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
第一篇: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
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
导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以下是小编整理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一个好的现代企业应该是一个由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组织。其中,财务会计则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支撑,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做出正确决策。有专家称:“在新时期,财务起着‘仓库’的作用,任何智力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可见,财务管理的价值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抓企业管理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基础,为切入点,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财务工作者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就经常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与广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沟通交流。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财务控制
(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
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利益
的经济行为,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四关"":
第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一些投资决策失误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其中一个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另一种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是投资决策者本人素质差,,独断专行,自己又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
出的决策。
第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要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
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第
三、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严格按授权审批制度办事。
第四,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因此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以确保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有高收益高回报。
想要建立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要服务、服从经营需求,改善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利益,完善会计与统计信息完全结合的企业电算化管理。本文从以下几点阐述财务管理加强的几点措施:
首先,必须建立一支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会计队伍。他们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挂念、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对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行为予以激励,实行全过程经营监督,并开展全过程经济服务,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经营中的整个过程。
以预算为企业管理主体,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资源配置逐渐复杂化、管理功能也呈多样化发展,因此,只有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可实施有效的控制,主要应进行一下工作: 编制经营预算使预算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跟踪、评价、分析和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好月、季结算及决算。利用预算控制,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节约节支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收,保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资本金管理,保证资本增值保值。国有企业资产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并带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证,并使企业的各项资本性支出以科学决策为建立基础。尤其是要发挥并保证投资项目最佳效益,实现资本的增值保值,并使所有者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对企业资本金的增值保值内容考核上,主要有是受资本和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四部分,企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实现是以资本金为前提的。实现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是流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生产中的“血液”。资金运转短缺或不畅均会阻碍社会的活动。采用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增强资金增值的能力,利用其效果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坚持资金管理的财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作用,有效防止资金损失与浪费。管理会计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搜索、分类汇总、分析、报告财务信息的管理系统成为管理会计。企业要拥有现代化的经营眼光,放眼于企业的长远规划及战略思考,遵循以管理会计为根本基础的财务管理建设,进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以期对经营成果和理财情况进行正确的反映。
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监督、检查和纠偏企业的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过程局势成本费用控制,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关键。它有效保证了成本费用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实现;是真实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重要条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捷径。
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据企业的财产委托经营制度及产权明晰原则要求,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必须分设。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管理、生产决策和销售部门职权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建立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相互协调和分工明确的管理网络系统。
财务决策即保证财务人员在财务总目标的前提下,从若干个财务活动方案中择取最优的方案,决策的步骤如下:依据财务预测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案进行确定→对比、分析和评价各种方案→择优标准的拟定→选择最佳方案。决策的方法很多,现说明常见的方法。
(一)优选对比法。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是优选对比法,它是把各种不同的方案排列在一起,依据经济效益好坏进行对比和优选,进而做出决策。对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总量对比、差量对比和指标对比等。不同方案的总收入、总成本和总利润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一种最佳的方案就是总量对比法。而差量的对比法就是将不同方案的收入差额和预期成本差额之间进行对比,求出差量的利润,从而做出最佳方案的决策。指标对比就是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例如可把不同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二)数学微分法。财务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数学微分法, 通常用于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存货的经济批量决策和现金最佳持有量决策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是以成本为判断的标准的,一般求极小值,但如果是以利润为判定标准的就需要求极大值,这种根据边际分析的原理,对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就是数学上的微积分方法,也是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三)线性规划法。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法是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的求解,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在有一些约束条件下,这种方法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也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四)概率决策法。概率决策法主要针对的是风险决策,既然有风险就是对未来情况的不明了或者不能把握,但是根据概率还是可以进行预知的一种决策方法。这种决策常用概率法来计算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并以决策树图表示出来,整个决策过程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五)损益决策法。损益决策也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指未来不确定,只能对相关因素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发生的概率多少不可预知,因此这种情况下决策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往往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态度及其所持的原则,也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损益决策法通常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小法等,统称损益决策法。小中取大法,又称悲观决策法,是指决策时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小收益值,并择其最大者为最优。大中取大法,又称乐观或冒险决策法,是指决策时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大收益值, 并择其最大者为最优。大中取小法,又称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决策时先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收益值之差),然后取其最小者为最优。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特定的信息和特定手段, 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和调节,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总之,这些措施都是为保证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 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有以下几种:
(一)防护性控制。
防护性控制也称为排除干扰法,这是最彻底的控制方法,前提是需要事先也就是在财务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标准、制度的制定,为了充分的保证现金的安全和完整,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使得现金在使用范围内,内部的牵制制度也需要制定好,这样就对被控制对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对于各种开支标准也要事先规定,可以达到节约各种费用开支的目的。
(二)前馈性控制。
前馈性控制又称为补偿干扰控制,也就是对实际运行系统进行监视,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差异,从而使得财务得以控制。尤其是企业短期的偿还能力要是可控制,密切的关注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的负债, 并对这一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如果发现变率不合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 使得它们的关系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总之,补偿干扰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方法,但前提是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补偿干扰的目的。
(三)反馈控制。
在财务控制中比较常用的是反馈控制法,这是一种平衡偏差控制方法,需要在认真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 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来调整实际财务活动,使得和计划财务的差异得以消除,积累经验避免以后类似现象的产生。 平衡偏差指的是平衡实际产生的偏差,这个 过程中或许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时间的滞后可能就会造成新的偏差。但整体来说影响不大,平衡偏差法运用起来也比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很多的信息,可以随时调节。
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有拥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高水平的财务人员,才能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谋求更大更
张国祥.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外资, XX, (13).
尚爱欣.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商业, XX,(05)
张瑞杰.刍议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财经界(学术版),XX,(06)
第二篇:浅析企业中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
2010-06-12摘要: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认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发展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入手,着重阐述了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经营,作用
一、管理会计经历的四阶段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和雇员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以达到组织业绩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第二阶段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第三阶段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主要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价值;第四阶段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
二、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一)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二是非财务信息。三是社会责任信息。
(三)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三十多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二)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大型企业,而西部、中小型企业应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
四、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原因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上来制定,而是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导致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我国多数企业很少运用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专门为现代企业进行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而现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达到这种较高的管理层次,造成管理会计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一些先进方法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目前的管理会计可操作性差。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令人望而生畏。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五、管理会计在我企业国应用的发展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加快企业改革,尽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二)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成蓉晖,曹湘平.会计集中核算评述.财会月刊[J],2006,1
[2]谢延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J],2004,9
第三篇:浅析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的方法
V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
文章阐述了企业运输成本的概念及降低运输成本的意义,分析了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从加强成本预算控制、优化供应配套体系、加
强显性成本管理、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等七个方面探讨了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以期企业用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ower transport cos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ways to reduce transport costs to achieve maximum benefits with the minimum costs are discussed in strengthening the cost of budgetary control, optimizing the supply match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dominant cost management, and carrying out green logistics management. 关键词:降低;运输成本;方法
Key words: reduction ;transportation cost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F27 A 1006-4311 (2010)30-0083-01 1 企
业
运
输
成
本
的
概
念
购,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合作型关系取得优惠价格等。
1.1 企业运输成本的概念 运输成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区分, 3.3 加强显性成本管理 对于显性成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
广义的运输成本由供应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和废弃子 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管理显性成本:
系统中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构成。显性成本存在于运输、仓储、装 ①采用集装箱包装,这里提到的集装箱不是在码头的那种传统
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号传递等具体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 意义上的集装箱,而只是一个装满货物的大箱子。这样的大箱子有
运作过程中,隐形成本存在于因运输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 很多的好处:a.可以简化包装,节约包装费;公司需要的是箱子里面
所形成的库存资金,机会成本和市场反应慢的损失及管理不善造成 的货物质量,而不是外面的包装,所以包装对于公司来说一点用也
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而狭义的运输成本则可以理解成设备和 没有,所以包装费用能减少多少是多少,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所产生的成本。 b.可以防雨、防晒,保证运输途中物品质量;货物放在大箱子里,雨
1.2 降低运输成本的意义 取得效益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控制 淋不湿,太阳晒不着,也不会磕磕碰碰的,可以减少货物的损伤,虽
成本费用的支出是运输企业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之一。通 然公司需要的货物大多是钢铁制品,但是也有很多易碎品,像有些
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能持续发展的基本前 汽车的大灯,价格很贵,很容易碰碎了,要非常小心,一旦碰碎了就 提。
是自己的责任了,采用了集装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的事情发
2
企
业
运
输
成
本
的
主
要
构
成
生。②加强存货成本控制。企业运输总成本与存货水平有很大的关
运输成本大体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划分:①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 联。存货过多会占用企业更多的流动资金,同时造成仓储费、管理费
本:运输服务中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可运 的直接上升。因此,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设法降低库存水平,是降低
量变化的固定成本。质量成本和采购成本属于可变成本。线路运费 运输总成本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③提高资源利用率。成立联合物
有两个重要决定因素:运距和运量。在每种情况下,固定成本和可变 流转运公司,可以有效解决运输工具使用不恰当和内部对运输资源
成本的划分略有不同。②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计入 的抢夺和不合理占用而导致的运输成本高的问题。④物流业务外
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燃料费用、工资费用、市场 包。公司把某些企业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 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品在途时问,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⑤运输信息现代化。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 采用先进、合理的物流技术,借助信息系统,提高运输质量,也可以
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 有效降低运输环节中的隐性成本。
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 3.4 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运输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运输提
态和转
嫁
的
成
本
形
态
的
总
和
。
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3
降
低
运
输
成
本
的
方
法
实施绿色物流,减少管理控制,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公共成本。①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企业自身特点与优势,加强预算,强化管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要尽量实施联合运输。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
理,规范运作,优化供应商体系,降低运输成本,从根本上保证公司 成的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阻塞等环境影响严重,而实施联合运输
的效
益
和
管
理
质
量
。
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 3.1 加强成本预算控制 首先,合理定制预算编制办法及表格, 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可以有
并编制预算,进而规范完善预算管理,其次,通过完善相关的预 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
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技术,推行月度执行预算,实行定额管理,形 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
成规范的预算管理模式。再次,以确定的目标为指导,进行月度、季 化地进行配送。③第三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
度滚动预算,以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预算编制起点,强调资 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
金预算管理,逐步完善和发挥预算信息和监督作用,同时,建立综合 吸引消费者。
绩效考核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制度,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运 4 结论
行本文以陕西铜川某运输公司为例,论述了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的
id="loadingAD">
class="ad_box">
文档加载中...
。 class="waiting">广告还剩秒
第四篇: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黄斌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中国西电集团这几年文化建设,用“责任之道”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又好又快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
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制造更多的精品,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统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纳税评估方法浅析
商品混凝土,简称为“商砼(tóng),亦称预拌混凝土,是将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按一定比例,经计量、拌制后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出售的建筑材料,是以集中搅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建筑工地供应一定要求的混凝土。笔者从多角度对商混生产企业的评估工作进行了浅析,不足之处望各位读者指正。
一、商品混凝土企业特点鲜明,主要包含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生产流程和工艺简单。
不同型号的商品混凝土其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附加值基本一致,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强。
(二)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商品混凝土的品种主要由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区分,用C和强度等级值表示,等级值越大强度越高。一般分为C
10、C
15、C20、C
25、C30、C
35、C40、C
45、C50、C
55、C60
等品种,强度不大于C50的产品为通用品,大于C50的产品为特制品。一般商混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中, 强度为C30的产品占多数,根据不同需求还可细分为C30早强、C30超流态、C30大体积、C30细石等。
(三)产品配方严格。
所需主要原料包括水泥、中砂、河流石、碎石、粉煤灰及外加剂。外加剂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而选择添加的,主要有:泵送剂(便于泵车像高处输送混凝土)、减水剂(节省水泥并提高强度)、膨胀剂(用于减少裂缝)、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早强剂(用于快速提高混凝土强度、防止冻裂)等。
(四)能耗相对固定。
不同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相同,多为180或双180搅拌楼(站),搅拌楼和搅拌站区别仅在于骨料是一次提升还是二次提升。其生产功耗相对固定,且由于搅拌楼(站)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停止运转(一旦停转就必须清除楼里残留的混凝土),因此生产每方混凝土的能耗基本固定。
(五)产品存放时间短。
一般不超过6小时。企业将商品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必须及时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浇铸,其间搅拌筒也必须始终处于转动状态,否则混凝土就会凝固报废。
二、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混凝土企业一般存在以下四大涉税风险:
(一)材料采购环节风险。
商混企业生产用原材料中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的供应商相对固定正规,企业基本都能取得正规发票,但砂石的采购取得的基本上都是普通发票。并且可能存在故意取得假发票的行为,导致企业成本虚增、减少应税所得额。
(二)产品运输环节风险。
混凝土企业虽然必须使用搅拌车,但车不一定是自有的。一方面存在搅拌车辆挂靠企业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租车现象,旺季时客户需用量大、时间紧,企业本身搅拌车不够用,就会发生租车现象。开票源头难以控制,租车费用及自有车辆用油费用的真实性难以核实,可能存在虚列费用侵蚀所得税税基的风险。
(三)收入延迟申报风险。商混企业大都存在货款被拖欠的现象,所以企业可能会根据货款回笼的情况决定开票申报销售的数量;并且,商混企业的客户大多是建筑安装、房地产等营业税企业,并不急需取得发票。这样就容易出现企业延迟申报的现象。
(四)收入成本配比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发生的生产成本会随着销售及时足额体现到销售成本之中,但由于混凝土企业普遍存在着收入不及时申报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
的收入与成本不配比。更有一些企业按照销售收入倒挤成本,导致账面利润严重失真,在影响增值税的同时也影响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三、商混企业的评估方法与技巧
(一)通过案头分析及第三方信息的采集来寻找切入点和突破点。
运用市局研发的评估模板可以直观的看到被评估企业的各项申报数据的变化,比如可以从收入变动和成本变动是否同向且波动比接近
1、费用占收入比重是否增加等方面就很容易发现成本费用列支上的疑点,并带着这些疑点有针对性的对企业进行约谈和实地调查。
另外,商混企业投入巨大,经常出现巨额借贷,一般来说企业借来的资金都会用于购置原材料,然后生产产品并销售,所以从企业的资金流入手也能够还原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打个比方说,某商混企业2013年新增贷款和各种长短期借款4000万元,而其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这中间就极有可能存在少计、漏记销售收入的问题。
在评估检查过程中发现:商混企业与购方签订的合同大多不够详实、准确,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外调的形式,到购方取得实际资料,在这里还要注意是否存在以物易物(顶账房、顶账车、顶账水泥等物品和原材料)的现象。
(二)运用物耗法、电耗法、运费、资金(货物)流入等方法测算企业实际销售收入
1、物耗法
商混企业每生产一立方米混凝土耗用量大致都为2390公斤,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来说每生产一立方米混凝土耗用水大概为165-175公斤。商混企业购进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都是按吨计算的,而中砂、河流石、碎石都是按立方米计算的,其中,中砂的比重为1.65吨/立方米,河流石(包含二河流石)为1.45吨/立方米,碎石为1.25吨/立方米,运用下面的公式即可得出了该企业实际混凝土生产数量(立方米)。
(水泥+粉煤灰+中砂*1.65+河流石*1.45+碎石*1.25)/2.222=商混企业混凝土实际产量
其中各种原材料为实际领用量,单位为吨,产量单位为立方米。由于齐市商混企业生产的混凝土大多以C30为主,而生产C30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水量基本在168公斤左右,所以该公式的分母就是2.39-0.168=2.222吨。
2、电耗法
可以根据企业账载电费或从电业部门调取的电费来计算企业实际生产混凝土数量。这里有几个数据可供参考:
一般商混企业生产用电为企业总用电量的90% 。
工业用电价格按峰谷平计算下来的价格为1.2元/度。 以商混企业常用的生产设备180或双180搅拌楼为例,其每小时理论产量为180立方米,耗电为180-210度。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较容易的估算出企业的商品混凝土生产数量。
3、运费法
前文提到了商混企业大多存在自有车和外租车同时存在的现象,所以通过运费来计算企业混凝土生产量时就要注意加以区分。企业购置的搅拌车一般能够使用8年,运输产生的油费和司机工资都有商混企业自行负担。外租车的运为25元/立方米,这里做一个推论,企业用自有车运输混凝土的费用要不大于这个费用(是否合理有待商榷)。计算过程及方法如下
(自有车司机工资总额+自有车购置费用/8+生产费用中的油费+外租车运费)/25=商混企业混凝土实际产量
4、资金(货物)流入法
商混企业的资金流入大致有以下几大途径:自有资金(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等)、银行借款、其他借款(企业法人代表、其他企业及个人)、赊账原材料等。企业流入的资金和原材料一般都要经历至少一个产销循环的过程再流出企业,所以通过这种计算方法能够较真实的还原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公式如下: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短期借款+预收账款+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商混企业生产每立方米混凝土成本=商混企业混凝土实际产量
运用这个方法要注意甄别各种款项的来源及实际用途,不能将所有数据一并计算在内,同时由于假定的生产过程为一次循环,所以还不能保证计算出数据的准确性,本方法的参考意义更大一些。
商混企业是工业企业,所有对商混企业的检查也要从生产流程配不配比、合不合理出发,内外结合,账实结合。这样就能够比较真实的还原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达到堵塞征管漏洞、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促进征纳双方和谐统一的纳税评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