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篇: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的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豫政 “2011”3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00亿元,比‚十
五‛末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增加到3500美元,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293.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81亿元,年均增长20.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00亿元,比‚十五‛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00亿元,年均增长18.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及制成品200亿公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全国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畜牧和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金融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35家;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4.73万件,比‚十五‛末增长3.4倍。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淘汰水泥、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落后产能分别为5833万吨、37万吨、620
万吨、22万吨,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成运行,累计新增节能能力1300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3.8%和17.6%,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减排任务。
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原城市群的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一批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之间快速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城际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城以上城市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达到69个。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郑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晋豫鲁铁路通道河南段和郑焦、郑开、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5000万千瓦,电网薄弱环节得到改善,输配能力进一步增强;西气东输二线河南段建成通气,油气长输管道突破6000公里,炼油能力达到1000万吨;南阳核电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风电等新能源工程建设明显加快。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50万亩,防洪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得到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面积达到5270万亩。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产权多元化,企业战略重组和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功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断壮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45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全省60%的县(市、区)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和科技、文化、教育、交通、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落户郑州,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成功引进富士康等一批重
大产业转移项目,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预计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713亿美元,是‚十五‛的2.8倍;累计利用省外境外资金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是‚十五‛的5.8倍。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016.8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9%和9.6%,分别高出‚十五‛4.9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分别达到648.4万人和80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937万平方米。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9.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分别达到89.08%和2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了河南省艺术中心、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持续、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特别是我省持续、延伸、深化和拓展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势头正在显现,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属
性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2010年 年均增长 (%) 2010年 年均增长 (%) 预 期
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7000 10 22700 12﹒8
2 人均生产总值(元) 18100 23450
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900 11 1381 20﹒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810 累计33950 15 16500 累计54600 30﹒4 5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累计450 累计648﹒4
6 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 累计750 累计806
7 城镇登记失业率(%) 5以内
3﹒38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87 86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50以上
55
1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 60以上
60﹒5
11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45 35
12 城镇化率(%) 40左右
39﹒5
13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1﹒5 0﹒95
14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9
15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0 89﹒08
1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3 23﹒7
17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52 0﹒57
18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0 73﹒8
19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60 177﹒9
20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 累计110 15 累计199﹒8 38﹒4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735 8 15900 9﹒6 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840 6 5500 9﹒9 约 束 性 指 标 2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万人) 880 1057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0 96﹒5
25 年末总人口(万人) 10100 6﹒5‰ 10018 5﹒07‰
26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775﹒82 791﹒47 27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2005 年价格)
累计-20 累计-20 2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66 49
29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减少(%)
累计-14 累计-10﹒8 累计-17﹒6 累计-13﹒8
30 林木覆盖率(%) 26 28﹒47
注:1﹒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由于国家2007年畜牧业普查大幅调低了畜牧业产值,当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值比重仅34.2%,低于2005年40%的基数,致使目标值未能实现。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区域经济格局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我省市场、区位、资源、劳动力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我省更好地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抢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机遇,提升发展层次。二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我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我省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有利于我省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五是全省上下思想统
一、精神振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潜能,汇聚强大合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三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四是改善民生难度巨大,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
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内需主导、外需拓展、‚三化‛协调、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第一要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程,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增效,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传统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按照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目标,围绕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四大战略定位‛,以解
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扩大开放,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战略支撑,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力争五年彰显优势,到2015年,全省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在密切东中西联系、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突出富民优先、强省为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根本着力点,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基础,把创业创新作为实现途径,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战略重点
贯穿主题主线,实施总体战略,推进富民强省,‚十二五‛时期需要突出抓好的战略重点是:
———着力扩大内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同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调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改革开放。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推进开放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提升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变、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高地。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等领域,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事,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使发展成果
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 第三节 战略布局
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的沿京广、沿陇海经济带,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以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为发展轴,以轴线城市为依托、其他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强城市群内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构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
(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构建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格局。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依托山、林、河、田等资源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奋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优势得到彰显,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指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 专栏2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年均 指标 类别
目标 增长(%) 属性
一、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700 9以上 预期性 国家 2 人均生产总值 元 23450 38000 预期性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450 15 预期性
4 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 亿元 2293 1381 3700 2250 10以上 预期性
5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7﹒9累 计713 450累 计1610 20 预期性
6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 亿美元 62﹒4累 计199﹒8 155累 计560 20 预期性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
7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28﹒1 33以上
预期性 国家 8 城镇化率 % 39﹒5 48左右
预期性 国家 9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
生产总值比重 % 0﹒95 1﹒6左右
预期性 国家 10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0﹒4 1 预期性
国家
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1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791﹒47 791﹒47 约束性 国家 1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49 34﹒3 累计-30 约束性 国家
13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系数
0﹒57 0﹒6 预期性 国家 1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
消费比重 % 3﹒8 5 约束性 国家 15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2005年价) 吨标准煤
累计-16 约束性 国家 16 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2005年价) 吨
累计-17 约束性 国家 17 主要污染 物排放减
少 化学需氧量 %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二氧化硫 %
氨氮 %
氮氧化物 %
18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22﹒19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1﹒29
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19 全省总人口 万人 10018 10379 7﹒1‰ 以内 约束性 国家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38 5以内
预期性 国家 21 五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 万人 累计648 累计500 预期性 国家
22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人数 万人 1057 2100 约束性 国家 23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 率 % 96﹒59 97 约束性 国家 24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 万套
累计 200以上
约束性 国家
25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500 8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元 15900 24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7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4 约束性 国家 2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3﹒7 36﹒5 预期性
• 注:1﹒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0年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2015年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
• 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3﹒约束性目标待与国家衔接后,以国家确定的目标为准。
第二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着眼于抢占未来制高点与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自主创新、承接转移、集约集聚、改造提升和龙头带动,抓增量、调结构、增后劲,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主导
地位更加突出、原材料工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形成10个以上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和100家以上超百亿的企业集团。
第一节 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选择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支撑条件最优和见效最快的领域,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加快承接产业链式转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15年,装备制造、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2万亿元,轻工、建材产业分别超过万亿元,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分别超过5000亿元,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65%左右。
汽车产业。扩大整车规模,积极发展专用车,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推动整车与零部件的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依托郑汴新区,加快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推进郑州日产公司、郑州海马公司、郑州宇通公司、开封奇瑞公司、恒天重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优势汽车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新车型开发,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形成经济型轿车、轻型商用车、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四大系列优
势产品,发展成为中西部汽车制造和服务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专用车,扩大冷藏车、工程养护车、特种运输车等优势专用汽车生产规模,依托有条件的市推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整车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
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龙头引领、配套协同、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下一代网络技术及服务等产业,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地。加快实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播放器、半导体照明、光纤交换机、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富士康IT产业园建设,提升配套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以郑州、漯河、鹤壁、南阳市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壮大整机产品规模,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依托许昌、平顶山市,加快中原电气谷建设,实施智能电网产业园、高压开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超特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壮大提升洛阳动力谷实力,扩大重型装备、现
代农机、工程机械、大功率柴油机、精密轴承等产品竞争优势,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南车集团洛阳轨道车辆项目建设,壮大站台设备、盾构设备、施工设备等关键装备规模,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基地。加快建设煤矿机械、起重机械、防爆电气、空分装备、数控机床、矿山安全装备等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一批主营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食品工业。强化原料基地、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工程,提升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推进主食工业化,做大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烟酒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双汇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郑州综合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一批超500亿元的食品产业集群,把我省发展成为食品工业强省。
轻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沿海产业链整体转移,加快推进格力电器产业园、美国纬伦制鞋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郑
州家电、周口制鞋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优势品牌和产业基地,形成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千亿元产业。
建材工业。抢抓城镇化加快推进机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积极引进沿海家居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化学建材、高档石材、石膏轻质复合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壮大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等优势产品规模,培育安阳和鹤壁陶瓷、焦作塑料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国重要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干法旋转窑水泥生产线,突出发展水泥制品,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重组整合、精深加工、降本提效,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优化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壮大中增创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兴服装产业基地。到2015年,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
化工产业。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促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工基地建设。突破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实施
百万吨煤制烯烃及乙二醇工程,积极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品,形成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产品结构,把甲醇产能优势转化为甲醇深加工产业优势,建设豫北、义马和永城现代煤化工基地。提高盐化工规模化深加工水平,实施百万吨聚氯乙烯、百万吨尼龙化工工程,积极发展聚氯乙烯型材、工程塑料等精深加工产品,拉长盐化工产业链条,建设平漯、焦济、濮阳、南阳盐化工基地和平顶山尼龙化工基地。推进洛阳石化新增千万吨炼化和商丘千万吨炼化项目建设,积极发展PX(对二甲苯)、PTA(对苯二甲酸)、聚酯及其深加工产业链。
有色工业。发挥铝工业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煤电铝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铝加工集群发展,弥补能源成本劣势,建设国内领先的铝深加工基地。依托电解铝骨干企业,推进大型自备机组建设,参股煤炭企业,突破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铝加工技术瓶颈,发展轨道交通、电子、汽车等领域高端铝加工产品,形成完整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国内外深加工企业,推动铝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电解铝、铝合金和铝加工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高起点发展镁合金板带材、高精度铜板、专用铜管、钛板带及换热器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钨钼加工和铅锌合金比重,加快济源铅锌加工、鹤壁镁加工和洛阳钨钼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钢铁工业。加快骨干企业与国内大型钢铁集团的战略重组,弥补原材料供应短板,推动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组
建产业联盟,实现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推动骨干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改造,突出精品化和差异化,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扩大专用宽厚板、优质棒线材、汽车用钢、精密钢管等优钢系列品种,加快建设安阳优质钢和舞钢宽厚板基地,形成‚高、特、专、精、深‛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
纺织工业。强化设计创意、品牌塑造、营销网络、产业配套,突破织、染等瓶颈制约,壮大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规模。突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优势服装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自主服装品牌,建设成为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和销售中心。大力承接中高档面料和服装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品牌服装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有条件的纺织产业密集区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棉纺织产品结构,扩大高品质纱线产品比重,增加纯棉针织品、服装及装饰面料的品种和规模。扩大粘胶、氨纶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规模,积极发展医卫、汽车和工程用纺织品。 第三节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强力推进产业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集聚,跟踪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
保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先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示范运营促发展,培育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和电动乘用车产业化,发展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建设郑州电动汽车整车、新乡和三门峡整车及电源、洛阳动力电源系统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展郑州、新乡等市的公共交通电动汽车示范线路运营,重点实施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力争在动力电池领域率先突破。
生物产业。加快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加快郑州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新乡、焦作、周口、驻马店、南阳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新型疫苗及高端血液制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扩大竞争优势。
新能源产业。巩固提升多晶硅产业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推进生物质能源、风电及核电设备产业化,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突破纤维乙醇产业化技术,建设南阳新能
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万吨级多晶硅、百兆瓦级薄膜及晶硅太阳能电池、万吨级纤维乙醇、生物柴油、风电、核电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材料产业。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加快发展高强轻型合金、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大力发展超硬材料、特种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开发芳纶、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加快生物医用、纳米等前沿新技术材料的研发。加快建设洛阳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鹤壁镁合金、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钼钨合金、钛合金、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特种纤维、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电解槽不停电检修、低温余热发电、高效电机、大型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新型含氮废水处理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成套装备和产品。提升有色金属、电力、造纸、医药等行业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咨询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加强对先导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
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节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软件服务企业,组建行业信息化创新联盟,开发、推广行业关键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发展嵌入式电子产品,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重点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到2015年,全省7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和100%的大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比重显著提升。
第五节 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国家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机遇,推动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和南阳等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支持焦作、灵宝等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积极推动濮阳、鹤壁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资源开发补偿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3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实施‚3422‛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即着力提升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竞争优势,规划4000个左右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着力培育20类高加工度产品,引领支撑工业强省建设。
高成长性产业。规划建设22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超特高压电气装备、工程施工机械、现代农机、精密基础部件、绿色食品、家用电子电器、高档纸及包装印刷、家具厨卫用品、皮革皮具、塑料制品和节能环保建材,新增10万台套成套装备、20万台大中马力农机、120万辆汽车、400万吨高低温肉制品、150万吨速冻米面制品、350万吨果蔬饮料、1000万台家用电器
等生产能力。
传统优势产业。规划建设8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甲醇制烯烃和乙二醇、石油深加工、聚氯乙烯深加工、高端石化产品、高效化肥、有色金属深加工、优钢特材、品牌服装和精品面料,新增200万吨煤制烯烃和乙二醇、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聚氯乙烯及加工、300万吨中高端铝加工、7亿件品牌服装等生产能力。
先导产业。以动力电池及材料、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生物育种、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新型功能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投资3000亿元,实施800个重大项目,突破2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50个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100家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先导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二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 第一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等功能园区;建成郑州新郑综
合保税区,拓展完善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建设完善一批运输枢纽场站、物流通道、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内陆‚无水港‛,初步形成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行业物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及配送网络建设,建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郑州为枢纽、各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区域一体化物流发展格局。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地区总部和区域分拨中心,支持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推广物流先进技术、标准和营运模式,加快运输型、仓储型等传统物流业态改造升级,培育50家规模较大、业态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旅游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大板块、大品牌、大集团战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新型旅游产业链。突出培育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山地度假和乡村游憩四大旅游产品板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整合提升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古都大遗址群和根亲、功夫、禅修等文化体验功能,打造文化河南旅游品牌和新型文化体验游产业链。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企业搬迁,
开发建设集购物、美食、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区,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依托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水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展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山地休闲度假区。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突出特色,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生活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游。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黄河文化生态游,着力培育自助游、商务游、养生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主要景区旅游通道,建设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与主要景区高效对接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景区通行、停车、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能力。建成省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与国内外龙头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合作,建设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旅游营销网络。积极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骨干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2015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突破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翻一番。
金融业。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地方及涉农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和跨省、跨市经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
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为单位设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产品,新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120家以上。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发展,争取设立分支机构20家以上。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网点布局,在市和经济发达县(市)设立分支机构30家以上。进一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争取设立地方保险法人机构,做大做强中原证券公司,支持中原信托公司、百瑞信托公司发展,壮大投资集团、交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发展融资租赁、财务公司。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积极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翻一番以上。
房地产业。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调节,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鼓励发展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大规模增加保障性住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努力满足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完善房地产开发服务和物业服务体系。结合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中小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
炒作投机行为。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支持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数字内容和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郑州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推动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业,打造食品、医药、汽车、机械装备、花卉等知名会展品牌,完善配套服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会展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不断提高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创新经营模式,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优化商业网络布局,重点建设50个中心城区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支持城市农贸市场生鲜品超市化改造,建设完善覆盖农村的连锁商业网点。加快新建或改造一批跨区域大型综合性及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知名自主品牌和老字号商业、餐饮、住宿企业连锁扩张。大力发展客运服务业,发挥网络枢纽优势,提升增值效益。
第四节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完善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扶持政策,实行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加大劳动密集、技术先进、节能减排、便民利民等服务业税收优惠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深化服务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工业企业内部服务业剥离改革,推动服务业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大服务业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大力承接国外和沿海服务产业转移,吸引世界服务业500强企业来豫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国际服务产业链。建立完善吸引、留住和用好服务业人才的长效机制,增强我省服务业发展智力支撑能力。 专栏4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
物流业:重点建设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商丘豫东综合物流园区、周口水运港口物流园区等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和双汇冷链物流中心、郑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华润爱生医药冷链物流园、国药控股河南物流中心、美的物流园、格力电器物流配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华丰钢铁物流园区、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郑州花卉综合物流园、鹤壁煤炭储配园等40个食品冷链、医药、家电、邮政快递、钢铁、汽车、花卉、煤炭等专业物
流园区及分拨中心。建成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
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嵩山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城、龙门文化旅游园、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园、宋都古城产业园、中华姓氏文化园、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芒砀山汉文化产业园、轩辕圣境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焦作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文化体验游项目;宝天曼、白云山、老君山、鸡公山、云台山、尧山及大佛文化旅游景区等山地度假项目;航空运动体验游;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环球美食城、花木之都旅游生态园等都市休闲游项目;以乡村生活体验、农业采摘、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300个乡村休憩游项目。 第三章 发展壮大建筑业
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等工程类建筑企业,积极发展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钢结构、装饰、消防、防腐等新兴专业建筑企业。鼓励骨干企业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专业施工能力,拓展地铁、桥梁、隧道、重化工等高端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一批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加快向技术公司、专业公司转变。推动建筑业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建筑业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篇 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撑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
完善城乡开发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新格局。增强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坚持集群、组团式发展,构筑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提升中小城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中心镇,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
件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乡镇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周边农村生产生活的社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人口900万人以上,其中中心城市和县城占80%左右。 第二章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18个中心城市纳入中原城市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强化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促进组团式发展,带动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郑州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高端产业集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坚持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通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进一步凸显对中原经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到2015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0%,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成为全省发展的重心。深入推
进郑汴一体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两市电信、金融等公共服务对接,实现电话号码区号统
一、银行服务同城,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在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许昌之间,形成‚两干三城‛快速交通网,实现郑州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
提升沿陇海和沿京广发展轴经济实力。依托陆桥通道,强化郑州、洛阳、开封的重要支撑作用。发展壮大郑汴洛工业走廊,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强化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依托京广通道,增强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钢铁、食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沟通南北的发展轴。
推动其他城市加快发展。支持其他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产业特色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传导作用。发挥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周边的重要作用,依托出省通道,拓展对外联系。提升商丘、周口等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增强南阳在豫鄂陕交界地区、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信阳在鄂豫皖交界地带的影响力,凸显安阳、濮阳、焦作、济源等
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作用,密切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市全部进入大城市行列,基础条件好的成为特大城市。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
顺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城市特色,建设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城市。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完善城区路网,打通主要交通阻塞点和断头路。实施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畅通工程。推进中心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鼓励大中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地下停车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统,加大公交车辆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比率。加快郑州、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市现有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加快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配套电网建设和老城区电网改造,推进有条件的城市实施电网入地工程。支持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县
级中心城市建设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地下管网建设与管理,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配套建设市政消防栓和地下公共管沟。加快城市积水点改造,加强城市防洪、消防、抗震、人民防空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收水范围;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扩能增效及升级改造工程,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人口大镇再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市中水回用和污泥处臵设施建设,到2015年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臵。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在有条件的市,利用大型水泥生产线开展垃圾焚烧试点。加强城市生态水系和城市防洪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在中心城区外围结合城市防护林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绿地。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镇教育投入,优先保障依据城镇规划布局调整的中小学建设用地。城市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满足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入
学需求。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200万套以上。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街区)改造为重点,五年内完成大中城市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城市及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地址遗迹等资源保护,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整合城市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资源,尽快建成一流的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空气噪声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转变。 专栏5城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力争到2015年年底,全省城市新区完成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亿元左右。
城市综合交通设施: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立体过街通道建设,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换乘枢纽、公交港湾、停车场等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着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
城镇供水设施:全部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推进现有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左右。 城市供热、供气管网:加快燃气管网建设改造,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水设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网络;全面推进市建设中水回用和污泥处臵与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雨水系统建设与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500亿元左右。
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已建成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
城市生态设施:实施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工矿废弃地和煤矿塌陷区改造,加快城市绿地、风景林地及生态林带建设。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推进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建成郑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开工建设洛阳城市轻轨,五年
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第四章 加快建设城市新区
把建设复合型城市新区作为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三次产业复合发展,功能复合构建,‘三化’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突出经济、人居、生态复合功能,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城市新区布局组团化、功能现代化、产业高端化,把城市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
加快郑汴新区建设。实施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加快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白沙、九龙以及汴西等组团建设,完成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区和白沙职教园区等开发建设,建成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港交通枢纽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5年,郑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人口达到270万人。
推进洛阳新区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动力机械、大型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和精品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带动人口向新区集聚,到2015年,洛阳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
亿元以上,人口达到110万人。加快推进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试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人口集聚,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成为承接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和新型城市化的样板。 第五章 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
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动要素资源集中配臵,完善投融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土地整理储备平台,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240万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建成一批功能定位明晰、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产城互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项目高效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铝精深加工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电池、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承接服装、家电、制鞋、陶瓷、家具、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100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统筹现有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完善配套产业集聚区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增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迁村并点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向城镇社区转化,完善户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力争到2013年产业集聚区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推进集约节约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确保市建成区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国家级开发区、县(市)域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省级开发区的投资强度标准。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评价结果与下土地利用指标直接挂钩,创建一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集聚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关闭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不达标企业,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合理布局、以热定产,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
热电联产机组,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区。
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产业集聚区要素聚集、自我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强化管理体制创新,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各项改革,扩大县域产业集聚区管理权限,形成统筹、高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鼓励产业集聚区按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加快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采取综合考核、竞赛晋级、政策挂钩、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 第六章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县级市市区、县城为主要载体,以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统筹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分类指导,统筹重点开发县(市)工业和城镇发展布局,在保障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基础上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促进经济和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大农产品主产县(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支持生态功能主体县加强生态建设,按照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城发展。力争到2015年一半以上的县(市)培育
第二篇: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 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确保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0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9.5%,比2005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8个百分点。按照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编制完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编制。
— 1 — 住房保障惠及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探索租售并举模式,全省累计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147多万平方米、23.4万套,竣工543万平方米、9.8万套,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35.4万户;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2275万平方米、26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1530万平方米、19万套,初步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总投资6293.6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19134.15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4.6平方米。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增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整体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累计新增城市道路3813.81公里、燃气用气人口411万人、公共供水能力128多万立方米/日、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788.99万平方米。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等城际轻轨加快建设。2007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14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稳定运营、117座垃圾填埋场达到无害化等级评定标准,累计处理生活污水68.9亿吨、生活垃圾4200余万吨。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及评分标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 — 2 —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稳定运营机制,确保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发挥应有效用。18个省辖市新增园林绿地1670公倾、公园绿地660公顷。信阳市、新安县分别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
建筑业持续壮大。五年来,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503.02亿元,建筑业产值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12位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第7位,在中部六省中由第3位前移到第1位;有组织向省外输出建设劳务553.5万人,获得劳务收入499.3亿元。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399.80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6家增加到59家。有组织地向省外输出劳务人数达到了120万人,劳务收入120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32.9 % 和98.3 %。 施工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筑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监督覆盖率逐年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新农村建设扎实展开。147个县(市、区)村庄布局规划和1712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08个县(市)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中心村(社区)规划基本完成。全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245.68亿元,修建村内道路46145公里、自建供水设施1342个、供水管道16752公里,改造农村危房超过11.2
— 3 — 万户。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6个。
建筑节能成效明显。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由50%提高到100%、实施率由30%提高到9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38亿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88万平方米,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累计节约700万吨标准煤。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市)城区全部实现“禁实”,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610亿标砖,节地26万亩,利用工业废渣14900万吨。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光电建筑研究应用,评审出建设科技进步奖204项。
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出台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6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对236个行政处罚条款制定实施裁量标准以及相关制度。开展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活动,执法队伍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
(一)“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了中部崛起的重点任务,制定了进一步扶持的政策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明确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 — 4 — 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项目将会增加,投资将会倾斜,政策将会优惠,这将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三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都提出,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赋予城镇化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和惠民生等新的内涵和任务。特别是去年9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方向、目标和措施,要求在全省大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并安排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政策带来的机遇。中央站在扩投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决策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将扩大资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
— 5 — 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国家和我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使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同时,国家和我省对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视,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对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五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面临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思想高度统一,抢抓机遇意愿强烈,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度调整的挑战。中央强调,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适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做出适当调整,这对我们把握和运用中央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根”“地根”适度从紧,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设项目的融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取得土地会更加困难。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被拆迁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拆迁成本,增加拆迁难度。各级政府既要抑制高房价,满足百姓住有所居需求,又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政府宏观调控的两难选择,导致了房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是我省城镇化整体水平还较低,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能力不足。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较薄弱,城镇承载产业、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等功能不强,对城市 — 6 — 交通拥堵、雨季道路积水、城市管网老化、平原地区垃圾处理等重大问题研究和解决不够。四是破解城乡建设资金难题的压力依然巨大。随着我省住房城乡建设的继续快速发展和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资金紧缺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解放思想创新融资模式、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五是系统内一些同志思想观念、工作观念更新转变不够快,工作效率不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上下联动、发挥合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面对机遇和挑战,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判断把握形势,抢抓机遇谋发展,破解瓶颈求突破,加快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十二五”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城镇化为统领,加快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大规模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建设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加快建设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事关群
— 7 — 众利益的民生问题,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建设,全省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指标是:
城镇化进程积极稳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48%,达到或接近中部平均水平。郑汴一体化取得较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2012年年底前所有城市新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省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
住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完成投资1872亿元。其中:新建廉租住房(含购买、改建、租赁)40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3万套;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57万套;新建限价商品房20万套;新建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到2012年末,基本完成省辖市集中成片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到2015年末,全面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00亿元,商品房屋竣工面积达到21000万平方米。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 — 8 — 方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和房地产业集中度,发挥房地产业对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的重要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底前西气东输二线新增用气城市建成完备的燃气配套设施,黄河以北及沿黄城市供热能力增加40%,省辖市建成完善的雨水排水体系,城市防洪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无障碍设施配套,城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2013年、2014年实现郑州地铁1号、2号线通车。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开工建设。2014年全部建成南水北调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2015年省辖市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80%,县城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40%;省辖市中水回用率达到4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上,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臵。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大中城市建成区内主要河道的综合整治全面完成。60%以上城市(含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35%以上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2012年年底前,2/3以上的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管理逐步法治化。城市历史遗存、古建筑及近现代优秀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城市亮点凸现,文化品位提升。
— 9 — 建筑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底,建筑业力争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9000亿元和2000亿元左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3%以上。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合格率100%,建造出一批优质精品工程。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安全生产持续保持平稳,有效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到2015年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中心镇建成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基层村建设规划完成80%以上。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和历史文化名镇(村)设施建设保护规划,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系统。乡镇用水普及率达到90%,燃气普及率达到2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处理率9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
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节能建筑1.2~1.5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规范化应用500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全部达到100%。到2015年,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20亿块标砖,生产比例达到92%,应用比例达到98%,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实现“禁黏”,乡镇“禁实”总数达到1000个,建筑节能累计实现节约9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 10 —
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
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在全省形成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城镇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省域城镇体系提出的次区域指引,编制跨市县的综合协调规划,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规划依据。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认真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按照“向心集聚、圈层组织、轴带辐射”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依托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以郑汴都市区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省域中心城市为骨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3、强化郑州核心带动力。以把郑州建设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沙组团、九龙组团、航空港区、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区和白沙职教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港交通枢纽和郑州综合保税区,促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形成规模。继续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郑汴新区规划,2015年郑汴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超过600万人,加快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扩大人口规模,提升产业集聚
— 11 — 水平。推进“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郑州市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洛阳市的发展对接,形成郑州都市圈。
4、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洛阳全省副中心城市作用,到2015年,洛阳市城区人口达到260万以上。其他16个省辖市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发展理念,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洛阳、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5、做大做强县级市、县城。统筹现有城区功能布局,提升县级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支持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二)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1、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与廉租住房统筹合并建设。
2、加快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住房状 — 12 — 况,建立保障对象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完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管理办法,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租售并举。强化廉租住房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3、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有关规定,单套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严格审定出售价格。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审批、公示、退出制度,规范销售管理,规范集资合作建房,将对象限定在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困难企业的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4、积极稳妥推进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功能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从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各地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鼓励旧城区和棚户区房屋产权单位、公有住房承租人及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城市规划和改造计划的要求,采取集资合作建房的方式实施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
5、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体制。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努力实现城镇就业职工基本建立住房公积金。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费用,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进一步完善住
— 13 — 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统一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加强资金运营和贷款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税收等政策,进一步体现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优惠。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安全增值渠道,丰富个人住房贷款品种。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臵资金补充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1、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专业物流、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支撑产业和人口集聚。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着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对城市老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和地方配套支线建设,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和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城市积水点改造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中水 — 14 — 回用、污泥处臵和防洪防灾能力。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镇居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3、加快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框架,提高中心城市道路建设标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造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国铁、城际铁路组成的铁路网为基本骨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际快速通道为重要支撑,航空港和综合交通枢纽为关键节点的便捷高效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城际干道和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的城际连通,实现城市交通、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与“无缝衔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4、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全面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空间管制,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交通干道和城市水系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加强区域生态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及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
— 15 —
5、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为依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管理。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处理好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
6、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突出功能分区以及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快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土地、金融、财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各项措施,研究制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控办法,及时出台有关调控政策,通过采取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从供求两方面进行双向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稳定。二是加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做好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方针,建立全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省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信息及动态变化,实现住房信息共享,全面提高行业管理和社 — 16 — 会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土地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科学预测商品房对土地的需求和相关信息。增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对同地段、同品质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变动情况的分析,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加大宣传力度,适时披露土地供应、住房供求及价格涨落等相关信息,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和心理预期,保障合理住房需求,控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投资性与投机性购房需求,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住房价格等非法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炒作。四是增加有效供给。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中,合理确定各类房地产用地的布局和比例,优先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配套发展商业房地产、写字楼和工业房地产,鼓励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2、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一是鼓励房地产企业优化重组,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信誉好、负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鼓励其做大做强,提升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规范程度。引导有资信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形成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具备转让条件的开发项目,允许开发企业以投资、入股或转让方式进行项目合作,鼓励规模化开发和集团化运作,推行跨区域、多元化和品牌经营,支持房地产企业实施
— 17 — 品牌带动。推进房地产经纪和物业服务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二是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民通过租赁方式满足住房需求,形成梯度住房消费模式。四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及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经理人执(职)业资格的核准及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将房地产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与资质资格升级挂钩。五是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房销售。
3、加强房屋征收补偿管理。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征收补偿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解决重货币补偿、轻实物安臵,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选择权得不到保障、补偿标准偏低等方面问题。加强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对被征收人中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政策,确保其居住条件有改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加强对房屋征收中损害群众利益重点案例的督查力度,依法依纪查处房屋征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 18 —
4、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健全物业管理各项制度,形成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规范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住房的维修和正常使用。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住房维修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推进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并实施物业管理。
5、加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确立符合国情、省情的住宅建筑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通用住宅部品体系。落实住宅产业经济政策,健全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住宅产业结构和住宅消费结构。加强住宅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完善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重点研究与推广住宅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关键技术,鼓励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住宅建筑成套技术和住宅部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淘汰制度。在已开展的住宅性能认定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社会化性能认定机制,不断扩大住宅性能认定的范围。按照国家认证认可工作条例的要求,实施住宅部品认证和推荐、淘汰制度。
(五)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建筑业
1、完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引导我省建筑业走工业化道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提升传统建筑业,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
— 19 — 合,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加强对骨干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专业调整、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项目融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具有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总承包能力的综合类建筑企业,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逐步实现由垫资经营向投资经营的转变。增强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企业集团。三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企业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带动传统施工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促进建筑业企业与交通、电力、水利、邮电、通信等施工企业的兼并整合,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四是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培育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工程咨询服务主体,完善中介服务,发挥中介组织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形成由勘察、设计、监理、工程造价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2、规范产业行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行业指导。加强对建筑业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重点做好省政府确定的100家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深化细化扶持政策,对骨干企业实行省级直接管理、增项不受限制、评优评先倾斜等政策。积极协调省科技、金融、税务、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加快制度创新。加快推行工程风险 — 20 — 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担保制度,健全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大力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建筑市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试行电子化评标办法,逐步实现全过程网上投标和电子化评标,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问题。建立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深入探索制止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工程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信用信息系统在日常监管中的作用。落实市场准入、清出机制,为建筑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创建精品工程。一是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完善行业工程质量安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加强工程施工的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加强工程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抽查和巡查,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强化质量监管。二是实施“精品工程”战略,以组织创建“鲁班奖”、“中州杯”优良工程为抓手,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加强工程生产安全管理。坚持安全发展,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
— 21 — 督,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对工程质量安全行为的约束作用,严格监督检查和监督执法,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和处臵能力。
4、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外埠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我省建筑企业加强与省外大中城市和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采用收购、控股、参股或联合省外企业等形式提高省外市场占有率。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定向劳务输出渠道,带动我省建筑劳务输出。加强各地具有不同功能要素企业间合作,形成联合开拓市场机制。以工程总承包为发展方向,以特级企业为龙头,加快开拓省外市场步伐。加强省际间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以及专业协作关系。发挥林州、长垣、项城、平舆、鄢陵、固始、新县等地建筑、防腐、防水、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建筑劳务输出和基地建设,带动建筑劳务输出。引导我省建筑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联盟,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援助项目,承包国际工程和劳务输出。
5、创新勘察设计咨询业机制,繁荣勘察设计市场。围绕市场和自身实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大型企业向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全功能、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中小型企业要向提供 — 22 — 专业功能服务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跨专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经营,强化主业优势,发展高端市场,延伸产业链或多元化经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并完善协同工作模式,提高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管理水平。编制《河南特色民居推荐图集》,引导全省村镇民居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支持省外正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境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我省设计投标;积极鼓励省内设计企业与境内外设计企业联合设计、集体创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允许省属骨干勘察设计企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承包、兼并地方设计企业;对地标性建筑、重要地段的街区、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纪念性建筑经批准可以直接委托境内外著名设计大师进行方案设计;支持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个人名义参与新农村建设。
6、强化标准意识,规范计价行为。认真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建筑市场管理发展趋势和要求,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工作方向,做好相关标准定额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加强我省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管理,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机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努力使“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观念深入人心,鼓励建设各方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对标准定额的认识水平。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量
— 23 — 清单计价方式和工程结算审查备案制度,加大工程实施阶段计价行为的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工程造价计价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工程造价指数研究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适用于我省实际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和工程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全面提升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业水平。
(六)加快推进村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完成全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基层村规划编制。中心镇结合总体规划,完成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启动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省的村镇规划监督管理网络和村镇规划监督评价机制。
2、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搞好中心镇建设试点。选择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中心镇作为特色中心镇的试点,通过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走产城融合之路,促其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使其率先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加强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政策研究,出台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中心镇和中心村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省农村城镇化进程。
— 24 —
3、做好农村危(住)房改造建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试点支持力度,逐步解决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复耕出的土地,优先安排本行政村新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节约的指标转让收益主要用于被整治土地所在村庄建设、拆除农民房屋重建、农村危房改造及腾退宅基地补偿等,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村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村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规范建制镇土地批租,推行公开招标出让,建立和完善建制镇土地出让金用途分解机制,适当扩大中心镇土地出让金留成比例。合理收缩政府投资领域,加大对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行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
5、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一批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和乡村。到2011年底前有一半以上的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
— 25 — 2012年全部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验收。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挖掘当地建筑文化遗存,提炼特色民居风格,反映时代民居特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色和民俗,分别设计河南乡镇和村庄特色民居,最大限度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加强历史文脉保护,抓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重要地段和建筑物要形成与地域、历史、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风貌。
6、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利用。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共享系统。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制定《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办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开展名镇(村)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整合名镇(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会同旅游部门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活动,提升名镇(村)品味。使我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利用,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七)加强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力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执行低能耗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积极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扩大集中连片推广规模,完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 — 26 — 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引导绿色住房消费。积极推进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材料,推进建筑节能产业化进程。倡导农村住房节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领军企业。指导特级、一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示范应用。鼓励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并将应用水平和科技含量等逐步纳入优质工程评定、招投标、资质审查等环节,形成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创建国家和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在新
— 27 — 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绿色生态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问效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3、建立低碳建筑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引导和推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推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建筑节能标准,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价体系,实施闭合式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的节能专项监管。建立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定期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逐步建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 28 —
4、扩大新型墙材应用。巩固深化“禁实”成果,积极推进“禁实”向乡镇延伸,向“禁黏”拓展。优化升级新型墙材产业,继续推进新型墙材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型墙材骨干企业(集团),扩大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范围。全面贯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基金征收率,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快墙材革新的立法进程,研究制定《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禁实”工作新型墙材闭合监管和新型墙材确认管理制度,促进全省墙材革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八)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动力
1、全面开放建设市场。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域割据,对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一视同仁,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者,实现公平竞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2、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
— 29 — 措机制,组建城市、县城建设投资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探索开发商投资土地一级市场、先期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等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前期运作、精心设计,适时向社会金融机构推荐,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城建信贷规模。通过组织召开城乡重大建设项目招商会,利用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投融资模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企业改组改造、兼并重组,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增强城乡发展的活力。
(九)加强人才培训,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
1、大力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培训。开展公共管理、电子政务、依法行政等知识培训。抓好普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选学和考评制度,大规模培训建设系统领导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以建筑企业为主体、建设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 — 30 — 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行业职业培训,建立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为平台,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培养新型骨干人才,围绕建设行业重大关键技术、专业施工技术和设计工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建设行业执业人员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规范执业注册许可行为,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落实准入、清出制度,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程度。严格执行执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执业注册人员的执业水平。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网络为基础,以管理业务为核心,以系统信息与数据共享服务为目的,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数据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移动办公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12317信息化工程”,搭建统一数据库平台,建设企业数据库、执业注册人员数据库、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提高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全面性,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信息共享,实现全省政务办公与数据共享。
4、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规章、加强立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关系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
— 31 — 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程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制度。
5、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两转两提”,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作风,全面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遵循规律,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抓具体、求深入,抓基层、打基础,通过项目抓落实,通过项目求突破。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主动由行业管理向服务指导转变,集中精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突出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树立大局观,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心,提升执行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确保经过五年努力,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城乡面貌换新颜,锦绣中原展新姿,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
— 32 —
第三篇:河南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省认真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时期,也是交通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环境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和“低碳”交通发展,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现高速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更好地指导今后一个时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公众服务水平,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我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十一五”开局之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即跃居全国第一,并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连续五年保持全国领先。截至2010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016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并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的高速公路网络。全省高速公路共有各类投资主体共25家,收费站269个,服务区(停车区)123对。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瞄准争创 “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抓品牌,树形象,创特色,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进步,社会反应愈来愈佳,行业形象越来越好,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体化”管理开创新局面。“十一五”伊始,即成立了河南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经政府授权,专门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行业监管。成立了河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总队,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厅高管局按照“明确产权,以省为主,集中统一,依法监管”的要求,不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先后出台下发了《养护管理办法》、《服务区管理办法》、《通行费稽查管理办法》、《高速公路联网技术要求》、《“文明示范路”创建办法》等50余项行业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极大地促进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日常督察、专项稽查和年度高速公路管理大检查等措施,多方位、多层次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进行全面监督考核,促进了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养护管理展示新形象。一是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了“管养分开,事企分开”。全面推行了养护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护管理行业监管体系。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以桥梁隧道安全为重点,大力推进日常养护总承包,节约了养护成本,减少了养护施工点,通行能力大幅度提高。二是建立健全了高速公路养护规章、标准、规范体系、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评价
标准体系。加强养护施工现场管理,推行“四方四当”工作机制,养护施工“十条规定”进一步落实。加强日常养护,重视周期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制定了除雪保通的各种标准,确保在出现冰雪灾害情况下最短的时间内除冰融雪。三是优化通行环境。对连霍高速公路郑汴段、郑洛段、京港澳高速公路安新段、漯驻段等通车时间早、车流量大的路段实施了路面改善工程。对省界出入口的路况和景观进行了改造,极大的提升了河南高速公路形象。开展了平整度专项治理和桥头跳车专项治理,整体路况水平进一步提高。改善道路绿化景观,基本达到了“高中低、红黄绿、乔灌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在全国最早完成了交通标志的更换整改,基本实现了“车行中原、一目了然”,高速公路的整体效果和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四是建立了覆盖全省高速公路的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为促进高速公路养护实现科学、环保、高效、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严格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重视桥涵的日常养护,及时对桥梁支座、伸缩缝等进行维修、保养,全省无一座四类、五类桥梁,所有桥梁均处于安全运营的状态。开展了消除“事故多发路段”专项治理,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全省高速公路共创建“文明示范路”2257公里,树立了良好形象。
3. 保通服务呈现新气象。积极与公安交警部门合作,成立河南省高速公路路警联合指挥中心,推行“联合指挥、联合巡逻、
联合执法、联合施救”的路警“四联合”工作机制,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了恶劣天气、应急状态下统一调度指挥,提高了快速反应速度,增强了救援能力,出色完成了历年历次重大活动、节假日、恶劣天气全省高速公路保通任务。与电台等媒体合作,适时向社会发布高速公路路况信息。与邻省合作,开展省界出入口畅通工程。在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奥运圣火转场传递、南水北调移民搬迁等一系列重大服务保障工作中,提前细化预案,精心组织部署,坚持一线督导,确保道路畅通,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省部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4. 服务区管理展现新靓点。大力开展“星级服务区”创建活动,通过服务区观摩活动,积极推动服务区“ISO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服务理念,增加服务功能,强化细节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高速服务,天天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展示了良好的窗口形象。针对服务区餐厅、公厕、停车区、休闲区、周边环境、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123对服务区,共创建五星级服务区12对,四星级服务区31对,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沿线服务区全部创建为三星级以上服务区,全省三星级以上服务区达到了70%,全部通过ISO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全过程推行标准化管理。
5.征收管理迈上新台阶。建立健全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各项
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和《高速公路收费操作流程规范》地方标准,评定了三星级以上收费站211个。在全省高速公路成功实施了计重收费模式转换,有效遏制严重超载超限车辆。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统一经办银行结算模式,防范了通行费资金风险,确保了通行费资金的及时划拨,保护了联网收费单位合法权益。完善了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规范了联网收费重大事项表决制度。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稳步增长,五年来累计完成了500余亿元的通行费收费、拆分和清算工作,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便民惠民政策,为近千万辆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了通行费,累计免费金额超过了20亿元。
6. 智能交通达到新水平。积极推进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努力提升高速公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全省收费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现有的机电设施和设备,初步建立了全省交通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对高速公路通行状况的联网监控,自动采集道路的车流信息,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自动分析和判别,实现了对道路的智能化监控和科学决策。建立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网站,12122高速公路客服电话已经启用,为司乘人员提供了及时、便利的信息服务。自动发卡机、银联卡收费得到普及,全车牌输入系统、ETC电子不停车收费得到应用,多路径识别研究进入攻坚阶段。
7. 创先争优树立新形象。5年来,共开展路政、养护、收费等劳动技能竞赛10次,先后有15人次获得了“五一”劳动奖、技术能手称号。举办了观摩会11次,出台了技术指南、施工规范、管理制度和标准53项。积极参与了中原文化澳洲行、抗冰雪英模报告团全国巡讲等活动,举办交通工作管理年活动成果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等活动。全省高速公路广泛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各类创建活动,共创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40多个,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4个,获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命名的先进集体和荣誉称号280余项,极大地提升了全行业的文明形象。
(二)制约高速公路管理科学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高速公路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省份的的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相比还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速公路行业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机构建设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行业监管任务。同时还存在着与其他部门在职能划分上不明晰、管理内容有交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监管的效率。
——路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待继续推进。随着国家税费体制
改革,原征稽人员转岗从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但与原有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系的融合需要从体制机制、职能定位、相互配合上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建立起一套高效、协调的路政管理体系。
——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尚未实现一体化。由于我省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不同投资主体的管理理念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盲点多,有些已影响到了河南高速公路的整体形象。
——高速公路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作为高速公路大省,智能化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我省的管理水平极不相称,ETC普及不够、高速公路多路径技术尚未实施、现有道路监控设施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等问题,制约了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的转变。
——高速公路标准化、规范化需要完善。“十一五”期间,陆续出台了一些行业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南、操作手册,但还不够系统,需要根据新要求、新标准进一步整理、完善。
——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全省高速公路尚无统一的行业文化策划和建设,“河南高速”品牌效应尚不突出。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6600公里,规划中的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完成,随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
高速公路网络的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任务更加艰巨。“十二五”期间,新时期公路交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任务是:随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基本形成,公路交通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变为维持路况、加强养护、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以及完善路网支撑系统,不断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交通运输部提出了“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十六字方针,要求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快速化、路政管理法治化”。
“十二五”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起步时期、关键时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的具体要求,要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就要加快构建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我省现有大部分高速公路进入周期性的养护高峰期,面临集中大修和改造的压力,加之我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年增长将达到25%-30%,特别是重载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都给养护
管理、道路保通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机动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公众对公路交通出行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不断高涨,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日益被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不断提高路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三、“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三个先行”为指导,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盯一流管理标准,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方针,依托区位优势,强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河南高速”管理服务品牌,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思路
紧扣“一个中心”——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个中心;并重“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狠抓“三个重点”——畅通、服务、管理;打造“四个平台”——快速有序的应急指挥平台、方便及时的公众出行服务平台、阳光公正的通行费拆分平台、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收费平台;实现
“五个高速”——平安高速、智能高速、阳光高速、和谐高速、低碳高速。“平安高速”就是要实现河南高速的安全、顺畅、有序;“智能高速”就是要实现河南高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阳光高速”就是要实现河南高速文明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谐高速”就是要实现河南高速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便捷高效、法治有序、公平共享;“低碳高速”就是要实现河南高速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生态至上,持续发展。
最终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我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便捷的要求。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高速公路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路网的协调管理能力、通行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路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高质量工程、高品质服务、高效率监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格局,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高效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确保我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适应公众安全便捷出行。
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全省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MQI达到95以上;
——全省高速公路危桥改造率100%,当年新发现危桥处治率100%,无
四、五类桥梁;无明显桥头跳车现象;
——全省高速公路国际平整度指数IRI﹤2.0;
——高速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 ——全省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设置ETC车道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总数量的比例)达到60%,非现金支付使用率(非现金交易笔数与总交易笔数之比)达到40%,ETC用户达到80万个,实现与邻近省份的区域间ETC联网收费;
——全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路径收费,通行费按实际路径拆分;
——全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100%,一般故障修复时限为12小时,严重故障修复时限为48小时;
——建成覆盖全省高速公路应急交通指挥平台并与部级平台联网互通,重点路段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100%,完善养护、收费、路政、治超、服务区、交通标志等管理系统,实现集成应用和信息共享;
——交通标志差错率为零;
——一般灾害情况下高速公路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应急抢通力争24小时内完成;
——建成高速公路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长大隧道等重点目标运行状况、气象条件的监测、监控、评估、预警网络和路况、气象、管制、分流服务体系;
——全省高速公路已开通服务区全部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
——全省高速公路文明示范路达到3000公里;
——全省高速公路三星级以上服务区达到80%,其中四星级服务区达到45%,五星级服务区达到15%;
——全省高速公路三星级以上收费站达到60%,其中四星级收费站达到40%,五星级收费站达到15%;
——建立河南高速公路行业文化体系,在全国形成较为鲜明的“河南高速”品牌形象。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到2011年年底,河南高速各种管理规范、标准、办法基本完善,为实现“五个高速”的管理目标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步:到2012年底,河南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建设“五个高速”的管理目标成效凸显。
第三步:到2015年,形成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经济、低碳的河南高速网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适应“三个要求”并适度超前,“五个高速”全面建成。
四、“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科学养护,提升我省高速公路路况水平 推行科学养护,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路面、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库,建立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效益评估等因素为依据的养护科
学决策机制,全面促进路况快速检测、分析、决策支持成套技术的集成应用。二是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预防性养护政策和技术标准。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基础上,加大养护专项工程资金投入,及时组织实施大、中修工程,保持高速公路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研究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大力开发养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养护作业机械化、规范化、快速化、信息化。四是重点加强桥隧养护,确保安全运营。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桥隧养护的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强化健康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养护、巡查、检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认真落实桥梁工程师制度,加大桥梁养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五是严格执行养护安全作业规范,加强对养护施工作业的现场监管,切实做好养护路段交通组织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和车辆有序通行。
(二)进一步完善路网运行检测系统,提高路网服务水平 一是继续完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检测系统、气象系统设施建设,合理设置高速公路运行监控与信息发布设施,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运行信息监测网络,实现对重要路段、长大桥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发布,实现高速公路网络的可视、可测、可控。二是依托省路
警联合指挥中心和路段分中心,形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高速公路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体系,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协调管理,为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协调会商与指挥调度、公众出行服务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三是全力做好高速公路出行服务工作。继续加强12122公众出行客服电话建设,完善河南高速公路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网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交通广播网络,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沿线电子情报板,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要求。四是全面开展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深入推进高速公路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会商,完善合作工作机制,促进两个部门的工作信息平台的联网共享,共同做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测与预警工作。
(三)强化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应急预案体系。按照部修订后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省高速公路实际,制定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处置预案和针对重大桥梁、隧道等现场预案,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应急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等应急运行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预警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制度,提高高速公路应急处置与保障能力。三是建立高速公路应急抢
险保通队伍。加快组建以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现有力量为主体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高速公路应急养护中心以及专业化的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企业的装备设施资源,配备必要的抢通物资和大型专用抢险装备、车辆及机械,不断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四是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依托,以统一规范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装备、队伍建设,会同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应急处置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和科学调度,逐步构建集运力集结、资源补给、医疗救助、车辆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督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强化车辆救援服务工作,并根据需要在高速公路沿线统一布点和配置专业清障车辆和设备,依托路网管理与应急平台,建立健全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调度和指挥系统。
(四)以完善收费公路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通行费管理
随着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推进,将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非收费公路体系,建立更加合理的收费年限和通行费标准调整机制,推动收费公路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高速公路服务规范,重点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的政府监管,督促其认真实施提升收费站区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的
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高速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和网络化监管与服务能力。二是全面推进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等有关要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扩大ETC车道的覆盖率,培育并扩大ETC用户规模,扩大客服网点覆盖面,形成全省统一的ETC服务网点体系和收费结算体系。三是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等优惠政策,依法加大检查工作力度,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力争2012年建成4个现代化的“绿色通道”的固定验货点,收费站推广使用现代化设备进行验货。同时研究并积极争取相关补偿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长期有序贯彻落实。四是在全省高速公路建立健全收费数据应用和分析工作体系,全面推广收费数据库应用于预防逃费车辆和收费管理考核工作制度,力争实现漏征率基本为零,确保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的稳步增长。五是加快多路径识别和通行费拆分技术研究,确保2012年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路径收费、通行费按实际路径拆分的新突破,切实保护各投资主体的合法利益。
(五)以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为重点,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修改完善《河南
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河南高速公路管理规定》、《河南省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基本形成由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共同构成的相对完善的高速公路法规体系。积极研究理顺路政管理体制,树立河南执法形象。二是做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按照交通部统一规划,在我省高速公路重要省际交界,增设若干个“标识统
一、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固定式超限运输检测站,在超限超载车辆集中的重点收费站安置静态称重仪,通过联网,实现对各高速公路超限站的实施监控。建立治超经费保障机制,将治超经费纳入日常工作的经费预算中,确保日常治超工作经费到位。三是完善路政规范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路政许可程序,确保路政许可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许可项目的流程,健全许可办理规程,强化许可办理的规范性和技术性。建立高速公路路产登记制度,按规定对高速公路路产调查核实,并登记造册。加强与高速交警协调联系,共享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路政巡查,路政案件发现率达到98%以上,路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8%以上。四是加强高速公路路政队伍规范化建设。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高速公路执法考核监督机制。推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坚决杜绝公路“三乱”现象。统一规范执法人员外观形象和基层大队标志标识,优化服务环
境,基本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纪律严、作风硬、反应快的高速路政执法队伍。
(六)以“六化”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区管理水平 一是管理标准化。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全省所有已开通运营服务区100%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颁布实施《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服务技术标准》和《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岗位操作规范》两个省级“地标”,达标率达到100%。二是队伍专业化。完善行业培训体系,系统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改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鼓励吸纳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全面推行服务区经理人认证制度,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三是经营性项目市场化。进一步开放服务区市场,全省引入专业化经营团队、知名品牌的服务区达到50%以上。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市场评价机制,对进入服务区的承包商进行信誉跟踪评价,建立信誉档案。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由行业管理部门、管理单位、服务区构成的三级监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所有已开通服务区实现实时监控。完善服务区网站建设,开通服务信息查询、网上预定、在线受理投诉、用户满意度调查等栏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发展战略规模化。充分利用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服务区数量优势,开展规模化经营发展战略,并相应建立物流仓储(商品)配送网络、客运中转站网络,逐步成为以高速公
路服务区为基础,以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为配套,以现代配送体系全面贯穿的现代化服务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六是服务质量国际化。通过ISO国际标准化认证、专业化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化标准的目标。
(七)繁荣行业文化,全面提升我省高速公路软实力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抓好我省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行业“软实力”,为高速公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一是深入推进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高速公路行业实际、反映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出台河南省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发展纲要、架构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考评细则。二是大力弘扬“爱岗敬业、默默无闻、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深入开展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双百”“三十”争创活动,培育行业文化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公路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示范路”、“星级服务区”、“星级收费站”创建活动,鼓励基层单位开展“文明单位”、 “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各类创建活动,弘扬交通行业精神、树立交通行业形象。四是以“河南高速”为品牌,积极推行形象统一战略,全方位推进精神、制度、行为、物态等各类形态的文化建设。建立河南省高速公路
行业文化视觉识别标志,创作能体现河南高速人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的《河南高速之歌》,制作出台河南高速行业文化手册,探索制作反应河南高速人的电视系列短剧,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规范和提升行业形象。
五、保障措施
(一)体制保障方面
按照部提出的建立“层级清晰、集中统
一、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的要求,本着“多元化投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和方向,依法强化省级高速公路主管部门对本辖区高速公路的监管职责,健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机构建设,增加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确保权责一致,责任明确。
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要求,结合我省高速公路管理实际和路网特点,实现各省辖市新成立路政机构和原有路政队伍的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有机融合,确保队伍稳定和管理规范,充分发挥路政管理职能,保证高速公路路政工作各项业务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人才保障
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专业人才。严格职业资格认证,全面实施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服务区管理资格认证制度。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重大科研项目与开展国际合作等方
式,全面加强高速公路职工的教育与培训,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养护、运营管理、收费服务、监控、路况信息采集与报送等紧缺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风气正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队伍,继续塑造并展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风貌,形成普遍认同的公路行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业文明,增强公路职工的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展现新的时代精神与行业风采。
(三)制度保障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行业管理制度,有效扩大制度覆盖面,做到事事有制度、项项有规定。同时积极开展地方标准建设,确保成熟一项,建设一项,到2015年,要在高速公路的养护、路政、收费、机电、服务区等各项管理模块中,都出台一至两项地方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四)监督检查保障
按照“明确产权,以省为主,集中统一,依法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行业监管力度,促进我省高速公路“投资多元化、管理一体化”进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成熟的高速公路行业监管制度,通过日常抽查、专项检查和一年一度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大检查,多方位、多层次对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全面检查考核,促进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1
第四篇: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 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 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 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省优质粮食比重显著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1%、82%和94%,分别比2005年增长9.6个、14.6个和18.2个百分点。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97%、75%。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农作物加快向适宜地区集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56.1万亩,比 2005年增加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90万亩;果园、茶园、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82.9万亩、97.7万亩、125.9万亩和182.8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长9.3%、96.9%、14.5%和35.4%。
3.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年底全省各级龙头企业达到62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9家、省级龙头企业562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594家、超30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12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万家,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总值148.6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万家,面粉、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5多亿公斤、70多亿公斤和30多亿公斤,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线开工,燕山水库建成并发挥效益,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 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有望近期开工,沙颍河、涡河、小洪河治理基本完成,378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全部完成,远超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90座建设目标。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85万亩,建成高产稳产田207万亩,实施了3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50万亩。林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5年内造林2275万亩,建成林业生态县10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2.19%,比2005年增长 4.42个百分点。
5.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81个,交易总额817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19个、超1亿元的市场14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22个县(市、区)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在198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立了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三级四层”(省、市、县三级,省、市、县、基地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33个农业县(市、区)的信息网站及1686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覆盖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户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5%和90%以上。
6.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推进了林权制度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明晰集体林产权5770万亩,占总面积的85%。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分别在信阳市和新乡市设立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合作组织、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鹤壁、济源、舞钢等7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200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由3261.03元增长至5523.73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超过“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4%下降到 2010年的37.2%。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在2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4.2%,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解决了17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44万户,完成42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总体判断, 今后5年我省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
一、
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功能进一步拓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
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增收能力。四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五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内在素质。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决策,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我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中原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长远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必须把农业和粮食作为首要任务,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
一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64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3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
四是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山东等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
五是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六是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一些地方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贡献率仍然较低。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加快提升,积极构建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新台阶。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
(3)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
(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3.农村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
(1)森林覆盖率达到24%。
(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4)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将稳定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乳品、花卉园艺、林产品、蔬菜、棉花、油料、水产、中药材、茶叶十大高效农业产业链条。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 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实现粮食耕种收一体化、标准化作业。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业,依托三全公司、思念公司、白象集团、金苑公司、海嘉公司、莲花集团、天冠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终端面制品,拓宽玉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壮大速冻食品加工产业。振兴豫酒,以宋河、杜康、金星等知名品牌为重点,扩大优势中高端白酒、啤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饲料产业,加强小麦型配合饲料、新型饲料酶制剂、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等的研究开发,重点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为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首要的粮食加工强省。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我省靠近国内主要粮食消费区的优势,大力建设连接东西南北的便捷粮食物流通道,大幅度提高粮食及制成品输出能力。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粮食流通企业,建成5个产值超20亿元,具有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交易、精深加工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粮食现代物流园区, 建设12个市级粮食物流中心、109个散粮汽车运输物流节点和周口市5000万公斤散装码头,将全省粮食物流散化量占总粮食流通量的比重提升至80%,确立我省在黄淮海地区小麦输出通道上的主导地位和郑州在国家粮食物流体系中的中心枢纽地位。
2.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认真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坚持 “提猪、扩牛、壮禽”的方针,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大力调整畜牧业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相对集中的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产品4000亿元产业链条和优质乳品500亿元产业链条。到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40万吨、460万吨和620万吨以上,确立我省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的地位,推动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 奶业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步伐,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建设奶牛专用牧草生产基地。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扩大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实施一批大型畜产品加工项目,提升全省肉制品、乳制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肉类加工规模,推进传统中式肉制品现代化改造和工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主导产品,积极开发新型高端肉制品,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肉羊加工能力500万只。提升奶类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快提高奶酪、黄油为主的奶制品精深加工能力, 重点建设年加工能力50-100万吨的乳制品生产项目。提高蛋品深度加工能力,重点发展液态蛋、蛋白粉、蛋黄粉、核黄素、卵鳞脂等加工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开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推进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大力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一批生鲜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使用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域运输。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到2015年,力争新建冷库270万立方米以上,肉类的冷链利用率达到40%以上,发展壮大2—3家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初步确立郑州全国重要冷链物流中心的地位。
3.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花卉园艺、林果、蔬菜、茶叶、中药材、油料、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打造优质蔬菜、优质棉花2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林产品1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油料、优质茶叶5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水产、优质中药材、花卉园艺产业200 亿元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将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着力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2015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 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和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油料加工在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棉花加工以纯棉针织产品为重点,积极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扩大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林业加工以林板家具和林浆纸为主,实现年生产人造板1800万立方米、家具160万套、竹藤柳条编织8000万套。果蔬加工在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同时,扩大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等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开发果蔬功能产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新型果蔬加工产品。提高花卉精深加工能力,促进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
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物流销售网络建设。以创建品牌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等形式自建销售网络,同时积极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终端销售商共赢合作,发挥国际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带动作用。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集冷链物流、国际中转、多式联运、区域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综合物流园区,改造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和鄢陵北方花木交易中心,建设八大市级花卉分销、转运及交易中心,促进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
专栏1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1.粮食产业万亿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 万亩,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00万亩。加快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专用面粉、速冻食品、多口味饼干等大众食品的生产规模和饲料、酿酒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食品,力争使粮食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2.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万亿工程。
(1)优质肉类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5000万头生猪、1000万头肉牛、8亿只肉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优质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
(2)优质蔬菜全链产业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26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00万亩。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大蒜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蔬菜总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60万吨以上。优质蔬菜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3)优质棉花全链产业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优质棉花基地县。以纯棉针织产品加工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为发展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提供支撑。培育一批现代化先进棉纺骨干企业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优质棉花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4)优质林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板家具产业,加快发展林纸产业,大力开发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产品。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5)优质油料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县。进一步壮大花生、菜籽油、芝麻精深加工产业,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优质油料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6)优质乳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30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奶牛专用饲料基地。在沿黄地区、豫东和豫西南地区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重点支持日处理原料乳300吨以上的大型乳品企业,鼓励开发乳清粉、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产品。优质乳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7)优质茶叶全链产业工程。发展210万亩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茶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建设郑州、信阳、南阳市3个省级茶叶展销展示中心。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8)花卉园艺全链产业工程。建设250万亩花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花卉精深加工,扩大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规模。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花卉园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9)优质水产全链产业工程。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沿黄、沿淮、沿淇河水产优势集聚区。支持名贵鱼种的引种开发和加工出口。培育一批特色水产品牌。优质水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10)优质中药材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焦作四大怀药、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封丘金银花、济源冬凌草等中药材品牌。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1.加快水利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为主体,由水库、灌区、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重大洪水控制工程、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蓄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建成沁河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型以上病险水库和 21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加快贾鲁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争取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和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00万亩。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利用外资项目,开始治理淮河流域其余重点平原洼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渠系配套。建立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移民工作。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统筹城市生态水系用水、工业及产业集聚区用水、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建设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实现“丰蓄枯用、常蓄急用”。加快国家规划的中型水库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专栏2 “十二五”时期重大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干线工程。全面建成河南段731公里总干渠,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16.5万人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配套工程。向我省11个省辖市的43座城市、48个受水目标提供生活、工业用水,新增城市年供水量29.94亿立方米。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总库容3.17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沁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出山店水库。位于信阳市境内浉河区淮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74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安徽省王家坝以上淮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保护下游220万亩土地及170万人口的安全。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对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灌溉面积126.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2.1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239万立方米。
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治理淮河流域洼地面积8636平方公里,包括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和维修加固及新建扩建桥梁、涵闸、提排站等建设内容。
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268座存在隐患的中型和小(Ⅰ)型、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贾鲁河等14条重要支流和2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我省防洪除涝体系。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完成13座大型、199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以秋粮机械化为突破口,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秋粮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高效低碳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项目。2年内完成89个县(市、区)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业机械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努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系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人工增雨消雹系统、气象信息处理及保障系统,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成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新建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工程。到2015年,基本建成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人工增雨(雪)消雹有效控制面积增加15%,年均增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破解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和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达到全国前列。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扶持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30个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团队,将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省、市、县级农业院、校、所协作的科研、推广体系,集合我省高校涉农重点学科科研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创新,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微生物、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循环农业、农村民生科技等领域,力争研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集成一批技术成熟度高、风险小、易操作、成本低的技术,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示范乡 (镇)、村建设以及农村科技培训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十二五”末,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强省。
2.重点实现种业发展新突破。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种业产业,确立我省良种选育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资源保护、良种创新、引进培育、产业化开发”的方针,尽快将我省的科研与品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珍稀品种保存和地方品种标准样品保藏体系。加快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建设高科技生物技术育种园区1个、农作物种子南繁科技园区1个,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力争在近2—3年内完成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遍,持续增强我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种业科研资源, 依托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周口、商丘、漯河、驻马店、信阳、南阳、新乡、鹤壁、温县等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农科院(所)、种业公司等,组建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新建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8个,使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总量达到12个。建立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鼓励种子企业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监督监控和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标准,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出场有证明、产品有标识、部门有监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生产基地速测室,确保基地售出的农产品质量;推进使用包装标识,落实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培育一批农资连锁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快速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设完善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省辖市检测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县级检测服务站为基础,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合,以基地、超市检测员速测为补充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逐步扩大检测品种和检测数量。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稻区为重点,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15个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实施30个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强化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控制,大力发展节药、节肥农业,加大沃土工程投入力度,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成熟的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清洁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率低消耗、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到“十二五”末,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显著减缓。
专栏3 “十二五”时期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通过抗旱基因、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获得在抗病虫、抗环境胁迫等重要性状上具有突破性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抗逆性农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选育研究。发挥育种技术优势,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攻关力度,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超高产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的专项研究,使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良种在近2—3年内更新换代一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联合攻关研究,每个作物组装集成适应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2—3套,在基层农科院(所)建设农作物栽培技术实验室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检疫技术研究。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针对我省重大病虫致害成灾和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展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耕地分区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体系研究;开展耕地质量分等定级与生产潜力评估;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和数量,建立数据库;研究集成耕地质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并大面积推广。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
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重点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村产业工人的培训。
1.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力争5 年内培训新型农民14万人,新获得绿色证书的技术骨干农民50万人。
2.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创业、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同时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引导性培训,力争5年内培训农民100万人。
3.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全免费培训试点基地和一批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培训学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5年内完成培训100万人的任务,其中20万人接受2年以上的“金蓝领”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半年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引导性就业培训。
4.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充分开发省农业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三农”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科技、气象、粮食等涉农服务网络,搭建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农业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推广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到2015 年,力争使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重点推进分子、杂交制种,加快培育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积极培育肉牛、猪等畜禽新品种;大力培育优质高产木本粮油品种,重点对以菊芋、黄连木、油桐等为对象的生物能源品种进行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油料、生物能源等品种的种业中心。
加快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围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新型动物疫苗。重点推进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生产。大力推进生物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和仿生物合成农药发展。重点发展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用生物技术农药等绿色农用产品和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大力发展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
建立生物农业创新开发体系。支持建设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新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2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现代生物农业企业,力争使郑州生物农业产业基地产值超50亿元,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农业的核心区,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设立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级示范区。
2.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以提高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核心,推广畜禽集中养殖、生态观光农业两类特色园区发展模式,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工作,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气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推出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便于使用的沼肥产品和技术,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 延长沼气产业链条。到2015年,力争全省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沼渣、沼液实现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拉动,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不断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产气、积肥同步和种植、养殖并举,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径流,促进水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全面节约用水,推广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对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完成淮河、海河流域主要水功能区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选择5个以上地方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试点。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使基本农田由小块变大块、零星变整体、低产变高产。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加强对被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4.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建设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 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年内新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4%以上。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 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 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35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工作,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有序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5年内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4 “十二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12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结合中原城市群、黄淮海平原和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的不同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防护、景观美化、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以都市农业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生态绿色农业区为增长极,以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为增长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同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一)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农业区
拓展农业衍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功能的城市服务型农业,实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对都市农业进行分层布局。在城市市区,以优化环境、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服务城市为目的,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会展农业、森林公园等。在城市郊区,以生产、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为重点,重点发展绿色蔬菜、高档花卉苗木等精准设施农业,结合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发展集自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鲜活、半成品等食品产业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重点建设郑州食品产业基地和雨润郑州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扩大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规模。
(二)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规模高效农业区
这一区域以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精深加工链条的无缝对接为目标,重点提升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力拓展产品加工深度和资源利用深度,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95个粮食主产县、51个棉花大县、40个油料大县、69个生猪大县、52个奶业大县、30个肉禽大县、20个蛋禽大县、 15个水禽大县,并吸引粮食、油料、肉类、禽蛋、饲料、酿酒、棉纺等方面的精深加工能力向该区域集聚,努力把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成为国家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大宗农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在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区
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从编制生态绿色农业区建设的专项规划入手,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突出抓好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优质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30个肉牛养殖重点县、47个肉羊养殖重点县、54个优质林果重点县、23个茶叶重点县、20个中药材重点县、20个食用菌重点县、24个桑蚕重点县,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生产加工基地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商和物流网络的结合,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外销,实现农业增效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依托已批准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设50个左右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加快建设郑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尽快发挥其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先导示范区内,通过整合投资和产业融合,建立以规模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物流节点为主的全链条、全循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结合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人口、土地、村镇逐步集聚,到2015年,力争使先导示范区的产业规模均达到200亿元左右,成为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试验区和示范区。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优化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根据畜禽养殖、经济林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不同农业形态的特点,重点推广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三类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逐步形成适应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联合和合作,扩大基本生产经营单元的生产规模,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确立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帮助建立民主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到2015年,逐步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培育成为全省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2.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农业企业优化组合、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我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营销策划中心,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600家、超10亿元的50家、超100亿元的5家、超500亿元的2家、超1000亿元的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0亿元,显著缩小与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差距。
3.全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业态。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粮食、冷链食品、花卉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便民连锁超市,推动“农超对接”,鼓励国际大型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农产品产地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积极推进新品种上市步伐,强化郑州的全国农产品价格、交易和信息中心地位。
(二)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改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环境
1.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
2.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通过创新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加快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省县域的全覆盖。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发更多农业产品交易品种。探索建设农畜产品中远期交易现货市场,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大枣、玉米、山药进行中远期现货交易。
3.建立农业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推动已上市涉农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再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适时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指导龙头企业利用融资租赁工具,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信托公司针对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项目发行信托产品。
4.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5.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全面开展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市场、劳动力和区位优势,强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与世界知名食品企业、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内外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支持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以畜禽产品为主的传统大宗农产品出口,扩大名特优新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输出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到国内外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流通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年均增长35%。
(四)加强投入和项目管理,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农业大县的人均财力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项目主体,打造投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一些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考虑、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放资金,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的资金和项目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加强领导和监督考核,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建立任务明确、分工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能力和驾驭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要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总结交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快的县(市、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篇:云南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目
录
一、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二)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领域及优先发展的技术
(一)生物
(二)先进装备制造
(三)电子信息
(四)现代农业
(五)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
(六)环境保护
(七)新能源
(八)矿冶与新材料
(九)化工
(十)现代服务业
(十一)社会发展与民生
(十二)城市建设与交通运输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组织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推动形成“小巨人”创新企业群
(三)强化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优势学科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六)优化区域科技发展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小高地”
五、保障措施
(一)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二)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
(三)强化多元化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五)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引计划,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十二五”是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新环境、新形势的5年;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5年;是推进实施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5年;是全面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5年;也是建设创新型云南,继续深入推进《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云政发〔2008〕131号)的实施,促进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依靠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支撑和引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发〔2010〕17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云发〔2010〕1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云发〔2008〕16号,以下简称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新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明确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创新型云南奠定坚实基础。
一、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落实《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云南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云科发〔2007〕2号)的部署,启动实施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1.主要成绩
(1)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先后出台了《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和《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条例》、《云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57号令)、《云南省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云工信〔2009〕423号)等一批促进和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并建立了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部省会商”,云南省科技厅与州(市)人民政府“厅州(市)科技会商”,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等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云南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和部门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日益增强,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得到较大改善。
(2)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矿产、化工、烟草、机械、电力等重点产业,通过国家和省科技计划支持,成功开发新技术、新工艺442项,新产品425个;围绕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研究开发和余热余压、尾气回收、煤矿瓦斯发电等先进工艺技术开发应用,每年项目节能量超过380万吨标准煤;中药现代化产业云南基地第1期建设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第2期建设启动,支持新药研发、保健食品开发项目82项,有21项新药研发项目获得国家支持;烟草种植、加工和装备技术水平,精密机械制造、物流自动化设备、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铜、铝、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采、选、冶技术和装备水平及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烟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等一批我省自主培育的粮经作物品种在省内及东南亚国家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花卉新品种数和种类居全国第1,康乃馨、玫瑰、非洲菊等品种种苗实现标准化生产,符合外销标准的达80%以上,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新品种研发基地和花卉种苗产销中心。
(3)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在生物、有色及稀贵金属、磷化工、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等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在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1574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1项,项目经费417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7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33项。全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10年底,我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重点实验室3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4个,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已达到672户。二是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已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
目前,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4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2户,其中,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1户,已建有昆明国家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昆明国家光电子材料及产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产业集聚基地。启动实施了“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对列入上市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三是产学研结合较好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我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校、科研院所提高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
(5)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目前,我省已构建了3个层次、4种类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框架,形成了面向全省、覆盖优势学科领域、个体选拔与团队培养相结合、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截至2010年底,我省已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610名,省技术创新人才358名,省创新团队51个,从国内外引进高端科技人才38名。
(6)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
我省与中国工程院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科学院续签了第3轮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6所高校和全国42个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滇沪、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日趋活跃;以平台建设、新能源和农林科技合作为重点的“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110项,引进和开发新产品141项、新工艺80项,新增产值338亿元;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围绕矿冶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省、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3项。
(7)科技惠民工作成效显著
在中药现代化、新药研发和防治重大疾病(医疗技术)方面成效明显,在艾滋病快速准确检测、母婴阻断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施资源与环境保护项目21项,突破15项核心关键技术,为9大高原湖泊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公共安全科技项目25项,减隔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成为应用减隔震技术的世界最大单体建筑;在我省28个县(边境县、藏区县)实施了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1582名,培养科技辅导员2972人,完善科技活动室2836个,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83个,培训人数达2865万人次。 (8)科技与金融资本结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围绕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八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创新科技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省科技厅牵头,联合省金融办、云南银监局提出加快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性意见;相继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6个金融机构签署了科技与金融合作协议;组建了云南省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投资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2009年,全省多渠道科技投入达10134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西部省区第3个年度科技经费超百亿元的省份。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科技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省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整体较弱、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科研成果总量少、成果转化率不高,绝大多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竞争较多依赖于资源和价格等要素,依靠创新取得竞争力的能力不足。二是全省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我省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R&D)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财政科技投入不足且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协调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投入的持续性、系统性不足。三是创新型企业少,辐射带动作用弱,制约了我省产业整体水平提高。当前,我省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171%拥有研发机构,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四是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缺乏有力支撑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格局尚未建立,缺少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贷款,以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服务能力较弱。五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还有待完善,科研活动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尚未形成。
(二)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1.国家和我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科技事业提出新要求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两强一堡”战略实施对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为我省科技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中央确定的西部新10年战略,明确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强一堡”战略要求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设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科技创新、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对内对外开放的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和现代科技服务体系,构筑云南科技发展在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中的竞争优势。
2.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使我省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的矛盾以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核心作用。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足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探索推动经济增长新机制,着眼长远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是决定我国未来国际地位的重大战略举措。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在与国家战略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立足省情,选择具有比较优势、能够率先突破的产业重点发展,科学谋划、超前部署,力争将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云南特色与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我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4.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和服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我省要把科技服务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围绕人口与健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培训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全面推进社会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云南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公共科技资源,整体推进城乡和区域科技事业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通过筛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重点攻关,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遵循规律,分类指导。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政府在基础研究、公共安全、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主导作用,以及市场对科技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充分考虑科技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领域的差异性,分类指导。全面开放,深化合作。积极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抓住桥头堡建设契机,加强与泛珠三角、滇沪合作,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新要素向我省聚集,拓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科技大开放促进科技大发展。支撑发展,惠及民生。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作用,把科技进步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发展惠及全体公民。突出主体,完善机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创新型云南建设的重要位置,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并超前部署,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逐年提高;科技为全省经济增长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显,为“两强一堡”战略提供重要保障;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到“十二五”末,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提升3位—5位,力争进入全国前20名,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2.“十二五”期间,全省多渠道科技投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50亿元(争取国家层面30亿元),带动企业投入450亿元以上,金融机构及社会资金投入450亿元以上。到2015年,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全社会科技投入推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达3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2个—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3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0个—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5个;争取成功申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各1个,建成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5个;建成云南科技创新园等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成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组建15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突破核心关键技术600项以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500个以上;新增专利申请量25000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8500件、授权量2500件;被国际知名检索工具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数年均增长15%—20%;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成果大幅度增加。
5.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户,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200户,争取培育20户—30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继续保持烟草、花卉、磷化工、稀贵金属新材料和有色金属矿冶等领域企业和产品的全国领先地位;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云南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使这些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6.建设10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高端科技人才50名,新增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名,省技术创新人才300名,扶持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50名,新增培育省创新团队50个以上。
三、重点领域及优先发展的技术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在生物、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境保护、新能源、矿冶与新材料、化工、现代服务业、社会发展与民生、城市建设与交通运输等领域,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生物
生物医药:重点研发生物信息医药开发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级病理毒理评价,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和结构改造、结构修饰,现代剂型改造,新型结合疫苗,中药有效成分高效提取分离,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云南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珍稀濒危中药品种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技术。
生物育种:重点研发动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分离、克隆,分子设计及标记应用,生物信息育种开发应用,诱变遗传育种,定向遗传,云南特色花卉植物驯化和新品种选育,云南优良地方畜禽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利用等技术。
生物制造:重点研发现代酶制剂,清洁发酵,原生质融合,生物催化与合成,新菌种筛选等技术。
生物实验材料:重点研发实验动物家系纯化和标准化,猕猴、食蟹猴、树闙、高度近交版纳微型猪等实验动物规模化生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动物标准模型与生物信息构建,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细菌酵母大规模培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大规模纯化等技术。
(二)先进装备制造
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制造:重点研发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智能柔性加工,激光加工,绿色制造及再制造,精密制造过程控制与质量保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与回收利用,新一代可循环制造流程等技术。
装备制造:重点研发制造过程的在线检测与监控,极端条件和高原环境下的电气技术,智能、节电输配电和输配电成套设备关键,智能电网用户端,大型工程工作机械关键部件、系统总成和整机集成及优化匹配设计制造,机械装备的计算机机电联合控制与软件等技术。
动力机械及设备:重点研发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可变涡轮截面增压,废气再循环,高热效节油内燃机,大容量快充动力电池生产,油电混合动力单元集成,多燃料内燃机,快速充电站等技术。
(三)电子信息
通信: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数字集群通信网等先进网络构建,宽带、有线、无线和卫星等多种接入,新型网络视频,统一通信,各类信息传输网络融合与互联互通等技术。
软件:重点研发系统软件设计先进技术,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开发,语言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开发,动漫游戏开发及软件集成等技术。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重点研发金融、财税专用设备整机方案设计、制造,金融信息设备集成,指纹识别及智能卡系统处理等技术。
(四)现代农业
种植:重点研发粮经作物良种良法增产关键技术,设施农业,种子种苗高效快繁,农业有害生物和非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农田生态控制,有机农业应用,农业节水,农业新型药物应用,农药污染防控,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
养殖:重点研发高密度设施养殖,畜禽流行疫病监测检疫与防控,平衡饲料配置及饲料安全,养殖环境控制与清洁养殖,现代奶业,胚胎工程及规模化生产,特色土著水产人工繁育及规模化生产等技术。 林业:重点研发特色林果业高产优质栽培,经济林、用材林及特用林经营管理,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利用,非木质林产品综合利用与林下产业经营,森林固碳,森林碳汇计量与测定等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重点研发农副产品、花卉、食用菌保鲜保质贮藏与冷链,农副产品加工标准化生产控制,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农副产品加工环境质量控制,食物安全快速检测,农副产品加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
农业服务:重点研发中小尺度天气预报与灾害天气监测,森林火灾消防,畜禽流行病、传染病疾控,农业水资源服务管理,土壤退化监测与施肥管理,农业信息化与信息服务等技术。
(五)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
重点研发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尾矿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氟硅资源综合利用,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业水循环利用和污水减排,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安全利用,空中水资源开发,工业余热余压利用与节能,节能减排绿色工艺等技术。
(六)环境保护
重点研发内陆高原湖泊水环境生态修复,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控制与削减,重化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废弃矿山、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工业废气脱硝(氮氧化物)关键技术,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汽车尾气净化,CO2减排,低碳,重金属污染防治,烟气排放在线检测,水质智能监控,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低成本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等技术。
(七)新能源
太阳能:重点研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光伏光热综合利用,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转换,高能效太阳热能传输,太阳能热利用及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城乡照明,热泵及太阳能互补,高效逆变器,自动跟踪、控制,太阳能并网、离网发电系统集成等技术。
风能:重点研发高原山地风力发电场建设与运营,风光互补集成,自适应风力涡轮设计制造,风电自动控制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制造等技术。 生物质能:重点研发生物质发电(以气化发电及联合循环发电为主),生物质燃料高效分解转化,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生物质直燃气化烘烤,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炭化等技术。
(八)矿冶与新材料
重点研发难处理、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高纯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特殊矿种选矿,复杂矿物选别与低品位矿富集,稀贵金属二次回收利用,连续强化冶炼、短流程冶炼工艺,有色及稀贵金属材料高精度(精密)成形生产,冶金高效短流程,高强度铝合金深加工,用于电子产品的铜基材料深加工生产,光电子硅材料制造,光电子锗材料制造,超细粉体材料生产等技术。
(九)化工
磷化工:重点研发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大型胶磷矿柱浮选,磷肥副产氟化物的高效利用等技术。
有机化工及石油天然气化工:重点研发聚甲醛改性、着色,新型催化剂合成,新型柴油添加剂生产,低灰分多品种聚乙烯醇生产,大型高效气化,催化反应与分离过程的集成与强化,石油化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
煤化工:重点研发煤基清洁能源生产,低浓度煤层气CH4 提纯生产,大型炼焦、焦炉气加工、煤焦油综合加工与新型焦化,焦炉气制甲醇/烯烃转化制乙丙橡胶生产,褐煤综合利用,煤化工热电一体化多联产等技术。
(十)现代服务业
重点研发网络安全防范,信息传输与交换安全,通信与协作,商业流程管理,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集成化,电子支付支撑平台、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数字媒体内容支撑平台共性技术,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物联网关键技术,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特色服务模式开发,数字化多媒体旅游公共服务支撑等技术。
(十一)社会发展与民生
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重点研发重大疾病防治,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及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检测及监测预警,戒毒者、依赖者脱毒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毒瘾戒断,疾病诊断基因芯片,安全有效避孕、节育等生殖保健,糖尿病、抑郁症、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药物开发,食品安全标准及检测、监测等技术。 公共安全:重点研发自然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监测、预报、快速处置和风险评估,动物疫病监测、预报、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及评估,高层建筑消防,重大生产事故防控、预警、救援,社会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应急信息平台构建等技术。
新农村建设:重点研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水源保护与饮水安全,新农村科学规划与建设综合示范等技术。
— 21—
(十二)城市建设与交通运输
城市建设:重点研发智慧城市,城镇化科学规划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人居环境构建与标准化评价,城市绿色美化工程设计与营建,钢结构建筑产品与金属塑料型材生产,建筑工程节能减排,新型低能耗围护结构体系成套节能,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墙体、板材、装饰材料、玻璃材料、钢构建筑材料生产及回收利用等技术。
交通运输:重点研发智能交通与综合运输,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隐患监控预警及救护,高原山区公路养护及防灾,城市快捷公交系统综合技术,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营、维护、预警及检测等技术。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工作将着重在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集中力量组织实施5个重大科技专项和8个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企业形成“小巨人”,打造区域创新“小高地”,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
(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科技专项是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重大产品产业化为核心(单项产品销售收入过10亿元,单个专项销售收入过50亿元),带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国家及省科技投入40亿元以上,引导企业、金融及社会资金投入300亿元左右,突破100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推动相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左右。
1.生物专项 ———生物疫苗 (1)主要内容
一是加强现有疫苗的升级换代和产能扩大工作,提升现有细菌性、病毒性等疫苗有效性、安全性的质量标准;二是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细菌性、病毒性、基因工程等疫苗及新型佐剂的研制和产业化;三是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联合疫苗的研制和产业化;四是开展疫苗生产用新细胞基质的构建;五是积极开展已在国内上市的疫苗境外临床试验研究;六是完善药效及其安全性评价、质量控制、中试等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力争4个以上疫苗通过GMP认证获准上市,5个以上疫苗完成临床试验批件,7个以上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申报临床试验研究获受理;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实现5个—10个大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形成3个—5个品牌产品系列,生物疫苗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沃森生物公司、医科院昆明医学生物所等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现有优势资源,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投资,构建生物疫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促进云南省生物疫苗产业的壮大发展。
———生物育种 (1)主要内容
一是以云南生物种质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云南生物多样性和区位优势,着力提升我省生物育种创新能力和育种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立国家良种选育创新基地,建成以东南亚和南亚为目标市场的良种输出基地;二是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为目标,建立高产优质稻米、玉米、马铃薯等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与制种生产的技术平台,实现大面积良种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我省粮食生产水平;三是利用我省优良特色畜禽资源,建立良种选育、种质遗传资源应用与快繁技术体系,推进胚胎工程和遗传物质利用等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加快畜禽新品种的产业化。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形成10个—1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稻米、玉米、马铃薯新品种和5个—10个畜禽新品种,培育10户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主要措施
依托园禾种业、思农种业、春喜农业、坤华种子、中科胚胎等骨干企业,发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云南)分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省畜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在粮经作物及畜禽新品种选育领域的作用,集聚优势资源打造云南生物育种产业链;建立以我省种子种畜(种禽)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体系,组建云南省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我省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特色天然药 (1)主要内容
一是以努力培育现代化、国际化天然药物品牌产品为目标,对已上市的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中药、天然药物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优化生产工艺、增加适应症、新剂型改进、有效性和安全性再评价、替代药物研究等二次开发;二是有重点地推进开展具有云南优势和特色的中药、天然药物1类—6类新药、以天然药物为先导物创新药物的临床前预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优先支持与缓释、控释、靶向给药等创新型药物制剂相结合的新药研发,“十二五”期间,新增10个以上中药、天然药物获得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新增10个以上中药、天然药物完成临床试验申报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获受理;三是以推进建设我国重要的云药原料基地为目标,开展以重点品种药材为主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研究,建成30个以重点品种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新增10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四是加强和完善检测等有关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力争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等10个中药、天然药物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5个以上中药、天然药物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形成5个—8个品牌产品系列,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实现中药、天然药物、药材、饮片及植物提取物等销售收入达50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特安呐、昆药集团、灯盏花生物谷公司、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骨干企业,发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云南)基地等创新平台在新药研发和名药名方二次开发中的作用,以资本为纽带,集聚优势资源打造云南特色天然药产业链;联合省内外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特色天然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取国家专项经费支持,着力打造云药知名品牌。
———花卉 (1)主要内容
一是选择具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并可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花卉企业,着力打造一批有市场、有潜力、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促进花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实现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内涵扩大型转变;二是以细胞工程育种及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为主,研发一批月季、康乃馨、百合、茶花、兰花、郁金香等花卉新品种,进一步完善花卉产业创新体系;三是开展花卉产业企业示范,促进企业生产的专门化、系列化发展,打造一批以经营大品种花卉为主的优势企业。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选育出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证书的品种60个,培育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花卉龙头企业10户以上,形成10个—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花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斗南花卉、英茂生物、杨月季、丽都花卉、明珠花卉等花卉龙头骨干企业,组建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云南花卉产业的整体升级。
2.新能源专项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主要内容
一是研制太阳能并网、离网的发电系统与成套设备;二是研发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大容量储能电池、配电系统、调频装置与变换器、逆变器、自动控制系统等产品;三是加强光电转换新材料的研发,提高硅基、锗基等材料光电转化效率;四是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量产化,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开发3个—5个太阳能光伏成套发电设备产品,实现光伏并网、离网规模发电,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云南电网公司、云南天达光伏、云南冶金集团、云南鑫圆锗业等骨干企业,组建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加快配套产业建设,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培育骨干企业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省光伏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 (1)主要内容
一是研制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力装置和设备、太阳能空调设备、太阳能干燥设备;二是开发高效太阳能集热组件、热泵和传热部件、多功能智能热力控制器、光热自动跟踪装置等产品;三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提高太阳能光热系统的热效率,拓展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应用领域;四是推动配套企业发展,形成以太阳能光热设备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企业群;五是构建太阳能光热应用研发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开发太阳能光热系统新产品5个—10个,形成3个—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太阳能光热系统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玉溪太标、云南一通、云锡同乐、云师大太阳能所等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光热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建设太阳能光热利用配套产业基地,促进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研发与产业化。
3.高端装备制造专项 ———大型精密数控机床 (1)主要内容
一是研制高精度大重型数控铣镗床、坐标镗床、立式车床和智能化加工中心、多功能复合式精密数控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等,实现产业化。二是研发高性能功能部件,实现产业化,推动数控机床产业的整体升级。三是构建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平台,引进国内外先进数控技术和机床制造技术。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新型机床产品5个—10个,形成3个—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沈阳昆机等企业和云南省高效精密数控机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以国家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以数控机床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整合全省数控机床行业科技资源,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优化数控机床产业链,推动数控机床产业整体升级,提高我省数控机床产业竞争力。
———大型铁路养护机械 (1)主要内容
一是实现连续式捣固车、道岔捣固车、高精度轨道检测车等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是研制新型钢轨探伤车、移动综合维修车、扒碴机、物料运输车、米轨捣固车、米轨双向配碴整形车、钢轨铣磨车、高效清筛机、连续式捣固稳定综合作业车、无碴轨道吸污车、恒张力架线车等产品,实现产业化。三是研制高速铁路大型养护机械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四是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发展配套产业。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开发新产品5个—10个,形成5个—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整合现有的大型铁路养护装备研发基地和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投资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自动化物流装备 (1)主要内容
一是研制智能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设备,实现产业化。二是开发自动货柜、数控分拣系统、高性能开放式搬运机器人、物流数控系统等物流关键设备。三是实现大型枢纽机场行李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关键单机产业化。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5个—10个,形成3个—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昆船集团,整合现有自动化物流装备研发基地和研发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投资合作,组建自动化物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红外及微光夜视设备 (1)主要内容
一是加大非制冷红外探测仪、新一代红外热像仪、三代微光像增张器、微光夜视仪等仪器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着力攻克非球面镀膜、光成型等核心技术,实现非制冷和制冷型探测器、新型系列镜头等设备的产业化。二是研发光电子民用化新型产品及材料,开拓国内外民用市场。三是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图像融合、红外焦平面阵列等前沿技术研发,研发新颖的器件结构、更高集成密度的廉价传感器材料,进一步储备高技术,开发新产品。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形成3个—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北方夜视集团、昆明物理所等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发挥昆明国家光电子材料及产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兵器工业集团省部共建光电子产业基地支撑作用,加大光电子民用产品研发力度,建立健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扩散机制,打造光电子民品品牌。
———半导体照明 (1)主要内容
一是研发半导体照明灯具、液晶LED背光显示器,实现产业化。二是突破功率型及超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高性能LED封装等关键技术,扩大产品应用领域。三是引进先进技术,联合开发民用化、高端化特色产品,形成半导体照明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扩大产业规模。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玉溪蓝晶科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关键技术,扩大产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发展。
———金融电子装备 (1)主要内容
一是巩固金融、财税专用打印机的产业优势,开发新型专用打印机。二是重点突破金融、财税专用设备整机方案设计、制造技术,手机支付系统、联机交易、中间业务处理、联网智能化自助服务技术,研制指纹识别及智能卡系统集成、多应用支付终端系列产品和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新设备等产品,实现产业化。三是金融电子设备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四是推动系统集成技术的配套和发展,建设国家金融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基地。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形成3个—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南天电子等企业,实现现有产品升级换代,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发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型设备,积极开拓和抢占国内国际市场。
4.新能源汽车专项 (1)主要内容
围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一是突破大容量能量存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子控制系统,油电最优分配控制,混合动力单元等关键技术。二是研发整车系统,开发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机及控制器、电控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油电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和充电站配套设备等。三是以城市公交车为重点,整合我省汽车产业资源,推动整车产业化,着力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
地。四是加强电动汽车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实现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产量达1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3)主要措施
依托东风云汽、昆船集团、云南美的、云内动力、哈电(昆明公司)等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高原型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基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及代用燃料发动机研发基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研究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基地、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支撑作用,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项目,引导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推进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发展。 5.新材料专项
———常用有色金属为基材的新材料 (1)主要内容
一是开发高强高导电铜合金、弥散强化铜合金以及高弹性代铍铜合金等铜基新材料。二是开发铅板栅合金、新型不溶阳极铅合金、铅钙合金、铅锡合金等铅基新材料。三是开发晶须氧化锌、高铝锌基热镀锌合金等锌基新材料。四是加强有机锡系列化合物、电镀用锡无机化工产品、无铅焊料及助焊剂、高级锡箔、溅射靶材等锡材精深加工产品。五是开发电子工业用铝箔、PS版铝基板、低损耗电缆铝材、无菌包装用铝箔、新型蜂窝铝板等新型铝合金材料。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铜、铝、铅、锌、锡等为基材的新材料新产品10个—15个,形成5个—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云铜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锡集团、云铝等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强资源勘探和矿山的有序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培育领军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钛材 (1)主要内容
研发生产纳米级钛粉体材料、大尺寸钛板、多规格系列化钛钢复合材料、医用钛合金等新型材料产品。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钛材新产品5个—10个,销售收入达6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昆钢集团、云南冶金集团等骨干企业,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完整产业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钛材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将我省建成重要的钛材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稀贵金属系列新材料 (1)主要内容
研发电接触材料、薄膜涂层材料、漏板材料、贵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铂族催化材料、钎焊材料、稀贵高纯金属、军工专用网(铂合金催化网、可收拢式天线用金属网)以及精密合金材料等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开发稀贵金属新产品5个—10个,形成5个—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云南冶金集团、贵研铂业等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科研机构,组建稀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一批稀贵金属新材料研发中心、国家级检测分析中心,建成我国重要的稀贵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化工新材料 (1)主要内容
研发聚甲醛工程塑料及其改性塑料,高强度高韧性玻璃纤维,实现产业化。抓住云南石油炼化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展特种树脂、特种橡胶及制品、特种涂料等石化新材料。
(2)预期效果
到2015年,开发化工新材料新产品3个—8个,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
(3)主要措施
依托云南煤化工集团和云天化集团等骨干企业,集中研发资源,围绕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突破一批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一批化工新材料领军企业,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二)组织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推动形成“小巨人”创新企业群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是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支持技术水平高、产品成长性好、单项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农业单项产品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能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科技项目。“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重点新产品开发,集中国家及省级科技投入10亿元以上,引导企业、金融及社会投入100亿元以上,突破500项关键技术,开发500个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推动相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左右。
1.生物
重点是中医药保健品和护理产品;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籽种;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籽种;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种苗;生物燃料植物种子与种苗;特色花卉、经济林果和园林植物新品种籽种(种苗);优良畜禽新品种种畜、种禽;实验动物;水产新品种种苗;遗传物质和材料;生物激素;酶制剂;生物催化剂等。
2.先进装备制造
重点是高性能机床与机械加工母机;化工大型成套设备;矿山大型成套设备;高效环保节能冶炼成套设备;20万千瓦以下水力发电成套设备;超高压特高压电缆;500千伏大型节能变压器及开关设备;铁路牵引变压器;改进电能质量的装置;非球面镜头和光学仪器设备;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水下工作机械;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装置;遥控机械及装置;盾构机;节油型多燃料汽车;自动化卷烟成套设备;农产品加工机械;新型农用机械和设备等。
3.农业
重点是优质粮油产品与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天然色素、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方便食品与休闲食品;特色热带果品;绿色蔬菜与食用菌;优质茶与茶制品;无害卷烟;核桃及坚果类深加工产品;地方优质名酒;以果汁、果浆、咖啡等为原料的饮品;高档糖果;高品质蚕丝;高档天然纤维产品;优质特色肉类食品、乳制品;天然香精香料深加工产品;园林绿化苗木;橡胶深加工产品;竹木强化板材;林化工产品等。
4.电子信息 重点是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电视、显示器;OLED头戴式微型显示器;传感器及关键部件;信息识别设备;专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
5.新材料
重点是锗、铟、硅等高纯材料;常用金属型材和异型材;常用金属基功能材料和新型高性能合金材料;镁、锂轻金属合金材料;电子材料;动力电池电极材料;超细粉体材料;金属催化材料;不锈钢、镍等复合材料;高强度增强纤维材料;高强度、高硬度陶瓷材料;新型玻璃等。
6.化工
重点是磷系阻燃剂;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降解剂与净化剂;功能塑料及改性塑料;新型可降解塑料;合成与复合橡胶产品;烯烃后加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煤基清洁能源产品;电子化学品;对人畜无害的短期降解高效农药等。
7.新能源
重点是风力发电装备及关键部件;低焦油高效生物质气化发电设备;大型集中供气沼气设备;生物质循环利用装置;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设备;生物质液态燃料与石油替代燃料等。
8.节能环保
重点是CO2、氮氧化物、硫化气体净化装置;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城市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装置;水体污染降解剂;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及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部件和装置;余热余压循环利用设备;智能节电、节水设备;节能电器;机动车节油装置;低损耗节能锅炉等。
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主要措施:一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转变以往分散投入方式,集中投向具有云南特色、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重点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专业水平,能有效配套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巨人”创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做大做强一批重点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突出亮点,以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科技显示度。三是加快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加快产业发展。
(三)强化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优势学科
“十二五”期间,要把重点学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巩固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大力进行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凸显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巩固提升我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古生物学、天体物理学、矿产地质学与地震地质学等优势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逐步打造8个—10个具有国际声誉的优势特色学科,扩大国内外影响,为我省应用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鼓励科教合作,加强资源共享,支持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争取2个—3个国家“973”项目。
———依托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基金平台,为我省高校和研究机构与省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高层次学术研究和合作创造条件;通过国际合作,与国外高水平学术机构和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提升我省基础学科研究水平。
2.进一步提升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根据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部署,在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特色领域形成一批紧跟国际前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国内领先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成50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大力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大力争取获得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计划的支持,充分调动和激活各类创新要素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围绕我省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等应用研究领域,开展云南民族、民间医药学典籍整理、医理与药物利用研究,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科研网络,开展突发性、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开展重大地方病、职业病、毒瘾戒断技术研发活动;加强防灾减灾新手段、新方法研究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城市水资源安全及循环利用技术,城市智能交通技术等涉及全民健康和环境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
3.进一步完善知识创新基础条件平台
———争取国家支持在国家实验室建设上取得突破,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云南特色和优势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强对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调整、完善和提升,力争使现有的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实验室等成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研发平台。
———进一步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在重点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中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研发体系;支持重点实验室建立面向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云南省技术创新工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和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在行业中拥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推进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组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围绕重大专项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组建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科技资源,组织瓶颈技术创新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链,推动产业整体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生物疫苗、太阳能利用、自动化物流、电动汽车、钛材、工业“三废”资源化循环利用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支柱产业组建烟草、医药、磷化工、煤化工、矿冶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组建花卉、橡胶、咖啡、茶叶、食用菌、蔗糖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平台,集中力量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建设适应我省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与创新需要的研发及服务平台。一是大力提升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水平,实施一批贯穿上中下游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打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和壮大。二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滇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与我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合作,联合创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逐步形成长期性、全方位的联合研究开发机制。三是以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完善体制和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构建和完善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大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金融支持;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布局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4.加快创新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继续推进各类创新园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软硬环境,提高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推进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大院名校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建成集人才、技术、资金、产业化“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云南科技创新园,为提升我省整体科技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水平的公共研发平台支撑。
———建设国家国际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基地。吸引和聚集全球科技资源,形成引资、引智、引项目、引技术四位一体的对外开放科技新格局。 ———推进高新技术园区提质升级。促进昆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二次创业,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园区创新能力;推进昆明经开区、玉溪、大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曲靖、红河、楚雄等各类创新园区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及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加强红河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和辐射能力;完善玉溪、昭通、丽江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各项功能,推动示范园区的专业化发展;结合各地优势特色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发展文山三七产业园、云南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杨林工业园、曲靖煤化工工业园等一批规模适度、带动性强的特色专业园区。
(五)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全力打造包括政府科技宏观管理、政策法规、知识产权、科技信息、投融资、技术转移、成果孵化、中试推广、生产力促进、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一体化、信息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创新服务机制建设。
1.加强公共科技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科技管理与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云南省科技信息大楼,使之成为集科技信息服务、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咨询、科技人才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综合服务枢纽。
———加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对现有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应用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等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有制度保障、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面向全省科技人员开放共享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
———加强综合性科普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及科普长廊等公共设施的作用,完善农业信息及技术服务平台,支持边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科普设施建设,更多地面向农村、社区和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工作。
2.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综合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重组、优化、整合我省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推进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在高新区、经开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现代农业园区等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外部创新创业资源向园区内集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生产力促进与成果转化服务;联合行业协会力量,加强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大力推动行业(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的有生力量,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升级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3.完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大力扶持建立本地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吸引国内外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我省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技投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等中介服务方式和运作机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法律、市场需求、技术产品竞争情报分析、风险及效益分析等服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对接,推动我省科技投融资体系和科技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
4.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专利技术代理、推广和专利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建设,打造一批骨干型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咨询、知识产权代理中介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新机制及服务网络,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全过程的法律、政策、技术服务及评估、融资服务;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服务,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输出服务,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技术引进、合资合作服务;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包括知识产权基础信息、重点行业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国内外知识产权竞争态势分析、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分析及预警预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跟踪、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六)优化区域科技发展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小高地” 按照“产业集聚、城市辐射、园区带动、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的发展思路,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结合重点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彰显区域特色,以点带面,着力打造滇中科技创新区,同时鼓励各州(市)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大力实施富民强县工程和党政一把手工程,逐步发展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小高地”,逐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以昆明为核心,着力打造滇中科技创新区。围绕把昆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创新产业基地,提升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其他各类创新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区。力争使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科技创新区的创新能力及科技进步水平达到国内大中城市中上水平,成为集合国内外资本、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才的核心区域,以及面向全省其他区域的辐射中心。各州(市)重点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加强与滇中科技创新区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着力加强和完善产业化研发平台,大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承接省内外产业和技术转移,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小高地”。
五、保障措施
(一)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1.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围绕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民营科研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等方面完善政策和法规,加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的落实力度,大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2.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推进产业化的综合目标转变。加强州(市)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落实法定财政科技投入等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力度,完善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激励和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不同层次的培训及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科技管理工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围绕“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发展的重点,调整优化科技计划设置,在重大专项、重点新产品开发、创新强省、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富民强县、社会发展、对外合作、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形成科技计划配置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及监管监察制度,提高科技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使各类科技计划的设置与“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有效衔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实行分类指导,完善财政科技经费拨款方式,对具有直接经济效益、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探索实施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事后补助和风险补助等支持方式,建立科技项目政府采购机制,形成预算监督、内外审计监督和社会公共监督相结合的全程监督机制。
3.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管理模式
制定和发布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管理办法,在每年安排的科技资金中,集中省级科技预算拨款50%左右的资金设立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资金,带动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资金的投入;制定和发布指南,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投向和科技资源要素的聚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过程予以优先支持,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
4.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规划按预定目标实施
建立科技项目(专项)管理中心,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由科技项目(专项)管理中心对项目(专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增强科技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编制建设创新型云南专项行动(二期)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和权限,确保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 1.创新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思路
依托云南科技创新园、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等创新载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围绕我省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建设,建立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平台(基地),进一步拓宽我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领域;通过制度创新和环境营造,吸引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以多种方式,与我省科研机构共建平台、共享资源,从单一的项目合作上升到平台合作,使我省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合作、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交易、人才集聚的桥头堡、创新高地和辐射源。
2.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提升国内外科技合作层次
借国家启动中国与东南亚科技伙伴计划的有利时机,完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机制,搭建中国—南亚科技论坛;积极与发达国家的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大院名校、著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进项目合作与人才引进和培养;组织实施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与技术骨干海外(短期)培养计划,选派一批科技人员赴海外短期访学;引导有条件的州(市)积极参与泛珠三角、滇沪等区域科技合作。
3.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提升国内外科技合作的规模与层次
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企业(集团)、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等的多层次科技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科技要素“走出去”和“引进来”。同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对外合作,吸引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融入我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不断提高全省对外科技合作的规模、层次和水平。
(三)强化多元化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1.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将财政科技投入经费增长列入预算,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新机制和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扩大投入增量,创新政府科技投入模式,提高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变单一无偿投入为多元化组合投入,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省和州(市)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享受优惠政策的审查、退税程序和运作机制,落实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设备更新税前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
2.进一步加快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 实施我省科技型企业上市的“点睛工程”,扶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云南省科技型企业上市服务机制,按照“筛选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鼓励科技型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争取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充分发挥我省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选择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辅导。尽快成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试点,为园区内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融资服务。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集合债券,以及开展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信托产品等其他形式的直接融资,力争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我省技术产权交易基础平台建设,建立网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结合,助推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3.进一步推进科技保险工作
探索科技投融资及担保风险分担保险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层次的风险保障。积极推动我省有条件的城市进入国家科技保险城市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鼓励我省保险机构将科技保险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适合科技型企业融资及实际需要的业务;鼓励科技型企业积极参加科技保险投保,允许将科技保险费用纳入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并按照有关政策给予适当补助。
4.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科技信贷
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信贷服务中心,建立符合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评审体系。鼓励我省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科技信贷支持的力度,对经国家和省立项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成长性好,从事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应用的科技型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结合我省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明确和完善面向科技信贷支持的有关政策规定,深化银政、银企合作,拓宽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渠道,争取更大规模的科技信贷资金。对融资需求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鼓励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进行支持。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新兴领域开展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等新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技能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2.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
坚持激励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规范知识产权的获取、利用、管理和保护,完善产权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依法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
3.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有可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活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支持新获取的发明专利、新登记的软件产品、动植物新品种等进行产业化开发;加强专利等知识产权数据库及其网络化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加工和战略分析,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水平。积极支持省内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支持省内企业、院所承担国家与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加强省级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建设。
4.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区域示范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县(市、区)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先导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机制。
(五)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引计划,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1.建立与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长效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建立省内培养和国内外引进、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引体系。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重大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把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切实落实各项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营造激发人才活力的优越环境。
2.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计划
制定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培引计划,大力吸引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来滇创业,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实施“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在各自学科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中起骨干核心作用的高端科技人才来滇工作;继续加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创新团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着力培养我省科技创新领军、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并通过对创新团队的培养,提升中间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和加强我省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再教育工作力度,大力培养面向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创新和技能应用型人才队伍。
3.加强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
依托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实施百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引进有关院士专家“入驻”企业,搭建企业和院士专家之间的科研合作、技术交流、成果转化、重大课题论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着重解决我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企业高层次人才、技术资源、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快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高技术企业孵化园等载体的建设步伐,为我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和创新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