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精选)

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精选)

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第一篇: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04土壤肥料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

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

第一篇:土壤肥料学试题九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04

土壤肥料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单位是g/cm . 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裹起来的磷酸盐.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 1~1000nm 的固体颗粒.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 正 电荷外,一般土壤带 负 电荷. 2,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2mm __,_2~0.02mm __,___0.02~0.002mm __,__<0.002mm

3,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___截获_____,___扩散______,__________质流__. 3,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__机械法___,___酸制法___,热制法___. 4, 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 地形 ,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时间 . 5,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 小 ,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注意施用浓度和施用均匀

6,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发热阶段 , 高温阶段 , 降温阶段 和 后熟保肥阶段 四个阶段. 三,判断题.(各2分,共10分) 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 × ) 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 ) 3,.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 √ )

4,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 ( × )

5,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 四,选择题(各2分,共20分)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C 】 A 老叶 B 幼叶 C 老叶和幼叶 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 D 】 A 块状结构; B 柱状结构; C 单粒结构; D 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 B 】

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 4,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________. 【 B 】 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5,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 . 【 B 】

A: 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 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 土壤水分含量

6,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 _______________. 【 C 】 A: 矿质颗粒 B: 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7,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 D 】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铵 D:硝酸钠 E:硫酸铵

8,硝酸磷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一般多用于_______________ 【 A 】 A:旱田土壤 B:水田土壤 C:任何土壤

9,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 【 D 】 A:CO2高于大气 B:O2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 D:A+B+C 10,根系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在根的_____________. 【 D 】 A:根冠区 B:分生区 C: 伸长区 D:根毛区 五,简答题(30分) 1.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 (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 ——1分

(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1分 (3)黏土的温度状况稳定,属于冷性土.——1分 (4)黏土中发老苗,不发小苗.——1分 (5)黏土中易积累还原性物质.——1分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 ----2分 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 ----2分 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2分

3,如何判断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

1) 这种元素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必要; ——1分

2) 缺少该元素植物会显示出特殊的症状(缺素症),满足这一元素,该症状消失而恢复正常;——1分

3) 这种元素必须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而不是间接作用.某一化学元素只有符合这三条标准才能确定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1分

4) C,H,O,N,S,P,K,Ca,Mg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占干重0.1%以上,称为大量营养元素;Fe,Mn,Zn,Cu,Mo,B,Cl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低于0.1%,大部分低于0.01%,故称为微量元素.——2分

4,与根部营养相比较,叶部营养有哪些特点

1) 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 ——1分 2) 叶部营养吸收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需要. ——1分 3) 叶面施肥能影响到植物的代谢——1分

4) 施用微量元素和补充大量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 ——1分 5.铵态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注意事项

答:(1)铵态氮肥均为水溶性速效肥料.——1分

铵态氮肥中的氨分子或铵离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硝态氮,氧化后易被水淋失.为减弱硝化作用,可以配合硝化抑制剂施用.——2分

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后肥效稳定.——1分

铵态氮肥在碱性环境下易挥发,应尽可能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1分 6,植物体内氮,磷,钾的含量与分布有何特点

1) 氮是植物需要量最多,质量分数最高的营养元素之一.一般植物含氮量约为植物干物质重的0.3%—5.0%,——1分 2) 植物体内磷(P2O5)的含量,一般为其干物质重的0.2%—1.1%.有机态磷占全磷量的85%左右;其余是无机态磷,占15%左右.作物体内磷含量的一般规律是:油料作物高于豆科作物;豆科作物高于禾本科作物;生育前期高于生育后期;幼嫩器官高于衰老器官;繁殖器官高于营养器官.磷的再利用能力比其他元素高,可达80%以上——2分

3) 一般而言,植物体内钾(K2O)的含量大约为1%—5%,通常在1.5%—2.5%之间. 钾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态或可溶性盐类存在于汁液中或吸附在原生质的表面上. ——2分

六,简述题(13分) 1.土壤有机质在改善土壤性质,调节土壤肥力上有哪些作用

答: (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1分

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1分 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 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2)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分

①土壤有机质中的胶体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其阳离子交换量可达200~500 lmol/kg干土. ②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分子态养分.——1分 (3)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1分

①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性.——1分 ②团粒结构增加后,土壤的孔隙状况,耕性均可得以改善. ③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调节土壤的渗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低浓度胡敏酸可以刺激和促进植物生长: ①改善植物体内的糖代谢,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1分 ②提高氧化酶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对养分吸收. ③增强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功能. (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1分 生长,过了这段时间再补充也基本无效.——1分 为防止临界期缺肥,应注意施用种肥.——1分

种肥指在播种或定植时施入土壤中的肥料.——1分

因此时植物较为脆弱,个体小,对养分需求数量不多,所以应少量施用一些渗透压小,毒副作用小的速效肥料.——1分

第二篇: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大全]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土壤胶体是( )。

A.一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2.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

A.岩浆岩风化而来 B.沉积岩风化而来 C.变质岩风化而来 D.原生矿物风化而来 3.中低产田指的是( )。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4.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

A.颗粒大小 B.养分含量 C.质地 D.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5.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 )。

A.生长素的合成 B.一些酶的合成 C.核酸的合成 D.蛋白质的合成 6.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 )。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7.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

A.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和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他因素 8.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

A.粘土矿物增多 B.养分流失 C.有机质累积 D.铝相对增多 9.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

A.用作燃料 B.田间焚烧 C.喂牛后过腹还田 D.以上都是 10.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

A.糖向花器的运输 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 11.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 )形式存于体内。

A.硝酸盐 B.铵 C.两种酰胺 D.核酸 12.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

A.苗期 B.返青期 C.乳熟期 D.开花期 13.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

A.非活性孔隙度 B.毛管孔隙度 C.通气孔隙度 D.土壤盐基饱和度 14.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岩石形成有机质 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15.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有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 )。

A.养分的被动吸收 B.养分的主动吸收 C.对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影响几乎相同 D.先影响被动吸收,后影响主动吸收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6.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 ) 17.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不能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 × ) 18.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通常称为缓速养分。( × ) 19.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数量,一般用pH值表示。( √ ) 20.弱酸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

(5分)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人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5分) 22.氮在作物体内营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3分)核酸的组成元素;

(3分)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2分)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元素。(2分) 23.叙述有机肥高温发酵堆制技术(过程、条件、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4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般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分) 四、问答题(共15分) 四、论述题(共15分) 24.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有哪些措施? 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

(3分)第二,合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

(3分)第三,合理灌溉、适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

(3分)第四,施用石灰及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3分)第五,土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3分)

第三篇:土壤肥料学试卷21答案

一、名词解释(各2分,共14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2、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5分)

1、土壤的固相组成有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我们通常把矿物质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3、卡制土壤质地分类制利用两级分类法即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相对含量不同将土壤质地划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4、土壤孔隙按其孔径大小可以分为通气孔隙、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其中毛管孔隙既可以保持水分,又可以供应水分,当这类孔隙充满水时所对应的水分常数是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较深,地下水与土壤水无联系的土壤中)。

5、灌水或降水后的土面蒸发根据其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导水铝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可以通过中耕切断毛管和覆砂来保墒。

6、土壤的通气机制有扩散作用和整体流动两种,从而实现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换气和土壤空气的更新。

7、土壤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有截获、质流和扩散三种,其中质流这种迁移方式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8、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长效氮肥四种,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

三、判断题。(各1分,共5分)

1、土壤容重大于土壤密度。【错】

2. 溶解作用属于化学风化的一种方式。【对】 3. 通气不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对】 4. 对于粘质土而言,松散状态比分散状态好。【对】

5. 下图代表含水量相同(假设均为10%)的A、B两块土壤,A代表沙土,B代表黏土,那么水分移动方向为从A到B。【对】

6. 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对】

7. 在华北的褐土及栗钙土中2:1型胀缩性层状铝硅酸盐蒙脱石的含量较多。【对】

四、简答题(35分,每小题5分) 1. 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 (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1分

(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1分 (3)黏土的温度状况稳定,属于冷性土。——1分 (4)黏土中发老苗,不发小苗。——1分 (5)黏土中易积累还原性物质。——1分 2. 团粒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答:团粒结构的根本特点是具有多级孔隙,——1分 其作用有

(1)增强土壤的保蓄性。——1分

(2)调节土壤的保肥与供肥矛盾。——1分 (3)调节土壤的保水与供水矛盾。——1分

(4)改善土壤的多种物理形状如:热性质、结构性、耕性。——1分 3.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答:土壤空气与大气相比,——1分 其

(1)CO2浓度比大气高,O2浓度比大气低。——1分 (2)土壤空气几乎总是呈水气饱和状态。——1分 (3)土壤空气中有时会积累一些还原性气体。——1分 (4)土壤空气因四季或昼夜发生周期性变化。——1分 4. 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及特点? 答:阳离子交换是指土壤阴性胶体的扩散层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自由阳离子之间的交换过程。——2分 特点是:(1)该过程为可逆反应。——1分 (2)该交换过程为等电量交换。——1分

(3)该交换过程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1分 5. 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答:阳离子交换量指:单位数量土壤(通常指每千克烘干土壤)所能吸收保持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通常用厘摩尔数表示)。——2分 其影响因素为:(1)胶体的数量:土壤质地越粘重,有机质含量越多,阳离子交换量越大。——1分

(2)胶体的种类:有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大于无机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1分 (3)土壤pH值:pH值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1分 6. 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答: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能够抵抗外来物质引起其酸碱反应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2分 其产生原因:(1)土壤胶体的作用。——1分 (2)两性物质的存在。——1分

(3)弱酸及其强碱盐的存在。——1分 7. 铵态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注意事项? 答:(1)铵态氮肥均为水溶性速效肥料。——1分

铵态氮肥中的氨分子或铵离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硝态氮,氧化后易被水淋失。为减弱硝化作用,可以配合硝化抑制剂施用。——2分

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后肥效稳定。——1分 铵态氮肥在碱性环境下易挥发,应尽可能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1分

五、简述题(各10分,共20 分)

1、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1分

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1分 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

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2)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因而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分

①土壤有机质中的胶体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其阳离子交换量可达200~500 lmol/kg干土。——1分

②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分子态养分。 (3)土壤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1分

①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性。——1分 ②团粒结构增加后,土壤的孔隙状况、耕性均可得以改善。 ③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调节土壤的渗水性,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1分

低浓度胡敏酸可以刺激和促进植物生长:——1分

①改善植物体内的糖代谢,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②提高氧化酶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对养分吸收。

③增强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功能。 (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自净能力。——1分

腐殖质能吸附和溶解某些农药,并能与重金属形成易溶络合物,随灌、排水可以排出土壤。——1分

2. 如何调节土壤温度(升温措施和降温措施及相应的原理)? 答:升温措施主要有: (1)排水——1分

排水后土壤的水气比减小,从而其热容量和导热率都随之减小,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升温速度加快;土面蒸发减弱,于是因水分蒸发吸热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减少。——1分 (2)中耕松土——1分

中耕松土后土壤孔隙度增大,水气比减小,热容量和导热率降低,升温速度加快。 (3)向阳作垄——1分

阳坡垂直照射时间长,土温较高。 (4)施有机肥——1分

有机质增多,土壤颜色加深,吸热性增强;有机质增加后,土壤孔隙度增加,热容量和导热率降低,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升温速度加快;有机质分解可以释放生物热。——1分 降温措施主要有: (1)灌水——1分

灌水后土壤的水气比增大,从而其热容量和导热率都随之增大,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升温速度减慢;土面蒸发增强,于是因水分蒸发吸热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增多。——1分 (2)中耕切断毛管——1分

中耕切断毛管有利于保持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使深层土壤保持较大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升温速度减慢。 ——1分

六.计算题(1小提4分,2小题5分)

1.某土壤每公顷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该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为2%,假定所施有机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0,含水率为80%,问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多少紫云英才能维持该土壤有机质的平衡?(该土壤容重为1.2g/cm3,耕层厚度为30cm) 解:耕层土壤质量为 30*10-2*10000*1.2=3.6*103(吨)——1分 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

3.6*103*103*20‰=7.2*105 (kg)——0.5分 土壤有机质每年消耗的数量为

7.2*105*2%=1.44*104(kg)——1分 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紫云英的量为

1.44*104÷0.2÷(1-80%)=3.6*105(kg)——1分

答: 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紫云英的量为3.6*105kg。——0.5分

2. 某一公顷的麦田耕层深30cm,其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为30%,灌水前测得含水量为20%,测后灌水600m3/hm2,10天后测得同一根层含水量19%,期间降水5mm,问小麦的日耗水为多少mm(需要判断灌水后有无渗漏损失)? 解:首先判断灌水和降水后有无深层渗漏

田间持水量为3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30%*30*10*1.2=108(mm)——0..5分 灌水前含水量为2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20%*30*10*1.2=72(mm)——0..5分 灌水600m3/hm2相当于水层厚度为:600/10=60(mm)——0..5分 灌水和降水后含水量为72+60+5=137(mm)——0..5分

即灌水和降水后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137—108=29(mm)——0..5分 所以有深层渗漏29 mm 水收入=60+5=65(mm)——0..5分 设小麦的日耗水为X,则 水支出=10X 水期初=72mm 水期末=19%*30*10*1.2=68.4(mm)——0..5分

依水分平衡原理水期初—水期末=水支出—水收入可得 72—68.4=10X—65——0..5分 X=6.9(mm)——0..5分

答:小麦日耗水量为6.9mm。——0..5分

第四篇:土壤肥料学试卷五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每空0.5分,共 12 分)

1、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2、 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态存在,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态存在, 土壤中的有效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 根据土壤肥力产生的原因和生产上的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二、判断改错题(在正确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题后的括号内打×,并写出

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2:1型黏土矿物是由1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2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 )

2、施用硝态氮可抑制植物对

Ca、Mg、K

等阳离子的吸收。 ( )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水作上。 ( )

4、我国北方土壤胶体在通常状态下带有负电荷。 ( )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绝对数量最小的那种养分元素。 ( )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 )

7、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 )

8、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 )

9、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较低。 ( )

10、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 ( )

三、选择题(本题正确答案只能为1个,每小题1分,共10分)

1、同价离子,离子半径愈大,交换能力_____________。

A:愈弱 B:愈强 C:离子半径与其交换能力无关

2、交换性酸度是用_____________溶液浸提土壤,将土壤中H、Al离子交换到土壤溶液中所显示的酸度。

A:中性盐 B:弱酸强碱盐 C:强酸弱碱盐 D:弱酸弱碱盐

3、硫酸钾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

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结 C:无影响 D:A+B

4、水田中不宜使用硝态氮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

A:引起土壤板结 B:易流失 C:易发生反硝化损失 D:B+C

5、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______________。

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6、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 。

A: 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 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 土壤水分含量

7、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 _______________。

A: 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8、与粘土类相比,砂土类因土粒间孔隙大,其总孔隙度__________ 。

A: 大 B:小 C:两者无差异

9、下列肥料适宜做种肥施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A:尿素 B:过磷酸钙 C:磷矿粉 D:氯化铵

+

3+

10、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

A: CO2高于大气 B:O2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 D:A+B+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24 分)

1、15-15-13-1.5B:

2、土壤热容量:

3、陪补离子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

5、种肥:

6、土壤缓效钾:

7、土壤肥力:

8、土壤容重:

五、简答题 (本题共24分,每题6分)

1、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

2、 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

3、 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六、论述题 (本题共 20 分,每题10分)

1、 如何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试述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肥料学试卷五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2mm、2~0.02mm、0.02~0.002mm、<0.002mm

2、截获、扩散、质流

3、机械法、酸制法、热制法

4、地形、母质、生物、气候、时间

5、有机、无机、NH4+-N、NO3-、部分易水解有机氮

6、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有效肥力、经济肥力

二、判断改错题:

1、2:1型黏土矿物是由2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1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

2、施用硝态氮可促进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 (×)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旱作上。 ( ×)

4、 ( √ )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相对数量最小的那种养分元素。 ( ×)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

7、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

8、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胶体吸附的盐基离子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 ×)

9、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很高。 (×)

10、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 (×)

三、选择题

1、B

2、A

3、D

4、D

5、B

6、B

7、C

8、B

9、A

10、D

四、名词解释

1、15-15-13-1.5B: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P2O5)15kg、有效钾(K2O)13kg、还含有1.5kg的硼。

2、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陪补离子效应:由于陪补离子与胶体的结合能不同,而导致某种离子有效度发生变化的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5、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6、土壤缓效钾:主要指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

7、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同时而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8、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的干土重。

五、简答题

1、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C/N≤25为宜,越细碎越好。②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微生物活性,以30℃,土壤水分接近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分解彻底,分解速度快。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常累积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④土壤pH。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

2、①纬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到海南,土壤类型依次为: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

②经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内蒙、宁夏、甘肃到新疆,土壤类型依次为: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3、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类。 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有①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②带有电荷。③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4、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 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六、论述题

1、 要点:氮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主要考虑①土壤条件,包括土壤pH、土壤类型(旱地、水田、盐碱土)、土壤养分状况。②作物特性,作物种类、品种特性。③氮肥特性,NH4-N防挥发、NO3-N防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①避免氮素在表层大量累积。②严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③增加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④氮肥深施、使用脲酶抑制剂、反硝化抑制剂和缓释肥料。⑤平衡施肥。

2、 要点:①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②影响微生物活性。③影响土壤理化性状。④影响植物根系发育,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状况。

+

-

第五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与肥料》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33)

2021-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与肥料》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33)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 1.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A.腐殖酸 B.胡敏酸 C.植物残体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2.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风化而来。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原生矿物 3.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

A.NH4+,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NO。一累积 C.蛋白质 D.核酸 4.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岩石形成有机质 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5.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6.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Imm时(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7.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人渗速度( )。

A.逐渐提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略有变化 8.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

A.苗期 B.返青期 C.乳熟期 D.开花期 9.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 )的制约。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总养分含量 10.土壤胶体是( )。

A.-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1.闭蓄态磷 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2.速效养分 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13.土壤有机质 指有机物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14.养分的再利用 作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物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从而被再利用,这就是养分的再利用。

三、填空题(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5.土壤由 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和空气等5种物质组成。

16.根据其溶解特性,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

17.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离子接触交换、质流和离子扩散。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2小题,共20分) 18.说明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

(2分) 第二,合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

(2分) 第三,合理灌溉、适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

(2分) 第四,施用石灰及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2分) 第五,土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2分) 19.请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4分) 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6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