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第一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相同点:①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第一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①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②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斗争

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相同点:①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②都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③规模影响都很大,都有进步作用;④都暴露出农民阶级落后的一面;⑤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不同点:①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②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同时也反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斗争。③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有斗争纲领;义和团运动无统一组织领导和纲领。④太平天国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后期曾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义和团运动一味盲目排外。⑤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斗争时间长;义和团运动未建政权,斗争时间短。

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同时也反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斗争;两者都对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1.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关系

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把西方侵略者误认为是自己的同教者。在太平军刚定都天京后,英国、法国的公使先后抵达天京,窥探太平天国的实际情况和对他们的态度,太平天国与西方有了交往。外国此时还采取“中立”态度,其目的一方面想利用太平天国起义要挟清政府,另一方面又企图协迫太平天国承认其侵略权益。

太平天国与西方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吸收西方宗教理论并加以改造,为其所用。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洪秀全受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用以反对清王朝及其封建统治。

②向西方寻求真理,首先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割占香港岛,洪仁玕在香港学习并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等学说。来到天京后,于1859年提出了《资政新篇》,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反对外来侵略。太平天国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不承认《南京条约》,同时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④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自由通商,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禁止吸食鸦片,执行独立的关税政策。

2.由于农民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义和团不能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口号,也具有落后的一面,由于对帝国主义的深切仇恨而仇视洋人的一切,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化,所以,义和团所到之处,拆毁铁路,砍断电线,以致毁掉一切外来的商品。

第二篇:2018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2.右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的方案封面,下面对该封面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颁行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C.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的构想

D.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部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新学伪经考》

4.《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6. 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7.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8.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发生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

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 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10.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 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11.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12. 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

)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治精神影响重大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曾被看作“疯子”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什么问题。(6分)

(2)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6分)

(3)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我们可以使用哪则材料来证明,说明理由。(6分)

(4)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主要表现。把材料三引入历史研究应注意什么?(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请回答: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10分)

(2)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0分)

1.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金田快有新君出”,可以看出是记述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金田起义的历史事件,材料中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2.答案 B解析 封面信息呈现的是“干王洪制”“旨准颁行”,“旨”反映了传统君主专制的色彩,故选B。 3.答案 B 解析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主张是在保护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上的有限学习西方,A排除;《天朝田亩制度》与近代化无关,排除C;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大胆地提出了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比洋务派、维新派提出类似主张要早,排除D。 4.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经济学的视角”。《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经济主张是建立平均的大同社会,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并不主张学习西方,故C错误;B、D中,D产生的是积极影响。

5.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参加革命不是自身思想的觉悟,而是由于害怕被误当革命党抓去杀头,被迫走上革命道路的,可以反映出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6.答案 C

解析 该评论肯定了辛亥革命在民族、民权方面的贡献,排除A;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C。

7.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伏尔泰在政体上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8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A、B、D不符合史实,故选C。

8.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对社会习俗的改造,故选B。

9.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因而D表述最符合题意。

10.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他仍有他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分析出作者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11.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和所学史实说明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人民群众开始觉悟,到社会的觉悟正是广大平民思想改造的过程。

12.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时间是20世纪初,对中国国籍的热议,进一步体现了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推进,民族、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将孙中山作为破坏封建帝制的人物来看待,说明是维护封建专制的观念;第(2)题从政治、思想等方面概括功绩;第(3)题革命的不彻底性可以从材料三的内容中得出;第(4)题结合史学研究的方法,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答案 (1)原因:要求推翻帝制。(3分)问题:维护封建帝制的观念很普遍。(3分) (2)推翻了君主专制;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变迁;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3)材料三。(2分)理由:革命不彻底,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 (4)砸毁龙牌;官员改变称呼。(2分)注意:材料三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对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参照作用。(6分) 14.解析 第(1)题考查对孙中山先生近代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解。1894年,创办兴中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年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1912年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第(2)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政治革命意义的理解。革命前认为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第(3)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对于五四运动的推动作用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基础。

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10分) (2)辛亥革命前认为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辛亥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6分)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基础。(10分)

第三篇:2018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课时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能力训练二

1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会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3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4 如图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 A.1860年 B.1898年

C.1919年

D.1948年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凡有起义与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与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黔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杨秀清《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

探究1:从材料看,杨秀清是如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原因的?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何特点?

材料二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探究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

材料一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探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三 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

探究2:根据材料

二、三,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训练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一、金田起义 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部分手工业者破产。 ②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③战费和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吏治腐败。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天国兴衰

1.建立政权: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 2.进入全盛

(1)军事上: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到1856年,达到全盛。 (2)政治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①按人口平分土地。 ②男女平等。 3.由盛转衰

(1)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重新振作

①军事上: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

②政治上: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4.走向失败

(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考点二 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2.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3.发展

(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2)与改良派论战: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改良派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 (3)发动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二、武昌首义

1.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2.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成立,定都南京,临时大总统为孙中山。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正式颁布。

(2)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还规定了关于国民的基本权利。 (3)意义: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②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③帝国主义物色新的代理人,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④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身上。 (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三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背景 1.“二十一条”

(1)背景: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2)时间: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巴黎和会

(1)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 (2)中国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3)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过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

3.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4.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精神——影响

1.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民主与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精神财富: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 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一

问题1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据此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对此你如何理解?

问题2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说法合适吗?

问题3 有人认为,假如没有天京变乱的发生,太平天国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农民政权。这种说法对吗?

问题4 从六个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色

问题5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是一回事吗?

问题6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

问题7 有人说,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因为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8 判断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依据。

问题9 如何从不同史观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问题10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1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46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

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而地主、官僚、贵族也乘机加剧了对土地的兼并,是封建主义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虽然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

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8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这一年也是他第四次考试失败,他将自身的命运同当时的国难结合起来,开始放弃科举做官,自己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师:洪秀全曾经在广州偶然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的宣传基督的小册子,受到西方基

督的影响,并将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组织。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普天之下的人都一样,人人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这对于身处水生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来说,是很有号召力的。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拜上帝会的势力得以发展,成员超过一万多人。

师: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进入湖南,途中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太平军迅速壮大。1953年,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师:1853年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势力,制定并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主要内容,规定了土地的分配问题和产品的分配问题,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其目的是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师:《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却很不现实,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以及当时战乱的环境,这种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其即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革命性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空想性体现在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所以,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很多地方仍旧采用当时清政府收税的办法,很大程度上仍旧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2、《资政新篇》

师:到后来太平天国因天京事变由盛转衰,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一个新的

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那就是《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师:《资政新篇》也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性文件,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进步性,但是

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进步性体现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是《资政新篇》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资政新篇》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特点,但其始终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也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又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地强大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1856年,由盛转衰

2、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

—安庆失守—天京沦陷(1864年)

师:天京变乱的经过是,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

烈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天京后,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总揽天国大权。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韦

昌辉接着又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了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洪秀全对他疑忌重重,不予重用,石达开负气带着10万精兵出走,继续抗清。“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师: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就是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

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

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

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师: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第一是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

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是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第三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师: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提拔了一批年青将领,如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

成,担任军事指挥,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接着又在三河镇打败湘军的精锐部队,迫使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1860年,依洪仁玕的计策,李秀成率兵先袭杭州,待江南大营清军分兵救援之际,火速回师与陈玉成等汇合,合力攻打江南大营。此计为“三十六计”之中的“围魏救赵”之计。这样,平定江北、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运动从低谷中走出,又有了一些发展。 师: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之后,清军统帅和春向东逃窜。李秀成穷追不舍,和春自

杀。李秀成乘胜率军东征苏南,连战连捷。李秀成指挥太平军继续东进,一直打到上海近郊。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外国

侵略者公然直接参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到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天京及其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围攻这下,形势日益危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不久陷落,守城将士大多壮烈牺牲。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师: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

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讲稿

太平天国本身是一次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即王朝末期,人口增长但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加重,底层人民进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起义。起义领导人与以往一样,有不入流的知识分子,有地方大族,也有纯底层上来聪明干将。之所以和以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是因为恰好处在中国被动进入近代的时间里,所以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的介入,所以称为有了反帝的意义。

许多人质疑太平天国是否属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主要在于三点: 一是太平天国并未提出比清政府更先进的理论和行为,虽然清政府是封建,但太平天国的封建程度并不比他轻。

二是战争带来极大破坏,并没有让底层人民生活幸福,反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太平天国使用的拜上帝教,俨然邪教化的基督教,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和邪教特征,是否让其比坚持儒家思想清政府更不正义?

其实,如果抛去太平天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着重看待太平天国作为古代农民起义的一面,这三点都不是问题。毕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整个大清国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进入近代,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具备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特征并不奇怪。

第一,传统的农民起义本就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因为对压迫的反抗具备正义性,但不代表农民阶级有提出更先进生产关系的能力。所以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起义领袖最终向新的封建统治阶级靠拢而结束。 第二,古代战争尤其是农民起义的破坏性本就是巨大的。 一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暴增导致粮食的不足,所以战争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人口死亡,才能保证双方军队的口粮;

二是古代环境及生产力决定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生命的漠视度,古代许多改朝换代,人口伤亡超过一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三,能够搞大规模行动,从来不是老百姓生活不了一哄而起就可以的,造反的关键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而在古代的农民起义而言,最主要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本就占据大量人口甚至军队的大族牵头,通过原有的力量组织;二是利用宗教来组织。

前者多出现于地位较高的人牵头造反情况,尤其多出现与唐宋以前世家大族存在的时候;后者多出现与地位较低的人牵头造反情况,从黄巾起义(如果不算陈胜的鱼腹书的话)持续到义和团。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知识严重匮乏,纪律整理难度大,所以在古代起义时候往往通过宗教才能较为有效地组织。细数历代农民起义,大部分都多少有宗教参与。而古代宗教用今天眼光看,几乎都可以列入邪教范畴了。所以太平天国的这种行为并不特别。这里插个观点:组织活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行为,但也往往是普通人容易忽略的行为。在古代尤其困难。历代农民起义,除了明末起义外,几乎都要么通过本身就有钱有人的地方豪强、军队将领至少也是大家族模式,要么就得通过宗教模式,因为除了这二者,想在官府眼皮下去串联、准备、统一指挥,几乎是天方夜谭。一直到了近代的革命党,才算勉强脱离了这两者,有了用新理论组织的情况。但是细看革命党的组织,除了利用会党(带宗教性质)或军队(军队组织)这种本身就有组织性的势力外,真正自己的组织行动往往局限在小几百人以内。也正是后来共产党组织能力太强了,让人有了种错觉,觉得正常组织就该这样,宗教组织是落后的。其实,人家用宗教组织不过当时最常态而已。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特点,有反封建一面,也有无法提供先进生产模式造成巨大破坏一面。今天我们回头看知道1840年以后是近代史了,但在咸丰元年,人们普遍认知还停留在古代情况下,不能要求太平天国运动有更先进的行为。直到后期,帝国主义力量介入后,太平天国运动才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他们的选择又增添了反帝一面。事实上,中国真正能称作近代农民运动的,得到义和团了。义和团的行动规模、目标和纲领,才和传统的古代农民运动有着鲜明区别。

补充问题。1.太平天国是不是比清政府更残忍?

整体而言,这么说是不对的。固然从后来描述看,太平天国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但首先要求清楚,今天看到的资料大部分是胜利者写就的。太平天国从武汉到天京是杀戮不少,但曾国藩难道就是浪得虚名?只不过清廷胜利了,所以可以在后续记录中回避自己的杀戮,把所有脏水都泼向对方而已。无论湘军、八旗军还是绿营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一样,都是标准的旧军队。拿今天习惯了现代军队的眼光去看旧军队,基本都超出我们可能想象的下限,或许比许多人能想到的土匪还过分。事实上,古代就有说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bì如剃”,这真不是胡说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战争的惨烈。一旦战争打响,本身就注定许多战场伤亡和更多的战场下伤亡。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显得格外惨烈,还是因为起义的原因就是缺少粮食要饿死了造反。但是,一旦战争打响,军队需要更多粮食,从事生产的人又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大量人口死亡来解决问题。所以说,造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归咎为起义农民。农民不起义,固然不会有这么大面积伤亡,但意味着要求这部分最困难的农民要自己老老实实饿死。这个锅到底该起义农民背,还是政府背呢?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1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集锦)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