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第一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中职部教师吴俊召
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浅谈一下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看法和思考。
第一,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我们学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一定要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园文化。一是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教育环境,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二是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教育环境。学校的文化长廊及宣传橱窗,是学生们“露一手”的舞台;教学楼上的各式宣传标语,是学生们熏陶心灵窗口;教室里的黑板报,是学生们展示风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学生们走近科学的殿堂;绿化带内、垃圾箱前、楼梯口上的温馨提示,是学生们自己的心语„„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温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这样的校园里,我们学校提出了 “忠诚、笃学、进取、创新”的校训,并以此作为学校宣传橱窗的主题,每一期橱窗内容的更新,都成了学生们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所在。很多的学生都说:动漫学院的氛围真不错,做学院的学生真幸福。
第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诸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等,以提升全体教师都能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教师只有成了让学生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吧。
第三,贴近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最想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此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我多次开展了学生心理调查活动,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学生反映的以心理适应问题居多,如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认识自我问题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例如我们班里有一个女生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要演出,我就有意锻炼这个女生的意志,在班上提议让她表演一个节目,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同学们相信你!”我亲切地鼓励她,最后她迈出了第一步,演表成功了。从此,这个学生变得大胆、开朗起来。
第四,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在家里娇生惯养,他们较多地生活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主动的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同学之间的不和谐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遇到问题进行换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地理解、关心、帮助别人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以商量的口吻,鼓励的语气,启发式的询问,多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可以避免对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实际上就是渗透了心理
健康教育。
第五,与家长及时沟通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关注中职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一项新的举措。为此,我利用多种途径重视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跟踪、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学校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学院环境、和谐的学院氛围、健康的学生心理、积极的学生行为”的学院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内涵。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向家长传授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走进彼此心灵,共育一代新人。
另外,现在学生难教已是普遍性问题,问题学生数越来越多,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苦口婆心疏导教育,教师负担重、责任大,已到了难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出现了问题一股脑地责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职,学校、教师肩负的精神压力太重太重„„其实在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刚刚起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缺少应有的指导和培训,几句加强自我学习的口号式话语并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任重而道远。
2013 年 4月 10日
第二篇:关注农村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
一、小学生心里健康现状分析
(一)、学习习惯、兴趣方面: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的心理行为较为普遍。
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缺乏动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表现在课堂上主要是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作业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二)、胆怯、羞涩。
这一点表现非常明显: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理睬;见了认识的长辈,不好意思,甚至躲起来,更不用说打招呼。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由于临近青春期,心理比较复杂,更显不够大方。
(三)、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服务意识。
绝大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有的是明显缺乏自信而放弃竞争,有的是缺乏服务意识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参加竞争,有的则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部分有能力的学生不太愿意当选干部,因为认为当干部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怕影响自己的学习。
(四)、不良品行。
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 1
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殴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五)、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较,老师们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对于老师奖励的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欣喜若狂,倍加珍惜,他们已经不在乎这小小的奖励。因为家庭条件好了,家长对他们物质上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而老师的表扬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也不再引以为傲,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因各种事因还处于贫困。因此,在农村出现了以下情况:
1、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
2、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
3、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 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 农村环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打骂教育”“黄荆棍下出好人”的现象依旧存在。比如像在农村,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等方面出了问题,需要老师和家长沟通时,总是能听到家长说:我打也打了,他就是听不进去等一些话语。所以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小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 大教育观在农村地区难以树立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往往出现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农村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学生心理因素。
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三、教育措施分析
(一)从家庭入手:转变观念、爱心对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作用。孩子的父母、监护人,共同生活的长辈等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多与周围的孩子沟通,让其快乐地生活在现实当中。首先,要求家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做好表率。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严格检点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形象,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示范引导孩子的成长;其次,改善家庭环境,改进与孩子的关系,减少夫妻间的摩擦、邻里纠纷等,避免家庭破裂,建立和睦、健康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亲情的呵护下成长。同时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最后,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征,结合孩子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家长要学会观察,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学会讲道理,学会劝说和批评,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百般溺爱,更不能放任不管,用自己的爱心、关心、耐心、恒心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怀,也要让他们懂得不能逾越社会规范。另外,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的,要多与他们进行通话联系,全面掌握学习情况,起码做到生活有人关爱,学习有人过问。
(二)从课堂入手,渗透教育,促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是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索交流学习的平台。尤其是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
使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对学生产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从学生入手:加强常规教育,正面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教育,重点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不要过多地传授心理知识,避免学科化和医疗化倾向。同时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其认知评价水平和应对技巧并予以适当磨练,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从我开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语文教学中布置日记,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家庭生活受到挫折、心情苦闷、情绪低落等,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宣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五)从内心开始:学校、家庭结合,关注内心世界
全面考查学生的言行,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
总之,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我们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致,不仅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对症下药,使用合适的方法,更需要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多管齐下,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三篇: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竹山县实验小学
近年来,县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目标,牢牢把握“质量”这条主旋律,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2010至2012年,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小学质量检测综合成绩特优奖”。这是我校始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向大家把我校所做的有益探索做以汇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注重培训研究学习,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需要有“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保障。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主抓的首要工作。在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我们注重从多个层面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在理论学习中提升素养
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专题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生本教育和健康课堂理论,了解省内外的新课程改革情况,向教师推荐教育专著和精彩的网络教育博客。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了《湖北教育》、《十堰教育》等专业杂志。2012年,学校为所有班主任征订《湖北教育(新班主任)》,分年级定期组织班主任自我学习。在每月召开的班级管理交流会上,围绕有关篇目针对性地探讨交流。在学校的倡导下,近三年来,我校语文和英语学科教师还征订了《语文园地》、《小学语文》、《英语周报》等报刊。我们倡导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学习笔记。每学期分年级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教科处将教师们的学习笔记收集并存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2、在集体备课中共享智慧
在教科处和年级学科组的双线管理下,学校各学科组深入落实集体备课,通过共享智慧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各学科组每周确定一课时为常规集体备课时间,针对出现的教学问题展开研究讨论。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次数(每周一次)、定时间(当周确定到某一天某节课)、定地点(办公室)、定内容(提前搜集问题)、定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对于随时遇到的问题,由学科组长随时召集组内教师研究解决。为了强化集体备课效果,我们还把这项内容作为教学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3、在外出学习中开拓视野
外出培训学习是教师开拓视野、接受先进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为教师创造学习培训条件。三年来,学校每年筹集资金6万余元,先后选派30余名教师分别到广州考察学习生本教育,参加省内外专题教学研究,参加市县教学竞赛及观摩等活动。为确保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回校后上好优质汇报课,完成对应的教研任务后,才能在学校核销外出培训学习的费用。
4、在城乡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教学对象、自然资源利用等细节来看,农村教师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针对近几年选聘进校的乡镇优秀教师,我们在引导他们学习适应的同时,也组织他们把农村教学的典型经验介绍进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学交流,今年5月,通过个人申报、学校选聘的方式,我们组织了余智红、邓昌荣、陈文、李红林、王平等5位教师到宝丰镇黄栗小学送教下乡。这项活动不仅给农村学校送去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学,也让5位主讲教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有效监控教学过程,打造健康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大力推进“生本教育课堂”的基础上,引入了2011年省教育厅提出的“健康课堂”理念。我们在多层面监控教学过程中,追求课堂教学的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焕发活力、智慧共生、低负高效。具有这些主要特征的健康有效课堂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提高。
1、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我们在每个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落实“六个认真”:认真检查教案是否科学详细,认真检查教案是否关注学情,认真检查是否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认真检查作业布置是否科学精当,认真检查是否落实培优辅差,认真检查评比教学反思。
自2010年班班通实施后,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比例增高。我们详细检查电子课件、教案的创建、修改、访问时间,消除了网上简单下载、不经消化就使用的低效甚至无效课件和教案。
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评检测环节上,我们注重考风考纪教育管理,确保每一名学生取得最真实的成绩。一是各班召开诚信考试班会,二是细致安排监考环节,三是严格阅卷程序。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就是要通过严格
的考试培养学生诚信应考的品质,并为教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反馈依据,引导教师准确调控课堂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打磨多样化
“健康课堂”的实施需要精心打磨锤炼。我们充分利用汇报课、示范课、比武课、交流课、指导课、随机课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精心打磨锤炼课堂教学,打造“健康课堂”、“活力课堂”。 我们每学年根据“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协调搭配”的原则进行各学科岗位的教师聘任工作。针对从乡镇选聘到校的新教师和本校转任新学科的教师,学校分别确立结对帮扶对象,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培养。同时,指导教师每周上两节“指导课”,指导新任学科教师上好“培养课”,课堂教学达标才能过关。为了促进教师精心备好每节课,我们自去年开始听评“随机课”,凡听必评。对不能评为优质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讲教师再做准备,上好“汇报课”,直到合格或优秀为止。
3、搭建展示平台平等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每学期的教学竞赛活动中,我们坚持人人平等参与,通过这个展示平台,不断寻找和培养我校新的名师、骨干。在过去一学年的“课内比教学”中,我们通过各年级初赛、各学科复赛、校内决赛的三级比赛形式,全员全程参与,许多课堂教学新能手脱颖而出。学校组织“老骨干”对他们深入指导,为学校培养新骨干。2012年的“比教学”活动中,我校有邵诚、王才峰、但东方、韩业仙、王美云等5位新秀涌现并代表竹山县参加十堰市比赛,都获得了优异成绩。我校也被评为市级“课内比教学先进单位”。
三、创新班级管理评价,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近几年,我们不断创新班级管理和评价方式,为学生营造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
1、示范引领,培养良好班风学风
我们坚持每月评选“养成教育示范班”。全体班主任参与制定“学生养成教育评比细则”,并组织学生学习落实。每个月依据量化打分情况确定“示范班”,授牌表彰。每个月我们还组织示范班级的班主任介绍管理经验,在示范班级召开经验推广现场会。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教育教学示范力量,我们还为党员教师设立“党员教师示范岗”。在教师的示范管理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良
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示范班级的引领下,各班相互学习竞争,呈现出团结活泼、自律进取的班风和乐学、勤学、会学、活学的学风。
2、全体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一个健康的班集体,不在于拥有几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在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教学常规,还是班级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单亲、留守儿童、以及学困生、德困生。各班每学期分类登记这些学生,详细确定帮扶教师,制定帮扶措施,学校每月深入年级组调查一次各班特殊学生转化情况。
特别是在六年级管理中,我们要求教师每周邀请学困生、德困生、单亲留守儿童谈话一次,鼓励每一名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勤学奋进、乐观向上。例如上一学年的六五班,由于历史原因,学困生、德困生较多。我校朱友金老师自五年级接任该班班主任后,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帮扶措施,在每一节课堂上给予这些学生展示机会,鼓励他们进步。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多次上门家访这些学生。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学困生、德困生逐渐减少,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在今年的六年级学业检测中,该班学生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
3、多元评价,关注每个孩子成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展现出来了,就是成功的标志。我们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善待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学期表彰学生人数超过全校学生的一半。我们坚持在平常评选“四好少年”、“雅行标兵”、“小雷锋”等荣誉学生,在学期末评选“学习优秀学生”、“十星级学生”、“进步学生”、“模范班干部”等学生,通过开学典礼、学校网站、宣传橱窗等途径大力表彰。同时要求各班评选班级层面的各类优秀学生,在教室内创建宣传栏进行表彰。例如中低年级评选小画家、歌唱家、清洁小卫士、书法家,用他们的作品或照片装点美化教室。高年级评选小作家、数学小天才、道德标兵、进步明星、红旗小组等。班级评选实行每月动态管理,我们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班内得到赞赏。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2011年,原五(4)班范学鹏、四(2)班梁薇等同学拾金不昧,主动寻找失主的事迹广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多次收到来自社会的表扬信和感谢信。
四、紧扣教育过程管理,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紧扣过程管理,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师生服务,注重服务提高管理效果。
1、管理阵地前移,注重服务教学
近几年来,我们特别注重把管理阵地前移,校委会成员驻点各年级,协调解决年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驻点干部的作用不是监督,而是服务。过去一年中,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生安同志驻点六年级。只要哪个班遇到学困生或德困生的转化难题时,他总是主动帮忙想办法、出对策,亲自找学生谈心。在每个月的教学动态检测中,他亲自参加每次分析会,帮忙找问题。哪个学科需要打印教学资料,他总是亲自打印后送到教师手中。他经常对老师们说:“我就是为你们服务的,有困难尽管找我反应。”校委会成员就是这样主动服务于年级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中没有薄弱环节,更没有任何真空地带。
2、德育链条后延,共促学生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事,也是需要学校管理干部直接参与的事。我们在依托班级和课堂重点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对于部分学困生、德困生,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转化措施和效果不理想时,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积极介入,采取新的教育方式转化学生。上学年六年级(4)班有一名留守儿童,产生了严重的网瘾,甚至经常逃学近网吧。在班主任联合孩子爷爷奶奶多次教育劝诫没有效果时,政教处常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陈玲老师,多次邀请学生到谈心室敞开心扉,帮他分析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和危害,介绍他参加少先队活动转移他的兴趣。这名学生终于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不再逃学旷课了。在今年六年级的学业检测中,这名学生也取得了各科及格的好成绩。
回首走过的路程,我们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中,始终致力于培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健康成长的学生。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和兄弟学校一起继续努力,打造竹山教育的美好明天。
2012年9月
第四篇:关注家庭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
探索家长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临澧县实验小学家长学校
人的成长,一生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环境影响着人的一生。特别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更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者,由于他们的身心状况,决定了他们与家庭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如何加强家庭的教育引导,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及方法,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临澧县实验小学于2000年创办了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培训,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实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教”结合,形成共同施教,合作育人的大教育模式。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我们大胆进行了许多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健全组织制度是前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才成长的源头,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优劣,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教先从家始”,“欲治其国,先治其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我们确定了这样的工作思路:花大力气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子方法,引导家长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密切配合学校,填补校外教育真空,消除五天加两天等于零的隐患。为了把家长学校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一方面健全组织,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它行政人员、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为成员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家长学校的工作;二是强化师资,聘任2名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3名市级优秀班主任为家长学校专兼任教师,负责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三是加强教研,成立家长学校教学科研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支部书
-1-
记主持,2名副校长主研,骨干教师参加,负责家长学校教学科研上水平。另一方面健全制度,在工作中,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如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工作条例、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开放日制度、授课教师工作职责、家长学校学员培训制度、家庭教育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学校将其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中,每期行政会专题研究一次家长学校工作雷打不动,每次举办2期家长培训班雷打不动,每年召开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雷打不动,校长每个月督查一次家长学校工作雷打不动,每年对家长进行一次家教知识测试雷打不动,每年评选10名“十佳家长”雷打不动。组织与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家长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加强培训学习是关键
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好子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有的放矢,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并且狠抓了“三落实”:一是时间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规定每学期上课两次,每次两课时,每课时60分钟,上课前事先通知家长,便于家长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二是内容落实。每期的家长学校讲课内容有:宣讲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劳动教育;家长自我修养的内容和意义;总结交流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等。三是教员落实。学校一方面聘请了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关心下一代协会的领导和离退休教育工作者任教,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的领导或骨干教师讲座。例如,2006年4月份我们请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研究的县委党校副校长邵家平同志分2场对全校学生举行了一轮培训,邵校长的讲稿准备近三个月,交学校校长审了2次,行政会集体审了一次,第一场完后,周校长组织家长代表、部分行政人员交换对讲座交换意见,进一步修改后讲第二场,由于内容丰富,讲述幽默精彩,贴进家长,场场座无虚席,讲述过程中没有一个
-2-
家长讲话,没有一个家长中途退场,从收集的信息反馈卡来看,深受家长的欢迎。此外还狠抓了“三结合”:一是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两年来,我们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教子思想、盲目的教子现象共举办7次专题讲座。2011年4月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团来我校举办专题讲座,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为主题,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心灵教育,提出了孩子心灵成长需要的五大营养,即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通过身边的事例简明生动地阐述了这个新的教育理念,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调整孩子心理的有效策略,全校2000多名家长和老师聆听了报告。
通过系列辅导,大部分家长认识到了教育孩子势在必行,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走出了“棍棒下出孝子”,“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误区。为了掌握和了解学员的学习效果,每学期还进行考核,由学校统一命题,实行开卷考试,以保证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2008年6月,我们还配合《中华家教》杂志社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合格率达100%。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教理论的学习是为了应用,我们大力支持家长应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倡边学习边实践,提倡家长撰写家教经验和论文,坚持每年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校内校外相结合。启动了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网络,与公安交警结成共建对子,组织警校共建文明学校活动,聘请县司法所法制教育辅导员、县公安交警对家长进行法律讲座,加强法制观念,还组织广大家长参加了以《警钟长鸣》为主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活动,此举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增强了家长参加家长学校一切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了对家长培训学习的质量。
三、开展双边活动是核心
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掌握学校教育规律,保持家庭教育
-3-
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与互补性,我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有效地保证家教质量,尽可能地减少家庭教育的缺陷与不足。
1、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规定每学期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每年的六〃一和元旦前夕为家长开放日,每班可以分期分批地选派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给学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广大家长深入课堂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听课、评课,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师,了解孩子、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合作教育的开展。
2、召开“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2005年,我们配合县妇联在三〃八前夕组织了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10名优秀家长代表现身说法,交流他们成功的教子经验,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导向作用。每年学校还在全校评比表彰“教子有方”好家长、十佳家长。通过此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家教骨干和尊师重教的典型,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一步和谐,家长进一步理解学校,理解教师,支持学校的一切工作。
3、举行大型家长汇报会。大型家长汇报会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采取校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008年12月成功举行了建校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丰富、影响空前的大型家长会。首先,学校领导报告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近期的工作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聘任家长委员、表彰十佳家长,家长委员会主任讲话,请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县长、局长讲话,然后观赏学校20周年成果展,分班活动,家长观看学生特长才艺展示,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以此加深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以求更好合作,共同完成育人任务。
4、举办家园同乐会、家庭卡拉OK赛、家庭知识与智力竞赛等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与,加强了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家教质量。特别是学校文体代表队举行竞赛或演出,都邀请家长参加,通过家长的参与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知晓代
-4-
第五篇: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doc征文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修改。新修改的党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其中。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三大历程。科学发展观告别了以经济指标衡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科学发展观不仅清晰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历史走向,而且更主动回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我们正处在继往开来、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对于一个学校,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我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真正把学校的发展放到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的大背景中去考虑,也才能产生新的发展动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而对于一个教研组贯彻 “科学发展观”,就要实现自身的两大特点:一是解放,二是传承。教研组发展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解放自己、减低异化的负面影响,要求老师们用智慧去选择、有能力去实践,分步实施,形成学校特有的学科文化,并传承下去。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让"黔驴技穷"。就像没有计划的乱开采矿产资源一样,用干吃尽,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有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同样阻碍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都得越多越反动越迂腐",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读书时的尖子生,走出社会反而能力往往不如当时的后进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方净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结构,陶冶学生情操。
4、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让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
5、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6、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育人,服务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拼搏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世哲学,开朗大方的个性,宽广坦荡的胸怀,不畏艰难的韧性和耐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气质优雅,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精神饱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为的新时代新型的合格人材。
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只有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马美芳
2013年3月20日
关 注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做 一 名 合 格 的 教 师
马美芳 201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