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通用)

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通用)

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工作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工作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工作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工作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工作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全域旅游迎检工作汇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嵩县旅游工作汇报

县长

宗玉红

(2016年8月6日)

尊敬的寇局长,各位领导:

此次,省旅游局全体班子成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在寇局长带领下深入嵩县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局对嵩县旅游和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随车导游已经把嵩县旅游整体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了介绍,下面,我重点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旅游扶贫工作,向大家作以汇报,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在省、市旅游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2月,嵩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按照“5A嵩县”理念,本着“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全域规划、城乡一体”的思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以生态景观廊道为连线,以特色旅游村镇为重点,穿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若干特色旅游片区,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真正把嵩县打造成一个生态优良、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全域规划引领

年初,我们对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县委徐书记任第一组长,我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都分别明确领导分管旅游工作,真正把“旅游带动”战略落到实处。我县邀请成都来也股份公司编制《嵩县全域旅游规划》、《嵩县旅游五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计划下周可完成初稿。我县的两个旅游大镇白河镇、车村镇也分别编制了乡镇全域旅游规划。为统一全县干群思想,我县还邀请来也公司杨振之教授、洛阳市旅发委领导和云台山、重渡沟的负责人,为我县领导干部举办了全域旅游系列讲座。

(二)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特色旅游片区

我县以知名景区为龙头,挖掘整合周边资源,推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六大特色旅游片区:一是重点抓好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旅游要素协同发展,加快星级酒店、温泉度假小镇、养生养老度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等项目建设,带动周边连片同步发展。二是着力打造云岩寺佛教养生文化旅游区。以白河镇生态环境为基底,以千年古刹云岩寺为依托,培育面向全国市场的佛教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区。

三是强力推动天池山、木札岭景区提升。

进一步提高天池山红色文化旅游档次,打造旅游新亮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之成为嵩县第二个5A级景区。木札岭景区重点开发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产品,引领高端消费。四是加快建设陆浑湖滨休闲度假区。持续推进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整合两程故里、曲里温泉、伊尹祠、汤王庙和周边乡村资源,综合开发环湖休闲度假旅游。五是有效推进两程故里开发。建设以北宋建筑为主题风格的两程故里文化园,形成理学文化主题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板块。六是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突出豫西山乡生活、生产、生态特点,坚持个性化发展方向,建设一批高水准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为强化要素集成,有力支撑特色旅游片区建设,一是大力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完善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道路交通、景区内道路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星级宾馆和农家宾馆。二是提升景区生态环境。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使用环保型设施、设备和用具,节约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最大限度降低景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三是实施旅游投资和消费促进计划。加大对“嵩胡”、茵陈汁等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出嵩县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大力发展健康养老项目,开发适合老年旅游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四是着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全县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三)加大投入,持续升级,精品景区打造强力推进

旅游景区是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和重心。2016年,我县以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档次为重点,通过招商、合作,计划投资16亿元,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

一是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

完成投资近7亿元,实施了庙眼综合服务区停车场、森林木屋、美食街、北欧风情酒吧一条街、小黄山索道、五星级白云山国际大酒店、四星级白云人家度假酒店、黄石崖至庄河拉道路以及玉皇顶观景平台、九龙瀑布下延段、白云湖环湖步道、情人谷、鹿园景点提升等9大项目,景区档次明显提升。

二是天桥沟自驾游营地项目。

滑雪场项目于今年1月15日实现试营业,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完成;50套木屋别墅建成;小镇及周边村民饮水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完工;3A级旅游公厕应完成两座,停车场已完成约7000平方米;度假中心加紧办理土地规划手续;自驾营地7月16日正式开营;滑雪场后续配套设施10月底完工。

三是莲花山山地运动度假区项目。

目前,景区正在按照3A标准对基础设施进行装修及完善。河道整理已完成,游客接待中心装修已基本完成。二期规划建设30余栋农家宾馆正在规划设计。

四是云岩寺文化旅游度假景区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云岩寺保护及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换乘中心、安置房等。目前,停车场跨河大桥已经竣工;4座古塔复建,设计已经全部完成。搬迁安置区、小型拦水坝基础正在处理。

五是石头部落3A级景区创建。

一是景区入口至景区道路路基已经完成,正在铺设;二是民俗文化博物馆正在封顶;三是保安楼、柴家大院修复完成;四是5号、8号农家宾馆提升完成;五是景区石头危房、旧房正在进行复修;六是1000亩采摘园果树已经栽植完成;七是游客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园、排污管道等工程正在进行。

六是其他景区提升项目。

木札岭景区完成景区入口、官帽峰、原始森林三个停车场以及官帽峰、石林、原始森林三处观景台的提升;天池山景区完成景区道路、旅游公测、饮水工程等设施的提升,6月15日,与洛阳紫金银辉黄金冶炼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四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框架协议;卧龙谷新建一处水上乐园。木札岭滑雪场、白云漂流等景区均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了提升。

(四)

实施“572510工程”,加快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结合嵩县实际,我县着力推动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每年打造5个特色小镇,三年覆盖全县16个乡镇;提升7条精品线路(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办10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做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稳步推进,为全域旅游格局形成提供坚实支撑。

为扎实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大力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完善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道路交通、景区内道路交通建设。着力推动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城镇周边和河流两岸的绿化带建设,目前,正在重点打造洛栾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尧栾西高速公路、南车路、311国道、九石路、天白路、天城路8条生态景观廊道。二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2016年,嵩县新建旅游公厕20座,改建旅游公厕12座,数量位于全市第二。

(五)创新营销手段,营造全域旅游的良好氛围

一是大力推行新媒体宣传。

除5A嵩县、白云山景区、自驾旅游小镇等官方微博外,旅游局在《今日头条》发布原创图文信息,阅读量已经达到390万人次,进入全省自媒体50强;

二旅游景区大型节会活动不断。今年,县里组织举办了汽车自驾与露营大会、陆浑游泳大赛,白云山举办了白云山号郑州城际列车冠名、高山牡丹游园会、暑期对学生、教师免票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尤其是7月份刚刚举办的瑞贝卡2017全球趋势发布会,张雨绮、刘诗诗等明星汇集白云山,在森林氧吧召开大型发布会,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白云山景区真正起到了对嵩县旅游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天池山、木札岭还举办了中国书画名家采风活动、全省十八地市电视台联合采风活动,木札岭滑雪场、天桥沟滑雪场春节前还联合举办了青少年滑雪节等。

三是乡村旅游好戏连台。

在旅游部门的策划下,城关镇举办了首届免费采摘节,杏花村、百果园、葡萄庄园等生态农庄生意火爆;天桥沟自驾游营地举办了开营仪式;木植街举办了杨山消夏露营森林旅游节,推出了野菜菜盒农家宴、周末篝火晚会、露天电影放映周等系列活动,昔日僻静的山村,现在游人如潮;嵩湖农庄也举办了民俗手工艺展演活动,让铁匠铺、木匠铺等古老的手工艺得到了传承,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工作新模式

旅游资源是嵩县最大的优势,脱贫攻坚是嵩县当前最艰巨的任务,因此,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立县、旅游带动”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坚持旅游与精准扶贫、扶贫搬迁结合,旅游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推动旅游业融合一产、带动二产、融合三产,按照“旅游+”的思路,发挥旅游业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出大景区带动、农旅融合、旅游商品制造、特色乡村发展等四大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嵩县是山区贫困县,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卧龙谷等主要景区周边,基本上也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近年来,通过培育龙头景区,促进了周边交通设施提升、生活环境改善,带动了景区周边乡村在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交通业、商业、建筑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创业富民和就业富民。通过开展农业旅游融合,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实现农业直接增收和旅游观光体验收益的双获益模式。通过引导旅游商品生产,使村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旅游商品制作和销售。通过开展特色乡村发展模式,对于具有独特文化特色、良好避暑气候或景观效果的乡村古村落,实施整村推进战略,进行整体的挖掘、包装和改造,可以使贫困村迅速整体脱贫。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让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转化成对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整体拉动,带动一个片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活跃发展。车村镇的木札岭,就是旅游带动脱贫的典型例子。木札岭是个自然村,是龙王村的一个村民组。该区域耕地较少,没有矿产,没有工业,开发旅游之前,大量人口没活干也没钱赚,出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长期以来只有靠山吃山,砍树卖木材。2002年,木札岭36户人家174口人,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木札岭景区2002年4月开园,当地农民开始进入旅游产业链条,成为其中的一环,不仅提供旅游服务,而且从中得到不菲的收益。现在,在木札岭旅游景区的带动下,已经拥有规范化的农家宾馆300多家,标准化旅游床位超过10000张,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最高的农户人均超过10万元,直接就业2000多人,超过该区域全部劳动力的半数以上,并有不少村外的顾工。现在,该村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扩大,农家宾馆从质和量上,几乎是年年升级年年扩大,已经“蔓延”到周边5、6个行政村。目前,当地农民,已经从餐饮住宿逐步向无公害种植、漂流、商业零售、旅游客运、手工制作、花卉、中药材、旅游工程等行业延伸,由一环向多环发展。对比其他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则只有3600多元,旅游与非旅游从业者收入相差几近10倍。

政府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企业利润,更在于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嵩县的实践证明,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具有市场优势强、产业活、造血功能强、带动作用大的特点。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实实在在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旅游与农业结合,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旅游与扶贫结合,让嵩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走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嵩县的实践还证明,旅游扶贫是实实在在的扶贫,而且脱贫后不易返贫。

今年,我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县政府文件形式,出台《关于支持农家宾馆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整合资金2000万元,在规划设计、贷款贴息、土地调整、宣传营销等方面对农家宾馆进行重点扶持;出台《关于促进景区周边旅游要素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旅游景区开发或新上旅游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从事旅游商品开发、新成立旅行社和旅游购物中心、引进旅游招商项目、旅行社团组团到嵩县旅游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或奖励。

通过旅游与扶贫结合,催生了一批旅游新业态。今年,天桥沟滑雪场、天桥沟自驾游营地、白云山水上乐园、八道沟温泉度假区均建成开业;通过乡村旅游与观光休闲农业相结合,催生了一大批特色农庄。旧县仙女潭休闲度假区、旧县田园牧歌农业采摘观光、田湖豫西民居风情园、毛庄果蔬采摘园、程村葡萄采摘园、城关镇杏花村农庄、百果园等一大批农庄建成开园。石头部落创3A项目正在实施。通过大景区的脱贫带动作用,农家宾馆蓬勃发展。规划的700家农家宾馆提升改造项目正在进行,目前,全县共完成农家宾馆提升改造登记造册610家,其中,141家正在规划,235家正在建设,234家已经竣工。通过旅游扶持政策的引领,旅游商品生产渐成规模。我县加大对“嵩胡”、“茵陈汁”、“烙画”等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出嵩县特色旅游商品系列。目前,已经挖掘整理旅游商品种类达12类、208种,全县从事旅游经营的商户达6850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31家。可以看出,旅游业对群众脱贫的巨大拉动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三、下步工作

嵩县是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当前,嵩县旅游也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嵩县成为省旅游局的对口帮扶对象。这对我们嵩县来说,是最大的支持,嵩县也赢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不辜负省局的厚爱和期望,抓住扶贫攻坚和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难得机遇,加快嵩县发展。

在真诚感谢的同时,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嵩县县委、县政府,向省旅游局提三点请求:

一是关于A级景区创建。

我县的石场村(石头部落),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石头文化村,已经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目前已累计投入近亿元,正在打造3A景区;天桥沟村位于白云山景区入口,位置优越,是省级美丽乡村。在省局的帮助下,该村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目前,正在按照开放型的4A景区进行打造;天池山、木札岭两个4A景区也在按照5A景区进行提升。以上3A、4A的创建,我们计划年内完成;5A的创建,我们拟于“十三五”期间有所突破,恳望省局给予帮助、支持和指导。

二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希望省旅游局在工作思路上给予指导,在人才培训上给予支持,帮助嵩县创建成功;

三是在旅游扶贫攻坚上,希望省旅游局能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培训、农家宾馆管理、宣传营销、智慧旅游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并请帮助我们在旅游扶贫方面探出新路子,总结好经验,推出新亮点,做出新贡献。

最后,再次对寇局长一行莅嵩调研表示欢迎和感谢,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多来嵩县看一看,对嵩县的工作多支持,多指导,多批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各位领导的指示和意见,认认真真抓落实,确保扶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2020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将XX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XX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以“宁夏旅游小特区”为目标,构建全域旅游“一核、两中心、两轴、三片区”的全域空间布局,铸立“魅力金凤 休闲之都”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辖区现有2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4家,高端品质酒店和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26家,旅游商品研发基地8个,旅游特色购物店2个、特色旅游街区1个,直接从业人员1881人。2019年,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切实形成了XX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格局。在深入考察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银川市XX全域旅游规划》《XX全域旅游三年工作计划(2019-2021年)》,全力构建“一核、两中心、两轴、三片区”空间布局。

二、丰富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

。一是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充分发挥辖区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览山公园、花博园等区域为重点,全面推进阅海滑雪场、水上运动休闲区、夜游银川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精心打造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和“悦游银川”,环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推进“旅游+现代农业”,南部以打造良田镇农业观光特色小镇为抓手,打造银川市的“百果园”“后花园”;北部以拓展丰登镇润丰村利思田园蜜语农业生态产业园功能为主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推进“旅游+商业”,立足商业联盟和“六大商圈”特色优势,推进六大商圈植入旅游元素,先后举办“乐活金凤·悦享生活”、“文化金凤·四季欢歌”等系列惠民活动,推动消费体验升级,擦亮“购物在金凤”品牌名片。四是推进“旅游+研学”活动,统筹宁夏博物馆、科技馆、地质博物馆、大剧院等展馆、剧场资源11家,精心打造“研学游+夜旅游”精品路线。

三、强化基础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出台旅游项目扶持政策,建立完善旅游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宁夏特色旅游商品创新研发与宁夏特色物产馆建设、夜游银川等一批文旅项目,实施良田镇胭川湖123产业融合旅游示范区等6个项目。整合XX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餐饮美食、节庆活动、特色购物、乡村旅游、新兴业态等各项旅游信息,建立旅游数据中心,通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实现一站式旅游服务的内在需求。

四、优化公共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丰富森淼生态旅游区、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银川文化城等区域项目产品,推动森淼生态旅游区、“悦游银川”项目创建4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投入660万推进旅游厕所、旅游商品研发、旅游特色街区及旅游购物商店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借势宁夏、银川市成熟旅游平台,强化营销推介,宣传“魅力金凤·休闲之都”品牌,不断扩大XX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下一步,我区将加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研究出台旅游项目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产业要素完善提升、公共基础完善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引进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五大工程,完善全域旅游各项配套系统,整体提升金凤城市旅游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创建成功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篇:在考察全域旅游汇报座谈暨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前几天我们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党政考察团X多个人披星戴月、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利用三天时间,深入到X省三县一区X个景区进行了考察学习。今天回来之后,我们又利用将近X个多小时的时间召开这次会议,对学习考察情况进行全面的小结、回顾和消化。会上,X县长通报了“XX大会战”启动以来一个多月时间,各景区景点建设总体进展情况。我感觉到,无论是昨天观摩结束后X县长总结的“三个三”,还是今天会上通报的“六个更、六个再”,给我们各级干部树立了抓工作的典范。其他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也都结合所看、所听、所感,围绕这次考察确定的“十个问题”,畅所欲言,谈感想、谈体会、谈思考,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结合这次观摩和今天的座谈会,加快推进我县X景区建设“X大会战”各项工作,我讲五个问题。

第一个,讲一下感受。今天的会议时间很长,听大家汇报发言就用了X个多小时的时间。听了之后,我有两个感受,一是被大家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染,二是我边听大家的发言,边思考边琢磨,大家发言当中所谈的观点,对调整工作思路、厘清工作头绪、完善工作部署都有很多的启发。总的来讲,可以用这么多的词语来评价,发言精彩、水平很高、看得仔细、学得到位、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思路清晰、感受深刻、结合实际、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信心十足、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壮志凌云、激情满怀。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我也想对全县的全域旅游讲一点感受,也就是四句话:全域旅游前景无限、景区开发大有可为、发展旅游意义深远、综合带动富民强县。

第二个,讲一下目的。我们每次外出参观学习都是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回来之后利用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和吸收,然后过段时间再出去学习,目的是什么?我用一些词语简单的来总结一下,那就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见贤思齐、立竿见影、照猫画虎、举一反三、学思践悟、博采众长、苦干实干、再铸辉煌,全力推动X县跑步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

第三个,讲一下收获。向先进地区学习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借鉴经验、少走弯路、汲取能量、提升自我、提振信心、坚定决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我们韩城之行、X之行,收获很多,大家发言当中滔滔不绝,我总结我们的收获是这么几个方面:认识更高了、目标更明了、信心更足了、思路更清了、办法更活了、措施更多了、干劲更足了、前景更美了。

第四个,讲一下要求。一是发展理念要再创新。这次出去参观,包括我们平时的参观都应该更新观念。就比如说,在全域旅游认识上,我们为什么要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放在“五城联创”的重要位置,这就是我过去多次讲的,一城创成,满盘皆活。全域旅游创建的过程就是五城同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你搞全域旅游卫生上不去能行吗?你搞全域旅游环境上不去能行吗?你搞全域旅游园林绿化上不去能行吗?你搞全域旅游文明素质上不去能行吗?所以说,要把全域旅游作为龙头来抓,这个理念必须要坚定。其他的理念,包括景区的建设、景区的运行都需要创新。比如,景区的建设,一定要与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益挂起钩来,只有让群众收益、得到实惠、拥有获得感,他们才能支持服务你景区的建设。像浍河水岸风景区X都民俗风情园的发展,一定要与当地老百姓收益挂钩,调动当地村干部、老百姓的积极性,比如,停车场的建设、窑洞的开发,以及外围的环境治理,一定要让周边村庄群众参与进来,这样既能把资金和精力用在景区核心景观的打造上,又能降低建设投资增加功能设施,还能让群众从中收益,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景区发展。还有像各景区商业街的运行上,特色小吃、小食品、纪念品不能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模式,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一定要注重把我们本土的传统特色打出去,把我们本地的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招纳进来,像糕点、豆沙糕等,采用精致特色小包装进行销售,既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品尝到我们X风味特色小吃,也能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实现长远发展,还能把X的特色宣传出去,传播开来。二是信心要再坚定。无论是我们外出考察学习看到的,还是我们自身实践体会到的,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各地公认的一条富民之路,一条转型之路,也是实现“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全域旅游的道路上,必须要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坚持不懈的推进下去。从刚才大家的发言当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份信心和决心,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三是重视要再提升。这就是指各级领导的重视,这次我们出去各地都谈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什么事业能发展上去,那就是领导的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重视、亲自上,现在的实践也告诉我们,这就是真理。我们不重视,全县的主要领导都在这,能从下午X点开到晚上的X点多?这就是我们的重视。这在我们人生的记忆当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四是标准要再提高。景区的建设也好,我们的工作标准也好,都需要一个提高,用高的标准作要求,可能做出来的事,是一个较高的标准。如果一开始就定位比较低,那就可能做出来的比一般还要差。所以,对于各景区的规划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标准、严格审批,不能无原则、无序开发,像XX景区,是X古十景之一,自然条件、开发前景和人文历史都很好,从一开始建设就要把标准档次放在重要位置,上下山步道也就不到3公里,做成木质的,工程量不会太大,效果却会很好。特别是像XX交等景区内的群众房屋改造、商铺建设,必须要经过县乡两级审批,不能由着群众的意愿随意施工,如果现在不严格把关,不仅会破坏景区建设的协调和统一,最后受损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利益。五是内容要再完善。这指的是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在景区建设方面,不能仅限于把景区建起来,把框架立起来。每个景区都要单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链条,不仅仅是文化旅游活动月时有人,平常也要有人来玩、有人来逛。XX博物馆和XX要对照4A级景区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从明年1月份开始,文物旅游中心要指导其他景区全部启动A级景区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其中XX水岸风光旅游区、XX休闲农业观光区、XX交诗经故里景区要启动4A级创建。同时,各景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突出创意、体现特色,结合乡村记忆工程的开展,打造一批能增加游客印象、提升吸引力的别致小景观,成为景区画龙点睛之笔。成熟的景区要学习借鉴XX游客服务中心模式,组建设立创客空间,为优秀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要结合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推出一批适合各景点销售的纪念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明年活动月期间,每个景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小商品和纪念品。要充分考虑亮化问题,让游客来了之后,白天能看、能吃、能玩,晚上住下之后有逛、有购、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确保能留得住人。在景区的管理运行中,要注重用活动吸引人流、聚集人气,宣传和策划一批从1月份到12月份不同主题的活动内容,确保全县一周有一个小活动、一月有一个中活动、一季有一个大活动、一年有一个总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公布出去,让广大游客始终有期待,对X常关注。在宣传推介方面,要围绕“诗经山水

X都X”、“X善X美

X在X”、“全域旅游X都行——X欢迎您”等宣传主题,县电视台要结合“X”景区建设,重新制作一版新的旅游宣传片,通过在太原高铁站投放X旅游宣传广告,在县城两个高速口、城区和主干道路醒目位置设置宣传牌等方式,不断提升X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是速度要再加快。我们的“X大会战”是一天一天往前推进,现在要倒计时,只剩X多天了,所有的施工项目X底前必须完工。从X月份开始到明年X月,就是完善软件、丰富内容,筹备第二届文化旅游活动月,实现从形式和内容都要大大超过今年第一届。七是质量要再严格。质量不能对凑,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今年才建好,明年就大修,不能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千万不能因为质量问题被问责。八是手续要再完善。这里主要是指各项工程的手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加紧完善。九是效果要再完美。最终是要体现在展现给游客、展现给广大群众是什么样的景区。我们后面坐的是村干部,景区建在你们村里面,建设由你们组织、由你们指挥,最后你建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景区,如果时间又快、质量又好、效果又完美,那么你村里的群众、包括游客、其他方方面面的来宾,对你就有一个很好的看法。现在大家感觉到景区建设不仅要设计的好、理念好,而且施工质量标准一定要高,最后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十是管理要再加强。就是要把外地景区管理运营的好机制、好经验、好办法,广泛借鉴运用到我们的景区当中。

最后,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发展全域旅游的舞台,每个人都在演绎不同的角色,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大家要多创新、多思考,多想一些新办法、新点子,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不要受制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局限于现有的建设内容,只要有利于提升景区档次、完善景区功能的建设模式,都可以大胆广泛地学习借鉴,这就给了大家广阔的创新空间,就看谁能飞得更好。第二句话,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抓紧时间、加快进度,快速地推进我们的“X”

建设,使我们的“X”在明年的第二届文化旅游月当中再展新的风采。

第四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六大重点工作

经过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海南省和北京市昌平区等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李金早局长指出,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改革创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根据各地方旅游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归纳了现阶段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 六大重点: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的系统科学规划 。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编制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地方标准。编制的不仅是有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更是推进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分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作为创建区域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需要主要领导推动方能取得成效。可依托各地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深化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环境。重点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从改革创新旅游体制,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扩大旅游开放、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

四是统筹建设全域旅游的产品体系。整合资源、全面统筹考虑全域的旅游产业布局。培育核心吸引物,注重景区景点建设,发挥重点突破和极核带动,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同时,以点带面、开放联动,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大众与中高端并存、地域文化与国际品牌兼容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体系,创造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新旅游生活方式。

五是推进建设全域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建设,也要重视社会环境、软服务等品质提升。交通全域化、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智慧旅游设施和服务全域覆盖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要结合供给侧改革,整合各种渠道资金,加强对全域旅游的交通、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

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

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创新完善快行漫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

六是贯彻推进全域旅游的相关培训宣传。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必须要改变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各市县委书记、分管县市副书记副市(县)长、旅游局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重点旅游乡镇长、村主任、重点旅游区负责人、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全域旅游专题轮训。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作者技术总监胡晓苒,转载请注明)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第五篇:在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国家旅游局对发展全域旅游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先后在浙江桐庐和宁夏中卫召开会议,对推进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国家旅游局召开的两次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域旅游创建任务,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步伐,确保“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域旅游创建目标,以此带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刚才,梁建勇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全域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立说立行,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全域生态旅游省创建目标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我省依托生态优势,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创意提出要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这既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断深化,也是我省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良好体现。

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围绕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以优势生态资源为核心,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福建全省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实现“省域即景区,景区即省域”。力争到2018年,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初见成效,部分重点市、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建成15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30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10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的各项任务,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部署,目前,我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武夷山、泰宁等9个区、县列入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厦门、永泰、尤溪等7个市、县正在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单位,还有南靖、福鼎、邵武等8个县、市开展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工作,全省已有三分之一即24个市、县(区)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要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既有实实在在的硬指标约束,又有体制机制创新任务,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难度较大。一是要建立党政统筹抓旅游的领导体制;二是要编制以旅游为引领的“多规合一”全域旅游规划;三是要在旅游厕所革命方面走前列、作表率,达到国家标准;四是要形成安全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实现旅游业综合贡献大幅提升,旅游业对当地GDP和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达到15%,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区域内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区域内2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各地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

二、努力实现创建八个突破

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是我省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发展实践的一次深刻变革。面临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全省上下要对标《导则》和《标准》,紧盯目标,突出重点,挂图作战,力争在以下八个方面持续发力,取得突破。

(一)突出旅游规划全域覆盖,在完善顶层设计上取得突破

以生态发展理念、全域发展理念编制旅游规划是实施全域生态旅游战略的关键,也是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要强化全域顶层设计。把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全域布局、产业互补”的思路,通过有机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社会共建共享,丰富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放大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把握全域旅游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加强对生态资源的分级分类开发,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旅游要素,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二要优化全域发展布局。围绕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三带三核四片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福州、厦门、武夷山全域旅游建设,增强三大旅游核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建设促进蓝色滨海带、绿色生态带和红色旅游带的山海生态与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带动福莆宁、厦漳泉、闽西北和闽西南四大旅游片区发展,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要素集聚、区域协作密切的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要促进全域“多规合一”。发挥规划在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把握旅游发展规律和地区实际,以旅游产业为引领,推进旅游产业、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促进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城镇、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确保全域生态旅游战略有序实施。

(二)突出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在打造全天候差异化产品上取得突破

全产业、全天候、全方位、全感官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特征。各地要以生态为基、旅游为核、文化为魂,充分发挥“旅游+”跨界融合作用,持续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以核心景区为基础,旅游休闲集镇、乡村旅游特色村为辅助,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邮轮等各类产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全产业和全天候“清新福建”产品体系,做足旺季、做旺淡季,缩小淡旺季差距,让“清新福建”全年精彩不断,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愿意来,一天到晚都有看的、有玩的。

一要打造清新生态旅游精品。全域生态旅游不是不抓景区建设,而是要进一步深度开发景区,把品牌景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各地要重视品牌旅游景区的创新提升,打破传统景区发展理念,树立核心景区的品牌形象,加快景区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景区功能转型、产品创新和要素聚集。要引导风景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观光景区发展康养、运动、观鸟等特色旅游项目,丰富景区休闲度假功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要加大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力度,继续抓好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休闲示范基地、康养基地、研学基地等各类型生态旅游品牌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力争建成3家以上4A级景区或其他国家级品牌。尤其是在度假区建设方面,我省与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市差距较大,起步较晚,休闲度假设施、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全省要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形成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3-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要大力拓展“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可以发挥旅游业巨大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和整合能力。各地要以“旅游+”为抓手,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城镇化、工业、文化、体育、贸易等领域全面融合,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通过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休闲农业、文化体验、观光工厂、旅游购物、康养旅游、运动基地等旅游业态,形成特色化、多样化、全域化的适应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经济和城乡的转型发展。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各地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特色发展路子,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要通过“旅游+”把自身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突显出来,走“一县一品一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打造百花齐放、特色各异的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全省要继续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大旅游精准扶贫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拓展旅游扶贫覆盖面,扩大旅游扶贫的受益面。持续推进“百镇千村”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等生态休闲农业,着力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批要素齐全、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特色村。要积极引导旅游特色村创建A级景区,有条件的还要创建3A、4A景区。要加大对民宿的培育,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民俗,注重融入创意文化,打造适合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精品民宿。以永泰嵩口古镇建设为示范,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发展民宿。

(三)突出旅游要素全域配套,在丰富旅游业态上取得突破

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大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供给,是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现代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加强旅游要素的供给,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一要促进旅游餐饮业态发展。引导开发以乡土特产作为主要食材的地方特色菜系,培育游客广泛接受的地方饮食品牌。推出100道福建名菜,扩大闽南小吃、客家美食等优势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发展旅游特色餐饮街区,培育本土知名旅游餐饮企业。

二要促进旅游住宿业态发展。发展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鼓励发展主题酒店、度假酒店、乡村客栈、精品民宿、汽车营地等多元旅游住宿业态,打造茶、花、渔等系列主题生态农庄。

三要促进旅游购物业态发展。优化旅游购物业态场所的空间组织、景观营造和商品门类,确保形成“主客共享”的旅游购物吸引力。重点培育研发名茶香茗、雕艺美术、陶瓷工艺、海洋特产、绿色果蔬、福建美食等系列生活型和文创型旅游商品,设计100种旅游创意纪念品,推出“清新福建”系列伴手礼。依托城市景区、成熟商圈建设集休闲、娱乐、购物、饮食于一体的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在全省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休闲街区。

四要促进旅游娱乐业态发展。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引导开发特色娱乐休闲项目,丰富休闲娱乐产品,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市民日常需求和游客娱乐需求的大众休闲场所和文化娱乐项目,构建主客共享的旅游娱乐休闲产业。

(四)突出旅游设施全面提升,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上取得突破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的重点。各地必须按照基础设施全域配套、旅游要素全域保障的要求,更加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构建随处可及的温馨便捷服务,形成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要构建更加生态化的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旅游设施生态化,加快生态停车场、生态绿道以及各类休闲设施等生态设施建设,提升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全面实现景区道路景观化。厕所革命进入关键时期,各地要持续推进“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旅游厕所商业化运作新模式,推进生态型旅游厕所建设。至2017年,所有列入国家全域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试点县,要实现所有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厕所达到1A级以上标准。

二要构建更加顺畅的旅游交通网络。各地要加快景区“最后一公里”建设,全面提高旅游景区通达性,基本消除区域内旅游交通瓶颈。大力推进全省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提升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构建覆盖全省的旅游集散系统。到2020年,实现各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至少有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旅游交通便捷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开通“旅游直通车”专线服务和发展旅游汽车租赁服务,实现景区、城镇与临近中心城市、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接驳。重点推进生态营地建设,优先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布点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区、汽车旅馆、旅游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为日益增多的自驾游、自助游游客提供便利。

三要发展更加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全省正在推动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和新型旅游体验产品开发,8月份推出了“笨游福建”APP,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机APP服务,逐步实现“来到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各地要创新“互联网+旅游”服务,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培育智慧旅游乡村、景区和企业,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五)突出旅游营销全方位推进,在“清新福建”推广上取得突破

“清新福建”是我省全域生态旅游整体形象的最佳体现。全省要在“清新福建”品牌下进一步丰富内涵,强化“清新福建”品牌整体营销,推动“清新福建”品牌的具象化、多元化升级,实现品牌全方位推广,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要强化“清新福建”品牌建设。以塑造品牌形象、构建品牌体系、整合联动推广为抓手,全面强化“清新福建”品牌建设,注重“清新福建”与各地旅游特质的衔接和文化内涵挖掘,提升福建旅游品牌形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各地要着力推进“清新福建”形象标识在机场、高铁站、车站、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旅游企业和服务场所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清新福建”的游客感知度。

二要搭建全域旅游营销推广平台。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整合省、市、县各级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媒体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整合联动推广机制,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形成政府引导、政企联合、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立体化整合营销体系。注重精准定位和科学投放,加大新媒体营销平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营销效果。各地要以“清新福建•倾心600”评选为契机,打响一系列本地旅游品牌,逐步完善旅游景区品牌体系、旅游要素品牌体系和节事活动品牌体系。

三要有效实施精准营销。细分客源市场,深挖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主要客源市场,拓展华北、东北等潜在客源市场。组织省内旅行社联合航空、铁路部门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与当地各类报纸、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宣传,邀请记者来闽采风,打好旅游“软广告”。开展海外旅游市场精准营销,用好我省牵头成立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平台,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以厦航即将开通福州直飞纽约的航线为契机,加大美国、加拿大等新兴市场的旅游主题推介。

(六)突出旅游市场治理全省联动,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突破

一要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

加大对当前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反映强烈问题的联合执法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并形成市场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强化媒体的舆论监督,支持媒体曝光旅游市场秩序典型事件,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8月10日,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放心游福建”旅游服务承诺。这一创新举措,是福建打造清新社会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支撑。各地要认真落实,确保对旅游投诉“一口受理”“限时办结”“先行赔付”,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二要加强文明旅游建设。开展“清新福建”文明旅游行动,推进“清新福建•最美记忆•共同缔造”文明旅游建设。发挥“清新福建•星光灿烂”文明旅游平台作用,开展争创文明景区、文明旅行社、文明酒店,争当文明游客、文明旅游服务者“三创建两争当”活动,营造全民共创文明旅游的氛围。各全域旅游示范市、县要积极组建“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引导文明旅游消费行为。

三要强化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示范区、试点县的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通过试点单位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提高旅游质量等级评定与复核工作的制度性、科学性,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8月份,全省开展为期半年的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摸排A级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监督景区整改提升。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加强旅游景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完善景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七)突出旅游改革全面创新,在全域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体制,构建“1+3+N”为核心的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体系。

一要创新旅游综合管理机制。我省正在积极推进成立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增强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规划统筹、宣传营销、市场监管等职能。各设区市,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也应积极争取成立旅发委等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具备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建立与全域旅游相配套的执法体系,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形成“1+3”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新模式,形成旅游综合管理机制。

二要创新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各地要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探索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引导、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开发、经营、托管国有或集体经营的旅游景区。积累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探索旅游景区管理经营新机制。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逐步摆脱旅游门票经济。

三要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知名旅游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营运旅游项目。探索联合经营、授权经营、职业经理人经营等方式,促进旅游经营多元化。探索经营权质押、主要收益抵押、企业资产债券化等方式,促进旅游企业融资多元化。加强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促进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尽快形成项目投资。

(八)突出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在全域生态发展上取得突破

发展全域旅游不是到处搞旅游开发、到处建设项目。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要贯彻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保护,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一要加强生态保护。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在首位,以不破坏原有景观和自然面貌为基本准则,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开展生态环境最佳承载力测算,科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承载量,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保障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利用。要实施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优化旅游项目的建设选址和建设规模,加强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注重生态建设。发展全域生态旅游,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绿色生态屏障,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意境,实现城乡既宜居又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皆可游。各地要加快城市建设景观化,引导乡村改造个性化,实现公用设施宜游化。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大生态河道、生态绿道建设力度,结合观光农业、林相改造等,积极建设一批生态风情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不断丰富全域景观。示范区、试点县要按照标准要求,进一步做到涉旅区域的净化、美化、绿化。

三要实现成果共享。发展全域旅游,要树立人人都是参与者,行行都是推动者、处处都是旅游地的观念。各地要引导社区主动参与全域旅游发展,总结出一套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方式、程序和保障机制。要加强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形象提升等社会影响评价,确保旅游开发既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又能保护旅游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三、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创建

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形成领导有力、部门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发展规划、重大政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省旅游局将定期召开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全域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确保有序推进。

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作为开展示范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实施方案要制定出责任分解表,分解指标、细化内容、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按时完成。各地要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加强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强化投资项目优化布局和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为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支撑。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要争取2018年前达到国家标准并获得国家认定,省级旅游试点县要在2020年完成全域旅游的建设任务。

(三)完善政策支撑。

要大胆创新,研究制定扶持优惠政策,保障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用海,促进特色民宿、生态露营地等全域生态旅游关键环节的快速发展。省旅游局将加大对示范区和试点县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统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向时优先考虑,在安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时优先支持,在确定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时优先纳入,在对外宣传营销中优先推介,在A级景区等旅游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上优先扶持,在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培训上优先安排,全力确保首批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四)强化督查考核。

省旅游局将成立福建旅游数据中心,重点监测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的产业发展状况。各设区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试点县应建立相应的旅游监测统计中心,构建全省旅游行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各地要将全域生态旅游发展列入地方政府党委目标考核范畴,对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县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督查推进机制,加强现场督查指导,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全省将建立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工作通报机制,对各地推进情况实行半年通报。

同志们,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是福建旅游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奋力开拓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新福建、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