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全文)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全文)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6301 营业外收入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6301 营业外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如果是非关联方的欠款无须支付,对此要非常谨慎,一般除非对方明确表示放弃债权,或者对方已经注销工商登记且无其他单位或个人承继其权利,不能仅仅以对方长期未催讨为由将负债转销,否则低估负债是不稳健的。

第二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分别不同类别进行计量。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

此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或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 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比如,企业以赚 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 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 征的工具。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 指定。

3.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应当 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 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 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 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 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 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股权投资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 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 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 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 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 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 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 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 放的贷款和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等债权。贷 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 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 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 始确认金额。

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 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 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 利息收入。

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 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 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 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 此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 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 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 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 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 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 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五)其他金融负债 根据本准则第八条规定,其他金融负债是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通常情况下,企业 发行的债券、因购买商品产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应当划分 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其他金融负债通常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 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1.商业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量 根据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应根据本银行的实际情况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非重大的贷款。对单项金 额重大的贷款,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可 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者将其包含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 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也应当包括在具 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测试时,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特 点,确定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比如,可以将本金大于或等于一 定金额的贷款作为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此标准以下的贷款属于单项 金额非重大的贷款。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 更。

商业银行对于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贷款,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 了减值的,应当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以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该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 商业银行采用组合方式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模式和数据支持程度,选择合理的方法确认和计量减值损失。

2.一般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 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 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 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根据 应收款项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当反映各项目 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各项组合的账面价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的金额。

企业应当根据以前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 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期各 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 计量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析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应当注重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否持续下降。通常情况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 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 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 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应当将原直 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减 值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

第三篇:《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

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

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如企业( 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五、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

第四篇:《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学习笔记

每天学习一点:《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

学习笔记

一、总体要求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公司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建筑企业提供建造服务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以下简称“本准则”)主要规范了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根据本准则,企业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以下简称“转让商品”)的模式,收入的金额应当反映企业因转让这些商品或提供这些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以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核算企业实现的损益。企业应用本准则,应当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及现金流量的性质、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等相关的有用信息。除非特别说明,本应用指南中所称商品,既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

学习笔记:收入的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注重对日常活动的理解, 本准则规范的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单个合同的会计处理。但是,为便于实务操作,当企业能够合理预计,将本准则规定应用于具有类似特征的合同(或履约义务)组合或应用于该组合中的每一个合同(或履约义务),将不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时,企业可以在合同组合层面应用本准则,此时,企业应当采用能够反映该合同组合规模和构成的估计和假设。根据本准则,收入确认和计量大致分为五步: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第二步,识别合同中 的单项履约义务;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第五步, 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其中,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五步主要与收入的确认有关,第三步和第四步主要与收入的计量有关。

学习笔记:收入确认从合同为起点开始,分五步走。主要是收入确认和收入计量的事情。

二、关于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但下列各项除外:一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40 号——合营安排》规范的金融工具及其他合同权利和义务,分别适用上述相应准则;二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规范的租赁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三是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对外出租资产收取的租金、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等,不适用本准则。企业以存货换取客户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确定处置时点以及计量处置损益时,按照本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准则所称客户,是指与企业订立合同以向该企业购买其日常活动产出的商品并支付对价的一方。如果合同对方与企业订立合同的目的是共同参与一项活动(如合作开发一项资产),合同对方和企业一起分担(或分享)该活动产生的风险(或收益),而不是获取企业日常活动产出的商品,则该合同对方不是企业的客户,企业与其签订的该份合同也不属于本准则规范范围。

此外,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部分属于本准则规范范围,而其他部分属于上述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时,如果上述其他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如何对合同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进行区分或初始计量,企业应当首先按照这些规定进行处理,并将按照上述其他准则进行初始计量的合同组成部分的金额排除在本准则规定的交易价格之外;否则,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对合同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进行区分和初始计量。 学习笔记:不是所有的合同都适用于收入准则,要注意适用范围。以及不同准则对合同不同部分的确认问题。对本准则定义的客户,一定是购买其日常活动产出的商品并支付对价的一方。

三、关于应设置的相关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正确记录和反映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及相关成本费用。本部分仅涉及适用于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相关会计科目的主要核算内容以及通常情况 下的账务处理,企业在核算适用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的交易和事项时也需要使用本部分涉及的会 计科目的,应遵循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的会计处理,一般需要设置下列会计科目。

学习笔记: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还是要注意区别的,有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可能会和报表项目是一致的,有的则不然。

(一)“主营业务收入”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2.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时,应按照已收或应收的合同价款,加上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同资产”等科目,按应确认的收入金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收取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等科目。

(2)合同中存在企业为客户提供重大融资利益的,企业应按照应收合同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等科目,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而需支付的金额(即现销价格) 确定的交易价格,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合同中存在客户为企业提供重大融资利益的,企业应按照已收合同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即现销价格)确定的交易价格,贷记“合同负债” 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3)企业收到的对价为非现金资产时,应按该非现金资产在合同开始日的公允价值,借记 “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 理。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学习笔记:注意合同的类型,以及收到对价的形式。注意对新的会计科目的使用,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注意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区别。

(二)“其他业务收入”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企业(保险)经营受托管理业务收取的管理费收入,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可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其他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企业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参见“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学习笔记:与以往没有实质性区别。

(三)“主营业务成本”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2.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期末,企业应根据本期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服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学习笔记:收入与成本要配比,注意合同履约成本这个会计科目。

(四)“其他业务成本”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税费,在“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其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可按其他业务成本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3.其他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学习笔记:与以往没实质区别。注意与“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区别。

(五)“合同履约成本”

1.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本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企业因履行合同而产生的毛利不在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可按合同,分别“服务成本”“工程施工”等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履约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履约成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摊销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 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履约成本。 学习笔记:比如中国联通的宽带业务或数字电视业务,赠送的宽带机顶盒或光猫等产品,就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的概念。具体可以阅读“中国联通”2018年中报。

(六)“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1.本科目核算与合同履约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准备。 2.本科目可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与合同履约成本有关的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学习笔记:随着合同履约成本的新增,该减值准备也是新增的科目。

(七)“合同取得成本”

1.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 2.本科目可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取得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对合同取得成本进行摊销时,按照其相关性借记“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 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取得成本。 学习笔记:一般说的销售佣金就是合同取得成本,或增量成本。注意何时能够资本化,何时费用化,也注意要重要性原则,金额较小且发生在一年以内应该费用化即可。

(八)“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

1. 本科目核算与合同取得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准备。 2. 本科目可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 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与合同取得成本有关的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

学习笔记:随着合同取得成本的新增,该减值准备也是新增的科目。

(九)“应收退货成本”

1. 本科目核算销售商品时预期将退回商品的账面价值,扣除收回该商品预计发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价值减损)后的余额。

2. 本科目可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 应收退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的,应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同资产”等科目,按照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即,不包含预期因销售退回将退还的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照预期因销售退回将退还的金额,贷记“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等科目;结转相关成本时,按照预期将退回商品转让时的账面价值,扣除收回该商品预计发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价值减损)后的余额,借记本科目,按照已转让商品转让时的账面价值,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

4.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期将退回商品转让时的账面价值,扣除收回该商品预计发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价值减损)后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流动性计入“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学习笔记: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业务,注意其账务处理,以及列报的形式。

(十)“合同资产”

1. 本科目核算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因素的权利不在本科目核算。

2. 本科目应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 合同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在客户实际支付合同对价或在该对价到期应付之前,已经向客户转让了商品的,应当按因已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借记本科目或“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企业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学习笔记:应收账款,目前是时间流逝因素的权利,也就是无条件收款权。而“合同资产”则强调是时间流逝因素以外的权利。

(十一)“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1. 本科目核算合同资产的减值准备。 2. 本科目应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合同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学习笔记:这里要注意实务中的运用,合同资产的减值处理问题。

(十二)“合同负债”

1. 本科目核算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

2. 本科目应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 合同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企业应当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按照该已收或应收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向客户转让相关商品时, 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适用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

4.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已经收到的合同对价或已经取得的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金额。

学习笔记:注意与预收账款的区别。 未完待续ING!

第五篇:2016年度会计继续教育---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

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

一、单选题

1、企业文化在促进发展战略实现中的作用不包括( )。

A、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B、提高企业营业利润

C、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 D、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正确答案】B

2、属于对现金的保护控制措施的是( )。

A、定期盘点现金,与会计记录核对 B、对现金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 C、要求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D、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 【正确答案】A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五要的是( )。

A、风险评估 B、内部环境 C、控制制度 D、内部监督 【正确答案】C

4、下列选项中,可以由同一人担任的职务是( )。

A、财产的保管和会计记录 B、业务经办和授权批准 C、审核监督和财产保管 D、业务经办和审核监督 【正确答案】C

5、内部控制要素中,属于实施内部控制基础的是( )。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信息与沟通 D、内部监督 【正确答案】A

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业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特征的是( )。

A、选择市场区域,维持企业形象 B、巩固客户关系,降低成本 C、利润迅速增长

D、培训员工适应新的生产和市场 【正确答案】B

7、收款的主要风险不包括( )。

A、收款过程中存在舞弊,使企业经济利益受损

B、企业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票据管理不善 C、账款回收不力,导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 D、结算金额错误 【正确答案】D

8、在内部报告的使用环节,内部控制措施不包括( )。

A、建立内部报告的评估制度

B、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统一信息平台 C、管理层应充分利用内部报告管理和指导生产经营活动 D、有效利用内部报告进行风险评估 【正确答案】B

9、企业工程项目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不包括的是( )。

A、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

B、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 C、核心研究人员缺乏管理激励制度,导致形成新的竞争对手或技术秘密外泄 D、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 【正确答案】C

10、风险评估需要设定目标,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目标设定的是( )。

A、合法合规 B、资产安全 C、战略 D、成本效益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企业的业务外包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包括( )。

A、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B、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C、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D、外包合同签订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ABC

2、研发过程管理——自主研发的主要风险包括( )。

A、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

B、研发过程管理不善,费用失控或科技收入形成账外资产,影响研发效率,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造成资产流失

C、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相互争夺资源,出现资源的短期局部缺乏,可能造成研发效率下降

D、研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修正成本提高 【正确答案】ABCD

3、发展战略的制定包括( )。

A、制定发展目标 B、应突出主业

C、不能过于激进、盲目追逐热点、脱离实际 D、不能过于保守、多方研究论证 【正确答案】ABCD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引进 B、开发 C、使用 D、退出 【正确答案】ABCD

5、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 )。

A、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 B、查找资产管理薄弱环节 C、健全和落实资产管控措施 D、加强对仓库人员的管理 【正确答案】ABC

6、企业合同管理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包括 ( )。

A、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

B、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 C、合同纠纷处理不当 D、合同单价不合理 【正确答案】ABC

7、资金活动应关注的风险包括( )。

A、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B、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C、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D、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正确答案】ABCD

8、COSO风险管理的四个目标包括( )。

A、战略目标(strategic) B、经营目标(operations) C、报告目标(reporting) D、合规目标(compliance) 【正确答案】ABCD

9、有关方面在内控评价中的职责和任务 包括( )。

A、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承担最终的责任 B、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C、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根据授权承担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任务 D、各专业部门应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正确答案】ABCD

10、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包括 ( )。

A、成本限制 B、串通 C、修订不及时

D、非经常事项的不适用性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无意识地犯有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有意识地合伙作弊的可能性低。( )

2、管理者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 )

3、工程验收中的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完工项目后评估制度,重点评价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等,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

对 错 错 错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4、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应当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 )

5、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

6、收款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未经授权发货或发货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货物损失或客户与企业的销售争议、销售款项不能收回。( )

7、需求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

8、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的九大环节包括: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 )

9、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错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错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10、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

【正确答案】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