每亩可节约农药20多元,两项合计,每亩实际获益在270元以上,60000亩花生群众当年可获益至少在1600万元以上,产生社会效益5000万元。

(六)科学技术普及和社会发展工作日益繁荣

我市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指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局面,建立了2个省级科技示范乡,4个市级科技示范乡,连续10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组织“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制作宣传版面3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直接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民的科技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建立经济强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企业的科技投入偏低,好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三是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大部分还是自产自销,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一切,有待于我们今后加大科技宣传,加大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步伐。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抓项目,为科技工作提供支撑。科技是发展的动力,项目是发展的载体。首先要抓住当前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的机遇,力争得到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的支持。其次对

科技项目的管理要注入新的内容,用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科技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组织实施大批的科技项目,提高我市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第三,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建设,企业一但成规模,就要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做到“人员、场地、设备、投入”四落实。同级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更要加大科技投入 ,一般企业投入要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建立辉县市科技项目库,筛选储备科技项目,积极向上级科技部门推荐,争取承担更多的新乡市级以上的科技项目在我市实施。“十一五”期间,争取立项市级以上的科技项目2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不少于10项。

(二)抓人才,为科技进步提供人力资源。一是抓住“人才第一”的观念,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人才经济才能发展,有小人才,则小发展,有大人才,则大发展,人才济济,则全面发展。二是建立辉县市科技人才库,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聚集作用。建立企业与人才的信息互通网络,做到人尽其才,使广大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三是落实科技进步奖励措施,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激发更多的科技人员为我市的发展奉献聪明才智。四是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目标,开展院地、院企合作,坚持“请进来”的有效方法,借智引才,借梯上楼。在院地、院企合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由单纯的技术合作向项目、技术、人才全方位合作转变,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全市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咨询、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实施合作项目。五是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紧抓科技特派员试点的良好机遇,坚持以现有农业科技讲师团、星火科技播种队为依托,大搞科技培训,组织科技特派员送科技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科普宣传,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六是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星火培训。依托星火计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农、林、畜等各行业,培训农民技术骨干不少于20000人(次), “十一五”期间,利用高新技术协会,依托新乡梦工场,培训厂长经理不少于500人次,提高他们的政治视野和管理水平。

(三)抓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建立起具有我市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实施技改项目不少于30项,其中高新技术项目占到30%,年均开发县级以上新产品15项。二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成果输出转化开辟新的渠道。建立、巩固、提高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区5个以上,每个园区示范项目每年不少于2项,每个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小

区不少于1个。每年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2家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数量得到较快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争创辉县市级以上名牌产品25项、省级名牌产品5项。四是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工业方面,每年重点抓好一批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星火、攻关、推广、产业化等科技计划,争取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市级的科技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转化、推广一批可以带动优化工业结构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成果。“十一五”期间转化、推广工业高新技术成果10项。在农业方面,以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为主线,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到“十一五”末,引进、选育、推广优良品种50个以上,推广转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成果100项,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达到100%,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科技创新涉及到全市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首先,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第二,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应该勤于钻研,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不断攀升,健康发展,举市上下,已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最近,辉县市委宣传部、科技局、广电局、市新闻信息中心等联合开展全市第二届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将进一步在我市弘扬科技精神,激发创新热情,突显创新人物,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我们辉县科技创新的春天已经到来了。让我们在辉县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扬鞭摧马,奋勇拼搏,为把我市建设成创新型城市,为实现我市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重点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

2008年8月25日

第二篇: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欢迎词最后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我代表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监狱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1447”工作思路,坚持突出重点、增加亮点、破解难点、多干实事,推行工作目标管理, 整体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建设迈出新步伐,队伍风貌 展现新形象,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科技和人才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科技战略,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广、运用新科技、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靠科技保安全、增效益、提效率、促发展,推动了工作的持续跨越发展。

全省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局党委对构建创新型企业的高度重视,对于进一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水平必将发挥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贯彻全省经济暨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围绕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强管理、增效益,以科技为抓手,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工作,切实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为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因我狱条件所限,接待服务不周之处,敬请谅解。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科技工作会议

科技工作会议 资料之二

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 奋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在2013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5月10日)

老师们、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会议作科技工作报告。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4年来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分析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一、过去四年科技工作回顾

2009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牢牢把握科学研究这个强校之路、社会服务这个兴校之策,坚持把学术为天的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各方面,按照“创新驱动、服务发展、人才支撑”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科技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明显成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学校

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授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学校的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四川农大的雅安模式”。

4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服务区域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成果为重点,以机制改革为动力,统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协同创新,构建了以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4年共投入6000万元实施“211工程”科研平台建设计划,强力推进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先后组建了动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生态林业、果蔬、生态环境和园林等6个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合作共建了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研究基地、水稻和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茶检中心(四川)川农大研发中心,新建农业部和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环保厅重点实验室(中心)13个,杂交水稻、小麦、玉米等“2011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培育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崇州现代农业研发、试验与示范基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二是科研项目经费跃上新台阶。大力拓展纵向项目领域和空间,密切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实现大幅度、持续性、宽领域增长。4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累计达11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项(含重点项目1项),“973”和“863”二级课题、国家科技支撑

2 计划项目等科技部来源项目86项,国家转基因重大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农业部来源项目49项,博士点基金项目等教育部来源项目41项。4年到校科研项目总经费达5.37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41亿元,占总经费的44.9%;2012年国家级项目经费比2008年增加了2.01倍。

三是科研成果产出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三农”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4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9项(次),其中李仕贵教授、陈代文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分别获2009年度、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学术论文和专著产出增势明显,在SCI、EI和ISTP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19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年均增幅达30%,特别是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06篇,其总量与平均IF分别是2008年的4.7倍和2.6倍;出版学术著作79部。紧扣产业发展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审定新品种(系)与新兽药93个,其中川早1号人工杂交核桃、天府肉猪配套系和天府肉鹅配套系分别是四川省首个国审经济林新品种、生猪培育新品系和水禽培育新品系;新获授权专利249项,其中2012年获得授权专利126项,数量是2008年的18倍。

3 四是科研机制改革呈现新气象。以协同理念推动机制改革,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研工作业绩评分标准,建立起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增加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并为其发放坐班津贴,增设论文、专利、品种和获奖成果等后补助,调整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分配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与科研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激励机制。

五是哲社科学研究迈出新步伐。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校成立了社会科学联合会,在科技处增设了社科科。4年来,获省部级哲社奖励14项,其中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4项;累计到校项目经费995.38万元,年均经费增幅30%以上,其中2012年项目经费约为2008年的4倍;出版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1172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2篇、CSSCI收录论文216篇;一批哲社成果、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被有关党委政府采纳应用;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入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入选省社科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入选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社科联被省社科联表彰为2011-2012年度省先进高校社科联。

(二)致力服务发展,成果推广转化成效显著

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针对科技成果成熟不够、转化不力和转移不畅的瓶颈问题,推进农科教联合和产学研结合,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4年来在全国20余个省市区推广科技成果400余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2012年学校经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探索新农村建设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一是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按照“1422”(一院四体系两基地两创新)的思路,以超常规速度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其中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率先启动,试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和初见成效。依托学校科技学科人才的综合优势,搭建了以“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网”为主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免费为广大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依托设在学校的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构建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迄今共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600余期,培训人员超过10万人(次)。依托设在学校的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搭建了决策咨询服务平台,积极为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

二是科技服务模式深入拓展。在坚持“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三结合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共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区,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建设具有地

5 方特色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参与实施科技包村行动,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人才创办、领办和参与科技型企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方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年来,先后与全省50余个市县区、60多家企业新建或续建合作关系,新建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工作站16个、科技专家大院9个。

三是科技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制定完善了社会服务工作政策及业绩评分标准,明确把参加成果推广转化和社会服务的工作量及绩效纳入工作考核和业绩奖励范畴。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机制,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校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启动资金,4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7项,校内遴选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4项。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分配比例,把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让)经费的绩效支出费提高到55%,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身科技服务。

(三)强化人才支撑,科技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牢牢抓住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这个第一战略,坚持引进、培养、稳定和使用四位一体,着力建设与“211工程”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科技队伍,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2年学校获准成为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10个试点单位之一。

一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坚持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方向主抓手,多渠道多平台先后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公告》、

6 《海归人才招聘公告》,持续实施博士招聘计划,面向海内外广泛吸引和积极延揽人才。4年来,共引进高端人才5人、拔尖人才2人、优秀人才21人、学术骨干6人,公开招聘博士196人,其中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69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5人。

二是人才水平全面提升。坚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实施了“211工程”双支计划,累计投入约6800万元、资助892人,入选双支计划层次人员从最初的180人增加到384人,其中

二、三层次领军人物增加8人。实施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累计投入770万元、资助11人,2010年李仕贵教授获国家杰青基金资助,实现了学校在该人才项目上的突破。与此同时,抓好创新研究团队培育组建,支持各类人才申报人才项目、加强合作研究和提升学历学位。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的“组合拳”,4年来,新增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人和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1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5人,新增农业部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

三是人才活力充分焕发。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一系列人事分配制度,健全了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和激励保障机制。特别是《教职工奖励办法》,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才

7 队伍的积极性。4年来,共投入2063万元用于教职工奖励,其中科技类奖励1026万元。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激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脱颖而出,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而且提高了科研反哺教学和学科的贡献度。

总结回顾过去的四年,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等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成绩是广大教师发扬“川农大精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结果,在此,向广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创新能力仍待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培育筹建急需加快,科教深度结合、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偏少,承担的国家重大研究课题数量不多,科研对教学和学科的支撑力贡献度还不够。二是成果转化尚需加快,服务水平仍待提高。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还需加大力度,新型综合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仍需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拔尖创新人才数量不足。专职科研人员、学术型教师总量仍然不足,且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平衡。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国家杰青人选等领军人物依然紧缺。

8 创新团队建设水平不够高、方向不够凝练,对多学科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度和吸引力较低。

以上这些问题和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科技工作水平,制约着全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正视存在差距,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差距变为潜力、把压力化为动力、把挑战转为机遇,推动科技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增效益。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教技[2012]4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着力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服务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创新团队,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9 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政策措施,紧扣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突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一是重点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方向凝练的创新团队,探索柔性加入、短期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通过长期稳定支持和持续不断建设,力争再有1-2个创新团队入围教育部建设项目资助计划,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的突破。二是继续实施海归人才和博士招聘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学缘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是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在过去良好基础上,完善层次资助、专项资助、后补资助等资助体系,加大对支撑人才的科研专项支持力度,推动学科、人才和科研三者的良性循环,促进创新能力和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积极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四川省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力争在高层次人才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五是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在项目经费、导师遴选和参与科研团队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他们在科研和服务的实践中尽快成长。

(二)强化平台建设,努力夯实条件基础

按照用好现有平台、整合重点平台、打造高端平台的思路,坚持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继续实施好“211工程”科研平台建设计划,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成果推广转化创造条件。一是扎实开展国家重

10 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工作,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 构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知识与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积极推进雅安市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崇州现代农业研发、试验与示范基地二期建设,合作共建一批新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博士科研工作站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三是加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干部教育和科学普及、技术指导,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四是抓好农业科技

110、农业科技网等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三)面向重大需求,极力提高科技产出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的原则,瞄准农业科技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争取承担更多重大项目,取得更多重大成果。一是面向产业需求,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二是结合“4·20”灾后重建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地缘优势,紧扣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生产恢复、灾区生态保护、县域重建规划和园村设施建设等,集成组装一批灾区急需的成果和技术,

11 在灾区恢复重建中主动作为、积极贡献。三是组织承担更多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力争在国家97

3、86

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等重大项目上有更大突破,实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双进步双增长。四是把国际科技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所、学术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实质性合作,支持教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下功夫提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五是健全与立项相衔接的成果培育机制,切实抓好科研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鉴定,挖掘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力争获奖成果数量和等级以及SCI、EI收录论文有新突破。六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重点抓好主导新品种新产品以及主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力争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四)推进多元协同,着力完善科技体制

强化校内协同,推进外部协同,改革科研管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促进科技与教育、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一是把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瞄准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打破校区、院所、学科界限,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多形式建立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拓展科教结合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培养人才,鼓

12 励教师将最新科研进展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三是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加强科技服务的组织领导,支持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迅速有效转化,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四是深化科技工作评价改革,更加注重科技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奖励办法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导向明确、重在激励、公平竞争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引导教师面向社会开展研究,面向需求进行攻关,面向市场进行转化,面向企业开展服务。

(五)注重特色发展,大力繁荣哲社科学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适应发展需要、具有行业特色、彰显学校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其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独特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大哲社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支持形成特色鲜明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专业品牌,使其尽快成为新的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推动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多点多极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加强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社科联等的建设,为哲社研究提供更好基础条件平台。三是积极组织承担更多哲社研究项目,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哲社科研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设立专项支持哲社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四是完善哲社人才

13 队伍培养体系,开展哲社教师研修培训、实践教育和挂职锻炼,通过《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教职工奖励暂行办法》,加大对哲社人才的资助奖励力度,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哲社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五是以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主阵地,深入研究、及时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有针对、有价值、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六)优化学术环境,奋力营造创新氛围

大力弘扬对工作敬业奉献的品德和对科学孜孜探索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着力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环境。一是持续推进科学道德建设,固化学术规范教育制度,把科研诚信教育纳入职前职中培训内容,与职业理想、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引导教师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二是切实加强科研过程管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出台学校《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全面强化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促使教师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勿碰“高压线”。三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以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为主要抓

14 手,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和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积极构筑培育创新人才、造就拔尖人才的精神家园。

老师们、同志们,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学校事业的内涵式跨越性发展,就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把社会服务作为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力推进科技工作。让我们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学术为天的理念,毫不动摇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矢志不渝地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开拓进取,奋力开创科技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而奋斗!

第四篇: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湛江市科技创新座谈会精神,总结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科技工作。等一下胡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在此,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

98年9月,省委、 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16号);99年8月,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作为贯彻落实粤发[1998]16号文的大动作、大举措,湛江市编制并实施了《988科技兴湛计划》, 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湛发[1999 ]25号),对如何促进技术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具体部署。我市亦相继出台并实施了《科技兴廉计划》,通过实施《科技兴廉计划》,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科技工作的进步。

(一)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中央、省和湛江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布署,使我市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充分认识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廉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科技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形成讲科技、抓科技的良好氛围,从过去挂在口头上的重视转变为落实在行动上的重视,推动科技进步的人才机制、投入机制、创新创制、成果转化机制和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政府逐年增加科技投入。1999年,我市财政科技总投入 25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1.29%,比1998年增加1.06个百分点。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虽未能按有关要求投入,但经市长办公会议决定把科技投入列入财政预算,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二是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部门支持。去年湛江市科委支持我市科技资金28.5万元。三是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投入,企业主体投入,银行信贷投入,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投入,外资、民资、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渠道、全方位风险投资体系。

(三)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启动《科技兴廉计划》首批项目,开发一批新产品,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760.3万元,年增长8.13%;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为36.14%,比98年增长2.19 个百分点。

(四)加快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步伐。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的项目实施得比较好,如安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发展的“救护善”、廉江市迪吉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路灯节能设备、所罗门的自动水龙头等,市场前景和效益都很好。去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认定14家,其中省级5家,列入省以上重点推广产品4个。

(五)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明显效果。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进了一大批名、优、特、稀、新品种,通过示范点的示范作用,引导农民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发展“三高”农业。二是大力发展和推广海水养殖技术。建立对虾、网箱养鱼等海水养殖示范基地、示范点,较好地解决了种苗、饲料、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等海水养殖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我市海水养殖业蓬勃发展。三是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市重点扶持了陈虾集团有限公司、安泰公司等一批以海产品、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科技兴廉计划》的实施,对我市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效是突出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技术创新仍存在不少问题:

1、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动力不足。首先是一些企业领导人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要投入、要政策、铺新摊子、建新项目、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老路子,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科技兴廉计划》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有明文规定,即一般企业不得少于1%,大中型企业不得少于2%,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5%,但仍有许多企业未达到这一要求。其次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力,使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热衷于引进“短平快”项目,不在创新研究与开发上花心思,而在资金投入上喜欢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购置机器设备而忽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一些老企业虽有科研机构,但长期没有研究和创新,产品一贯制。再次是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偏低,技术人才缺乏,使得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基础薄弱。企业中双高(高职称、高学位)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顶尖人才有如凤毛麟角。有的企业,中级职称的人才廖廖无几。

2、政府引导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固然是企业,但政府的投入引导也不可忽视。这里面有财政困难的原因,也有一些领导科技意识不强的原因。我们的领导跑部门要资金是对的,但较少跑高校和研究所要项目、要技术、要人才,这实际上也是科研意识薄弱的一种表现。

3、科技发展思路不清晰。科技计划虽然搞出来了,但没有具体组织实施,重点不突出,由于缺少经费支撑和有效的措施扶持,科技工作仅仅是重在口头上。

二、充分认识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指的是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当今这个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时代,产业的腾飞、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资源的深度开发无一不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强技术创新,是我们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是我们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

(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毛泽东同志曾经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洞察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奠定了“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江泽民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醒全党:“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他还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今年2月, 江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广东以及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应该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技术创新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推进技术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思想武器,为技术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社会各行各业都要自觉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今年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发[1999]14号和粤发[1998]16号以及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988科技兴湛计划〉的决定》, 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坚决贯彻落实。

(二)科技创新与“三个代表”密不可分。江总书记在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个代表”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其内涵、外延和底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有关精神实质,并用于指导实践。

我们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并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我国近20年经济发展也证明,没有新的发明创造和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总之,科技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制高点。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要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于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我们党要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地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科学技术及其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最有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江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技及其创新活动不仅影响和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影响和作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它具有冲击错误观念,激发思想更新,震撼人的心灵,推动人类观念进化的巨大力量。例子不胜枚举:人工有机物的合成使“生命力论”不攻自破;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等宗教神学的思想统治。可以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的领域有多宽广,科技的精神文化价值的影响面就有多宽广。从包括科技史在内的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凡是科学的事物都具有先进性;凡是腐朽落后的东西都是不科学或反科学的;凡是高级的精神文化活动都具有科学基础;凡是缺少科学基础的精神文化活动都是低级的或蒙昧的。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追赶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潮流,正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而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正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新解放和大发展的关键和根本。要维护好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利益,除了全党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外,最根本的是维护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有赖于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强大综合国力的保障。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也与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我们才能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技术创新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搞好国有企业,就必须抓住两大关键,一个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一个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所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并且与企业密切结合,对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技术创新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以及国民经济能不能真正地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道路的一个长远大计。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经济经过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调整期。这时,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短缺经济已经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整体经济从超高速起伏增长进入稳步发展,从外延扩张模式转向内涵发展模式,转向技术创新为主。国内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产业升级已从区域视野扩大到全球视野。这样,实施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已是刻不容缓。产业结构问题说到底是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和份额不够高的问题;产品结构问题说到底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因此,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的中心内容就是技术创新。也可以换个角度讲,技术创新的重点就在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市很多企业发展艰难,竞争力不强,关键就是没有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几十年一贯制,很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的经济。所以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只有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向市场提供用户需求、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取相应的利润,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否则就难逃亏损和破产的厄运。而技术创新就是要把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向用户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持续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事实上不创新就是死亡,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条规律。一个企业如果要保持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力,就必须完成一次性创新向持续性创新的过渡;完成单一创新产品向系列创新产品的过渡;完成能人创新向集体创新的过渡。完成这些过渡,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境界的提高,企业的发展也才能获得永恒的动力。

三、大力加强我市技术创新工作

加强技术创新,我们要学习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要从廉江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人才素质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企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我市加强技术创新的思路,做好统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科技兴廉计划》是推动我市科技进步的纲领性文件,继续深入实施该计划是加强我市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除加快实施现有50个项目之外,还要根据动态管理原则,继续优选新项目列入《计划》实施。要以《科技兴廉计划》为主体描绘我市技术创新的蓝图。

(一)构建我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1、确立基本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的开发应用为手段,以优化管理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为目的,重视市场与技术的结合,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企业和行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增量,带动存量资产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2、确立创新理念。 一是要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又一丰富和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科技意识,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二是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第一经济增长点。用高新技术来创造新消费,发展新产业,开发新市场,使之具有无穷的潜力。三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创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产业技术带头人、优秀专家和拨尖人才,特别是注意培养一批既懂现代科技,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四是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党政第一把手要有强烈的科技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决心亲自抓科技,采取一切办法,发动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3、推行“四结合”原则。 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两个创新”(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与“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根据我市实际, 在产业选择方面,应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海洋开发技术和“三高”农业技术等。生物技术方面,重点是发展生物功能食品及生物饲料产业。新材料技术方面,重点是发展超细粉体、新型建筑材料、环境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重点是扶持迪吉公司的微电脑多功能路灯节电自动控制柜。海洋技术方面,重点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救护善(几丁聚糖)等项目。“三高”农业技术方面,重点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包装、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既要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用生物工程、转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良种等,又要满足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引进并运用实用农业技术。

(二)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政策、 资金等手段,大力扶持一批列入《988 科技兴湛计划》项目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一次筛选比较,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今年应重点把迪吉节能公司、安泰公司等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要物色一批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培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梯队。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环境,引导科技力量合理布局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结合创造条件。

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是创新。我市还是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造传统产业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是改造传统产品。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问题,许多传统产品经过改造就变成新产品,所以创造了新的消费,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二是改造传统工艺。生产新产品,一般需要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或改进工艺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成功地加以应用,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改造传统设备。企业要采用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和能耗,就必须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四是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作用。充分利用民营科技体制灵活的特点,以增加数量、扩大规模、升华档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发展民科企业,争取今年民科企业达到18家,其中省级企业6家,技工贸总收入0.28亿元。

3、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努力把南亚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要发挥南亚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加速农业科技开发。从廉江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以良种良法和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把发展廉江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同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结合起来。要抓好农产品保鲜和深加工的技术开发和推广,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二要促进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廉江有75公里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滩涂资源,水产品产量、海洋产业增加值等都具备一定条件,但廉江的海洋资源开发仍很缓慢,开发的潜力巨大。开发海洋资源必须走科技兴海之路,以发展海洋开发技术为重点,增加海水养殖业、捕捞业等海洋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市场需要什么产品的触觉最为敏锐,技术创新最能与市场吻合,开展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最大。

1、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 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科技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首先是企业要提留技术开发经费。《科技兴廉计划》中要求一般企业提取年销售收入总额的1-3%,高新技术企业提取3-5%。今后要落实《科技兴廉计划》中提出的将企业研究开发的实际开支计入成本,税务部门按照发生额抵扣应税所得额,这样企业就有积极性。二是把按规定提取技术开发经费作为考核企业和厂长经理政绩、评比先进或其它荣誉性称号的必备条件。三是企业申报《科技兴廉计划》要求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也要把企业的技术开发提留作为前提条件。另外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还可以向银行贷款,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等,其中向市政府的科技三项经费和科技发展基金申请也是一个重要渠道,但必须是列入各级科技计划的项目,如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科技兴湛计划等。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贴息,以帮助企业向银行贷款,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

2、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才机制。 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要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企业领导的创新素质。充分利用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师资设备,办好各种培训班。二要管好和用好现有人才。我市企业第一线的人才较缺乏,这就需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所、大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借助他们的科技力量为廉江经济建设服务。要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三要引进和激励人才。要贯彻落实好我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到我市工作,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3、加快制度创新,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离不开制度创新,要“两个创新”一起抓,“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首先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有企业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阻碍着技术创新,其中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工作部署,建立起规范化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鼓励中小型企业探索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实现企业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的创新,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同时,抓好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同志们,当前我们面临着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越来越快和短缺经济已经结束、经济结构调整正在进行的形势,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才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提高效益。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于进取,不断开创我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科技工作会议报告

以“五项计划”为抓手

加强科技内涵建设

提升科技竞争力

——在皖南医学院第三届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现在,我受校党委和行政委托,向大会作科技工作报告。 皖南医学院第三届科技工作会议是在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向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校牢牢把握科技工作新机遇,全面实现学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总结第二届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后科技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大力提升科技工作竞争力,为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奠定坚实基础。

一、过去两年科技工作回顾

两年来,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目标,团结广大教职医护员工,贯彻落实学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实施“四个培育工程”为抓手,搭平台,建团队,争项目,促管理,通力协作,攻坚克难,不懈努力,在学科建设、项目立项、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顺利完成了校第二届科技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学校的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 1

达1037.08万元,对169项课题、1385篇论文、25部著作予以奖励。为增强科研发展后劲,2012年学校设立了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目前共资助项目36个,资助经费 36万元。为培育重大项目、提升科研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条件日趋完善 加强对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多糖药物系列研究的科研平台。在此基础上,充分调配学校资源,积极申报新的省级研究平台。2012年,“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实现了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的转变。2013年,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目前,我校省级科研平台达到3个,平台的学科覆盖面增大,科技支撑度增强。邵逸夫科技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流式细胞仪、高压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陆续到位,科研资源逐步整合和共享,将大大提升我校的科研能力。

(四)科研成果收获丰硕,产学研活动有效开展

两年来,我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85篇,其中一类期刊论文156篇,被SCI收录的论文102篇,二类期刊论文184篇;出版专著25部。8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教育厅、卫生厅等单位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了良好的学术评价。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芜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获得授权专利8项,进入实质审查专利13项。积极推广科研成果,组织参加了6次各地市举办的产学研活动,先后与芜湖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6项。两年来共承担横向课题10项。2012年学校获得芜湖

- 3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校的科技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涵式发展的意识需要强化。实际工作中偏重规模、数量和投入等指标,存在重项目、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向项目要成果,向平台要突破,向管理要效率的意识不强。要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在继续扩大科研体量、进一步拓展纵向和横向研究的同时,逐步向重质量、重特色、重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学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我校优势学科不多,传统特色学科发展缺乏后劲,部分学科师资断档严重,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匮乏,团队协作水平较低,承担系列研究项目、申报重大课题、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攻关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我校科技工作的竞争力,导致高层次、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不多,科研成果的原始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转化性不强,对行业和地方的贡献度较低,学校连续多年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科研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科研工作的紧迫感不够强,各学院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有效激发。学校科技工作的评价、考核、监督、激励等制度需要完善,封闭、分割的管理方式需要转变,科研管理机制需要创新。

二、未来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同志们,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推动高校科技内涵式发展作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任务”。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对于

- 5

设新的校级科研团队;申报新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加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为申报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打下基础;争取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项。

1.实施重点学科培育计划,实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改善 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加大学科整合力度,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构建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传统优势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落实“学科引校”战略。

(1)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构以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的二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对省部级、校级重点学科及传统优势特色学科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提供人才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在学术梯队、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对学校现有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扶持学科进行5年建设期满验收,开展下一批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着手培育校级重点一级学科,为建设省级A类重点学科打下基础。

(2)以学科群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在提升计划和振兴计划中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保证持续投入,着力构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中西医结合等六大学科群。加强医学、药学、理学、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着力点,快速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具有良好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对所在学科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学科建设水平提升

- 7

(3)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完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创新培养模式,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和要求的一致性,以及临床能力培训过程的相似性,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机制。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培育工作,有效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建设的衔接和联动。

3.实施科研平台建设计划,实现科研平台条件与管理水平明显改善

以“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加大建设力度,利用其人才、资源、设备优势,充分发挥三大省级科研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学术交流、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确保“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并以现有平台建设为基础,力争新申报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加强对逸夫科技楼校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实验室规划,细化功能分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开放、共享有效运行机制,充实技术队伍,发挥资源价值最大化。

4.实施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计划,实现科技产出质量明显改善

当前高校科技工作的重点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对发展的质量和成果转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任何一个科研项目的实施,不应止于成果鉴定和论文发表,而是还要对已形成的成果进行进一步凝练整合,形成系统性成果,努力冲击省部级大

- 9

促使我校科研工作回归本源;二是健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建设各级重点学科、创新团队,整合资源,提高科研效率,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三是健全科研业务服务管理机制。实施校、院、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三级责任制,强调项目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强化和突显各学院对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管理和监督责任,建立各学院科研成果通报制度,形成学校的科研工作质量报告,逐步完善科研服务体系和科研管理架构,进一步规范科研行为,促进过程管理责任落实。

同志们!

科技工作是实现我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学院校目标的强力支撑,为促进科技工作持续、均衡、协调发展,我们要注意做好“六个统筹”:

——统筹好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认真分析、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真正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科研工作的自觉要求,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步发展,积极开发高新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组织申报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统筹好科研投入和成果产出。科研投入是手段,成果产出是目的。在加大对科研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同时,更要关注成果产出收益,提高科研工作效益,加大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

——统筹好硬平台搭建和软环境建设。在加强科研平台申报和建设的同时,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为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统筹好团队建设和个人发展。重视个人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学科带头人;重视团队建设,提高科技工

- 11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纪要(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