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党课讲稿
第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党课讲稿
公安廉政党课讲稿2019公安爱国党课讲稿
今天,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坐在一起,谈不上讲党课,就是跟大家谈谈心,唠唠家常。乡镇机关好比一个大家庭,前些年被同志们形象地称为机关大院。说起机关来,开放大门就是服务百姓,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家”。“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五脏齐全,距离群众最近的子单元“小家”,如何发挥好服务功能,保持好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离不开一个好的“党风党规”、“家风家规”。就新形势下的从严治党新要求来言,“守纪律、讲规矩”就是每名党员干部必须维护、必须做到的首条标准和刚性纪律要求,也是党内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腐败势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正必压邪的坚定信念;是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思想武器。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另,现在省委在全省组织开展的“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暨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两项行动,行动时间历时8个月,清理内容涉及乡镇的包括职责不分、谋取不当利益,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招标投标不规范,违规设立“小金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微腐败等问题进行清理,重点清理范围包括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也包括在座的各位。此次行动就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载体,是党内自我刮骨疗毒,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治的过程,也是净化和维护基层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行动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故坚决落实“挺纪在前”是非常必要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党的十八大通过新修订的党章不久,习总书记即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总书记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此后无论是到各地考察还是在中央主持会议,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总书记指出“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与大家一起重温党章党规的过程,目的就是对规矩纪律的边界再次清晰和辨别,阐述守纪律讲规矩对于我们党的极端重要性。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机关党员干部,我们承担着比社会其它各阶层党员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哪些事该做且做好,那些事不该做、不能做,要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客观认识。下面,结合自己从事20多年乡镇工作历程,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机关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守纪律讲规矩
守纪律讲规矩是党的生命,是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时代责任和法治责任。
一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机关党员干部有一定的职权、一定的职责。许多党员干部还有一定的不同职级的权利,在机关中都处于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重要位置,肩负着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执行、控制、协调、管理等能动作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落实党的决策中,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这是由机关党员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二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机关党员干部,肩负着执行党的政策的重要责任,肩负着各个领域宏观指导和管理的职能。首要的职责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党的决议,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尤其要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党员干部必须承担起这一时代责任的重担,必须讲规矩守纪律。
三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法治责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国家行政事务的治理者、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的执行者,在治理工作中,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高度的执法自觉性,必须要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机关党员干部,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公务,不能随意行事。毫无疑问,守纪律讲规矩是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责任。
二、机关党员干部应当守什么纪律讲什么规矩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机关党员干部应当守什么纪律,讲什么规矩第一是党章。第二是党的纪律。第三是国家法律。第四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重要的就是要遵守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群众纪律、人事纪律等等。党的规矩包括党的政治规矩、组织规矩、工作规矩、生活规矩等。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就是要在政治上讲大局,在团结上讲民主,在程序上讲规范,在组织上讲秩序,在原则上讲坚持。切实做到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五个“必须”和“决不允许”。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三、机关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面对“四个全面”的新要求,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到重要位置。这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一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必须对党忠诚。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忠诚,才能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才能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支撑,要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来强化,通过党性锻炼来培养。这也是全县、全镇正在开展的“作风纪律大检讨”专题活动中深入检讨政治意识不强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第三条深入检讨工作纪律松驰、秩序涣散的问题工作时间迟到早退、串岗闲聊、办私事、擅自脱岗,工作日中午饮酒,玩电脑游戏、网上购物炒股、观看或下载影视等与工作无关内容的行为;开会时无故不到、提前离场,会场上交头接耳、打电话玩手机、扰乱会场秩序等行为;值班期间擅离职守、饮酒、不按规定上传下达,或者私自让非值班人员顶岗等行为;闲话生非、制造传播虚假消息、泄露内部信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不请示、不汇报、不作为、应付了事、消极怠工,以各种理由不服从管理或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行事,对下属和有工作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态度生硬、推诿扯皮、故意刁难等行为。可以说检讨内容涉及的很全面,包括每个角落。就拿端午节放假来说,放假三天门店市县纪委查了3次,其他乡镇也有4次的,这就是一个信号,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二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必须严于律己。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没有理想和纪律,实现中国梦是不可能的。机关党员干部只有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自己的美德,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自己坚守的政治底线来严于律己,用“三严三实”来加强自己的政治素质修养、思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修养,才能在惊涛骇浪中不迷失方向,才不会犯错误。要做到慎独、慎欲,用理性克制情感,严守纪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做到自尊、自爱,珍惜拥有、珍惜名誉、珍惜岗位,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特别要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广交益友、诤zhng友,能够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帮助自己的朋友。要远离“小圈子”,官商交往要有道,心中这座“城”要筑牢,不要搞成彼此不分、公私不分的关系,真正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还要严格管好亲属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特别在正风肃纪、严格监督的新常态下,一定要注意从工作细节、生活小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侥幸、不马虎,不要认为吃顿饭、喝个酒是小事,小事小节中也有党性、有原则,一定要强化自我约束,时刻严于律己,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我们要领导干部一定带头执行,一定要稳住“心神”,把好“家门”,把一些“纷扰”看清楚、看明白、看真切,真正识得破、抵得过、顶得住,做个明白人。在座的中层干部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因为权则是对等的,不可分割的,有权就必有责,违规必追责。
三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必须履职尽责。岗位职责是我们工作的标准,机关党员干部只有清楚自己的岗位分工和职责,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才谈得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能更好的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机关干部是个复合型的角色,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具备应有的素质能力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一要讲究方法。机关干部要自觉做到点要主动、线要能动。点要主动,机关干部作为机关建设的一个基点、单位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主动作为强能力,超越自我提标准,带入整体增效益,凝心聚力促发展,切实打牢建设发展根基。线要能动,纵向上要通过规范机制理顺上级和下级、机关与村的关系,统一战线,以责权促能动、任务促能动来实现工作连接的顺畅。二要勇于创新。机关干部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形势任务的变化,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手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三要跟踪落实。跟踪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也是衡量和检验机关干部责任心的重要标志。机关既处在宏观统筹与微观管理的交叉点上,又处在协调上级与沟通下级的联系点上,还处在科学指导与具体实施的结合点上,这就要求机关干部执行落实必须动真格、能较真、敢碰硬,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四机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必须真诚为民。“全心全意”就是强调为人民服务必须要真诚。真诚为民,才能为党的事业汇聚载舟之水,夯实立党之基。习近平指出“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地去为人民做好事、实事,不要面子、不为政绩,自觉地为人民利益做长远打算,只有这样,手中的权利才能真正成为为人民谋福祉的工具。如,群众服务接待方面,我们要创优办公环境,只要群众进了院,不管是办理事项也好,政策咨询也好,反映问题也罢,我们都要拿出百分百的热情来接待,实现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是自己分管的事项,当时能解释政策和答复办理的,即时办结,对暂时无法办结的,进行合理化答复。不是自己分管的,也不能拒之门外,“我不清楚,不是我管的”搪塞应付。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来访对象,你的心理会是什么滋味,不是自己分管的,可以领着群众去找对口部门,不在的要想法取得联系,群众少跑一次,说明我们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又近了一步。再如,当前正在开展的扶贫攻坚行动,我们机关干部基本都确定了4-5名帮扶弱势群体户。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在哪老百姓支持不支持这就需要我们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拿出“三进三同”的干劲儿,通过走村串巷,与村委干部、村民代表和农户谈心交流,迅速摸清了他们的情况,特别是贫困的现状、致贫原因及贫困户眼中的期盼。摸清摸透情况才能制定因人而异的方案,一户一案,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要切实实现真正脱贫致富,必须利用好政策,用好人脉,想尽办法为有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创造好的创业脱贫环境,如帮助协调贷款搞养殖种植、纳入村庄建设用工范畴等,要不遗余力真诚俯身精准扶贫,设身处地增强一心为民公仆情怀。
“家风”连着党风,“家风”折射党风,希望通过今天机关家庭会,大家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严从实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远离违纪红线,要守住初心,从一而终。
第二篇:2020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党课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就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为大家上一节党课,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与大家共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创制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天下共主统一管理、分封诸侯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在政治体制上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从那个时候起,虽然朝代更迭连绵不断,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方向,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兵驱逐沙俄收复伊犁捍卫领土主权,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反击法国侵略军,甲午海战中北洋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大东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试图引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
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充分激发而不能遭到限制约束。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压制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
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华儿女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条件下全体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为准则,从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这里,爱国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要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好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牢记历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扭曲为屈辱史教育,异化为对仇恨记忆的强化,甚至是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把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不仅要记住遭受侵略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好国家,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特别是要突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在反抗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努力。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这种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更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主题,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这一奋斗历史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主题的转换,还把力量过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题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必然会严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让人民更多地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形成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大历史合力。
——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在讲这部分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送儿打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大地战火熊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再次回顾这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一句“全部战死沙场”,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企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变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要共产党人在,“初心”就不会被遗忘,因此,无论革命时期、和平时期,“不忘初心”的故事都将依然继续。
故事二:“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道曾让习近平为之流泪。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谈起了这段往事:“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
他说到焦裕禄在病痛折磨下仍以超人毅力工作的故事:“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自此,焦裕禄精神在习近平心中扎根,50多年来,无论是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这个名字始终闪耀在习近平心中。
这个名字意味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意味着凡事求真务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
意味着“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意味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意味着一颗“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的“初心”。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的发问令人深思。
故事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议长向习近平主席提了一个问题,“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国领袖的铿锵誓言,这是百年大党不变的本色。
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好昭示,更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发扬爱国精神的典范。
2020年9月8日,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受勋章奖章,钟南山等四位“战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和“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书记讲“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感恩党的伟大领导,感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思想认识,严格政治标准,立足本职岗位,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才是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战争年代,爱国奋斗精神体现在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终身乃至生命。而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就要充分认识到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不能有在如今和平年代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时代无需要爱国奋斗精神的错误思想,也不能有可以麻痹松懈的错误理念。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精神,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思想认识,紧听习总书记的召唤,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二要严格政治标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干部,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从而为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三要爱岗敬业担当。在新时代,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即是在自身的本质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杜绝假大空的爱国腔调和“远大理想”,摈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观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发光发热,从一点一滴做起,工作中不拉后腿,不满腹牢骚抱怨,不好高骛远,不斤斤计较,做到问心无愧,不要忘记初心。尤其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对党和人民负责,敬业奉献,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爱国奋斗之曲,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党课讲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做爱岗敬业担当的执法干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为我们全党提出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政治要求。对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期,通过集中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我们对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按照主题教育节点要求,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就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与大家共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创制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天下共主统一管理、分封诸侯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在政治体制上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从那个时候起,虽然朝代更迭连绵不断,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方向,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兵驱逐沙俄收复伊犁捍卫领土主权,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反击法国侵略军,甲午海战中北洋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大东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试图引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
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充分激发而不能遭到限制约束。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压制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华儿女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条件下全体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为准则,从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这里,爱国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要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好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牢记历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扭曲为屈辱史教育,异化为对仇恨记忆的强化,甚至是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把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不仅要记住遭受侵略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好国家,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特别是要突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在反抗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努力。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这种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更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主题,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这一奋斗历史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主题的转换,还把力量过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题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必然会严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让人民更多地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形成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大历史合力。
——立足本职岗位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在讲这部分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送儿打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大地战火熊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一句“全部战死沙场”,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企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变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要共产党人在,“初心”就不会被遗忘,因此,无论革命时期、和平时期,“不忘初心”的故事都将依然继续。
故事二:“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道曾让习近平为之流泪。
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谈起了这段往事:“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
他说到焦裕禄在病痛折磨下仍以超人毅力工作的故事:“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自此,焦裕禄精神在习近平心中扎根,50多年来,无论是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这个名字始终闪耀在习近平心中。
这个名字意味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意味着凡事求真务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意味着“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意味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意味着一颗“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的“初心”。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总书记的发问令人深思。
故事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议长向习近平主席提了一个问题,“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国领袖的铿锵誓言,这是百年大党不变的本色。
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好昭示,更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发扬爱国精神的典范。
就在昨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了袁隆平等40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总书记讲“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感恩党的伟大领导,感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思想认识,严格政治标准,立足本职岗位,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才是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战争年代,爱国奋斗精神体现在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终身乃至生命。而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就要充分认识到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不能有在如今和平年代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时代无需要爱国奋斗精神的错误思想,也不能有可以麻痹松懈的错误理念。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精神,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思想认识,紧听习总书记的召唤,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二要严格政治标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干部,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从而为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三要爱岗敬业担当。在新时代,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即是在自身的本质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杜绝假大空的爱国腔调和“远大理想”,摈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观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发光发热,从一点一滴做起,工作中不拉后腿,不满腹牢骚抱怨,不好高骛远,不斤斤计较,做到问心无愧,不要忘记初心。尤其作为一名执法干部,要对群众有感情,对党和人民负责,做到公正执法、依法执法、清廉执法,扎实工作,敬业奉献,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对得起所从事的这份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爱国奋斗之曲,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城乡统筹”、“两个趋向”后,作出的有关“三农”工作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今年中央的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的“一号文件”,党中央将对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所有的这些,都必将对全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我们党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那时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进行的,体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别。60多年过去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低收入的阶层是农民,最薄弱的产业是农业,发展滞后的农村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
1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同时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体现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从理论上说,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我们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
这说明,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党中央把农村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第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最近,各地都在谋划本地区未来5年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农村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建议》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五个重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城乡统筹,一要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拿出前瞻性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城乡建设的蓝图,要体现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体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二要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户籍限制、
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农民走向职业化,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防止把城市受不了的污染弄到农村去。四要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提高财政投入,在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保证农民的生存底线。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三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是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和城乡二元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一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二要在稳定并完善与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新农村要突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问题。一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国家把教育放
在优先地位,发展教育要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二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后五年我们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等。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城乡统筹”、“两个趋向”后,作出的有关“三农”工作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今年中央的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的“一号文件”,党中央将对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所有的这些,都必将对全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
2005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中央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在上年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2005年基数较高、困难较多、灾
害较重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两个良好势头”:一是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1000亿斤,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二是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四个继续推进”: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大宗农产品在优势产区的集中度提高,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的优质化率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产值中的份额提高,农产品在产区的加工率提高,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提高。二是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业税减免进程加快,已有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农民负担又减轻220亿元。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正在展开。粮食流通体制、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集体林权和国有农场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进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业信息“三电合一”和农机跨区作业积极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初步建立,灾后重建和灾民救助有效开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基层防控能力有所加强。特别要指出,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并出现感染到人的新情况。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共资助中西部贫困家庭学生3000万人,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基本上免除了杂费,395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有620个县市开展试点,覆盖了全国1/4的农村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在上年减少较多的基础上又减少200万左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最多、幅度下降最大的两年。同时,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总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对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衷心拥护,心气比较顺,发展劲头足,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特别是连续两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较多增收,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政策有力、调控加强、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和气候总体有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决策、新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第一,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党全国基本形成共识,统筹城乡发展在许多方面得到体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放活”正在积极推进。第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开始起步。农村
二、三产业从注重外延增长转向注重内涵发展。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三,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项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推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即将实现。农村综合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即将普遍推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四,农民权益保护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保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