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通用)

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通用)

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篇: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桩基础、天然基础分部工程工。

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天然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桩基础、天然基础分部工程工程小结

桩基础、天然基础、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小结

一、工程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楼工程位于广州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内,建设单位是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基础采用PHC-AB500-12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端进入持力层≥2.0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20KN,设计桩长为10~23M。总计施打桩数量为556根。

二、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1、施工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建立健全测量两级交接制;把好施工、测量;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内容包括操作要点、工程质量要求、时间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在施工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

2、工程质量检查坚持“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原材料进场控制(桩进场检验):

严格控制管桩材料质量,严格检查管桩成品材料的强度、生产龄期、外观质量,进场管桩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施工工艺(收锤标准)

依据桩基设计布局现场条件以及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合理制定桩机行走路线。桩就位后,用测量锤从桩机正面及侧面检查管桩的垂直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并按以下条件确定收锤标准: ①、柴油锤跳动正常

②、桩锤、桩帽、送桩器以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③、桩帽衬垫厚度正常;

④、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贯入度,最后三阵满足设计贯入度要求,收锤标准为:最后三阵平均每阵贯入度小于30mm,

- 1

下面为赠送的述职报告 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

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本人被组织任聘为。。。。副校长已有五年,主抓德育教育工作,分管学校后勤、德育、艺体、安全、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身为副校长,我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我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学习党建理论;在政治学习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在业务学习中,学习人文文化,加强自身政治理论,道德修养,培养高层次的道德感、责任感。

工作几年来,我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力抓好德育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我的工作原则是倡导培养“勤奋乐干,善于思索,不断创新”三种优秀品质。以奖励机制为主,及时勉励,激发老师团队精神,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其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而不辍劳作。下面我就德育工作管理谈谈自己的做法,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教师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职业。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作为一名校级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必须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德育工作更要求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因此,我坚持做到每天看新闻和阅读一小时的书,提高自己对政治的敏锐性,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个人品德修养,提高管理能力。在这一年里,我先后阅读了《德育文集》、《成功学校内部管理全书》、《教育管理》等各类书籍,这些为我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加快德育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一)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古人云“直而影正,以己以正而为人之标”,作为一名校级干部,在很多方面都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就没有进步,就不能为人之标,就没有能力去管理别人。作为校级领导成员、党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今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膨胀的知识信息和日趋多元性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常常使我有一种危机感,因此,我必须不断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 3级组长进行培训,同时,也通过加强日常工作情况的检查和细化考核内容,来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责任心,鼓励班主任、年级组长发现问题,大胆创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各类学习活动,丰富了班主任、年级组长的工作理论和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大大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进程。作为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我尽量仔细、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抓住细微的工作亮点去看待其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经常和教师探讨研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实效。同时,我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周一与政教处成员召开德育工作例会,商讨学校近期工作,研究学生发展状况。

(三)是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有敬业精神、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团结互助的以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为主的德育队伍。加强班主任和年级组长队伍的建设,首先是加强学习,其次是挖掘典型,鼓励创新。

2)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几年德育工作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完善的制度能使管理工作游刃有余;明确各项制度,能正确引导教师开展工作。今年,我和政教处的几位同志,通过研究和探讨,调整了各项考核内容,细化了考核依据,使班级考核和班主任考核既有机结合,又有所区别,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班主任工作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充分利用网络管理,发挥年级组的作用,大胆放心地发动年级组长承担起组长的职责。各个年级组长根据本年级的情况,在开学初和某些重要活动中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使家长会、学生会议、教师会议和师生活动等各类活动顺利开展。各个年级组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个体作用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各个年级的工作特色。

3)构建全员德育机制。拓宽育人渠道,拓展育人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长期目标。在校内,我着重加强了德育团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委员会,能基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德育团”工作使教师人人都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使家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者成为可能。在家庭,我着重加强了家校合作途径的建设,通过数次的家委会会议,完善了《学学生家庭行为准则》和《学生家长行为准则》,并付诸于实施,使学生、家长的行为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一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这一系列的工作,使我校的德育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4)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

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校长和学校总务部门的支持下,我通过落实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系统管理,做到:人员进出严格把关;学校24小时有人值班;每月对学校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学校各项管理措施严格到位;学校安全知识宣传长期坚持。同时加强与校外力量的合作,与派出所、消防站和区综合治理办建立了长久的辅导和合作关系,基本形成了学校安全管理上的“内外合力管理模式”,确保了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办学特色优势

我校在0

8、09年文体、教学都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师生同步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打造新农村品牌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兴文体教育,促学生全面发展;强师风建设,促学校快速发展”的办学特色;师生齐努力,要把我校办成师资一流、质量领先、设施先进的新农村品

- 5为了使网上办公效率更高,操作更便捷,我们又针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百问不厌的指导和帮助,可谓手把手的教,并对容易出现的具体的,形式上的问题,发通知进行解释规范,经过半年运作,目前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网上办公技能,网上办公已经顺畅运转,效率日渐显现。以文字把关为重点,严把材料关,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力求精益求精。对材料的起草和修改,我都本着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尊重科学、重视制度的理性精神,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团结和带领办公室全体人员去思考、去探索,力求出精品、出亮点。为了加强信息和新闻报道工作,近期,又出台了《晋城市邮政局信息及新闻宣传报道管理考核办法》,力求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有目标、有组织、有制度、有考核。以ISO9001贯标工作为依托,探索贯标工作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力促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近期印发了《晋城市邮政局近期需要落实重点规章制度的通知》,坚持强化执行,加强内控,突出重点,重心下移四项原则,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并制定了最基本规章制度落实分解表,不断推进企业基础管理。以办出高水平的会为要求,要求各种会议做到超前考虑,及早部署,会前订出会议详细的议程安排进度表,会中尽心尽职搞好服务,会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力求通过办会锻炼大家的组织协调、统筹考虑能力。同时,认真组织大家学习《2006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机关党建工作规章制度文件汇编》等各种党的规章制度,不断掌握和熟悉党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把握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

1、积极主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一是当好参谋助手。根据局领导的总体工作思路,办公室构思起草了全市邮政工作会议的主报告,国家局、省局调研和视察指导我市工作的汇报材料、经验材料等各类材料多篇。二是贯彻领导意图。为有力地推动全局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为解决基层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为方便各县(市)局、各专业单位办事,根据局领导要求,健全和完善了督查工作制度,按照立项、办事、催办、办结归档的程序,按照严格工作程序、强化办事时限,认真做好协调的要求开展督查,使全局各项决策和工作达到“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要求,做到督查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了督在点子上,查在关键处,提高了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 7 -

第二篇:广西2015年下半年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天然气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用E(θ)表示活塞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则E(1)等于__。 A.(0.5 B.(∞ C.(0 D.(δ(0)

2、若在间壁换热器中的两流体均为变温,且两流体进出口温度各自相等,以两流体呈__流动时所获得的平均温度差最大。 A.(逆流 B.(并流 C.(错流 D.(折流

3、上面的T-X图中,AB是平衡曲线,GH是最佳温度曲线,FB是等转化率线。由图确定在等转化率FB线上所标明的各点中,()点速率最小。 A.B B.F C.H D.D

4、燃烧具有三要素,下列哪项不是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____ A:可燃物质; B:助燃物质; C:点火源; D:明火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A) 一定压力下,混合物的泡点温度比露点温度高 B.(B) 一定温度下,混合物的泡点压力低于露点压力

C.(C) 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是相同的,且等于沸点 D.(D) 纯物质的泡点线符合拉乌尔定律的直线

6、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反映物性对对流传热影响的准数是__。 A.(A) 努塞尔数Nu B.(B) 雷诺数Re C.(C) 普朗特数Pr D.(D) 格拉晓夫数Gr

7、用稀硫酸溶液浸取经氧化焙烧的铜矿中的铜,要求矿粉处理量为100kg/h,矿粉密度2500kg/m3,采用液固质量比为10:1,稀硫酸密度接近水,用间歇操作的搅拌槽进行浸取,每批操作除了浸取所需时间外,另需辅助时间(装料、卸料等时间总和)1.7h,要求铜的浸出率为99%,根据经验,其所需浸取时间为0.5h,浸取器的体积应为__。 A.(A) 2.288m3 B.(B) 3.27m3 C.(C) 2.2m3 D.(D) 3.14m3

8、气动执行器有气开式和气关式两种,选择的依据是____ A:负反馈; B:安全; C:方便; D:介质性质

9、(C) 远大于1

10、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又称为____ A:方案流程图; B:施工流程图; C:设备流程图; D:电气流程图

11、在一定T、P下,某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则表明在相同的T、p下,Vm(实际)__Vm(理想)。 A.(> B.(= C.(<

D.(二者大小无一定关系

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标准为____分贝。 A:55; B:60; C:65; D:70

13、在数字式显示仪表中,A/D转换的主要任务是__。 A.(A) 将信号处理成线性特性,以提高仪表测量精度 B.(B) 将工艺变量转换为电压或电流值

C.(C) 使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断续变化的数字量 D.(D) 将较小的输入信号放大至伏级电压幅度

14、下列哪个选项是离心泵的主要部件____ A:叶轮和泵壳; B:电机; C:密封环; D:轴封装置和轴向力平衡装置

15、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实验,湿物料的初始含水量为0.5(干基,下同),开始阶段以恒定的速率进行干燥,当含水量降至0.2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其后干燥速率不断下降,当含水量达到0.02时干燥速率降为零,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__。 A.(A) 0.5 B.(B) 0.2 C.(C) 0.02 D.(D) 0.25

16、根据BOD5/CODcr比值的大小,可推测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对低浓度有机废水,一般认为,可生化的BOD5/CODcr比值大于__。 A.(A) 0.45 B.(B) 0.3 C.(C) 0.25 D.(D) 0.2

17、在含苯38%(质量百分数,下同)和甲苯62%的混合液连续精馏过程中,要求馏出物中能回收原料中97%的苯。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进料流量为10000kg/h,则塔顶苯的摩尔百分数__。 A.(98% B.(87.5% C.(86% D.(86.8%

18、在吸收过程中,由于有总体流动,所以漂流因数P/pBM__。 A.(A) >1 B.(B) <1 C.(C) =1 D.(D) 不确定

19、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的__次方成正比。 A.(0.3 B.(0.4 C.(0.6 D.(0.8 20、总体设计亦称之为__。 A.(总体规划设计 B.(优化设计 C.(基础设计 D.(初步设计

21、带控制点的化工工艺流程图中,不包括__。 A.(A) 全部管道的管道代号、管径、材料、保温

B.(B) 工艺物料和辅助管道的流向及工艺管道上的阀门

C.(C) 以图例表示出控制回路、仪表参数、功能、仪表位号和控制方法 D.(D) 绘出法兰、弯头、三通等管件

22、总传热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____ A:传热面积; B:流体流动状态; C:污垢热阻; D:传热间壁壁厚

23、一步法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由于催化剂中含有盐酸,所以反应器的材质应为____ A:橡胶; B:碳钢; C:不锈钢; D:碳钢外壳内衬两层橡胶再衬两层耐酸瓷砖

24、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是____ A:采用安全电压; B: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C:穿戴好防护用品; D:采用安全电流

25、光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则此光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ν=()。 A.k1cB B.k1cBIa C.k1Ia D.IacB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不能有效地控制噪声危害的是____ A:隔振技术; B:吸声技术; C:带耳塞; D:加固设备

2、压力表安装时,测压点应选择在被测介质____的管段部分。 A:直线流动; B:管路拐弯; C:管路分叉; D:管路的死角

3、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____ A:虚拟膜层; B:缓冲层; C:湍流主体; D:层流内层

4、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 A:安全的思想教育,技能教育; B:安全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C:安全的思想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D:安全的技能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5、对于题11-145的混合液,溶质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的分配系数kA及溶剂的选择性系数β接近__。 A.(A) kA=0.508,β=2.81 B.(B) kA=1.97,β=10.9 C.(C) kA=0.307,β=1.7 D.(D) kA=1.97,β=1.16

6、8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丙酮蒸气。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50kmol/h,丙酮的体积分数为0.05,要求丙酮回收率为98%,清水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5倍,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2.37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126.5kmol/(m3·h),则填料塔所需的填料层高度为__。 A.(6.287m B.(6.624m C.(3.948m D.(1.994m

7、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所组成。 A:铁芯和油箱; B:绕组和油箱; C:定子和油箱; D:铁芯和绕组

8、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___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性

9、阀门填料函泄漏的原因不是下列哪项____ A:填料装的不严密; B:压盖未压紧; C:填料老化; D:堵塞

10、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的电流____ A:矢量和相等; B:代数和等于零; C:矢量和大于零; D:代数和大于零

11、离心泵内导轮的作用是____ A:增加转速; B:改变叶轮转向; C:转变能量形式; D:密封

12、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系数分别为α1和α2,当α1 A:α1; B:α2; C:α1和α2; D:与两者无关

13、用一连续操作的常压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已知原料液中含苯0.55(摩尔分数),进料为汽液混合物,其中液体量占45%(摩尔%),操作回流比为3.5,经分离后塔顶馏出液含苯0.995(摩尔分数),塔底釜残液含苯0.015(摩尔分数)。若进料量为5000kg/h,则提馏段的液相负荷为__。 A.(139.85kmol/h B.(11803.6kmol/h C.(145.77kmol/h D.(113.19kmol/h

14、下图中高位槽液面恒定,液体以一定流量流经管路ab与cd,其管长与管径、粗糙度均相同,则U形管压差计读数R1()R2。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确定

15、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____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

16、50,平衡气相的组成yB=__。 A.(0.50 B.(665 C.(0.335 D.(无法确定

17、下列各过程中△H≠0的过程为__。 A.(一定量理想气体的恒温过程

B.(封闭系统绝热、恒压,W’=0的反应过程 C.(流体的节流膨胀过程

D.(一定量的纯液体B(1)在绝热真空容器中的蒸发过程

18、管道轴测图一般定Z轴为____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上下方向; D:左右方向

19、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A) 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海洋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B.(B) 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C.(C) 江河、湖泊、海洋、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D.(D) 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水体的污染防法

20、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用于调节、均衡水质、水量、水温及pH值的构筑物是__。

A.(A) 沉淀池 B.(B) 调节池 C.(C) 曝气池 D.(D) 生物滤池

21、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过程,使系统的温度升高、压力变大,则此过程的H__、S__、A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氨水的摩尔分率为20%,而它的比分率应是____%。 A:15; B:20; C:25; D:30

23、在吸收操作中,塔内液面波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 A:原料气压力波动; B:吸收剂用量波动; C:液面调节器出故障; D:以上三种原因

24、指出关于亨利定律的下列几种说法之中,错误的是__。 A.(溶质在气相和溶剂中分子的状态必须相同

B.(温度愈高、压力愈低,溶液愈稀,亨利定律愈准确

C.(对于总压力不大的混合气体,亨利定律对每一种气体皆分别适用,与其他气体分压力的大小无关

D.(溶质必须是非挥发性的

25、

第三篇:天然气管沟开挖施工方案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工程管沟土方开挖、

施工单位:内蒙古晟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回填及恢复

编制:李文君 审核:夏永忠 批准:夏永忠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目 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一般技术要求 5、施工顺序 6、施工技术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管沟土方开挖、回填及恢复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况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额尔古纳雀巢有限公司厂内。工程分为三部分:a.厂区内PE燃气主管道敷设及调压箱(柜)、调压计量撬的安装(管沟开挖约700米);b锅炉主厂房内无缝钢管及阀组安装(燃气最大流量3000Nm³/h、管道工作压力20KPa);c、干燥热风炉厂房内无缝钢管及阀组安装(燃气最大流量420Nm³/h、管道工作压力20KPa),燃气源自内蒙古晟丰燃气公司额尔古纳储备站。

二、主要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

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3.《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23257

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7、《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

8、PE管执行: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

三、施工准备

1、配备管理人员,选调施工机械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任务划分,进行施工人员、设备调配。

2、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每个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管道工人形象,从生活作风、社会道德,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能够体现出当代建设者的精神外貌。

3、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针对本工程施工和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特殊条件,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和环保意识。

4、根据设备配置计划,确定自检、自修或进厂维修,以检修完毕。

四、一般技术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管道与其它地下管道、电缆等交叉,原则上应从被穿越物的下方通过。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2.交叉时,净距不小于0.3m,并在交叉位置采取隔离方法将两管道隔离。

五、施工顺序

管沟开挖的质量对管道的埋深质量影响较大,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影响以后的安全运行。管沟开挖要依图进行,如遇见和图纸不符情况应及时上报监理,得到监理指令后方可进行开挖。

1、首先对图纸所定管位进行探测,探测分仪器探测和挖坑探测,探明管位下方有无其他管路等障碍物,并设置醒目的标志,方可进入下步程序。

2、放线:管位为中线,放出管沟放坡的边线,在保证管沟深度的前提下,以保证不塌方为宜。

3、开挖方式:挖掘机破砼面、冻土,结合人工开挖。

4、混凝土路面破除:采用挖掘机破除混凝土,人工结合角磨机、切割拆除钢筋。

5、电缆穿越:根据雀巢公司提供的,电缆探坑情况及现场标志桩走向,距离电缆1.5米处采用人工开挖,安全穿越。

6、管沟开挖

A、管道沟槽应按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开挖,管沟开挖应使沟底原土层不被拢动,人工开挖且无地下水时,槽底宜预留50-100㎜,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槽底宜预留200㎜,预留部分的管道安装前用人工清底,如局部超挖,需用砂土或素土填补并分层夯实。管沟堆土宜一边堆放,另一边作安装场地或安全通道。挖出的旧构筑物、石块、砖块、木块、垃圾等杂物与泥土应分别堆放。沟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及凡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他基应深挖至设计标高以下200㎜铺垫砂土或素土,并夯实平整。管沟内现场接点处按需加宽。沟槽没有支撑时,二边另外支撑宽度。

由于该施工地段原地下情况不明,因而管沟的开挖以人工挖掘及修坡,为防止塌方局部采用打桩防护。

B、开挖中严格控制沟槽直顺度,沟底标高,严禁超挖,并对相邻管线做好保护措施,清除沟底硬、杂物;管道安装前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间距6-10米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6、警示带、示踪线设置 A、警示带、示踪线、施工步骤

管线上方绑扎示踪线→管线上方回填沙10cm→回填土管顶上方50cm敷设聚乙烯警示带→探测并读取信息验证→整理信息归档

B、管线敷设到沟底调整完成后, 在覆土之前,在管体的正上方表面绑扎示踪线,示踪线的连接和拐弯变向的折叠要符合规范,以确保示踪线的导电性。

C、示踪线敷设完成后使用管道电缆探测器对示踪线进行可探性测试,以确保警示带连 接妥当,对示踪线进行导电性检查,并同步进行记录。 D、根据设计要求敷设聚乙烯警示带。

E、警示带的敷设应在管线上方,左右偏移±10cm。 F、警示带的敷设平整,不得扭曲、缠绕,字面朝上。 G、探测并读取信息验证,整理信息归档

7、土方回填

A、回填土应按《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要求执行。 B、回填前沟槽内彻底杂物,规范回填。

C、管顶以上0.5米内应无石块、砖块、垃圾等。管顶0.5米以上土质中应无直径≥10公分的石块、砖块,如土质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回沙或换土处理。

D、沟槽回填,应先用沙充实管底,再填实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0.2-0.3c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米内的填土必须由人工夯实,超过管顶0.5米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回填的同时做好警示带敷设工作。 E、回填密实度应达到95%,管顶以上0.5米内达到85%的要求。密实度检测道路管每200米测一个点。

六、施工技术措施

1、电缆、管道周围1.5m以内管沟的开挖:管沟开挖前应请地下设施主管部门的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施工,采用人工开挖,首先根据探测出的位置,在其管沟垂直方向挖出长槽的探测沟,探沟为2×0.5m,用铁锨挖土,边挖边清理散土,挖沟人员要时刻注意土层的变化,如果在坚硬的土层中出现软土或沙土层,很可能就是管道周围的软土层,挖土时就要格外的小心,一点一点地挖土,将电缆、管道周围1.5m之内的管沟全部挖出

2、管道并行施工:当管道与原有电缆、管道并行施工时,先确定原有电缆、管道的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位置,在原有管道边线50㎝以外进行管沟开挖。管沟开挖到距原有管道顶点边线标高30㎝或软土层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如需挖出原有电缆、管道,则整体开挖至原有管道顶点边线标高30㎝或回填软土层,再采用人工开挖。挖至原有管道底边线时必须对原有管道左右加钢管侧挡,在管沟上口加钢管横担和吊带,注意横担之间间距不得大于5m,侧挡位置应和横担位置对应。然后在原有管道左右边线50㎝以外继续进行人工管沟开挖。

3、地下管道的防护:如果是给排水管,要先在管道四周清理100mm的宽度,清理长度要大于管沟每侧1m,将钢管支撑放入已建管道底部,支撑管道,将已建管道固定好,防止断裂。如果地下管道与新建管道交叉段较长,也应采取保护措施,可采用三角架及吊带分几处将原有管线吊起,避免下沉量过大。

4、管道穿越:管沟挖好后,准备将穿越管道从管道下方穿过。首先将穿越管道放入管道一侧的管沟内,用吊管机将预制管道吊起,向前移动,让管道端点从其下方通过。走一段距离后,因吊点的影响,会使钢管与管道的距离较近,需要移动吊点位置,最后将穿越管段按要求吊装到位,新建管道距原有管道间距不小于0.3m。

5、管道连头:在管道穿越到位后,首先将其中的一端与先前已下沟的管段进行组对连头,另一端加短节或切割PE管、钢管进行连头,连头工序与主体管道连头程序相同。

七、安全、文明施工

(一) 文明施工措施

1、必须教育职工树立文明施工必须体现方便生活有利生产为民服务的正确思想;

2、施工现场设明显标志,交通要道处、居民住宅处、施工起圪点端头设置封闭护拦分隔,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设置移动护拦、分隔带;

3、如遇特殊气候引起沟槽基坑无法施工,设置危险警标,以确保行人安全;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管理条理清楚,现场材料机具堆放整齐,生活区整洁文明;

5、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办公室设立工程各类图表齐全规范。资料采用工程质量站全套资料,认真如实记录整理。

(二)安全生产措施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1、在公司质安部监督下,在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兼职助理安全员一名,具体负责该工地安全生产,严格检查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专职安全员每天在出工前向职工进行安全施工操作规范宣传交底,做到安全教育在前,施工在后,边施工边监督安全,及时采取整改应急措施,并认真做好每天安全记录及整改措施;

3、每周由项目经理为主组织安全员生产管理员机电员对工地安全及机具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情况及时整改;

4、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及个人劳动保护用品,非机电专职人员不得玩弄电器及机械设备;

5、机械制动装置必须在机械启动前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失灵,电箱必须按装触电保护器,严禁使用老化裸电线,机械臂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机械作业专人操作;

6、沟槽挖至1.5—2M深时,应认真观察边缘土基有否沉下开裂,防止塌方,上班前必须进行检查有否松动、脱落、进行加固方可进行施工;

7、对地下管线必须在施工前摸清位置,开挖样洞,人工开挖至管线表面露面,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并记录四大管线公司急修电话号码,以备应急抢修。

8、夜间施工必须配置足够的照明,沟槽边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窨井加盖钢板,以免不明行人、小孩玩游时跌落窨井。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我单位保证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指定的要求。

2、我单位将科学配置人力、物质资源,合理优化工程成本。

3、我单位将不断追求高品质以适应需要。

4、我单位将应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将质量要求转化为我单位的具体行动并具体应用到本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来。

九、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1、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保证操作熟练

2、沟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及其他安全装备,沟上配备专职监护人员,防止沟坡塌 呼伦贝尔雀巢公司燃气管道

施工方案

方伤人

4、现场各工种应密切配合,听从现场安全人员的同意指挥

5、设制突发性情况预案,如损伤其他管路,施工人员受伤等(准备抢险人员及机具设备等)

6、保证指挥人员的通讯通畅,及现场必要的交通工具。

第四篇::湖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监理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天保公益林建设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决定在我省天保工程建设中开展监理工作。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湖北省造林绿化工程监理管理办法》、《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细则》,制订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监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监理内容

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管护、森林防火、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养老统筹、政社性支出和天保档案管理等内容,通过监理人员实地跟踪监督,对工程县市天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控。

1、人工造林:对作业设计、种苗、整地、栽植、抚育等整个造林环节进行监理。

2、封山育林:对作业设计、补植、管护制度、封山碑牌、管护人员落实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理。

3、森林管护:对管护站建设、管护制度、管护合同、巡山日记、管护成效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理。

4、森林防火:督促各地按计划完成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二、监理依据

1、《湖北省造林绿化工程监理管理办法》、《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细则》。

2、天然林保护工程县级实施方案、公益林建设年度作业设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天保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制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核查验收办法,省林业局、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有关办法、规定。

三、监理公司的确定

采用招投标方式,在具有造林绿化监理资质的单位中公开选定监理承担单位。

四、监理经费

监理经费由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单位根据鄂林造字[2002]111号文件规定协商确定。

附件2:湖北省长防林工程项目监理实施方案

为了规范我省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长防林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长防林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的发挥,依照《湖北省造林绿化工程监理管理办法》、《湖北省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细则》,结合我省长防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实际,制订长防林工程项目监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监理范围:

从2004年开始,所有纳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和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围内的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均要求实施工程监理制。

二、监理单位的确定:

1、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

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应由省林业局审批设立的监理公司实施监理。

2、监理单位的招标:

对长防林工程建设实施监理的监理单位,由工程建设的委托单位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公开招标。委托单位应组织由各利益方代表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对参加竞标的监理公司资质及监理方案进行严格审议,最终确定工程监理实施单位。

3、监理合同的签订:

监理单位一经确定,应由长防林工程建设的委托单位与之签订监理服务合同。通过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监理责任,规范监理行为。

三、监理内容:

长防林工程监理的内容包括:长防林建设工程的作业设计、种苗、整地、栽植等整个造林环节。

(一)工程进度控制。督促建设或施工单位按审核批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工程施工。

(二)工程质量控制。

审查主要工序的施工安排是否合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的措施是否正确;造林地面积是否落实等。

1、种苗:来源、购销环节、苗木等级、质量、价格,“三证一签”是否完备。

2、整地:时间、方式、数量和质量规格。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现场跟踪监督检查与不定期巡视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现场质量控制方式。

3、栽植:时间、培训(经培训后才能参与作业,提倡专业队施工作业)、栽植面积、栽植质量(截根、沾浆、培土)、施工工序到位情况等。

(三)资金管理控制。

监督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在资金概算范围内,并按施工工序进行投资合理分解,计算各工序中的人工费、苗木种子费、材料费、机具费及其分摊的间接费等,确定各工序投资的控制目标值。

(四)中期检查和竣工验收

1、中期检查:由长防林建设单位组织和主持监理人员参加的中期检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林业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文件,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验收资料进行审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2、竣工验收:由长防林建设单位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的竣工验收,并提出相关的监理资料,对达到质量要求的由监理人员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四、监理依据:

1、《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

3、《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18337.1-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4、原林业部《造林调查规划设计规程》、《封山育林技术规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标准》;

5、《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五、监理要求:

1、长防林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应当持《造林绿化工程监理资格证书》(副本),并按省林业局制定的《湖北省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细则》的要求,派出监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期内,负责对长防林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监理。监理人员应至少达到2人。每年在项目县市实施现场监理不少于3个月。

2、长防林工程建设中实施监理,各方责任为:(1)监理单位的责任。监理单位直接向委托单位负责。在实施长防林监理过程中,有权对单位和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的质量、资金使用和政策兑现情况进行监督。具体包括:按照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长防林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安排、协调监理人员的工作;对于监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争议进行处理;对监理人员的监理工作进行监督、复查。监理人员是监理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对长防林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监理的真实性负责。其职责是:在长防林工程监理过程 ,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业主及建设单位报告,并提出有关建议(包括要求建设单位限时进行修正或整改措施等)。(2)被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按建设单位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建设质量,对长防林工程建设中监理人员提出的建议,有义务及时进行整改。(3)委托方(建设单位)的责任。 按照长防林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规定,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进行施工,确保长防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并积极协助监理单位做好工程监理的有关工作。

3、长防林工程监理单位要定期出具监理报告。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情况综述;(2)工程进度评价: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进度比较;进度完成情况;采取措施的效果分析。(3)工程质量评价:工程质量情况分析;采取的工程质量措施及效果。(4)对长防林工程建设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3:湖北省外资造林项目监理实施方案

为了建立健全外资造林项目监理制度,规范项目监理程序与行为,以利于项目监理工作逐步科学化、标准化,尽快与国际接轨,特制定外资造林项目监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监理目的与任务:

(一)外资造林项目监理主要是为了及时、准确地向国家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外资政府机构、外国金融机构、联合国有关机构和省、市、县各级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与项目信息;核查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结果,为各级项目办在必要的时间内调整项目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分析评价项目各阶段各项工程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通过对项目各项工程动态监理,确保营造林工程在当年面积核实率,成活率及二年后的保存率等达到项目规定要求;水保工程、节能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质量达到项目设计要求,充分发挥项目工程的投资效益。

二、监理中的各方关系:

(一)省林业局外资项目办公室是全省外资造林项目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监理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监督监理单位做好监理工作。

(二)施工单位和参与项目建设的林农与县、乡、村项目办签订项目合同后,应按项目办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施工,并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

(三)监理单位受各级项目办的委托,负责对项目某项工程进行动态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依照监理服务合同开展工作,直接对委托单位负责。在监理过程中,也有权对项目工程的质量、资金使用、政策兑现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三、监理依据:

(一)中外双方签署的项目协议或项目文本;

(二)项目执行计划、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三)项目年度设计、施工文件和图纸;

(四)委托监理合同及项目建设工程合同书;

(五)项目工程施工记录和项目进展情况;

四、监理内容:

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营造林工程的项目合同、参与方式、林地规划、作业设计、种苗、整地、栽植、环保措施、幼林管理等;水保、节能工程及其他工程的项目合同、施工设计、施工材料、劳务用工、工程效果等。

(一)工程进度控制。督促施工单位或林农按审核批准的工程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二)工程质量控制。审查主要工序的施工安排是否合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各项施工质量措施是否正确。 1.营造林工程

(1)种苗:来源、等级、价格。所用苗木是否与施工设计一致,是否是当地林农与集体苗圃所育(引进的新树种、新种苗除外)。

(2)整地:时间、方式、数量和质量规格。采用现场动态监督全过程的控制方式。

(3)栽植:时间、面积、质量、工序到位情况等。 (4)环保:是否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其他工程

(1)招标、竞标、评标及工程建设合同。 (2)建设材料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3)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三)资金控制

按照工程投资概算,控制项目投资,并按工序合理分解投资,确定各工序的投资目标值。

(四)项目年度检查和竣工验收 1.年度检查

每年9月份,监理人员依据项目有关规定、标准、设计文件,对被监理单位或林农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查,对工程进行实地全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或林农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省林业局外资造林项目办提交年度检查报告和软盘。 2.竣工验收

项目工程临近结束时,监理单位参加由省林业局外资造林项目办组织的项目竣工预验收,并提出相关的监理资料,对已达到质量要求的工程,由监理人员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工程竣工验收及评价报告。

(五)监理报告

监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施工情况简述; 2.监理人员组成与分工; 3.监理方法及调查情况; 4.监理结果与质量评定;

5.对工程实施的评价和是否能向外方提出报帐申请的建议; 6.经验与问题

7.对今后项目工程的建议。

五、监理单位和被监理单位的职责:

(一)监理单位职责

1.执行有关项目监理的规定与要求; 2.安排、协调监理人员的工作;

3.处理监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争议,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向各级项目办提出建议; 4.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的真实性负直接责任。

(二)被监理单位和林农的职责

1.被监理单位和林农必须按照省林业局外资造林项目办公室的要求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理;

2.对监理人员提出的合理建议,必须及时、认真落实。

六、争议处理:

(一)各级外资造林项目办或被监理单位和林农与监理单位发生争议,应根据监理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项目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解,或者申请当地经济合同仲裁机关仲裁,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二)监理人员营私舞弊,或不认真履行职责,损害了被监理单位和林农利益,或者监理单位的监理结果,经外方援款、贷款机构复查后得不到认可,委托监理单位有权拒付监理费;建设单位、被监理单位和林农有权追究因无法或延迟项目报帐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索赔。

(三)在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向被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报告而未能得到及时纠正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监理单位不承担经济责任。

第五篇: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林规发„2011‟21号附件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2010年12月

前 言

第一章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 1

一、主要成效 ....................................................1

二、主要经验 ....................................................5

第二章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 9

一、战略定位 ....................................................9

二、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 总体思路 .................................. 13

一、实施期限 ...................................................13

二、实施范围 ...................................................13

三、指导思想 ...................................................14

四、基本原则 ...................................................14

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14

第四章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 ...................... 16

一、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16

二、强化森林资源管护 ...........................................16

三、国有中幼龄林抚育 ...........................................19

第五章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 22

一、立地区划及造林方式确定 .....................................22

二、公益林建设任务 .............................................24

I 第六章 完善社会保障和增加就业 ...................... 26

一、完善社会保障 ...............................................26

二、扩大林区就业渠道 ...........................................26

第七章 主要政策和资金投入 ......................... 28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30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四到省” .............................30

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工程管理 .............................30

三、推进森工企业改革,建立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 ...................31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31

五、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绩效考评 .................................31

第九章 效益分析 .................................. 33

一、资源质量提升 ...............................................33

二、生态效益显著 ...............................................34

三、社会效益巨大 ...............................................35

附表:

表1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范围表.............38 表2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41 表3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林分各龄组面积统计表...............42

II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即天保工程一期)重大战略决策,同年开展试点工作。200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工程一期期限为2000—2010年。实施天保工程,是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国家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四部委)等有关部门围绕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期限政策和实施方案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认真总结。在17个省(区、市)总结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成效、经验和问题。二是进行了评估。2004年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咨公司对天保工程中期进行了评估,2005年6月评估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批准。同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天保工程有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阶段性评价。三是开展重点和专题调研。根据评估报告、“两会”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实施单位等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四部委就职工就业、林区改革、公益林建设、森林经营培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四是充分协商,共同编制《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

III 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二期政策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四部委反复沟通,充分协商,并多次召开会议征求地方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意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编制了实施方案。五是征求了工程省区人民政府意见。各省认为,天保工程二期设计的政策和实施方案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对工程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六是专家论证。国家林业局科技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的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实事求是、科学可行,建议尽快上报实施。

IV

第一章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云南、四川等12个省(区)国有林区开展天保工程试点。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上报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保工程全面实施。工程实施范围为长江上游地区(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西藏6省(区、市)和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小浪底库区为界)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7省(区),共13个省(区、市)的734个县、61个森工局(场),实施期为2000年至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累计投入资金达598亿元,其中:中央投入560亿元,占93.6%;地方配套38亿元,占6.4%。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工程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远远超出了工程预期效果。

一、主要成效

(一)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 通过十多年来的有效保护和公益林建设,工程区长期过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呈现

— 1 — 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工程区于2000年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每年少生产木材1239万立方米,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36亿立方米,由此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35亿立方米。森工企业职工由砍树人变为护林人,11.1亿亩森林得到了有效管护;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生态恢复措施,森林面积净增1.26亿亩,森林蓄积净增4.52亿立方米,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3.8%增加到40.2%,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覆盖率15.4%增加到17.6%。四川省森林面积由工程实施之初的1.76亿亩上升到2008年的2.17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3.86亿立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16.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4.2%提高到38.5%。贵州省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26.2%提高到39.9%,增加13.7个百分点,有林地平均每亩蓄积量从2.46立方米增加到3.21立方米,净增0.75立方米。

(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随着工程区森林植被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据中国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07年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总面积比2000年减少1312.39平方公里。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实测,黄河含沙量2007年为3.13千克/立方米,比2000年5.05千克/立方米减少了1.92千克/立方米。2008年长江宜昌段的泥沙含量比10年前下降了30%,并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水土流失的减少,有效降低了三峡、小浪底等重点水利工程— 2 —

的泥沙淤积量。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珙桐、苏铁、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明显增加。据四川省监测,2008年天保工程减少土壤侵蚀量10055万吨,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土壤NPK损失量962万吨,涵养水源量692亿吨,固碳6986万吨,释放氧气14900万吨,净化空气污染物39604万吨。天保工程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促进了森工企业改革 长期以来林区经济“独木支撑”的局面不断改变,大批替代产业、新兴产业兴起,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企业负债逐年减少,经济质量不断提高,林区经济呈现出“V”型的发展态势,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大亮点。湖北神农架林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97亿元,比2000年增长2.8倍,其中森林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占34.6%。云南迪庆州依托风景秀丽的天然林资源,2008年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30.55亿元,成为当地经济主要支柱产业。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部分森工企业开展了主辅业分离,辅业市场化的改革。森工企业将教育、医疗等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面停伐的部分森工企业,从采伐森林转向保护森林,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建立天然林保护的长效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 3 —

(四)民生得到有效改善,林区社会保持稳定

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对改善工程区民生和建设林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林区职工收入明显增加,天保工程国家投入成为林业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的主渠道。天保工程缓解了林区经济危机、资源危困局面,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得到解决,保持了林区的社会稳定,被誉为林区的“救命工程”。2008年工程区林业职工人均工资15942元,是1999年5454元的2.92倍。二是林区就业呈现多元化,转岗分流安臵18.4万人,其中有11.2万人参与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7.2万人通过一次性安臵,离开原企业灵活就业。还有许多林业职工积极开展林果采集、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重庆市国有林场职工通过大力发展自营经济,自营经济占年收入比重由工程实施前的20%,提高到2008年的50%,有效带动了家庭及社会就业。三是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补助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参保率分别为91.6%、93.4%、69.4%、75.1%和66.4%,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得到初步解决。

(五)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天保工程一期建设取得了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社会行动于一体的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2008年全省大众投票,天保工程当选“影响四川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事件”之首。工程的实施,催生了一大批以天然林保— 4 —

护为题材的生态文化产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十多年来,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好转转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天保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与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主要经验

(一)坚持保护森林资源,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一是采取强力措施,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颁布了禁伐令,发布了有关通告,果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天然林保护条例》,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云南省在全面停止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同时,封存森工企业一切采伐器具,关闭木材市场。陕西省停止天然林采伐,封山堵卡,颁布违纪处罚规定。重庆市相继关闭林区内木材加工厂(点)900多家,取缔林区木材交易场所38个。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坚决打击滥砍乱伐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各地相继开展了以打击违法采伐及乱砍盗伐为重点的“天保一号行动”、“天保二号行动”等,集中处理了一批重点案件。林

— 5 — 业、公安、政法、监察等部门齐抓共管,加大了多部门联合检查和督察的力度,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 一是落实好天保工程安臵政策,促进职工转岗就业。分流到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岗位的职工,做到管护与经营结合,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实行一次性安臵的职工,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不少人通过市场开拓了新的事业。转到其它新岗位的职工,实行竞聘上岗,绩效考核。云南省在工程试点期间通过省属重点森工企业成建制移交给所在地的县(市),实行属地管理,解决了省属林业企业经营无林无地的问题,有效安臵了森工企业职工就业,确保了林区的社会稳定。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各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结合下岗职工自身需求,切实加强各种技能培训,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优惠政策,以扶持自主创业、家庭经营、协助外出务工等多种途径,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云南省组织开设了营造林、电脑、园林园艺、电工技术、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受训人数达2000多人,不少人转向了新的就业岗位。第三是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四川省解决了2003年前重点森工企业部分死亡职工一次性抚恤和遗属困难补助,解决了2005年以后新发生及以往拖欠的重点森工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从2006年起将重点森工企业拖欠退休职— 6 —

工的医疗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坚持从调整结构入手,发展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然林禁伐以后,原有依存木材生产的产业萎缩,各地积极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努力实现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单一国有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转变。林下种养业、特色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森林旅游成为一大亮点,林区经济逐步走出低谷。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绿色经济,增强了林区发展活力。宁夏灵武白芨滩管理局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合作制、股份制经济,先后成立了柳编厂、园林绿化公司,固定资产由过去的40万元猛增到现在的1400万元,年创收达4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翻了一番。河南省天保工程区非木材林业产值占到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81.97%,森林旅游收入从1999年的63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5.75亿元,从事森林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职工人数占在职职工的39%。

(四)坚持以“四到省”为重点,不断强化工程管理 实行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地方主要领导是天保工程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工程实施的具体责任人,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完善“四到省”管理体系。二是成立工程管理机构。省、地、县(局)各级建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协调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成立了工程建设

— 7 — 管理机构,加强了管理队伍建设,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三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各级政府按照“四到省”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工程管理、森林管护、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核查验收以及绩效考核等规定和办法。云南省统计,全省各级共出台各类工程实施管理办法305个。各地还加强了工程资金使用、工程核查等监督力度,加强森林管护考核、工程信息报送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建立核查、通报制度,加强整改措施。建立了县(局)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级核查的三级核查制度,对核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年初有指导、中间有检查、年末有验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工作偏差。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激励作用。云南省政府每年安排20万元的专项奖励经费,对实施成绩好的州市进行奖励,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工程实施取得了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社会行动于一体的效果,在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8 —

第二章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天然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对于维护我国大江大河的安澜具有重要作用。

一、战略定位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也支撑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承载着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重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大川遍布,河湖湿地密集,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众多河流湖库的源头和水源区。该区域的天然林资源,不仅对这些江河湖库有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峰蓄洪功能,同时是维系长江三峡大坝、黄河小浪底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丹江口库区等我国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该区域光、热、水、气资源丰富,相对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复杂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这里不仅

— 9 — 是我国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重要栖息地,也是珙桐、红豆杉等众多珍贵保护植物的集中分布地。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集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该区域的森林资源对于维护我国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汉中平原、汾渭平原和中原地区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减少自然灾害侵袭,实现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资源,不仅是我国大江大河、重要湖库及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延长天保工程实施期限,组织实施好天保工程二期,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一)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天保工程范围内的天然林分布区,既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水系及其主要支流和众多湖库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三峡大坝、小浪底水库和南水— 10 —

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等水利枢纽的绿色屏障。目前,长江和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仍高达23.87亿吨和16亿吨,三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绿色生态屏障依然十分脆弱。森林自然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南方天然林成熟期要40年以上,北方落叶松、樟子松等主要天然树种则需80年以上。经过天保工程10多年的保护,天然林资源刚刚进入恢复发展阶段,当前森林资源质量仍然不高,中幼林比重大,如果工程停止下来,则将前功尽弃。实施天保工程二期,不仅可以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对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屏障,保障国家大江大河安澜,确保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战略选择

木材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资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生产、加工、消费和进出口大国。2009年全国木材总消费量达4.21亿立方米,其中木质产品进口量达1.8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43.7%。当前,全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增加进口解决国内木材短缺问题难度越来越大,立足国内培育后备木材基地,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通过天保工程二期加强森林经营和资源培育,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最终进入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对于确保国家木材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 11 —

(三)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24.7%,森林蓄积量占我国森林总蓄积量的28.29%。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保护好、经营好这一区域的森林,对于确保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发挥特殊作用。

(四)是确保林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林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工程区林业职工工资逐年有所提高,但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2000年林业职工平均工资5178元,是当年全国国有在岗职工工资的54.2%。2008年林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到12294元,但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7%。林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贫困弱势群体较大,林区社会稳定压力很大。国家对天保工程的投入,不仅创造了木材停伐减产后职工转岗就业条件,保证了职工收入,而且保障了林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常运行,解决了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确保了林区社会稳定。

— 12 —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实施期限

由于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长期过度采伐,恢复和发展也需要一定时间,应实行长期保护,分期实施。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天保工程二期时间为10年,即2011—2020年。

二、实施范围

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范围在工程一期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丹江口库区11个县(区、市)。

工程区包括长江上游地区(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西藏6省(区、市)和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7省(区)的750个县(市、区)、61个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共811个实施单位(详见表1)。

工程区总面积348320万亩,林地面积154461万亩,其中,有林地76500万亩(其中天然林50345万亩),灌木林地38620万亩,疏林地364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1007万亩,无林地24242万亩,其它林地393万亩(详见表2)。

— 13 —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林区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巩固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成果为基础,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

四、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采取不同经营措施增加森林植被。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

——坚持政策引导,促进改革。工程建设与推动改革相结合,为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构建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

——坚持事权划分,分级负责。中央和地方按事权分级投入,中央制定天保工程基本政策,省级人民政府负全责并组织实施。

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 14 —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努力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到2020年森林面积增加6900万亩,森林蓄积净增8.1亿立方米,增加森林碳汇3.07亿吨;生态状况从逐步好转进一步向明显改善转变,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进一步向和谐发展转变,提供职工就业岗位20.53万个,基本解决转岗就业问题,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任务

——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生态功能修复。

——继续加强森林管护。管护森林面积11.66亿亩。 ——加强公益林建设。完成公益林建设1.16亿亩,其中人工造林3050万亩、封山育林7100万亩,飞播造林1400万亩。

——实施中幼龄林抚育。完成国有中幼龄林抚育6990万亩。 ——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落实政策和工程项目,增加林区就业,提高职工和林农收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接近或达到社会平均水平。

— 15 — 第四章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

一、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工程区内,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一部分农民自用材、薪炭材的资源消耗,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区划为商品林的以外,停止一切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二、强化森林资源管护

(一)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根据生态区位的不同,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的相关规定,将工程区林地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工程区林地总面积154461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64043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45284万亩,商品林面积45134万亩,根据区划界定结果,实行分类经营和管理。

(二)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加大资源管理和林政执法力度,确保工程建设成果。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检查监督力度,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乱砍滥伐、非法侵占林地的行为。三是认真做好森林防— 16 —

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防控能力建设,深入开展防火宣教活动,抓好森林灾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四是认真落实完善森林分类区划,将公益林和商品林落实到山头地块,严格按照区划界定实施保护、管理和经营,同时加大检查、稽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三)加强管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森林、林木、林地消长变化的监测评价和动态管理,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强化巡查,积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防止人畜破坏天然林资源。

1、国有林管护

认真总结并不断完善森林管护办法,根据工程区森林分布特点,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针对不同区域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森林管护模式,确保管护效果。

(1)管护站管护模式

因地制宜建设森林管护站,成立专业管护队伍,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实行 “管护效果信息卡”等制度,全过程监督森林管护工作。

(2)专业和承包管护模式

对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远山区,实行封山管护,建立精干的森林专业管护队伍。对交通较为方便,人口稠密,林农交错的近山区,采取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实行承包管护。

(3)分级管护模式

建立县(局)、场(所)、护林员三级

— 17 — 森林管护网络,实行分级管护。县(局)成立森林管护大队,下设中队,并划分责任区;场(所)成立森林管护分队,以道路、水系划分巡护区域;护林员负责山头地块、林班小班的森林管护。

(4)家庭生态林场管护模式

以森林管护责任制为前提,结合林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企业职工为主要承包者,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在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同时,开展林下资源合理利用。

(5)其他管护模式

包括场乡、场村、场农(户)联管等行之有效的管护模式。

2、集体林管护

按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已确权到户的,尊重林农意愿,因地制宜确定管护方式。集体林中未分包到户的公益林,可以采取专业管护队伍统一管护的办法,也可以采取农民个人承包进行管护,管护承包者与林权所有者签订森林管护承包合同,林权所有者加强检查监督。还可以采取其它灵活多样的管护方式,明确责、权、利,提高管护成效。

(1)分级管护模式

建立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成立专业管护队和配备专职护林员,实行联动管护模式。

(2)家庭托管模式

所有权和管护经营权分离,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把管护责任委托到户,把责任指标落实到人、地块,明确管护对象和奖惩办法。

— 18 —

(3)林农直管模式

根据林权权属,由林农直接进行森林管护。

(4)承包管护模式

划分管护责任区,签订承包管护责任书,任务到山头,责任到人,责、权、利挂钩。

(5)共管模式

包括专业队伍和群众共管模式、乡镇林业站与村级护林员共管等模式。

(6)联管模式

包括专兼职联合管护、区域联防管护、林农联防管护等。

三、国有中幼龄林抚育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禁伐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森林植被。但目前大量的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过密,林下目标树种更新困难,中幼龄树生长受阻,林木生长缓慢,幼树枯损严重,防护效能低下;大量的人工林由于初植密度过高,林分郁闭后,空间竞争激烈,生长被抑制。安排国有中幼龄林抚育,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努力解决安臵好职工就业,提高职工收入。

(一)抚育对象

1、公益林

为提高防火、防病虫害能力,促进森林健康,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公益林生态功能,对特殊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一级)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抚育活动,对重

— 19 — 点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二级)和一般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三级以及地方公益林,下同)按照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限制的抚育。抚育对象: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遭受病虫害、火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达5%以上的林分;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其主导生态功能的林分。

2、商品林

加强商品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抚育对象:每公顷树高30厘米以上幼树超过3000株,或30厘米以下幼树超过6000株,更新频度超过60%,幼苗、幼树层的植被总盖度80%以上的幼龄林;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的幼龄林;郁闭度在0.9以上或分布不均郁闭度在0.8以上的人工幼龄林;郁闭度在0.8以上或分布不均郁闭度在0.7以上的天然幼龄林;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幼树较多且分布均匀的中龄林;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30%的中龄林;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风雪危害等自然灾害和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林分。

(二)抚育措施

1、公益林

按照提高生态功能和促进林木生长的原则,主要采取卫生伐— 20 —

的抚育方式,通过剪枝、除杂,以及病腐木清理等提高公益林质量。林间空地和稀疏林地,必须采取合理的补植措施。

2、商品林

按照森林的生长、发育顺序,可采用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抚育采伐方式。透光伐(透光抚育)主要在幼龄林阶段进行,在天然林中清除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蔓藤与影响目标树幼树生长的萌芽条、霸王树与上层残留木及目标树中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林分密度。在人工纯林中主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在人工混交林中,主要伐除有碍保留木生长的乔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生长伐主要在中龄林阶段进行。对同龄纯林,伐除有害树以及过密或受害的辅助树;混交林尤其是复层混交林,伐除位于林冠上方的霸王树和上一世代的残留木;反复多次不合理择伐后的天然次生林,伐除有害树;天然更新的单层同龄林,伐除上层散生的上一世代的残留木和主林层中生长落后的林木;同时伐除易引起病虫害的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濒死木等。如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雪压、森林火灾等情况,需要采取卫生伐,伐除已被危害的林木。

— 21 — 第五章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尊重自然规律,积极营造生态公益林,加大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生态治理力度,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推进绿色屏障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一、立地区划及造林方式确定

为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按照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气候、地貌条件差异,将工程区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沙)地区划为六大区域,依据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状况确定适宜的生态公益林植被类型、造林方式、林种比例及树种配臵。

(一)长江、黄河源头高寒草原草甸区

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条件独特,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原生植被以疏林、高山灌木林和灌丛为主,年降雨量一般为500—700毫米,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地。为保护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以封山育林为主,设卡封禁,减少人为破坏,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

(二)西南高山峡谷区

包括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白龙江地区。该区山高坡陡,河流深切,相对高差多在1500米以上,具有典型— 22 —

的峡谷地貌特征。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大面积原始林集中分布于此,是长江上游重要的天然林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作用巨大。以封育为主、人工造林为辅,乔、灌结合,在江河两岸、湖库周围、高山陡坡、干热河谷地带,优先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三)云贵高原区

包括贵州、云南东北部,山地高原地貌,年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该区气候湿润,现存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宜林荒山荒地分布广而集中,自然条件较好,适宜林木生长。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控制水土流失。

(四)豫鄂陕川渝山地区

包括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东部、重庆,该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水热光气丰富,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和三峡库区所在地,生态区位极端重要。以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为主,乔灌草结合,在湖库周围、江河两岸积极扩大防护林面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五)蒙宁陕半干旱区

包括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内蒙中西部,该区紧靠干旱风沙地带,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由东到西递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劣,植被以灌

— 23 — 木林和灌丛为主,干旱缺水是制约造林种草的主要因素。在严格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同时,通过封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最大限度地增加林草植被,改善调节气候,减轻风沙危害,控制水土流失。

(六)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

包括青海东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山西。该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立地条件差,生态脆弱,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以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乔、灌、草多树种搭配,构建完善的林草植被体系。

二、公益林建设

天保工程二期继续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安排公益林建设任务,尽快恢复林草植被。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林地特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三种方式。

(一)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是快速恢复森林植被,有效扩大森林面积最直接、最有效的生态治理措施,其主要对象是宜林荒山荒地和宜林沙荒— 24 —

地。工程期内人工造林3050万亩。

(二)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在增加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省投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封山育林的主要对象为疏林地、符合封山育林条件的无林地。工程期内封山育林7100万亩。

(三)飞播造林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陕西、内蒙古等地区还有大面积适宜飞播造林的宜林沙荒地和其他宜林地。工程期内飞播造林1400万亩。

— 25 — 第六章

完善社会保障和增加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职工就业,是天然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林区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减震器”。针对目前工程区林业职工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低的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林区就业渠道,提高林业职工收入。

一、完善社会保障

继续实施并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相应提高保障水平,使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接近或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为林区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确保天然林保护事业顺利推进。

二、扩大林区就业渠道

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中幼龄林抚育和政策性社会性岗位等,不仅为国有职工提供20.53万个就业岗位,还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具体包括:

(一)森林管护

国有林管护面积4.81亿亩,每年可提供8.34万个就业岗位。集体公益林管护面积6.85亿亩,每年可为林农和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26 —

(二)国有中幼龄林抚育

国有中幼龄林抚育6990万亩,每年可提供5.20万个就业岗位。

(三)公益林建设

公益林建设任务1.16亿亩,每年可提供5.7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人工造林3050万亩,每年可提供5.16万个就业岗位;封山育林7100万亩,每年可提供0.59万个就业岗位。

(四)政策性社会性岗位

天保工程区国有林业单位政策性社会性岗位职工1.24万人,随着推进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改革,逐步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 27 — 第七章

主要政策和资金投入

一、继续实施森林管护补助政策

对国有林,中央财政安排森林管护费每亩每年5元。对集体林,属于国家级公益林的,由中央财政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每亩每年10元;属于地方公益林的,主要由地方财政安排补偿基金,中央财政每亩每年补助森林管护费3元。

二、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

(一)中央财政继续对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以下简称国有林业单位)负担的在职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给予补助,并相应提高补助标准。

(二)对符合现行就业政策的国有林业单位代管的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地方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对国有林业单位跨行政区域的由所在地、市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三、完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对国有林业单位负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及公检法司经费给予补助,并相应提高补助标准;为鼓励推进改革,对将国有林业单位承担的消防、环卫、街道等社会公益事业移交地— 28 —

方政府管理的省(区、市),中央财政给予补助。补助标准,参照2008年全国社会平均水平,教育经费人年均补助30000元,医疗卫生经费人年均补助15000元,公检法司经费按天保工程一期补助基数给予补助。

四、继续实行公益林建设投资补助政策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继续安排公益林建设任务,人工造林每亩补助300元,封山育林每亩补助70元,飞播造林每亩补助120元。

五、增加森林培育经营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对国有中幼林抚育每亩补助120元。

根据上述任务和政策,以及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经测算,天保工程二期(即2011—2020年)总投入117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775.6亿元,占65.8%;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58.0亿元,占13.4%;地方财政投入245亿元,占20.8%。

工程期内,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物价变化,国家林业局将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有关补助标准。

— 29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四到省”

天保工程二期,继续实行省级人民政府对天保工程实施负全责,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省级以下层层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统一协调,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要切实履行属地化社会保障责任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将林业职工和林区居民纳入地方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强再就业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促进国有林业单位转岗职工和林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工程管理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含量与水平,推进工程实施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各省(区、市)要科学编制本地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确保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和目标实现。省级实施方案报国家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在编制实施方案中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落实好森林管护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好公益林建设,合理确定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比例,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强化作业设计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工程建设— 30 —

质量。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妥善安排好职工就业,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的检查、验收和效益监测工作,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程管理能力。

三、推进森工企业改革,建立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 按照中发„2003‟9号和中发„2010‟1号文件要求,利用天保工程二期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加快推进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将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分开,企业进入市场,逐步建立国有林管理新体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要求,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森林防火规划,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

五、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绩效考评

一是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依法依章办事。二是强化工程管理,工程实施推行招投标制、监理制

— 31 — 和报账制,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建立工程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考评办法,开展考评。建立考评结果与资金投入挂钩的奖惩机制,考评结果差的,调减工程任务和资金。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审计稽查,强化资金使用监督,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工程资金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四是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工程措施,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对在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32 —

第九章

效益分析

一、资源质量提升

森林资源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是工程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保工程二期通过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资源管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中幼龄林抚育,将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逐步建立区域布局合理、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构筑我国大江大河、重要湖库及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区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森林抚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化的森林植被将会逐步得到恢复和重建,扩大森林斑块,降低森林破碎化程度,有效改善森林景观格局,使森林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高效,更加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经测算,天保工程二期可新增森林面积6900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8.1亿立方米,折合木材经济价值3768亿元。通过中幼龄林抚育,改善林分环境,可加快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有效改善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木生长率和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同时,维

— 33 — 护森林健康,降低森林病虫害、火灾、气候灾害的危害程度,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将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生态效益显著

森林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生态过程,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保工程二期的实施,将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森林游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森林生态效益。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形成了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森林是固态的碳,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载体,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固碳由于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工程实施将增加森林碳汇3.07亿吨。

— 34 —

三、社会效益巨大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天保工程二期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民生,有力促进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有效增加职工就业。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中幼龄林抚育、公益林建设、政策性社会性岗位人员经费,可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增加国有职工就业岗位20.53万个,还可为当地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二是大幅提高职工群众收入。天保工程二期通过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林农收入。以国有林管护补助为例,由原来每年每亩补助1.75元提高到5元,管护人员的工资标准将提高2倍多。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天保工程二期中央财政继续对国有林业单位负担的在职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给予补助,并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提高保障水平。同时,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解决国有林业单位代管的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将促进林区社会稳定。四是减轻企业负担。天保工程对企业承担的政策性社会性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从业人员将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减轻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五是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森林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功能。天保工程区很多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林区的资源

— 35 — 环境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和特色产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天保工程二期,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中幼龄林抚育等的实施,可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木材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有效增加就业、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林区改革等措施,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对保持林区社会稳定,实现林区和谐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 36 —

方案指标参考依据

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2001)

3、《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4、《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09)

5、《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

6、《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

7、《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

8、《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0年)

9、《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

10、《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

1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

12、《失业保险条例》

— 37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