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规范要求及团队设计工作规范要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规范要求及团队设计工作规范要求

第一章

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考核。为规范我院毕业设计工作,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环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工作应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锻炼,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院全日制各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

第二章

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工作

第四条 毕业设计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第五条 教务处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教学资源的配置,评价毕业设计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教学研究和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第六条 系部对本系部的毕业设计工作全面负责。

1.系部领导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要求,要亲自深入到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并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工作。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要听取各有关教研室的工作汇报。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思想动态,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各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教学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应认真负责地安排落实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动员,组织落实课题到位,审查任务书及开题报告填写情况。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组织、安排本教研室教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工作小结。

3.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均应积极配合教研室做好学生在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等项工作中的思想工作,要经常通报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

第七条 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在第五学期中期(五年制高职各专业在第八学期末)开始。系部应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部主任担任;教研室根据需要成立若干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一般每组5人),毕业答辩前一周,各指导小组转为答辩小组,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答辩小组。

第八条 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之前,系部应审查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资格。 第九条 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有关教研室应及时对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报系部;各系部应在教研室工作总结基础上,综合分析毕业设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意见,并形成工作总结报教务处。

第三章

毕业设计的选题及任务书下达

第十条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训练。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产学研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任务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

5.对学生提出的选题,若符合教学要求,并有特色,经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审查后,可积极支持并给予安排。

6.课题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或课题范围过专、过窄、过宽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

第十一条 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陈述课题来源、课题简介、难易程度、任务量大小、设计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经所在教研室主任审定后生效。

毕业设计所选题目中,如果同一项课题需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完成,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要求”中加以体现。

选题、审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设计的前一学期(人文类专业可在毕业论文开始前一个月)完成并落实到学生, 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

第十二条 任务书的填写与下达。

《毕业设计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负责学生所在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审查、系主任签字后生效,并于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内发给学生。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还应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论文的字数、图纸、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并列出参考文献目次。

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应参照《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中的内容,明确毕业设计学生须各自独立完成的工作。

任务书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他纸上后剪贴。

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负责学生所在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同意,系主任批准。

第四章

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

第十三条 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各系可以安排助教协助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经系领导审查后方可担任。

第十四条 指导教师的职责。 1.坚持教书育人。

2.自始至终把握好毕业设计的进度及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突出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十五条 指导教师的任务。

1.选择课题,填写《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和《毕业设计任务书》。 2.审定学生拟订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

3.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进行答疑与指导。 4.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文(论文)。

5.毕业设计结束阶段,按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

6.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设计质量及工作态度等写出评语,并评分。 7.参加毕业答辩和评分。

8.收齐学生毕业设计的全部资料、成果(含文字、实物资料和电子文档),审查合格后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并在规定结束日期前两天交教研室主任验收。

第十六条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5人。

第五章

对学生的要求

第十七条 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并全身心地投入;敢于创新,勤于实践,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力争取得最佳成绩。

第十八条 确定课题的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不含假期)从指导教师处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指导书》。

第十九条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交调查研究提纲,在调研基础上拟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写出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调研、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工作任务分解,各段完成的内容及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等。开题报告需交指导教师审查,批准后正式开始设计工作。

第二十条 学生应对本人的毕业设计质量负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毕业设计各项任务。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书写格式遵照《毕业设计(论文)技术规范》。

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经常(定期)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遇到的疑难问题,争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并应在毕业设计中填写“毕业设计学生自查表”。

第二十二条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任务,一经发现,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第二十三条 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者,不得参加答辩,必须重修。 第二十四条 学生在答辩前的准备。

1.毕业设计答辩开始日前一周,学生需交出毕业设计全部成果,文档部分按规定装订成册,并向指导教师提出答辩申请,填写学生答辩申请表,或向系(部)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申请评优答辩。

2.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大有好处。 3.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写出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提要(3~5份交答辩小组)、准备好供10分钟用的陈述报和必要的图表等。

4.准备回答答辩小组教师提问的资料,包括这个课题曾有人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观点、方案是什么、尚有争议的意见是什么;你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有何新的发展,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设计方案或论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重要的引文、版本、出处;你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什么想法;你以为尚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再研究、你准备怎样去做。同时准备好答辩辅助用品,主要包括答辩所需的用品,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的纲要,答辩问题提纲及主要参考资料,画出必要的挂图、投影胶片、表格及公式、以备辅助介绍。

第二十五条 学生在答辩中应注意的事项。 1.答辩时要做到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 2.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3.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势要端正;要有礼貌,答辩开始时要向老师敬礼,答辩结束时要向老师道谢,处处体现自己有较好的修养,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

4.向老师报告毕业设计时、论文的情况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题目,言简意赅。表述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适中,要富于感染力,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5.对于老师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老师说明回答不出来,决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第二十六条

学生在答辩后应注意的事项

1.答辩后,学生应交回所有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译文、软件文档等)。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发表或转让。

2.答辩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检查自己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第六章

毕业设计的评阅

第二十七条

毕业设计的评阅程序

1.答辩前,指导教师应对毕业设计进行审阅,并写出审阅评语,给出审阅成绩,填写毕业设计总评成绩表有关栏目。

2.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将毕业设计材料及评分意见送答辩小组。

3.指导教师评阅完成后,由答辩组一名教师担任评阅工作,写出评语。答辩组评阅教师在答辩前,应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供答辩中提问时选用。

第二十八条

指导教师评语的内容。

1.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工作的情况。 2.创新性评价。 3.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4.存在的问题。 5.建议成绩评定。 6.是否可以提交答辩。

第二十九条

答辩组评阅教师评语的内容 1.论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2.创新性评价。 3.任务量大小。 4.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5.存在的问题。 6.建议成绩评定。 7.是否可以提交答辩。

第七章

毕业设计的答辩

第三十条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论文都要通过答辩;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回校进行答辩。

第三十一条

优秀毕业设计的答辩须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推荐,在系范围内进行大组答辩,或在教研室范围内集中进行优秀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确定学生成绩。

第三十二条

答辩程序。

1.学生陈述: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设计的简要情况,时间约10分钟,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等,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2.答辩小组提出问题。 3.学生认真准备后回答问题。 4.答辩小组评分。

5.答辩小组写出评语:答辩小组的评语应按照学生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知识面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以及各成员投票的综合结果填写,并给出成绩。答辩小组的评语应当用黑墨水钢笔工整书写或直接打印在文档上,不能随便涂改、潦草书写或打印在其他纸上再进行粘贴。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GB/T7408-94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02年6月18日”或“2002-06-18”。

第三十三条

毕业设计答辩会场。

1.答辩会场可设在经专门布置的教室、会议室、办公室或实验室内。会场要整洁、美化,具有热烈、庄重的气氛,体现论文答辩工作是全体师生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2.会场正面(讲台)的墙上要悬挂写有“××系××专业××届毕业设计答辩”的红色横幅,可供摄像或照相,用作纪念性背景材料。

3.会场须备齐讲演用的全套教学用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现代化的讲演器材,逐步改善答辩环境。

4.会场第一排应设有答辩负责人、委员、秘书三角形字牌标识的桌子及专座,后面可设置多排桌椅,供师生或来宾旁听就坐。

第八章

成绩评定

第三十四条 毕业设计成绩按本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评定。

第三十五条 评定毕业设计成绩,必须统一标准、实事求是,严格控制优秀比例(20%以内)。毕业设计成绩确定后,一般不得改动。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复议通过,系部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核批准后方可改动。

第九章

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管理

第三十六条 对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必须坚持“有序、规范、确保质量”的原则,严格审查,严格要求,周密安排。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时热心支持和关心人才培养工作,能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并能选派出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第三十八条 对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必须首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对方单位的“接受函”,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含对接受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资格审查、对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审查等),并经系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九条 对由教研室或系组织的到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必须以系的名义同对方单位签订“毕业设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义务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安全责任等内容。

第四十条 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严格按照本条例中的“选题原则”执行。

第四十一条 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两人同时担任,其中一人为接收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另一人为校内专业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负全责,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问题,严把质量关。

第四十二条 各系在毕业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前,应将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及有关信息进行登记,填写“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情况登记表”,并同时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对于确需在本地区以外的单位开展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进行,以便管理和协调。

第四十三条 系(部)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外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安全;每天应写“毕业设计工作日记”,每周要与校内指导教师至少联系1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评分工作必须回学校完成,并与校内学生同步进行。

第十章

第四十四条 毕业设计文字、实物资料的保管按本院《教学工作规程》及相关附件要求执行。

第四十五条 毕业设计电子文档的保管按本院《教学工作规程》及相关附件要求执行。

第十一章

第四十六条 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按《教师工作量绩分制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毕业设计经费由学院统一下达,包干使用,专款专用。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提纲(共)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提纲(供参考)

第一部分专业概况

内容要点:简要说明专业的建设概况。

1.专业开办时间与沿革;

2.专业办学规模;

3.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专业负责人情况;专业教学团队总人数,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和比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和比例;“双师型”人数及比例;兼职教师人数及专兼职教师比例等);

4.校内实验实训室数量;设备设施总价值;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情况;

5.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6.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改革的理念简介;

7.毕业生就业状况;历年毕业生的培养状况;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影响与认可度;

8.本专业的建设成果(简要说明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如在何时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学生获大奖与获双证书情况等)。 第二部分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设置与定位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培养方案设计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佐证材料:(1)专业调研报告(含课程设置依据);(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材料(包括专业建设研讨会原始材料:会议纪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意见);(3)行业专家对专业设置或专业调整的咨询意见、座谈会或论证会相关材料;(4)专业建设规划;(5)合作企业或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的有关材料;(6)麦克思分析报告;(7)人才培养方案;(8)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或调整优化)说明;(9)有关“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材料;(10)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

3.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

4.实践教学

佐证材料:(1)课程体系设计论证(说明);(2)主干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

(3)课程标准(含实训课程);(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相关材料;(5)实践考核要求及标准

(6)自编的教材/讲义 ;(7)专业教材选用情况汇总表;(8)精品课程建设成果;(9)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三、师资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2.专业教师素质与水平

3.教学团队建设

佐证材料:(1)专业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学院系列文件);(2)团队人员信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情况;(3)兼职教师信息统计,荣誉、证书、上课情况一览表;

(4)专业教师科研及教改开展情况;(5)教师培训进修与各类实践锻炼情况;(6)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四、教学条件

1.教学基础设施

2.实践教学条件

3.经费投入

佐证材料:(1)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习基地;(3)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4)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5)学生实验、实训台帐记录及统计报表;(6)馆藏专业图书资料与网络信息资源;(7)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与使用情况;(8)近三年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含企业资助、专项经费)、实践教学经费;(9)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五、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1.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改革

4.产学合作项目与服务社会能力

5.教研教改成果

佐证材料:(1)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专职学生管理人员;(2)教师教学档案;(3)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4)产学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相关材料;(5)校企人员互聘协议、证书;(6)实践教学与专业顶岗实习一览表;(7)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果资料(包括课题立项及结题情况、教师获奖情况、典型经验材料与总结材料);

(8)教研室在教学改革方面的集体备课情况(含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及典型教学设计

(9)课业评价改革措施与执行情况;(10)学分制改革材料;(11)技能鉴定站(所)运行情况

(12)教师技术服务情况与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13)专业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14)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1.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与成效

3.就业保障与就业质量

4.学生满意度

5.社会声誉

佐证材料:(1)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英语证书获证率;各类技能竞赛获奖情况;(2)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与成效;(3)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成果;(4)本系(专业)创业创新教育成效;(5)新生录取报到相关材料;(6)就业指导机构与相关制度、措施;(7)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就业率与就业质量);;(8)毕业生满意度及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的调查情况;(9)企业捐助或企业奖学金与冠名班(订单班)的相关资料;(10)认为可以作支撑的其他材料 第三部分专业特色与创新

内容说明:若是专业特色,应说明专业如何在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社会服务等方面(可以针对某些项)体现出特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并取得了一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如是创新项目,应突出前瞻性和适用性,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为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本省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效果明显。

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内容说明:存在问题要找准,要针对主要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整改措施具体得力。

第三篇: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申报政工职称工作方案

根据市职称办«2015年政工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意见»(津政职办【2015】4号)、«关于申报初、中级政工专业职称实行“以考参评”的意见(试行)»(津政职办【2015】6号)及国资委«国资系统2015政工职称工作安排意见»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做好我院2015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遵循原则

按照市政工职评办关于2015年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及集团的具体工作要求,在推荐工作中认真执行评审条件和评审程序:严格参评岗位的界定、坚持“三倾斜、一控制”的重要指导原则、严格分流、专制、军转、转岗人员申报条件、针对初、中级申报人员推进以考参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政治纪律。

评审工作要坚持政策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评审质量,维护评审工作的公平与公正。

二、时间安排

1. 5月21日符合申报条件人员从校园网人事处网页下载申报材料和填报说明。(从本年开始,申报初、中级政工职称人员实行“以考参评”制度,考试大纲及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2. 高级职称申报人员准备并上报材料(5月21日——5月26日) (1)高级职称申报人员填写《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 (2)5月26日高级职称申报人员向人事处报送个人述职报告及申报卷。逾期未能上交的,影响卷宗质量,由申报人个人负责。

(3)由申报人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的内容准备述职报告一份(不少于3000字),详见附件1。 此述职报告要经过本人主管领导审核并签字,于5月26月上交到人事处(610办公室)。逾期上交者不能参加群众述职会议。

(4)5月28日召开由至少12名群众代表参加的评议座谈会。 (5)5月29日至6月4日高级职称申报人员情况公示7天。

(6)6月5日上午9:30在六楼会议室召开学院政工职评领导小组会,评委对申报人员材料进行审核,填写单位推荐意见。

(7)并将所有高级职称申报材料上报集团职评办审查。 3. 初、中级职称申报人员准备材料

今年市政工职称办公室将制定«关于申报初、中级政工专业职称实行“以考参评”的意见(试行)»和«复习考试大纲»,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评。考试报名时间及考试大纲另行通知。

请所有申报人员把握好时间,掌握好标准,准确打分,实事求是填报,按要求上报证件材料,按规定整好自己的申报卷,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好2015年学院政工职称申报工作任务。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人事处 2015年5月18日

附件1:

述职报告

(1)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目、现岗位、现职务、现有职称及评审通过时间、最高学历情况、累计政工专业年限、受聘履职年限、申报何档次职称。

(2)六项能力综述。包括:开拓创新能力、组织指导能力、教育疏导能力、培训辅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专业文字能力。

(3)加分情况。包括:职务加分、专业年限加分、特出贡献加分、专业创新加分、作品加分、荣誉称号加分(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说明)。

第四篇: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山西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高职院校。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有关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有关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现将我院2013年招聘工作人员信息予以公布,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员踊跃报名。

一、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品行,诚实守信。

3.身体健康,仪表端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5.全日制本科所学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相同或相近。

6.招聘录用的人员学历为全日制国民教育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专业满足招聘录用计划的要求;招聘录用管理岗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及辅导员岗位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

7.能够办理派遣手续。

8.博士不纳入公开招聘的范围,由我院考核考察,经教育厅审核同意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二、报名方法

1.应聘者统一到学院人事处现场报名,按照一人一岗的原则,选择应聘岗位。岗位一经选择不能再做变更。

2.报名时需填写我院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聘人员登记表.doc该登记表可从我院校园网()上下载)一式两份(同时提交电子版),提交个人自荐书、身份证、本科及研究生成绩表、学历学位证书、相关资格证书以及荣誉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并提交一寸彩色免冠照片四张。

3.报名时间:自公布之日起截止到2013年7月15日。每个应聘岗位的报名人数与岗位用人指标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1。如低于3:1的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

三、招聘录用程序

招聘录用程序根据《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方案》的规定,按照发布信息、受理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确定拟聘人员名单、上报公示的程序进行。

四、考试考核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按百分制计分,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1.笔试

(1)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内容为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专业基础知识等基础性知识。

(2)笔试成绩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不指定统一教材。

(3)按照晋政办发〔2009〕64号文件要求,享受加分待遇的应聘人员,由省教育厅通知我院后执行。

(4)笔试时间及笔试人员名单在报名截止日后到我院人事处咨询或登陆我院校园网()查看。

2.面试

(1)笔试成绩合格线为60分,对于笔试成绩未达到60分以上者学院不确定为面试人选。

(2)参加面试人员以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须提交《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不能提交者取消面试资格,依次替补),按 3:1的比例确定。如低于3:1的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对于个别紧缺专业和特殊岗位,比例不达3:1的,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后可进行面试。

(3)教师岗位(含辅导员岗位)面试内容主要是试讲和答辩,由学院指定试讲课程名称,内容在指定课程中自选,试讲时间20分钟;答辩由评委针对应聘者的讲课内容、专业水平、言谈举止、语言表达、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以及岗位要求有关内容提问答辩,答辩时间10分钟。

(4)管理岗位面试内容主要是自我介绍及答辩,共计20分钟。

(5)面试成绩共计100分,如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无论笔试成绩高低,不予录用。

(6)参加面试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笔试结束后到我院人事处咨询或登陆我院校园网查看。

3.考核

(1)面试结束后,按照招聘岗位计划从面试合格人员中,以考试总成绩(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考核、体检人选,并以电话或网上公示的形式通知本人。

(2)对于面试比例不达3:1的岗位,总成绩不得低于75分。

(3)考核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学习成绩)、以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

五、待遇

上述人员一经录用,解决编制,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六、联系方式

地址:太原市马道坡街57号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乘车路线:火车站乘9路汽车到轻工学校站下车

电话:0351-4670002

联系人:樊杰姚水清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6月17日

第五篇:大连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本站推荐)

大连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任期目标工作述职报告

在本个任期内,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职业技术学院带领全院师生,紧密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完成了目标责任状。先把三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认清目标,明确定位,理清思路

在制订任期目标之初,我们认真总结了从1999年以来,开展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紧密围绕大连轻工业学院多科性大学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把学院建成一流的高职学院的工作目标。

在办学层次定位上,我们提出要以培养从事基层实际工作的高职学生为主,同时兼顾多层次的岗位技能培训。

在专业定位上,以国家和省级试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以服装、计算机为主,艺术、管理多科并举的办学格局。

在培养类型和服务定位上,提出要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式的培养方式,积极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以“品牌战略”推动专业建设

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以04年制订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为依据,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适时增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服装营销与策划及商务日语四个新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立使学院的专业结构由零散型向系统型过渡。例如,计算机类包括软件、网络和多媒体设计等专业,服装类涵盖了设计、工艺、表演、营销在内的服装企业所有的专业,这就为学院实行课程改革,分专业方向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按照试点专业的标准,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投入和管理的力度。2004年,我院的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二个专业,被列为省级试点专业。2005年服装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6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目前学院现有16个专业中,国家和省级试点专业共计5个。另外,我们还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和酒管理管理等3个专业被列为院级重点专业。

此外,我院的二年制高职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首批二年制专业的课程整合及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已经完成并开始招生。

三、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几年来,我们遵循“培养与引进结合,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强化梯队,完善考核”的整体思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04年学院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和方案,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特别是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提高学历和提高实践技能二方面入手,进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大赛,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参与教改立项。

2004年,我们通过选拔组建了由24人组成的教学梯队,2005年又经过中期考核调整,目前,教学梯队成员为27人。三年来,共有20位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提高学历;有11位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半年;有32位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其中参加辽宁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高职高专师资培训16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7人,占总数的31.6%。有32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7.4%。在84名专业课教师中,有54人获得了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占总数的63.5%。“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9%。

四、以“精品意识”引导专业课程建设 三年来,学院加快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开发力度,并按照精品课的要求加以培育。在职院制订的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重素质、多方向、强能力、助就业”的课程体系要求,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起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教学运作模式。我院的部分专业建立起具有专业特色的素材库、作业库、案例库、电子教案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部分专业课程完成了教学资源网络化、电子化、立体化建设,形成了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

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2门,院级优秀课26门,且已经建立了省级精品课、院级优秀课的遴选和推荐标准。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院教师主编参编出版各类教材50余部。已有自主制作的10多部多媒体教学课件公开出版,有23部多媒体课件在省部级大赛中获奖。

五、加强重点专业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有限资金,优先保证试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

三年来,学院先后投入60余万元用于专业工作室建设,主要有:数码创新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服装工作室等七个专业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引进企业的实际案例,与企业开展合作,使部分专业教学与企业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同时,专业工作室也成为了校企合作中心,吸收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各类课题小组,与企业开展合作,对外承接产品设计,课题研究或项目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年来,学院投入24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含省专项资金),建有软件设计实验室、数控模拟实验室、电脑美术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纺织检测实验室;同时购置40余台高速平缝机补充服装实训车间。

学院还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我们在与大连中联电脑有限公司、东方大厦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又与瑞家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经双方协商,我院每年挑选出60名学生,由瑞家公司出6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并提供的场地,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实验实训室及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保证了固定资产帐、物卡相符率达到100%,仪器设备完好率95%以上,实验开出率100%。

六、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力度

我们根据企业与市场变化的新要求,经过近一年的企业调研和专家论证,经专业指导委员会三次修改和审定,完成了第四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压缩了周学时数,注重增加实践课及公共选修课的比重,尤其是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围绕核心技能设计课程,将职业资格认证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其中。

2004年我们开始实行外语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专业课通过实行笔试、实验、操作相结合等多项考试手段综合评定成绩。

学院在现有专业工作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服装专业工作室建设,完善工作室运行机制,使部分主干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对接”。

学院还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系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实现工作室和创业中心统一整合,引进企业的实际案例,推动专业与市场结合,促进学生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 2005年,我院被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以按照国家的职业标准,开展装饰美工、服装裁剪工、缝纫工、纺织品检测等职种的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充分利用鉴定所这一有利条件,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目前已开出技能鉴定项目11项,通过率在95%以上,学生大学英语过级率平均为68.6%。同时,将国际认证与职业资格相结合,使职业资格鉴定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

三年来,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学院参与了国家教育部教研立项2项,主持了辽宁省教改立项24项,2005年有六项省级教改立项结题,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七、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们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为此,学院在建立了校内就业工作指导与服务系统,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构建起自己的社会就业信息网络。在完善和拓展市内、省内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省外毕业生就业渠道,目前,我们已经开辟山东及长三角、珠三角就业市场,我院的部分毕业生已在上述地区就业。

我院在2003年荣获“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先进单位”称号的基础上,2004年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又达到98%。2005年达到99%;2006年为97%。

八、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年来,我院的学生工作着眼于:提高学生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性化管理。

学院十分重视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工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积极认真作好班主任聘任工作,先后多次召开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会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增强全员责任与服务意识。同时,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倡导“抓典型、树标兵、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典型的宣传。院团委、各系部还积极开展富有知识性、艺术性、创造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年来,通过各种措施使校风、学风有了根本的好转,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全院学生平均及格率为85.6%。

九、加强班子廉政建设,认真作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稳定工作 学院班子能够按上级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在工作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全面地贯彻校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务实高效地完成好学校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年来,按照校党委的要求,注重班子建设,认真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两个务必”精神,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努力做到勤政廉政,服务为民。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决策讲民主。重大问题都经过集体讨论,大家能够做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形成决议后,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面对金州学区两院一办,对现有资源的分配,我们能够服从大局,不断调整我们的总体布局及工作思路,不是被动、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想办法,寻求新的增长点,提出新的办学思想,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内涵建设,把职院办好、办精、办出特色。

班子成员除建立了领导联系点以外,还经常深入各系部、教研室及学生之中,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做好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的稳定工作。党政领导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重视,能立刻解决的就责承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因种种客观原因不能立刻解决的要给学生明确答复。建立了院长信箱、领导接待日制度,注意与师生的沟通,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能及时进行处理,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几年来,学院未发生过任何重大事故,校园秩序稳定,从而保证了教学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我院任期工作的简要回顾,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探索及高职办学新途径的尝试做的不够,特色不突出。产学研结合的路程艰难,步伐不大,尤其是对社会上的资源还缺乏运作和运用的能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匮乏。

我们坚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有信心将学院建成省内本科院校中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为轻院建设多科性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里感谢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多年来给予职院的支持、关怀和帮助。 谢谢大家!

职业技术学院

二00六年十二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1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全文)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