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通用)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通用)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它具有资源共享、交互等多种特性和功能, 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模式的转变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当前, 基于。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它具有资源共享、交互等多种特性和功能, 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模式的转变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当前,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体育课程开发应用, 多数局限于体育理论教学层面, 对如何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 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依据现代网络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 从体育教学实践的客观要求出发, 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 旨在探寻体育课程实施的新方式和新手段, 使之成为富有分析处理功能、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控制教学活动进展的课程, 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奠定体育终身的发展基础。

1 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的依据

1.1 时代、社会和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最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 在高校各课程中已经普遍应用。然而体育课程因教学实施的特殊性要求, 却徘徊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上, 已经不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客观需要, 只有以先进的课程模式和手段, 才能紧跟上高校学科发展的步伐,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 学会健康运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体育的能力。

1.2 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体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1.2.1 奥苏贝尔教学理论是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内容优化的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认为, “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如果学生的学习要有价值的话, 应尽可能地有意义, 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 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没有与当前新学习内容相似的原有观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曾明确指出, 高校体育课程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注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 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因此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摒弃传统的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模式, 成为高校体育新课程内容设计的必然要求。

1.2.2 建构主义是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以学生中心教学结构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 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 而且学生之间也相互协作和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 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这正是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的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以上分析表明, 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课程开发中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两种理论的有机结合, 才能科学开发网络环境下的体育课程, 设计适合高校学生的体育网络课件, 这充分体现了这两种理论对体育课程开发的指导价值。

1.2.3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的高校校园网络为体育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高校比较健全的网络设施,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队伍, 为高校体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保证。体育课程在服务器运行上, 以课件网页形式作为教学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学生通过浏览器访问, 根据其自身的学习水平, 选择有意义而又感兴趣的学习, 同时, 智能化体育网络课件提供的友好的界面,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化学习设计, 实现双向互动, 使教学趋真实化, 提升了学习者的地位,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2.1 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运动为根本原则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体育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因此, 体育课程开发必须根据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文化层次较高的优势, 充分分析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运动锻炼的需求, 把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运动作为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

2.2 突出体育课程的特点

体育课程特点在于它的运动性和实践性。体育教学活动, 无论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 最终轨迹在身体运动实践, 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必须有多样化的实施手段, 既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 又要有动作录象、动画和动作分析等视频资料, 也要有相应的师生交互环节, 只有这样, 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实现自主的运动实践活动。

2.3 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地整合体育课程, 使之成为能够体现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网络课程。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课程内容及其编制关注的是学生及其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用技术手段创设学生能够自主运动学习的环境条件。

3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发策略

3.1 课程学习模式灵活化

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学习, 将打破传统体育以“讲解—示范—模拟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运用网络交互平台所支持的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以及个别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和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闪烁、色彩变化等, 配以同步解说手段, 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的技术动作细节, 随时随地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果。

3.2 教学设计系统化

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开发设计工作, 不是书本内容、传统课程的搬家, 或者仅仅是传统课程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而是运用学校体育学、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 进行系统化设计的过程, 其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的主要之处, 是课程学习内容的划分、教学媒体素材的选取和设计、超链接和提示信息的设计等。

3.2.1 课程学习内容的划分

网络环境下的体育课程是由许多网页 (WEB页面) 组合在一起的, 它依据教学的目标要求或者学习内容的性质, 将学习内容划分成一个个的WEB页面。

3.2.2 教学媒体素材的选取和设计

教学媒体素材是指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录像等内容, 其选取必须紧扣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学生个体差异, 考虑学生的兴趣、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所学内容将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等, 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在此基础上, 设计和构思为表达运动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各种素材, 如在哪里使用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 努力使课程上的每一个媒体素材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当然, 教学媒体素材作为学生直接的和主要的学习途径, 一定要丰富, 必须充分提供有用的相关信息, 对问题解释和动作的演示要非常具体和详细, 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3.2.3 超链接和提示信息的设计

超链接是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 它将学习内容按照人脑的联想方式非线性地组织起来, 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理解和记忆。超链接的设计必须从宏观上把握好体育课程的组织结构, 使之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除章节目录内容设计超链接之外, 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或图片也可设计为超链接, 同时在超链接对象上还可以设计提示信息。这样, 当鼠标移动到超链接对象上时, 能够显示提示信息的内容。

3.3 课程学习交互化

交互化是网络环境下体育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交互便成了学生有效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 交互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体现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育课程开发要考虑的交互形式有以下几方面。

(1) 导航功能的设计。这是实现高效交互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按钮、超链接等交互元素选择内容和查询信息, 避免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2) 交互的动画演示。把教师要表达的问题以及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习问题, 设计成交互动画, 对学生学习和领悟动作有积极的意义。

(3) 反馈设计。体育课程的学习最显著的特点, 在于通过在运动场地上的具体的运动实践,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运动, 它是体育课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以, 高校体育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设计,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 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机会, 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更有积极的意义。

(4) 在线交流。目前交流的常用工具有聊天室、博客、BBS方式, 通过这些交互平台,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发布在网上, 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然后各取所长, 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实现资源共享。

3.4 表现形式web化

根据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用网页即web方式作为课程表现的形式。web方式具有超链接功能, 可以使学生实现多种方式探究和学习, 又基于其实现的认知灵活性, 能够最大程度地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别化学习。

4 结语与展望

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是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中, 使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让学生在与自我、与同学、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 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不仅有力促进了新型体育课程模式的转变, 也十分有利于奠定终生体育发展的基础,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网络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 以及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体育课程网络化必将迎来它的高速发展时代。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 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原则, 阐述了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发有利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策略,交互

参考文献

[1] 陈金龙.现代远程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9.

[2] 李康.网络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 2003, 3.

[3] 陈阿旗.高等院校网络体育教室建设探究[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9.

[4] 张治库.网络化教育时代的观念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 2001, 4.

[5] 陈征.高等院校网络体育教室的建设与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 2007, 5.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