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词语辨析大全
第一篇:言语理解词语辨析大全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8组高频词语辨析
【1】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3】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4】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5】
不至: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6】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7】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8】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9】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0】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11】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2】
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3】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14】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15】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
【16】
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17】
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18】
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19】
肤浅:人的(学识)浅,对事物理解不深。
浮浅:(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
【20】
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21】
伏帖:心里舒服、舒坦;顺从。
服帖:妥当,“把事情办~ ~”;顺从。
【22】
扶养:扶助、供养。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长对幼。(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23】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24】
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本领和武术。
【25】
轰然:大声。
哄然: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26】
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 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 大而响亮。
【27】
涣然:消散、消失。如“涣然冰释”。
焕然:光彩焕发。如“光彩焕然”。
【28】
惶惶:惊恐不安,如“人心惶惶”、“惶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遑遑: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
煌煌:光彩夺目、盛大醒目,如“煌煌数百万言”、“灯光煌煌”。
【29】
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30】
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 新陈代谢”。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
【31】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32】
艰苦: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33】
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简捷:同“简截” *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
【34】
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35】
入骨三分:只用于形容对反面事物的揭露深刻尖锐 。
入木三分: 既用于反面揭露,又用于对正面事物的议论深刻 。
【36】
申明: 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 。
声明: 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 、态度,名词 、动词 。
【37】
实验: 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
试验: 对某事物的结果 、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38】
十足: (1 )成份纯 (2)十分充分。
实足: 确实足数,如“分量~” 、“ ~年齡” 、“~25O人 ” 。
【39】
熟悉: 侧重知道得详细 、清楚,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 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
【40】
推托: 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脫: 推卸责任 、错误等,侧重推的结果。
【41】
退化: 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
蛻化:(1)由动物蛻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为封建社会 。 (2 )变质 、腐化堕落 。如”~变质” 。
【42】
委曲:(1)曲折,如”河流~” (2)事情的底细。
委屈: 受到不应有做待遇而心里难过
【43】
降伏: 使驯服.主语为使別人順从的人。
降服: 驯服 、投降 。主语为屈服的人。
【44】
萧萧: 风声 、马嘶声 、草木摇落声。
潇潇: 风雨急骤或飄落。
【45】
协调: 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用。
谐调: 侧重比刚例勻称,常用于声音 、颜色 、气氛等。
【46】
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心率: 心脏跳动的頻率,如心率太快。
【47】
严整: 队伍严肃整齐,管理或书画布局严谨。
严正: 立场态度严肃正当。
【48】
一齐: 同时各自发出。
一起: 一地发生或合到一地.例:我们的思潮同春潮一起翻滾,遍地的春花同心花一齐开放。
【48】
以至: (1)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 (2)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 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結果。
【49】
意旨: 意图,意向 ,目的。
意志: 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 。
【50】
隐晦: 意思不明显。
隐讳: 隐瞒不说。
【51】
允许: 应允并许可。
容许: 容忍许可。
【52】
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 常同 “还有 ” 、 “甚至 ”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53】
淹没: (大水)漫过,盖过。如:河里涨水,小桥都~了。
湮没: (一般随时间的流逝)埋没。如:人类有多少文化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
【54】
神智: 精神智慧。
神志: 知觉、理智。
【55】
激励: 激发勉励,使振作。(一般指精神)如: 雷锋精神~着几代人。
鼓励: 鼓动激励,使人向上。(由人发出这个动作)如: 是他~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56】
徘徊: 来回走动(一般有心事)。如: 他长时间地在公园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徜徉: 安闲自在地步行。如: 在月光下~
【57】
妨害: 有害于(强调结果)。如: 吸烟~健康。
妨碍: 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如: 随意摆摊设点会~交通。
【58】
点染: 点缀、修饰。如: 几笔~便使画增色不少。
渲染: (1)用色彩、语言的烘托描写加强艺术效果。如: 诗中~了一种安乐祥和的景象。(2)夸大。如: 这部作品过分~了战争的恐怖。
【59】
界限: (1)不分界,同“界线”。如: 划清~(2)尽头处,限度。殖民者的野心是没有~的。
界线: 两个地区划分边界的线。如: 球场~。
【60】
间隙: 指空隙。如:她利用开会的~,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间歇: 动作、变化等有规律的停止。如: 这是一处~性喷泉。
【61】
尖锐: 认识事物灵敏、深刻。如: 无论别人的批评多么刺耳,多么让人难以接受,都应当洗耳恭听,殊不知这些忠言往往是正确的、~的。
尖刻: 尖酸刻薄的态度。如: 她为人非常~,真让人接受不了。
【62】
误解: 错误地理解。如: 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曲解: 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如: 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63】
捉摸: 猜测,预料。如: 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
琢磨: 思索,考虑。如: 仔细~一下应对措施。
【64】
整顿: 使紊乱变为整齐,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如: 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最近~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
整治: (1)整理,修理。如: 利用农闲,县里发起了~河道的活动。(2)惩罚,打击。如: ~不法之徒。
【65】
行迹: 意为行动的踪迹。
形迹: 指举动和神色,如: “形迹可疑”,也可指痕迹、迹象,如“不留~”。
【66】
做客: 指当客人,如: 昨天我在亲戚家~。
作客: 是客居的意思,如: 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他乡等。
【67】
震荡: 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 山谷~、人心~。
振荡: 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68】
狡辩: 狡猾地强辩。如: 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但是他还在为自己~。
诡辩: 主要指一种论证方法,貌似合理。如: “白马非马论”是一种~的论调。
【69】
国事: 指国家大事。
国是: 指国家大计。用后者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如: 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处不能用“国是”。
【70】
甄别: 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非常认真细致)如: 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鉴别: 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如: 在选择读书时,我们首先要~书的好坏。
【71】
铲除: 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如: 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根除: 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如: 要~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72】
变换: 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如: 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 不规则的改变,强调不固定。如: 国际形势风云~。
【73】
交代: 有三个意思:
1、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
2、嘱咐,如“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
3、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政策”、“~问题”。
交待: 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了。
【74】
及时: (1)正赶上时候。如: 来了一场及时雨。(2)不拖延。如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即时: 立即。如: 接到上级的指示,他~向下作了传达。
【75】
清净: 没有事物打扰。如: 耳根清净。
清静: 安静、不嘈杂。如: 环境非常~。
【76】
编辑: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 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77】
爆发: 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战争、火山)
暴发: 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78】
妨碍: 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 有害于事物的发展。(程度重)
【79】
肤浅: 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 浅薄。
【80】
扶养: 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抚养: 爱护并养育。
【81】
贯穿: 穿过、联通。(较具体的事物) 贯串: 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82】
精练: 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简练: 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83】
鉴赏: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84】
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动作) 考察: 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85】
聆听: (书)听。 倾听: 细心的听取。 谛听: 仔细听。 【86】
消失: 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 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 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87】
申明: 郑重说明。
声明: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88】
典雅: 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 高尚而不粗俗。 【89】
弥补: 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 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90】
细心: 用心细密。
悉心: 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91】
调节: 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 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92】
调停: 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 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 (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93】
允许: 许可。
容许: 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94】
推托: 借故拒绝。 推脱: 推卸(责任等)。
推诿: 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95】
缺点: 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 缺陷: 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96】
作客: 寄居在异地。 做客: 访问别人。 【97】
清净: 没有打扰/水清澈。 清静: 环境安静。 【98】
关照: 关心照顾。 关注: 关心重视。 【99】
公然: 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 (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100】
开辟: 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 开辟矿展。(从小到大) 【101】
传诵: 多用于美名。 传颂: 多用于事迹。 【102】
沉重: 分量大,程度重。 繁重: (工作、任务)多而重。 【103】
把戏: 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伎俩: 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04】
应付: 对人对事采取措施/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 交际应酬/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105】
赔偿: 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 补偿: 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106】
废除: 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解除: 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107】
取消: 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108】
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 (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大全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
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肤浅:人的(学识)浅,对事物理解不深。
浮浅:(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
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伏帖:心里舒服、舒坦;顺从。
服帖:妥当,“把事情办~ ~”;顺从。
扶养:扶助、供养。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长对幼。(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本领和武术。
轰然:大声。
哄然: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 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 大而响亮。
涣然:消散、消失。如“涣然冰释”。
焕然:光彩焕发。如“光彩焕然”。
惶惶:惊恐不安,如“人心惶惶”、“惶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遑遑: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
煌煌:光彩夺目、盛大醒目,如“煌煌数百万言”、“灯光煌煌”。
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 新陈代谢”。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简捷:*同“简截” *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
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入骨三分:只用于形容对反面事物的揭露深刻尖锐 。
入木三分: 既用于反面揭露,又用于对正面事物的议论深刻 。
申明: 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 。
声明: 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 、态度,名词 、动词 。
时世:时代或社会 。如卜 “ ~的变迁” 、“艰难~”.
时势: 时代潮流或趋势.如”为~所迫”。
实验: 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証 .
试验: 对某事物的结果 、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十足: (1 )成份纯 (2)十分充分.
实足: 确实足数,如“分量~” 、“ ~年齡” 、“~25O人 ” 。
熟悉: 侧重知道得详岣细 、清楚,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 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
推托: 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脫: 推卸责任 、错误等,侧重推的结果.
退化: 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
蛻化:(1)由动物蛻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为封建社会 。
(2 )变质 、腐化堕落 。如”~变质” 。
委曲:(1)曲折,如”河流~” (2)事情的底细.
委屈: 受到不应有做待遇而心里难过.
降伏: 使驯服.主语为使別人順从的人.
降服: 驯服 、投降 。主语为屈服的人 。
萧萧: 风声 、马嘶声 、草木摇落声.
潇潇: 风雨急骤或飄落.
协调: 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用 。
谐调: 侧重比刚例勻称,常用于声音 、颜色 、气氛等 。
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
心率: 心脏跳动的頻率,如心率太快.
严整: 队伍严肃整齐,管理或书画布局严谨 。
严正:立场态度严肃正当。
一齐: 同时各自发出
一起: 一地发生或合到一地.例:我们的思潮同春潮一起翻滾,遍地的春花同心花一齐开放
以至: (1)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 (2)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 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結果。
意旨; 意图,意向 ,目的 。
意志: 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 。
隐晦: 意思不明显
隐讳; 隐瞒不说
允许:应允并许可 。
容许; 容忍许可。
不止: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 常同 “还有 ” 、 “甚至 ”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淹没:(大水)漫过,盖过。如:河里涨水,小桥都~了。 湮没:(一般随时间的流逝)埋没。如:人类有多少文化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
神智:精神智慧。
神志:知觉、理智。
权利:权力、利益。如:要保护伤残人的合法~。
权力:强调强制性,支配性。如:~过分集中,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容易滋生腐败。
凋敝:生活事业衰败。如:民生凋敝
凋零:(1)草木凋谢零落。如:秋风扫过。万木~。(2)衰落。如:家道~
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一般指精神)如:雷锋精神~着几代人。 鼓励:鼓动激励,使人向上。(由人发出这个动作)如:是他~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徘徊:来回走动(一般有心事)。如:他长时间地在公园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如:在月光下~
妨害:有害于(强调结果)。如:吸烟~健康
妨碍: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如:随意摆摊设点会~交通。
点染:点缀、修饰。如:几笔~便使画增色不少。 渲染:(1)用色彩、语言的烘托描写加强艺术效果。如:诗中~了一种安乐祥和的景象。(2)夸大。如:这部作品过分~了战争的恐怖。
界限:(1)不分界,同“界线”。如:划清~(2)尽头处,限度。殖民者的野心是没有~的。 界线:两个地区划分边界的线。如:球场~。
间隙:指空隙。如:她利用开会的~,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间歇:动作、变化等有规律的停止。如:这是一处~性喷泉。
尖锐:认识事物灵敏、深刻。如:无论别人的批评多么刺耳,多么让人难以接受,都应当洗耳恭听,殊不知这些忠言往往是正确的、~的。
尖刻:尖酸刻薄的态度。如:她为人非常~,真让人接受不了。
误解:错误地理解。如: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曲解: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如: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捉摸:猜测,预料。如: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 琢磨:思索,考虑。如:仔细~一下应对措施。
整顿:使紊乱变为整齐,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如: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最近~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
整治:(1)整理,修理。如:利用农闲,县里发起了~河道的活动。(2)惩罚,打击。如:~不法之徒。
行迹:意为行动的踪迹;
形迹: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也可指痕迹、迹象,如“不留~”。 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
作客:是客居的意思,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他乡等。
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人心~。
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狡辩:狡猾地强辩。如: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但是他还在为自己~。 诡辩:主要指一种论证方法,貌似合理。如:“白马非马论”是一种~的论调。
国事:指国家大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用后者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如: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处不能用“国是”。
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非常认真细致)如: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鉴别: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如:在选择读书时,我们首先要~书的好坏。
铲除: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如: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根除: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如:要~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强调不固定。如:国际形势风云~。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如:日本~教科书的行为,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愤怒。 窜改:改动文字。如:不要随意~古人的诗句。
沟通:使双方能通连,一般指情感或物质等。如:~两国的文化。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他与不法分子~大肆侵吞国家财产。 检查:(1)为发现问题用心察看。如:~作业。(2)检讨。如:写份~交到办公室。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设置~机关。
交代:有三个意思:
1、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
2、嘱咐,如“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
3、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政策”、“~问题”。 交待: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了。
及时:(1)正赶上时候。如:来了一场及时雨。(2)不拖延。如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即时:立即。如:接到上级的指示,他~向下作了传达。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非常~。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战争、火山) 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的发展。(程度重)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抚养:爱护并养育。
贯穿:穿过、联通。(较具体的事物)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动作)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的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威信: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威望: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
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调停: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允许:许可。
容许: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推托:借故拒绝。 推脱:推卸(责任等)。
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缺点: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
缺陷: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作客:寄居在异地。(书)
做客:访问别人。
清净:没有打扰。/水清澈。
清静:环境安静。
关照:关心照顾。
关注:关心重视。
公然: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开辟: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开辟矿展(从小到大)。
传诵:多用于美名
传颂:多用于事迹。
沉重:分量大,程度重。
繁重:(工作、任务)多而重。
把戏: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应付:对人对事采取措施/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交际应酬/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赔偿: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
补偿: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废除: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解除: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颁布: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公布:(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哺育:喂养/比喻培育。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照管动植物。
偶尔: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偶然: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
惠顾: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陈设:(动词)摆设。
摆设:(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专诚:特地(心意诚恳)。
查访: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专长: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
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风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指责:责问。(可褒可贬)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十足:(物品)成色纯/十分充足。
实足:数量足数的。
吞食:用于食物、药品等。
吞噬:形容侵吞。(贬义)
伪造:模仿真的东西。
捏造:无中生有。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主要指消息、故事、传说、事物等)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秘方、技艺等)
恰巧:凑巧。(往往不如意)
恰好:正好。(合乎心意)
按照:行动的凭借和依据。
依照:同上,常见于法律条文。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
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日渐:渐渐地。
大约: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
大概:表示对情况的估计。
进而:表递进关系。
从而:因果关系。
一律:限用于人。
一概: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一起:同时同地。
一齐: 同时,不一定同地。
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各个方面、各个击破)
个个:个个是把好手、个个奋勇争先。
【安静·宁静】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
例如:1、请大家安静一下!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例如: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例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如,“病人需要安静”一般不说“病人需要宁静”;而“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却可以说“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安静”,两句话意思上差异不大。
【毕竟·究竟】
“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
“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
【嘲笑·讥笑】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大抵·大概】
“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 “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
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
【订金·定金】
“订金”,不具备担保的性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
“定金”则具备担保的性质,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而后·尔后】
“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 “尔后”,从此以后。
【格外·分外】
“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 “格外”不受这些限制。
【何况·况且】
“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鉴于·由于】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
【径直·径自·竟自】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 “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 “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琅琅上口·朗朗上口】
“琅琅上口”有“诵读熟练、顺口”;“文辞通俗,便于口诵”之意。
“朗朗上口”只能形容:诵读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
【偶尔·偶然】
“偶尔”:频率、次数。
“偶然”:概率、可能性。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
【缺乏·缺少】
“缺乏”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缺少”: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是具体名词,如“人、钱、图书、机器”等;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信心、经验、文化”等,这时的“缺少”可与“缺乏”通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
【容易·轻易】
“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
“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
【消失·消逝·消释】
“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
“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
【严重·严峻】
“严重”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情况紧急,使用范围较广。 “严峻”着重表示“严肃、严厉”,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表情。
【幽静·寂静】
“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致的感觉。
【约略·大约】
“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 “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
【制定·制订】
“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 “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
“摸索”意为试探着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 “探索”指尝试、试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扶助”是帮助的意思,即给予他人在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抚养”指抚育、教养,多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养。
“赡养”指成年子女对年老父母或长辈的照料。
“协助”指从旁帮助,强调“辅助”的意味。根据句意,正确答案为A。
“惨淡”指凄惨悲凉; “凄楚”指凄惨可怜;
“富有”多形容某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富足”形容人们的生活情况。
“单一”指只有一种;
“单调”指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铺通”是铺设完成;
“开通”是指交通、通讯等线路开始使用。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 灌注:浇进;流入。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用武力吞并别国领土。 鲸吞: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
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 竖立:多用于具体的事物。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词。
原型: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质疑:提出疑问。
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容置疑。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迁就:将就别人。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 心酸:心里悲痛。
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折桂:强调实现。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取向:选择的方向。
幻景:虚幻的景象或幻想中的景物; 幻境:虚幻奇特的境界。
实足:确实足数的。 十足:①成色纯;②十分充足 捐赠:多与“财产、物品”搭配 捐献:多与“器官”搭配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 苍茫:与“大地、暮色”等搭配。
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典范:指可以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 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误解:1.理解得不正确。2.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别故意曲解我的话。
违反:政策|违反纪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推断:推测重在测度和捉摸,据理推论结果;推断重在通过推测断定后得出结论。
选择:可用于人,也用于事物,使用非常普遍; 抉择:指二者选一,对象多为重大而严肃的事物,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只用于书面语。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剔除糟粕。 排除:除掉,消除。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易错易混成语辨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
“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
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
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6
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6
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6
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
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
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褒义词)
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褒义词) 7
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
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7
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
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7
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
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8
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多用作贬义)
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
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贬义词)
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9
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
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
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不要望文生义)
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艾:治理,惩治)
9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贬义词)
9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
10
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10
2、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贬义词)
10
3、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10
4、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惟,思考)。 10
5、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褒义词) 10
6、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褒义词) 10
7、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贬义词)
10
8、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0
9、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贬义词)
110、满目疮痍: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只能用来形容国土家园。) 1
11、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1
1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
13、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1
14、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多用贬义词) 1
15、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
16、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1
17、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
18、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贬义词)稽:考查。 1
19、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120、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对待事物) 1
2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褒义词) 1
22、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
23、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要望文生义) 1
24、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多作贬义)
1
25、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已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
2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
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
1
28、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
29、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0、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1
31、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注意不要重复) 1
3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
3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
34、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注
意不要望文生义)
1
35、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
1
36、乐不思蜀: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东魏国的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泛指乐而忘返(贬义词)
1
37、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1
38、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1
39、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14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
5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了。 1
52、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1
53、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
54、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
55、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
56、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
57、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1
5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多用作贬义词) 1
59、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60、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6
1、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6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注意形容的对象是“做”,而不是“说”。)
16
3、如履薄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不要认为形容形势危急。 16
4、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贬义词) 16
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16
6、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贬义词) 16
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个人)。 16
8、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16
9、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70、名噪一时:名声广为传扬。(中性词)
17
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 17
2、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义词) 17
3、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17
5、独辟蹊径:比喻处事有独创性。 17
6、莫须有:形容故意捏造的罪名。
17
7、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17
8、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汪要望文生义)
17
9、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180、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贬义词)
18
1、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贬义词)
18
2、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对。多用于贬义。 18
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8
4、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无中生有的事实,或是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言词。
18
5、骇人听闻:指程度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指坏人坏事) 18
6、相提并论:侧重不分彼此,不分上下,重在“并”。
18
7、同日而语: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定语气。 18
8、不可理喻:只用于人,贬义词。
18
9、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190、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9
1、一蹴而就: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19
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19
3、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19
4、等量齐观:多用于对待事物。 19
5、一视同仁:多用于看待事物。 19
6、不翼而飞: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19
7、不胫而走:指一般消息而言。
19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19
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 20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20
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0
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20
3、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不悲号的农民。
20
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0
5、爱屋及乌:因为爱国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20
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20
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20
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
20
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10、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多指男女不正常行径)
2
21、暴戾恣睢:暴庚,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2
22、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2
2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
2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2
25、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九一样。
2
2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ì(四声)
2
27、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
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2
28、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2
29、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多含贬义。
230、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2
31、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2
32、别出机抒:机抒,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2
33、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黄河。比喻地势险要。
2
34、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2
35、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2
36、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2
37、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2
38、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2
39、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240、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2
41、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
2
42、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2
43、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2
44、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2
45、不稂不莠:根,狠尾草;萎,狗尾草。根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2
46、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
47、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
48、草菅人命:草营,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2
49、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250、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2
51、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苹,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2
52、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2
53、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2
54、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2
55、赡宫折桂:瞻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2
56、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2
5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2
58、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2
59、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260、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26
1、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26
2、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26
3、出水鞭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26
4、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26
5、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26
6、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26
7、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
8、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26
9、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270、错彩镂金:错,涂饰;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27
1、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27
2、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一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27
3、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发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7
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27
5、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恩负义,背弃根本。
27
6、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27
7、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27
8、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l 27
9、待价而沽:沽,出卖。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280、戴月披星:形容早出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28
1、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28
2、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28
3、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28
4、弹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28
5、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28
6、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垫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28
7、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28
8、豆寇年华:旧时指女子十
三、四岁为豆寇年华。 28
9、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现多用贬义
290、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贬义。
29
1、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29
2、道路以目:旧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29
3、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29
4、耳鬃斯磨:鬃,面颊两边的头发;斯,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29
5、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29
6、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29
7、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失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29
8、发指毗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毗裂,眼眶睁得开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9
9、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300、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30
1、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易褒贬误用成语
B 不假思索: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说话办事迅速。(褒义) 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褒义)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作品引人入胜。(褒义) C 长此以往:长久的这样下去,多指产生不好的情况。(贬义)
处心积虑:费尽心机,谋划已久。形容千方百计的谋划要干某事。用于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汁有所凭借,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的看着。形容又怕又恨的神态。
充耳不闻:(P30.28)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D 大模大样:形容摆开架势,满不在乎的样子。也形容傲慢自大,旁若无人的样子。(贬义)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崇拜到极点。(贬义)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贬义)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褒义)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褒义)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贬义)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贬义)
E 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褒义) F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贬义)
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也可以指为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贬)
G 高枕无忧: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也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中性不做贬义) H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给丢了(贬义) 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贬义)
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表示热爱教师工作) J 金科玉律:原来形容尽善尽美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改变的信条或规定。现多含贬义。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毛,聚集起来可以制成皮袍。比喻积少成多。(褒义)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褒)也可用作只顾自己,怕惹是生非。(贬义)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贬)近义词是死灰复燃。 K 口若悬河:说话像河水下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褒义) 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L
老气横秋:形容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贬义) M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
面目全非: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含贬义)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常被误用为贬义。(褒义)
N 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难的人。也可讥讽二人同样坏。(贬义) P 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贬义) Q 前赴后继: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多用于革命战争(褒义) 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贬义)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贬义)
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S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价值,有意义。(褒义)
神气活现: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得意、傲慢的样子。(贬义)=神气十足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学。(贬义)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贬义)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说三道四:(
二、6)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T 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投井下石:(
二、8)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W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事不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贬义)
无所不至:(P26.4)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贬) 蔚然成风:形容事情逐渐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褒义)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尾大不掉:(P30.81)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X
胸无城府:内心没有难以揣测的打算或计谋。胸怀坦荡,直率真诚。(褒义)
行若无事:(P31.19)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褒)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贬)
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贬) Y 一团和气:一片祥和之气。后多形容态度非常和蔼。现也指无原则的和气待人。(贬义) 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贬义) 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贬义) 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贬义) 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贬义)
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贬义)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褒义)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褒义) Z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贬义) 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贬义) 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
指手画脚:多用来指轻率地指点、批评,(贬义)也可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褒义)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贬义) 擢发难数: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贬)
易谦敬辞失当成语
B 敝帚自珍:自己的破扫帚,也被看做宝贝,很是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很珍惜。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C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D 鼎力相助:只用于说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G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一般作贬义) J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L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P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或张挂别人给自己的题赠的字画等使自己非常光荣。用作谦辞。 抛砖引玉: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Q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S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T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W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X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Y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一言九鼎:敬辞。别人说话顶用,受到大家尊重。
易望文生义成语
A 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土,本乡本土。重,重视,不随便。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B 半斤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不易之论:改变。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不刊之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不归之路:○1生活或工作永不后悔的抉择。○2无法后退的选择。○3走向死亡的道路。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
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C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话。也形容对某事漠不关心。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差强人意:差:勉强,尚,略;强:振奋。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能让人满意。
曾几何时:才过了没多少时间。指没过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 蹉跎岁月:指时光白白流逝。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D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把真诚、善良、完美的品德发扬光大而使人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感化。后也表示做事马虎,不细心。
独具慧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易误解为“打官司”
丁公凿井: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得意忘言:已领会,不需再说。后引申为心照不宣 E 额手称庆: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F 风声鹤唳:唳:叫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犯:触犯;校:计较。 反弹琵琶:比喻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G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改头换面:佛教语,指人在轮回中只改变外形而已。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H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J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但形状规模小.整个形体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见微知著:微:微小(隐约);著:明显;知:知道。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或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应及时引退,从而保全自己。
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K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语。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口若悬河: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侃侃而谈:谈得理直气壮。侃侃,刚直(多误用为形容聊天)。 L 洛阳纸贵: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M 眉来眼去:形容用眉眼传情。多指不正当地勾搭。最初是用来比喻观赏景色。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或者比喻人冷酷无情。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
米珠薪桂: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N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的相反。 P 攀龙附凤:原指追随帝王或德高望重的人,以便造就自己,建立工业。后比喻巴结或依靠有权势的人。
旁若无人:可以形容高傲,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Q 七月流火: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人力进行侵扰。
琴瑟失调: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R 若有所失:形容神情或心态失落,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 S 四平八稳: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十室九空: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三人成虎: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师出无名:也称“兵出无名”。意思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 贪多务得:原指尽量多地求得知识。后多指贪心不足(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
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莘莘,形容众多。多出现搭配不当情况。
拾人牙慧: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首当其冲: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T 醍醐灌顶: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投鼠忌器: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老鼠旁边的器具。比喻想干而又心存疑虑,不敢放手干。 叹为观止:用来赞美事物好到极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哪里出了问题,就去哪里应付,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W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尾大不掉: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微言大义:精辟的言辞,深刻的含义。原指儒家经书的要义、道理。后泛指精微的言语包含着深奥的意义。
无所不用其极: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无为而治: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X
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行云流水:①比喻自然不拘执、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③形容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巧,像行走的云和流着的水。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都兼收并蓄。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 信笔涂鸦:随便用笔抹画。后形容抒发拙劣或胡乱写作。
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的忧喜福祸都相连。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Y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一片冰心: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一张一弛:比喻治理国家应宽严结合,也比喻工作和生活应劳逸结合。
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本义是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言不及义:指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Z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易误用对象成语
B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形容虚心好学。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消息传得很快。 不翼而飞:一般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不可开交:比喻没法摆脱,一般用于“吵、闹、打”等方面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在句中作谦语
不瘟不火:指表演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C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专指南方春色。
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春秋鼎盛:人到壮年,一生最旺盛的时期。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很健康。不能用来形容树木繁茂。 D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指的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 豆蔻年华: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子。
独占鳌头:比喻在竞争中夺得首位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体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F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度姿态柔美的样子。 凤毛麟角:比喻人或物品的珍贵,世间稀少 G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各尽所能:个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耿耿于怀:心里搁着某件事,不能忘怀。
鬼斧神工:建筑或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国色天香: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或比喻人。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美妙。 H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可用于人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不用于演戏。 昏天暗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志不清。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多得无法计算。不能形容商品。 J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该成语适用对象不能用于某一人 K 口传心授:形容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L 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
励精图治: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连篇累牍:形容文章用过多文字叙述。
两小无猜:比喻小的女孩和男孩,一起玩耍,心无嫌猜。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琳琅满目:“琳琅”指精美的玉石,比喻珍异的物品、文章或人材。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密集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多用于年轻人。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
M 眉飞色舞:指用于人
眉来眼去: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暗中勾结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明日黄花:比喻已经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误入歧途。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N 年富力强:形容年轻人。
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 P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谦虚。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Q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谦谦君子: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只能指人工的不能指天然的。 琴瑟失调:比喻夫妻不和
青梅竹马:原是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自己,对象为人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专指对他人。
起死回生: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
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指人。 R 人面桃花: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如虎添翼:既比喻恶人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者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如蚁附膻: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议论深刻。 若有所失:心情惆怅。 S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神完气足:精神饱满,气息充足。形容文章首尾通畅,一气呵成。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也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事物而身心愉快。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一般用于美好的景色。
T 特立独行:独特地立身行事。形容人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 体无完肤:形容论点被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很多。
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多指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 头角峥嵘: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常,不平凡 兔起鹘落:动作敏捷(作画,写字,写文章迅速)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书法气势豪放。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只能形容说话,含贬义。 W 万紫千红:多比喻事业繁荣兴旺或事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非常好,十分逼真 蔚为大观:汇成盛大的景象给人美不胜收的观感
无痛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而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X
细水长流:指有计划地使用有限财物,使不致缺乏。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事。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反义词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信笔涂鸦:指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指画画。也常用作谦词。 栩栩如生:形容文字,绘画生动活泼。
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Y 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绝。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张一弛:比喻治国宽严相结合,也比喻工作,生活上劳逸结合。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不能形容做事。
有声有色:形容表演精彩,具体生动,也形容叙述或描绘得十分生动。 有始有终: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与人为善: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Z 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不止指女孩。 振聋发聩:形容语言文字唤醒糊涂之人。
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
炙手可热:本义是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只能用于男女尤其是夫妻间的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破镜重圆、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琴瑟和鸣
对象含有“文章”的: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好,无法再添一句话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体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连篇累牍:形容文章用过多文字叙述。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琳琅满目:“琳琅”指精美的玉石,比喻珍异的物品、文章或人材。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谦虚。
神完气足:精神饱满,气息充足。形容文章首尾通畅,一气呵成。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体无完肤:形容论点被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很多。 兔起鹘落:动作敏捷(作画,写字,写文章迅速)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对象多指文章或唱歌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不能形容做事。
对象为坏人坏事的:
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大怏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眉来眼去: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暗中勾结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第四篇: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一)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语句中某一重要词语的理解。一般是先提供一个句子,句子中某个词语下面预先画有一条横线,要求考生在四个词语选项中找出一个意义最为贴切的进行替换。
词语替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考题中画线部分的词语,同时能够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语义和不同语义,然后迅速选定其中一个进行替换。
需要说明一点是,在最近两年的试卷中,词语替换已不再出现。但词语替换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个基础,考生还是应将这种题型的训练作为提高自己语感与理解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
二)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别分析能力。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
同词语替换相类似,选词填空题也是考查考生因词义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相互干扰的情况中对不同词语的辨析能力。只不过因为缺少了句中的参考词语,难度稍微大了一些。成语使用、关联词使用是选词填空的特殊形式。
一、同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别能力,需要考生从多方面掌握词形、词义相近的词语。做好此类题的核心在于掌握好同义词。下面就同义如何辨析提供一些方法。
辨析同义词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1.词义方面
首先,词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蔑视”和“藐视”,“诬蔑”和“诬陷”,它们的词义都是从轻到重。
其次,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边疆”和“边境”它们的范围是从大到小。
再次,个体与集体不同。如树(个体)——树木(集体),纸(个体)——纸张(集体)。另外,语素的不同也使词义有异。比如“刊误”是“修改错误”之意,“刊”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刊”即此意);而“勘误”则是“列举更正书刊中文字的错误”的意思。 2.色彩方面
从感情色彩上加以区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就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 3.用法方面
有些词语的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换”与“交流”,“交换”常与一些具体词语搭配,如“礼物”、“意见”,“交流”常和一些抽象词语搭配,如“思想”、“经验”。有的词语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节约”(动)与“节俭”(形),“充分”(形)与“充满”(动),“品位”(名)与“品味”(动)。
4.使用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如“目不暇接”(主动性)与“应接不暇”(被动性),“接受”(收下来,被动)与“接收”(收过来,主动),“授权”(主动)与“受权”(被动)。 5.反义词不同
如疑惑——相信,困惑——理解,虚伪——真诚,虚假——真实
二、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此部分知识主要在于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区分误用和正确使用的成语。其中,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是关键。
造成成语误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①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②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义。再如“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万人空巷”、“从长计议”、“文不加点”、“火中取栗”、“别无长物”等。 2.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也有其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以至全文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例如: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它是一个贬义词,上句误用作褒义词。 3.词义轻重失当
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用。
例如:①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②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①句中,“语无伦次”指讲话或写文章颠三倒四,没有条理。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让人“深恶痛绝”,显然该词用重了。②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4.不合适用对象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 5.搭配不当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复。
例如:①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这与①句开头“初春”显然矛盾。“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见笑。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②句中“被人”属多余。 6.不合惯用句式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7.“敬谦”误用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如: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①句中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中误用为谦辞。 8.词性误用
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形容词短语,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不可乱用。
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瓮中捉鳖”是个动词短语,①句中把它当作名词短语而误作“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②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而误带宾语。
三、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
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更多地偏向于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辨析主要涉及到意思或词形相近的词在应用上的区别,广大考生可以在例题中慢慢理解。其实,如果可以很好地使用关联词,对关联词辨析的掌握也就比较容易。但关联词的使用一直是个难点,因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试题涉及的有些不仅仅是关联词。这就要求考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由于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我们将介绍虚词的辨析与使用。 1.准确辨析一般虚词
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再”和“又”,“从而”和“进而”,“对于”和“关于”,“偶尔”和“偶然”,“一向”和“常常”,“分外”和“格外”,“由”和“由于”等,同时结合语境认真挑选。 2.注意虚词的使用 (1)理解词义。许多虚词其实意义并不虚,明白了意思,用法也就清楚了。比如“不止”和“不只”,前者是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的意思,后面常跟数量词;后者是连词,与“也、而且”等呼应,后面常跟分句。
(2)注意搭配。虚词尤其是关联词语常互相搭配或与实词搭配使用。常见的错误有: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昨天下了一夜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为“反而”) “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关心这件事。”(把“和”改为“或”“还是”) ②介词搭配不当。
例如:“同学们无不为我们班级所取得的成绩而信心百倍,你也绝不能为我们班级丢脸。”(改为“给”)
“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改为“以……为”或“把……作为”)。
③虚词与实词搭配不当。
例如:“无论困难这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这么”改为“多么”)
“尽管困难多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多么”改为“这么”) (3)注意虚词的位置。
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因为”应放在“他”之前。这主要涉及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先后问题:前后分句如果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语之前;主语如果不同,则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
②否定副词位置不当。
例如:“你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雷锋的名字被大家没有忘掉。”
“不”、“没有”应分别放在“把”、“被”之前,因为“把”字句、“被”字句中,否定词应在“把”、“被”之前。
③连词位置不当。
例如:“人参和貂皮、大豆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特产品。”
“和”与顿号应互换位置。一般说来,当有几项事物并列时,“和”字连接最后两项。
一、词语替换
【例题1】为了查清事实真相,本报记者又连夜采访了几位事件发生时的知情者。() A.拜访 B.寻访 C.访问 D.走访
解析:答案为D。只有“走访”更符合句中“采访”的原义,所以答案是D。
【例题2】老张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只要有他在,大家总是乐呵呵的。() A.动人 B.和谐 C.风趣 D.可爱
解析:答案为C。“诙谐”一词主要是指老张这个人说话幽默,与“风趣”是同义词,因此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
二、选词填空
【例题1】我()这块迷人的土地,这里有我曾经的梦想。 A.留恋 B.依恋 C.迷恋 D.爱恋
解析:答案为A。“依恋”是指不忍离开,它含有一种感情上的寄托与依赖;“迷恋”是指强烈的极度的爱慕之情;“爱恋”是指一般意义上感到被深深地吸引;“留恋”强调舍不得离开或是舍弃,由此可见A为最佳答案。
【例题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题目涉及了“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连词的用法。“况且”表示一种直陈的语气,有进一步申述的意思,它与②句的意思相符。“何况”的一个用法是表示甲如此,乙则更不必说了,这与①句的意思相符。“而且”常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即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这与③句的意思相符。
三、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例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选择项中,“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为一对近义成语。前者原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无法接待应付;后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①句适合用“目不暇接”,③句适合用“应接不暇”。“琳琅满目”与“美不胜收”也是一对近义成语,前者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工艺品),后者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整体的美感,可见后者包含的意思比前者多一层。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②句填入“美不胜收”,④句填入“琳琅满目”比较恰当。
【例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需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答案为B。这是一道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的试题。A句中的“安步当车”出自《战国策》,原指慢慢地步行,就当坐车,表现了一种从容的态度,与句中的抢险气氛不相合。C句中的“车水马龙”出自《后汉书》,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用来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而C句中要表示的显然是花摊前的顾客很多。D句中的“蓬荜生辉”是一个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而D句中所指的是别人的新居,当然不妥。B句中的“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表现出一种傲慢神气,用来形容从小就自认为高人一等、有优越感的“她”是比较恰当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1.(2002年〈A〉,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2题)
【原题】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逐渐[]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文中[]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解析:答案为B。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演进,指演变进化;演绎,指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演化,指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依据题干,显然C、D要被排除掉,又因为演进含有演变的意思,同时强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在这里选择B最佳。 2.(2002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8题) 【原题】[e]所谓“拿破仑学”的学者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内的拿破仑传,[f]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g]不下六七种之多。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传记。
[e][f][g]恰当的措辞是:()。
A.无论 还是 就 B.且不说 仅 就 C.无论 仅 就 D.且不说 如果 也
解析:答案为B。“无论”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往往后面要接上“还是”“或”之类的词语,所以C选项被排除。而A选项当[f]处用“还是”的时候显然不通,所以A被排除。比较“仅就”和“如果也”显然[f][g]处用“仅就”比较合适,所以此题选择B较佳。 3.(2003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4题) 【原题】“五四”前后西方文化大引进,新的政治、科技词语大量甲。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方面的新词语尤为活跃,如“知识经济”、“特区”、“下岗”、“炒鱿鱼”等等。核裂变之际,各种微粒高速碰撞,便产生新的微粒。语言现象乙。
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涌现 与此雷同 B.诞生 与此雷同 C.诞生 与之类似 D.涌现 与之类似
解析:答案为D。这道题主要辨析“涌现”与“诞生”以及“与此雷同”与“与之类似”的区别。涌现,指(人和事物)大量出现;诞生,指出生。显然甲处用“涌现”较为合适。与此雷同,指与之相同的意思;与之类似,指与之大致相象的意思。显然乙处用“与之类似”较为合适。综上选择D最佳。
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语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解答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考生头脑中应当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同时,考生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
第五篇:词语辨析大全(DOC)
词语辨析大全
0
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
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
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
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
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
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
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
8、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
9、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10、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11、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12、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 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13、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14、不详、不祥:前者指(1)不详细、不清楚;(2)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5、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6、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7、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8、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9、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20、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21、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22、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23、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24、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5、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0
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0
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0
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0
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0
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0
6、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0
7、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0
8、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0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23、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4、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25、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26、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27、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28、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29、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30、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31、戴、带:“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32、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0
1、而后、尔后: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0
2、恩惠、恩赐: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0
3、偶然、偶尔: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0
4、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0
5、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0
6、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0
7、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0
8、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0
9、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10、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11、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12、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3、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4、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5、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6、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7、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8、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9、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20、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0
1、改进、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0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0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0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0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0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0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0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0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读jy;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读gey.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15、化装、化妆:“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16、含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17、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18、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19、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20、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21、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22、拣、捡: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23、坚苦、艰苦:“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24、艰辛、艰难: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25、决、绝:“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26、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27、精密、周密: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28、截止、截至:“截止”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截止”读jiézhǐ;“截至”读jié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29、局面、场面: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30、交流、交换: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31、聚歼、歼灭: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32、尽管、无论: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33、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
34、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35、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36、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37、精练、精炼、简练:“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38、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39、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惊愕”<书>吃惊而发愣;“惊骇”<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40、经历、阅历: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41、激动、感动: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42、检查、检察、监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43、教诲、教训: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44、辣手、棘手: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45、界限、界线: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46、急躁、暴躁: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47、激奋、激愤(激忿):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0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0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0
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0
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0
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0
6、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0
7、连接、联接: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0
8、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0
9、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10、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11、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12、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13、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14、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5、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6、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7、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8、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9、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20、利用、运用、应用、使用:“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21、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22、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3、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24、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25、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26、弥补、填补: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27、名声、名气:“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28、名义、名誉:“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誉”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29、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0、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31、年轻、年青: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年轻”: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年青”只用于人:(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2、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33、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34、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35、批评、批判: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36、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37、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38、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39、彷徨(旁皇)、徘徊: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40、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0
1、情义、情意、情谊: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0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0
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0
4、启用、起用: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0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0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 0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0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0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13、权利、权力: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权利”;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权力”。
14、侵犯、侵害: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强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18、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19、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20、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21、思绪、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2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示例”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2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2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2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2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2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2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3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3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3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3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