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实施情况报告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扶贫开发实施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扶贫开发实施情况报告
扶贫办公室关于扶贫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改革体系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十二五》计划《新十年规划(纲要)》的制订作好前期数据资料及基本情况的收集分析,根据省扶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临沧市扶贫办及八县(区)扶贫办开展了针对贫困乡、村,特殊区域及特困山区人群为主要对象的重点调研。此次调研内容主要突出新千年以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及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目前全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建议等。南美乡是临沧市唯一的一个拉祜族民族乡,是全市18个民族乡之一,是全市77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倒数第一的特困乡,是云南省确定作重点调研的四个特困民族之一。基于该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市县两级组成调研工作组再次深入村组农户,对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研。
一、南美乡的基本情况
南美拉祜族民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距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临沧城)48公里,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邻,西与耿马县大兴乡接壤,南同双江县勐库镇相通。全乡国土面积120.86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为36人/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2008年底,全乡总农户数为1135户,总人口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498人,占总人口的57%。全乡耕地面积13450亩,其中水田2792亩,旱地106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籽、小麦、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为主,兼有竹子、油菜、烤烟、白花木瓜等。在全乡4368人的总人口中,拉祜族人口3616人占83.5%。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元,排全市77个乡镇的第77位。
二、南美乡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对南美乡开展了强有力不间断的帮扶活动,通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越过了温饱,实现了安居,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推动,拉祜群众走出困境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一)温饱安居工程使拉祜族山寨面貌有了质的改变。八十年代前,拉祜族群众几乎是清一色茅草房,窄小、拥挤、破烂、黑暗,人畜同居,村寨道路泥泞,遍地牲畜粪便,一出门即满脚满腿的泥巴粪便,群众生活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饥荒状态,靠国家救济度日,生产和生活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财政以扶贫温饱安居工程形式,从解决温饱、改善生存条件入手,通过重点村建设等措施,使南美拉祜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了新的起步,百分之百的农户由茅草房搬进了新瓦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
(二)产业开发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拉祜族群众由半猎半农向固定耕作过渡和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通过种养殖等产业开发建设使拉祜族群众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到2008年底,全乡共建成茶园10400余亩,泡核桃2.2万亩,仅此两项产业人均面积达7.5亩,其它如竹子、百花木瓜等也具一定的规模。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畜、家禽饲养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及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的增收步伐,农户经济收入由九十年代初的几百元稳步增加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通过基本建设投入的扶持,使南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建水塘修沟渠、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等措施得到较好的实施,保证了人均一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基本口粮得到稳定解决。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通达工程等项目实施,使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横穿乡内四个村委会连成一线的18公里水泥大道共投资200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高标准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组的村容村貌整治稳步推进,村内户外道路基本得到硬化。
(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备,拉祜族群众就医上学基本得到满足和保证,乡级设有中学、卫生院,村级有卫生室、中心完小、校点。全乡实现了普九,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医保。
(四)智力扶贫作为关键措施之一始终不放松。二十多年来,在实施好对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温饱安居工程建设的帮扶的同时,始终把抓实基础教育、抓好科技推广作为对广大拉祜族群众的智力帮扶措施的重点长抓不懈。抓基础教育,重点解决村民缺文化低素质的根本问题,抓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全乡在设立中学、小学、夜校等教育网络的同时针对家长不主动送子女上学,子女不想主动上学的实际,乡村坚持开展纯义务性质的“爱心送学”监督活动,通过督学促教,尽量保证拉祜族孩子多受些教育,多掌握点文化知识。选送部分拉祜孩子到县城学校就读,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大山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接触其它民族,开阔眼界,打破封闭思想,接受新观念。采取科技手段到田、科技服务到户、手把手教,让拉祜人从不知到会做、愿意做。如:家畜家禽饲养、蔬菜种植、居家卫生、防病治病等等,从小事情,小细节上帮助、引导。结合产业开发建设适时抓好生产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如:茶叶、核桃、烤烟、油菜等种植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建成一个产业就培训带动起一批农民学习、掌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一整套生产技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农、烟农。
三、南美乡群众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此次对2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及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的现时要求相比在南美乡还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对26户农户的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一)总收入(不含粮食折币、下同)138700元,人均1216元;净收入88000元,人均771元。总收入最高农户10000元左右,人均2000元;最低2000元,人均500元。净收入最高的农户6000元,人均1500元,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元左右(该数据可视作农户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略低于统计局法定的纯收入指标)。
(二)生产粮食24900公斤,人均306公斤,因水田面积较少,且产量不高,故多为旱地玉米、荞籽、小麦等杂粮粗粮,若按50%的折率计算,实际人均生产成品粮只有150公斤。
(三)家畜家禽养殖情况,61%的农户养牛,最多的8头,最少的1头;96%的农户养猪,最多的养有16头,最少的2头;38%的农户养羊,最多的26只,最少的2只;100%的农户养鸡,最多的80只,最少的10只。极少数农户有少量的特种养殖,如野猪、山地鸡、毛驴等。饲养业畜禽产品出售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20%左右。
(四)种植业,截止2008年底,共种植核桃490亩,人均4.3亩,茶叶371亩,人均3.25亩,两项合计人均种植面积达7.5亩。
(五)接受教育及培训情况,在接受走访的114人中,有17人上过初中,占14.9%,中专1人,占0.8%,其余均为小学以下或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人口中普遍接受过2—3次以上的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多为种养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
(六)群众住房情况,南美乡拉祜族群众住房集中建盖于九十年代,标准和结构统一为60—65平方米的土坯房木屋架瓦顶。
(七)村民外出劳务打工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14人中,有3人季节性地在本县区内打点零工,年收入2000元左右。
(八)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网络及体系基本健全。
以上基本数据所反映的基本状况总体能代表和反映南美全乡的基本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产业建设有了较好的规模基础(全乡茶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2400亩,人均7.42亩),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讲,南美乡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南美乡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区位,目前和今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不牢固。全乡虽努力实现了普九验收,但全乡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极底,四十岁以上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这部分人,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与外界的接触联系,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等等方面,他们占据着主导因素。
(二)收入水平极低,生活水平提高艰难艰辛。劳作一年,年底结算,所得收入不及城市职工半月工资。
(三)产业单一,种养业成为经济收入的全部依靠,群众生活跟随市场潮涨潮落,起伏不稳。
(四)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发展的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极弱。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历史、现时政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自然、历史的原因分析:拉祜族同胞同众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历史上是经过长途迁徙,为躲避饥荒、疫病或争斗战乱,不得已而选择了深山老林为栖息地,从此过上了几乎与外面的其它民族完全隔离的半猎半农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处百年乃至几百年,每一步都饱含辛酸与血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他们被拉下了,掉队了,思想封闭意识滞后就在所难免。新中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但在经济上,国家还无力全方位顾及,尤其无力顾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发展扶持。近四十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内地汉民族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今天,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再次相比,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更显积弱积贫,与内地其它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又形成了新的更加巨大的差距,南美拉祜族乡的现状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意识差距和现代几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做到尽快改变和全面较快发展的。因为,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千差万别,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扶持标准,往往难以收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特殊贫困类型的特殊性。
现行政策分析: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性的扶贫攻坚给贫困山区的脱贫发展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契机,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阶段,各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南美乡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生活在这里的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脱贫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依然缓慢,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甚至比其它贫困地区更大的力量,但仍然无法与其它地方实现同步解困。从现时政策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研究。首先,现行扶贫政策强化了普遍性,弱化了特殊针对性,内地与边疆、普遍情况与特殊情况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缺乏。其次,项目资金的扶持方式和标准散而少,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15万元的补助和几十万元一个项目的产业扶贫。第三,项目资金整合匹配,全国全省一个标准要求,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雪上加霜,地方财力弱就意味着争取项目的机遇和条件有限,实施项目难度大也就意味着项目少安排或不安排,发展差距也就随着机会条件的多少,实施能力的强弱因此而明显的拉开,这是否是人为的、政策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值得思考研究。第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着具体或细化不够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等。有特殊或优惠政策,但实践中没有做到,体现不出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养,官员领导、专家学者、干部员工是人才,种地养牛、务农经商是人才,任何领域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政策需要特殊,实践更需要特殊。教育基础差是现时,人才培养、使用的门槛最需要特殊,若只按现行的升学就业加5分、10分照顾少数民族(几个特少民族更突出)子女永远也进不了门(那这5分、10分的优惠是专为钻空子改族别的汉族老大哥设置的了)。这种恶性循环,若在类似南美乡这些地方得不到遏制,各民族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就是空话。像南美乡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果新的劳动者一代又一代都处在文盲状态中,要脱贫发展实在是希望渺茫。
四、政策措施建议
南美地处山区,山宽地阔,适宜种养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茶叶、核桃基地,标准高,管护力,已颇具规模,若市场情况好,再过5至10年,两产业将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如前所述,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基础等都有一个良好的现时基础。当前和今后着重是研究好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政策措施方面提以下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把人口素质提高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措施长抓不懈。一抓基础教育。控制和杜绝新文盲产生,国家实行全免费选送部分拉祜子女进入上一层学校接受教育,力争初高中毕业生在乡村人口中占相当的比重,逐步使他们成为劳动生产活动中的主力军,农村家庭中的当家人,如此,山乡观念的转变,走出封闭才有平台和希望;二抓职业技能培训。中专技校、大专院校破格招收特少小民族学生,必要时办特殊民族班,通过特殊措施培养,让拉祜族后代回到本地、本乡或他乡就业、打工,在不同岗位上影响和带动本民族,通过外出读书,劳务打工等方式,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封闭意识得到逐步改变;三抓优先录用。在公务员招收、提职提干过程中,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素质,应尽量放低门槛,制订特殊准入制度。现象上看只是解决照顾了一个或一批人,更深的意义在于关爱了这一个民族,让这一措施促动和影响该民族增强求学上进的思想和意识,树立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二)继续加大对南美乡的扶贫投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提升。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市场链节。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把农民带入市场,把产品变为商品,让农民获得最优的收入。
(三)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拉祜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开发民俗旅游。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茶叶、核桃、竹子等产业的沿途布局景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依托南美乡离临沧城近(48公里),可直达双江勐库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度假休闲项目,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注重当地农特优产品的生产、销售推介,注重拉祜传统手工艺品的挖掘开发,让大山蕴藏的各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扶贫开发工作及扶贫措施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在认真听取乡镇党委、政府介绍安居工程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查、看、访等形式作深入调查,取得了一定收获。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对三个乡镇的调研,涉及8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三个乡镇在xxxx年实施的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中,第一批共安排了222户、931人,其中坡头镇142户
685人、杉树乡80户24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26户604人。改建面积5950平方米,其中坡头5380平方米、杉树570平方米;改造面积6171平方米,其中坡头1501平方米、杉树4670平方米;总投资141.626万元,其中坡头84.026万元、杉树57.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88.8万元,其中坡头56.8万元、杉树32万元;群众自筹52.826万元,其中坡头27.226万元、杉树25.6万元;杉树乡改建改造茅草房80户,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5户、窝棚32户、石草房52户、土草房21户、石木房2户。第二批共安排了240户、993人,其中坡头镇140户607人、果珠乡100户38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96户782人。改建面积4675平方米,其中坡头2105平方米、果珠2570平方米;改造面积8045平方米,其中坡头5770平方米、杉树2275平方米;总投资155.706万元,其中坡头88.72万元、果珠66.98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万元,其中坡头56万元、果珠40万元;群众自筹59.706万元,其中坡头32.72万元、杉树26.986万元;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户、茅草房99户、窝棚2户、石草房34户,消除无住房户2户,果珠乡改建改造杈杈房7户、茅草房72户、窝棚5户、石草房15户,消除无住房户1户。
二、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长期以来,我县扶贫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及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干部群众较为满意,特别是近年来由县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的安居(整村推进)工程,为全县的扶贫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解决温饱,为创建平安xxxx、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xxxx“三个三分之一”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组织,规划实施。我县的贫困户大多处于高山、深山区,这些地方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依靠大面积的扶贫方式已不适宜偏远、分散贫困户分布的实际。因此,把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贫困村、贫困户,集中打歼灭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规划实施到村,把扶贫的资金和项目集中落实到户,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从而实现“整村推进、逐户解决”的目标,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能得到尽快解决,进而巩固温饱,防止返贫。
(二)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主要有“五难”(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而解决水和路是贫困地区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目前,各地的扶贫物资和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整合各种扶贫资源,以贫困村为单元,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逐村规划,分步实施,一次脱贫。同时,教育广大贫困群众增强主动脱贫的意识,发挥政府、社会和贫困户三方面的积极性,使扶贫工作通过“外因”推动“内因”的变化,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群众“我要干”。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人员、机构、经费“三落实”。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守规律、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提前准备、相互促进的原则。始终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众与干部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及时组织县、乡两级有关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对安居房建设的选址、户型、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详细研究论证。
(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调整传统农业结构,根据我县少数民族贫困户大多处于高山、深山区,天然饲草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推广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种植业和产品加工业的扶贫思路,养殖业重点抓了品种优化、增牛增羊、黄牛改良和特色畜禽养殖。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务工,从技能培训、牵线搭桥、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农民及农民施工队提供服务。三是矿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显示了美好的前景。尤其是煤
第三篇: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2008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
5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建县晚(1958年建县),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3096.86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没有一块足以1平方公里的平地,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因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到2007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还有8.09万人,其中758-1067元之间的3.27万人,758元以下的4.82万人。目前全县还有4150户20750人居住在茅草房、篱笆房或破房中,极少数特困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蔽风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农民素质低。由于教育起步晚,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推广实用技术的能力缓慢,科技普及率低。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因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
三、贫困人口分布
(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
以1300元为贫困线标准,到2008年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42190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兴镇总人口有48094人,其中贫困人口28352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瑶族,分布在牛洪、岔弄等11个村委会;戈奎乡总人口有20507人,其中贫困人口14664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加梅、哈鲁等8个村委会;牛孔乡总人口31414人,其中贫困人口20591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者俄、模东等12个村委会;大水沟乡总人口19174人,其中贫困人口12847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大水沟、龙普等9个村委会;大黑山乡总人口有198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717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拉龙、老白寨等8个村委会;半坡乡总人口9909人,其中贫困人口6005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二甫、哈的等6个村委会;骑马坝乡总人口12711人,其中贫困人口8643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分布在莫洛、杯倮等8个村委会;三猛乡总人口24949人,其中贫困人口17715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桐株、塔甫等8个村委会;平河乡总人口29213人,其中贫困人口20656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瑶族,分布在大头、东哈等11个村委会。
(二)未纳入规划贫困村数及分布
未纳入“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和未扶持过的的贫困村数有426个,其中,大兴镇47个,戈奎乡25个,牛孔乡81个,大水沟乡63个,大黑山乡41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34个,平河乡54个,三猛乡67个。
(三)已扶持过但未解决贫困的村及分布
截止2008年年底,已经扶持过的村寨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戈奎乡32个,牛孔乡31个,大水沟乡26个,大黑山乡32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28个,平河乡28个,三猛乡46个。但都未能脱贫致富,主要原因是:一是投入不足多为每个财政才补助15万元,由于**县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而**财政薄弱,无法增加投入,内地可建设2个项目村的资金在**县只能建设一个项目,甚至1个也建设不了;二是自然灾害反贫,由于防灾能力弱等原因,脱贫后反贫现像严重。
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主要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加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开展卫生、文化、广电等设施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3亩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农户通电率达95%以上,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目标任务
1、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线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以上;
2、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困难问题;
3、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贫困群众看病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八难”问题;
4、基本实现贫困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
5、户均发展1-2项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6、贫困乡(镇)、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达到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
2、资金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中央、省、州下达到我县的各类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县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鼓励乡(镇)、村及贫困户加大自筹资金的额度(包括贫困户投工献料折算资金);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3、政策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法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特殊政策,吸引县内外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开发我县的各类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内经济发展。
4、技术保障措施。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项目任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体系,从适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因我县山高谷深,交通不畅,群众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建设成本高,向上级争取每年多增加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每个项目增加到50万元以上,以促进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重视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但由于贫困,使大批少数民族儿童无法入学,或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者居多,现代耕作方式和实用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在全县全面推行“三免”政策,每年补助一定的农业科技培训资金。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我县尚有142190人分困线下,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向上级争取每年增加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4、增加安居房投入。**县人民群众缺乏经济来源,无法增加投入,向上级组织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安居房建设资金,希望每户补助金额增加到6000元以上。
第四篇: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扶贫办主任 陈文浩
一、“十一五”扶贫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县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的扶贫工作目标,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群众创业渠道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落脚点,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社会帮扶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开发进程。
1、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县政府出台了《宿松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将全县190个行政村列为整村推进重点村,予以重点扶持。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整村推进,连片建设”的原则,实行参与式扶贫,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7亿元,捆绑涉农资金3.82亿元,完成了190个重点村6大类257个子项目的建设任务。一是实施公路村村通建设。新建及改扩建公路365.8 公里,修通105 个贫困村的水泥公路,解决21.68万人的交通运输和行路难问题,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二是实施农村饮用水户户通建设。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60处,铺设输配水管网1470公里,解决了34万人的饮水难问题。三是实施电网低压整改村村通建设。解决了线路末端用户用电困难,保障了工业正常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四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已架设主干网262公里,实现了县乡村联网,完成了140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任务,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五是支持教育卫生扶贫工程建设。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教学楼11幢,添置教学设备140台套,援助县乡医院建门诊楼7幢,扶持23个村建村级卫生室。六是实施农村危房户改造和移民搬迁工程。对自然条件差、居住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滑坡地段农户进行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已新建居民安置点21处,改造农户危房2700间。
2、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为农户增收提供产业支撑。县政府将产业化扶贫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优品牌、做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等项扶贫政策的引导,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棉纺、水产、畜牧、竹木和粮油食品等五大产业服务。一是培植扶贫龙头企业。通过争取,安徽省京洲食品有限公司已晋升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安庆市泊湖全美蟹业有限公司、宿松县宝利来油脂有限公司、宿松县松厦棉花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晋升为省扶贫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既履行着扶贫的任务,又为谋求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二是激励企业发展壮大。先后为京洲食品、泊湖全美蟹业、松厦棉业等17家扶贫龙头企业安排贴息资金158.5万元,引导企业向银行贷款10496万元,企业因生产力的提高而新增工人1120人,新增产业基地4万亩,实现了企业与扶贫的良性互动。三是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取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草根经济组织,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业,有利于扶贫。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为农户做大发展平台。先后为宿松县林果协会、陈汉乡天宝瓜子专业合作社等2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取专项扶贫资金132万元。四是对从事微型产业发展的农户给予小额贷款贴息等项政策支持,为846户农户发放贴息资金34万元。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带动,全县有10多万农户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较为紧密的经济关系。从而在山区形成了茶叶、毛竹等优质林果业基地;在沿湖丘陵地区,形成了水产、畜牧养殖及粮食生产基地,在洲区形成了棉花和油料生产基地。
3、实施雨露计划工程,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发挥其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是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积极整合劳动、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并根据各个培训机构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多层次培训,“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717期,参训人数35722人次;举办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231期,参训人数11962人次,转移到县外就业的劳动力9620人。二是选拔农村小能人进村级班子,充分发挥能人带村作用。农村小能人大多是通过自己的勤学苦干而掌握了一定技艺的致富能手,他们思维活跃、年富力强,把他们选进班子,经过培养,能够带动周边群众、甚至一个村的发展。现在有300多名这样的能人选进了村级班子,为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坚持发挥政府扶贫助学的导向作用,掀起全社会爱心助学的热潮,安排财政发展资金106万元,资助中职以上贫困生1060人。引导社会捐资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000余名。
4、实施社会帮扶工程,帮扶网络已基本建立。农村扶贫工作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中国证监会作为中直机关定点帮扶宿松县,每年安排一名干部驻县挂职,开展扶贫工作,捐赠或筹措资金983万元,援助民生工程、救灾济困、扶贫助学和医疗救助等项目27个。我县是省人大副主任张俊的扶贫联系点,张主任多次莅临我县视察指导扶贫工作,为我县长远发展谋篇布局。要求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研究室、省侨联、中行安徽分行、交通银行安徽分行、省农村信用联社、省证监局、安庆师范学院、省出版集团、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省太平洋保险公司等省直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支持宿松发展。市委关注宿松的扶贫工作,有3位市领导、11个市直部门联系贫困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县干联系村县直单位包扶村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保持帮扶工作常态化,帮扶事项根据贫困村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5、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县政府出台了《宿松县开展“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农户在“民有、民用、民管、周转使用、流动发展”的规则内自主借款,发展生产。我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互助资金试点,先后下发互助资金565万元,在全县13个乡镇、30个贫困村、2个园区企业进行了试点,建立互助资金共管小组65个,有3282户农户,其中贫困农户1686户参加了互助组织。累计发放试点资金1342.5万元,农户累计交纳入互资金72.9万元。已借款农户1238户,其中借款贫困农户532户。试点工作有效地缓解了贫困村资金短缺、农民借款难问题,也为农户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6、“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2009年国家在我县部署“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为此,县政府编制了《宿松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实施方案》,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县政府将试点区安排在陈汉、隘口、柳坪、北浴、趾凤等5个乡,5个乡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各尽所能,精心实施,已基本完成试点任务。产业方面,已改造及新增毛竹基地4500亩;改造低产茶园3200亩,添置茶叶加工机械2台(套);新增油茶基地1000亩;新增银杏基地750亩、红豆杉基地750亩;改造经果林基地300亩;新增高山蔬菜基地1000亩。基础设施方面,改造和新增公路117公里,新增人饮工程10处。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已新建村民活动中心12所,新建村级卫生室8个,广播村村通覆盖12个村,5300户。 “十一五”农村扶贫工作在县委、县人大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贫困人口已由2005年的11.8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5.0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5年的1797元上升到2010年的4489元。宿松县的扶贫工作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2009年、2010年在全省绩效考评中相继受到通报表彰,并分别获得奖励资金100万元。
二、“十二五”扶贫工作展望
尽管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的基本格局没有变;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据贫困监测反馈情况,2010年的贫困线为1290元,在贫困线下,我县有贫困人口50600人。而且我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脱贫与返贫交织发生。同时还要看到,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山区、丘陵区等连片地区农村贫困现象尤为突出,我县的扶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丝毫不能松懈。
“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通知》(中发[2011]10号)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开拓式扶贫方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帮助扶贫对象增加收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相互支撑的“大扶贫”格局,积小胜为大胜。
1.以贫困村和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给予特殊政策。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也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县,但各地的贫困程度不同,不能平均用力,要区别对待,要坚持把扶贫资源重点投入到扶贫攻坚主战场,我县扶贫攻坚主战场应该是已确定的130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应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大力改善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2、以增加扶贫对象收入为目标,解决制约因素。要增加扶贫对象收入,识别扶贫对象是前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根本,开辟增收渠道是核心,提高扶贫对象基本素质是关键。一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到低保户应保尽保,扶贫对象户应扶尽扶,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意见,为扶贫对象户发展生产提供政策保障。二要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因地制宜,全面做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大力实施贫困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建人畜饮水工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和水土保持,改造中低产田,解决贫困区域当前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三是要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的难题。一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全县新一轮产业发展规划,巩固发展现有产业,形成一乡一业的规模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重点抓好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一批适宜的新型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布局,推进“一村一品”。四是要解决扶贫对象素质不高的难题。进一步有效整合农民素质培训资源,认真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开展并切实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学生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
3.以规划需求为纽带,整合攻坚力量。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依据规划编制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是新纲要提出的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的三要素,是推进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力量源泉,要有序有效调配三要素,打好扶贫攻坚战。
4.以工作实绩为考核标准,强化扶贫开发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抓落实、乡为阵地、村为平台的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责任、人员、措施三到位。特别要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功能,明确分工,加强工作调度。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一项工作任务来抓,在资金、项目、优惠政策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三是强化社会帮扶力度。加强同中直、省直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汇报、勤沟通,多争取一些支持,县直帮扶单位要发挥帮扶工作生力军的作用,通过机关帮扶的示范效应,带动社会方方面面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来。四是强化群众参与。一方面,要强化村级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村在扶贫工作中的宣传动员、传达执行的作用,让村一级成为扶贫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大造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我脱贫意识,自我参与意识,掀起扶贫攻坚新高潮。五是强化监督检查。每年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会议,通报扶贫工作成效,部署工作任务,形成工作态势,要把扶贫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考核范围,以提高扶贫工作执行力,为推进宿松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区域强县的目标而努力。
第五篇:2017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1]
文秘助手()之2017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1]
篇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县纪委监察局:
按照《中共**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对自2015以来的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年度脱贫任务数
20xx年我镇共有416户120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贫困发生率为2.7%,有县列贫困村1个(圣本村)。
脱贫人数为139户425人。
20xx年预脱贫人数为124户372人。
20xx年脱贫任务数为172人。
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网络系统
精准扶贫工作共包含4个系统、1个网页。2013年底录入数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2015年10月开通的**爱心帮扶后台管理系统,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目前正在录入数据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
国扶办开发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并发放了扶贫手册。省扶贫办开发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要求户有表、村有册。市扶贫办下发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一览表。
三、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贫困户入户项目
2015年共实施了两次入户项目,包括蔬菜种植、菜叶种植、柑橘种植、核桃种植、育肥猪、母猪养殖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第一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16户,376人,应拨款16.7825万元。结合2015年10月开展的精准扶贫再识别和“回头看”工作,我镇有22户因不符合贫困人员认定条件,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一批实施入户项目为94户,实际拨款为13.56万元。2015年底通过了县扶贫移民局的验收,近期将报财政局拨款到户。第二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46户,425人,实际实施109户,305人,将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验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县列贫困村圣本村于20xx年硬化3km长3.5m宽的村道,工程总造价9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35万元,投资折资19万元,上级扶贫资金36万元。
四、贫困户再识别和“回头看”
精准扶贫识别及回头看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入户甄别,严格剔除城镇户籍人员、经商、买车、买房、财政供养人员,于12月28日核定系统人员为403户1178人(包含已脱贫人员中需清退的95人,因要求系统不能动)。及时上报清退、新增表。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级对贫困户的准确定义不明朗,各部门要求不一致,比如:民政系统要求所有的低保户都要进入贫困系统,而精准扶贫系统要求必须要符合整户低保才能纳入;二是贫困人员的隐形收入不能认定,比如其存款我们无法核实,为此造成人员核实不能确保100%的准确度,随时有可能增减人员,但系统不能随时变动。
篇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15年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