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学期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5、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6、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三、学情况分析

该班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经过多年对该年级的了解,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学困生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特长生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中档学生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处于其他两者的中间,但在手工方面还缺乏创意与自我体现。

四、措施

1、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班级,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班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全文按照访问的顺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作者按照“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的顺序,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款待远客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叙事,语言朴实、流畅,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照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布置同学搜集老舍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PPT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带着这种感觉写下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第十七课《草原》的。

5.板书课题:17 草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书姿势要正确。

3.指生读生字、生词,教师及时正音。(可采用指名读、轮读、齐读等方式)

4.你觉得哪个生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而你已经理解了,介绍给大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个别生词意思:一碧千里、墨线勾勒等。

5.你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请提醒大家。

6.指生逐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词。

7.默读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会儿把你读懂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8.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写景)。

第2—5自然段分别写: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这部分叙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和体会草原美景。

1.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围绕草原“景色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字词、句子和段落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

3.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两个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写:天空、空气、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羊群,等;感受: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等。

4,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和背诵指导。

5.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师生回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一生背诵课文,全班背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指生朗读课文。

2.默读思考、标划: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

(1)远道迎客——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内——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4.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客人们的表现——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依依惜别)。

5.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在话别的时候,主人会对客人说些什么?客人又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如果客人中有北京人,有新疆人,等等,他们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呢?

3.本文只是表达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吗?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还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情谊深厚的主题)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自然段。

3.搜集表现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故事。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1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三、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根据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

四、措施:

1、加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班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

五、周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 形的魅力

2 形体组合

3 抽象雕塑

4 多样统一

5 静物写生

6 喜怒哀乐

7 夸张的脸

第四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白小:邢艳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凑向我们共同成的

和弦》、第二单元为《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为《不屈不饶的的中国人》、第四单元为《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善待自己,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形成开朗的性格,友善地和同学相处,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领悟到奏响共同成长的和弦的秘诀在于真诚、善良等等;培养感恩情怀。

了解祖国的历史及现状,培养爱国情怀。

3、通过了解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把学生带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宏扬和传承。

4、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在了解祖国日益富强的发展过程,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奋发有为的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1、注重全班学生整体发展和提高,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

2、与潜能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行自我转化。

3、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潜能生的辅导。

4、“了解民族,热爱祖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的中国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安全教育

三月份: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防踩踏事件发生,禁止学生吸烟酗酒误食毒品等;

四月份:春天沙尘天气,防流行性传染病,食品安全教育,劳动节; 五月份:体育课春游安全;

六月份:集体活动,心理健康,防溺水,防雷击,洪水,泥石流。

七、进度安排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教学 内 容

课时

1

1、生命多么可贵

2 2

2、成长日记ABC

2 3-

4 4-5 4 6-7 5 7-8

8 9 9

10

10-11 11-1

2 12-13 13 14 15 16 17 17-18 18-19

3、健康生活每一天

3、校园红绿灯

3、社会生活有规则

16、法律保护你我他

2、圆明园的诉说

1、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19、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10、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1、新科技,新生活

2、超越梦想

213、科技是把“双刃剑”

2、崇尚科学精神

1 1

5、商品的故事

2

16、寻找商标的国籍

2、我们在这里生活

2、“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1、你好,WTO 2

复习

3

7 8

11

12

14

17

18 19

第五篇:人教版(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

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预习单课件相关资料

学习流程:

一.课前准备,检查交流

1.结合课前预习单,交流搜集的长征的资料和读过的关于长征的故事。 (1)学生交流

(2)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师简介长征(出示地图,了解长征路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越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解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七律·长征》)谁来读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律是这首诗的体裁,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谁再来读?

师简介七律.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体会律诗特点。

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通过交流,我们简单了解了长征,谁能再读课题?

5.长征,这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征途呢?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得不错,你们看,这几个字音不容易掌握,谁来读?谁还想读?课件出示:

逶迤磅礴岷山

师: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诗的节奏来?

生自己练读。 师指导读。 生齐读。

6.质疑:预习时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解决。

二.品读体验,随文得法

1.这首诗是围绕哪句来写的?这两句诗又让你读成了哪个词?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

一、二句,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交流

2.红军把“难”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

3.红军战士把什么困难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红军遇到的困难画出来。

交流

4.对,他们就是把这万水千山都只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然而,果真如此平常吗?

课件出示:逶迤磅礴。(变红)

4.自己先读读这两句,再看看这两个变红的词,你发现了什么? 5.都是写山,那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逶迤的五岭呀,想象一下,这会是一道道什么样的岭?磅礴的乌蒙山呀,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同学们,逶迤的五岭山脉,横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省,绵延几千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山势陡峭,让人望而生畏啊。想象一下,红军战士走在这样的岭,这样的山上会遇到什么困难?

其实,红军战士不光要面对这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随时应对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仅湘江战役一战,红军战士就由原来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可见长征是多么艰难呀。

可是,这样的岭,这样的山,在红军战士的眼中又是怎样呢? 6.多么强烈的对比呀!那应该怎样读呢? 男生读,女生读。

7.此时,在你的心中,这是一队怎样的红军呀?

对,他们就是这样的乐观,无畏。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8.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面对山,他们不怕;面对水,他们会怎样呢?对于这一“暖”一“寒”你是怎么理解的?

同学们,你们看“金沙水拍云崖暖”,这描写的是哪场战役?

(课件出示金沙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金沙江。它是长江的上游,水流湍急。谁能说说巧渡金沙江这场战役?

课件出示: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史料称之为“巧渡金沙江”。 万里长征红军战士经历了无数恶战。这一战却如此轻巧地取得了胜利。如果你身处其中,你的心情怎样?

这就是暖呀。来,让我们读出来吧。 可是,这样令人欣喜的战斗太少了。

(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泸定桥,它仅有十三根铁链组成,桥面9根,两侧桥栏各两根,桥下就是湍急的河水,两岸是悬崖峭壁。站在这样的桥上,你有什么感受?

不仅如此,在泸定桥之战时,就连桥上的木板都被敌人撤掉了。 (课件播放录像)敌人的疯狂扫射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只能用双手双脚向前挪动。十米、二十米,一个战士中弹了,但他咬紧牙关,继续前行。五十米、六十米,一个战士跌落河中,其他的战士毫无畏惧,仍旧向前挪进。九十米、一百米,敌人在桥头点起了熊熊烈火,战士们毅然冲过火海,夺去了战斗的胜利。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战斗惨烈,战友牺牲,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哪!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9.从这一“暖”一“寒”中,你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红军战士? 10.就是这样的红军战士,之后又爬过了岷山。岷山你了解吗?

补充资料:岷山,自中国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五百公里,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海拔五千五百八十八米。

11.就是这样一座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大雪山,红军战士却说──“更喜岷山千里雪”,喜什么呀?

多么乐观的精神呀!所以才──“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是什么意思?大家做个动作表演一下。 生做动作。

你笑了,我笑了,他笑了,我们都笑了这就叫“尽开颜”。 1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13.能背过的同学,我们一起背一背。

14.同学们,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对比),通过强烈的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们,五岭、乌蒙、金沙、大渡,还有那皑皑的岷山,一幅长征的画卷缓缓地在我们眼前展开。长征不仅是一段征途,更是一曲精神的赞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还创作了许多壮丽的诗篇,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进行欣赏。

三.类比阅读,领悟异同 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1.用简洁的话复述四渡赤水的经过。 2.体会毛泽东用兵如神。 ▲学习《翻雪山过草地》 1.说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时经历了哪些困难。

2.体会毛泽东的敢想敢做。 四.实践体会,学以致用

1.课外搜集整理毛泽东其他诗词佳作,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办一期专题手抄报。

2.课外阅读关于毛泽东的有关故事,为故事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只等闲

千山{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岷山——千里雪 万水{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尽开颜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