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同步训练与答案
第一篇:教育学同步训练与答案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9)
典型真题分析
1.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2007年) A.设置目标
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评析】答案为A。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一一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 (2007年)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评析】答案为B。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此题旨在考查几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方案
B.学习计划
C.技能
D.思维程序
4.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5.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6.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l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7.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0.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
A.位置记忆法
B.编简
C.谐音联想法
D.语义联想
11.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
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12.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 )。
A.一览表
B.双向表
C.模型图
D.网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2.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3.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4.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 )。
A.制订认知计划
B.监视计划的执行
C.对认知过程的调整
D.对认知结果的反馈
E.管理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
5.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三、填空题
1.______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2.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识记。
3.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4.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这是首位效应和______。
5.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这种方法叫做______,是记忆术的一种。 6.______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7.网络关系图又称______,在学习、教学和测评中广泛利用。
8.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9.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从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到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再到______阶段。 10.大约在______,学生就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11.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加涅的______ 理论。
12.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______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使用方面的认识。
13.______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14.______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教师应注意讲慢一点、重复复杂主题材料、在黑板上写出重要信息等。
15.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______策略和调节策略。
四、名词解释
1.视觉联想
2.精细加工策略
3.完形训练
4.元认知策略 5.关键词法
五、简答题
1.组织策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
3.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
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六、论述题
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但并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2.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A[解析]略。
4.B[解析]一般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6.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谐音联想法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7.A[解析]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
8.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9.B[解析]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即指组织策略。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故选B。 10.B[解析]编简即将识记的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材料联系起来。
11.A[解析]略。
12.B[解析]双向表即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所以E选项错误。
2.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旨在教学生总结、提问、析疑、预测四种策略。
3.ABD[解析]略。
4.ABC[解析]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计划、监视和调节三个过程。
5.ABCD[解析]双向图属于表格。
三、填空题
1.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2.分段
3.随意识记
4.近位效应
5.关键词法
6.生成性学习 7.概念图
8.变通
9.独立地运用策略
10.初中
11.学习层次
12.任务
13.画线
14.做笔记
15.监视
四、名词解释
1.视觉联想: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于联系的记忆。
2.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 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完形训练: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5.关键词法: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方法有:(1)列提纲。列提纲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2)利用图形。如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和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如一览表和双向图。
2.第一,学习时间管理。(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时间是一种不可回收的资源,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学习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学习的时间表既可以单独制定.也可以包含在学习计划中。(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就是说,不同学习时间的质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模式.安排学习内容,确保状态最佳时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处理一些杂事;其次,读短篇文章或看报刊杂志、听新闻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或者背诵涛词和外文单词。此外可以进行讨论和通讯.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轻松的气氛里与人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第二,学习环境的管理。首先.要注意调节学习的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第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调节自己的心境。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第四,学习工具的利用。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第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同学的帮助,或者通过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
3.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也是我们学习和识记的主要形式。(2)排除相互干扰。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篇幅短小或者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体识记.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识记,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材料分为若干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识记,然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进行复述和识记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5)复习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这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6)画线。在阅读过程,我们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勾勾画画我们采用的就是画线技术或策略。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画线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I)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只忙于“教”与“检”,学生只忙于“学”与“考”.但是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可以建议尝试着从学习策略的培养去改变这种情况。
(2)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但是纵观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大多教师只重视讲听。缺乏学法及其运用的指导。许多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淡薄;许多学生只知道某种学习方法或技能
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时选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是机械地运用,遇到新情况则表现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而培养学习策略能弥补这一不足。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和
成绩的良好途径,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它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变量很多.除了学习风格外.还包括学习的目标、任务、要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测验.学生已有
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性格、气质与个性特点等。学习策略的任务是要充分认识这些变量。并揭示这些变量与学习方法或技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①首先,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思维状态;②分析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法;③制订周密、详细的计划;④执行、监控、整理学习计划。
第二篇:(10)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10) 典型真题分析
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2007年)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评析】答案为A。学生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他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是不同的。
2.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007年) 【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6.以下不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
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7.(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 )型操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2.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A.流畅性
B.迅速性
C.经济性
D.同时性
E.适应性 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徒手型操作技能
B.器械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操作技能
D.开放性操作技能
E.断续型操作技能
4.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5.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有( )。
A.反馈的方式
B.反馈的内容
C.反馈的对象
D.反馈的频率
E.反馈的数量
三、填空题
1._______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_______操作技能。
3.技能的分类中较具典型性代表的观点是将它分为_______技能和_______技能两种。
4._______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5.影响练习的因素有_______和练习方式。
6.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集中练习和_______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练习和_______练习。
7.原型内化可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_______阶段。
8.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9.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_______反馈。
10.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
11.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_______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12.原型操作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_______阶段。
13.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包括有关_______的各种信息和与_______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1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为基础。
15.创拟确立模型首先必须对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功能分析和_______分析。
四、名词解释
1.操作技能
2.动觉
3.“物质化”过程
4.原型
五、简答题
1.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2.简述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3.简述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
六、论述题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动作特点是怎样的? 2.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同步训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D[解析]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分别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B[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和熟练阶段。其中.认知阶段是第一阶段,故选B。
4.D[解析]略。
5.C[解析]略。
6.C[解析]c项为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7.B[解析]内部反馈是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受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反馈。
8.D[解析]略。
9.C[解析]这一阶段动作的客体始终是对原型的操作,这一阶段称为原型操作阶段。
10.c[解析]操作技能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种类,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
活动方式是操作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心智技能。
2.ABCDE[解析]略。
3.AB[解析]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
4.ABCDE[解析]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它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动作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5.ABD[解析]略。
三、填空题
1.操作技能
2.开放性
3.操作;心智
4.技能
5.练习量
6.分散;部分
7.内部言语
8.原型定向
9.外部 10.加里培林
11.心理模拟法
12.物质与物质化活动
13.操作动作本身;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
14.认知
15.结构
四、名词解释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动党;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而不是外部事物的特性。
3.“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4.原型:心智活动的“原样”,即外化了的实践模式,“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
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2.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第一,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和算子。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要了解问题的各个子目标及其达到了目标所需要的算子。第二,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既程序化的过程。第三,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
3.①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②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
③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④在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1)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即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2)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①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②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③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④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3)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
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①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
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②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③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
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④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4)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①动作品
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②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③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④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2.(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独立性是指让学
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
组织作用。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
第三篇: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4
典型真题分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2008年4月)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2007年) 【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
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品德是( )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 C.心理学 D.伦理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2.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 A.接受 B.注意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3.以下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B.二者结构是相同的 C.二者功能是相同的 D.二者范围是不同的 E.二者的内化程度是不同的
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同伴群体
5.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三、填空题
1.______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______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3.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4.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品德是态度中涉及______的那部分,范围较小。 5.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水平。
6.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______水平。
7.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______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8.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水平,包括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______取向阶段。
9.______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求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10.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1.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______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2.社会风气由______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 13._____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1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发生的 学习。他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______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名词解释 1.性格化 2.态度定势 3.认知失调 4.替代强化 5.道德信念
五、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2.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3.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4.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六、论述题
1.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同步训练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根据定义可知态度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D[解析]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3.B[解析]略。
4.B[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因素处于核心地位。
5.B[解析]略。
6.B[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由题干可知应选B。 7.c[解析]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A、B、I)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
8.A[解析]美国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他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9.C[解析]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虽已形成但不成熟、不稳定。 10.B[解析]略。 11.D[解析]略。
12.D[解析]班杜拉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观察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
13.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14.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15.C[解析]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2.ABCDE[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3.ABDE[解析]态度与品德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实质、结构一致,但范围和内化程度不同。
4.ACE[解析]道德认知和态度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5.AC[解析]在选项BDE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三、填空题 1.道德认识 2.想象 3.道德行为 4.道德规范 5.他律;自律 6.习俗 7.同伴群体
8.前习俗;相对功利 9.后习俗 10.模仿 11.盲目 12.社会舆论 13.认知失调 14.替代性 15.社会
四、名词解释
1.性格化:将各种伦理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这样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
4.替代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的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5.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
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态度结构有三个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 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
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
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此,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列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4.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常用方法如下: (1)有效的说服
低年级学生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高年级学生可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两方面的材料。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教师应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说服对象原本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 面观点。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另外,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具体操作程序:①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②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③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④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⑤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⑥学生在执行计划中改变态度;⑦评价改变的态度,使态度进一步概括 化和稳定化。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需经历三阶段七个子过程
①选择阶段:包括:a.自由选择;b.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c.充分考虑各种选择之后再进行选择。 ②赞赏阶段:包括:a.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b.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③行动阶段:包括:a.按自己的选择行事;b.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①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②要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要选用对个人来说最有效的奖励物。③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奖励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 我强化。
可采取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也很有效。
2.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
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
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整。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1898年,_______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后改名为_______。
解析:今天的北京大学是名牌大学之一,预习时要注意了解其历史渊源。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开办于1898年,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也兼具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答案:光绪帝 北京大学
2.科举制最早创立于_______朝,完善于唐朝,_______朝末年被废除。 解析:科举制最早创立于隋朝;唐宋时期,科举制得到了发展与改革,并确立了官学的地位;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 答案:隋 清
3.《新华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的出版机构是(
) A.人民教育出版社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同文馆
解析:近代中国出版业发展迅速,而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其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如《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都出自商务印书馆。 答案:C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设立京师大学堂是(
)
A.洋务运动的成果B.戊戌变法的成果 C.辛亥革命的成果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解析:京师大学堂设立于1898年,据此可排除A、C、D三项,因为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时间上都不符。
答案:B 2.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新学制是在(
) A.1902年B.1903年 C.1904年D.1905年
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答案:C 3.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总理衙门
D.北京大学
解析: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于1861年成立的专门负责处理外交、通商、海防等事务的部门。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时间不符,故也排除。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4.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 A.隋朝B.唐朝 C.明朝D.清末
解析: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末,在中国历时1300多年。 答案:D 5.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的近代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知新书店
D.世界书局
解析:1897年成立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它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故A项正确。中华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了大量的书籍、杂志等;知新书店以经营各类图书为主;世界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出版机构,成立于1921年。 答案:A 6.识读右图,完成:
(1)右图中的《申报》是1872年由英国人在_______创办的。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_______报纸。
(2)该报纸紧密结合_______,报道大量的社会_______,内容丰富,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_______媒体的先驱。
解析:此题考查识图分析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根据图片及问题中的《申报》这一关键信息,结合教材中《申报》的创办地点、内容及作用来回答。 答案:(1)上海 商业性
(2)社会生活 新闻 大众传播
快乐时光
爸爸与儿子
一个小孩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的多吗?” “是的。”父亲答道。“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 “詹姆士·瓦特。”
“那为什么瓦特的父亲没有发明蒸汽机呢?”孩子问。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了一百周年校庆,它在创办之时称为(
) A.京师同文馆B.北京师范大学 C.京师大学堂D.福建船政学堂
解析: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故C项正确。
答案:C 2.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实施到清末废止,大约经历了(
) A.1000多年B.1100多年C.1200多年D.1300多年
解析:隋朝建立于581年,隋朝建立后实行科举考试,而清朝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掌握这两个时间,就能推算出科举考试存在的大概时间。 答案:D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万国公报》B.《申报》 C.《字林西报》D.《时务报》 解析: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最初是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它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答案:B 4.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它最早创办于(
) A.北京B.上海C.天津D.广州
解析:商务印书馆最早创办于上海。上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又属于通商口岸,使其成为近代中国物质文明的摇篮。近代史上与上海相关的事件很多,学习时注意归纳记忆。 答案:B 5.高三学生徐玉立志报考与右图有着历史渊源的中国名校,她要报考的名牌大学的前身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长沙时务学堂 C.西湖书院
D.京师大学堂
解析: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后改为北京大学,故D项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申报》创刊词 请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想一想《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解析:此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时必须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申报》的相关内容作答。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参考答案:内容:国家的政治大事、风俗变迁和中外交往,还有商业、贸易和一切可惊可喜的事情等。编辑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吸取经验。 7.阅读下列材料: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人才,
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中所批评的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它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
解析:此题在考查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时需结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时间及废除的历史意义来回答。 参考答案:(1)制度:科举制度。弊端: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智;录取程序也不利于选拔才俊。
(2)1905年废除。意义:它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8.有人说大众传媒是一柄“双刃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大众传媒在社会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来分析。
参考答案:同意。原因:当传播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时,大众传媒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开卷有益”;当传播的内容反动消极时,大众传媒则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有害。
第五篇:“差不多先生传”同步练习题及阅读训练及答案
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同步练习【同步评价】
一、基础知识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音字构成词语。(
)其谈
(
)有礼
(
)不舍
(
)善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⑴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 )⑵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⑶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
3、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是(
)A、何必太精明呢?
B、不是差不多吗?C、何必太认真呢?
D、以上皆非
4、回答下列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5、文中说差不多先生的记性不精明,思想也不很细密。请用自己的话把这些事例概括出来。
6、差不多先生认为什么事差不多就行,其思想根源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7、(2006年武汉试题)根据语境和句式仿写。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苍白,你会懊恼;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也许, , , ;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 。
二、同步解读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差不多先生传》同步练习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8、细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要给他立传?
9、差不多先生也常为“差不多”所害,请你把文章中所写的这方面实例概括叙述出来。
10、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11、细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要给他立传?
12、作者为什么要刻画“差不多”先生这个形象? (参考答案:
1、依次填:夸夸、彬彬、依依、循循
2、⑴明白;有名⑵道歉⑶指死亡
3、B
4、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做事马虎,不认真。(意近即可)
5、①把糖买错;②把省份搞错;③记账不分
十、千;④搭火车迟到;⑤请牛医生治病;⑥认为活与死差不多。
6、“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7、句子示例:也许,在宽阔的原野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假狭隘,你会不安。短语示例:小草的翠绿。
8、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批评的态度。立传是为了告诫后人办事不认真的危害。
9、搭火车迟到;请牛医生治病
10、因为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
11、批判;告诫后人差不多的危害。
12、“差不多”先生是众多中国人的一个缩影。作者借对“差不多”先生言行的具体刻画,揭示当时国人的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