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全文)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全文)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第一篇: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20110211 25 何柳青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第一篇: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20110211 25 何柳青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着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小说画廊。

(一)伤痕文学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70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揭示的是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文学的创作热潮。

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莫应丰的《将军吟》、王蒙的《最宝贵的》、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肖平的《墓场与鲜花》、韩少功的《月兰》等。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这阶段的文学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

二、人们发现了久违的悲剧精神。

三、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

四、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但伤痕小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二、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

三、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四、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早期的“伤痕文学”主要表现祖国在**之中的巨大灾难,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凌辱与毁灭,爱的痛苦与失落以及人的非人遭遇,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作品中充斥着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

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思想深刻:

一、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二、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二)反思文学

在伤痕文学的同时,一批作家对现实主义创作主张进行深化,对历史进行悲剧性的反思,创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史称反思文学。反思文学的两大主题:一是人民的主题,确立的人民--上帝的观念;二是人的主题,使新时期的文学进一步走向了人学。

1979年2月《人民文学》发表了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比起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目光更为深邃、清醒,它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的全面伤害,主题深刻,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茹志鹃的《被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刘顺大造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叶文玲的《心香》、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反思文学中的反思包括三种方式:历史反思、现实反思和生命反思。同时表现出三种特点:历史理性、道德理性和纯粹理性。表现为两种美学追求--理性化和悲剧意识。反思小说的主题丰富,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

一、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揭示建国以来左倾路线的思想根源。第

二、反思了普通人的历史责任问题。第

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控诉左倾思潮对人性的毁灭,歌颂人性与人情。

反思文学的思想深刻: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人们在精神上的烙印;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的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给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表现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

(三)改革文学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以磅礴的气势开了改革文学先河。小说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改革小说的题材分为农村和城市,代表作如下:

一、农村题材“改革文学”代表作: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王润滋《鲁班的子孙》、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等。

二、城市题材“改革文学”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王蒙《坚硬的稀粥》等。

改革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快捷和持续的反映和描写;力图整体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地描绘出改革是一个夹杂着无数挫折、失败、困惑,但有高扬着理想希望的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但与历次的文学当下关注相比,这一次文学的功利主义、功利话语与审美结合得比较好。体现在一是对改革的阻力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思考,文学较好的表现了落后与发展之间的物质、精神冲突;二是对改革的进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进行了全程式的关注。三是探索具有理性,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四)寻根小说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的基本言说,采用了其所处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社会情境下的主导性政治话语,其所具有的启蒙功能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进行文学的论证。而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文学史上称为“寻根”小说。

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树王》、《遍地风流》,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冯冀才的《神鞭》等。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寻根文学的意义:

一、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二、在小说的艺术层面上,寻根运动使小说摆脱了一个遵照生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行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一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代,而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寻根文学的影响及局限

影响:寻根文学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文化意识的形成,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单一的政治视野;二是寻根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打破了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单一格局,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了文学创作的自觉。“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局限 :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

(五)先锋小说

在寻根文学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重视叙事的实验,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的先锋小说。文学史上有“探索小说”、“实验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等不同称谓。主要作家有: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西海的无帆船》(1985),洪峰的《极地之侧》、苏童的《平静如水》、余华《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孙甘露的《访问梦境》、以及叶兆言、北村、林白、海男的小说等

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先锋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六)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指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分期分为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前期多数作品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代表作如:池莉的《烦恼人生》及与之一起构成"人生三部曲"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方方的《风景》、《黑洞》等。后期的“新写实”小说作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代表作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1.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2.主体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3.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

新写实小说的积极意义:首先,它极大地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内涵,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对象,深化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其次,新写实小说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渲染,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关于“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框架,笔下的人物真实、自然,富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这就使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摆脱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贴近人性真相。

从整个文化思潮背景来看,80年代中国文坛受西方哲学、美学影响最大、最广、最深刻的是现代主义,尼采、弗洛伊德 、萨特是对80年代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上帝死了”、“力比多”、“他人即地狱”、“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观念或浅地渗透于80年代的小说创作之中。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对中国新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十八世纪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对于80年代中国文坛的影响已渐去渐远,几十年来在中国被压抑的表现主义美学观念在80年代也获得了舒展,传统的、凝固的现实主义观念被打破,多元格局形成,“人”的观念的变化,是80年代文学最大的变化。

80年代中期以后,萨特存在主义也受到关注,“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论以及关于世界是荒诞的等思想理念,深入中国文学创作界,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对立、个人的尊严、当代人的失落感、孤独感、荒诞感,选择,寻找的主题,这些存在主义思想渗透在80年代后期的文学创作中。现代主义,同长期在中国文坛雄踞主流的现实主义思潮形成相峙互补,小说创作中的先锋、实验意识日益增强,现代主义 倾向日益明显。王朔、余华、苏童等作家在80年代后期创作中,都显示了中国实验小说的现代主义倾向中包孕了后现代主义因素。

尽管80年代的小说还存在着种种遗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篇: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小说创作潮流与具体作家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潮流

(一)伤痕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是控诉“文革”给人民留下的精神和身体创伤。 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接着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其他还有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等。

2.特征:

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真实性;个人性、情绪性、政治性;情感上的宣泄色彩,政治上的批判色彩;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反思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反思文学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流。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特征: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三)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改革文学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

2.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先河。乔光朴形象特征:①充沛的热情和进取精神;②改革家的胆识;③强硬的铁腕;④主动征服、自我扩张的性格特征。小说具有阳刚之气和豪放之风,描写人物不精雕细刻,有棱角锋芒;但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发掘不够。

(四)知青文学: 1.概念及作品: “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张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如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2.特点:

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奔突着青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五)寻根文学 1.文化寻根思潮: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

寻根文学作品: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灶遗风》等,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的《小鲍庄》。

2.代表作家作品:

韩少功《爸爸爸》这部小说是民族文化的寓言,它通过一个封闭的生活世界鸡头寨和一个白痴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传统文化的痼疾。小说试图承继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性的传统,以现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精神病根。艺术特色:背景模糊,充满神秘、荒诞的气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阿城《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知识青年王一生的“吃”,蕴含着一种人生态度,即中国普通老百姓对生计的基本追求。除“吃”之外,王一生有一大嗜好,即下棋。与“吃饭”相对,下棋是一种精神存在方式。小说借王一生形象张扬一种悠闲、淡泊、宁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道家文化品格。小说平和叙说,语言文字简洁练达、生动传神。

王安忆《小鲍庄》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他的身上集中了我们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德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

(六)新潮小说 “新潮小说”是一种创作意识、文学精神、表现手法具有现代主义美学因素的小说。“新潮小说”的主题是关注 人的个性和自我发展,关注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性的解放。代表作: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以戏谑、夸张的方式描绘出音乐学院里种种荒诞、骚动和疲惫、压抑的心灵与精神形态,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危机,但不同于西方黑色幽默小说的绝望感的是,小说在荒诞的氛围中包孕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力和克服精神危机的反抗。徐星《无主题变奏》讲述一个自以为没有出息的青年,他嘲弄一切世俗规范,拒绝成名成家,对学院教育斥之以鼻。这篇小说试图表现生活的荒诞、无聊和空虚。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写出当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骚动不安、个人意识的萌动以及因当时社会现实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

(七)先锋小说 1.先锋小说的特征

1985年开始,文坛出现一批先锋小说,共同特征是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孙甘露等。

先锋小说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

2.代表作家作品: 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有意暴露叙事虚构性,拆穿真实性,以此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的。在故事和叙述的关系上,马原看重的是叙述,在他看来故事不过是叙述的产物。马原的小说还试图表明,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真实的世界存在于虚构之中。

格非《迷舟》、《敌人》、《人面桃花》善于把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余华迷恋于对暴力、苦难、阴谋、恐惧尤其是死亡的冷酷叙述,并且以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叙述。主要作品有《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叙述态度冷漠,不动声色,被称为“零度感情叙述”,语言简略。以冷酷的叙述展示罪恶、丑陋、暴力、情欲、阴谋和死亡,建构一个荒诞不经的文本世界,以此反叛和颠覆历史、理性、爱情、伦理。

苏童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红粉》、《1934年逃亡》、《罂栗之家》、《我的帝王生涯》、《米》等。苏童也以死亡、暴力和性来表现神秘和虚无,但其中不无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也采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技巧和语言技法,但却不排斥传统的叙事模式和审美意境,有时甚至还刻意追求一种古典韵致。集中体现苏童的才气和智慧的小说是“枫杨树系列”和“妇女生活系列”。

(八)新写实小说 1.概念与代表作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崛起,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的作品。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叶兆言等。

2.代表作品: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取材于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描绘生活的原生状态,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池莉的笔下,生活是琐碎而充满温情的,平淡如水却又不乏命运的峰回路转;人物往往远离英雄主义的光辉,在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的凡俗里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池莉的作品,语言朴实晓畅,具有独特的平民风格。

方方的《风景》以武汉的河南棚子为背景,写出城市下层民众的窘困。《风景》展示了在生存的布景后面最阴暗的奇异世界。

3.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还原生活本相,生活的凡俗、琐碎、平庸、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态,生存的艰难、折磨、无奈、顺应才是生活的真实本相。背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将纯态生活中的凡人写入小说。没有丝毫充溢英雄光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只是普通平凡、甘于庸常、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

(九)女性写作

谌容《人到中年》写出中年知识分子中流砥柱的作用与不公平社会待遇的矛盾,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角度的结合、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相结合的写法。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建构爱情的“天堂”,《方舟》载着精神的苦难,《沉重的翅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索,《无字》解构虚幻的神话。

王安忆《小鲍庄》审视民族的生态与心态,双重叠影,深层观照,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观照;“三恋”探讨人性的奥秘,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长恨歌》融都市的肖像、弄堂的化身与日常化的历史于一体写出女性命运。

铁凝《哦,香雪》是一首纯净的诗;《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标志现代意识的转变;文化心理的反思:《麦秸垛》大芝娘,“三垛”《棉花垛》《青草垛》,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司漪纹,《永远有多远》。

二.20世纪80年代主要作家创作

(一)高晓声:

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高晓声的小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精神历程,揭示了他们生活命运与政治、经济、和民族性格的关系。高晓声的文学成就在于他塑造了一大批“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表现他们在物资生活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变化和要求,形象地建立起他的国民性反思与批判的艺术世界。他笔下的陈奂生具有善良与软弱,淳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与容易满足的浅薄等性格。小说语言幽默深沉,寓庄于谐。

(二)王蒙: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春之声》、《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意识流的东方化。从结构上,打破了按时空顺序来结构的规格,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交错的事件表现出来;把外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与描写放在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中加以表现。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着一种东方的澄明或澄彻,脉络清楚、风格明朗,是王蒙式的“东方意识流”,符合“东方美学”要求:单纯、明朗、不晦涩。王蒙小说既吸收中国传统的相声、小品、评书的幽默,又吸收了西方的黑色幽默。

《春之声》写的是物理学家岳之峰在80年春出国考察回来后乘坐火车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春之声》的问世标志着王蒙创作道路上艺术转变的完成,也标志着“东方意识流”小说的成熟。该作荣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蒙以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传统小说形式进行改革,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艺术手法,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如《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等。王蒙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既带棱角又不乏圆熟,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三)张贤亮:

张贤亮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1.小说主题:性,苦难

2.美学特征:理性色彩,具有苍凉雄浑、粗犷质朴之美。

3.人物形象:古朴、淳厚、单纯、富于宽容,生存能力极强的下层劳动者尤其是美丽、善良、富于同情心、正义感的劳动妇女形象,思想复杂、情感丰富的落难知识分子形象

《绿化树》充满悲怆而深沉的艺术批判,作家从人的本质的失落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揭示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痛苦与荒谬。《绿化树》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所遗弃的“读书人”,带有自叙传色彩。《绿化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失去自我的知识分子,怎样在人民群众的爱护哺育下,在对真理的追求中,逐步恢复自我到超越自我的变化过程。

(四)贾平凹:

1.贾平凹的创作历程: 80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山地笔记》: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80─82年为第二阶段:《贾平凹小说新作集》:揭露与沉思 83─87年为第三阶段: 寻根篇:“商州三录”等 变革篇:《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小月前本》:《浮躁》通过对当代生活的总体把握,透视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和心态———“浮躁”

野情篇:《远山野情》、《天狗》、《古堡》、《黑氏》等。柔媚的女人和朴拙的男人的故事。 2.创作特征: 意象化:月亮意象

神秘化:对中国神秘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挥起艺术魔杖,叩问人生,叩问宇宙,紧扣生与死的主题,体悟文化深层的人生玄机。

地域化:秦汉文化为背景,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征的总体。

(五)汪曾祺: 1.创作特征:

描摹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风俗即人”,而且不惜大量笔墨;其二是这种风俗风情的描写绝非停滞于风物志、风情志的叙述,而是有其深刻的人文内涵的。他往往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2.《受戒》的审美世界 在乡土与市井中寄寓理想;

散文化文体:结构松散、情节弱化、叙述自由随意 语言:亲切、自然、朴素、雅洁

(六)莫言:

1.莫言创作的3个阶段: 81-84探索期,《春夜雨霏霏》及《民间音乐》等作品大都采用写实笔法抒写故乡的生活;

85-87爆发期,1985年《透明的红萝卜》震动文坛,其后发表《金发婴儿》、《爆炸》、《球状闪电》等一大批同类型中短篇小说。特别是以《红高梁》系列,反响强烈。

87后成熟期,《红蝗》、《欢乐十三章》、《白棉花》、《怀抱鲜花的女人》等小说集及长篇小说《天堂蒜苔之歌》、《酒国》、《丰乳肥臀》

2.主要特征:

张扬原始野性生命力,遏制“种”的退化。 童年视角。

感觉化、体验化的叙述方式。 审丑观念的确立。

第三篇:生于80年代必读的80本书

生于 80年代必读的

80本书

仿连岳先生《生于70年代必读的70本书》。80本书中,大部分浏览过,少部分细读,有部分根本没读过,看人家介绍,都说好。

(仿连岳先生《生于70年代必读的70本书》)

01,《三重门》,韩寒

学《围城》学得挺像。韩寒是钱钟书模仿秀冠军。

02,《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青春,迷茫,忧伤,思考。商业人文青年许知远早期的性情之作。

03,《火与冰》,余杰

此书之后,余杰变得罗嗦起来。

04,《耻辱者手记》,摩罗

午夜时候翻看,稍震撼,让人睡不着觉。

05,《李敖文集》, 李敖

骂人是需要水平的。

06,《顾准文集》, 顾准

独立意识,独立人格。世界都睡着了,只有一个人醒着。

07,《鲁迅文集》,鲁迅

应该被称为愤青圣经,愤怒青年水平升级必读。

08,《支离破碎》,石康

比《晃晃悠悠》好,语言干净、克制。一切在慢慢地破碎掉。

09,《弟弟的演奏》,朱文

卑微,琐碎,萎靡,愤怒,发泄。

10,《无主题变奏》,徐星

据说是受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启示。

11,《动物凶猛》,王朔

青春的躁动不安,性欲的无声萌动和暴力一起搅拌。

12,《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在一个毫无幽默感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有趣起来,在一个无聊的年代,

有趣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们要用通过思维来享受乐趣,通过乐趣反抗生命、反对无聊。

13,《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幽默的语言,沉重的故事,巨大的悲哀。

14,《我的帝王生涯》,苏童

飞扬的想象,汪洋变换的命运。淋漓尽致,一日千里,一起享受阅读快感吧。

15,《红高粱》, 莫言

红色是血,酒,性,暴力,杀戮。

16,《平凡的世界》,路遥

想流泪你就读它。

17,《嚎叫》 [美国],金斯堡

汹涌澎湃的句势,不断地喷射、爆发,不断叠加的肉欲和感官刺激的意象,

能让始终沉浸在反叛堕落和混乱的情绪之中。

18,《在路上》[美国],杰克·凯鲁亚克

“我与之交往的人只是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为疯狂而生活,为疯狂而交谈也疯狂地寻求得到拯救;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东西。这些人从不抱怨,

出语惊人,总是燃烧、燃烧、燃烧,就像传说中那些闪着蓝色幽光的罗马蜡烛一样„„”

19,《厌恶》[法国],萨特

超越存在的荒谬。

20,《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塞林格

青春,背叛,反抗。

21,《打死父亲》[英国],约翰·维恩

愤怒青年,反叛青年必读。

22,《伊甸园之门》[美国]莫里斯·迪克斯坦

青年,摇滚。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

23,《流放者的归来》[美国]考利

格林威治村,波希米亚发祥地,一群面目模糊、背影黯淡的艺术家。

24,《格调》、《香烟》、《恶俗》系列[美国]保罗·福塞尔

当代美国心理分析三部曲。

25,《内心的噪音》,颜峻

颜峻乐评集,没说的,颜峻就是颜峻。

26,《听者有心》,李皖

过于学术化,有些看不懂。

27,《伤花怒放》,郝舫

想了解摇滚乐的青年必备的入门教材。

28,《先锋戏剧档案》,孟京辉

中国还有人在弄先锋、实验戏剧。

29,《国富论》 [苏格兰]亚当·斯密

了解经济的入门手册。

30,《第三次浪潮》 [美国]阿尔温·托夫勒

“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

,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

31,《数字化生存》[美国]尼葛洛庞蒂

是一本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启蒙指南。人家说的。

32,《未来之路》[美国]比尔·盖茨

全球热销2000万册。很多预言已经变成现实。

33,《知本家风暴》,姜奇平、王俊秀、刘韧

信息就是权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知本时代已经到来。

34,《21世纪网络生存术》,姜奇平

网络具有无限的诱惑。姜说“农业经济是直接经济,工业经济是相反的迂回经济,

信息经济又相反是更高的直接经济。”看完托夫勒,看完尼葛洛庞蒂,我们看本土老姜的。

35,《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方兴东

你会发现方兴东读了很多书,然后你会佩服他,然后你就不由自主人地登陆博客中国。

36,《知识英雄》,刘韧

中关村的50人,这些人推动了中国的it。刘韧是个好青年。登陆donews看看吧。

37,《理解媒体》麦克卢汉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

38,《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亨廷顿

到处全球化,到处wto,到处地球村。不看看它行吗?

39,《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

我们对历史了解多少?据说是美国许多大学的基础课程教材。

40,《我的奋斗》[德国]希特勒

头号屠夫的精神病例,原书名为《四年半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

41,《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传世伟人不凡的一生。

42,《人性的弱点》[美国]卡耐基

青年励志入门书。

43,《变化》,凌志军

1990——2002中国社会实录,中国版《光荣与梦想》。口吻有些须嘲讽。

44,《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

用事实说话。但不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45,《光荣与梦想》[美国]曼彻斯特

据说是传媒人的圣经。极其独特的文风,凌志军《变化》就是模仿它的。

46,《万历15年》,黄仁宇

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通向历史的秘密通道。

47,《存在与时间》[德国]海德格尔

晦涩难懂。慢读,偶有佳句,然后爱不释手。

48,《梦的解析》[奥地利]弗洛伊德

性欲、潜意识。“梦是欲望的满足,梦是潜意识的欲望”。很多人都读过了,不读就落后。

49,《悲剧的诞生》[德国]尼采

有段时间,只佩服他一个人。

50,《通往奴役之路》[英国]哈耶克

自由、极权、统治、愚民。曾经是中国的禁书。禁书总是有看头。知识分子都爱看。

51,《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国]杰姆逊

不合常理的我们就用后现代解释它。赶时髦你也读读它。

52,《挪威的森林》[日本]村上春树

青春,性,爱情,死亡,悲伤。没说的,风靡全球不是闹着玩的。

53,《海子诗选》,海子

很多人只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比这更好的多了去了。

54,《围城》,钱钟书

看了第一遍,就想看第二遍,看完第二遍就觉得不过如此。

55,《边城》,沈从文

大师作品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56,《呼兰河传》,萧红

比丁玲、冰心好,让人佩服的女作家。

57,《喜宝》,亦舒

喜宝说:要有很多很多的爱,不行就要有很多很多的钱。亦舒阿姨比琼瑶阿姨好。

58,《张爱玲文集》,张爱玲

张爱玲是清高绝决,苛刻乖戾,冷漠傲然的女人。这样的人写的书必定好看。

59,《水浒》,施耐庵

108个强盗,小时候就喜欢上了。算复习,怀旧吧。

60,《红楼梦》,曹雪芹

一开始好象是贾宝玉自渎来的。

6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

白话文小说,白话文很有味道。

62,《老残游记》,刘鹗

没说。白话文嘛。看完了,说话就有白话文的味道。

63,《鹿鼎记》,金庸

一个小人物的发迹史,情感史,事业史。

64,《白玉老虎》,古龙

古龙作品里最好的一部。

65,《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度不厌的经典。

66,《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

开头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所以我们不能以悲剧的态度去对待它。

67,《1984》 [英国]乔治·奥威尔

反乌托邦,反集权。一部伟大的政治预言。

68,《喧哗与躁动》 [美国]威廉·福克纳

南方的瑰丽诡异,南方的腐烂和堕落。最好的小说就在美国。

69,《莎士比亚全集》,[英国]莎士比亚

牛逼死了。牛逼死了。牛逼死了。

70,《树上男爵》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男的,在树上飞来飞去。老不想下来。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

71,《变形记》 [奥地利]卡夫卡

醒来变成了一只甲克虫。够骇人听闻的吧。

7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著

自诩为小资的都喜欢看。

73,《动物庄园》 [英国]奥威尔

在动物庄园里,猪是最聪明的。

74,《北回归线》[美国]亨利·米勒

性爱小说,配合《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或者《金瓶梅》一起看。

75,《等待戈多》 [法]贝克特

等一个人,老等不到,然后莫名其妙。然后我们会被莫名其妙地震动。

76,《红字》[美国]霍桑

一部描绘自然人与社会人分岐的小说。然后你就会联想到李恩珠的自杀。

77,《刀锋》[英国]毛姆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78,《洛丽塔》[美/俄]纳博科夫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79,《愤怒的葡萄》[美国]约翰·斯坦贝克

有个叫非鱼的乐队盗用做了专辑名。

80,《欧·亨利短篇小说》[美国]欧·亨利

美国幽默的百科全书。要幽默,就看它。

第四篇:一个80年代末期小伙的真实人生

窗外,月光如水,我的小屋里已心绪堆积,思绪是有的只是太多了有点乱有点茫然,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过去了便只能回忆,这回忆似酸甜、似苦辣。

二零零七年以前。

小时候多好啊!无忧无虑也许是还不懂事吧!在我的印象中那时我家很穷,父亲的大脑又是轻微残疾,所以母亲是家里的主人大部分的家务及处事只能由母亲来承担处理,尽管母亲的身型瘦弱矮小。房屋也是比较简陋下雨时还经常露水,

记得有一天晚上下着很大的雨,水都滴到床上了,爸爸只好去简单的修一下,爸妈就随便整理一下搬到了另 一间放杂物的房间里,然后把我跟弟弟送到了奶奶那里,熬过了雨夜。每天的饭菜也很简单、随便,经常都是咸 菜下饭,身上也没有钱,我上小学五年级至初中那几年由于我家在一个偏远的村子去镇上来回得三个半小时, 我们上学都是走路,那时要上早课,头天晚上得把第二天在学校吃的饭备好,第二早上五点半起床上学,下午 四点半放学。可能是我比较懂事了吧,一般没什么事的话我是从来不问爸妈要钱的,但有时必须要的话也没办 法只好去问,我知道他们会说没有,我知道他们确实是没有,我没有半点怪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心里知道,我爱我的家、爱我的爸爸妈妈,所以我没在问下去我不想看到他们尴尬的表情,我也尽量的不去难为他们,我知道他们以经尽力了,因为他们是爱我的!我想这也是爸妈痛心、苦恼、自责之处吧!

就因为为这些让我与其他的孩子不同吧!我学会了宽容、仁爱、忍让、尊重他人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努力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我相信这些会让我们摆脱困境,却也让我变得很寂寞、很内向,但我却也喜欢上了孤寂喜欢孤单的一个人。但还是因为小吧!跟同学在一起玩时很开心,有灿烂的笑容、有天真的话语,一家人在一起也很和谐,虽然平淡这却是我们真正的快乐,因此我的一家是幸福的!

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初中生活已结束了,接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之后便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在现实中高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是人生中的转折点。

那天学校报名的人很多,我独自站在校门边整个上午进出的人很多,我看了看学校心里面想着以后的学习生活一 定很美好。我要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优势,磨炼自己、成熟自己把学习搞好,我心里默念倒“让知识充实自己、让现在铺掂未来”没等我回过神来两个眼珠子已盯上了一个小女孩(之所以小是身段玲珑小巧),此时我的心里闪出一个令我自己也想不到的念头,我一定要追到她!也就是她让我真正的看到了什么叫缘分。下午我把住宿搞定之后,便准备好了迎接明天的新同学、新知识、新生活!

今天是开始十五军训的第一天,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军式化的训练特别兴奋,不过接下来的一些事就更让我兴奋了。

七点半的军训要开始了,又该走了,我习惯性的往窗外看了看,突然有一个背影好陌生却又很熟悉,好像在那见过虽然只是一面,但她的轮廓还是那么清析,但始终也只是猜想,后来我也没打算去追究,也不知道有没有

缘跟那个她在一起。只到有一天,我才知道我才肯定那个女孩就是她!

那天我去我同村同学那里玩,他就住在我对面的二楼我是三楼,我过去跟他下了几轮象棋后(其实我不会只是闲来太无聊),从三楼下来一位女生说是上面的小敏过生日,是来叫我同学小刚一起上去的,之后她又跟我说“ 你也一起上去吧,”我说“谢谢不用了,”小刚接着说“怕什么都是同学,上去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嘛,”我就免强的上去了。进了房间,我先是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我不禁心一紧,难道……没等我想过来,她已经转个身来了,哦!我的天了居然是她,我感到好像有什么刺了我的心一样,好不自然既害怕又惊喜,果然是在学校门口遇见的那个她,原来她叫小敏!此时她还不认识我,他递了一盘蛋糕给我,我感觉我的脸好烫心里也好紧张不敢看她,难道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初恋、也是暗恋吗?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小刚说他有事我也就跟着逃了出来,之后我都兴奋好几天。就在确认是她的时候那个念头又狠狠的闪现出来;我一定要追到她!

那天之后,我就在学校范围之内进行了全面搜寻,终于我的真诚感动了月老让我打听到了她所在的班级。便马不停蹄的赶了一封情书叫同学递给了她,落款时是我的小名“小向”,后来听我同学说她把信撕了,还转告我说她不想谈恋爱只想好好学习(后来高二分班时,她被分到了尖子班),但我不会放弃的!几天过后她找到了我的同学小刚,问你认识小向吗?小刚说认识啊!我同学就是上次去你那过生日的那个,这时她才想起才知道我。我们彼此认识过后,这时才结束了我的暗恋之苦,我就找晚自习放学后同路的机会跟上了她,就当面告诉她我喜欢她,她没多说什么就是不想谈恋爱拒绝了我,此时我的心里很纠结就像小孩子喜欢的玩具得不到了一样,可这何止是小孩喜欢玩具的情结!难道我就注定只能每次与她擦肩而过,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没有去打扰她。 这一天是星期天我在住处换装备正要去打篮球,突然听到对面的她在叫我,我来到窗前她叫去她那没等她说完我飞似的来到了她的门外,之后我们来到了楼顶我再一次向她表白,她不说话我就说我一直表白到你答应为止(现在想来当时说这句话也太霸道了)!她还是不说话便朝楼梯走了下去我跟在后面,她要进房间去了却没有想要说什么,当我走到时三楼的下一台阶时她突然叫住了我然后跑过来正好在我的额头上深深一吻,就转身进了房间关上了房门,而我却呆呆的站在那里久久没有反应脸火辣辣的心蹦蹦的向要跳出来似的,差点没把我美死,恨不得几天不洗脸,这样我也就明白了。

那天过后只要一下课来到住处,我便站在窗前望着对面看能不能见到她,经常还聊上几句,以后的日子我们常常约会有时她会问我:我们才十八才念高中以后的路以后的人生还这么长远每天万事万物都在变,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吗?我说“会的想信我,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早上一起上学一起吃早餐晚上放学一起回住处,此时正值秋天雨霖山上,有些树叶被秋霜染成了深红,如同燃烧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远而深邃,云彩象新棉一般洁白,星期天两颗像云彩般纯白无暇的心靠在一起,骑着自行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赤黄的大地上自由的飘荡,飘荡在城郊、大街小巷、邛水河边、雨霖山上以至于都留下了我们美好的身影,我们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还经常讨论学习,但恋爱必竟是费时费神的很快我们的学习落了下来,我们彼此都很紧张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梦想,而由于种种因素我们唯有读书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她提出了分手而我却不肯摆休但每一次她都坚决的拒绝了。夜暮降临城里已一片灯光灿烂了,正是许多情侣约会的好时光。此刻,谁能知道,在城外,在昏暗的邛水河边上,站着一个痛苦而绝望的青年,他喉咙里堵塞着哽咽,情绪象狂乱的哈姆雷特一样„„(现在想来:原谅他吧!想想我们在十

七、八岁的时候,也许都有过类似他这样的经历。这是人生的一个火山活跃期,熔岩突奔,炽流横溢,在每一个感情的缝隙中,随时都可能咝咝地冒烟和喷火!)我知道我们的心都很痛但我就是不想放弃她不想放弃我们之间的爱我不廿心! 之后我在三番五次的纠缠她都还是拒绝了我,我有点气馁了想要放弃(假如我当时放弃了就不会有我今天美丽、温柔、善良的妻子),于是想做最后的争取,我决定唱一首歌给她听《断点》,这首歌与我当时的情形竟是如此相似。我又找了个晚上放学的机会跟她走在一起,走了一段时间我就说我有一首歌想唱给你听,她没说话她默认了,于是我就满是忧伤的唱了出来:

静静的陪你走了好远好远,连眼睛红了都没有发现; 听着你说你现在的改变,看着我依然最爱你的笑脸。 这条旧路依然没有改变,以往的每次路过都是晴天; 想起我们有过的从前,泪水就一点一点开始漫延。

我转过我的脸不让你看见,深藏的暗涌已经越来越明显; 过完了今天就不要在见面,我害怕每天醒来想你好几遍。

我吻过我你的脸你双手曾在我的双肩,感觉有那么天我那么依恋; 每当我闭上眼我总是可以看见,失信的诺言全部都会实现。 ······

我哽咽着唱不下去我们都哭了!最终我们彼此都放不下,我们依然在一起。

后来她搬到了一中旁边,这里位于三穗县城的中部邛水河的旁边,这条河穿城而过很美、很柔一直流向远方,我们的爱也在这里开始延续!

二零零七年以后。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一字排头的青春已经成为过去,这是一个美丽而又遗憾的世界,

爸爸妈妈老了这却是我现在才看到的,台头间不经意发现你们的头上已白发苍苍,岁月的年轮化着皱纹一行行的刻在额头上;低头间才发现那一双布满了老茧的手。爸爸妈妈真的老了,不、是早已老了!只是我没发现。我失神地望着邛水河对面蔚蔚葱葱的月亮山。山依然象他们年轻时一样,没高一尺,也没低一尺。可他们却已经老了,身子是否也矮了一截,是他们在为我而日夜奔忙,在为我日夜操劳,你们用你们的皱纹换来了我的青春,用你的汗水换来了我的拙壮成长。你们对我越宽容越心廿情愿,岁月就会对你们越无情越残酷,而我却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父爱!母爱父爱在美丽的语言也说不尽,在怎么神奇的标尺也不能衡量!我伟大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如此的可爱如此的可敬!在这里请允许我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爸爸妈妈当你们开启我生命之门的瞬间你的生与死便心廿情愿地交付给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感恩之水把你们磨洗得容光焕发。这却是我现在才感吾到才想到的,因为我也是已为人父。

孩子!我们居然有了自己的孩子,据说有了孩子,两个人的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超超降生以后,我们两个的感情似乎倒更深了。是啊,仔细地品味,人生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神秘——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竟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他和她,通过这个孩子,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但迫于生活的无奈,我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那一天我俩怀揣着沉甸甸的希望拎起简单的行李奋身来到广东打工,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就把孩子丢在了老家,那一刻我跟妻子(也就是我的初恋)都掉下了眼泪,来到了目的地为我们洗尘的是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雨。

打工的日子辛苦而平泛无味。每当晚上独自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西边那遥远而黑暗的天空,此时窗外已是一片灯火通明照亮了天空却暗淡了我的心,外面的繁华街市和拥挤的人群,年轻的男女们拉着手,愉快地说笑着,好不热闹,但热闹是属于他们的不属于我,这样一来心就更加低落了。四周沉寂无人,我油然产生一种孤独感,仿佛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忘了。显然,没有我它照样很好。闭上眼以前的种种美好和辛酸就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杂乱无章的闪现着,小时的无忧无虑初恋的美好而现在的我没钱没房子还欠着债,还不能给予孩子最起码的爱和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每当妻子红着眼走过来,我知道她是想孩子了,我对不起我的妻儿不能给她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妻子却没有半点怨言我知道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并深爱着这个家,因为我们要一辈子在一起,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我们是真的很爱我们的孩子,但有时的繁累工作竟会让我忘记了他,等回过神来却也想不到如今的我已是孩子他爸。每每想起孩子时心里总是一把辛酸泪。因为当时的岳父母反对,我竟瞒着他们带着已怀孕三四个月的妻子(其实在学校都已怀孕了,所以才没参加高考才外出打工),悄悄的来到了汕头。那一年的秋天儿子出生了,妻子还没来得及看上孩子一眼,孩子却染上了肺炎不得不送去一天六七百的保温箱里,我们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去看他紧几分钟而已。期间直至以后儿子都没有喝过自己妈妈的奶,回到了老家但由经济不济也只能买豆奶给他喝,可以这么说他是出生时喝豆奶一二岁时吃饭长大的。

当孩子四个月大时我们又一次无奈的残忍的把他丢给了我的爸爸妈妈。

宝贝你知道吗我们虽隔千里,你却始终是我们心里的牵挂心中的思念。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离开你一年了你已渐渐长大,你还好吗?还记得你人生当中的第一次留影吗!多帅多可爱啊!如今我们在远方就只能在这上面见到你了,你知道吗?看着你的照片想着你的一举一动,想着你静静的睡着,就像那花儿像那小草一样,这世上哪还有比生命更美好的,生命竟是如此的美丽我无语凝咽!宝贝你知道吗?我们每天想着你的样子总有一种莫明的心动、感动,感谢你让我们知道了被爱和去爱,感谢你让我感吾到了生命的真谛!每每想到这里我总会掉下眼泪来总会让我撤夜难眠。宝贝你知道吗每当我们看到其他孩子的爸爸妈妈用爱去呵护他,用温暖的手去抚摸他,甚至连那孩子打个喷嚏他们都会带着幸福的笑声时,他们却不知已触动了我们那内心的那根思念的弦。快乐只属于他们,而我们在这里什么也没有,唯有的是思念!牵肠挂肚的思念! 远方的你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不在要你孤单我们在也不要牵肠挂肚的思念,我们就要回来了,孩子你过得怎么样还好吗?当我看到你时要抱你时,你会要我们吗?会叫我们吗?会跟我们在一起吗?会跟我玩吗?会。。。我们很清楚我们与你相别的时间就是你与我们情感之间的距离,没关系!我们会努力的让你爱上我们的。我们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但我想信我们比以前更爱你了!

现在已是二零一二年。

此时此刻我的孩子包括我的妻子都在我身边,我们依然在为生活而日夜奔忙,虽然很苦依然没钱依然没房子,但我知道我、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正在用我的行动来实现我所憧景的未来,我们平庸却不廿于平庸,虽然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世人都看不到的一粒尘埃,但我们有爱,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现在我为我们的爱而奋斗而正在坚难缓慢的进行中。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我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彼此的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只要心中有爱请大声说出来实实在在的做出来!仅管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但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我们祝福普天下所有在感情上经历千辛万苦的人们,最后终于能获得幸福!我相信你微笑时很美只要你愿意面对,这世界很美好!

第五篇:80年代我们儿时玩的那些游戏

1

跳皮筋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

五、六,二

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2

跳房子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3

丢沙包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4

挑棍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5

老鹰捉小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这是一项奔跑强度较大的游戏,各种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别是“小鸡”要保持不“掉链子”,否则就处于完全无保护状态。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6

打弹珠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玩者多为男孩。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7

抓石子儿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一共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用瓦片蘸水来磨。那时候真有闲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碎瓦片儿磨成齐齐整整的圆形。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 8

拍画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铲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这个游戏当年时常会在课间休息和中午的课桌上、地上演绎得人仰马翻,狼烟四起。

9

攻城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一种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种仅限8人玩。把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在地上划好“城”,一方攻,一方守。守城方只能在划好的通道里行动,进攻方必须一层层通过这些“要塞”,防守方可以用手、身体去接触进攻方,只要摸到身体,对方就“死”了出局,防守方踩线也要出局。最终只要有人胜利到达终点,游戏就结束。

10

摸瞎子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

11

跳山羊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那叫“跳马”,孩子们叫“跳山羊”,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

12

木头人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限制在一个空间内,比画个大圆圈,或在教室里,一个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紧急关头,马上喊出“木头”,然后就变成了“木头人”静止不动,必须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头人”才被解救恢复自由。如果被人追到,来不及喊“木头”,那就换你追其他人了。

13

斗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14

吹泡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

15

滚铁环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16

抽陀螺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长,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锥形,整个锥体要对称、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绳做一条鞭子,用布绳缠绕陀螺,突然拉动,陀螺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陀螺继续转动,要不断用鞭子抽打。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17

弹弓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对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属于女孩子一样。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没有没玩过弹弓的。弹弓这种东西应该算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并非因为玩坏了,而是因为被没收了。家长没收过、教师没收过、街道大妈组成的侦缉队也没收过,还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抢走过。可以说,每把弹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泪史,也有打碎过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鸽子、老母鸡等“犯罪史”。每次疼痛好了后,总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继续玩。

18.丢手绢。“丢 丢 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面前,大家不要告诉他”。一首小时候做游戏的儿歌,现在回味起来都会让我们心头一暖。丢手绢估计没有人没玩过,蹲在地上,笑着看着小朋友在围着圈跑,那时的我们笑的那么肆无忌惮,那么纯真自然。 19.叠飞机。这个可就。。。。。飞机的种类很多,每个人的叠法有时候也不一样,但是我们小时候还是要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记得那时候,不是夸张,操场已经成了“飞机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