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通用)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通用)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第一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

第一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用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论是定政策、作决策,还是上项目、抓工作,都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其中。

树立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检验群众立场的标尺,在于我们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往不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要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要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领导干部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 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只有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一切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惠及群众,才能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利益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特别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善于走群众路线,要从实际出发,关心群众生活,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办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树立群众观点 站稳群众立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仅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只有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党员干部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就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就会经受住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当前,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总的来看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当官做老爷思想严重,不相信、不依靠群众,不体察民情、不尊重民意、不珍惜民力,甚至劳民伤财,与民争利。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理论和实践是非得失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政党和国家先进落后的试金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切实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然而,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是自发产生和轻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甚至复杂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形成和巩固。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连日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只有我们把群众

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有网友说:“这是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一句简单朴实的“把群众当亲人”迅速走红的背后,是对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最好诠释。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次的七一讲话,再次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都不要“淡漠亲人、忘了亲人、甚至是仇视亲人!”

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难处。2006年5月份,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听说村里还有一户村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执意要去看看。他走进里屋,掀开蚊帐,摸摸粮袋,动情地对村民腊夯说:“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一声“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彰显了总书记视民为亲人的殷殷真情。同时也提醒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解决好“亲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应当看到,现实中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把群众当亲人看,从自身的难处想到群众更大的困难。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脱离群众,工作漂浮,生活腐化,对“亲人”的困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顾自己养尊处优,做太平官,甚至遇到群众反映的困难还发出晋惠帝般“何不食肉糜?”类的昏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责”,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看,才能真正树立起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

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利益。党章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其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的。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可惜的是一些官员,为了“个人说了算”,把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志定性为“不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为了搞“政绩工程”大搞拆迁,群众不满意就给扣上“阻碍地方发展”的大帽子;为了权力集体的利益,可以理直气壮地质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凡此种种,莫不是把党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的恶劣行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形成合力,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群众的牢骚,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现实中的有些党员干部在家里,父母训斥一顿、配偶“咆哮”几声、儿女抱怨几句,自我心理调适一番便会烟消云散。但是,到了群众那里,便顿生优越感,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凡事“老子天下第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听不得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牢骚,把不同意见视为工作中的“绊脚石”,把“不顺眼”的同事视之为政治上的“假想敌”,以致靠拍脑袋决策的有之,背离人民群众意愿决策的有之,朝令夕改的有之,勾心斗角的有之,从而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搞得好好一个单位乌烟瘴气。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树立起群众观点,就应该把群众都当作亲人看,用亲人的身份真正地臵入人民群众中间,放下架子,集思广益,主动听取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牢骚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才能避免权力上的滥用,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才能凝聚起干事求发展的合力,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官职大小,亦不论身在何方,只要在其位就必须要谋其政,尽其责。“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有句箴言:“人民政府的干部,要为人民办事,不想着人民,不为人民服务,就不要到人民政府来工作。”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时时想到我们的群众,我们的“亲人”,就要不断强化岗位职责意识,带头廉洁自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真正树立起和践行好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真心实意地为我们亲人们多做好事实事。

第二篇: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主要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二,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旧事物:必然→偶然)

4、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6、矛盾的观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7、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现在前进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产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所以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在量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有改变事物原本的性质才能继续前进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量产,坚持适度原则。

8、主管和客观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应是历史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犯右的保守主义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冒险主义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9、内因和外因的观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第三篇:历史的观点看待家乡的变迁

讨论人:环艺131:何昱儒、俞佳敏、李荔、赵天予、张飘翔。

环艺132:程旭、董纯瑜、韩惠、何淑依

网新131:裘陶烨、王晨燏、王琰玥、陈俊延、朱思远

我的家乡是一浙江一个普通的县城——缙云,而缙云最美丽的景色是仙都的顶湖峰,最有名的小吃则是麻鸭与烧饼,素有“中国麻鸭之乡”,还是一个“革命老区县”。仙都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鼎湖峰号称“天下第一奇峰”。这些都是我们缙云人的骄傲。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未抓住机遇发展,空有资源而不知运用。后实行“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发展几乎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气象,逐渐拉开了与工业强县间的距离,家乡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黄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十分年轻的旅游城市,黄山是徽商故里,是徽文化的发祥地。 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源头可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

黄山的开发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明末清初宗教开发时期2.中华民国初步建设时期3.建国初期恢复建设时期4.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时期。

从古至今,黄山一直在不断发展,一方面,黄山发展的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另一方面仍保留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山市发展地愈加繁荣。 (网新131王晨燏)

湖州是“丝绸之乡,鱼米之乡”。辑里湖丝闻名遐迩,产生过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这样的丝商群体。“苏户数,天下足”,湖州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湖笔文化。

吴越文化在此交融,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导致人口大迁移,加速文化融合。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等名门望族曾任湖州太守,促进湖州文化艺术发展。古有书法家赵孟頫,诗人孟郊,今有科学家钱三强,文学家北岛,以及《甄嬛传》作家流潋紫。

湖州传统文化创新思维不足,观念保守。改革开放后,相对浙南,计划经济比重大,丝绸产业发展进入窘境。湖州因地制宜,发展江南古镇南浔、中国竹乡安吉旅游业,探索私营经济发展,形成童装城织里,以及香飘飘、老娘舅等知名企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菰城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复兴加快了湖城的繁荣步伐。

福建龙岩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发祥地之一。 龙岩曾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文化交融之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相互融洽。1928年至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相继解放,1950年龙岩改为专区。至1981年,龙岩撤县,设直辖县级龙岩市。龙岩市从古至今吸引过个大名家来此游览居住。如纪晓岚、扬州八怪、徐霞客、毛泽东、陈毅等。自2000年以来,龙岩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如采茶灯、花卉文化等,体育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诞生林丹、何文娜、张湘祥等世界级冠军。。2000年紫金矿山的开采,大幅增加了龙岩的GDP,为龙岩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的机会。我的家乡的变迁过程如同一条小溪,不长也不短,无论时间的变化,历史的喷泉会一直在涌动,充满着整个岩城。

我的家乡是绍兴,是一个历史非常久远的城市。最久远可追溯到大禹。历史发展的痕迹非常的深。

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

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绍兴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绍兴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闻名于世。。可以说历史的客观发展,家乡越发现代化,尊重历史,不忘历史中常给我们的启发,使得家乡更加繁荣。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翼,位于工商经济发达的平原中心,秦时置县,史有“东南最美邑”文献名邦之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有华夏远古文明的源头之一“河姆渡遗址”;马步龙越窑遗址是古青瓷烧制的典型代表;“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传说有佐;越王勾践屯军练兵寨基坪、秦始皇南巡至此“饮马于潭”,近年来,余姚正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推进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典据可证;还有古老的四明南词、余姚滩簧。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淳朴的风土人情,秀丽的山水风光、丰饶的风物特产,使余姚成为浙江黄金旅游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余姚正致力于把旅游资源大市建成旅游产业强市,将以河姆渡遗址开发为重心,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为特色,充分挖掘河姆渡遗址的文化旅游潜力,逐步形成余姚独特的以人文景点为主,辅之以自然风光的文化旅游网络,余姚先后推出河姆渡远古文化旅游区、四明山旅游度假区和姚东文化旅游带,不断把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位于钱塘江北岸,背靠武林山,西临西湖,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在我国八大古都中,杭州不仅是一座最美的都城,也是位于我国最南面的一座都城。杭州处于河网交织的杭嘉湖平原上,大运河的南端,东有钱塘江入海口,地势平坦,土沃水肥,河流纵横,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都杭州的历史变迁复杂曲折,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初创期、孕育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弱与复苏期。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南浔“辑里丝”曾获18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长兴顾渚山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茶圣”陆羽进行茶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产于湖州善琏,百姓尊秦朝大将军蒙恬为“笔祖”。湖州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在历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 頫、明代小说家凌濛初、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等不少名流。

奉化市在秦汉时属鄞县,晋至隋先后属句章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化属宁波专区。 奉化中部的溪口镇是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蒋经国父子的故乡。他们出生和成长于此处,并且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也经常来此居住。溪口镇旁的雪窦山上亦有多处与蒋氏相关的建筑和景点。附近的滕头村则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村。奉化是名人故里,历史名人蒋介石、

蒋经国的故乡,涌现了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革命先烈卓兰芳(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红帮裁缝鼻祖王才运等一批杰出人物。奉化近代名人还有俞国华、王任叔(巴人)、邬华扬、邬维庸等。

瑞安为东瓯古邑。最早于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聚落。夏、商、西周、春秋为扬州之域瓯地。其后受时局变化,朝代更迭,行政所属动荡变化,直到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始建县治,迄今为止已有1750多年的悠久历史。

南朝至今,历代许多文人骚客来瑞。风流太守谢灵运数次游览仙岩,写下了“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名句。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瑞安陶山,有楹联为证:“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理学大师朱嘉曾游仙岩,会陈傅良,并手书“开天气象”匾仍悬挂在圣寿禅寺的山门上。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经过瑞安写下著名诗篇《过瑞安江》。还有方干、王十朋、陈昌时、俞樾、余绍宋等等文人学者都留下了不朽佳作。

瑞安山川秀丽、景点繁多。位于郊区的仙岩风景区,早在东晋之际已遐迩闻名。瑞安民间文化品类繁多,风格迥异。有鼓词、莲花、道情、唱龙船、打花鼓、排街、藤牌舞等数十种之多。

温州历史: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温州素以奇山秀水扬名海内外,境内雁荡山和楠溪江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区。北雁荡山号称“寰中绝胜”,总面积460平方公里,有7个景区,500多个景点,奇峰怪石,移步换景,瀑飞泉涌,洞壑幽深,古人诗云“欲写龙秋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楠溪江100多公里曲折的江流,清澈澄碧,有36湾72 滩,滩湾风光四时晨昏变幻多姿,保持着田园式自然生态风光。沿岸还有古建筑和大若岩等著名景点。

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叶适;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词学宗师夏承焘;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著名篆刻艺术家方介堪;著名文学史家、戏剧史学家王季思;卓越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属会稽郡,是丽水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处州军政分府,实行省县两级制,松阳县省辖。三年,置瓯海道,松阳为所属。十六年,废道,复为省县两级制,松阳仍为省辖。二十一年6月,置第十一县政督察区;10月,改置第二临时特区,松阳均隶之。二十四年6月,第二临时特区改为丽水行政督察区。二十年4月,又改称第九行政督察区,松阳属之。三十四年4月,改置第六行政督察区。6月,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至三十八年5月,松阳均所属。

1949年5月松阳解放。8月,设浙江省第七专区;10月,改称丽水专区,松阳均所属。1952年1月,丽水专区撤销,松阳县属衢州专区。1955年3月,改隶金华专区。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松阳县,原辖境域并入遂昌县。

1963年复属丽水专区。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复置松阳县,属丽水地区。现属丽水市。

松阳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较多。县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建于北宋咸平五年的延庆寺塔(被称为“江南稀宝”)、建于明代弘治九年年詹宝兄弟进士牌坊,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石仓古民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汤兰公所、城隍庙、青云塔、黄家大院、寺口进士牌坊、三济桥等,城区内有不少文物保护点。

近年来,松阳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文化”为中心,以推动“文化繁荣”和“文化创新”为主线,努力践行舞台艺术精品化、群众文化品牌化、文博事业体系化、新闻出版规范化、文化活动经常化的总体思路,不断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目标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了解题型特点 把握答题对策

——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成都 郭子其

人物简介:郭子其,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主讲教师。“国培计划”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四川省教育厅推荐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库历史学科审查专家,四川省历史教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育管理学会会员,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标准”审读专家(历史学科审读组组长),四川省教学名师培训导师。现为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

所谓观点论证评价题,就是试题注重考生对所给现象与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与评价(或评述),注重史论结合与连贯表述成文的试题。观点论证评价题注重考生开放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注重考查考生深广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这种题型将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本文试对这一高考题型的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反思复习策略,以助于高考备考。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开放性与人文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一般来说,需要考生对所给内容或观点进行自由选择,然后围绕所选观点或角度进行论证评价,试题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试题所给内容主要是一些观点或角度,考生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考生选择怎样的思维模式组织内容,都由考生自己选择,给各位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自由空间,这种形式由于限定较少,问题暗示(或控制)较少,内容开放度高,利于考查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

常见的高考试题答题角度明确,答案具有确定性,这种试题过于注重牵制学生的理解与思想答题。观点论证评价题却可以兼顾不同考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考生可以依据自我选择自由作答,还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见解答题,有效彰显考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观点论证评价题从形式与内容都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

2.注重探究性与思维深广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由于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有利于考生依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有利于考生见仁见智,进行历史探究,试题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层次考生的探究水平,包括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如何依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所学思维模式形成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构成论证评价的要素,形成丰富的答案。

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考生答题将会出现思维模式是否完整恰当,认识问题是否具有深度等问题,考生因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还会出现思维广度的问题,除去这些情况考生还会因答题丰富性差异,出现能否比较完整地解答较为复杂的认识观点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考生回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所学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认识问题很有深度,常常还会出现鲜明的独到见解,很好地考查出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考生思维狭窄,运用的知识较少,证据与观点缺乏联系,不能合理推理,缺乏足够的论证评价能力,一些考生论证评价角度单一,几乎答不出什么内容来。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有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较好反映考生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促进考生进行灵活思维,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 3.注重学科的史证素养和语言素养

历史学科最为重要的素养就是进行史论结合诠释历史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点论证评价题一是直接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考生要有效答题,就需要理解观点含义,围绕观点寻找有效证据,思考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意义联系,如何进行“自圆其说”。二是考生还需要怎样利用语言进行表达,形成表达清晰、层次清楚的答案,有利于克服高考试题评卷注重采点给分而忽视意义联系与语言表达的弊病。三是试题在给予考生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考验考生怎样调动知识组织内容,怎样进行深度思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素养。而且,试题提供了新的观点,这本身就为考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考生选择史学观点为我所用的素养。这些都取决于考生的素养,也是考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文科素养与历史专业素养。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体现了考查历史学科素养的趋势,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的选择性与深广性,试题有利于反映考生是否具有高阶思维的潜在素质。

4.注重课程观与新情境

观点论证评价题常常选择史学新观点,试题及时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体现了课程观的命题思想;选择多样化的新观点,试题形成了新情境与新问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生展现思维过程;试题促进考生利用多角度观点理解历史,促进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史学观点多种多样,也为命题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答题对策

观点论证评价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历史思维素养,需要考生关注史观、史法、史证与史识等历史学科素养,注重考查生成思维与深层思维。

1.注重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养问题解决素养,提升思维水平

学生问题解决素养就是注重“形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问题”能力。考生应注重利用新视角与新信息开阔视野,围绕新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利用信息与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相互讨论,通过质疑解难,达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做到在面对观点评价论证题时有据可说,有“法”能说,有“思想”深说,避免泛泛而论,甚至是不着边际地游离答题。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历史的内在因素。例如学习《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在原因上,就应注重西欧文明的开放性,意识上的世界性,因素上的复杂性,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对货币的需求,由于亚洲传统手工业产品的优势,导致欧洲货币短缺,加之对亚洲香料的需求,欧洲开辟新航路具有经济动因。例如,1476年哥伦布因海难来到葡萄牙,与葡萄牙前圣港岛总督的女儿结婚,又得到在里斯本的许多热那亚人的帮助,在大洋上广泛航行。他利用他的岳父留下的资料与自己的航海实践,掌握了大西洋上的航海技术,他是西欧特别是里斯本航海文化的产儿。从中可以看出其文化性与复杂性。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注重复杂性与艰辛性。包括哥伦布计算出从非洲西海岸边的加那利群岛往西航行2400海里,就可以到达日本,到杭州只有3550海里,实际上,空间直线距离到日本是10600海里,到杭州是11766海里。这一美丽的错误促成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以及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圣菲协议书》,哥伦布的航海理想,25岁来到当时全欧最先进的航海中心里斯本,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磁力现象”,与他的弟弟一起精心绘制了马可·波罗想描绘而未能绘出的到中国与日本的地图等等。

在意义分析上,应注重资本主义文明的开放性与掠夺性,注重海洋文明的外向性,将认识提升到海洋民族国家的崛起高度,这样才会看到其文化内核,当然,需要注重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初具规模。在具体分析意义时,应依据原因关注经济根源与社会根源对价格革命的影响,商业危机对商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宗教因素与人文精神对文化科学的影响等,注重史论结合与意义联系。因此,历史学习必须注重内在的文化因素与社会因素,利用复杂的信息与史实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这样才会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学生如果一味运用该种试题的解题技巧,而考试结果还是反复出错,说明学生没有利用历史的内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形成评价能力。

2.注重学科的史证思维与生成思维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选择那些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史学新观点和新信息的材料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加以论证评价,培养史论结合的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言简意赅,清晰通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上例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的案例就有利于学生评价新航路开辟。丰富的角度与信息,深层次的历史内在因素,有利于提高史论结合论证问题,形成开放性思维水平。考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才会形成史证意识,不断丰富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

3.注重历史方法思维模式与问题中心思维模式

复习时应注重形成历史思维方法模式以分析与认识历史(见下图),学生有效利用这一思维方法模式,形成整体性认识,也就是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历史因素说到现实因素,再说到未来影响;现实因素还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社会方面展开分析;在分析未来影响时坚持“双重性”,既要注重积极性,还要注重消极性;整个分析要注意世界因素,关注时代背景与阶段特征;在叙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避免说空话与大话,缺乏史实依托。而且,在分析每一个因素时要注意大的角度下的具体史实要点。

例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第(2)问分析教材特色的原因,就需要考生依据内容分析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后一答案需要考生依据教材的内在因素,从所学教材找到有效答案,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内容的内涵分析,如果考生回答出世界因素:冷战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与内容的关联度较弱,还不是理想答案,由此提醒考生要注重依据内容进行内涵分析,注重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泛泛作答。

又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解析】解答本题第(1)问需要考生始终围绕关于“科学”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思考,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历史原因;利用材料信息“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从科学方法角度得出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这一理论本身的影响而分析出“相对论引发了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突出背景以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就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解答本问需要考生内在思考与科学传播的重大事件的关联性因素,需要利用从背景到政治、经济与科学角度的思维模式灵活分析原因。在解答第(2)问时,从材料一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和材料二中的“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进行判断,联系时间“从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从材料中的“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来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材料中隐含了两种观点,需要考生依据材料分析为“欢迎”与“质疑”两种类型,试题考查了考生综合思维与深刻性思维。因此,解答本问需要从合理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作答。在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分析模式;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分析模式。解答本问需要围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背景以及发现本质问题,从横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纵向(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发展进程或历史与现实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试题考查评价能力,需要考生注意评价中的辩证思维,否则就会丢失消极影响这一角度。

总之,考生应始终利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模式分析问题,达到熟练自如分析问题的程度,避免方法的支离破碎,利用整体的方法形成新认识。

以上的思维方法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系统探究认识历史与评价论证历史,但也容易出现机械化利用方法认识历史,因此还需要问题中心思维模式,注重对问题的多样化解释,如,个性+共性、分述+总述、现象+本质、材料+教材+社会经验、旧知+新知、史实+结论+论证、中国+世界、隐性+显性等,不断把新方法与新信息整合起来,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丰富的历史认识和内在的历史史证思维。

4.形成两种答题技巧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接着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而在论证过程中,不要只选用一个史实,最好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加以总结提炼加以升华。在回答评价题(或评述,或评析)时,应注重背景、过程或内容、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例如,

材料一 “在经济发展全面加速的18世纪,交易的一切工具都合乎逻辑地使用起来了。”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欧洲国家的市场进入了更高层次,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证券交易所拓展了他们的活动,—— 形形色色的信贷证券,大大便利了商品批发和国际支付业务,整个市场被活跃的信贷和贴现所推动。

纺织工序的逐步机械化、焦炭炼钢、蒸汽机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农村购买力的增加,市场的兴旺、商人的活跃,航海的进展、殖民地的开拓、交通运输的改革等等,——推动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跨进了“近代社会”。(《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十

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欧洲在十

七、十八世纪近代经济发展现象。(8分) 【参考答案】评价:欧洲近代经济发展建立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思想解放与新航路开辟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欧洲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市场化程度高而且活跃;经过了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出现了工厂制与交通运输的变革,极大地发展了近代经济;欧洲近代经济的发展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8分,答对4点给满分,但至少有背景、过程与影响的角度)

总之,考生应注重内化方法,不断生成知识结构并完善思维模式,形成历史学科的史证素养与语言思维素养,才能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

第五篇: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 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原因: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客观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意思有两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活力是实践,目的和归宿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原理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指导的实践活动,使人能更自觉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是实践范畴,从实践观点看,物质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诸理论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和核心。

以往我们只承认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为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在实践中人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在世界”的“属人世界”( “ 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二重化。“属人世界 ”是“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就是说实践使世界发生分化。“属人世界 ”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恩全集》第42卷,第24页)实践还使“属人世界 ”不断发展。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对辩证法的意义。实践和辩证法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为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根据既不存在于旧唯物主义所执着的“纯粹感性”,也不存在于唯心主义所执着的 “纯粹理理”,而在 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和物质、一般和特殊以及否定性本性是辩证法现 实基础和原型。

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社会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劳动中发展的。劳动作为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之,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来说都是它们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你可以了解一下一种不同的说法,2008年9月发布的: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我国哲学界大家都是赞同的。如果说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看法就很不一样了,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样赞成者有之,那样赞成者亦有之。反映在哲学体系上,其面貌就很不相同了。

20世纪

二、三十年代,苏联哲学家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以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以及斯大林所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代表,其体系大体上都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又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部分组成。实践的观点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线索仅仅被当作认识论的中心线索而贯穿于全部认识论。因此,在讲唯物论、辩证法的时候,都是同实践的观点不相干的。这样讲唯物论就很难与旧唯物论划清界限,这样讲辩证法也就排除了实践活动的辩证法。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而且由于缺乏一条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线索,也就不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斯大林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种“推广”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实际历史进程,不了解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决定性意义,从而也就不能准确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对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体系,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学者曾经表示异议。1967年民主德国以A·科辛为首的七名哲学家共同编写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这是冲破苏联教科书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它的基本思想是主张以实践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在革命实践中如何变革自己的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把人类和人类活动,即社会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和中心点的”,“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撇开这个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惜的是,这一探索后来由于外来的政治干预而被否定和禁止了。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长期因袭苏联哲学教材体系。1961年出版的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曾经是我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的一本哲学教材。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力求比较充分地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就体系而言,它与苏联哲学教材仍然大同小异,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依次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仍然仅仅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的趋势是有愈来愈多的同志更加强调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一些同志明确提出,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反映在教材建设上,1994年出版的由肖前任主编、黄楠森和陈宴清任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鲜明地表明了这一主张。该书前言说:“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之后 100多年里的生气勃勃的新发展。因此,这部教科书是力图把实践的观点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全书的。”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这种努力难能可贵,它给我们编写新的哲学教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的思路。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指导思想在他们所编写的教材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其逻辑结构还是先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等等,到了第七章才讲“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也就是说,在第七章之前的唯物论、辩证法等篇章都还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触及实践问题,这就很难说体现了以实践为中心线索而贯穿全书的指导思想了。看来作者们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该书的前言中坦诚地说:“究竟如何做到真正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整个体系,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表述上都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经过哲学界同志们进一步的共同探讨,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因此,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两种值得商榷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不赞成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讲“基本”观点可以,不能讲“首要”的基本观点,讲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了。他们主张唯物的观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看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当然是正确的。但论据和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商榷,因而结论也就值得商榷。从论据说,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确切吗?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并没有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以对这一问题的物质本体论的回答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就是说,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从论证的方法说,先预定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问题,然后说对这一最高问题的唯物主义回答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不是循环论证吗?所以,这种看法还难以服人。

还有一种看法,主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他们否定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主张实践本体论或唯实践主义。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实践和科学证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实践活动,怎么能说实践是世界的本体呢?否定自然界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主张唯实践主义的人说,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旧有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只是哲学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对立派别,它们并不代表哲学论争的永恒本质”,“在现代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消失了”。他们主张“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唯物主义的“后缀”应当去掉。这种观点如果能够成立的话,哲学的党性原则就被一笔勾销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成了毫无意义之举,党的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要求就失去了理论根据。不管持这种主张的人出于何种动机,问题的实质只能如此。这种主张其实也不是什么理论创新,西方的一些学者早就宣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的解释,在革命实践面前,二者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不能离开唯物主义前提去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

那么,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呢?我以为,在两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它不仅是人们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的最一般的客观规律,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最终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它在实践中产生,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发展。离开实践的哲学是繁琐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是毫无意义的。讲唯物论也好,讲辩证法也好,讲认识论也好,讲历史唯物论也好,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一切哲学观点的阐述归根到底都应围绕实践去加以阐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实践线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始终的主要线索。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上看。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第一个文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之“旧”,在于它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它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从而也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起点,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阐述也就应当以科学实践观的阐述为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论断,能否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而不应当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呢?我认为不能这样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给自己的哲学思想正式命名。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过“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等这些概念,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以往的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等等。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等正式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既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又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且强调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应当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系统地阐明了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反杜林论》关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论述,《费尔巴哈论》关于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论述,《自然辩证法》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述,等等。从他们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实质内容看,他们始终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始终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把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不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

综上所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斗争的伟大实践的,其产生是以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为起点、前提和基础的,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主题、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它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简称也可以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