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当今社会作用
第一篇:中医药在当今社会作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在当今社会可以发挥的作用
出生于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诸多命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与程(颐)朱(熹)理学大相径庭的“王学”(阳明学派)。他的学说其后广为流传,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产生过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王守仁极为推崇,他称颂王守仁是“千古大师”“百世之师”。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更是称王守仁为“儒者之学,唯有阳明善承孔孟”,认为他是孔孟学说的正传。
明代中叶流行着一种风气:要想成为“圣人”,就一定要读书识字,你的书本知识越多,就越有地位,越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管你的实际操守如何。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不少读书人虽然学到了不少书本上的知识,但在行动上却经常做出与“圣贤”道理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触的恶行来。
王守仁经常批评他们是“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把“心”“理”一分为二,造成了人们的知行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起初也是程朱学派的虔诚“信徒”。他曾经多方寻找朱熹的著作研读,并且拜访、求教当时程朱学派的大师级人物。但他对程朱理学思想的“信仰”因一件事情而彻底改变了。当时,他按照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面对窗外的竹子静静地“格”了好几天,结果不但没有“格”出“知”来,反而病倒了。由此,王守仁开始转向其他的研究方向,最终形成了“心学”思想。他认为,事物之理都在人们的心中,只要人们发现“本心”,自然而然就能够依照伦理道德标准行事,更加注重人们内心的修养。
王守仁的独特“心学”思想,在他的教育思想上也就打下了烙印。和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把“心”“理”分隔不同,王守仁认为“理”是存在于“心”中的,他主张“良知就是天理”。在王守仁看来,作为天理的“良知”,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教自会。人不分圣愚,都具有良知,即“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良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或“泯灭”,即“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王守仁提出,人并非生下来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致良知”的,人们在与“良知”以外的事物接触时会受到诸如物欲等的诱惑,此时“良知”就有可能暂时受到“昏弊”,即被人们的私欲迷惑,从而丧失道德本性。面对这种情况,王守仁提出要依靠教育,“良知”“不能不昏弊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弊”。通过教育去除物欲对人们“良知”的蒙蔽,重新找回“良知”。王守仁从“心学”的角度提出了“学以去其昏弊”“明其心”的教育观,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接受教育去除私欲对人们的蒙蔽。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并有接受教育的先天条件,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都可以成为“圣人”。在这一点上,他比朱熹的教育思想更具进步性.定义“知行合一”
近代以来,“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愈发扩大。对于王守仁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学说,梁启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一个口号。”
在王守仁所处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教育上,也是腐败不堪,王守仁曾经指出:当时的文人不务正业,靠钻研一些“雕虫小技”来表现自己,相互倾轧、争夺名利,外表虽然衣冠楚楚,口头上还宣扬着自己要为恢复三代的儒学正统而奋斗,内心却如同禽兽一般。当时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科举的影响,学生都用
心于记诵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都已经不是“明人伦”的教育内容了。
王守仁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行分离。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反对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进一步提出,当时之所以会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除去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外,士大夫们所奉行的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把知、行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当产生不善之念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去实施这种不善之念,但是也无法去禁止。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王守仁在“致良知”的体系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主张。程朱理学主张“知先后行”,王守仁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他指出:“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圣”,主要就是由于“知”与“行”分家了,“行”离开“知”便是乱“行”,“知”离开“行”便不是“真知”。因此,他主张的实质在于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能离开“行”而求“知”。
“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当人们在道德教育上刚要萌发“不善之念”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于“萌芽”,避免让这种“不善之念”潜伏在学生的思想当中,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病”。
王守仁非常重视学生志向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先立“圣人”之志。他说:“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立志犹如“舟之舵”,志立天下无不成之事。他曾经对学生说:“学问不等长进,只是志未立。”如果一个人不立下志向,就“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立了志,更要持志不移,笃行不渝。
这其实再次体现了他所主张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观念,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实践和追求实际效果的精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更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实践自己立下的志向。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守仁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守仁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王守仁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无行”了。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要时刻注意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也就是王守仁所提出的“省察克治”,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不让它们危害自身的道德修养。他提出人要自觉检讨,坚决改正,只要这种“省察”工作时常、及时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人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倘若省察不够及时,已经犯了过错,也并不是件不光彩的事。王守仁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过错,关键是能够勇于改过从善。悔悟是去病之药,然而,光悔悟还是不够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还是要出问题。因此,改之为贵,只要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仍然可以取信于人。这就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道德情感素质,更要培养他们勇于改过的
道德实践能力,也就是“知行合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对症下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帮助学生树立改过从善的信心
第二篇:浅说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加明晰地说明中庸思想以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先看一组实际例子。
党支部讨论张三同志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第一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张三,他凭什么入党,他入国民党去吧,他根本就不是人,还能入党?
赞成:张三,这人太好了,现在的党员也不如他好啊,早就该入党了!
第二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首先,张三同志,和我关系也是比较不错的。我声明一点,我的发言绝对保证没有私人恩怨。张三,几年来,在我们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学习自己抓的也很紧,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性格上还不够成熟,在处理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有时候表现的不够坚定。建议组织对该同志再作进一步地考验,略微延缓该同志入党转正。
赞成:我对张三同志的入党问题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张三同志是我单位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年龄比较小,工作热情非常高,积极肯干,并能够主动向老党员学习请教,对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起来也很认真,很刻苦,能够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具备了一名党员的条件和资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工作经验还少一些。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弥补。我同意组织为该同志转正。
不难看出,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比较,我们大家最容易接受第二种方式。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无论耍滑头,还是说真话,为什么第二种方式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呢?其实,第二种方式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中庸思想。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其实就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因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组合,不会是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所以全面地看问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容易被人接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应用中庸思想去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那么,什么是中庸?什么是中庸思想呢?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原则。因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处理解为寻求平衡的智能。《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什么叫中?不是中间,不是折中,而是合乎道,遵循道。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合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叫做道。为什么说中是天下“正道”?因为天下万物原本就是循道的,自然原本就是有规律的。什么是庸?就是不易,或者说不变。而不是平庸、不冒尖。世界永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种不变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说是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是客观规律,是哲学思想。无论对国家,对个人,无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应用它。只是我们有许多人不认识,或者对其本质不了解,没有感觉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中庸的基本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也是全文的中心。关于中庸,一说是孔子之孙孔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和完善的。集中反映的中庸思想想是:
中庸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伪中庸——乡原的揭露和批判上。所谓乡原就是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原,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是“德之贼也。” [孔子反对偏执一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对“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的人极其鄙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认为君子必须达到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只有达到了知,才能“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才能达到“知者不惑” 的境界。知来自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舜“好问好察迩言”,被孔子尊崇为多闻多见、执两用中的“大知”。孔子认为做到“知”的主要途径是“学”。孔子是不相信真有“生而知之”的所谓“圣人”(尧、舜不过是为神道设教而树立的偶像),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始终提倡“学而知之”,把学作为致知的途径和手段,“好学近乎知。” 同时,孔子也重视“教”的作用。孔子终其一生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人都有共性和个性,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针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叩其两端的方法,对“不得中行而与之”的“狂者”和“狷者” 分别对症下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时对问仁、问礼、问知、问为政等问题也因人而异地做了表述不同、但殊途同归的回答,彰显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本质。他还要求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好学敏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叩其两端” ,才能达到不惑,不逾距,不违礼的知者境界。孔子把“知”作为“道中庸”的先决条件,认为只有认知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做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的“中正”极至。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执两用中。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达德”之中。
中庸曾被人们误解为庸俗的中间路线、骑墙主义。其实这样理解中庸恰恰陷入了伪中庸——乡原的误区。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中庸思想反映的基本要点有下列几个:
1、天道与人道合一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外内合一
其主要原则有三: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其基本含义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二、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的体现。
(一)中庸思想在处理国家问题方面的应用。
1、在世界问题上提倡“和为贵”。育万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不称王不称霸,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一)、适中:合乎度量,执两用中; 二)、时中:应时而为,中贵权变;三)、中正:守持主体,固执于道; 四)、中和:异质和谐,和合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结晶。它既是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秦汉至今,从早期的“因俗而治”到“羁糜政策”的推行,再到“民族区域自治”,然后则是我们今天的“特别行政区”的设置,这里有一条清晰可循的中庸和合思想的轨迹。但是这条轨迹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的“羁糜政策”只是服务于大一统的一种政策设计,它更多关注的是边疆地区现状的稳定而非发展;而今天的“一国两制”政策则是透过国家统一这一层面去追求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去追求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共同发展,它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邓小平曾经不无自豪地说:“一国两制”思想“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一国两制”构想所以具有中国特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透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智慧,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必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渗透力,中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展现出新的景象。
3、在处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极端矛盾问题上,坚持“和平解决,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原则。
(二)中庸思想在处理社会问题方面的应用。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汲取中国传统“仁”“和”文化的思想资源基础上提出来的。
“仁”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含义颇为丰富。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个体的责任与义务,即“为仁由己”。这包括“爱人”和“孝悌”两方面的内涵:“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仁,要求个体“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礼仪,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为仁”的途径有二:一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广泛学习文化典籍,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叛经离道;二是自我修行,达到“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的目标。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仁”者“爱人”,其中蕴含了忠恕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究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并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从要求上说,道德有层次之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人人都应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责任。儒家认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是“中庸”,是一种自觉和习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十分推崇“中庸”精神,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儒家关于“忠恕之道”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注重公德建设,实现道德建设群众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应教育社会成员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上,充分考虑对方的合法与正当权益,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不应“逾矩”或推脱责任;即使无法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即“合”,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前者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后者强调的是主客体一致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二者统一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和谐中。所谓“和”,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中庸》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而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引申到人伦关系之中,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工具理性膨胀、生态危机频现的今天,“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对于形成既思想统
一、人心凝聚,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和”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性,也是今天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资源。
2、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性发展。在西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其中,人类中心学和自然中心学是主要的两大阵营。可是,我们认为这两种学说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都不适合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精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天地参"。我们把它看作为是以人类中心学为目的,以自然中心学为途径。它承认人类发展为中心,自然资源应为人类发展所利用。但同时,人是自然的人,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则,以人力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只能是利用自然规律。融于自然,使其为人类所服务,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似乎是中国哲学的中心,由此,引申出仁政爱民,不战而胜等其他思想。而在园林建筑中,江南园林的引景入室,则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假山。苏州园林的假山石多取未经雕琢天然太湖石,是为自然。而既为假山,又是为人的意志所造,而非自然之力生成,是为人所服务的。透窗。院与院的隔墙上或圆或方,或菱或扇的透窗把分割的空间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窗像是天然的画框,院景就是框中的画。景是自然的景,又是人工的景。而在英国,我们所见到的,自然的景就是纯自然生长的景,野和乱。人工的景就是切割排列整齐划一的景,刻板,连树都不像树了。我们可以想像,国画中推崇的"似与不似之间"是不是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呢?似,是对自然客观的体现;不似,则是人类主观意识的表达。所谓神似,即是主观对客观的承认,即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再现。似,符合客观规律;不似,尊重人类主观。"似与不似之间"似乎也可以用中庸思想来解释。
3、弘扬慈善事业,建立生活最低保障线。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以传统的“中庸”观(“中庸”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可在不太久远的中国政治似乎又最缺少“中庸”)鉴之,中国正面临贫富分化导致社会骚乱和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混乱的双重风险;为今之计,是要勉力“执两端而守其中”。否则,对社会整体的协调,就会遭遇特别的障碍和困难。不可否认,转型中的国家必然会遭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摩擦和冲突。当下中国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精英”与“平民”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起来。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本质上已经演变为官僚集团疯狂追逐“升迁”的竞争;以利润为目标的部门行业竞争,实际上已经蜕变为新富阶层牟取“暴利”的竞争。权力及第+金钱及第,便是“精英”对社会的垄断。失去节制的“精英”垄断必然走向堕落,而“精英”的堕落———就像人们已经在“黑窑奴工”中看到的那样———最终会引致“平民”的堕落,最后是堕落的系统化、泛化,也即社会的普遍堕落。实际上,各路“精英”早已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利用其“秉赋”结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集团。它们控制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但它们仅仅为自己的利益而“配置”这些资源。社会,就这样分裂了。这极有可能把中国引向斜路引向歧途。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回到现实中,说“精英”们不知道“上下同欲”和“上下同乐”、在协调不同阶层利益的基础上谋求社会认同的道理,可能有失偏颇,但说他们并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恐怕不算冤枉他们。试想,如果“平民”们过不了“好”日子,“精英”们能有“好”日子吗?孟子早就告诫“精英”们要经常想一想“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孟子·梁惠王下》)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精英”们怎样对待“平民”,“平民”们也就会怎样对待“精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把这个道理就说得更明白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载舟覆舟”之说以水喻民虽是古训,但放在今日中国资源配置处于行政“分割”状态、财富分配向上扭曲(以攫取非要素收入为主)、层层封锁的信息垄断和控制、“精英”们霸占话语权的转型期,却仍不失警示意义。“共生”或“寄生”与“宿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对应”的:全体利害与共,“宿主”不存,“寄生”焉附?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并非后人附会的“平均主义”,其核心旨趣乃在不要排斥穷人!任何排斥穷人的地方都不可能安定,更不可能和谐!出于中国社会的整合、认同的需要,以建基于孔孟“民本”思想的“中庸”之见,只有能够体察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如何从个人特别是作为“平民”的个人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才能于“以人为本”上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之所在。8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菜市询价,便是一个信号:我们必须努力遏制贫富差距扩大防止贫富分化,必须努力平抑通货膨胀增进民众福祉。
、打防并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就是讲中庸之道的。“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子所提倡的“五美”,现在看来现实意义是很深刻的。“君子惠而不费”,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很富贵了,也不要太铺张浪费了,但我们现实社会中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美德?“劳而不怨,欲而不贪”,但对照现实社会,贫困的人满腹牢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贪官污吏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对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现实社会中就更少能够有人做到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外强中干的小人。孔子的“五美”,为中庸之道的处世为人方式做了完美的解释,后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由于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时,大部分的造反阶级都不会选择中庸之道的,甚至把中庸之道看作是一种歪理邪说。刘邦是这样做的,朱元璋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更不例外。毛泽东把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更是看的一无是处,化了很大的精力把中庸之道批判了几十年。正因为近几十年对中庸之道我歪曲批判,人们才会扭曲了中庸之道精髓,把中庸之道变成懦弱和不思进取的象征。就这样,在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博爱还没有深入人心,我们过去宣扬的大而公、理想化的主义失败的情况下,我们又放弃或者扭曲了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传统文化,才致使我们在精神领域方面出现了真空状态,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最大难题。
既然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后,提倡中庸之道应该是我们所选择的。提倡中庸之道,使国人保持一颗平常心,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保证。不但如此,以中庸之道指导我们确立外交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关系,都会有很大的意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也足以证明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可惜我们很多人却没有看到这一点。外来的东西没有学好,却把祖宗的东西丢的差不多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三)中庸思想在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方面的应用。
1、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是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在处理家务事方面,宽容、沟通、隐忍、真诚、奉献是目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一致的看法。其实这些做法的本质就是“执中致和”,就是中庸!
2、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有矛盾是必然的,如何把矛盾缓和缓解,或者明察秋毫,把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懂得一点中庸思想,“喜怒哀乐未发,发而皆中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破坏和谐气氛的人。
3、男欢女爱,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坏是善意的坏,是生命力旺盛地坏。有人戏称:找到真命天子(不偏离),坚持革命到底(不改变)!
4、婚姻是两个人的,维系婚姻的外有法律,内有感情。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婚姻需要营养,需要经营。法律是一种约束违规者的外在形式。如果婚姻仅仅用外在形式来维系,那么,这个婚姻就已经死亡了。所以,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二者都不彰显,以一不是二,守一中和。
(四)中庸思想在处理思维、言行问题方面的应用。
1、思考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思考问题就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抓住重点,主次适中。
2、这个世界没有十分完美的人和事。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就是违背中庸的。中庸就是看到了人和事物具有两重性,才让我们在两重性上做一种比较有利的选择。
3、话不能说的太大,事情不能做的太绝。,“沉默是金”和“口无遮拦”都不可取,那么我们怎么达到“中庸式的智慧沟通”呢?我们看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第一份工作,公司里有一位经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有一天,这个人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西恩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并不总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闭的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的意见时,我绝不错过良机——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这个人问他:“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西恩说:“我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啦!例如,我会举起手,发出特殊的声响(如清嗓子声),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我就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这人又问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想你咨询呢?”西恩说:“我会先看看有没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帮我回答。如果有,我会巧妙地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他;如果没有,我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查’,等会开完,我一定去把问题查清楚。”跟他的一席话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的实际,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而且别人也会从你的话语中了解到你时一个渊博而谦逊的人。
(五)中庸思想在养生问题方面的应用。
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虽已年逾八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到处讲学游历,这与他坚持独到的养生方法有关。那么,金庸有哪些养生秘诀呢?
心平气和,讲究中庸之道 。
金庸讲究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其自然的心态。他说,小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帮助别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生观做指导,金庸做到了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
对于养生保健,金庸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但并非像有的媒体吹得那样功夫了得;1995年,我在香港的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使我转危为安。朋友们闻讯都到医院来看望我。让我深感真情的可贵。我的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因此增加了160%。
情志养生,“八风”吹不动 。
曾经有人在报刊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嘲讽,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会大动肝火,但事实上恰恰相反,金庸并未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表了一封温和的公开信。信中说,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被人骂几句并没什么。
中庸之道,曾经被误会,被误解,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其实,我们的古人的智慧就在于绝不是凭空杜撰,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是大自然(包括人类自己)的反应,都是客观规律。特别是持“斗争”学说观点的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是我们自己争取的,只要爱拼就会赢。其实,奋斗和命运的关系古人早就有论述,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也有专门的阐述。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就要尊重规律,中庸之道就是规律,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追求更合适的方式方法,就是中庸!
第三篇:论协商民主在当今公民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践,它具有协商主体的平等性、协商民主议题的公众性、协商民主程序的规范性、协商民主过程的公开性等特点。切实加强协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对更准确地把握协商民主理念、规律和特点,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建设和政治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协商民主;地位;作用
一、协商民主相关内容阐释
1、协商民主内涵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协商民主理论源自并超越了自由民主和批评理论,它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在我国,协商民主指的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决策者通过协商形成决策并推动决策执行的政治活动。它是一种国家治理形式,可以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来运作,也可以是非规范的活动。
2、协商民主实质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我国,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协商形式:
协商民主对于欧美来讲,是正在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民主形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关注并提出协商民主理论,主要是为了破解选举(票决)民主的困境,弥补选举(票决)民主的缺陷。
在我国,人们对协商民主是有悠久传统的。就以我们党来说,早在建国初期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一种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此外,协商民主可以有多种形式,不仅仅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里的协商,还有其他许多形式,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召开公共政策听证会,有的地方实行的民主恳谈会,都是协商民主的形式。
二、协商民主理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异军突起,在罗尔斯、哈贝马斯等著名政治哲学家的推动下,协商民主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成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步步紧逼下,人们发现:“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类型,它能够有效地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
协商民主理论认为,代议民主的上述要素已经与现代公民的要求及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策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他们积极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并相信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当代民主的核心所在。一些当今西方政治思想界的领军人物,纷纷表明自己对协商民主的支持态度,像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英国著名社会政治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德国思想领袖于根·哈贝马斯等人,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
盖尔斯顿在自由多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形态的协商民主,即先是宽容,后是争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共制度的合法性。盖尔斯顿明确指出:“就理论的困境来看,自由多元主义的困惑可能就在于他对公共机构的限制,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容许一些在自由主义者看来显然是基于愚昧观念的野蛮行为,这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公共机构的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可能会造成‘合法权力的多重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分化公共机构的权力,从而引发一种危险的不确定性。然而,价值多元主义的政治意义,总是在个性的相异力量与共性的有组织化倾向之间永无休止的争论中表现出来的。”
瓦拉德斯给予多元协商民主以十分高的评价。他指出:“创造公平而持久的多元协商民主是十分必要的,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合作,协商具有协调多元文化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少数群体政治、经济与文化自决的作用。”
哈贝马斯、泰勒将主体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对话”的关系,这种对话在民主制度设计上的体现就是“协商民主”。哈贝马斯为民主发生作用设定了前提。他认为,“民主的过程只有在达到了公认的社会公正标准要求之后,才能消灭分裂的危险。 实际上,这又把对民主的肯认寄托于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是“公认的社会公正标准要求”。在这里,哈贝马斯并没更多地提到权利,而是强调了认同的重要性,从而为民主的协商留下了空间。
哈贝马斯认真而详细地规定了协商民主的过程。哈贝马斯指出,在判断正义问题时,“我们努力寻求一种公平的解决办法,而这样的解决办法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以及相关者)深思熟虑的赞同。只有在互相承认的对等条件下,通过非强调性的对话,我们才能获得这样的赞成。” 他认为,“商议和决策过程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话语和商讨的作用犹如一个过滤装置,只有那些有助于形成决策的话题和意见才能够通过‘筛选’。”
三、协商民主的地位与作用
1、协商民主的地位: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我国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一种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就人民政协来说,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性渠道。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正因为有了人民政协这样一个专门实施政治协商的协商机构,才使得中国式的协商民主有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第二,人民政协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载体,它的协商民主具有崇高的地位。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国家制度层面的民主形式,它具有宪法地位和政策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要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这为人民政协这个民主形式提供了最权威的宪法依据。
第三,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吸纳人民政治参与的独特优势。政协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党派合作性和民主协商性特征符合协商民主的要求。通过政协的组织和民主平台,能反映不同的诉求,采集不同的意见,从而经过协商形成共识。
2、协商民主的作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政治建设改革的法宝
就人民政协来说,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包括党领导人大的制度、党领导政府的制度、党领导政协的制度、党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党领导人民团体的制度等。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政协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都汇集在一起,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共商国是,体现出政协组织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第二,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的界别特点,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的“人才库”、“智囊团”作用,为党政决策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利益和谐,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首先是作为党的一项执政能力提出来的。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报告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多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第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有助于在实践中形成健康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文化,形成一种包容、和谐、理解、对话、倾听和理性的民主氛围。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以博达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海纳百川而不拒细流,山容千峰而不舍寸土,为了充分把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这一重要形式发挥好和运用好,努力营造了敢让人说话、能让人说话、鼓励人说话和欢迎人说话的团结民主、合作共事的气氛,使得那些非常规思维和非普遍的观点得以有序的发表,使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得以真实的反映,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和特殊愿望得以表达。它使得各种见解、观点和意见互相比较、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充分的协商和酝酿,在个性中求得共性,求同存异,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和共识,为执政党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地智力支持,从而形成一种包容、和谐的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参见近年李君如、房宁、金安平等人和相关网站的一些文章对协商民主问题的看法。
[2]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学习时报,2004年7月1日。 [3]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关于协商政治的概念》,靳希平译,引自中国学术城网。
[4]房宁:《协商民主是我国民方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人民日报》,2010年1月6日。
[5]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29页。
第四篇:论知识经济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摘要:知识是凌驾于劳动力和资本之上的第一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经济化与经济的知识化更加突出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无疑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发展,经济变革
引言: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当知识与经济结合起来的时候,无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力量。而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知识经济。新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我们新的消费基础。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然而知识经济比较确切的提法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产品的产生(生产)、传播(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言之就是邓小平爷爷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知识经济突出了知识的实践性和智慧的创造,最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网络为载体,并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为经济发展核心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经济的表现形态,是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 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现代科 技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对 生产力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优化了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1)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 1
转变。(2)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开发的转变。(3)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4)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从而形成了知识经济独有的特点:(1)经济结构高能化(2)产业结构信息化(3)信息传递网络化(4)知识资本化(5)资产投入无形化(6)经济发展持续化(7)世界经济全球化(8)决策科学化,实现区别于传统经济的转变。
二、知识经济时代中的成功
美国的知识经济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经济信息化引发了新的经济革命开始,在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信息经济与技术文化等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顶峰,日本货不但物美价廉、经久耐用,而且有绝对的规模优势,极具竞争力。而当时的美国却极具衰落,经历了难以言状的痛苦。然而在80~90年代,美国坚持基础研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激励个人和公司的创造性,拼命鼓吹企业创新,把科学技术作为资本看待,放在独立于产业经济的地位上,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连续10年的经济奇迹便是由信息化引发,标志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微软决心发展信息产业,推行对外国技术保密政策,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少收税或不收税,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等,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微软的奇迹传达并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新知识是稀缺资源,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资本出现了新的高度集聚,出现了新的社会角色;知识分子能为自己发财,是知识经济使美国产生连续10年的经济奇迹。知识经济的奇迹,站在传统产业经济的立场上也许无法理解。成功的企业,迅速致富的科技企业家做了示范:知识经济时代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迅速致富的可能。
再如美国犹他州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程。犹他州是美国西部腹地,一个内陆州,面积22万平方公里,200多万人,干旱、荒凉,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很落后。但是,自从由过去的军工、采矿、旅游等支柱产业转到现在的软件、医疗器械、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一步步走向繁荣。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犹他州把高科技领域当做发展战略的重点,以世界信息革命为契机,及时调整经济结构(2)扬人才之长,避资源之短,发挥本地优
势(3)犹他州视中小企业为发展生力军,鼓励中小型特别是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知识经济的巨大力量。
三、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现今中国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正在形成,我们现在把经济产出的指标作为一个目标去奋斗,但是如果把指标作为目标去奋斗的时候,这个指标已经没有意义了。还有房地产方面,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虚高的,尤其表现在一线城市。在中国东部沿海,2009年房地产价格全年涨幅甚至超过了股市,上海爆出了每平方米19万元的楼价,各地纷纷出现“新地王”,房价之高,已经远远超过了工薪百姓能够承受的程度。部分开发企业、中介机构采取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手段哄抬房价。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有关规定破坏交易秩序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还有中国的股市问题,作为中国来说,股市的发展只有短暂的20年很多机制不成熟,波动大是一个鲜明的特点,股市慢牛行情仍将延续。中国A股市场2009年的上升行情比一年前多数机构的预测走得要强,上证指数全年最大涨幅超过九成,而年终收盘比上一年上涨了80%。充裕的流动性仍将推动股市上扬。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的逐步健全和社会工资的有效增长,都使人们的银行储蓄逐步转化为投资冲动。中国的投资渠道不多,股市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投资场所。经济刺激计划和行业振兴计划,使上市公司处于一个相对好的经营环境;而经济复苏持续回暖,则使上市公司业绩出现较大的增长,从而使股市的投资具有吸引力。同比较低的基数,使2010年企业业绩增长有了更大的空间。股指期货在2010年推出,它在使机构投资者有了套期保值手段的同时,也将成为行情助涨助跌的“放大器”。同时,由于随着经济复苏,央行将开始回收流动性,因而2010年的股市行情也将会比较动荡。
对于现在的中国刚刚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房地产泡沫、股市行情等种种问题的频频出现更加有力的表明目前的经济体制与策略已不再适应当前的中国,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已经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暴露无遗,众多经济问题都指向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这些矛盾已经到了不调整不行的地步。中国的经济发展
方式应该进行一次大的变革。然而我认为这次变革的根基是知识经济。
四、知识经济对中国的促进作用
从美国的成功不难看出知识经济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对发展中国像中国更是有很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使发展中国家更新观念,树立知识即资本的观念,提高科学、民主意识,增强世界经 济一体化的意识。知识经济时化,知识即资本、财富,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 主宰权,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土地、金钱,而是科学技术知识。因此,牢固树立知识即资本的 观念,进一步提高科学意识观念,明确认识到知识资本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的优 势,这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出路。只有自由、开放、民主的学术生态与人文环境才能促进 科学发达、技术进步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2. 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大力度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储备。 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人力资本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落后,人民素质低下 ,这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增加 教育投入,推行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个性、创造力的培育,提高人力资本素 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 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不强,与知识 经济的要求不符合。因此,在知识经济的促进下,必须加速科技进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3. 促进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以信息产 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使其 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 的升级的方针政策,在新兴产业领域中迎头赶上。重点发展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信息产业和 高科技产业。
4.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立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对拥有的知识
产权进行保护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新技术、新知识保护的重要性。《 著作权法 》、 《 专利法 》、《 商标法 》已部分涉及到对知识产权和名优产品的保护,但有的法规尚不健全 ,特别是关于新技术、新知识的保护,还没有进入 法律 条目,使执行起来很困难。因此,知 识 经济促使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科学技术法》、《高科技产业法》等等。
5.促使政府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和调控全社会资金投向知识经济,加强政府 财政 支持,制定优惠的 税收 政策 ,加大金融政策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 ,创立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风险投资。
五、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变革
新时代的中国要锐意创新,增强知识经济发展动力,创新企业运营方式与管理机制,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等。
第一,加强推动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依靠系统推动论,需要一个创新
体系的支撑。在这个系统中需要有产业基础、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和
创新氛围、知识产权保护和畅快的技术交易市场,以及适合的制度保
障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
第二,企业与市场鱼水结合。市场的变化莫测将创新意识推陈出新,企业要
想永葆崭新的姿态就要与市场永不脱轨。再与知识经济理论相结合,
将智力劳动融入进去,企业发展将会如鱼得水。
第三,运营方式的创新。可以采取互联经营,强势合作的技术。运用信息网
络、知识网络、物流网络、人际网络等相结合将会使企业的运营效率
大大提高。在企业竞争理念下可利用对方的互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资
源、能力的不足,实现在满足顾客的能力上的自我超越。
第四,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作
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拥有自身私人信息和市场、生产等方面信息而居
于信息优势,有条件摆脱资本雇佣。所以,企业家应采取更为柔化性
的激励方式,注意物质激励的人性化、重视精神激励、知识产权激励、
知识共享、专业培训、学习休假等。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变革是多方面的。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广泛融资 ,包括银行融资,财政投资,利用外资等。同时,要注意进行金融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廉水,《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
2.孙伯良,《知识经济 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和经济运行》
3.吴婧,《浅谈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社会在创业中的作用
创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通常认为,私人部门在某些基础的经济功能方面比公共部门更具成本效率优势。创业中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或社会的财富绝大多数是有商业活动创造的。
1、产品和服务
企业的基本经济功能就是制造和分配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创业者就是发现顾客的需求并想尽办法满足这些需求。
2、就业
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力量,即为那些需要工作而且想要工作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有报酬的就业水平对国民福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收入
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企业为相关利益方提供了基本的收入形式:工资、利润、租金和税收。可支配收入以满足消费和储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4、税收
如果不对个人和企业征收所得税,政府就无法提供公共机构或公共服务。
5、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税后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收入。消费支出不仅满足消费者个人的基本需求,还能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创造需求;个人储蓄是指不被立即消费支出的那部分收入。
6、投资于生产性资本
企业投资基金要么来源于留存收益、借款,要么来源于出售资产净值。对于非营利性企业,这样的来源是有限的。一个企业需要资本投资来创造生产力:技术革新、现代化和生产性资产扩展。
7、国民福利
像那些用来满足我们需求的技能一样,大部分的资本货物、商业及社会服务和资源都来源于商业行为(及通过私有资源的经济发展)、这将增进国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