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微格教学实践反思
第一篇:历史微格教学实践反思
微格不微——《谈读书》微格教学反思
11月7日下午,正在上第一节课的我光荣的收到通知“你中了!”。我面带笑容的继续上完了我的课。课后了解内情的学生问:“老师,您被抽中参加微格教学比赛,怎么还笑得那么灿烂啊?”我置之一笑。
随后,我打开相关文件,查看了比赛顺序和题目。顺序位置下午第四位,算是尚好,可打开题目一看,几乎呆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谈读书》!培根的这篇随笔中的确不乏让人赞叹,令人印象深刻的警句,但是全文在我的脑海中几乎毫无痕迹。在本学期的备课组活动中这也是被我们砍掉的一篇文章。难道领导们,教研员们真有通天之灵?太强悍了,居然能抽出这一篇文章!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啊!
怎么办?
裸奔,哦,不,是裸读!英国哲人培根的议论性随笔,被精通英文而又有极高文言修养的北外院长王佐良先生译为一篇半文言的文章,如果我是学生,说实话读起来真的很累的。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方才初步的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晚上回到家,待女儿入睡后,我打开电脑,将培根《of study》原文以及王佐良、孙有中、廖运范、何新、高健、水天同六种翻译版本一一搜索出来,同时将培根和王佐良的相关资料也整理出来。通读之后,开始酝酿授课思路。
可思路这神秘的女郎,却迟迟的不肯露面。辗转反侧之后,我昏昏欲睡,于是索性倒头大睡。一阵哭声把我闹醒,一岁半的女儿尿床了。给她换完尿片之后睡意全无,“欣然起行”走到书房继续去和思路约会,哪曾想,不来则已,一来一堆!
其一:中英文互译。在互译的基础上,整理文章内容,感受语言特色。这来源于上次在初三一班(这是一个英语特色班)讲解济慈诗歌时的一个积累作业(要他们比较中英文诗歌)的启发。
其二:多版本比较阅读。因为学生的文言基础不佳,故选另外一白话版本,即作参照,同时降低对文意理解的难度。
其三:创设一个情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架构全课。
„„
时间在这个时候往往流淌的最是湍急,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大亮了。于是“梳洗罢”挤车上班去者!
来到单位,学校已经将监考阅卷的事物全都安排妥当,我们这些被抽中的幸运儿专心备赛。一个上午的时间,我总归选定了第三个方案(创设情境)并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中午时间,教研组的几位前辈又中肯的对我进行指点,而后进行修订。当晚我按照既定思路完成了课件的制作。
第三天,11月9日,我玩了一天的失踪,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僻静的地方酝酿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发现手机未接电话若干!领导的、同事的都有,才恍然记起下午校内演练的事情。打开QQ一看留言也很多,有找人的,又给提供材料的,„„!感动中„„!
11月10日比赛当天,我到学校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打印教学设计,刻录光盘。骆主任亲自当场听我再次梳理思路和演练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终于到了比赛的现场。三名评委正襟危坐,若干老师台下倾听。前一位选手正在进行当中,我悄悄坐在赛场一角,将思路过了一遍。
到我上台了!我走到台前,打开课件,备好教科书和粉笔,正要问好和作自
我介绍,突然发现计时器已经启动了!原来PPT一旦放映,及时自动开始。忐忑之中,20秒的时间丢掉了!
上课过程不必赘述,紧接着便是答辩环节。一位评委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一. 课中所出示的七个问题是由教师经过整理的,那问题的来源和整理
的依据是什么?
二. 七个问题被指派到三个小组分别进行,是怎样设计的?
三. 仿写环节,主要对学生的训练点是什么?
在一一回答之后,我离开了赛场,回到学校马上动手打开电脑,登录QQ改了签名“微格不微”,并在同事群里发言:“被抽但还没上场的战友们啊!分享一个败笔:还没开场(作自我介绍等)之前,千万别点PPT开始播放啊! 我损失了大概20秒时间 ,因为有个自动计时器。”
之后便开始趁热打铁,写这篇反思。
自我感觉,课堂的流程基本顺利和完整,精神状态尚好,时间控制在14分50秒。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 板书时机的把我不到位。原因主要是平时教学中板书稍显随意,依
赖课件的使用;
二. 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不足,教师的引导呈现强势。可见自己教学观念
的转变仍未落实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之中;
三. 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课堂指令的配合欠缺。课堂指令中不仅体现对
学生的要求,还应当关注该环节对目标的落实;
四. 所谓“课前准备”和“课堂预设”,造假不得!本课的设计可谓是
“空中楼阁”,缺乏真正的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之中虽有对学生的
体现,但仅是教师凭空设计,不够扎实;
五. 对所谓“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充分,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对学生和学
法的指导;
六. 教学语言还要再“干净”一些。通过对录音的回放,自我感觉这点
做的还不够好;
七. 对时间的把握弹性不足,未给核心环节充裕的时间。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能和现场的老师和评委们交流一下,一定能发现更多 的问题,真希望能有这个机会。
总之,“微格不微”,是我这次参赛的真切感受!
王志勇
2012-11-10
于苹中
第二篇:微格教学反思
——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 代丽梅
通过本次微格教学视频的制作,我第一次站在一个旁人的位置之上观看了自己的授课全过程。原认为曾在名校实习打磨过的自己对教学已经足够了解,但真正面对这样一个没有学生,没有配合,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实力演绎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微格系统时,我才感觉到自己对于教育的了解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反复观看了我的说课与教学视频,优缺参半,并作如下总结:
优点:
1.说课与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完整,融听说读写于课堂,课堂内容丰富; 2.个人教态得体大方,普通话标准,能良好的把控课堂秩序与节奏; 3.现场写作,当堂展示,师生共评,学以致用,双向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4. 诗歌感悟步骤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分析,培养系统的赏析诗歌能力;另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诗歌魅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对学生思维的巧妙引导也是我课堂的一大亮点,如课中谈到诗人为何要用鸟儿“嘶哑”的嗓子时,化用自己的事例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同时也不乏幽默风趣之感,使整个课堂轻松而有意味。
缺点与改进:
1.教学课件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由于我自己教学设计的疏忽,认为课件只要清晰就好,不用太精美,导致了自己的PPT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这是我本堂课的一大缺点,因此,我还需加强对课件制作的学习,本学期我也选修了一门PPT制作通选课,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自己课下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使教学课件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我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的,师生平等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为主的课堂效果,因此把语言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环节的衔接和重难知识点的分析上,而对于一般性的提问和引导并没有太在意。看了自己的微格视频后,深感自己的语言在有些地方还不够简洁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从今以后坚持写详案,把自己要说的语言提前设计好,并预设学生的多种反应,做好对策,精准语言,把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
3.粉笔字有待提高。 板书是PPT不能替代的,它体现的教师整堂课的精髓,粉笔字更是对教师最基本要求。由于视频原因,黑板上的粉笔字甚是模糊,看不出优劣,但我自己的粉笔字的确是要强加练习的。
4.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我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上还不够,这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上。本堂课的设计旨在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但在师生互动上大多采用教师发问,学生作答的形式。因此,在以后的授课中,应采用以学生发问,老师解答等多种方式贯穿课堂,使课堂更加深动。
5.另外,由于站位的问题导致PPT的部分内容被遮挡。所以,提前熟悉场地布置,设备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次微格视频的总结,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同时,感谢教师教育学院的老师们设计出的这个系统,帮我们再次认识了自己,并不断改进!
第三篇:微格课堂教学反思
微格课堂教学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有反思,失败才能够是成功的基石。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以下是我的历次微格课堂的教学反思。
一、说课想要好好的反思自己的说课,就必须明白什么是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这学期,总共进行了两次的说课。两次说课下来,我针对自己的表现做了如下的总结:
1、对说课时间的把握准确,但是对内容的时间分配却不恰当。一般正常的说课时间规定在8到12分钟之内,1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样既能清楚的把自己想要讲的内容讲清楚,又不会使听课的人感到疲惫。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可以比较准时的结束自己的说课。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在每次说课之前,我会自己给自己计时,一旦发现自己有可能超时,我会对自己的说课内容进行改进,尽量保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虽然我没超时,但对说课内容时间的分配还有待改进。我总是花很多时间在前面的学情教材分析等内容,对后面的教学过程比较忽略。每次都是要到说课的
6、7分钟的时候才能讲到教学过程,这样的说课不怎么保险。老师说过,说课的前几部分最好在4分钟之内讲完,给教学过程留足充足的空间。教学过程应该是整个说课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如何讲课的理念部分,能否抓住听课者的兴趣,就看教学过程这部分了,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在以后的说课当中,为了完善我的说课,我决定多多花时间在教学过程的讲解当中。
2、能完整地说完课,但是稍显紧张,而且不能脱稿。能完整地说完课完全是因为借助PPT的帮忙。很不好意思的说,如果没有PPT,我相信可能我还是不能流畅的说完课。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对内容不熟悉。虽然以前会进行排练,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还是会不停的看稿,我知道这是在说课过程中比较大的不足,很可能影响听课者的主观印象。在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说课的二等奖视频。在视频当中,比赛选手说课时姿态落落大方,显得很有自信,一开始给人感觉就很好。就应该是我以后追求的目标。在她说课的过程中,全程都是脱稿,也没有借助PPT,显然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相当的熟练。听老师说,这次比赛就给参赛选手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相当考验人,听完老师的简介,我相当的佩服这个女生,要经过多少的历练,多少的培训,多少的批评与改进。但是反观我自己,在说课的过程中疙疙瘩瘩,流畅度不够。在微格当中面对的人已经够少,而且都是自己的同学,比较熟悉,还是有些紧张。紧张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心态,也因为自己的不熟练。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要缓和自己的心态,适当的放松,在说课前要进行练习,尽量做到脱稿。
3、教学设计当中缺少新意。前面已经讲到,教学流程是说课当中最重要的。能抓住人的部分也就这个。前面的内容基本不会相差太多,毕竟内容在那。区分好的说课还是一般的说课就看教学流程当中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新意,是否能抓住听课人的耳朵。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我准备说课的时候,基本上我就是浏览网上的资源,进行综合整理,没有投入自己的想法。说课是在讲课之前的环节,说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分析学生的情况,针对学情制定讲课的环节,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之前参加学校基本功大赛中,我也进行了说课的比赛。各位老师对我们做了准确的点评。其中提到在说课的过程中要有系列的提高问题,提起听课者的兴趣。在以后的说课中,面对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对专业知识相当了解的一些资深教师,想要抓住他们的目光比抓住学生的目光更不容易,所以必须要有创意,还要有层次。在我以后的学习中,要着重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多看看中学历史教学方面的书,吸收那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
二、讲课
1、讲授的知识准确,但所用的材料不够精确。作为一名教师,所要做得核心工作便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要保证所讲内容的准确性,面对自己不确定的知识点,必须要查阅书籍,确保无误才可以讲给学生听。对于有模棱两可的答案、观点的问题,必须要向学生说明,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可探究性。如果有天在讲课的时候被学生拆穿了错误,相当的有失师尊。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必须起到示范作用。历史课堂需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我的讲课中的硬伤,就是所用的材料不够精确,这就要求我扩大我的阅读量,开阔我的视野。
2、讲课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讲课的受众是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在课堂上有激情的讲课更能集中学生的精神,假如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一直很平淡,学生的兴趣也就平平。每一节课都需要一个高潮或几个记忆点,才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我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语言有些单调,而且语言组织不流畅,无法抓住学生的目光,相信每个老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上自己的学生昏昏欲睡。况且历史本身就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在语言的设计上。
3、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活动的设计有些过于简单,有些则过于难,没有深入考虑学生的情况。问题设计简单了,学生很容易就找出答案,容易产生自满的心理,会对以后参加活动失去耐心,不利于以后教学的开展。但是过于难得话,也不容易教师开展教学。对于过多的难题,学生会失去信心,心里上会受到挫折,严重还会产生障碍。因此,不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的课堂活动,会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拘泥住,无法使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也就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需要设置合适的探究活动,问题等来开展教学。在我的讲课中,就缺失这部分的思考。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几次的微格课堂中总结出的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当然我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对自己适当的肯定也可激励自己。在我以后的学习之中,要多读书,多交流,多思考。
第四篇:新课改微格课的教学反思
学校星期三通知星期五要进行课改微格课展示,可是星期四要参加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占用一天,并且两项都必须参加,那只有自己多努力了。周四晚上自己一直努力准备到凌晨四点,还辗转反侧,觉得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但是倦意不容我再继续,只好休息。到了早上六点闹钟把自己叫醒,匆匆收拾材料去学校。本以为应该进行顺利,可是发现在讲课时在多媒体操作上出现了一个小故障,把本来就比较淡定的的我也紧张得额头渗出了汗珠,连正确的内容也讲错了。
最后在小结的时候,校长诚恳地提出了三点建议:
1、详略不得当,学生可自主回答的可以不讲;
2、课堂无激情,语调单一;
3、习题部分学校在小慧家的南面讲成了北面。
自己另外也总结了几点:
1、教学环节没有设置好,课堂目标没有突出强调,巩固达标及测查不明确;
2、对多媒体操作不熟练。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有的行云流水,有的运筹帷幄,有的提纲挈领,有的字字珠玑,真是八仙过海,想想自己,要在多备课、多实践、多请教,才能使自己的授课技能有所提高,当然,更主要的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下大力气,将各方面赶上去。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提起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少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书太难教了,讲了那么多,做了不少题,可最后拿到试卷一看,真是“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尽管每年都有相同的感叹,但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还是要进行一轮一轮的复习,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多考点分。
分析了近3年的历史高考题后,我对高三的教学局限性与与后期复习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过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复习资料,陷于“本本主义”
我们许多老师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现实中往往把几本教科书奉为万能,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全部掌握了,高考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实在不行还有一本复习资料可以做参考。殊不知,现在的复习资料大多是相互抄袭,自主创新的太少。
二、过份局限于课堂,教师一味地“满堂灌”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现在时代变了,教材也换新的,但我们许多老师还在满堂灌,结果导许多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过份局限于校内,忽视了社会大课堂
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但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困难,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2012年江西历史高考就考了生活中的历史知识——交通灯的发展变化。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为切入点考历史。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交通问题)。这种考题不仅角度新,又与生活相关。
四、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合教材,夯实历史主干知识。现在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跨度大、难度高、跳跃性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第二轮复习时,应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依据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的达成。
3、平时多注意新题型的收集与训练。新课改意识将更加开放,新题型很可能出现,平时须多注意收集与训练,如情境类,文史常识类、研究性学习类、辩证认识类等题目。
4、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5、关于训练与讲评问题。训练题目要遵循考查内容上不超出考纲范围,设计风格符合考纲示例,以不偏不怪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为目的。具体方法是从课改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和各大历史教学网站上收集整理,应加强考生应试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如字迹是否工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答题,语言表达是否概括精练,心理压力是否过于紧张等问题。在讲评时,尤其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多鼓励学生按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答案要专业化、规范化、精练化,多研究高考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