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

关于PDCA循环和5W1H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11

关于PDCA循环和5W1H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碰到很多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问题,本文通过对PDCA循环和5W1H分析法两种管理工具的实际应用的介绍,希望以此来推动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工作疏漏;PDCA循环;5W1H分析法;

1前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下达了一项生产指令时,由于在关键某些细节产生麻痹大意,认为自己不会犯此低级可能错误,存在模糊麻痹思想,导致生产指令可能存在某些错误,但在接下来接受指令的人员也没有进行监督纠正、改善弥补不足或错误,当自己是传球员,误传误达,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产生负面影响,等到下个工序发现错误时已为时已晚,以犯了低级错误,造成浪费。这些问题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可以避免,但是在工作中又往往容易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养成系统良好的工作思维习惯。

企业从根源上解决以上管理弊端,靠的不是事后检讨后悔机制,真正依赖的是事前管理审核监督机制,重要是发挥各级工作管理团队的作用。无论是哪一位足够精明的管理者都无法脱离团队的力量和作用达致管理效应的目的。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互相检讨弥补不足,无论上情下达或都是下情上达,都必须准确无误通过各级管理团队把执行制造命令或内容,例如:工作指令、工作内容、工艺图纸要求、数字数据等包含有各式各样的工作信息,传递成功,有依有据,真实准确,明确无误,做到万无一失!这就非常需要强调企业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会利用一些企业管理工具,石化公司近几年引进的管理工具有很多,都是在世界上先进的并且取得了一定实际效果的管理工具,这里就主要对PDCA循环和5W1H分析法两种管理工具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2正文

2.1 PDCA循环 PDCA管理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由戴明博士在日本推广应用,把PDCA发扬光大,并且用到质量领域,故称为质量环和戴明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这样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同时扩展到除质量管理外的其他管理内容中。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P (计划 PLAN) :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分析过去的事实,提出未来的假设,根据以设计行动的方案使之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分为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拟定改进措施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追踪计划是否落实,执行是否彻底,预期是否体现。 A (处理 ACT) :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可以将它理解为: P (计划 PLAN) :计划是否正确。 D (实施 DO) :实施过程中是否对。

C (检查 CHECK) :检查过程内容正确相符。

A (处理 ACT) :不足地方或检查错误的应对方法或预案。

图1:截选自杨浩然工作循环分析PPT课件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无论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PDCA循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完善这样四个阶段。 PDCA循环有两个特点: 2.1.1 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问题,就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闭环管理。

图2

在工作进行处理(A)环节,我们可以进行工作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根据经验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未能解决的或者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原地踏步的循环,而是在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2.1.2 大环带小环

即我们在进行计划P时,也可以进行PDCA循环管理,例如针对公司检修而言,在编写检修计划(P)时,也可以进行PDCA,即现状分析(P),编写方案(D),方案检查(C),方案完善定稿(A)。

图3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发布工作指令,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工作质量的内容是什么?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在PDCA循环中的P(计划)环节中我们可以将5W1H法融入到其中,在P中再建立一个小的循环,以期达到最优的工作目的。下面将介绍5W1H分析法。 2.2 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1932年,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面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和运用,最终形成了“5W1H”模式。它主要是针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这样做(WHY),工作内容(WHAT),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

5W1H分析法的应用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例如:一台设备突然停下来了,那就沿着这条线索进行一连串的追问。

问:“设备为什么停下来了?” 答:“因为保险丝烧断了。” 问:“为什么保险丝会烧断?” 答:“因为超负荷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壳体内被堵死了。” 问:“为什么壳体会被堵死?” 答:“因为物料出不去。” 问:“为什么物料出不去?” 答:“因为过滤器没清。”

至此,设备停下来的原因找到了。 可能有些时候,WHY的问题没有了,可以转换一下思路,针对问题转换为WHO或者WHERE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本,制定治本的对策。

我们在进行5W1H质问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完全把握操作的本貌事实,并且经常对之抱持独自的深入思考,以期解决问题。我们想要改善某个问题,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于有怀疑的精神。然而怀疑并不是笼统的抽象思考,应该有着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具体的方向。5W1H就是这样的一种系统的工作,经过思考后可以构思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图4 5W1H问题简要内容

5W1H分析法可以和PDCA循环结合,尤其是在P(计划)阶段,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全面的分析和规划,WHY(为什么要做这个计划),WHAT(做什么或做成什么),WHERE(在哪儿去做),WHEN(什么时候去做),WHO(谁来做),从而使我们的计划被更有效的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控制问题→改善问题→预防问题四步曲,不断运用PDCA循环管理机制和5W1H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来进行纠正、改善、提升管理水平,养成预防管理和事前管理的“自我控制”工作习惯,建立一套稳定实用的防错管理检讨机制,不断提升个人的管理素质,创建牢固稳定的管理作业流程,不断防止预警纠正各种各样的浪费及工作无效现象,从而制造出令顾客满意的精品产品。

无论是PDCA循环还是5W1H都是一种工作的思考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工作思路,通过这些科学的工作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的更有效率,容错性更高,也使得我们的管理工作变得有序有质,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逐渐培养的一种工作思维习惯。 ……

第二篇:论文题目 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分析

自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出现以来,循环床锅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容量的循环床锅炉已被发电行业所接受。 循环流化床低成本实现了严格的污染排放指标,同时燃用劣质燃料,在负荷适 应性和灰渣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为煤粉炉的节能环保改造提供了一条有 效的途径主循环回路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将大量的高温固体物 料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稳定的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 脱硫剂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和反应,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 主循环回路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将大量的高温固体物料从气流中 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的稳定的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脱硫剂多次循环、 反复燃烧和反应,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主循环回路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循环流化床 锅

2、NO2(NO)、N2O、SO2(SO3)、CO

2、CO、N2等,根据O2,CO 和CO2 含量控制空气量,根据SO2 含量控制石灰石加入量,根据NOX 含量控制燃烧温度。 降低床底渣含碳量,粗粒子在浓相床内的停留时间: Hb 静止床料高度,m;Fd 布风板面积,m2;ρb--静止床料的堆积密度,kg/m3; 为燃煤消耗量,kg/h;δ为燃煤中粗粒子的份额。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可以高热值煤的停留时间比低热值煤长很多,这就是 CFB 锅炉烧低热值煤床底渣含碳量高的原因。故需 要维持合理燃烧温度,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制备合适粒度及大小分布的燃煤,防止燃烧分 层,并注意在烧低热值煤的时候,减少一次风的使用,降低流化的速度。 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影响排烟损失的因素有:排烟温度,包括尾部烟道 受热面积灰,烟气含尘量大;过剩空气系数大。而降低排烟温度就可以从提高尾部烟道的 受热面;提高分离器效率,降低烟气含尘量;加强尾部烟道的吹灰效率;合理搭配一二次 风量,在保证流化和燃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风的使用。 1.3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加装燃油,经燃油节能器处理之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细小分子增 多,分子间距离增大,燃料的粘度下降,结果使燃料油在燃烧前之雾化、细化程度 大为提高,喷到燃烧室内在低氧条件下得到充分燃烧,因而燃烧设备之鼓风量可以 减少 15%至 20%,避免烟道中带走之热量,烟道温度下降 10。燃烧设备之燃油经节能器处理后,由于燃烧效率提高,故可节油 4.87%至 6.10%,并且明显看 到火焰明亮耀眼,黑烟消失,炉膛清晰透明。彻底清除燃烧油咀之结焦现象,并防 止再结焦。解除因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而炉膛壁积残渣现象,达到环保节能效果。 大大减少燃烧设备排放的废气对空气之污染,废气中一氧化碳(CO)、氧化氮(NOx)、 碳氢化合物(HC)等有害成分大为下降,排出有害废气降低 50%以上。同时,废 30%—40%。安装位置:装在油泵和燃烧室或喷咀之间,环境温度不宜超过 360。 安装冷凝型燃气锅炉节能器,燃气锅炉排烟中含有高达 18%的水蒸气,其蕴含 大量的潜热未被利用,排烟温度高,显热损失大。天然气燃烧后仍排放氮氧化物、 少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减少燃料消耗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冷凝型燃气锅炉节 能器可直接安装在现有锅炉烟道中,回收高温烟气中的能量,减少燃料消耗,经济 效益十分明显,同时水蒸气的凝结吸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降 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采用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技术,传统锅炉中,排烟温度一般在 160~250,烟 气中的水蒸汽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众所周知, 锅炉热效率是以燃料低位发热值计算所得,未考虑燃料高位发热值中汽化潜热的热 损失。因此传统锅炉热效率一般只能达到 87%~91%。而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它 把排烟温度降低到 50~70,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提升 了热效率;冷凝水还可以回收利用。 锅炉尾部采用热管余热回收技术,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 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 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 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 耗总量的 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 60%。 1.4 循环流化床的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脱硫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 污染的最为有效的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目前,世界上各国对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视,已开发了数十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技 术,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以一种碱性物质作为 SO 的吸收剂,即脱硫剂。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烟气脱硫技术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MgO为基础的镁法; 为基础的氨法;(5)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近 90%。 烟气脱硫装置相对占有率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燃煤和燃油锅炉基本上都 装有烟气脱硫装置。众所周知,日本的煤资源和石油资源都很缺乏,也没有石膏资 源,而其石灰石资源却极为丰富。因此,FGD 的石膏产品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便是钙法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因此,其他发达国家的火电厂锅炉烟气脱 硫装置多数是由日本技术商提供的。 在美国,镁法和钠法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实践证明,它们都不如钙法。 在我国,氨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土壤。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也是化肥大国。氮 肥以合成氨计,我国的需求量目前达到 33Mt/a(百万吨/年),其中近 45%是由小型 氮肥厂生产的,而且这些小氮肥厂的分布很广,每个县基本上都有氮肥厂。因此, 每个电厂周围 100km 内,都能找到可以提供合成氨的氮肥厂,SO 吸收剂的供应很丰富。更有意义的是,氨法的产品本身就是化肥,就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在电力界,尤其是脱硫界,还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方法将脱硫技术根据脱硫 过程是否有水参与及脱硫产物的干湿状态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另一 种分类方法是以脱硫产物的用途为根据,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在我国,抛弃法多 的工艺。氨法脱硫工艺具有很多别的工艺所没有的特点。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从吸收化学机理上分析,SO 的吸收是酸碱中和反应,吸收剂碱性越强,越利于吸收,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而且从吸收物理机理上分析,钙基吸收剂 吸收 SO 是一种气-固反应,反映速率慢,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可以做到很高的脱硫效率。同时相对钙基脱硫工艺来说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另 外,其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在某些特定地区是一种农用肥料,副产品的销售收入能降 低一部分因吸收剂价格高造成的高成本。 氨法脱硫工艺主要由两部分反应组成:吸收过程,烟气经过吸收塔,其中的 SO 被吸收液吸收,并生成亚硫酸铵与硫酸氢铵;中和结晶,由吸收产生的高浓度亚硫酸铵与 硫酸氢铵吸收液,先经灰渣过滤器滤去烟尘,再在结晶反应器中与氨起中和反应, 同时用水间接搅拌冷却,使亚硫酸铵结晶析出。 燃烧脱硫+ 尾部增湿活化(半干法), 燃烧脱硫+尾部增湿活化系指循环流化 床炉内加入石灰石进行燃烧脱硫,然后利用炉内未完全反应的脱硫剂(石灰),在 锅炉尾部烟道喷入水或水蒸汽,适当降低烟气温度(高于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尾 部进一步进行烟气脱硫。脱硫产物呈现干态固体物,易于处理,没有污水处理及腐蚀等问题。该脱硫工艺适合与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配套。 降低 排放主要技术措施改变燃烧条件:包括低过量空气燃烧法,空气分级燃烧法,燃料分级燃烧法, 烟气再循环法。炉膛喷射脱硝:包括喷氨及尿素,喷入水蒸汽,喷入二次燃料。烟 气脱硝:干法脱硝,(烟气催化脱硝,电子束照射烟气脱硝)湿法脱硝。而在燃烧上: 凡通过改变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关键参数,以抑制生成或破坏已生成的 达到减少排放的技术称为低 燃烧技术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经济并且是有效的方法低过量空气燃烧、空气分级燃烧、 燃料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 低过量空气燃烧:使燃烧过程尽可能地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随着 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抑制 含量的关系如图显示,不过炉内氧的浓度过低,低于 3%以下时,会造成 CO 浓度的急剧增加,从而大 大增加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同时,也会引起飞灰含碳量的增加,燃烧效率将会 降低;此外,低氧浓度会使炉膛内的某些地区成为还原性气氛,从而降低灰熔点, 引起炉壁结渣与腐蚀。 空气分级燃烧:基本原理——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一级燃烧:将供入 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 70%~75%,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 下燃烧。过量空气系数 a<1,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而且在还原 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 的反应率,抑制了NOx 的生成量。二级燃烧:其余空气与 一级燃烧区产生的烟气混合,在 的条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炉膛喷射脱硝:向炉膛喷射某种物质来还原已生成的 放量。包括喷水、喷射二次燃料和喷氨等。

1、喷水法,但一氧化氮氧化较困难,需喷入臭氧或高锰酸钾,不现实。

2、喷二次燃料:即前述燃料分级燃烧,但二次燃料 不会仅选择 反应,还会与氧气反应,使烟气温度上升

3、喷氨法(尿素等氨基 还原剂) 4NH 反应,而一般不和氧反应,这种方法亦称选择性非催化剂吸收(SNCR)法。但不用催化剂,氨还原 ~1050这一狭窄范围内进行,故喷氨点应选择在炉膛上部对应位置。采用炉膛喷射脱硝,喷射点必须在 950 ~1050之间。喷入的氨与烟气良好混合 是保证脱硝还原反应充分进行、使用最少量氨达到最好效果的重要条件。若喷入的 氨未充分反应,则泄漏的氨会到锅炉炉尾部受热面,不仅使烟气飞灰容易沉积在受 热面,且烟气中氨遇到三氧化硫会生成硫酸氨(粘性,易堵塞空气预热器,并有腐蚀危险)。炉内喷氨脱硝优缺点:非催化喷氨脱硝法投资少,运行费用也低.但反应 温度范围狭窄;要有良好的混合及反应空间和反应时间的条件;当要求较高的脱除 率时,会造成 NH 泄漏量过大等问题。10 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2.1 分离器简介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要求达到的一系列技术参数,如:循环倍率、燃烧效率、脱琉 效率、床温床压以及对燃料的适应性等,都必须通过气固分离器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来实现。 目前,我国多采用旋风分离器作气固分离,因为它结构简单,制造技术比较成熟,运行人 员也比较熟悉。但多年运行经验表明,旋风分离器用于CFB 锅炉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保 温材料耐高温和耐磨能力不强,造成旋风分离器内衬磨损严重;常压CFB 锅炉虽规程上 不允许有后燃现象,但实际运行中,旋风分离器内经常出现后燃现象,甚至将分离器自身 烧坏;对增压CFB 锅炉,因其出口烟气将送到燃气轮机作功,为了燃尽CO 象并非不允许,这对旋风分离器的材料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温材料的热惯性很大,导致启停时间延长,负荷变化适应能力低;旋风分离器自身体积大,不利于CFB 锅炉大型化, 超大的体积将给锅炉带来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等。 气固分离器分离煤燃烧后产物和脱硫剂脱琉后产物的固体颗粒。这两种颗粒的粒度分 布不同于入炉煤和入炉石灰石的粒度分布。完全只根据入炉煤粒度分布来选择气固分离器 已不甚合理,制造厂按自身习惯,将用于一般煤粉炉的传统产品选作CFB 锅炉的气固分 离器则问题会更多。 下面介绍几种国内外气固分离器,并提出CFB 锅炉如何选用气固分离器的个人看法。 2.2 炉膛出口几何结构 清华大学做了个试验,图2-1 为试验系统示意图。主床面积90mm90mm,有效高 5.25m;试验物料为树脂,其平均粒径为500m,物料真实密度1400kg/m ,终端速度2.7m/s。图1-2 表示试验中采用3 种典型的出口几何结构。H 指凸起部分高度(m)。 ehit表示炉膛出口面积为44mm88mm,循环颗粒流率为8.46g/m s。光滑形出口如图2-2a 所示,炉膛出口的固体颗粒,由于导向板的作用随着变向气流而进入水平 烟道,在出口附近的颗粒密度保持不变。平直出口结构如图2-2b 所示,气固两相流中的 固体颗粒一部分随气流离开炉膛,另一部分在与炉顶碰撞后,将沿炉膛内壁碰回并下降, 在内壁面附近形成下降的颗粒层在炉膛内循环,它们不进入气固分离器。当采用图2-2c 的出口结构时,凸起高度在炉膛顶部形成一个空腔。部分颗粒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由于惯性 而从炉膛进入此空腔,在空腔内密集起来形成一个较浓的区域。聚集的颗粒沿内壁回落称 之为空腔效应,形成的颗粒在炉膛内循环。与光滑出口相比,实际上减少了气固分离器的 负荷。试验的目的是要最大地增加这一炉膛内循环量。 上述炉膛内循环量与图2-2c 值有关。如凸起高度(H)小于颗粒惯性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则空腔内上升的颗粒将与炉顶相碰撞,碰撞后的颗粒将沿炉膛内壁落下,称之为碰 撞效应。也和空腔效应一样,将导致炉膛顶部密度增加。如果H 大于颗粒所能达到的最 大高度时,则顶部密度不再增加。图2-3 为炉膛出口几何结构对流化床炉膛密度分布的影 响。这种现象不仅可减少流向气固分离器的颗粒量,还有利于增强气固两相的混合。从图 2-3 可看出,H 增至0.15m,两条曲线的距离大于H=0.15m和H=0.35m 之间 的间距。也就是说空腔和碰撞的综合效应并非与H 成正比增加。对CFB 锅炉,H 实际取 0.5m 即可,即将炉顶升高0.5m 就够了。 12 2-3 2-4 取H=0.5m,用采样探头法,按各种流率G 测得炉膛顶部的分离效率η,如图2-4所示。该试验仍在A ehit =44mm88mm =5.14m/s下进行。 从图2-4 可看出:(1)当H 在0.3~0.4m 之间,3 根曲线都趋向饱和;(2)随着G 可达70%。这说明出13 口结构作为初级内分离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炉顶提高仅0.5m,无论是新建或旧 炉改造都不会花太多的钱。这里要说明的是,η 并非全炉的效率,也不是气固分离器的效 系指炉膛内测出下降颗粒量与上升颗粒量之比。改变炉顶几何结构这一措施除减少炉膛后气固分离器负荷外,还有利于减轻旋风分离器和尾部受热面的磨损。 2.3 槽形分离器 槽形分离器属撞击式分离器。图2-5 为埃宾斯别尔格电厂的CFB 锅炉系统图。 2-5 CFB 9.10.11.L 12. 13. 14. 15. 16. 17. 18. 埃宾斯别尔格电厂的CFB 锅炉210t/h,510和10.6MPa,满负荷时烟气流速6m /s。槽形分离器的槽形部件交错排列,它们被悬挂在炉膛出口后的炉顶,对烟气和固体 颗粒的通道形成迷宫,如图2-6 所示。两排一次除尘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入口处,部分固体 颗粒撞击槽形部件后沿槽板下落,收集来的灰粒沿后墙返回如图2-5 由水平烟道中另一排分离器(图2-5之10)收集的固体颗粒进入灰斗,见图2-6 之3,再经 阀(亦称J阀)即图2-5 之11,返回下部炉膛。 14 2-6 经槽形分离器仍未分离出而进入竖井的固体颗粒,通过布置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的多管式除尘器分离后的灰尘收集在灰斗内,再用气力输送设备从图2-5 之13 部输送到下部炉膛,多余的灰从灰斗经排灰阀(16)排入专用容器。槽形分离器除对比于旋风分离器结构上可降低CFB 锅炉的高度外,还有以下优点: (1)由于分离器的阻力小,风压损失较小,下部炉膛的气流扩散密度甚低,因而减少 了厂用电。经测试,风压可降低25%,经计算300t/h 的CFB 锅炉,可降低锅炉厂用电 的15%。 (2)炉膛内的颗粒分离,强化了颗粒内部的再循环,促使沿炉膛高度的浓度变化较均 (3)借助于L阀颗粒一次回收,炉膛内颗粒质量含量的调节范围增大。 (4)新分离器的结构能采用新型耐热材料,由于其热容量小,对加快启停和负荷变化 的反应均较快速。 (5)由于配套采用了低温高效小直径的多管式除尘器,能分离颗粒直径小的灰尘,改 善炉膛的热交换、燃烧条件和吸附剂的利用。 (6)国外CFB 锅炉多采用外置式灰热交换器以回收灰渣的物理热,并对负荷及床温进 行快速控制和调节,故外置式热交换器是形成CFB 锅炉的重要设备。

第三篇: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分析

2005年09月02日 10:5

5第五节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分析

一、德国的生产者责任扩大

生产者责任扩大EPR(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是指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即产品的使用结束之后。生产者不仅对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承担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对环境影响的全部责任,因此生产者必须考虑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确定、产品使用过程以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思考方法最初形成在德国,然后传播至整个欧洲。

这一生产者责任环节的延长,使得生产者必须在发生源抑制废弃物的产生,有动力设计对环境负荷压力比较小的产品,其结果,在生产阶段就促进了循环利用,增大了资源的效率。EPR政策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一是产品在回收方面的物理性和资金方面的责任部分或全部地由地方自治体向上游的生产者转移;二是使企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具有考虑环境的动机。

二、注重实施的可行性

德国人把可行性论证和投入产出分析作为成功与否的核心,他们希望这一封闭物质循环系统不仅可以减少环境影响,更有助于降低工业流程和宏观经济的成本。德国工商界可以不断地从减少废弃物和提高企业内部再循环比例而获得巨大的潜在利益。这也正是驱使工商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废弃物管理的根本动因所在。

有一套行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产业能够有市场,有利润,有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动力,有后续发展能力。这是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经济环境。

在德国,倒生活垃圾需要付费。但是由于包装材料已由DSD企业成员付过费,因此不仅不用交钱,而且还有专业人员定期上门回收包装材料。如果消费者对包装垃圾不进行分类,清理垃圾箱的次数便会增多,消费者就要为此多支付垃圾清理费。这是“绿点系统”鼓励消费者回收包装材料的得力措施。

由于绿点标志使用费与包装材料的用量挂钩,产品价格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迫使生产企业从源头上想尽办法使产品包装简化及包装材料方便回收和循环再生,而不把绿点标志使用费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是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企业产品包装用量却增速减缓的原因。

三、政府与工商界的坦诚合作

政府与工商界的坦诚合作是达到避免废弃物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德国历来很受重视。通过对废弃物按不同材料来设定减少和再循环的目标,联邦政府强调工商界的自愿承诺,而法律约束只起到辅助作用。这种自愿承诺原则的最成功范例是工商界与政府之间达成的关于废旧电池、废纸、废汽车和建筑废料的回收和再循环协议。

1.废旧电池:早在1988年德国电池生产厂家和分销商便向联邦环境部做出承诺来自愿地促进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循环。这一举措成为后来欧洲共同体关于电池的条例的先驱。依照这一承诺,零售商们应收集顾客送回的废旧电池并将其送交有关处理厂,后者将电池按品牌和有无毒性物质进行分类。与此同时,电池厂家一致行动,已将电池中有害物质镉和汞的含量降低到了很微量的水平。此外,凡是含有有害物质的电池都作了明显的标记。

2.废纸:1994年10月,对造纸业、纸张进口业、纸品分销商、印刷业和出版业有着广泛代表性的若干企业协会和有关组织联合向联邦环境部提出了一项倡议和承诺,表示到2000年要使印刷品、办公用纸和绘图专用纸的再循环比例达到60%。在工商界的一致努力下,这一目标业已实现,而且远远超出原定目标,1995年这一比例已高达73%,1996年更达到94%。

3.废旧汽车:1996年2月,汽车生产厂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分销商和汽车修理厂等汽车相关产业联合向联邦政府承诺,目标是到2002年将汽车中不可再循环的零部件重量由当时的25%降低到15%,而到2015年将到不超过5%。与此同时,他们在全德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废旧汽车回收和拆卸再循环系统。汽车厂商和进口商还作出承诺,免费向自己的用户回收使用期在12年以内的旧汽车。而以往这些汽车如果交给公共处理系统,每台得交200~300马克。

4.建筑废料:由房地产商、建筑设计部门和建材供应商组成的一个建筑工业协会对整个德国建筑行业进行了评估,最后向联邦环境部提出了自己的承诺,要在2005年以前将当前主要靠填埋处理的可再生建筑废料减少一半。在德国每年共产生8500万吨建筑废料。德国政府对建筑废料管理的总的方针是减少对可更新废料的填埋,提高其再循环率。而在预制板材中尽量使用新材料以提高再循环率。在1996年约有3100万吨建筑废料得到再循环,剩下的被填埋。

四、循环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

翻开德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材料,环保产业和就业机会总是被提到很高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一领域找到工作岗位,1990年大约有60万人从事环保职业;到1996年底,德国有7.4万人直接从事废弃物管理工作;1997年已达近100万人,约占就业总人数的3%。

根据包装工业的估算,仅仅由于1991年颁布的《包装管理条例》,德国3年之内就创造了

1.7万个就业机会。同时,由于德国十分严格的环保规定,在那些污染特别严重的行业减少了许多就业岗位。但专家认为,今后由于颁布新的环保法律而新增的环保产业的就业机会将远远多于由此而被迫消减的就业岗位。因为,为了实施新的法律和条例,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和改造设备,这些都会增加新的就业机会,这还不算在国际市场上推销德国环保技术所带来的就业岗位。

循环经济可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

(1)循环经济创造大量劳动岗位。循环经济的社会意义表现在为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相反。由于耐用保值性产品的生产、保养、维修、服务以及再利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德国学者拉封丹在《不要恐惧经济全球化》(2000年)一书中指出:“只要人们从一次性原则转向耐用性原则,就能创立新的劳动岗位,取代趋于消逝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岗位。从净值看,新设的劳动岗位将多于消失的劳动岗位,并且新增劳动岗位将出现于人们生活所在地。”

与传统线性经济缩短经济的链条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的。例如,在生产中,用能够从事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人来取代机器;在销售中,需要熟练人员给消费者提供咨询和出租服务;在使用中,用于保养和维修的劳务费用的分量会越来越大;在报废时,对产品进行拆卸再利用有很多的就业效应;在处理时,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创造就业。

(2)循环经济在就业方面的特点。与循环经济导致服务性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循环经济使得就业的重点从生产转向维护。瑞士学者埃尔克曼在《产业生态学》(1999年)一书中指出:“生产部门的用工量自然就下降了,但由于维护、保养、修理相关的新用工量所全部补偿,应该说是从生产岗位转移到了维护保养修理活动范畴,这样的就业机会,可以看作更为稳定,因为它不怎么依赖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埃尔克曼在《产业生态学》(1999年)中提到循环经济将使得就业在地化。“循环经济使新的劳动岗位出现于人们生活的地方。集中化的大量生产失去意义,越来越多的服务、维修和翻新工作直接在消费者生活的地方进行。劳动重新走进人。”

粗略地说,循环经济在就业方面的特点:(1)在产业类型上,线性经济强调制造就业(第二产业),而循环经济扩展服务就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2)在市场变化上,线性经济依赖市场变化,而循环经济具有稳定特点;(3)在就业空间上,线性经济是异地的就业(联系全球化),而循环经济是在地的就业(联系地方化)。

五、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据德国工商大会估计,仅在德国西部,环保市场的销售额就高达400亿马克。而同期传统的优势行业钢铁工业的销售额为470亿马克。

德国的《包装管理条例》的运作经验及其蕴含的哲学思考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产品责任”和“封闭物质循环”称为国际相关领域热门词汇。德国关于废弃物管理的法律系统一时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楷模。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等相继效法德国来发展自己的相关法律和运作系统。《包装管理条例》还于1994年促成了《欧洲共同体包装指南》(EC Packaging Directive)的出台。这一指南于1996年下半年生效。

《欧洲共同体包装指南》和德国法规一样,把循环再利用排在优先地位,认可对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排序是:减量化,循环利用,材料再生利用(不能再利用的需采用降解材料),焚烧及能源再利用,填埋及堆肥化;包装指南要求所有成员国均需采取措施,建立使用回收标志的废旧包装的回收系统,包装生产使用厂家必须回收使用后的包装,委托第三者回收的要付

环保回收标志使用费;指南要求各成员国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指标较德国法规要求低,2001年回收利用率达到50%,其中每一种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至少须达到15%。采用绿点回收标志的国家自此在欧盟和其它国蔓延开来,至今已达到16个,他们是:奥地利(1993)、比利时(1994)、捷克(2000)、法国(1993).匈牙利(2001)、希腊(2002)、爱尔兰(1998)、拉脱维亚(2000)、芦森堡(1995),挪威(2000)、波兰(2002)、葡萄牙(1997)、西班牙(1996)、瑞典(2001)、加拿大(2001)、美国(2001)。为了加大废弃物资源化的力度,欧盟于2002年8月也要求将各类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四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报告 - 案例分析

关于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情况的

审 计 报 告 XX审(XXXX)第XXX号

根据审计计划及总裁的安排,审计部于XXXX年X月XX日起对公司所属销售部门(营销中心、XX业务部及国贸部,以下简称“被审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审计。根据审计需要,我们将审计范围延伸至其他相关部门,如财务部、物控部等。

审计目标及范围:本次审计涉及销售部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执行及相关表单运用、业务流程履行等。审计依据主要是被审部门提供的制度、单据、报表报告以及用友ERP相关数据等。

审计程序:此次审计对被审部门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进行了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进行了测试。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观察、检查、重新计算等审计程序,我们获取了必要的审计依据。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业务流程控制方面。

1、销售预测制度。

当前公司未建立有效的市场预测机制;对销售计划的制定、分解、依据来源方面无制度要求。现有营销中心05年编制的《产品月销量预测管理规定》至今未更新修改,同时该预测主要是针对经销商,不尽全面。

风险影响:缺乏制度要求,市场预测及销售计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往往出现严重偏离实际的情况,影响公司推行预算管理甚至造成中途而废的结果。

审计建议:建立销售预测及销售计划的作业管理制度,对市场研究、销售计划的确立及分解、修订及考核进行明确。业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起点,通过科学、合理销售计划的实施,为公司实行预算管理垫定基础。

2、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我们了解到公司信用制度未有效建立起来,对赊销(或分期付款)的客户背景调查不够全面,以至合同执行前并无信用条款(赊销额度、分期次数或账期时间、折扣折让等)的检查确认环节。部份业务未进行任何信用评估即采用公司格式合同确定信用条款(如规定的预付款、分次付款额等)也是不合适的。

风险影响:可能会产生违约风险,给公司造成坏账损失,或者因无任何信用销售丧失部份市场。

审计建议:公司目前赊销较少,但如果可通过此方法扩大销量应考虑采用赊销手段;如今后公司采取三方能源合同的形式来促进内销市场的增长,则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赊销方面,信用制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客户信用政策及等级。可由财务部负责拟定企业信用政策及信用等级标准,销售部门需提供建议及客户的有关资料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公司可对规模大、信誉高、资金雄厚等客户进行适当的赊销(如果可以此手段获取竞争优势);而对一般的小客户、新客户、信誉不太好的客户则不给任何信用交易,实行现款现货。

b、客户信用调查。主要由销售部门进行,规定一定期限进行一次,并及时更新客户档案资料,财务部审定信用等级。信用等级的评定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包括征求相关部门及人员意见。

c、特殊情况下的信用处理。

对于能源合同对象的选择,也应综合考虑信用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客户进行。当然信用制度的建立也依赖于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3、订单报价。

a、对外报价,内销部门没有制成书面的利润估算表,也就没有财务部的复核确认。根据我们了解,国际业务部已实行此制度。

b、每个月份财务部并未对订单执行的盈亏异常情况进行原因调查。 风险影响:a、不利于对订单实际执行时的差异进行调查; b、不能发现实际报价执行及成本方面的误差。

审计建议:a、按单的对外报价要制成内部利润估算表并经适当审批后交财务存档; b、财务部每月进行差异调查,并作成订单执行差异分析报告。

4、合同管理方面。

a、业务人员签合同并无授权备案书。

b、合同审批多表现为事后进行。比较明显的是内销业务员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并生效后送交相关人员再进行审批执行。

c 目前在财务部设合同管理员岗位负责合同的保管,但我们了解到合同的借阅审批

第 1 页 共 8页 及登记制度并无完善,有些仅凭一张未审批的传真复印件作为借条,随意性较强。

风险影响:虽然有时业务员在合同签订前会有口头方面的请示或沟通,但未有第三方独立部门的监督与监控,存在一定的风险。

审计风险:a、合同管理规定应明确授权备案制,对超出授权时间、范围、金额及低于规定毛利润率或有不明确事项时,有关人员不得擅自签署合同。合同授权采取书面形式,一律由总裁或总监(总经理)出具,并有一份交合同管理员备查。

b、应在合同签订前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合同签约申报表》方式进行,对特殊情况,可事后补办该手续。审批手续办理之后,合同管理员应及时跟进合同原件的返回,并对已签订的合同与申报表的内容进行核实。

c、统一合同原件借用的审批登记制度,设立登记簿,明确归还期限要求。

5、销售价格方面。

a、内销常规产品销售时,财务复核人员对价格体系熟悉程度不够。

b、经销产品(含家用、工程)提货价更新不及时。根据了解,2010年内销提货价分别在

四、五月份生效,而在此之前,工程经销提货价是08年制定生效的。

风险影响:a、可能因存在差错未发现而使公司利益受损。

b、价格更新不及时,可能会与市场脱节,使公司销售丧失价格竞争优势或使公司蒙受不必要的亏损。

审计建议:a、加强对财务复核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复核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 b、在相关文件中约定产品价目表更新修正的期限,并严格执行。

6、部份单据的使用及流转存在缺陷或不足。

a、凭发货通知单进行提货时,客户并不会在单据上签名,或承运司机(公司)送达货物后无客户的签收单返回公司;

b、物控销售出库单并不即时打印并经相关提货或承运人签收,而是一两天打印一次;

c、如客户不需发票,在实现销售(提货)时不开具销售发票,仅在月末一次汇总开出;

d、会计进行收入确认时,并不将以上单据作为原始单据附于会计凭证之后。 风险影响:没有相关人员的签收确认,不利于事后的监督审核,产生纠纷时也不利于举证;不利于账目的审核,甚至在审计或外部查账时可能怀疑公司收入的真实性。

审计建议:a、涉及到货物所有权转移或责任划分时均应由接收人进行签收(包括客户、司机或物流公司),并将签收单返回物控部附于出库单之后。

第 2 页 共 8页 b、会计收入凭证必须附上发货通知单、出库单及发票;为不增加工作量,仓库可每隔两天将出库的发货单送交财务,财务将收齐发货通知单、出库单的销售在开具发票后做账,月末时需确保当月单据全部收齐并已入账。

7、工程发料由仓管员填写仅有一联的放行条,且无编号控制,在交由保安确认放行后将单据返回物控部备档,门卫处无任何保管,且财务也无留存。

风险影响:放行条仅有一联,不利于部门间对单据的交叉核对,出现事故容易造成扯皮情况;没有编号控制也不利于核对单据的完整性,降低单据核对的工作效率。

审计建议:设计三联次的放行条,分别为财务联、门卫、仓库联;按一定规则填写编号,并按类别、顺序及时整理归类。

8、发票签收手续存在不足:

a、发票交由快递公司寄送时,运单仅保存一周即扔弃,并无归档处理; b、由业务员将发票当面送交客户时,有时没有签收手续;有签收时其收取的收条在款项到账后即会销毁(如XX业务部)。

风险影响:不利于档案资料的完整;出现问题时不能出具有效证据或增加证据搜集的难度。

审计建议:对运单等进行归类存档,无特殊情况一般保留十年;根据被审部门的回复要求,可由财务部制作预先编号的的发票签收单交有关部门使用,并及时将已使用的单据返回存档。

9、销售及毛利分析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对异常情况无分析报告;目前ERP中的销售毛利明细账与总账存在一定的出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风险影响:用数据来改善销售决策、为考核提供依据将是销售与毛利分析的重要作用。显尔易见,缺少分析体系的管理是不到位的,对问题的解决也不具有针对性。

审计建议:建立销售分析制度,定期对销售及毛利情况进行报告。分析报告应充分了解业务情况,同时报告使用人员一定要重视分析的结果,千万不能拿到了报告,看上一眼就扔在一边了,而是一定要督促相关部门、人员一起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分析析制度的建立应由财务部在调查业务及管理层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内外部及行业、竞争对手各时期的相关数据。

10、收款方面存在的缺陷。

a、部份外借收据尚未归还,如深圳办、客服部、汕头等部门去年所借空白收据至今未返还公司留存备查,其中汕头维修员欧海波未还收据达十张、深圳办为六张。

第 3 页 共 8页 b、返回的收款收据无客户的签字确认,如维修业务普遍存在此现象。

c、部份收款收据无出纳签名。我们在检查四月份凭证时,发现有个别现金收款收据出纳未签名,后经指出均已补齐手续。

d、现金收款比重较大,以至造成不少坐支情况。

风险影响:存在内控风险,容易形成截留、挪用、坐支及责任不清现象,给相关人员留有空子,造成公司损失。

审计建议: a、财务部按计划借出空白收据,同时规定收据使用人员每季度至少到财务报账一次;如有未使用完的空白收据也需出示以便进行核对, 对未还再借的现象应严格控制,同时核减下次领用收据的份数。

b、售后维修收款收据开据的各联次必须一致,且要求客户在收据上签名确认。 c、出纳必须在现金收款收据上签收,核算主管加强审核力度。

d、要求客户、业务员尽量采取银行结算的方式收款。确实有困难时,如单笔现金收款金额超过两万元,应由经办人填写现金缴款单(进账单)存入公司开户银行,存款后凭银行回单到财务核销账目。

11、应收账款管理。

a、未明确对账要求,尚未形成定期核对应收款的制度;

b、目前的账龄分析表不够全面(仅针对部份客户,主要是工程、外贸等),由合同管理员负责但未经核算主管以上人员复核。

风险影响:无法确认账目的真实性程度,也可能产生债务纠纷问题;未定期进行账龄分析不利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也可能造成超期甚至形成呆坏账。

审计建议:a、要求最短一季度进行一次应收账款的全面核对,需对账目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最终对账结果需由客户签字确认,并保存好对账单据。建议此项工作由财务部出具明细对账对,由销售部门负责发出、回收,回收工作于半个月内结束。

b、每月全面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经适当人员进行复核。

12、客户及用户档案管理方面问题:

a、公司未统一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由哪些岗位负责。如营销中心销售部及XX业务部由部门文员进行管理、外贸等由业务人员自已管理、工程客户及售后档案由客服务部理。

b、客户档案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如客户档案无编号控制、客服部档案未进行归类整理、经销商最终客户信息收集不全、用户保修记录不全。

c、多数档案只有客户名称、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等,缺少更为详细背景资料,如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经销商安装售后人数、其他代理品牌。

第 4 页 共 8页 风险影响:a、档案管理混乱不利于公司客户资源的保持,甚至业务人员将客户资源变为私属资源,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b、客户档案的不完善会对售后服务开展形成较大的障碍,甚至会混淆保内保外情况,给公司造成损失。

c、对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造成困难。 d、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利于开展客户信用评估工作。

审计建议:公司“用户档案管理”应尽快发布,以规范混乱的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公司也正在实施客户关系系统(CRM),这对规范客户档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要注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各种需求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各使用部门要提高认识,并指定专人积极配合实施工作。

建议公司设立专人负责全公司的客户档案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客户档案的创建、更新、维护、保管以及档案资料的跟催、借阅管理等。档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信誉记录、维修保养记录、BOM表等等。

二、财务规范方面。

1、外币出口业务核算制度存在的缺陷: a、未设置外币核算制度,如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等。

b、折算为本位币时操作不符准则规定,如外币账户折算均采用买入价进行不合适(准则规定按中间价)。

风险及影响:a、不能在系统中反映外币发生、结余的情况,不利于账目的查询、数据的统计;

b、汇兑损益不准确,未能反映某个月份的真实汇率差异。

审计建议:完善外币核算制度,对外币银行存款账户、出口应收账款进行双币种核算,实现按币种查询明细账的目的并由系统自动计算汇兑损益。

2、收入确认方面。

a、维修收入(含材料销售、售后服务费用)走其他业务收入会计科目不恰当。 b、08年报审计时将此类收入调整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但08年账目仍未调整;09年、10年仍延续旧做法。

风险影响:虽然对公司损益并无影响,但在财务分析(如收入结构、行业对比、业绩质量评价等方面)有不利影响。

审计建议:维修劳务属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必要将其列入主营业务处理。

第 5 页 共 8页

三、其他方面。

1、经营方面:

热水安装工程(混合销售)合同未分开材料与工程费用,销售实现时一律征收增值税。

影响:目前公司一律开据增值税17%发票,而建安(安装劳务费部分)发票营业税率3%。显然目前开票方式增加了税负,也不利于公司会计核算。

审计建议:a、评估工程项目分开核算并纳税时税负是否可以做到节税之目的; b、如评估结果显示可行时,建议公司申请建安资质;合同签订时区分材料销售款与安装费用款,财务并进行分开核算。

c、如自身不可开具建安发票,可到施工地的地税局申请代开。但需注意代开时手续较繁琐,相关事项需在签订合同时就办好手续,同时有关事项也需在合同上进行约定。

2、机构设置方面:

a、XX业务部与营销中心均属内销系统,但两者互不隶属,两个部门建有独立的岗位、制度及考评体系。

b、销售部门组织架构及人员方面不太稳定,调整、变动较为频繁。 c、收款员岗位的设置。

风险影响:a、信息及资源不能完全共享、造成一定的浪费;另外也加大了公司管理成本,使业务流程趋向复杂。

b、不稳定导致营销目标的短视化,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审计建议:a、将XX业务部与营销中心进行合并,整合相关人员及制度体系。 b、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采取公正、公开、透明的员工激励措施。

第 6 页 共 8页

第五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 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 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 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 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 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2010. [2] 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天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 [3] 杨运星.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 前沿,2011. [4] 李伟.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9. [5] 刘旌.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2009. [6]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7] 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 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8] 王金南,李晓亮,葛察忠.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09. [9] 苏振锋.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等三则[J], 中国集体经济,2010.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工作循环分析工作总结(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