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相互呵护和心疼
第一篇:爱就是相互呵护和心疼
爱是什么?说白了,爱就是心疼。
因为有爱,才心疼了。爱的越深,心就越疼。如果只是想念,
只是相思,只
是迷恋,并不心疼;那只能说爱仅仅存在于感官上,滞留在
情绪里,徘徊在脑
海中,表现在神情间,还没有深入到心窝里。所以都不能持
久。
为什么婚戒都要带在无名指上?因为无名指离心最近。
根据科学证明,左手
的无名指有一根直通心脏的动脉非常脆弱,人一旦左手无名
指的这个血管受到
伤害通常会引起心脏疾病。所以把婚戒戴在这个指头,表示
将爱人放在离心最 近的地方好好地保护、珍藏。
可见,恒久的爱情,需要心的见证。
真正的爱,是没有功利,不期回报,超越道德,自然流
淌的。
心疼一个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总想为其多做点什么,想
让其意外,想让其
惊喜,想让其快乐。心疼一个人,就会什么都为其设想,哪
怕几年、十几年、
几十年后的日子,都会一一谋划;只想其幸福、美满、健康、
平安,但从不想
回报;只是,想亲眼看着那份美好始终伴随着、环绕着、充
盈着。
人这一生,可以喜欢很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能有一个。
真爱时,心才动;心疼时,爱才真。
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听听来自远方的声音 可我的手迟疑着 久久不能按下那个号码
矛盾的心提醒自己
没事为何要打扰别人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问候一下远方的你现在好吗
窗外的月光说着凄凉
让流星带去我的问候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却缺少与你联系的勇气
怕拿起话筒心慌无法言语
怕听到你的声音会更想你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看窗外车水马龙灯红酒绿
什么时候能飞到你的身旁
和你说些悄悄话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失落的我不住的彷徨想放弃
却依然涌动着想你的思绪
想你能给我打个电话
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
只是因为 很想你 此时用歌声来对你表达!!
放弃以后 心有些痛
一个人受到感情的伤害,原本是可以慢慢淡忘的,但如果心里一直念念不忘,就会使其所受的伤害,永远难以痊愈。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 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
己。其实, 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的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曾说过爱你 的,今天,仍是爱你,只是,爱你,却不能与你在一起。一如爱那原野的火百合,爱它,
却不能携它归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缱眷;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完美,也更久远。
每当夜阑人静时,我望向星空,总会看到过去的美好回忆。不知为何一些锁碎的回忆,却为我寂寞的心灵带来无限的震
撼.......。
当你在网上相遇真情怎么办
经常上网的人,总有几个比较聊得来的网友,
时间久了,大家聊的话题就多了, 彼此了解的多了,就难免会喜欢对方, 一段浪漫而又虚幻的感情就开始了。 也许你是一厢情愿,也许是两情相悦, 但不管怎样,这段感情是无法圆满的,
你只能把它深埋在你的心中, 你们也只能做知心朋友。
在你上网时,你总会去留意他在不在,
如他在,你总会感到莫名的亲切和温暖, 即使不说话,也会心安,如他几天不上网 你就会担忧,就会去想怎么了?他在哪里了?
为什么不上网呢?你就会心神不宁, 也许你知道他的电话号码,但你又不敢打扰他, 这种相思的味道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会明白。
也许你是胆大的人,你会向他表白, 他也能明白你的心意,两人可以相互理解, 相互安慰,但是你能给他的也只是思念,
牵挂,体贴和祝福,
键盘跳动的文字是最动听的语言,
图片也能传递你的心意, 音乐场景的歌也能表述你的心情, 你也许在电脑可以看到他的人, 你也许可以给他打个电话,听听他的声音。
但是除了这些,你还能做什么? 你会去和他见面吗?你会吗?你能吗?
你敢吗?
网上的感情虽美好但很虚幻, 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你心中的那个他永远在水的那一方, 可望而不可触摸,真如琼瑶写的诗一样。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 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中伫 立.
第二篇:相互协作就是天堂.彼此争斗就是地狱。
一名教徒来到了先知面前,间道:“地狱在哪儿?天堂又在哪儿?”先知没有告诉他,品是拉着他的手,领着他穿这了一个黑暗的过道,打开一扇铁门.走进一个挤满了人的大屋子。屋子当中、一个大汤锅吊在火堆上,锅里的汤飘散着令人垂涎的香味。汤锅的周围,挤满T面黄肌瘦的人们。他们互不相让,都想得到锅里的汤。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好 几尺长的大汤勺。这些饥肠较赖的人们围着汤锅贪婪地舀着。由于汤勺实在太长,即使是分强力壮的人也无法把汤送到自己的嘴里。于是,他们互相责骂,甚至大打出手。“这就是地狱。”先知对教徒说。
然后,他们离开了这间房子,又来到了另一问屋子。同前面一样。屋子的中间也有一口热汤锅。许多人国在旁边.每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个长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很有教养,他们互相合作,一个人舀汤,让另一个人喝。如果舀汤的人累了.另一个人就会拿着汤勺来帮忙。这样。每个人都能心平气和地吃到东西。先知对教徒说;”这就是天堂。”
原来,天堂和地狱都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看你发现了没有。海伦凯勒说:“只身一人,我们能做的少之又少,并肩作战,我们能做的很多很多。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园民党部队的钩心斗角、尔皮我诈。国民党军
队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装备上都占据厂绝对优势,可为什么总打不过比自
己弱小得多的共产党?应该说,将心不齐,没人愿意“啃骨头”是重要原
因之一。其中,围墙红军长征的例子最典型。内时,将介石拼命将红军往云、贵、川地区赶,想借地方军阀之于削弱红军,让交战双方拼个两败俱
伤,好坐收渔翁之利。可地方军阀也不是傻瓜,早就看透了符介石的心思,
知道“有匪有我,无匪无我”(由崇檀语),所以“防蒋甚于防共”。在与
红军的作战户,粤、桂、湘、黔、川、演等各路军阀都以保存实力为原则,
虚与委蛇,应付了事。于是,使出现了战争史上的奇观——“送客式的追
击,敲梆式的防堵”。各路军阀各自为政,却又心照不宣。这就为红军利用
矛盾,各个击破,冲出重围,留下了许多机会。
在公司里,由于大家的分工不同.每个人要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积
极配合其他部门,而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甚至争功夺利、互相拆台。
事实表明,内部不团结给公司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外界的竞争压力。管
理人员也好,普通员工也罢,对此不可不慎!
第三篇: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便涌起一种无言的感动,因为这样歌词道出了人与人应当相互帮助的人生真谛。
至今还不能忘记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位瞎子和一位跛子因不能顺利去食堂打饭而苦恼。后来瞎子灵机一动:“老兄,我背你,你给我引路,咱们一道去打饭,好吗?”跛子欣然应允。于是两个残缺的人合为一个完整的人,成功地吃到了饭。
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何等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瞎子”或“跛子”,如果我们能够“相互支撑”,我们就可以干成许多本来干不成的事。享受到更多的成功的欢乐。因而接受帮助和帮助别人,确实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一个不肯助人的人,他必然会在有生之年遭遇到大困难,并且大大伤害到其他人。”一位哲人如是说。是的,人是不可能脱离周围这个世界的。你的衣食住行,你的工作娱乐,无不与别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别人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与人“相互支撑”是社会生活的法则,从而学会助人,乐于助人。如果你撑一把伞给我,我撑一把伞给你,我们就能共同撑起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世界。
帮助别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付出和奉献,但从效果上看,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人格的提升。况且,有些人因为帮助别人,甚至还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香港“景泰蓝大王”陈玉书先生曾言及他创业初期在一公园漫步时,偶尔碰见一女士和她的孩子在玩荡秋千。由于此女士身单力薄,玩得十分吃力。于是陈先生主动上前帮忙,使她们玩得很开心。临走时此女士留给陈先生一张名片,说以后若需帮忙可以找她。原来此女士竟是某国大使夫人。后来陈先生通过此女士弄到了一张一批运往香港的货物的签发证,从中赚了一大笔钱,由此成为他事业的一个起点。
由此可见,帮助别人,往往也是帮助自己。生活的哲理是:有付出,必有收获;你帮助的人越多,因厄时你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纵观那些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无不是乐于助人、善于借重他人的人。
朋友,如果你想活得成功,请乐于助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好,人必对你好。“走进我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热情就是爱的表情。”生活在一个“相互支撑”的世界里,你会倍感幸福与温馨。
第四篇:用爱呵护心灵
《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太和三中附小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细品《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深深地感动了。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它像兄长、像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在你的身边娓娓道来,细数自己教育教学成长的经历和蜕变之路,让你从中找到自我,得到升华。作者那鲜明的教育理念、睿智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掩卷长思,收获颇多:
李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道理,关键是我们看待成才的标准是什么!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热爱他们,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要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摒除以往以权压人的管理思路,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然一新,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呼吸的教育。 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是用心去诠释的教育!
老话说“教不严,师之惰”。可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理的不谓不宽,但厌学者比比皆是。师生关系屡屡恶化。有人拎着刀砍老师,有人天天都想揍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是教师太凶了?还是我们的学生太不知感恩了?都不是,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随着人权独立的普及、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出台,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都和过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墨守陈规,还老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那一套来管学生、唬学生,势必遭到失败!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新形势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用爱呵护,用力鼓掌,用心欣赏!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
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师生都能自由呼吸、自主发展的教育。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时代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压抑、限制人。陈景润教不好初中数学,不影响他成为数学家;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不影响他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千篇一律呢?为什么非要培养成千人一面孔?是树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参天大树;是麦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丰收的麦穗;是小草,我们就把他培养成绿野千里,这不是很好吗?你非要让猫长成老虎,让企鹅长成猴子,让猪长成大象,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就闹出这样的笑话!这不仅苦了孩子,也害了教育!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让我们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0
14、0
2、28
第五篇: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教书与育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共举”,提高全面素养的教育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即人文性情感的渗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总是良莠不齐,作为一名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案例介绍)比如小宇,是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越能享受到快乐。
(案例分析)造成小宇“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长辈的无原则溺爱。平日里小宇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他,于是小宇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小宇的父母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的“告状”,大多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斥,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小宇的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3、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当小宇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小朋友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小宇的攻击性行为。
(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1、引导小朋友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宇太具有攻击性,导致班上的小朋友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他玩,让他们远离“灾难”。针对这种状况,我准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小宇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画画很好等等,我们应该看到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瑕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样战胜不良的影响。
(2)鼓励小朋友到小宇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小宇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拉我、我拉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小宇交朋友,并相邀到蒋某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待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记得开学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来向我报告:“老师,小宇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具,结果他象发疯一样大喊大叫,乘我不注意还跑去攻击告状的小朋友。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小宇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地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这样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小宇的攻击行为。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他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小宇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来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和小宇的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小宇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躁的性格。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小宇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应有信心。 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小宇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收获与启示)面对小宇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二、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在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
(案例介绍)比如晓雨,女,六年级学生,平时少言寡语,对学习缺乏热情,喜欢看电视,一看起来就忘记了时间。从低年级开始就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在学习上多次发现她有说谎行为。同学们对她很有看法,不愿意与她交朋友。
(案例分析)造成晓雨多次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家长不正当教育方式的影响。晓雨的父母都是普通打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也不注意影响。因两人都在厂里上班,平时很少管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要么就是放任自流,要么就是粗暴训斥、打骂。
2、孩子自身懒惰心理的影响。从低年级开始,她就怕做作业,作业少就做点,作业多就干脆不做,能偷懒就偷懒。为了骗过老师,躲过家长,有时就干脆说谎。不是说作业掉在家里了,就说是头疼身体不舒服作业没有做等等。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说谎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 (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勾通,让他们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会观察得清清楚楚。因此,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说话算数。
2、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晓雨父母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求上进。不可采用随意手段去对待孩子,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时,要配合老师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1、故事引导。用故事来诱导孩子,说明说谎的危害,可以增强孩子避免说谎的“免疫力”。我利用活动课开展了一次主题队会,通过讲述一些因不诚实而招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启发晓雨提高认识。又通过讲述一些伟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启发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了认识的基础后,当课后我再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指出其危害,要求其改正时,她很乐于接受。
2、榜样示范。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指出: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是指被模仿者胜过模仿者,并且被模仿者的可接近性、生动性和突出性以及权威性和情绪性都能引起模仿者的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作同学们的榜样。
3、耐心期待。任何一个孩子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他们往往会出现反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弃之不理,更不能急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在帮助晓雨的前两个月,情况一直很顺利。可是有一次,她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问她原因,她告诉我说她昨晚肚子疼,妈妈带她到医院去检查了。我跟她母亲通话后马上就知道她旧病复发了。虽然很生气,但我没有戳穿她,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给了她改过的空间。第二天,我批到了她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全,字迹也端正。可见她已在为昨天的行为认真改过。我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晓雨,前两个月你的表现很不错,老师为你高兴。老师希望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课外活动课时,她没跟同学一起活动,老站在我的身边,脸露微笑。我仿佛是第一次感觉到她的笑也如此可爱。我知道她已经看到我的留言了,有了跟我接近和交流的愿望。我微笑着问她:“晓雨,是不是想跟老师说什么?”她低下了头,轻声说:“老师,我错了,昨天我没有肚子疼。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你还相信我吗?”“老师当然相信你。”从那以后,她真的改变了很多。
(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使我强烈地意识到家长和教师应当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注意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会把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实告诉家长,老师。但是有时孩子带来的是坏消息,是家长、老师所不愿听到的,比如考试考砸了,没做作业等。听到这样的真话,有些性急的家长、老师往往就会对孩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样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心灵。儿童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年龄关系,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的苦心,而是从消极方面吸取教训,认为说了真话、实话,反而会挨骂,那么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就不再如实说了,从此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只要孩子说真话,家长老师都要对其诚实的行为加以肯定,予以表扬。肯定他们做了错事勇于承认,为人诚实正直。对孩子的过错不要粗暴批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共同制定克服缺点错误的计划,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就更不能急躁,要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三、用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赞美的言语,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案例介绍)比如小珊,女,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在班级中上等,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干脆利落,喜欢出风头,爱打小报告,很能讨老师的欢心。但是有个不良习惯,就是偷拿同学的钱,是个品行迷路者。同学们对她的这一点很反感。
(案例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该生的过去做了一个调查了解,该生曾经一次同学家玩的时候,偷拿过同学家的手机和桌上的零钱,发现后,该生家长教育不严,有庇护现象,导致该生逐渐养成了这种恶习。 (教育策略)
(一)父母的配合。在该生连续几次偷拿同学的零钱被发现后,我和该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后来又进行了一次面谈,最后达成共识,首先退还了同学的零钱,严格教育孩子,要以诚信为荣,以见利贪心为耻。要求家长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虽然小珊同学犯了过错。但人无完人,圣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也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能因为孩子有过错而对孩子全盘否定。因此在和小珊同学谈话时,我首先肯定她的优点,明确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很欣赏她 ,但唯一让老师感到遗憾的就是这个缺点,如果能改掉这个缺点,那在老师的心目中,她就是个很完美的孩子。杨珊哭着点头答应。后来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的钱又不见了,大家都怀疑又是她,小珊坚决否认,后来该生在书包的夹缝里找到了,我批评了怀疑她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了她。
(三)同学的帮助。小珊犯错了,班内好多同学都有意疏远了她,我利用晨会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讨论,我让她在同学们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同学们原谅她,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在这个班集体中,她又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温暖。
(四)自身的约束。对小珊同学这种贪小利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要求她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该同学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品行习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班级增添了许多笑声,班级里再也没有哪个同学丢失过东西,她还积极热心地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
(案例启示)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反之亦然。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丝温情,少点责备,少点冷漠,用我们的爱心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孩子们引往光明的道路上来。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了真诚与爱心,平等与尊重,宽容与耐心,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就会永远畅通无阻,永远阳光灿烂。教育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使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受着情感的滋润。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遇到教师主动打招呼,有的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的学生往往是当时“后进生”。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后进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