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全文)

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全文)

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

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康复科十二五工作总结

上高县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高县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我院针灸理疗康复事业, 在“十二五”期间,将医院针灸理疗康复专科建设成为一个 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水平的重点中医专科,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中医药方针、政策, 继续贯彻省政府《关于振兴中医事业的决定》。坚持科技兴 院,以中医为主导,坚持中西医结合,开拓、引进先进医疗 技术,提高全科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合理的专业人才,争 创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二、发展目标

2011—2015年,针灸理疗康复专科总的发展要求是:进 一步完善科室设备和运转功能,做到人才结构合理,学术水 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科研能力有较大的增强,人才培养有 计划,科室建设有规划的中医重点专科,成为我县中医针灸 理疗康复的中心。

三、各项指标

2015年,针灸理疗康复科门诊非药物中医诊疗人次要达 到2万人次,年住院达到300人次。在发展规划内,业务收 入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中医治疗率达到100%,每年完成 下乡业务指导2次以上,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1.科室设置:根据医院安排,设门诊、住院部(2012年 底以前开设)。

2.床位数:2012年以前开设病床10张,计划到2015年 增加到30张,要求病床使用率达到90%。

3.人员结构:副主任中医师1人,主治中医师2人,中 医师3人。

4.技术质量: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重点科室水平,充分 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的诊疗手段,开展针灸、理 疗、按摩、蜂疗、中药敷贴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及中西医 康复治疗训练,力争达到全省同级中医院的领先水平。

5.人才培训:在规划期间,要求对科内人员有计划、有步 骤地安排到省级医院进修一次,包括进行短期培训,参加学 术交流会及继续教育等,特别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要重点 进行培养。

人才的培养,除了外出进修外,还利用进修时与教师结下的友情,聘请知名专家来医院指导工作,以提高临床技术水平。

6.发展方向:在建设周期内,针灸理疗康复专科临床发 展方向有:①积极引进新针疗法、热敏灸、中药敷贴等一些中医特色疗法。②积极开展多种手段的康复保健治疗,如熏蒸、药浴、足疗等。③积极应用中医特色疗法“醒脑开窍针法”及一整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提高康复治疗水平。④开展蜂刺疗法治疗类风湿疾病的临床研究。⑤引进肿瘤康复治疗的免疫治疗仪、体腔热疗仪等先进设备,为肿瘤患者的康复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生存质量。

7.资金投入:在建设周期内,计划投入300万元,其中 280万元用于购置各种诊疗设备,康复器械及病房的改造,2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

经过五年的建设,医院针灸理疗康复专科将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中医特色明显,康复手段先进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创造成为我县及至全市的名牌专科,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县、市。

第二篇:“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全面加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部根据当前康复医疗工作实际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

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疾病、损伤导致的躯体功能与结构障碍、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充分发挥康复医疗机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与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逐步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康复医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将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统筹考虑,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达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标准》和《指南》,下同)要求,康复医院应达到《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基本康复医疗服务和残疾预防、康复相关健康教育。

(二)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

(三)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早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四)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患者在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五)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康复医疗资源。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围绕相关疾病与残疾承担相应医疗与康复工作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

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要符合《标准》和《指南》的要求,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康复治疗,与相关临床科室充分融合,促进患者恢复,预防残疾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应当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养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2、大力推进康复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康复医院建设标准,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并具备相关疾病的一般诊疗、处置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加强与区域内老年病院、慢性病院和护理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三级康复医院应当承担区域内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任务。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康复医学能力建设,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条件允许的,可以提供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将居民康复医疗服务信息与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

(二)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1、增加康复医学专业人员数量,提高队伍素质。鼓励其他执业范围的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转为康复医学科医师。实施康复医学专业专科医师制度,探索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

2、建立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制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培训大纲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各省根据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复专业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对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建立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争取到2015年底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的全员培训。

(三)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1、卫生部组织制订常见疾病康复诊疗技术规范、临床路径和康复治疗质量评估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康复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指导,体现康复服务的专业特征,注重学科融合,突出诊疗效果。

2、建立、完善以康复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国家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有条件的地市也要成立质控中心。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提升服务能力,丰富学科发展内涵,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医学长效发展机制。

3、卫生部组织制订国家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标准,开展国家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遴选工作,发挥康复医疗服务示范作用,并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师资培训任务。各省(区、市)制订省级标准,遴选1-2个省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承担省内服务示范作用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布局合理、体系健全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训网络。

4、综合医院逐步建立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各科室的合作机制,强化团队合作模式。康复专业人员主动深入其他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

5、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特色和优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行实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改善治疗效果。

6、充分发挥国(境)内外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追踪世界先进康复医疗技术,提升国际影响。

(四)通过试点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1、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调整医疗资源的同时,同步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康复的有效模式。制定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时,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适当增加增量,调整存量,增加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同作用和适应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2、明确不同层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立足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时下转患者,并承担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提供专科化、专业化康复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指导。

3、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转诊标准、规范和程序,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逐步探索建立分类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

4、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充分利用卫生、中医药、民政、残联等系统在康复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优势互补。

5、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健康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康复医疗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保障措施

充分认识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属性和社会属性,重视部门合作。与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密切协作,积极争取有利于康复医学教育、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培训)、经费投入、医疗保障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各部门理解和支持康复医学发展,全社会关注康复医学事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康复治疗学专业“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康复专业是国内新兴专业之一,为国家培养优秀康复治疗人才是每所医学院校为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康复专业从2007年建成,我康复专业是省内创办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较早的医学院校,现经过前6-7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在2011-2015年准备完成以下专业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现状

现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5人,高级职称5人,讲师10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兼职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康复专业拥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康复中心、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疗单位强大的专家教授作为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储备,常年公开选聘知名专家、康复医疗骨干担任康复专业课教学。

(二)教学条件现状

1、实验室

康复实验中心设在影像楼5楼,在条件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改进实验室建设,全面具体的实施了康复医学实验中心的房屋格局定位、实验资源设置、实验材料管理等众多细致工作,现拥有语言实验室一间和康复技能实验室一间,基本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

2、实习基地

康复专业在黑龙江省建立了如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人民医院等地区建立了6家实习教学基地。康复专业采用“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实习教学模式,在省内外大中

1 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就业网络。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

1、指导思想

康复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建设为基础、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一手抓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手抓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本科康复专业建设水平,在办学水平与特色上形成明显优势,以推动我校“高水平、有特色、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办学目标的早日实现。

2、办学定位

依托医学院、二所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及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力争把本专业建成与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康复专业。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兼顾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培养急需的高水平的康复治疗人才。 完善配套与保障措施,增强专业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现阶段招生人数每年60人,2015年争取招生人数达到100人。既满足职业资格与工作岗位的就业需要,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就业需求,满足职业变动需求。

三、专业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一规划,统筹发展,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核心,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服务高教强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学校内涵建设,力争到201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2015年,学科综合实力显

2 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优良,为高教强省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分阶段建设规划

1、课程体系规划

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临床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课堂延伸等加强实践课,以公选课、任选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临床与康复渗透,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熟技能、懂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定期推荐素质较高的人员攻读硕士、博士,或选送外出进修相关专业知识。并制定新的人才引进方案,吸引高层次人才。鼓励年青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团队后备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结合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优势和特点,逐步提高本团队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学梯队,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继续加大主要课程教学用设施的建设投入,重点建设教学实训室,扩大实训室场所,完善图书、资料、网络及后勤保障辅助体系。更新添置团队建设需要的仪器设备,共享院内大型精密仪器。于2015年8月前在原康复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康复评定测量实验室、作业实验室、传统康复实验室,使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达到本科设置的要求。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符合康复教学要求要求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做好实验中心大楼的规划设计与

3 修建,力争高标准、高质量;配合学校做好课间实习场地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可开发教学医院,为广大学生提供课间见习实习的场所;配合学校做好康复器材设备的购置,使实验中心的面积和器材设备价值达到教育部办公厅的要求。

4、教材编写规划

根据专业的特点,为满足教学的需要,组织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材。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需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教师自编写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材和讲义。

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多媒体授课率达到或超过30%。

5、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规划

(1)实验室建设:按照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的需要,我们已建立了1个康复实验和1个语言教学实验室,但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的管理和规范还有待完善,按《我国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设置标准》的要求,我们还需购买约300万元的基本实验设备。考虑多种途径募集实验室建设经费:如学院、附属医院。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改善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建设。以红旗院康复医学科为主体,将哈医大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海员医院康复医学科及黑龙江省医院省康复科建成专业课规范实习基地,同时将附属二院、牡丹江市福利院建成小儿脑瘫实习基地,争取建立8-10家实训基

4 地,建立实习基地建设及质量监控方案。按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康复医学科治疗室及相关设备的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并引进人才。

四、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的措施

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稳定临床医学专业规模,适度发展康复相关专业,主要通过康复相关专业来实现康复专业整体规模的扩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医学学科优势和医学教育资源,同时支撑康复专业向深层次、高水平目标发展。

2、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梯队建设,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强化激励机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措施得当,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学院组织专家检查,逐步推进教研和科研的各项工作。利用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年轻教师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促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选拔学术造诣高、精通专业教育、有志献身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知名教授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并制定新的人才引进方案,吸引高层次人才。鼓励年青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团队后备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结合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优势和特点,逐步提高本团队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学梯队,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

5 力的培养。近五年建成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1项。定期召开研讨会、论证会,研究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衔接和实习安排。

本团队将把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明确专业办学思路,根据专业方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的更新和改革,适时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尽早树立专业意识;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内容,力求在主干课程中实现与理论课1:1的比例。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并把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切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拓展建设符合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形成实训、实习两大保障体系。

4、教学改革的措施

①争取学科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工作,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每两年进行一次院级教改项目立项工作,同时积极应用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科学合理的梯队建设,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强化激励机制。

②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措施得当,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利用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年轻教师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促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选拔学术造诣高、精通专业教育、有志献身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知名教授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

③加大经费投入,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和教学、科研奖励基金,促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成长。保证师资队伍建

6 设专项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确保各项师资建设措施顺利实施。严格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断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④多方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对一线教师采取倾斜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待遇,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方便,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5、教材编写

在总结前期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在教材中体现和更新,提升团队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使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更大的提高。需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教师自编教教师编写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材数量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教材奖≥1项;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多媒体授课率达到或超过30%。

6、实验条件、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措施

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效果好;有综合性、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临床见习、实习或专业实习安排合理,效果好。

增加临床实用手法在实践课中所占的比例,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义诊等活动学以致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7 通过康复医学院的建设,形成实训、实验,教学、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结合实训室的良好条件和临床基地的特色和优势,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保障,并逐渐形成教学示范模式,带动中医康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五、教学管理建设规划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化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管理制度的运行:

①健全和完善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②加强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③建设学科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科学化管理。 ④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学科例会制。 ⑤健全线条式学科管理档案模式。

以上是这五年的整体规划,我们会从各方面开展工作,向实现目标努力。

第四篇:十二五总结

关于XX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XX县发展和改革局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是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制定的,为做好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我局广泛征求了各部门、乡镇、老同志的意见。力求在总结“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对于明确我县发展的战略方向,把握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从而促进我县经济又好有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说要。

(一)制定方案 成立机构

根据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组织协调工作;同时要求县直相关部门明确一名领导,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研究制定了《XX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作了分工,并对规划编制经费作出了安排。

(二)认真调研,反复修改

1、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由我局牵头,专门安排了一批发展研究课题。其中涉及规划研究课题包括 “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加快沿边经济发展研

究”等10个课题。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规划思路研究阶段的工作,全县有关部门和单位共提交11篇约5万字的调研报告,各类专项规划17份。同时,根据“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和落实了甘蔗、茶叶、橡胶等10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商定了工作重点。

2、认真细致开展意见征求。我局以书面形式对县四班子领导、各单位、老同志就“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并就反馈的意见分类梳理,逐条完善,主动向县领导汇报征求意见。

3、积极主动做好汇报工作。我局作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责任部门,在各个规划编制节点积极主动将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向县四班子主要领导汇报,征求领导对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同时将修改意见及时融入到基本思路的编制中去。

(三)加强衔接,全面推进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是实施规划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 我局于2009年9月开始收集整理全县“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于2010年5月21日将全县“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报市“十二五”规划办,后根据市级反馈意见,于11月15日上报了重大规划建设项目补充稿,共报送一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14个,并跟踪协调,争取全县“十二五”规划项目纳入市级“十二五”规划盘子。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建设项目规划表初稿已经形成,发送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四)严格程序,广集民意。

在“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然后由县委、政府进行初步讨论,在多次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再

充分吸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完善,最后结合上级相关部门意见,完成我县“十二五”规划(草案)的编制,并于自治县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目前正在印刷。

第五篇:十二五工作思路

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明年工作思路

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

2010年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明年工作思路

2010年,区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投诉最少”为目标,积极推进行政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我区营造良好的软环境。1-11月份累计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54782件,办结155351件,日均受理681件,办结684件,按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9%以上。

一、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中心逐一梳理各承诺件的办理流程,砍掉不必要、不合理的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今年,承诺时限比原来压缩54.5%,提前办结率87.1%,其中商品房房产、土地两证的办理时间从原来的四个月提速到现在的四个工作日,卫生新农合、林特、农业、经贸、工商等窗口也都缩短中间环节,把多项承诺件转为即办件。

二、创新审批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中心不断创新审批方式,开展联合审批、联合验收,推出全程代理服务和网上审批,提升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

一是发挥集中办公优势,开展联合审批。中心对需报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三产企业组织联合审批,共组织了10次。卫生、环保、文广新等窗口工作人员在群众到窗口咨询时,就到现场为群众提供行政许可先期指导服务,涉及多个部门,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联合指导。

二是组织开展联合验收。对基建项目,由发改窗口牵头,环保、建设、国土、规划等窗口参与,一起到实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发给企业竣工验收意见表,企业凭竣工验收意见表到建设、国土部门办理房产、土地等两证手续。1-11月累计开展联合验收达39场次。

三是推出全程陪同、代理服务。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由相关窗口代办,对重点工程实行绿色通道办理制,对特大项目,实施全程陪同办理有关审批手续。1-11月份,中心工作人员累计全程代办39件次,陪同办理260多件次。

四是推出网上审批。国税窗口推出车辆购置税网上申报,由汽车销售商在网上申报,购车群众直接到窗口缴纳,减少群众纳税时填表、排队时间。发改、经贸、工商、旅游、外经贸、卫生等部门建立了网上审批系统,内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旅行社审批等承诺件可在网上申报、审批,1-11月累计办理网上审批660件。

三、坚持以便为先,提供优质服务

今年,中心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推出办证缴费刷卡服务。在中心收款处和国税窗口安装银联刷卡机,房屋交易契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出让金等大额收费均可刷卡缴纳,既方便群众缴费,又有效保证了群众资金安全。

二是推出短信通知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在办结承诺件时,电脑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到服务对象的手机,及时告知办理结果,改变以往服务对象被动咨询为中心主动告知,方便了群众。

三是推出上门办证服务。公安、农业、林特等窗口根据群众需求与实际情况推出上门办证服务,累计上门办证20多次,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整合窗口资源,拓展服务功能

今年,我们适当调整、整合窗口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针对来缴纳车购税的群众比较多,原有四个窗口不够用的情况,将三楼窗口作了适当调整,给国税增加两个窗口,以方便群众纳税。6月份,中心专门召开协调会,将二楼窗口也作了适当调整,为国土资源分局增加两个办事窗口,使该局土地交易、登记、审批、制证人员都能进驻中心。同时使民政的婚姻登记窗口和颁证室连成一片,并根据要求进行装修,使其达到民政部关于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五、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中心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对窗口及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保持中心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是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坚持每天不少于两次的窗口巡查,对工作人员的遵章守纪情况、规范办件情况、服务态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查。同时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督各窗口的各类办件,利用窗口评议器接受群众评议,全年达5万多人次,还电话随机回访办事群众,群众满意率为99.9%。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中心组织人员对各窗口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制度、一次性书面告知制、五件办理制等制度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窗口进行了通报批评。通过检查,各窗口在日常工作中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使中心的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三是做好考核工作。做好窗口季度、和工作人员考核评优及每季度的廉能评估工作,考核时严格依据《考核办法》、《廉能评估》测评标准及日常巡查情况,对窗口及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既激发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又督促窗口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考核评比涌现出了公安、交通、发改、建设、国土、民政、工商、环保、国税、地税、林特等一批先进集体及四十多位服务明星。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中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区委要求,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工作要求,以“方便群众服务企业当先锋”为活动载体,以“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投诉最少”为创争目标,认真制定方案,在中心各科室及服务大厅窗口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新农合和社保窗口工作人员针对长期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看病报销难这一情况,积极向领导建议,最近区政府出台了把外出地公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的政策,且把报销时限由平常的3个月延长到次年的1月31日。

二是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积极开展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礼仪培训,制定了“文明服务规范”,要求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统一穿工作服,使用普通话,精神饱满、文明服务、微笑服务。今年,中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明示范窗口”。

三是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中心活力。为丰富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中心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三月份组织工作人员到温州活动,“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到绍兴鲁讯纪念馆接受革命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服务明星到外地中心参观学习,还开展了登山、乒乓球等比赛,增进工作人员的交流,营造团结活泼向上的工作氛围。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和创新运作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