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集锦)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集锦)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上半部分1.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上半部分

1.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重大

理论成果?

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和根本方法是什么?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6. 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及其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7. 怎样理解世界统一物质性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8. 怎样理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

9. 论述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0. 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

关系?

11. 运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12. 运用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说明在个人成长中必须把远大目标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13. 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创造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应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

14. 用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说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5. 运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读书的关系?

16. 运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7.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18. 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真理标准讨论的重要意义?

19.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说明事实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

的法宝?

20. 简述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外部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21. 说明掌握人与动物的区别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意义?

22. 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环境问题?

23. 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

24. 说明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5.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哪些因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6. 如何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生产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

27. 如何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

28. 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的原理,说明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高度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29. 试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30.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013.08.15

笔名:张一千(提供)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四讲 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四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系统思维的关系?

2.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统筹兼顾?

3.为什么必须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延伸阅读: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2.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3.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课论文

题姓

名学

号专

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解析

叶久贞

13108020004058

机械工程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1、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矛盾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矛盾的。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人理论上均偏好寻求个人理性的纳什均衡——双方均取非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环境,而先取公平利用(帕累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制度、机制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就是要平衡利益矛盾,实现公共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一、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认识到这一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哲学的角度,运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等原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统筹兼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得正,走得稳,走得长久。

二、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哲学思考

三、正文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其中具体描述了新农村的初步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当前,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是要认识到其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进行若干理论思考,希望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一些帮助。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一定要注意到其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共性,他们都具有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还是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依赖于客观的生态环境,而客观的生态环境有制约着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们要想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符合科

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沿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同心协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联系又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由普遍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群策群力,依靠各社会阶级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创造,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新农村建设牵涉面广,系统性强,运作难度大,组织协调任务重。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起到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地区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特别是要对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加以认识和关注,兼顾到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一系列的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恢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观点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理念来正确对待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克服和防止急于求成的思想,坚持用可持续发展观来统领新农村建设,竭尽全力完成这一项的事业。

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同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级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内在地统一起来。过去我们曾过分强调快速发展农村经济,而很少顾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甚至把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例如,种植业上的用地不养地,林业上的滥砍乱伐,畜牧业上的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等等,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旱涝灾害频繁,正是由于这些一系列细微的量变,才导致一个个的巨大的质变,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有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稳固的基础,要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长远思考,正确认识人类实践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关系,像爱惜自己身体健康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新农村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做到发展和环保并举;

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

四、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科学的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可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人主观能动性作用;其次,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决不能干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认真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发展中即加快经济增长有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可以减少盲目性,可以避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无所作为的观点.又要反对冒险蛮干的唯心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遵循自然规律,而去改造自然,至始至终都认真重视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所以,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时,必须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在最合理的方法上利用自然资源,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四、参考文献

[1]刘德林.建设会主文新农村-生态农村[N].(2007)[2011-04-06] .

[2]杨卫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J].(2007)[2011-04-08] .

[3]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61-162.

[4] 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34.

[5] 张颢.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J].( 2OO6 )[2011-04-08]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DBName=CJFDtotal&FileName=AHNY200701111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理性千年王国,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和先验的理性概念以及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一同被现代哲学所抛弃。

5.哲学理论特征相同

在批判和抛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强调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要求将它们看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在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和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后,提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和统一,提出了与人相联系的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才是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把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天国拉回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之中,哲学向人们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真实处境及人的异化、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解放;哲学重视人的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主张实践高于知识和理论,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人应该是行动的人;强调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强调用人的实际行动或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实世界;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理性的人的精神状况的另一面: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等在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更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的个性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化。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的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变为现代的语言转向,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中心,他们重视语言操作、分析、逻辑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上,为了创造现代哲学理论形态,而把自己的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对立起来,并对其全盘否定,从而使他们的理论导向了反对形而上学,反对理性主义。由于反对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因此他们的哲学具有偏激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特征,从而不能真正彻底的完成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