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大全)

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大全)

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第一篇: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历史与社会中考时政题目精讲与精练 经济全球化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从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近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第一篇: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历史与社会中考时政题目精讲与精练 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从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近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从3月22日起,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此次会晤再次表明,金砖国家合作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继续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图1

习主席出访行程简图

图2 金砖国家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的关系链:

【材料四】: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五】: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一:新航路开辟。(1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所在地,东临哪个海域?历史上最早到达到这一海域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1分) 问题二:印度洋;(1分)

迪亚士(1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回答: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国家体被称为金砖国家(BRICKS)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问题三:都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1分)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指出,促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这种特点的因素是什么?(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2分)

问题四:促成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 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1分)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1分)(开放性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五:依据材料

三、四,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的本质是什么?(1分)为什么会“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2分)

问题五:本质: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分)

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2分)

(言之有理即可,回答出两方面可得满分

问题六: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分)“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我们要坚持走一条什么道路?(1分)

问题六:答:如何应对:a、中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b、同时防范风险、趋利避害。c、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d、加强南北对话和男南合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2分)

道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第二篇: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重点难点突破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此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我国进口高新技术和紧缺的资源,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与设备,在若干产业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的扩大

和成熟,有利于我们形成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 (2)从有弊的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可能产生影响。

测试

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在逐步形成。据此回答1—3题。

1.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 ) A.殖民活动的开展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民族主义的兴起D.交通运输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阶段。据此回答4~6题。

4.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 A.它把生产推进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B.它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它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缓解 D.它使人类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急剧集中从而产生垄断,这表明资本主义( ) A.进入黄金阶段 B.由盛而衰 c.进入成熟时期 D.要求瓜分世界

6.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这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①使国内市场相对统一②有利于克服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③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④有利于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7.以下是1850~1990年问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内战后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削弱其经济实力 C.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使其经济达到最高峰

D.二战后经济实力下降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阅读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8.图中所揭示的历史信息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的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9.这一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状况表明( ) A.英国的资本输出额度被美国超过 B.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英国通过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D.大量欧洲资本涌入英国

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为了更好地参与经济竞争,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

B.与西欧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开始一体化进程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开始在英联邦内实行互惠关税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运作效果最好的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据此回答11--15题。

11.欧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下列哪项是欧盟最早的起步( ) A.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欧元的诞生 1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13.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③提高国际地位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13益缩小

经济全球化是"-3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据此回答16~20题。 16.下列区域经济组织中最有代表性的正确选项是( ) A.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

B.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七十七国集团”、“欧佩克” D.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七十七国集团”

17.下列现象能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的是( ) ①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欧元启动加快欧洲一体化步伐④美国首先出现新型经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8.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 ①把污染重和利润低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②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他国倾卸③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④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9.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趋势 20.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也提供了发展本身经济的机遇。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经济全球化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阻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和《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材料三中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 (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并概括指出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2.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谓“得市场者强,失市场者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请分析其得市场而强盛的原因。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日、俄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国内市场问题的?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 (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围绕“市场”的话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而从非洲掠夺的劳动力主要运到了北美。

2.D从图中的年代只能得到的信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迅速增加。 3.C民族解放运动是反对殖民扩张的,不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B自由资本主义代表了工业资本家的利益,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5.C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是20世纪50~70年代,选项A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由此,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时期,而非由盛而衰,故选项B观点错误。选项D的表述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6.C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的观点错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无法解决。排除包含③的选项,正确答案为c项。

7.C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和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其与发战争财关系不大。

8.A由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不能说明B项和D项,C项说法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 9.B由时间19世纪晚期和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可判断B项符合史实。A项从图中不能说明,C、 D两项不符合史实。

10.B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开始加入欧共体,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11.A考查欧盟建立的过程,注意掌握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件。

12.C本题考查欧盟的发展状况。1994年,欧盟成员国只包括西欧和北欧国家,东欧国家加入始于2l世纪初期,而此时欧盟的整体实力才与美国相当,所以A、B两项不正确。货币联盟局面的出现应该在2002年欧元使用后,所以D项不正确。但到目前为止,欧盟仍然世界上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13.D此题是组合选择题.找出最容易排除的一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正确答案。意大利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欧共体在成立初期并没有致力于货币的统一,所以排除②,只能选D项。

14.D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经济政治的联合组织,其建立在总体上促进了西欧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作为一股新力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但不可能消除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C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16.B“七十七国集团”是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欧佩克”是中东石油组织,故c、D两项可以排除。A、13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最具代表性”之意的正确答案是B项。 17.C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①②③。在美国首先出现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虽然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故可排除④。

18.B本题的题眼在于“破坏自然环境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虽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与题干的要求没有联系,所以最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项。

19.B B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科技水平低下和国力弱小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更小。所以才倡导重新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20.D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以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回避全球化过程是错误的,故认识不正确的是D项。

21.解析:本题图文并举,以欧盟问题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法、德之间的冲突可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舒曼计划》的目的和内容贝13考查了考生

获取信息的能力。第(2)问考查考生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其目的要从内外两个方面作答,即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第三方面国家之间。第(3)问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调动和应用情况,注意材料三的时问是“1971年”。第(4)问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总之,四段材料集中体现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1)冲突: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的法德之间的战争。目的、内容: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2.解析:解答第(1)同时,注意分析要全面,可从政治、外交、科技三方面概括。解答第(2)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然后分另lJ说明美、德、日、俄四国解决国内市场的途径。解答第(3)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t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从殖民帝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方面概括原因。解答第(4)问时,注意本问是开放式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①政治制度:较早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对外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侵略、血腥掠夺、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科技力量: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2)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通过《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3)①众多的殖民地可以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②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4)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②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③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w.w.w.k.s.5.u.c.o.m

第三篇:低碳经济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低碳经济 考试结果

1.(2分)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 《蒙特利尔议定书》 C. 《马拉喀什协定》 D. 《京都议定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2分) 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B.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C.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D. 贴息、直接补贴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2分) 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

A. 河池 B. 北海 C. 南宁 D. 桂林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4.(2分) 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 来表示。

A. 碳排放弹性指标 B. 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C. 碳生产力 D. 碳锁定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5.(2分) 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

A. 熊猫标准 B. 北京标准 C. 2000标准 D. 绿色世博标准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6.(2分) 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

A. 欧洲能源交易所 B. 未来电力交易平台 C. Blue Next交易平台 D. 欧洲气候交易所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7.(2分) 碳生产力是指

A.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D.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8.(2分) 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 ,即“碳生产力概念”。

A. 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B. 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C. 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D. 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9.(2分)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能源活动 B. 自然灾害 C. 农业活动 D. 地壳运动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0.(2分)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 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石油能源 B. 海洋能源 C. 生物能源 D. 化石能源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1.(2分) 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

A. 电力国有化改革

B. 可再生能源国家扶持政策 C.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 D. 电力市场化改革胶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2.(2分) 世界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A.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B. 科技发展、合理使用 C. 绿色经济、轻工重农 D. 促进节能、提高能效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3.(2分)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

A. 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低3-6℃ B. 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高3-6米 C. 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 D. 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低3-6米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4.(2分)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A.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B. 进口食品

C.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D. 进口农产品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5.(2分) 温室气体排放权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

A. 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国家 B. 温室气体排放权不允许交易 C. 大气空间具有均质特性 D. 大气空间具有无边界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6.(2分) 属于2007年宾格曼《低碳经济法案》内容的是

A. 向清洁能源转型

B. 设定减排目标,产生配额 C.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D. 规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7.(2分)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B.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C.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D.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8.(2分)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19.(2分) 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

A. 流通角度

B. 消费角度 C. 交易角度 D. 生产角度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0.(2分) 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 日内瓦 B. 哥本哈根 C. 巴厘岛 D. 多伦多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1.(2分) 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思想是

A. 坚持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B. 法律规范要有力度,对高能耗行业要有硬性约束 C. 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 D. 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2.(2分) 《低碳经济法案》试图制订的美国排放交易规则包括

A. 配额的产生与交易体系的建立 B. 配额的分配与拍卖 C. 有关信用额度的条款 D. 有关交易额的限制条款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3.(2分) 碳税的主要特点有

A. 税率稳定 B. 财政收入可观 C. 促进低碳技术使用 D. 管理成本高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4.(2分) 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正确答案是 ACD) A. 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B. 《马拉喀什协定》谈判阶段

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 D. 《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0分

25.(2分) 我国为争取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实施的主要政策有

A.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B. 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C. 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D. 实施税收扶持政策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6.(2分) 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

A. 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 B.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 C. 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D. 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7.(2分) 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

A.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B.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 C.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D. 资源使用效率机制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8.(2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的有

A. 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 B. 低碳经济就是贫困经济 C.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定特定产业 D. 零碳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29.(2分) 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

A. 提升国际竞争力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实现可持续发展 D. 保障能源安全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0.(2分)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

A. 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工业投入增加 B. 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C. 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 D. 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1.(2分)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有

A. 能源结构清洁化 B. 观念创新 C. 技术创新

D. 提高能效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2.(2分)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

A. 环境恶化和气候灾害频发 B. 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 C. 冰川减少和海平面上升 D. 降水量变化和水资源短缺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3.(2分) 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国家,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有

A. 节能项目监管 B. 节能项目投资 C. 节能项目设计 D. 节能项目施工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4.(2分) 人类活动导致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的温室气体包括

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卤代碳氢化合物 D. 氧化亚氮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5.(2分) 实现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取决于

A. 技术 B. 资源禀赋 C. 国民受教育程度 D. 资金 你的答案: AB

C

D 得分: 2分

36.(2分)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是一种特殊的边境调节税。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37.(2分) 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在风能利用上的领导国家。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38.(2分) 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39.(2分) 发展低碳经济必定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引进和发展。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0.(2分) 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1.(2分) 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一定随之上升。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2.(2分) 低碳经济就是零碳经济。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3.(2分) 1979年,MWO第一届世界气象会议提出全球变暖问题。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4.(2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有负,但负面影响为主。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5.(2分) 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全球第一个注册的再造林碳汇项目。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6.(2分) 最早提议征收碳关税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7.(2分) 碳足迹是指产品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8.(2分) 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49.(2分)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50.(2分) 当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领域。

你的答案: 正确

错误 得分: 2分

第四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巨大的就业压力又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陷入了不利的境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内生的增长机制已形成。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不断把后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一、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1.人口众多的大国优势

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长期维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在资源全球重新配置过程中,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尤其是随之带来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要素与中国优势的结合,是中国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因。这一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外贸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直接利用外资迅速增长。

2.劳动力成本的长期比较优势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优势的长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低成本优势将长期维持。东亚先期发展国家经验表明,随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这类产业很快会因工资成本上升在国际间发生梯度转移。由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形成的产业,20多年后工资成本仍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最近两年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才显露出工资向上的压力,距竞争力丧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这些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和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社会政策改革,将延缓工资成本上升的过程。可以预测,这种竞争优势维持的时间大体与城市化进程一致。

(2)中国在中高技能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开始显露。1990年代以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升学为目的的中学教育和重视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优势逐步显现,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开始形成很强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这种优势才刚刚显露出来,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技术人才在工资成本上比较优势将会越来越突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成长为“制造业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3.巨大市场潜力的长期优势

除廉价劳动力优势外,同样基于人口众多的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外资及其稀缺性资源进入中国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和市场潜力的释放,“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了实施基础。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这个未来有可能超过北美和欧洲巨大市场,即使短期不能盈利,也要进入中国。这种行为给中国带来梦寐以求的高端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性资源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使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体系重构过程中具有了极大的比较优势。

中国要长期维持市场潜力巨大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除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这是今后需求持续扩张的主要源泉;二是教育体系调整和体制改革,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由于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与改革不能单单依靠市场化来推进,社会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中国始终把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

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弥补中国的比较劣势

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压力巨大是困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问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化解这些劣势。

1.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自然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的绝对量不低,但人均占有量却很贫乏。同时,还存在资源结构不合理,品种不齐全,一些矿产资源量虽然很大,但品位偏低,可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耗费量不断增大,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进口短缺资源,出口制成品,通过大进大出解决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2.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就业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压力主要来自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经济改革造成的下岗失业人员3个方面;从动态角度看,就业压力表现为经济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就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资源的全球配置一方面促使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技术进步越快的国家,就业增速慢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就越突出;另一方面后发展国家则通过竞相压低劳动成本的竞争来接纳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这使劳动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同时是就业增速低于经济增速差距最大的国家。

对于中国来说,劳动资源丰富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劳动低成本优势的形成;但要维持这一优势又需要不断将潜在的劳动供给转变为现实供给,通过增加各层次劳动力供给来降低工资水平,以维持竞争力,这又会使就业压力长期化。尽管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比下降,但增长仍拉动就业绝对量增加,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的效应仍是利大于弊。

三、全球化有利于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不单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过程。因此,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意味着资源上的扬长避短,也意味着经济运行规则与国际接轨。

纵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历,对外开放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应大于改革。一方面,由于在传统体制中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市场体制的经验大大节约自我探索的交易成本。在这方面,大到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小到现代企业制度、知识产权观念和制度的确立,再具体到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国家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原有利益结构的刚性,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仅仅依靠自身改革很难迅速推进,往往是在借助全球化的利益诱致和外来压力下才得以快速确立。

全球体制的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也为中国影响甚至改变原来由美欧等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提供了可能。正像目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许多国际经济规则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国厘定,其他国家只有利用政治手段才能在边际上对其发挥影响。

由于中国在体制上与发达国家落差较大,这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金融等关键领域中改革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弱势产业,在与国际接轨时,如处理不当,可能遭受冲击,甚至可能中断正常的发展进程,需要认真应对。

总之,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利大于弊。这一结论不仅为中国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证明,也为外国经济学家采用计量方法加以了说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落差,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还有很大空间。只要不断调适自身体制,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收益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益国

第五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挑战

摘要:时至今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并对其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2001年加入WTO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虽似如虎添翼,又是险象丛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科学、平稳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始着手,逐步分析我国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如何运用和应对利与弊做出一些建议。旨在找出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有益对策,积极投身全球化进程,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正文: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即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于同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国际分工从过去的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新阶段。生产的全球化促使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航舰;资金的全球化是国际金融迅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促使巨额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使国际之间相互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3)经济全球化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长时间都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自己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综合国力十分弱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对外贸易规模极其有限,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且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中趋于合理。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通过对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参与到国际化经济的大舞台,一跃成为世界对外贸易大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激发我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可以加快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促使国内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加入WTO,使我国逐步参与到世界经济格局中,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有利于引进外资,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增强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 (2)我国如何把握利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量吸收和利用外资。由2012年8月21日中国网报道,据统计局网站消息,统计局发布了《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3—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7164亿美元,年均增长9.2%。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11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并连续1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另外,我国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并根据国情进行创新。例如:海尔的6S大脚丫政策在国内外不同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用不同的方法措施实行。在中国海尔,6S大脚丫是每天表现不佳的员工反省的地方,而争强好胜的美国员工非常接受正面激励,于是美国的海尔6S大脚丫成为了分享工作经验、表扬优秀员工的地方。 2.不利影响 (1)不利影响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也随之全球化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贸易规则,因其不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使中国常陷入“国外反倾销”问题或是以前乃至现在仍存在的针对我国的贸易出口的“贸易壁垒”的问题。进入2013年,在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和外需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也受到外贸的拖累。过去的一年里,欧美金融危机、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无一不冲击着中国的出口和国内市场。

第三,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有很大影响。回顾2012年,世界经济展现的是一幅灰色画面: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复苏迟缓,还面临“财政悬崖”危机,新兴经济体大多国家经济增速回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越来越深。据有关专家研究,美国国民经济总值每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会下降5个百分点。 (2)我国的对策

第一、积极调整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优势。

第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以警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甚为重要。我们只有认真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并为我所用,才能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的前提下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保证经济安全。

三、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第

一、有利于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开始参与到世界经济格局中来,在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格局调整的机会,依靠自身优势吸引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国内的转移。从而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第二、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人才、资本、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我国可以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提高自身科技实力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第一、外贸结构不合理,外贸依存度较大(2001—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速比世界贸易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相应上升了20.7个百分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2003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9%,2006年达到67%,此后虽平稳回落,但基本在50%以上。海关总署公布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目前,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4国的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4国低于50%,而我国与加拿大、德国等3国都在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与世界市场和主要的贸易伙伴。我国经济单一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美国、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国内需求和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约。在国际市场对我国实行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造成我国一出口为主的产业纷纷转向内销。致使国内市场供求不平衡,形成通货膨胀。

第二、外资企业对我国一些企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融资环境中,外商企业对国内的直接投资以及外商控股合计是垄断型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降低了国外商品在国内的市场准入门槛。由此,外国产品可以更自由、廉价的进入国内市场,这对国内某些产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日常洗护用品、饮料行业、电子行业等。

(3)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适度保护国内经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来调整产业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基本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实施科技兴贸,不断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我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的科技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的局面,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四、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的同时,还要承担来自经济全球化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促进我国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3位 》 2009-09-24 11: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薛志伟

《央广财经评论》 2012年02月16日10:2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国外贸依存度回落 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转型》 2012年02月16日 来源:腾讯财经

《统计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2012年08月21日17:20来源:中国网

《跨国公司管理》2011年8月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朱北仲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