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第一篇: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摘 要】乌力格尔曲艺文化植根于科尔沁草原,对科尔沁地区蒙古族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科尔沁地域文化精神,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

第一篇: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

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 要】乌力格尔曲艺文化植根于科尔沁草原,对科尔沁地区蒙古族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科尔沁地域文化精神,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正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生存危机。如何在理解其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传承与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使之在当下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不失本色,同时得到发展,是破解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在当代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科尔沁地域文化;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价值;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I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94-02

一、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及其价值

(一)科尔沁地区蒙古族及其地域文化

“科尔沁”蒙古语意为“造弓箭者”,起初作为蒙古政权的军事机构而存在,后演变为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即蒙古部落中著名的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后来哈萨尔所属各部落不断繁衍、迁徙与分化,形成的部族分支中以嫩科尔沁部最为著名。清对蒙古部族实行盟旗制,嫩科尔沁被编为十旗,统归哲里木盟管辖。“历史上的嫩科尔沁十旗为:科尔沁左翼中旗(俗称达尔罕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俗称博王旗)、科尔沁左翼前旗(俗称宾图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俗称图什业图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俗称扎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后旗(俗称鄂公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和杜尔伯特旗”。[1]建国后经改制,十旗分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如今的科尔沁地区,多泛指地处内蒙古东部,从大兴安岭到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科尔沁草原地区,也即本项目所涉及的科尔沁地区。

“草原人的宽容源于草原的博大。草原辽阔无际,自然环境自由;草原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自由;人文环境宽松,局限人的因素少。”[2]科尔沁地域文化因此以珍爱自然、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开放包容、信义为重的价值观念为主。

(二)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类型与价值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科尔沁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传唱艺术,最初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三百余年来一直活跃在科尔沁草原。

乌力格尔曲艺分为只唱故事而无伴奏的雅巴干乌力格尔、以潮尔伴奏说唱的潮仁乌力格尔、以四胡伴奏说唱的胡仁乌力格尔三种。到了今天,潮仁乌力格尔逐渐被胡仁乌力格尔取代,三者之中胡仁乌力格尔最为流行、分布最为广泛,“胡尔齐”(说唱艺人)手持四胡,自编、自拉、自唱,其说唱内容丰富、幽默、诙谐,塑造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百年传承与发展使得乌力格尔拥有丰富且完善的曲谱,并以特定的情绪或情节归类命名,主题指向明确,具体而言,有《开篇》、《上朝》、《赞小姐》、《山河颂》、《招魂》等五十余篇;在唱词方面,乌力格尔所用语言属于科尔沁土语,一些人名、特定的名词用汉语词汇,表演以叙述为主、抒情为辅。

乌力格尔曲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百年传承,也不仅仅在于曲谱和唱词,最为重要的是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乌力格尔曲艺具有口语性、音乐性、兼容性、独创性及宗教性等特点,对于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来说是重要的切入点。一方面,乌力格尔曲艺真实反映着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比较全面和到位地表现着科尔沁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对于研究近百年来的蒙古族区域文化发展及蒙汉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历程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的传承流派

1.扎鲁特旗的传承流派

“扎鲁特旗‘胡仁乌力格尔’艺术划分为三个流派。一是以毛依罕为代表的好来宝说唱流派;二是以琶杰为代表的以叙事故事为主的说唱流派;三是以扎那为代表的叙述传统故事为主的流派。”[3]这三个流派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经实地调查及整理,如下:

毛依罕派,集中分布在扎鲁特旗南部地区。多以即兴“好来宝”形式进行表演,有少量叙事诗,故事情节较为起伏,语言和情节比较有创造性;惯用以心理描写为主的演唱方法展现人物个性;多以高亢有力的曲谱进行配乐,并且在表演中重视弹弦和打弓;擅长运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如:《韩秀英》、《呼和浩特颂》等。

琶杰派,主要集中分布于扎鲁特旗北部地区。艺术手法多样,演唱语速均匀,听来清晰,常用衬词;善从多方面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多用富于变化的曲谱,感染力较强;不同于其他流派的一点是,该流派的表演多为蒙汉民族文化中的当代小说,如:《婚姻自由》?p《杨根思》?p《两只羊羔的对话》等。

扎那派,集中分布于扎鲁特旗东部,但主要还是在发源地科尔沁右翼中旗北部境内传承发展。创始人扎那,原为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杜尔基苏木人,后迁至扎鲁特旗居住传艺,该流派始终坚持传统的风格,以传统的古代历史演义题材为主,叙事宏大,描述细致,真实反映日常生活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情变化;语言上保持着传统流派沉稳有力、语言精粹的特点;包含对汉蒙民族古典诗歌的解释,并且带有科尔沁“博”曲韵律,有着浓厚的科尔沁文化特点。

2.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传承流派

科尔沁右翼中旗作为传统“嫩十旗”的重要组成,乌力格尔在此流传、发展,长盛不衰。通过对照日格图、包双成等几位胡尔齐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乌力格尔曲艺在科尔沁右翼中旗传承至今,形成了三大流派鼎立的局面。

北部流派,又称上派,由胡尔齐乌日塔那斯图创立,自著名艺人扎那下传,代表人物为额尔顿朱日和。流派演唱风格鲜明,故事结构严谨,曲调悠扬,感情细腻,旋律和谐。传承人为韩福林,代表作《女武士伍红英》、《大别山》。

中部流派,又称中派,自胡尔齐金宝山始,代表人物为布仁巴雅尔。中派善于运用蒙古族听众熟悉的谚语、俗语、警句和习惯语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该派系传承代表人:甘珠尔,代表作《薛仁贵征东》;照日格图,现任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格尔协会主席,代表作《罗通扫北》、《党的好干部、人民的亲人牛玉儒》;额尔敦础古拉,代表作《颂春香》、《梁、唐、金》;吴双河,代表作《北山剿匪记》;包双成,代表作《程咬金出杀》。

南部流派,又称下派,自胡尔齐孟根高力套始。这一流派讲述故事严谨,表演层次分明,语言运用恰当,人物塑造鲜明,曲调错落有致,韵律和谐优美,令听众感觉十分愉悦。现今的传承人主要有:海青,代表作《兴唐传》;吴祥,代表作《呼延照》;敖特根,代表作《卢保雄》。

(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的保护

在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保护方面,调研地扎鲁特旗与科尔沁右翼中旗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保护经验。

科尔沁右翼中旗在1993年便已承办了自治区首届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199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蒙古族曲艺艺术之乡”称号。自2002年来该地固定举行全旗乌力格尔大赛;广播电视台也已设置蒙语广播专门频道、录制乌力格尔专题节目进行播出与播放;当地政府还认定了若干乌力格尔传承人,建立了有130人加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格尔艺术协会和“乌力格尔保护基金”,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对乌力格尔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注册“乌力格尔”商标,积极发展与乌力格尔活动相关的文化产业。

(三)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从艺人员薪酬微薄,缺少保障。根据我们的调查,科尔沁地区乌力格尔艺人的生活普遍苦难,常被称为“一等困难户”。乌力格尔艺人没有工作编制,属于自由职业,志愿演出。在科尔沁地区,乌力格尔艺人多不是职业艺人,表演均为第二职业,其第一职业多为打工者或牧民,虽然录制节目视频有一定政府补贴,但除去路费和食宿,已然所剩无几。目前,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地乌力格尔曲艺的相关机构从性质上来说仍是民间组织,广大胡尔齐在政策、编制、资金等方面都需要更为有力的支持。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与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乌力格尔曲艺作为一门科尔沁民间艺术,根植在当地半农半牧的文化生态背景下,在过去农牧区娱乐生活少的情况下,广受大众欢迎。如今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其文化生态根基受到很大冲击,在传承与发展中出现了受众逐渐减少且呈老龄化趋势的问题。且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覆盖极广,相比日新月异的网络讯息和综艺形式,传统的乌力格尔曲艺已经失去了像过去一样强大的吸引力。

3.人才培养需要转变思路。自古以来,胡尔齐大多出身贫寒,文化水平有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多数地方已经设有乌力格尔培训班、人才培养基地等机构,由传统的一对一传授发展为课堂教育,这对表演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在理论研究人才及系统整理人才体系的构建方面却收效甚微,人才队伍产生了失重现象。

4.乌力格尔曲艺文化需要尽快完成现代化转型。乌力格尔曲艺在清代中叶通过吸收汉民族文化完成了近代化转型,如今却面临着现代化进程的考验。虽然乌力格尔在传播上已经适应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也不乏《神奇的手机》、《网恋悲剧》等反映当代生活且富于教育意义的曲目,但胡尔齐的身上依然带有较为浓重的传统气息和江湖习气,艺人的知识储备与自身素质都需进一步提高;并且胡尔齐依然在大量使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这对于展现近现代历史画卷、反映当代生活来说已经十分吃力。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艺术构成因素上,乌力格尔曲艺都越来越难跟上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完成现代化转型迫在眉睫。

针对以上问题,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尝试在保护人、保护作品、保护文化三方面进行保护。在保护传承人方面,坚持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从青少年传承人抓起,形成文化自觉,并大力培养研究型人才及具有现代文化意识和素养的胡尔齐,改变人才队伍失重和艺人文化素质较低的状态,从根本上推进乌力格尔曲艺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在保护作品方面,可以着手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档案记录,系统整理和分析百余年来的乌力格尔曲目,并在现有基础上完善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保护文化方面,政府需进一步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可尝试拟定乌力格尔曲艺保护与发展的“五年规划”,以坚守民族精神、扎实根基,稳步发展乌力格尔曲艺文化;而最为基础的一点则在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努力解决乌力格尔艺人的编制及生活保障问题,着力提升艺人的社会地位,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创作欲望与热情,为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的曲目、开创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提供足够的空间与动力。

参考文献:

[1]额尔德木图.科尔沁文化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王亚男.浅谈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A].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

[3]格日勒图,陈文斌.论科尔沁文化及价值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

作者简介:

金世超(1994-),女,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连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学生。

本论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科尔沁地区蒙古族乌力格尔曲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为调研中心”(X201408151)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蒙古族婚俗

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2]

择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喇嘛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

聘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也可以择小于九的奇数,以

三、

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

嫁妆: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过去,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欢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求名问庚: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拜火: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婚礼: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第三篇:蒙古婚俗

《内蒙婚俗》脚本大纲

(一),从内蒙古某地一场即将举行的婚礼引入,跟踪记录;

(二),蒙古婚俗简介:

蒙古婚俗可谓五彩斑斓,绚丽多彩。在一望无垠的蒙古高原上,因地域、部族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各部落、各地区的婚礼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蒙古族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了古老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是蒙古族世代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判断等精神内涵。

(三),蒙古婚俗演变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阶段: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婚俗文化。从部落时期的蒙古婚俗到蒙元时代的婚俗,到清朝时满蒙联姻到现代;

(四),蒙古传统婚俗程序 一, 定亲: 1, 定娃娃亲:

双方孩子为~男一女,家长就让他们按约定成亲,如果是两男或两女,就让他们结拜为兄弟姐妹;

2, 家长为成年男孩寻找合适的女孩, 找到后请喇嘛看生辰八字,牧民对婚事合适与否的判断以喇嘛的推测为准。然后男方派媒人去女方家说媒。如果女方同意,他们就会答应下来并接受哈达,如不同意就找理由拒绝,说媒时男方要带上哈达和礼品并说明来意。 二,下聘礼:

成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送给女方礼品,双方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和订婚宴。聘礼的种类和数额双方要预先约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作为聘礼,也有银子。商定后,男方要把送给女方的牲畜拴在绳索上,让女方来验收。如果女方不喜欢哪个牲畜,男方就会把它换掉,但此程序一般最多只能重复三次。然后女方将礼品变卖为钱,给新娘准备头饰等。 三,订婚期和请客人:

婚期一般由男方找喇嘛来定,定好后,男方向女方和亲朋好友发布婚礼消息。婚礼中的重要人物,如主婚人、祝赞人、歌手等,需要男女双方亲自去请,其他的朋友请大家互相转告。出嫁前一个月,女方的亲戚朋友要邀请新娘去家里做客。 四, 缝制毡包:

准备婚礼时,男方要专门找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举行婚礼,并缝制新蒙古包。有的蒙古包由男女双方共同缝制,有的则是全部由男方准备,女方负责里面的摆设。 五,婚礼前准备:

熬奶茶、装奶制品,作婚礼前的准备。 六,互赠礼品:

女方家主要送的礼品是做蒙古袍的绸料、腰带、手绢、荷包,点心、碗等。男方家的礼品一般是半熟的全羊、砖茶、奶豆腐、酒、哈达,有的还送活羊羔。其他客人也会带着酒、小块的地毯、嘧哈达等礼品前来祝贺。客人进人蒙古包,女主人都要敬茶,敬奶制品。 七, 双方各自举行婚宴:

娶亲前,双方各自举行婚宴。由长者吟诵祝赞词,回祝日后家庭兴旺富有。然后大家唱长调,常见的曲目是《太平盛世》和《圣山》。

八, 娶亲:

在正式结婚典礼的前一日,新郎先着礼服行祭祖之礼,然后再出发娶亲。男方要先派两位“呼德”去姑娘家,通告娘家新郎已经出发。“呼德” 到达后,女方要款待他们,婚礼前女方家请喇嘛根据姑娘的属相确定新郎到达和新娘出嫁的时间。娶亲当晚人们整晚不眠。待到出发时间,新郎要穿上颜色鲜艳的新蒙古袍,配上弓箭,和伴郎一起向长者辞行。陪同新郎娶亲的还有伴郎、大戚(娶亲的长辈贵宾)和数名男性陪同人,皆着节日盛装。出发前,与新郎一同吃“上马饺子"。新郎的妈妈让他品尝奶制品。接着喇嘛念经,新郎绕毡包顺时针转一圈,然后出发,一行人皆骑马,随行还有一至两辆骡马轿车,其中一辆用红毡蒙罩,以备新娘乘坐。同时还牵一只“碰门羊"(活羯羊),一副羊乌查一瓶酒、50个馒头。新郎到达时要举行顶门仪式:女方家几个小伙子,用拴着哈达的柱子顶门,不让新郎进去。接着双方祝赞人开始唇枪舌战,女方问“你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你们是干什么的?看你们佩戴弓箭,是否要去打仗。”

宴会开始,男女双方的祝赞人要各吟诵一段祝赞词。内容大多是希望美好的祝愿能够实现。随后女方开始唱宴会歌曲,曲目与上述婚宴基本一致。然后新郎分别与女方亲戚见面,在佛龛上放哈达.有的还会敬献羊或马,给女方的父母和亲戚送礼品,其间必须要有祝赞词。娘家为新娘准备的嫁妆比较丰富,尽可能地把姑娘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穿戴都准备齐全。富裕的家庭还会准备装箱子、水缸和牛羊马的车等。女家设行宴款待送亲队及亲戚邻里,每上道菜,新郎和伴郎手拿哈达向新娘家和亲友献哈达、并逐一敬酒、叩头。大戚唱歌、祝愿女方家长、亲友幸福长寿。 九, 讨封:

晚上在新娘卧室炕上摆宴上乌查,新娘的姐济(嫂子)、姐夫等同辈站地上,还有几位姑娘围坐新娘。新郎单腿跪在炕沿上,与嫂子用问答式争辩方式求问新娘芳名,俗称“讨封”。如果嫂子提问的新郎答不出来,要罚歌、说绕口令等,最后由嫂子告诉新娘芳名才结束。求问芳名,本地有三种说法:一是考验新郎的才智、口才、性格、诚意;二是新娘名字是否与新郎祖辈名字相重或近亲名字相重相克,若有相重相克,土旗蒙古族的婆家有重新起名的习俗;三是认为这与抢婚习俗的流变有关,因为抢婚时不知女方名字,需要求问。

十, 系腰带:

晚上举行新娘内弟辈的人,给新郎系腰带仪式,系腰带人使尽全身之力,一圈一圈束紧,新郎憋住中气或手插入腰带中不让束紧。拜神佛与祖先:第二天早晨,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祖先烧香叩头。 十一,掰羊脖:

新郎要把半熟的羊脖子从中掰开,以此考验新郎的臂力,此环节不允许其他人帮忙,但在掰之前,允许新郎先用刀划条缝。 十二,射该: 新娘出卧室后,同新郎各骑一马,一前一后,由新郎牵引,到墙外绕三圈新娘家,以示留恋娘家。然后新娘下马上车,新郎则拉开弓,按喇嘛指定的方向射一箭,俗谓“射该”。射该是射灾之意。 十三,送陪嫁: 新郎来女家那一天,女方家派车把陪送姑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男方家。同时请一位老年妇女(当地称谓勃力更)随车去男方家。一方面是为经营陪送物品,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给新娘以指点,助女劳作,遇事调节期间,以助成夫妻、婆媳间的和睦。 十四,送亲:

第二天正娶日子。出发前新娘的朋友和姐妹都会哭泣,以此挽留新娘。出门后将筷子和食物扔在门前,以表示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送亲人数与男方接亲人数相等。在大家的劝说下,新郎把新娘带走。在送亲路上,人们要“压尘”,新娘和送亲的人都要骑马,新郎带领小伙子们特意骑马追赶,姑娘们会让马拼命奔跑,看谁跑得快。 十五,迎亲:

男家估计娶亲队伍快到时,先派

四、五个善骑健儿前去迎接。并带一羊头、一瓶酒,一条两头系哈达的木橼,将木椽横放在道上。当娶亲一行来到木橼前,皆下马,互相问好后,迎亲健儿把酒洒在喜车、马头、马背上;将羊头扔在车底下。然后三股队伍一起上马,跨过木橼,互相纵马竞赛,并互相叼抢帽子,互相嬉戏。到达后,女方家送亲的人要压压婆婆的锐气。因此,快到男方家时送亲的人要策马狂奔,围绕男方家顺时针转几圈后,仍不下马,继续狂奔。送亲队伍绕蒙古包转两三圈后,新娘的“分头母”迎接送亲的人,给他们敬奶制品,让他们下马,并请到屋里。男方的小伙子也要把门用木柱拦住。双方祝赞人唇枪舌战后新娘方能进去。“分头母”给新娘分头,然后新娘到另一个毡包,穿上专门为婚礼准备的蒙古袍。

十六,接亲:娶亲、送亲的人先后到达男家院门时,男家的院门外有四至十个头戴钿子帽子、身穿绸缎长袍的女子和头戴红缨帽、身穿长袍的青年男女相迎接,另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接待送亲者。此时点燃立于门旁的草把子,婆母以勺往草把子上撩油,口中念吉祥语:“一勺勺,二勺勺,来年生个胖小小”等。 十七,拜神:十八,梳头;十九,拜灶:二十,拜天地:二十一,拜人。

二十二,男方家的婚宴和仪式:在蒙古族婚礼的送亲环节中,姑娘由母亲陪同,父亲不送。因此,在男方的宴会上,有“还母亲恩情”的仪式。同时吟诵祝赞词,教育自己的姑娘要如何伺候公婆,接着继续唱歌。宴会的开始必须要有祝赞词和长调,接着演唱婚宴歌《太平盛世》。新娘穿戴完毕后,给公婆磕头,并接收礼物。然后新娘拜见婆家的其他亲戚且接收礼品。仪式结束后,大家也要在新家举行宴会,女方家的祝赞人吟诵祝赞词。 二十三,入洞房:

二十四,掏灰:次日晨,由勃力更老妈引导新娘逐屋生火,先己屋,后公婆屋,以表示尽媳妇本分。生火必须先掏灰,灰中公婆早埋有银戒指或玉耳环等首饰,以示灶神赐给新娘的福分。 二十五,宴请帮忙的人:

二十六,回看姑娘,认亲:娶回新娘第三天,新娘的近亲要前来新郎家认亲。男方称他们为“伊尔格沁”(即来会之宾或探望者)。来者包括新娘之父母、叔伯、姑嫂、哥哥、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他们成群结队,有时竟是几十人的庞大阵容。进屋后互换鼻烟壶、敬献哈达,先茶后设宴招待之。

(五),婚礼服饰:新郎一般着鲜艳的绸缎长袍、马褂、腰系红绸腰带,头带圆顶帽,脚登牛皮靴(或大绒靴)。在左肩挎弓,腰系箭囊,囊中插五支箭,腰带上系绸缎绣花的鼻烟壶袋,胸前揣哈达。新娘身着绸缎彩袍,脚穿绣花缎红鞋,头戴红缨帽,罩上筒状兰面罩,在传统婚礼上,新娘通常要换三件新蒙古袍,代表着富有、美丽之意。

(六),蒙古婚礼歌曲:蒙古族民歌在民俗活动中广泛存在,而婚礼宴会就是牧民们尽情欢唱、彻夜高歌的重要民俗场合。

(七),蒙古婚俗文化意象:

一,天,光,火,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完美结合; 二,驱鬼,驱魔,家庭认同;

三,梳头,胶俗:两性的完善结合; 四,改装,戴箭:人生角色的转换; 五,回避,忌讳:两性法律;

五,德吉,秀木尔,全羊:圆满富贵; 六,马,五谷,奶子:招福。

(八),蒙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婚俗上的一些差异:

(九),当代蒙古族婚俗演变:

一,婚俗演变的时代背景成因: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加速了城市蒙古族生活方式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城市蒙古族思想观念与民俗礼仪。 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冲击下,蒙古婚礼仪式和婚礼歌目前的存在状况,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现代蒙古婚礼的形式风格:庄严性,娱乐性,审美性融为一体。 四.现代蒙古婚礼的变化:

1,择日:20世纪80年代传统婚礼复兴后,农村牧区和都市蒙古族结婚,开始请喇嘛或懂占卜的人择日。生活在农村牧区的蒙古族,他们的婚期选择多与生产和气候条件有着紧密的关系,城市蒙古族在择日方面已与汉族没有多少差别。首先考虑节假日,如五

一、十

一、元旦等。

2,礼品选择:最主要的礼品做蒙古袍的绸料,是蒙古族传统婚俗中极其重要的礼品之一。虽然现在的年轻牧民在平常生活中不一定都穿蒙古袍了,但在婚礼的礼品选择上,他们还依然以蒙古袍为主。虽然礼品中也有现金礼,但实物礼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换形式。然而在城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礼品本身也发生了嬗变。这些张贴着现代化标签的各种礼品在局外人看来,似乎有些惊讶和好奇,而这些穿着传统的五颜六色蒙古袍的蒙古人却欣然接受,而且显得相当自然。不管是电脑桌、煤气灶、现代电器,还是随处可见的果冻、饼干、伊利蒙牛的盒装牛奶;不管是新房中的各种现代化布置,还是送亲娶亲路上浩浩荡荡的车队;不管是礼品中数张崭新的人民币,还是具有典型现代特征的专业摄影师的介入,都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笔者也发现,各种蒙古族的文化符号极其自然地镶嵌在其中,虽然弱小,却极具生命力。这种种事象向我们共同传达着一种信息,那就是现在的蒙古族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共存的一个特殊时期。处于其中的蒙古人对此有着强烈的适应性,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似乎比我们乐观得多,认为这样的糅合理所当然。

3,婚前准备:发送请柬:哈达、银碗、奶食品、鲜花、烟、酒、撒花

4,预定饭店:在牧区传统蒙古族婚宴在蒙古包里举办,宾客多用12个哈那的蒙古包。现在,有的在蒙古包里举行,也有到旗镇的饭店、饭馆里举办的。现代都市蒙古族婚宴基本都在饭店里举行。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以及参加婚礼人数预定饭店,要考虑饭店的档次、饭菜特色和装饰特色。

5,确定婚礼上的角色:蒙古族传统婚礼与现代都市蒙古族婚礼角色组成和对他们的称呼表述内蒙古各地有所不同。现代蒙古族婚礼上的角色,一般由司仪、乐队、伴郎伴娘、代东和婚礼服务人员组成。

6,结婚庆典仪礼:现代蒙古族的结婚典礼基本都在饭店举行,时间在中午,中午1l:30时前,贴喜字,用玫瑰花装束的送亲迎亲队伍的车辆开往饭店开始, 7,婚礼服饰:传统蒙古族婚礼,无论农村牧区或城市,蒙古族结婚时都会穿蒙古袍。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都市蒙古族结婚,男的穿中山服,女的穿中式衣服,也不戴首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穿蒙古袍,但一般都是租的,90年代末开始自己定做,并讲究地区特点、颜色、质地。司仪团队每次主持婚礼,都穿蒙古袍、戴蒙古帽,而且要求穿戴整齐简洁。以表示神圣婚礼的尊重。 8, 婚礼只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基本框架:在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祝赞词贯穿始终。它的吟诵采用介于说唱之间的吟诵调,旋律相对简单。祝赞词和歌曲可以说相互依赖,唇齿相依。在情绪上,祝赞词是歌曲的铺垫和基础,而长调歌曲则是祝赞词的延续和升华。祝赞词的表达相对直接,蕴含着吉祥、积极向上和祝福之义。传统婚礼中,祝赞人本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之一,但在现代婚礼中,女方家却没有请专门的祝赞人。请祝赞人的习俗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影像中了。祝赞人的缺席,使依附于祝赞人的几种婚礼仪式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如顶门仪式、双方祝赞人的唇枪舌战等。在一定程度上,祝赞人和祝赞词的退场,也使婚礼仪式和婚礼歌演唱缺乏秩序性和规范性;

9,婚礼歌曲的风格形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随着婚礼仪式的简化和自由,婚礼歌也呈现出多元、松散的状态,嬗变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城镇生活对牧民观念的改变。如今的蒙古族在努力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牧民们对婚礼歌曲的选择也不拘泥于本地传统,而是兼容并蓄,呈现出~种包罗万象、宽容开放的多元化特征。不论是汉族的还是蒙古族的,中国的还是蒙古国的,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东部的还是西部的各种歌曲,都在现今的蒙古族婚礼上一一上演。奏响了多元文化的交响,组成了当代蒙古族婚礼歌曲的整体结构。

10, 婚礼歌曲中传统的位移:传统婚礼以长调为主,不唱短调。现在的婚礼,长调数目减少,而短调数目增多。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的流行歌曲、创作歌曲、传统长调、短调,传统婚礼宴会上,同一首歌不能重复出现,而在如今的婚礼上,此传统已被打破。传统婚礼以三首歌曲为一组,一般唱三首歌,喝三杯酒,宴会就结束,而今婚礼分组的传统已被打破,歌唱秩序相对混乱;传统婚礼宴会的紧凑程度由老人控制,一般比较严谨,现在的婚礼通常比较自由、松散,年轻人少了几分对老人的敬畏感,宴会局面出现失控状态,歌曲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的谈话。如今的婚礼虽然仍不请歌手,但献歌的传统已不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牧民演唱长调的嘴形依然保持着不露齿的传统风格,因此,在婚礼仪式现场,经常会出现听到歌声却难辨别是哪位歌者在演唱的现象。 11,敬酒仪式:

12,交通工具:传统婚礼中,婆婆给新娘起的新名字,就因现代户籍制度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了其原有的推广力度,甚至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传统婚礼的“压尘”仪式,也因交通工具的更换而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代替姑娘们快马加鞭的是壮观气派、浩浩荡荡的车队,这气势可以与城市中的婚礼场面相媲美。

(十),关于蒙古族婚俗礼仪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构建婚礼旅游商业街区; 二,开展婚礼歌舞特色修学游; 三,建立婚礼民俗博物馆; 四,兴建婚礼民俗主题公园

(以上仅供参考,以拍摄实际场地的具体婚俗方式讲述。)

第四篇:阿鲁科尔沁旗职称论文发表-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阿鲁科尔沁旗职称论文发表-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阿鲁科尔沁旗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学习兴趣|音乐教育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学习兴趣|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

关键词:建筑行业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幼儿教育教学论文

1……有效“聆听”促进音乐教育

2……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 3……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小议如何增强初中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5……浅谈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6……浅谈小学生器乐教学现状与策略

7……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优势 8……谈让音乐走进小学英语课堂

9……社会学习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0……寓理论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钢琴教学指导专著——评《方百里钢琴教学法》

1/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11……让茶歌走进课堂——浅析茶歌演唱对歌唱教学的作用 12……一路与痴迷相伴——赵绪成的艺术之路 13……高校音乐学专业分方向教学改革初探

14……地方高校音乐学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探索——基于民族艺术资源保护与挖掘的视角 15……高校音乐课程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16……论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诗文诵读的功效

17……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10节录像课的分析 18……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中的学习支架研究 19……“课程超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闲暇属于兴趣、见识与美——三则《论语》的启示

21……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11节录像课的分析 22……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23……音乐,让孩子的心灵跃动 24……小学生学科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25……十年磨剑,终成正果——杨民康著《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述评

26……论钢琴启蒙阶段的音乐教学强化 27……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8……谈少年儿童学习器乐过程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29……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研析

30……探索创新

严谨治学——论桑桐对中国和声学发展的贡献 31……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2/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32……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及其运用 33……高师音乐专业小学期课程设置及实施策略探究 34……儿童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35……早期记谱法和西方音乐的测量法

36……日常教学中教师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水平的途径 37……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综合调查研究 38……重叠与融合:日本当代美术 39……走出音乐学习的误区 40……论音乐学习方式的重构策略

41……幼儿园问题解决音乐教学的理论原理与实施步骤 42……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儿童音乐教育 43……情境教学法在“经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44……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45……音乐教学中学生联觉能力的培养研究 46……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策略研究 47……中学“元素性”音乐教学探究

48……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 49……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

50……入兴趣入手,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少儿的创造力 51……从兴趣入手,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少儿的创造力 52……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兴趣培育教学研究 53……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3/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5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激趣艺术 55……儿童萨克斯基础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56……浅谈开放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57……德国乐器启蒙教育的兴趣培养——以圆号为例 58……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 59……"唱片效应"探问 60……激发学习兴趣

优化声乐教学

61……对中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教学技能的思考 62……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63……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音乐欣赏”教学 64……幼儿园开展浸润式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65……本土音乐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66……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

67……开发影视资源对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68……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想象

69……影响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70……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创新措施 71……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 72……乐学教学艺术探析

73……阅览室背景音乐的设置与效果测评 74……电脑音乐与音乐创作教学的结合 75……谈儿童手风琴教学

4/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76……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77……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78……音乐教育中加强情感体验的途径 79……高师学生《和声》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80……丰实厚重的中国当代音乐学 81……开放性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82……非智力因素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 83……浅析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音乐的选择 84……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探索与思考 85……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体验研究 86……艺术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87……体育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88……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89……“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90……加强法治,促进和谐

91……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92……精彩音乐课的小窍门

93……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 94……试论幼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功能 95……如何将人文色彩融入音乐教学 96……多媒体在古文教学中的优势 97……中小学生钢琴学习面面观

5/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98……一个基于网络的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99……浅谈温可铮与苏石林对中国声乐教育的贡献 100……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风貌的离合

6/6

第五篇:蒙古族音乐创作的繁荣

天堂草原文化传媒

蒙古族音乐创作的繁荣。蒙古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然而,蒙古族现代新音乐创作活动,却起步较晚。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带您了解蒙古族音乐创作的繁荣!

内蒙古歌舞团的诞生,标志着新音乐创作活动的正式开始。自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这短短的三年,是蒙古族新音乐创作的准备阶段,或曰学习阶段。当初,内蒙占歌舞团从事音乐的蒙古族青年文艺工作者,几乎没有接受过现代音乐教育,多数人甚至是不识乐谱的“乐盲”,充其量只会演唱传统民歌,演奏四胡等民间乐器。因此,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现代音乐知识,成为名符其实的新音乐工作者。

对蒙古族音乐工作者的现代音乐启蒙教育,是依靠民族团结对蒙古族音乐工作者的现代音乐启蒙教育,是依靠民族团结的力1 天堂草原文化传媒

量来实现的。当时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骨干,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来自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新文艺工作者,如沙青、张凡夫、陈清璋、刘佩欣等人。他们是内蒙古文艺界的当然启蒙教师,将革命文艺传统与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草原儿女。二是日伪统治时期接受过现代音乐教育的少数民族音工作者,如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蒙古族音乐家那达米德等。

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他们勇敢地挑起了音乐教师的责任。大凡从事音乐创作的蒙古族和其它民族音乐工作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过通福、那达米德等人的热情指导,初步掌握了现代音乐理论知识,并走上了音乐创作道路。经过三年的学习和锻炼,从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初露才华的音乐创作人才。诸如美利其格、德伯希夫、莫尔吉夫、汪焰、伊德新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过,年青的蒙古族音乐工作者,此时尚不够成熟。故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主要由通福、沙青、刘佩欣等人承担的。他们创作了2 天堂草原文化传媒

最早一批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汪焰的《鄂伦春舞曲》、通福的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优秀作晶,如汪焰的《鄂伦春舞曲》、通福的《牧人舞曲》、沙青的《蒙汉团结歌》等。这些成功的音乐作品, 起到了巨人的鼓舞和示范作用。蒙占族音乐工作者以此为榜样, 树立起正确的创作思想,井勇敢地踏上了音乐创作道路,成为后来音乐创作方面的基本骨干。

草原音乐不只是内蒙古民歌和蒙语歌曲,她包括更丰富的内容,草原民歌、纯音乐、新民歌、草原流行音乐、蒙古国流行音乐等。天堂草原音乐网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草原文化、草原音乐、音乐人为核心,经过7年运营,目前已拥有版权完整的音乐作品超过10万首,用户达1000多万人,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点击率超过20万次,成为互联网音乐界草原音乐排名第一的网站。

编辑: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

3 天堂草原文化传媒

4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1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科尔沁蒙古族婚俗音乐(集锦)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