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与草酸含量的测量
第一篇:硫酸与草酸含量的测量
实验13 设计实验-硫酸和草酸混合液的测定(讲稿)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实验十三
设计实验—硫酸和草酸混合液的测定
(各含约0.25 moL·L-1)
一. 实验目的
1. 选择合理的方法测定混合液中硫酸和草酸的浓度。 2. 准确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
3. 准确测定混合液中硫酸和草酸的浓度(moL·L-1)(Et≤±0.2%)。
二. 本次方案设计的具体要求
1. 题目:硫酸和草酸混合液的测定 (各含约0.25 moL·L-1)
2. 实验原理:包括采用何种方法,采用何种滴定方式,滴定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选择,滴定和标定反应方程式; 3. 主要试剂和仪器:试剂应写明浓度;
4. 实验步骤:详细且明确,应包括试剂的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定、试样的处理、试样的测定,每一步都必须写明所用仪器和称样量的计算;
5. 结果计算:写出标定和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必须注明公式中各项的单位及意义,样品测定结果以H2SO4和H2C2O4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mol·L-1);
6. 用实验报告纸,时间3小时,可参考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但要求独立完成。
第 1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方案示例
一. 实验原理
H2SO4的Ka2为1.0×10-2,H2C2O4的Ka1为5.9×10-2,Ka2为6.4×10-5,Ka2 (H2SO4) / Ka1 (H2C2O4) <105,Ka1 (H2C2O4) / Ka2 (H2C2O4) <105,因此不能分别准确滴定H+的浓度,只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试液中H+的总浓度,滴定反应为: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化学计量点的产物为Na2SO4和Na2C2O4,溶液呈弱碱性,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试液中H2C2O4的浓度可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滴定在H2SO4溶液介质中,利用MnO4-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滴定反应为:
2MnO4- + 5C2O42-+16H+=Mn2++10CO2↑+8H2O 反应的温度条件为75~85℃,用MnSO4作催化剂。
NaOH标准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只能用间接法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通过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标定NaOH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H2C2O4 ·2H2O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为使测定条件和标定条件尽可能一致,本方案中采用H2C2O4 ·2H2O作为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标定反应为: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化学计量点的产物为Na2C2O4,溶液呈弱碱性,可选用酚酞为
第 2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指示剂。
KMnO4固体试剂中常含有少量MnO2和其他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的还原性物质,因此KMnO4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
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有Na2C2O4 ,H2C2O4 ·2H2O, As2O3,铁丝等,其中以Na2C2O4最为常用。
在0.5~1 moL·L-1的H2SO4介质中,用Na2C2O4标定KMnO4反应为:2MnO4- + 5C2O42- +16H+=Mn2++10CO2↑+8H2O 反应的温度条件为75~85℃,用MnSO4作催化剂,利用MnO4-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二. 仪器与试剂
1. 常用滴定分析仪器,电子天平 2. 0.2%酚酞乙醇溶液 3. 基准物质H2C2O4 ·2H2O(S) 4. 基准物质Na2C2O4 (S) 5. NaOH(S)
6. 0.5 moL·L-1 MnSO4溶液
7. 0.01 moL·L-1KMnO4标准溶液(约)
8. 待测试液(约含0.025 moL·L-1 H2C2O
4、0.025 moL·L-1 H2SO4)
三. 实验步骤
1. 0.10mol·L-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台秤称取NaOH固体1.0g于250mL烧杯中,用量筒加入
第 3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250mL刚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混匀。(0.10 × 250/1000 × 40=1.0g)
2. 0.10mol·L-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一种方案:
准确称取1.3~1.6g基准H2C2O4·2H2O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准确移取25.00mLH2C2O4·2H2O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消耗NaOH的体积为VmL,平行滴定三份,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1/2 × 0.1 × 20/1000 × 126=0.13g,1/2 × 0.1 × 25/1000 × 126=0.16 g) 第二种方案:
分别称取0.41~0.51g KHP三份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溶解,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测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消耗NaOH的体积为VmL,平行滴定三份,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0.1 × 20/1000 × 204=0.41 g,0.1 × 25/1000 ×204=0.51 g) 3. 0.01 moL·L-1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4 g KMnO4臵于400 mL烧杯中,加入250 mL水溶解后,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1小时,冷却后于室温下放臵2~3天后,用微孔玻璃漏斗或玻璃棉过滤,滤液储于清洁带塞的棕色瓶中。(0.01 × 250/1000 × 158=0.40 g)
第 4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4. 0.01 moL·L-1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67~0.84 g Na2C2O4臵于250 mL烧杯中,加约100 mL水微热溶解后,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摇匀。(5/2 × 0.01 × 20/1000 × 134=0.067,5/2 × 0.01 × 25/1000 × 134=0.084,称大样,扩大10倍)
用25 mL移液管移取25.00 mL Na2C2O4溶液臵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3 moL·L-1 H2SO4 10 mL,加热至70~85℃ (即开始冒蒸汽的温度),趁热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速度不能过快,开始滴定时反应速度应慢些,可加入2滴MnSO4溶液,随着滴定的进行,Mn2+增多,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直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上),记录体积V1,单位(mL),平行标定三份。 5. 试样溶液的稀释
原始试样为0.25 mol·L-1H2SO4和0.25mol·L-1H2C2O4,浓度太大,需稀释10倍。用移液管移取25.00mL待测原始试样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6. H2C2O4浓度的测定
用25 mL移液管移取25.00 mL试液臵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3 moL·L-1 H2SO4 10 mL,加热至75~85℃(加入2~3滴MnSO4溶液),趁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温度保持在60℃以上),记录体积V2,单位(mL),平行三份。
第 5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7. H2SO4浓度的测定
用25 mL移液管移取25.00 mL试液臵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体积V3,单位(mL),平行测定三份。
四、结果计算
1. 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
cKMnO225.00mNa2C2O4250.01005(mol0L1) MNa2C2O4V142. H2C2O4浓度的测定
cH2C2O45cKMnO4V2250.0(molL1) 225.0025.003.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2mH2C2O42H2OMH2C2O42H2O25.00250.0用H2C2O4·2H2O标定:
cNaOHmKHPMKHP VNaOH103VNaOH103
用KHP标定:
cNaOH4. H2SO4浓度的测定
cH2SO41cNaOHV3cHCO25.00250.02242(molL1)
25.0025.00或 cH2SO41cV35cKMnO4V2250.0NaOH22(molL1)25.0025.00
第 6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1. 实验原理:30分
其中标定、滴定反应方程式共四个各3分,共12分;标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H2SO4化学计量点pH的计算或说明及指示剂的选择各4分,共8分;KMnO4的标定和H2C2O4浓度的测定说明各5分,共10分。
2.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8分
浓度不对、量不合适、无计算各扣2分。 3.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8分
基准物质的用量无计算、指示剂不对各扣2分 4.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8分
浓度不对、量不合适、无计算各扣2分。 5. 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8分
基准物质的用量无计算、酸度控制不准确、温度不对各扣2分。 6. 原始试样的稀释:8分
用量筒扣2分,无仪器说明扣2分。 7. H2SO4浓度的测定:5分 8. H2C2O4浓度的测定:5分 9. 结果计算:20分
NaOH、KMnO4标定计算公式,H2SO4和H2C2O4浓度计算公式各5分。
第 7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学生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原理部分
1. 采用的方法基本正确;
2. 部分学生没有化学计量点pH值的计算或说明; 3. 部分学生没写标定、滴定反应方程式。
二. 试剂部分
基本正确。
三. 实验步骤部分
1. 0.10mol·L-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浓度不合适、不配制、不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配制NaOH所用的蒸馏水没有除去CO2 。 2. 0.10mol·L-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H2C2O4·2H2O的称量范围不计算。 3. 0.01 moL·L-1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浓度不合适、不配制、不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配制方法不说明。
4. 0.01moL·L-1 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
Na2C2O4的称量范围不计算。 5. 试样溶液的稀释
有的学生没有任何所用仪器说明,只提到稀释10倍。有的不进行稀释,直接进行测定。 6. H2C2O4浓度的测定
第 8
页
化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讲 稿 专 用 纸
所用KMnO4的体积表述不清楚,单位不明确; 7. H2SO4浓度的测定
所用NaOH的体积表述不清楚,单位不明确。
四. 结果计算公式
1. 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滴定体积不写单位,在公式中造成混乱。 2. KMnO4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滴定体积不写单位,在公式中造成混乱;个别学生计算公式的系数错误。
3. H2C2O4浓度的计算
没考虑稀释倍数,求出的是稀释后的浓度,而不是原始试样的浓度。部分学生计算公式的系数错误。 4. H2SO4浓度的计算
没考虑稀释倍数,求出的是稀释后的浓度,而不是原始试样的浓度。部分学生公式错误,说明对计算的把握还不够。
第 9
页
第二篇: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与教学策略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
( 图1)
是高中化学常见实验,教材中实验设计为 :在200毫升的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课本上对现象的描述: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一种海绵状的炭。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大量刺激性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 危害师生身心健康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为此,以绿色化学思想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为教学理念,采用密封装置,进行多次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对该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一.实验改进
(一)实验目的
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避免二氧化硫的排放,检验气体产物,进一步验证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并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二)实验设计思路和原理
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包括蔗糖的碳化和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散逸在空气中,采用了密封装置,同时为检验气体产物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如图2所示) 浓硫酸
蔗糖
品红1
KMnO4溶液 品红2 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图2)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双孔橡胶塞、导管。 浓硫酸、蔗糖、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g蔗糖,并滴入几滴水是蔗糖湿润,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仪器,并在第一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二个洗气瓶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第三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四个洗气瓶装入澄清石灰水,最后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2所示) 3.将浓硫酸缓慢的从分液漏斗放入圆底烧瓶中,是浓硫酸与蔗糖充分混合。
(五)实验现象 加入浓硫酸后现象为:
1.蔗糖开始先是变黄,再变黑,黑色物体体积迅速膨胀充满整个烧瓶,同
时产生大量气体。
2. 气体通过导管依次进入4个洗气瓶的现象:品红1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品红2溶液无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实验结论
1.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
2. 品红1褪色(验证有SO2产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除去SO2)、品红2溶液无色(验证SO2除干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有CO2产生)。 3.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了SO2和CO2,浓硫酸中+6价的被还原为SO2中的+4价,浓硫酸有氧化性。
(七)改进实验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改进时,保留了该实验原有的现象明显的特色,不仅能使学生看到“黑面包”,而且本实验室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装置的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了实验产生的SO2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强了学生环保的意识。还有助于学习SO2的还原性、漂白性以及SO2与CO2的鉴别。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此实验可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有害气体的生成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我对单一操作的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大大增强了丰富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
一般我们用这个实验来验证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而我在通过做实验及教学中,发现这个实验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首先在加入浓硫酸后,发现蔗糖先是变黄,再变黑,会发现烧杯里的黑色固体迅速膨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这个实验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当做完这个实验后,教室里气氛空前活跃。趁此机会,我向学生
提出问题:
一、提出问题
问题
一、蔗糖为什么会变黑?为什么固体的体积会发生膨胀?验证了浓硫酸具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
二、你们能猜想能是品红1溶液退色的原因吗?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起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要用品红2溶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SO2吗?通过一系列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问题
三、我们为什么要加水?为什么加水前固体体积不膨胀,当加入水后固体的体积马上会发生膨胀?
二、讨论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并回答。
1.对于第一个问题他们认为这种黑色固体是炭,是蔗糖经脱水后变成了炭。生成了气体所以黑色固体体积膨胀。第一个问题证明了该实验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
2.对于对二个问题。学生们认为通过一系列现象证明有SO2和CO2生成(上节课刚学习)。
(1)追问:二氧化硫中的硫只可能来自什么物质?学生从微粒的角度思考,回答:来自浓硫酸。
(2)追问:是浓硫酸与什么反应后得到的?是直接与蔗糖吗?学生回答:是与脱水后的炭反应。
(3)我请大家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试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通过这个方程式,我引出了该实验还证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3.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们首先考虑的是水是否参加了反应。结合上面浓
硫酸与炭反应的方程式,
(1)提问:在这个反应我们另外地提供了热量没有?学生说:没有。 (2)反问:那么,这反应的热量来自何处?学生这时想到:浓硫酸溶于水是放热的。
我就此引入了该实验还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并指出浓硫酸的吸水是放热的反应。
三、总结归纳
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的实验可以同时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
四、展开教学
对于这个实验,课本上设计是非常好的。我仅做了小小改进。解决了一些问题。浓硫酸这节课,我以此实验为基础设计了我整节课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引出了后面的内容。深入的展开讨论除了在该实验中体现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还有哪些方面能够体现浓硫酸的三的特性呢?本堂课就围绕着讨论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展开了。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硫酸》; 2.《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用书,《硫酸》习题;
论文题目: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与教
学策略
单位:西宁市虎台中学生化组
作者:胡生昌
联系电话:0971-6311962
第三篇:白砂糖与浓硫酸
浓 硫 酸 脱 水 性 及 产 物 的 验 证 设
计 实 验
组员:马明燕
孙佳慧
李
伟 马梅霞
浓硫酸脱水性及产物的验证设计实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再次感知浓硫酸的脱水性;
(2):验证脱水后的白砂糖与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 (3):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脱水后的白砂糖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的设计; 难点:脱水后的白砂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操作要领。
三:教学用具
锥形瓶、导管、橡胶管、双(单)孔橡胶塞、硬质试管、无水浓硫、品红溶液、0.1mol /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棉花。 四:教学过程 【实验目的】:
1.了解碳与浓硫酸反应原理,及现象; 2.掌握相关步骤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当白砂糖遇浓硫酸时,浓硫酸将糖中所含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糖经“脱水”后,炭游离出来,其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
C12H22Oll=====12C+11H20
又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将游离出的一部分炭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混合物的体积膨胀,其中生成的SO2气体使品红试纸褪色。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04(浓)==C02↑+2S02↑+2H20 【实验装置图】:
【教学准备】:锥形瓶、导管、橡胶管、双(单)孔橡胶塞、硬质试管、烧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量筒、托盘天平。
白砂糖、无水浓硫酸、品红溶液、0.1mol /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棉花 【实验步骤】:
1. 把约10g白砂糖放入圆底烧瓶发生器上,加入少许水,用玻璃棒搅成糊状,再用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浓硫酸12ml。
2.迅速盖上双控橡胶塞,观察各洗气瓶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
白砂糖有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品红溶液褪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浓硫酸和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学案分析
本次实验共分为两大组,每组22个人,每三个一小组。由我们四人组织大家做实验,实验前先由我们四人准备实验药品以及实验所用的仪器。接着由一个人板书,并负责讲解实验,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指导两组同学做实验,由一个人负责实验药品的管理,以防止同学们把试剂认错、和浪费药品。由于本实验用到浓硫酸,所以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第一组做实验的时候要组装实验仪器,比如,橡胶塞要打孔,大部分是女生,所以我帮大家打孔,还有就是分给大家橡胶管。组织让每一小组的三人分头行动,一人准备实验药品,其他两个人组装仪器。以便节省时间。
当每一小组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我们都前去检查,确定气密性良好的时候才开始做实验。在实验进行的时候,我们用照相机记录每一组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的时候,我们要求大家整理好试验台,把药品以及仪器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要求大家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最后由我们四个人批阅所有的实验报告,然后进行装订,由老师对本实验做最后的点评。
由于本实验我们准备的比较充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成功完成。
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占60% ;实验报告占40%
实验操作:60分
1.
清洗仪器 3分 2. 仪器安装顺序3分; 3.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分; 4.
检查仪器、药品。3分 5. 固体药品的取用 3分; 6. 加入固体药品的方法7分; 7.
液体的取用 3分
8. 加入液体药品的方法7分; 9. 玻璃棒的使用3
10.实验数据的记录10分;
1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准确、规范7分;
12.实验态度和习惯(整理仪器、废品的存放等)10分。 实验报告:40分
1.实验名称 2分 2.实验目的 2分 3.实验仪器 3分 4.实验原理
5分 5.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7分 6.实验记录 5分 7.实验数据处理 7分 8.实验结果与分析 9分 总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第四篇:中国硫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硫酸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硫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硫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随着硫酸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硫酸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硫酸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硫酸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硫酸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硫酸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硫酸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硫酸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硫酸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硫酸行业的生产与发展;硫酸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硫酸行业的市场需求特征;硫酸行业的进出口市场;硫酸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硫酸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硫酸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硫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硫酸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硫酸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硫酸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硫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硫酸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硫酸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硫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硫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五篇:大地测量与平面测量的区别
大地测量学是通过在广大的地面上建立大地控制网,精确测定大地控制网点的坐标,研究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学科。
平面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较小区域内测绘工作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学科。它的基本目的是以测绘工作为手段,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并把它表示成数据形式或描绘在图面上,供经济建设和工程设计施工所使用。
大地测量学与平面测量的区别在于:
1,大地测量是人类测量的顶级精度,工程测量是应用精度。
2,大地测量测量的范围广。平面测量侧重于如何测绘地形图以及进行一般工程的施工测量。大地测量侧重于如何建立大地坐标系、建立大地控制网并精确测定控制网点的坐标。
3,大地测量的的两化改正包括水平方向值和距离。工程测量的量化改正仅指距离。 大地测量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平面测量可以不用。
4,大地控制测量是以各地区标志性地貌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延伸测量的,它必须与整个大地各个地区测量的数据相闭合。平面控制测量是以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某点为基准点进行延伸测量的,它必须与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数据相闭合,可以与大地测量的数据作为参考,可以相吻合,但不一定要求完全相闭合。
5,国家大地控制点都有可以相互转换的高斯坐标,大地坐标,地心三维坐标三种形式;工程控制点只有平面直角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