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精选)

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精选)

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第一篇: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连锁董事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于连锁董事关系网络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连锁董事关系网络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同时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影响。

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

第一篇:连锁企业战略管理技术

连锁董事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

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于连锁董事关系网络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连锁董事关系网络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同时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连锁董事与技术创新、连锁董事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等研究领域出发进行综述。希望完善连锁董事理论研究,并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连锁董事;技术创新;公司治理

一、引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创新经营一直备受众多企业家的追捧,在技术创新研究的道路上,很多学者专家也是竭尽全力寻求更多突破。连锁董事作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课题,在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发现,连锁董事作为企业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决定因素在于企业公司的治理水平,因此三者之间是否有必要的联系,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连锁董事与技术创新相关性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连锁董事的研究主要源于企业间的社会网络关系研究,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连锁董事的重要性。Useem(1984)指出连锁董事的主要作用是在企业间进行信息传递。通过连锁董事传递的企业信息为公司提供了关于其他企业行为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Yeoetal(.2003)发现,在法国企业中董事会之间常常通过共同的董事会成员相互分享CEO服务。而且在1999年,法国公司中就有1/2的公司存在这种连锁,超过50%的公司至少有一个连锁董事关系和80%的CEO兼任主席一职,这给CEO在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中更大的管理权限,更积极地影响公司的业绩。LuciaBellenzier、RosannaGrass(i2014)通过意大利1998~2011年间企业间连锁董事网络的演变,发现随着时间的转移,网络的稳定性是企业间兼任多个职位的董事即连锁董事维持的。卢昌宗和陈仕华(2009)发现超过80%的上市公司都有连锁董事,这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已经形成一个基于连锁董事而形成的网络。朱金菊、段海艳(2013)则从多个角度分析连锁董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连锁董事薪酬、连锁董事学历、连锁董事规模和连锁董事占董事会比例均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连锁董事是因个体成员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董事会任职而形成的企业间网络关系。在企业集群当中,企业间因连锁董事而形成的网络能够给企业提供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所需要的外界信息。通过连锁董事关系网络取得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战略计划及经营方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提取更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以实现企业自身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功能。连锁董事为企业带来的外部信息还可以与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相联系,创造出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同时,研究表明连锁董事的网络特征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连锁董事的中心性特征,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中所处位置越是趋近于中心位置,其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对其他相关联企业的影响力也就越强,所以说处在连锁董事网络中的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优质资源。然而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连锁董事与技术创新相关性研究较少,大多数为社会资本、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等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研究。而这些与连锁董事在概念上和实质区分中都有很大的重叠性,比如连锁董事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连锁董事也占据了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绝大多数。

(一)董事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依据社会资本理论,董事会社会资本是董事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的总和(Coleman,1990)。董事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其关键点在于社会资本带来的信息资源,因董事会社会网络扮演了信息联结、减弱社会风险以及外部不确定性角色,因此它在企业多样化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Baysinger、Butle(r1985)研究发现,能在其他企业兼职董事的董事往往具有较高的声誉,他们能够为企业获取关键资源,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等,这些资源能够为企业在制定关键性的决策时提供重要援助。良好的连锁董事关系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声望,还能提高企业资源共享的程度,从而为企业制定高质量的研发项目投资决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Hill-man(2005)等从董事会社会资本的多个角度分析,发现董事会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企业的绩效越高。董事会在政府机关拥有的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迅速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信息,为董事会制定正确的研发投资决策做好铺垫。Wincent等(2010)在对53家中小型企业的董事会进行纵向研究时发现,董事会的一些特征能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且提出了董事会中存在的连锁董事对技术创新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且董事会的异质性、董事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国内关于董事会社会资本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周建等(2010)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将董事会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了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影响水平。他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董事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职业背景、异质性等特征都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段海燕(2014)将董事会社会资本分为董事会内部社会资本和董事会外部社会资本,并提出董事会外部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连锁董事。李垣(2004)提出企业创新活动(主要指创新决策),一般而言,董事将以企业家的身份作为企业创新的决策主体出现在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多数情况下是非程序化的。李永强(2011)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中发现,在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中,强连带关系有利于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共享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加强关系成员之间的信任,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家的决策自由。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决策自由度的降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而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新思想束缚反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是社会资本的三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刘俊杰(2013)从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达高性、广泛性、异质性及关系强度等四大方面分析,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达高性、广泛性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以上分析,董事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企业间知识类资源、资产类资源及社会资本等资源的集聚,这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源获取”对董事会社会资本与创新能力起到了中间转换作用,有助于高质量决策的产生。即董事会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研发投资决策的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

(二)外部董事与技术创新。Zahraetal(.2000),JohanBraet(2012)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的创新能力正相关,当数目达到11之后,呈现负相关。Zahra,S.A、Neubaum,D.O(2000)进一步提出外部董事的知识和经验也会与内部董事形成互补。扩展董事会的视野,提醒经营者抓住创新机会。因此,学者们推论,增加外部董事数量有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Heralin、Weisbach(2000)两次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外部董事占主导地位的董事会,在公司绩效下降面临重组等投资决策能较好地发挥作用。Wright.P、Ferris,S.P、SarinA(1996)提出外部董事的存在可以监督和制约内部董事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出现的放弃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Adams、Harris等和Raheja认为外部董事发挥有效治理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条件就是要获取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在董事会集体决策的框架内,可以把外部董事当作一个利益共同体,代表出资人的利益,把内部董事当作另一个利益共同体,代表管理层的利益,并且内部董事相对于外部董事具有信息优势。Hoskissonetal.(2002),Zahra(1996),LiandSimerly(1998)等人通过对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研究结果证实,内部董事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而SvenH.DeCleyn&JohanBraet(2012)的实证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外部董事占董事会多数席位可在董事会的投资决策过程中有效制衡内部董事,并对投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当信息获取成本较低或者知情概率较大时,外部董事能更有效地发挥监督和咨询职能,这一点支持Duchin等的实证研究。杨建君、刘刃(2007)实证研究外部董事数量与企业创新决策关系后发现,外部董事数量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是由董事会结构和规模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董事的影响是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进行研究的。方伟(2014)在研究外部董事治理与公司投资决策效率的关系中得出以下结论:外部董事的存在可以起到监督制约内部董事的作用,通过对内部董事治理决策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决策,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外部董事对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关键在于其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发挥。综上所述,外部董事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内部董事的影响,其中外部董事的监督职能与咨询职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外部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积极影响源于其对外界信息资源获取成本较低及对行业或者企业集群的概况知情概率较大,从而直接决定了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和咨询作用的发挥。

(三)独立董事与技术创新。Schoorman(1983)认为独立董事本身具备的特点就是其掌握信息的广泛性,这不仅可以为企业获取关键信息及资源提供便利渠道,同时也减少了企业间资源转换的交易成本与协调成本。Yangmin.kim(2007)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源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同时独立董事本身所携带的外部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优质的社会网络关系。Yuva(l2007)在对独立董事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对独立董事的股权激励水平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就越多。赵旭峰和温军(2011)在对董事会运作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时,通过对2004~2008年501家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越多。通过以上研究可知,独立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验证。而独立董事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哪些方面,此后也有很多学者给出相应的答案。王永明、宋艳伟(2010)运用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中规模、薪酬、年龄以及任期等特征要素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影响,验证了独立董事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独立董事的任期、独立董事的年龄。陈运森、谢德仁(2011)发现,在独立董事构成的社会网络关系中,企业的独立董事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就越高。独立董事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度代表了其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高效的咨询、监督功能。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在企业中更有威望和说服力,因此他们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有很强的影响效应。高管团队也囊括了连锁董事。自Hambrick和Mason提出“高阶理论”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战略及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学者也研究了高层管理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雷辉、刘鹏(2013)通过从多个角度分析高管团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高管团队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异质性与职能背景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学历、科学与工程专业背景以及输出型职能背景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而高管团队任期与技术创新不存在显著影响。当然,根据高管管理团队的概念划分,它囊括了企业的股东、董事会成员及正副总经理等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有发言权的高层领导者。分析与连锁董事相关的各种概念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社会资本、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其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因此,连锁董事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影响要借助于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

三、连锁董事与公司治理

连锁董事的研究是基于社会网络研究,连锁董事与公司治理相关性联系也是在社会网络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公司治理准则的制定和治理结构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社会网络形态存在的关键形式之一就是连锁董事。Pfeffer、Salancik(1978)提出连锁董事构成了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同时也承载了知识和信息并提供了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的平台。WalkerReview(2009)提出连锁董事网络在构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还进一步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行为进而影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段海燕(2014)认为连锁董事关系网络有利于董事会资源提供职能的行使,进而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由于在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直接影响董事声誉和非正式影响力的获取,因此董事在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影响其监督动力Kraekhard(t1992)。董事在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中越处于中心位置,越能够获取有关治理行为的资源、信息和知识,进而积累的个人声誉及声誉价值越高。出于声誉考虑,声誉越高的董事越有动机对经理层实施监督Yermaek(2004)。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通过对“2010年上市公司十佳优秀独立董事”的网络关系的分析而发现董事网络对公司的治理行为和效果确实有着重要影响。陈运森(2013)发现连锁董事网络从管理层监督和政策建议制定两个方面对公司治理有效性产生影响,但证据并不统一;而连锁董事———管理层的私人连带关系降低了董事会独立性,更多地带来了负面作用。任兵(2005)同样提出了连锁董事网络对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影响效力。他在文中指出企业拥有的连锁董事数量越多,企业嵌入连锁董事社会网络的程度就越深,影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效应也就越大。同时他还指出,连锁董事在企业董事会中的比重越大,其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也越大。这一比重较大,预示着企业受到社会网络资源的影响就越大,那么在这一社会网络中所承载的先进实践或创新就有可能被企业采用。这一观点也暗示了连锁董事通过影响企业公司治理进行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相关性关系。

四、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

Fagerberg(2005)指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先期投入,是否值得投入、投入多少资金等均是一定决策体系的产物,这种决策体系通常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的,因此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Tylecote等(1998)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权、责、利配置必定是在公司框架内运作的,因此公司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利益分配和权力配置具有决定性的影响。Belloc(2011)认为,从企业内部来看,创新取决于个体是否投资于创新项目,个体如何将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整合到企业里,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公司治理体系来决定的。因此,董事会公司治理层面带来的创新信息和决策是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此后,学者们从公司治理的不同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Zahra(2000)考察了1991~1997年231家美国中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研发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也即中等规模的董事会对创新活动最有利。Lane(2008)研究认为,两职兼任可以强化控制权,减少冗余程度,提高行政效率,两职兼任更有利于做出灵活的创新决策,与创新绩效正相关。Zahra(2000)认为两职兼任容易导致权力的过于集中,对管理层缺乏制约将造成决策的随意,因此说两职分离有利于决策理性化,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同时,BebchukandFried(2003,2004)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即CEO两职的分离,企业的投资效率会有明显提高。国外文献中关于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中,一致认为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结论不一致。杨建君(2002)和魏峰(2004)认为,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投入决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家的决策意识决定的。徐金发(2002)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企业经营管理者持股水平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外部董事数量、CEO两职状态都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饶育蕾、王建新(2013)在对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的过程中从CEO两职状态出发,研究CEO两职状态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证实:CEO在过度自信的情况下,CEO两职合一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决策效率。杨建君(2007)指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属性,对管理者的激励势必会影响其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逐渐分离,由此公司则代表所有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的需求产生,从公司董事会的执行监督到对高级经理制订激励计划等内容都属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的范畴。作为上市公司自主性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优化信息在投资者中间的配置,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保证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合理采纳投资者的良好建议。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发挥监督权和建议权,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更有效地创造公司价值,减少信息不对称,理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选择逻辑和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投资效率。综上所述,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中,重点多在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上,忽视了公司治理中“资源传递”的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的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上,对于公司治理的资源效应很少触及,其资源效应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依然有待深入探讨。

五、总结

总结归纳连锁董事相关研究成果后可知,已有的连锁董事研究多是围绕国外连锁董事成因和效果展开,从而为全面、深刻认识连锁董事的角色与功能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但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Dosi,1988),那么连锁董事关系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影响产生的条件以及影响机理是什么?公司治理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引导企业通过理性建立企业间连锁董事网络关系,充分利用网络中所蕴涵的社会资本来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关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因此探讨连锁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对于发展与完善连锁董事理论与实践,对于认识连锁董事在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对于帮助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4]于飞.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基于组织间网络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3.8.

[5]盘江河.企业连锁董事内涵及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

[6]杨勇,达庆利,周勤.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

[7]陈运森,谢德仁,黄亮华.董事的网络关系与公司治理研究述评[J].南方经济,2012.12.

[8]包凤耐,彭正银,韩炜.连锁董事网、关联方网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J].网络经济研究,2013.12.

[9]谈蓉,谈毅.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通讯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技术经济,2012.28.1.

第二篇: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

A:逛商场,从商场的门进来,商场正在搞节日促销活动,热闹非凡,A边浏览各品牌店铺边欣赏,(B-D学生扮演店铺穿着本店品牌服饰的营业员),A边浏览边欣赏B-D的模特兼营业员。觉得B店铺的衣服过于华丽不适合自己学生穿着,C店铺过于正装,D店铺服饰适合自己这类的年轻女孩,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套为接下来的生日聚会做好准备,最终选择在D店铺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款式。回到学校后,同学们都对A同学的穿着感到羡慕。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1:进入商场和四家店铺,感受了商场和店铺的装饰打扮,对商场和店铺的品味形成一种感觉,可以感受到商场和店铺的高档,认为商场和店铺有品味。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2:A同学在比较了四家店铺的衣服款式后,做了一个比较判断,最后才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最后采取了购买行动。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3:购物回来,当A同学穿着刚买的D品牌服饰,得到了很高的回头率,心里美滋滋的。

案例:

A4:营业员的不诚信行为和恶劣的服务态度给张大妈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最终失去了张大妈这个忠实的顾客。

案例:

A5:商场和品牌培养一个顾客不容易,而失去一个顾客却是非常的容易,这给商场和品牌的经营者提出了一个警告。

案例启示

A6:顾客是上帝

A1:A2

A1扮演顾客,A2扮演营业员,A1想要换试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叫A2去拿,A2只顾自己和别的营业员聊天,对A1的要求置之不理,引起与顾客的冲突。

A3:A4

A3作为顾客,在一款鞋子面前挑了36码的鞋子和35码断货的鞋子,最终挑了仅剩一双的35码鞋子,结果在结账后营业员错拿了36码鞋子给顾客,顾客回家后一看拿错了,就拿回到商场,要求营业员更换35码鞋子,由于营业员要从别的商场调货才能弥补失误,而两个商场之间的路程较远,营业员借故不予退换,引起与顾客的冲突。

A5:A6

A5作为顾客,因所购买的商品过期,要求超市营业员退货,营业员不予退货引发的冲突。

引起冲突的原因

A1:营业员服务态度有问题A3:营业员工作失误A5:商品质量问题

在第二个情景中,如果我是当事的营业员,我会认真听顾客的要求后,向顾客陈述这样的事实,更换35码鞋子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更换好,且因为路程较远,需要一定时间完成相关调货程序,建议顾客耐心回去等待,保证1-3天内调货完成再告知顾客来门店换货,或者按照退货程序予以退款,将主动权拿回到自己手上,这样避免与顾客发生冲突。

在第三个情境中,如果我是当事的商场主管,我会认真听顾客的要求后,先真诚的向顾客道歉,并对顾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当事营业员采取一定的处罚,最大限度地保留住顾客对商场的忠诚。

第三篇: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心得

首先,我们要自报家门,然后我们再谈谈 《经管二十条的感想感悟》以及来这边的改变。

比如: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王某某,来自江西,我的推荐人叫张某某。 接下来我也来谈谈经管二十条的感想感悟以及我来这边的改变。

《连锁业经管二十条》前十条叫我们如何做人,后十条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业也有行业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各位新老朋友都知道,国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来管理我们,是这1040来管理我们。外面传统企业或公司都是以人的方式来管人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今天这个生意是在钱管人,也就是自我保障,自我约束自己,也就是行业所说的自侓,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别说20条,就是200条也没用。。。。。。

生活经营管理,就简单的六个字。生活有我们自我选择,你看外面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们来从事这个行业,买一份是3800,买满份是69800,穷人也是如此,买一份是3800,买满份也是69800,这个行业讲究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经营的意思是个人操作技巧,你若想生意红红火火,就必须拥有好的经营管理手段。就像你来到这个行业一样,想要经营好,就必须天天带着目的出去学习,若是你天天走出去的理念是只跟大家聊聊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若是聊家常,我们在家也可以。何必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呢?。。。而管理的意思是教你如何管好自己,如何约束自己,如何教你理财。。。管理管理,即管又理 想要管好自己,就得靠自己,外面的生意也离不开管理....而这个生意你只要管好你自己的三个合作伙伴就可以了。这个管理可以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牵制,相互约束。。。。

第四篇: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文化部《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通知全文:

文市发〔2009〕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市文化

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为推进网吧行业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加强网吧连锁企业的规范与管理,现将《网吧连锁企业认定

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九年九月七日

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下简称“网吧”)管理,推进网吧连锁企业健康发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网吧连锁企业是指在企业总部的统一管理下,按照连锁经营的组织规范,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形象标识和统一计算机远程管理的形式,由企业总部或其分公司、子公司全额投资或控股开设的直营门店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投资管理企业。

特许或加盟等形式的连锁网吧经营单位不在本办法调整范围内。

第三条 国家扶持和鼓励网吧的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支持和引导非连锁网吧向连锁业

态发展。

第四条网吧连锁企业应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服务管理体系,为促进网吧行业规范发展,提高我国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做出贡献。

第二章 组织与实施

第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工作,主要职

责为:

(一)负责全国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公布和年审工作;

(二)指导各地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工作,接受网吧连锁企业备案;

(三)受理有关举报,受理对认定结果或年审结果的复核申请;

(四)根据网吧连锁企业发展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适时修订网吧连锁企业认定条件和相关政

策。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主要

职责为: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和年审工作;

(二)将本行政区域已认定的网吧连锁企业名单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申报认定全国网吧连锁企业的申请提出初审意见;

(四)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有关举报;

(五)协助其他认定机构调查本行政区域网吧连锁企业直营门店审批及管理情况。

第七条 国家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网吧连锁经营业态的发展:

(一)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制定网吧总量布局规划时,优先考虑发展网吧连锁企业。网吧连锁企业

可依据有关政策开展直营门店布点工作;

(二)鼓励网吧连锁企业兼并、收购、控股单体网吧经营场所,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为其提供简化便

捷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三)鼓励网吧连锁企业在政府部门指导下,承担相关公益性上网服务职能;

(四)研究出台网吧连锁企业的其他优惠和扶持政策。

第三章 条件与程序

第八条申报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二)全资或控股的直营门店数在本行政区域内不少于5家或省级文化行政部门规定的最低数量;

(三)符合连锁经营组织规范;

(四)所有直营门店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未受过有关部门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

例》做出的罚款(含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

第九条申报全国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的企业,除满足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

(二)全资或控股的直营门店数不少于30家,且在3个以上(含3个)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

有直营门店。

第十条申报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的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申请书;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等有关证明材料;

(四)网吧连锁企业投资或控股直营门店证明材料: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企业经营情况;

(五)直营门店相关材料:名单列表、各门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主

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六)连锁经营规范制度:统一的财务制度,具备可联网的计费软件系统与技术管理软件的说明文档、服务器架设地址、托管或线路租用合同及客户端分布情况等资料;

(七)自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所属直营门店未受过罚款(含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的声明;

(八)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申请认定为网吧连锁企业的,应向总部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规

定的相关材料。

依据文化部2003年《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文市发[2003]15号)批复的全国连锁网吧经营单位,申请认定为全国网吧连锁企业的,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直接提出认定申

请。 第十二条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

处理:

(一)属于本行政区域网吧连锁企业认定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受理,并按照第八条、第十条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20日内完成认定审查,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二)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将不予受理的意见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

内容;

(四)对符合全国网吧连锁企业认定条件的,审查申请材料齐全后,于20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务

院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交的全国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申请,按照第九条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20日内完成认定审查。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在认定审查中,可向网吧连锁企业直营门店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其他权威中介机构进行核查。上述审查方式不计入认定审查时间。

第十四条 省级或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本级通过认定的网吧连锁企业颁发认定证书;未通过认定的,

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认定结果须向社会公告。

第十五条经认定的网吧连锁企业因调整、分立、合并、重组等原因发生变更的,应在每年年审前向

其原认定机构办理变更手续或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六条 网吧连锁企业认定实行年审制度。各级认定机构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对已批准的网吧连锁企业进行年审,对认定合格的企业在认定证书和符合条件的直营门店名单列表上加盖年审专用章,对认定不合格的企业停止其网吧连锁企业资格。

第十七条 企业对认定结果或年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布后一个月内,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提请复核的企业应当提交复核申请书及有关证明材料,受理机构调查核实后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八条获得网吧连锁企业认定证书的企业,因经营能力等原因,不能达到认定所要求的网吧连锁企业条件的,应主动报告,由原认定机构终止其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九条参与认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守网吧连锁企业的商业秘密。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网吧连锁企业认定资格等行为。

第二十条已认定的网吧连锁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认定机构或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取消其资

格:

(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二)倒卖网吧牌照,为非本企业投资或控股的单位或个人申办网络文化经营许可的;

(三)其所属直营门店一年内累计5家次或直营门店总数的10%以上的门店受到文化行政部门罚款(含

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的。

被取消网吧连锁企业资格的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在2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或者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

及相关责任人担任主要职务的企业的认定申请。

第二十一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网吧连锁企业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其所在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公益性上网场所管理办法、网吧连锁企业所享受的其他优惠政策由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

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网吧连锁企业认定证书由文化部制定。

第二十四条各省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文化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5日起施行。

第五篇:连锁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连锁经营餐饮企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餐饮企业形式,其连锁体系是由总部和连锁店组成的有机体系。总部是连锁体系的管理机构、配送中心和信息沟通中心,是整个连锁体系的核心,连锁餐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形成集团优势,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连锁经营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应围绕实现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的经营目标展开。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生存、获利和发展,财务管理应围绕此目标完成对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运营和分配工作。

一、 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的经营方式

连锁经营餐饮企业是一种新型餐饮企业形式,在目前还外于初级发展阶段,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的经营方式,目前基本上分为子公司经营方式、分公司经营方式和加盟店经营方式。在中国加入WTO后,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上一些知名连锁餐饮企业抗衡,又产生了自由连锁经营方式。

1、 子公司经营方式

子公司经营方式是指总部通过投资关系,对子公司的资产和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子公司根据经营需要取得法人营业执照,开展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总部通过对子 公司下达各项经营指标并对此进行绩效考核来进行管理。总部集中对商品进行采购,根据子公司需要进行统一配送,按照内部价格进行商品结算,总部集中对子公司 的经营成果进行汇总核算,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按投资比例全部或部分享有子公司的净利润。子公司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在经营所在地纳税、编制个别会计报表。

2、 分公司经营方式

分公司经营方式是指总部通过投资关系,对分公司的资产进行控制和人员的管理,总部对分公司进行内部会计核算,并对确定的经营指标进行考核,以确定各分公司 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总部集中对商品进行采购,并根据分公司经营需要进行统一配送,总部统一对分公司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会计核算,统一纳税、编制个别会计报表,全部享有净利润。分公司根据总公司的安排开

展经营活动,不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取得的销售收入全部上缴总部,劳动报酬由总部根据经营指标考核情况直接发放。

3、 加盟店经营方式

加盟店经营方式是指总部以商誉做投资,以收取加盟费的形式吸收加盟店,以达到扩大经营规模的一种经营方式。总部集中对商品进行采购,根据加盟店经营需要进行统一配送,按照较为优惠的价格进行结算,总部和各加盟店各为独立法人,各自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总部在业务上对各加盟店进行管理、指导。

4、 自由连锁经营方式

自由连锁经营方式是指由若干个完全独立的零售餐饮企业为增加其知名度,增强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在经营完全独立的情况下,结成连锁体系,统一使用餐饮企业品牌、统一进行渠道的一种经营方式。

二、连锁经营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方式

由于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同,其核算方式也不相同。依照连锁经营餐饮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同,分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两种方式。

1、 独立核算方式

指总部实行独立的,部分统一的会计核算,基层店实行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总部和基层店都应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总部通过投资活动与基层店形成各自的经济关系,总部的投资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基层店收到投资增加“实收资本”科目。总部对经营所需商品实行集中统一采购,按需要为下属基层店统一配送商品。按内部商品价格进行结算,并按配送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或普通发票。基层店凭发票增加库存,按独立会计进行核算,月未计算并结转当期经营成果,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将当期实现的利润上缴总部。总部收到基层店上报的利润和财务会计报告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 非独立核算方式

非独立核算方式是指总部实行独立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基层店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经营中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均向总部报账核销。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总部会计机构应对各基层店的经营过程实行内部会计核算,以考核其经营成果,确定其劳动报酬,根据经营需要为各基层店建立

定额备用金制度,基层店实行报账制,不设会计机构只设一核算员,可以设置部分辅助会计账薄,负责上缴经营收入,核算本部门的经营费用,发放人员工资,保管本部门使用的备用金等。总部拥有本餐饮企业的全部经济资源或控制权,总部对经营所需商品实行集中统一采购,按下属基层店经营需要统一配送,库存商品的实物转移时,只对其明细科目进行调整。基层店开展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全部上缴总部。总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

在实际操作中,各连锁店经营餐饮企业往往根据自身情况,综合采取以上两种核算方式。

三、 连锁经营餐饮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对于连锁零售餐饮企业至关重要,货币资金是连锁餐饮企业资产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餐饮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离不开货币资金的支持,如购买商品、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等,没有货币资金的储备,就无法保证餐饮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货币资金是餐饮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岗位分工控制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2)、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 授权批准控制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2)、明确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

3、 现金控制

(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

(2)、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并严格执行。

(3)、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4)、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5)、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

4、 银行存款控制

(1)、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分别设立基本户和一般存款户,并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

(2)、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 票据控制

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6、 印章控制

(1)、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严格履行签字盖章手续。

(3)、制定印章管理规定,下发印章保管人岗位责任制。

7、 监督检查

(1)、定期检查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2)、定期检查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3)、定期检查印章保管情况。

(4)、定期检查票据保管情况。

(5)、通过餐饮企业内部银行或餐饮企业ERP系统及时掌握餐饮企业每日货币资金收支情况。 如何确定合适的加盟费用,对总部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特许事业的顺利发展。因为投资者在费用方面通常相当敏感,费用定得太高,投资者不能获得预计的利润,自然不会对该项业务感兴趣,即使加盟进去,不久也会退出;若费用定得太低,总部收益受损,甚至无法弥补所提供服务的费用开支,将会得不偿失。无论如何,总部都应该尽早拿出一套合理的收费方案,确定加盟费用水平及收费方式,以便制定出合理的预算,弥补其管理费用,并取得足够的盈利。

加盟者向总部交纳的加盟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加盟金。

也称为首期特许费,是加盟者在加盟时向总部一次性交纳的费用,它包括加盟者有权使用总部开发出来的商标、特殊技术等费用,体现了加盟者加人特许系统所得到的各种好处的价值。这笔费用各个总部都不相同,如日本“7-11”公司加盟金为300万日元,“Seicomart”公司250万日元;“吉野家”公司150万日元;“家庭市场”公司只有50万日元。

2.保证金。

作为今后交纳各项费用及债务的担保,同时也带有总部向加盟店所提供商品的预付金性质,数量各公司不等,如“Seicomart”公司、“家庭市场”公司为250万日元;“吉野家”公司75万日元。合同中止时是否退还,情况也各不相同,依据双方的合约而定。

3.权利金。

是总部对加盟店进行经营指导而收取的费用,由加盟店按期交纳。权利金的计算方法依行业不同而不同,如便利店一般为毛利的30%-50%,快餐店一般为销售额的5%-10%,出租业按租金收入的6%-8%;小酒馆按店铺面积收取,还有定额包费等。

4.违约金。

如违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及禁止事项,按合同规定向受损害的一方交纳违约金作为赔偿。

5.其他费用。

如店铺设计及施工费、培训费、广告宣传费、设备租赁费、财务业务费、意外保险费等。 上述费用可以分为加盟店开业前交纳的前期加盟费用及开业后运作时交纳的后续加盟费用两大类。前期加盟费用包括了总部招募、评估、培训、寻找地址等全部费用,在有些情况下,它还包括了特许体系不断成熟和商誉提高而增加的特许权费用。如何确定前期加盟费用水平,有人认为应尽可能降低前期费用以便加盟者的开办费用能降至最低;另一些人认为应定得高些,因为前期费用是总部获得收益的重要来源,这样总部可以立即获得大量现金收入和利润,并解决了业务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其实,特许经营与其他业务一样,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发展才能开始盈利,这一时期大约为3-5年,总部必须筹备足够的资金以维持盈利前的经营,所以,想在短期内通过加盟金解决总部资金上的困难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前期加盟费用占加盟者全部投资的5%-10%,例如,如果开办一家特许加盟店的投资是50万-60万元,则前期的特许加盟费在2.5万-6万元之间,当然,对于那些声望较高利润也较高的特许总部来说,这笔费用可能高于5%-1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