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全文)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全文)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第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改进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1.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生物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改进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到位。由于生物在学校里被称为“副科”,其主要原因是生物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或者是认为只要临时复习就能应对过去考试,完全忽略了对生物的正确学习,摒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缺乏学习兴趣。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的一个阶段,学生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但是等到新鲜感一过,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理解,很多学生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很难开动脑筋去想象生物学中存在的概念,例如DNA、染色体等等。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在上课时不懂得借助一些教具,只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把本节需要讲解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很少和学生互动,也基本上不懂得课堂小结,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还有就是有的教师只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会变换方法,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1.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2.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对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再去有目的、具体性地思考所学的知识,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认可学生,给予他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欣赏的目光,让他们在鼓舞中拥有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情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4.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措施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要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学科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打基础开始,全面掌握生物知识,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018年8月29日

第二篇:《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莱州市三元中学 李忠晓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农村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一是限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二是课时不够,即使没有实验教学任务也是很难完成的。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基于此,许多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参与,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课堂成了“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影响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传统的实验课大多是教师课前讲授有关的知识,实验课也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重复书上的步骤。学生热热闹闹,教师疲于维持课堂纪律,一堂课收效甚微。学生并没有发展相应的探究能力。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把实验融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重视教师的主导的功能。耗时的实验操作由师生课余时间完成,探究的过程在课堂完成。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探究式实验教学。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及探究活动的的开展,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

(三)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能力,获得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在体验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交流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反思与行动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师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水准的提高,也是目的之一。

三、课题研究目标

(一)创新教学模式的目标

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展,构建有代表性的模式,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学生达到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一批具有主动创造精神、主动创造能力和掌握适应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

(三)教师达到的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及时推广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用于实际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一个新课改条件下主体式的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确定一种可操作的、可行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性教学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一)实验课中课堂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因此,导入的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实验课中探究问题的设计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质量的提问是一节课的课眼所在,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钥匙。也是教学重难点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究竟哪些问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而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

(三)实验课中分组讨论的组织与设计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就不能自己自问自答,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而是应当巧妙地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众家之所长,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而分组合作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实验课中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的引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五、理论依据

由于在教学中多次用到情境式教学法,而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科学知识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因而知识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一成不变的,以教材形式呈现。新观点认为:知识只是看作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探索发现的,即认知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二)学生观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是现实客体的变革者,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者,所以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观

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

2、新知识是在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的相互作用中逐渐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促使学生不从原有认知结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学生新知识生成打下基础,搭建平台。

3、知识是在认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与他人(学习伙伴)的对话、合作、互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比性的学习,教师要组织、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协作学习。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作出分析报告。

(二)读书研究法

多渠道收集、整理、运用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以及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三)归纳总结法

探究历年生物实验题型特点、答案要点组成规律,归纳出共同的特点。通过总结找出共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实用的答题技巧。

(四)实践检验法 运用于教学实践,检验效果,并予以完善。

七、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2-3月)

理论学习是实施教育行为的指南,对课题我学习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如《初中生物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山东省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中学生物教学参考》、《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等,收集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研究组,并进行明确分工。

1、了解中外有效课堂教学的各种观点

2、了解近年生物会考中实验题的类型变迁

3、学习研究《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1月)

1、2012年4-8月

研究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有效教学,并尝试写出《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

2、2012年9——2013年11月

继续读书总结并撰写《浅谈生物学教学中的现代意识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性模式》等文章。

(三)总结阶段

2012年12月根据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分析所获得的教学材料,总结生物实验课堂题解题策略——《如何应对生物会考中的实验题》,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成果分析

(一)研究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浓了,不再惧怕实验型的大题,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甚至会主动寻求生物各种实验型题目演练。

1、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比较、归纳、总结,到解决生物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

2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物学比较法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能力的过程。通过比较法的教与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比较法,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有所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和推动对知识的掌握推而广之,其他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均可各章节具体知识点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地示范、指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进一步确立,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撰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在烟台教育发表。

4、形成了新的实验课堂教学开展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减轻学生的压力,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素质化”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本教学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设疑—— 实验求证——自主探求——讨论质疑—— 巩固练习

本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参与知识的学习,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还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本模式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研究成果

1、积累很多教学素材

2、完成了4篇论文

3、形成了一套会考实验题型解题策略

九、研究取得的成果

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给初初三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实现了两个层面的转变:

(一)学生的转变

通过实践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优于以前,从课堂学生的提出问题情况可以感觉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明显提高,而且学生发言积极,思路开阔,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更加充分。

(二)教师的转变 课题研究培养了教师教研能力,取得了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师专业专长。例如:撰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在烟台教育发表。执教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在莱州市2011年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利用实验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荣获山东省2010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如何应对生物会考中的实验题》发于莱州教研。今年的科技大赛活动中《风能开发现状与政策》获莱州市一等奖。参与的科技实践活动获省一等奖。理论用于实践,2012年中考,我与徐老师所教的生物学科,综合上线全市前列。也是三元中学值得骄傲的一科。

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

(一)学生方面

生物课堂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养成的惰性,很难进入课堂内,只是对情境的好奇,学生只停留在表面,造成了能力培养的停步不前。

(二)教师方面

学习“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还不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教师帮学生创设生物实验课探究的情境为主,学生创设的少。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自己意义的建构者,教师知识指导者,因而今后教师应给学生更多提出问题、自己创设课堂情境及探究式教学的机会而不是提出问题给学生去思考,不是教师要给学生什么,而是学生需要教师给他们什么。以“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结题为契机,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研方面

由于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规模小,不管从生物教师的力量,学生素质还是教学条件来讲都相对比较落后,这些因素都对我们的教研工作的进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不断积累经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十一、存在的问题、纵深研究的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本人的各方面经验的欠缺,对于本课题研究在深度方面与广度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初中生物实验的题型及解法也不能以一概全,我在今后的教学及研究中更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与完善。使我的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使我的学生更加符合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需求。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

作者:fosu

来源:佛山市教育装备

佛山市华英学校 曾庆国

摘要

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进行实验教学经常遇到实验条件差、实验操作难、实验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例,介绍了初中生物实验在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等方面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关键词

天竺葵

酢浆草

蔓花生

人工辅助光照

实验改进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如何在实践中挖掘身边的资源,使生物学实验低成本、低损耗和简单易行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该实验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来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出以淀粉为主的有机物。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地域原因取材较难,且实验时间较长,易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该实验的开出率不高。本文以此实验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与过程。

1 实验材料的改进 1.1 需要改进的原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需要“绿叶”做实验材料,但教材上介绍的实验材料天竺葵在南方不太常见,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个年级有20个教学班,合计约有300个实验小组,要获得充足的材料较难,全部购买需要较大的实验费用,而且天竺葵叶片较大,较难完整放入小容器中,溶解叶绿素所需要的乙醇也更多,水浴加热的时间较长,容易造成乙醇和燃料的浪费。 1.2 实验材料的探索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尝试在校园内取材,主要寻找叶片较小的植物,并以天竺葵为对照组对几种植物叶片进行了等组实验。

表1 几种绿叶实验效果的比较

室温22~25℃

备注:脱色时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采用完整的小叶,天竺葵、蕃薯叶、垂叶榕叶则剪成相应的大小。 实验发现,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的脱色时间比天竺葵更短,而蕃薯叶加热时间过长,叶软易烂,且因为产生淀粉过少,现象不明显,垂叶榕则无法在30分钟内完全脱色,不能作为实验材料。为进一步比较天竺葵和黄花酢浆草、蔓花生在实验中的效果,笔者利用这三种植物在暗处理的最佳时间(即暗处理后脱色滴碘不显蓝,说明淀粉完全耗尽)、光照的最佳时间(即暗处理后进行光照的时间,以光照后再脱色滴碘叶片出现明显的变蓝现象为准)、溶解叶绿素需要的无水乙醇用量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等组实验,得出以下数据。

表2 三种植物叶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数据比较

温度20~25℃

备注:黄花酢浆草、蔓花生采用完整的小叶,天竺葵采用完整的叶片,脱色时水温70℃后才放入叶片计时。 1.3 改进实验材料的两点方法和体会

在本实验中,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由于叶片更小更薄,特别是黄花酢浆草,大大节约了无水乙醇的使用

量,缩减了处理叶片和加热的时间,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又节省了乙醇和燃料,是天竺葵的优良替代材料。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是多年生草本,一般园土即可生长,蔓花生为豆目蝶形花科蔓花生属,多见于华南地区,而黄花酢浆草为牻牛儿苗目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除寻找替代材料外,改良材料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这一实验,洋葱内表皮本身无色透明,在白亮的视野中效果不好,如果使用紫色的外表皮,又不易撕取,实际上,在实验前,将洋葱从顶部十字形切开,再分成一片片放在通风处,

四、五天后内表皮变成紫色,这样既好撕取,又不用染色,而且效果极好。这些实验材料的优选和改良,能增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 实验装置的改进 2.1 需要改进的原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在水浴加热的环节中,由于小烧杯漂浮在水中,加热时容易侧倾而与大烧杯壁发生碰撞,有时会把里面的无水乙醇洒出,造成实验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小烧杯的杯口较大,无水乙醇易挥发,容易造成浪费。 2.2 改进实验装置的两点方法和体会

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辅助装置,在本实验中,经过多次的实践后,我们在大烧杯里放入一条纱布,水浴加热时可以起固定小烧杯的作用,避免小烧杯的侧倾,效果非常不错;另外,在装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口盖上一个小培养皿,可减少无水乙醇的挥发,达到节约乙醇的目的。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之二是优化实验装置,并充分利用废弃材料。如在“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实验中,按教材给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操作性差,也不易成功。经上网查询,结合多次实践,可用一废弃矿泉水瓶,在盖上开一个可以放入吸管的孔,然后将水生植物放入瓶内,瓶内注满0.1%的碳酸氢钠溶液增加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加快光合作用速度,最后拧紧瓶盖,用胶水保证装置的密封效果。这样对装置优化后,操作方便,实验效果也很明显。 3 实验操作的改进

实验操作的改进需要多次实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针对操作的步骤进行优化,也可针对操作方法进行优化,对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本文在遮光处理、光照处理、水浴加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介绍如下: 3.1 遮光处理的改进 3.1.1 需要改进的原因

遮光处理的目的是设置遮光和见光的部分,形成对照,教材上的遮光处理是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用回形针固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回形针容易夹伤叶片,它和黑纸片的重量还会压低天竺葵的叶片,特别是黄花酢浆草、蔓花生等匍匐茎的植物叶片,导致这些植物叶片的光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实验的效果。 3.1.2 改进意见

我们参考了一些园林栽培方面的技术,采用了直立辅助杆的方法,把遮光叶片用小木棍支撑起来,保证了叶片的充分光照。还有一种方法是用贴纸在叶子的上下两面贴住遮光,贴纸轻而薄,不透光,不会对叶片造成伤害,还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2 光照处理的改进 3.2.1 需要改进的原因

遮光处理后需要把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一定的时间,使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学校课时的安排有时会在早上第一节上课,太阳刚出来不久,有时会遇上阴雨天气,叶片的光照不够充分,导致叶片见光部分的淀粉制造量过少,使实验效果不理想。此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光照。 3.2.2 人工辅助光照的探索

第一步,我们先把经过充分暗处理的天竺葵、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充分光照,然后脱色滴碘后,以此现象作为光照后的实验效果标准。第二步,经过查阅资料,日光灯的光照效果最佳,但市面上所售灯管功率太小,需要光照时间过长,比较之后,我们选用220V150W、220V300W、220V500W的碘钨灯作为光源,先设置好暗室,然后分别对经过充分暗处理的三种植物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再按相应步骤处理叶片,经过多组实验,效果最接近此前所定标准的平均光照时间如下所示:

表3 三种植物叶片在人工辅助光照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数据比较

室温19~25℃

3.2.3 改进意见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如果早上第一节要进行实验,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宜选用220V300W的碘钨灯为光源提前一天的晚上进行人工辅助光照,第二天早上就可以使用叶片,比较方便;以黄花酢浆草和蔓花生为实验材料,则建议选用220V150W的碘钨灯为光源提前处理叶片比较方便。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则可参考以上数据灵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时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光源与叶片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叶片被灼伤。 3.3 其他改进

3.3.1 水浴加热时用热水代替冷水

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叶绿素溶解的速度,实际操作中用酒精灯将大烧杯的水加热时间较长,既耗费燃料,又浪费实验课的时间。为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些老师选择在加热的过程中讲授知识,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又打断了实验的连续性,有些时候还会在讲课过程中出现实验安全问题,得不偿失。其实,改进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70℃左右的热水(酒精的沸点为78℃左右,热水温度过高易加快酒精蒸发,造成浪费)代替冷水,便可大大加快实验的速度,减少酒精的浪费,节约课堂时间。 3.3.2 增加废弃酒精的回收环节

新课标提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时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本实验中,为避免实验结束后“绿色酒精”的挥发和浪费,可在课堂上穿插一个环节让学生把溶解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及时倒入回收瓶,并通过点燃或其他方法告诉学生要珍惜能源,爱护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生物实验改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有效的实验改进将会被发现,总的来说,在实验条件上,对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尽量采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物利用;在实验操作上,尽量化繁就简,突破难点;在实验效果上,应着重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实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汪忠等.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 2 王云香.探索几种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生物学通报,2005,40(2):52. 3 崔庚寅,赫子瑞,尹惠芳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疑难解答(初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5—39.

4 闫秀芹.初中生物学实验的几点改进.生物学教学,2010,35(1):46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

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1 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 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第五篇:高一生物课件指导: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对文科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因为不是高考科目,仅仅通过会考就可以。由于这个原因,学生普遍对生物这门课程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开小差。对于教师来说,却不能放任,总想方设法让学生听课、使学生对自己的课程产生兴趣,确实是一件较难办的事。经过在实验中学的几个月,我有了一些体会:首先,师生关系要融洽。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但自尊心很强,所以有些事情老师应该以一个理解的态度去谈,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谈好了固然皆大欢喜,谈不好也不会故意不听课给你捣乱。

还要多与学生沟通、聊聊,学生感到这个老师不错,上课认真听课的人数也就会多了。其次,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文科班的学生,理科科目的基础较差,根本无法跟理科班的学生相比。如果教学内容太难,那么,他们对你这门课刚提起的一点点兴趣,就会因为什么都听不懂而消失殆尽。于是,上课时睡觉、讲话、开小差的现象随之而发生。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根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讲解教学内容。第三,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多举些实例。生物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些不同,虽然也是些理论知识,但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基于这一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把书本中一些专业化的语言、术语,用比较通俗的语句加以解释,尽量使学生都能够听明白、听懂。

再则,我也比较注意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使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的内容。比如讲到脂肪不容易被分解供能的地方时,随带说一下增肥容易减肥难的原因,就会吸引很多的学生听课,同时一些知识也就掌握了。现在很多文科班的学生给我的评价就是“讲课很有意思”。当然还要注意在有意思的基础上别忘了传授知识的根本。

当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中有很多枯燥的知识学生是听不进去的,而由于知识的积累不够,没有办法开展开来,这就需要我多查一些生物学上的知识资料等,不断丰富自己;还有就是课外话题的开展注意范围与时间,教学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不能因小失大,这需要自己控制,严格把关。总之,我会努力,理科成绩要上,文科照样带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