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第一篇: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做人,道德是基础的、核心的条件。
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需要我们以育人为本,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使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得实效。引导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把做人和成才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现代需求的新型合格人才。
一、学校教育是品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增强德育的全员意识
儿童进入小学后,其品德培养有两个任务,一是再教育的任务,即改造消极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不良品德;二是培养和发展良好品德。最基本的任务是教育和塑造、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品德。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因为小学是以正规的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带有社会性、强制性,在客观上为儿童品德的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孩子在入学前就有向往小学生活的意向,希望在小学生活中见到更多的新玩艺,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开展更多符合自己需要的活动;再加上这个时期儿童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认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这都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因而必须抓住学校教育这个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增强全员意识,切实抓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光是班主任的事,每个教师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工作职责。教师是既教书又育人的。我们如果无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内在联系,而单纯的认为德育仅在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队课中,势必会造成德育游离于学生的智育、体育、和美育之外,使德育与诸育脱节,这根本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有一些教师存在一种很不正常的心态,口头上大喊素质教育,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分数论能力。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如果在统考中成绩名列前茅,则一切都好,可谓是一俊遮百丑;而忽视和偏废了教师其它的教育功效,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善恶是非等方面的教育;有些教师重分数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的塑造。这种重知轻德的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蕴涵。中学生为了上网以刀拭杀亲生父母、马家爵疯狂杀害室友、高中生把刀指向自己的同龄人等事件的发生,无不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德育教育与管理中,还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情感意识形成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提倡平等和谐、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公正严明,平等待人。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合情合理的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也会受到学生衷心的爱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合上这根弦的调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教师的博爱之心,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形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要至诚、至正、至爱、至理。教师要先以诚信示以人,然后教人以诚信为本。在教育教学中,师德正,学生则有善行。在教与学中,相互发展,共同提高,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三、创设、挖掘道德教育的情境因素,寓德育于知识活动之中
学校、班级是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集体成员之间有相互依存的责任关系,集体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的需求,能给儿童的行为提供具体的生动的榜样。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激励儿童积极向上。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少先大队组织,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儿童良好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组建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广播站、科技小制作发明等,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近生活、体验生活。按科学的教育规律来培育儿童,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发展,融思想教育、行为习惯、良好意识和情感的培养于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动之中。这是非常符合儿童品德的形成规律和社会要求的,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和课外读物、文艺作品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寓教于知识教学之中。知识性、人文性相互统一,体现时代性,要充分利用可用的因素启发教育儿童,以提高儿童道德认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的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把文化知识的转化过程变为品德教育课。应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学中,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中,各科间教学都应做到教书育人。
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条件,配合家庭、社会促进儿童品德的培养和形成
诚然,德育的出发点不是去约束人、禁锢人,而是以人为本,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地发展人。德育工作细致而复杂,内容方式多种多样,教育儿童不仅靠学校,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心。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精辟地阐明了育人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树立以人为为本的思想,积极寻求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型人才。
第二篇:如何做好教育服务工作
————龙文教育东亭校区王卫球
作为教育服务行业,搞好服务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而现代教育服务行业的竞争往往是体现在服务的竞争,而服务竞争水平的高低,则是体现在服务的细节上。教育服务行业今天只有在各方面包括细枝末节的问题上都做到无可挑剔,才能称得上高水平的服务。在其它方面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谁提供更加周到的、独特的、能满足顾客某种需要的细节服务,谁就能因此赢得相当大的心理优势。所以说,细节是决定现代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的服务?什么是教育服务?什么是龙文教育服务?如何做好龙文教育的服务?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值得大家思索的。下面本人就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一、 什么是龙文教育服务?
什么是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什么是教育服务?姑且言之,是指通过教育教学及宣传手段使家长和学生从中受益的有偿活动。什么是龙文教育服务?引申之,是指通过龙文文化内涵武装起来的,运用龙文特有的教学教育手段、方式使家长和学生受益的有偿社会活动。通俗地讲,就是用龙文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职员工不懈的努力,使家长心甘情愿掏钱的活动。 了解了龙文教育服务的内涵,就清楚我们工作的任务,我们工作的责任,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 龙文教育服务的五个关键性的问题。
现代管理学大师德克鲁把企业的战略规划简化为一个决策者可以马上使用的管理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五个问题,我认为这五个问题对龙文教育管理也都适用,这五个问题就是: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谁是我们的客户?
客户需要什么?
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行动是什么?
弄懂了这五个关键问题,其实也就掌握了我们教育服务的一切细节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的事业是教育人、塑造人、感化人的事业,是授业解惑、点石成金的事业,是关系到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的事业。而我们的事业恰恰造就了龙文的事业。只有与龙文教育同命运、同呼吸、共发展,我们才能寻找得到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温床,才能为这个事业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谁是我们的客户?当然目标应该锁定在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而且又有教育需要的家长身上。客户需要什么?这不用多解释,大家都明白。我们所要做的是最后两个问题: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的行动是什么?其实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解决了我们教育服务的关键问题。企业家邹金宏先生说过:‚最佳的服务是企业的生命,是创造利润的法宝,也是竞争的雄厚资本,而这一切就是来自员工的努力。‛因此,为了龙文教育的发展,做好当前的服务工作,离不开大家的拼搏努力。
三、 怎么做好龙文的教育服务工作?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龙文教育服务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它至少应该分为显性服务和隐形服务。隐形服务包括环境等内容,显性服务可分为学生服务、家长服务、自我服务、同事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是与我们工作息息相关的学生服务、家长服务、自我服务。
(一)学生服务
1.守住阵地,以点带面
守住一个学生比招进一个学生更关键。走了一个学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而是精神上和宣传上的损失,更重要的会从心理上给我们造成一个印象,我们的能力是否在下降。我们知道1对1辅导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明显,就文科来讲,它缺乏整体教学的互动,全体认知的拨动,学生讨论的哗动,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可能湮灭一个孩子求学的激情,严重之处造成生源流失,以至于前功尽弃。因此守住学生是高悬在我们头上的‚红灯‛。
如何守住学生关键点就是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忠诚你、信任你,达到什么程度,就像婴儿一看到乳汁必须要吮吸一下为止的那种感觉,因此走进学生真实的情感世界,让好每一节课是所有教学人员必备的教学素质。
学生喜欢和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这里有一段值得大家思考的文字:
学生喜欢的是和蔼可亲的、公平的、有耐心的老师。
他们希望上课时首先看到的是老师的微笑,
他们喜欢能跟自己聊天的老师,
喜欢当他们犯错误时也能善待他们的老师,
喜欢上课活泼幽默并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机会的老师,
喜欢衣着整洁而不是衣着华贵的老师;
孩子们不喜欢偏心眼的老师,
不喜欢在他们不会做题时大声训斥他们并说些‘笨猪’、‘笨蛋’之类脏话的老师,
不喜欢在批评他们时像串糖葫芦似的把自己所犯过的错误都数落一遍的老师,
更不喜欢不负责任、上课敷衍了事的老师。
他们希望学校在组织活动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喜好,
多开展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能够锻炼他们胆量的活动……
2.三育并举,多重保障。
(1)情感教育
要点有二点:
①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⑵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特色就是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3,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的前奏就是赏识,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教育学生‚认识自我,
建构自我,超越自奉献自我‛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维,把‚心理辅导‛,‚人格完善‛作为转变‚学困生‛的切入点。
只有‚三育‛并举,我们才能在细节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家长服务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家长把孩子送来进行1对1辅导活动都要经历不适应-----试适应----完全适应阶段,因此服务好家长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可以做到五个境界:
一个境界,家长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一个境界,家长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一个境界,家长的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
一个境界,毫无保留地让家长知道我们所做的每一切
一个境界,给我们家长一个最直接、最善良、最淳朴的微笑。
三、自我服务
提高自我服务意识,这既是龙文发展的要求,也是自我进步的要求。我认为自我服务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获取,所有教学员工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吃透教材,尤其是分阶段教材的架构、编者意图,达到高瞻远瞩。龙文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舞台,可以让你辅导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让你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对待学生,我们也应该获取更多的信息,如,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家长职业、成长环境等等,获得的信息越多,对我们的工作就越有利,二是各种事物的完成与解决,我们要坚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所谓事无巨细,一概做好,强化内功,方为功成。三是完成常规性活动后追求自身能力提高和素质拓展方面的服务,如,接待家长,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发展创新的能力......总之,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我们的工作才能有所突破,我们个人的事业才能有所收获。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我们的事业能够飞黄腾达。
第三篇:如何做好中学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 1 / 6 作者:(论文)和 田 地 区 皮 山 县 木 吉 乡 中 学阿卜杜吉力力.艾麦尔
如何做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
【摘要】:德育工作是现代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中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社会中因为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战场责任重大,那么德育工作就要贯穿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出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文将从学校和教育者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入手来探讨现代教育中的方法,希望能在素质教育的研讨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 德育教育 价值观 尊重 素质 措施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学校德育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性格去向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的讨论题目就是怎样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德育以及应该达到怎样理想的效果。德育工作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它不但需要德育组织者和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施加积极的影响,还需要德育工作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扶持。德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有效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既可能出现正社会化,也可能出现反社会化,这主要决定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作用力度。所以,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并获得预期的效果,与社会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的现实情势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它可能会产生“一叶知秋”或“一叶障目”的局面。如何才能除却“障目”之害而尽收“知秋”之功呢?这是值得德育工作者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就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而言,它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
首先,中学德育工作尽管人事时有更新,但内容常一如既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却日新月异,所以中学德育活动虽然风风火火,然而置身于迷迷离离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时有相形见拙之感。在这里,一方面与德育组织者未能及时捕捉发展形势以充实德育内容
和创新德育形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德育组织者未能及时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继续社会化以及德育工作者对继续社会化的主动性不足有关。所谓继续社会化是指成人继续学习社会知识、规范与价值观念等等的过程。其过程包括继续接受文化传统与社会经验、和在再生产社会经验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文化特质与文化模式。可以说,对继续社会化重视不足,是造成德育工作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势下,德育活动要想获得预期效果,胜算实在不多。问题主要有:一是观念更新的及时性问题,二是传播媒介的引导性问题,三是德育者角色的再认识问题,四是价值规律的渗透问题,五是知识价值的回应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等等。总之市场经济对德育工作扑面而来的种种冲击,使得许许多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组织者措手不及,尽管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还是应接不暇。
其次,人类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其过程中,必然要出现正社会化趋势,也会产生反社会化现象。人类个体正社会化的结果是获得社会性,导致社会安定与进步,人类个体反社会化的结果是获得反社会性,导致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第一,过好观念更新关,加快德育组织者与德育工作者的继续社会化进程,为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引航开道。为此,一要加强市场经济冲击的震波研究,筑起德育工作的防洪堤;二要加强社会观念的更新研究,为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工具;三要加速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的继续社会化,建立起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和交流制度,为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要加强德育活动的可行性和计划性研究,以加大德育工作顺利到达目标的安全系数;五要加强德育内容的体系研究,并根据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不同层次的德育教材,并保证其切实有效地实施,以确保德育效应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第二,加强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情势的研究,积极而又及时地疏导学生的情绪瘀结,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一方面应经常通过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家访邀访、德育投诉站、心理讲座、心理诊所或心理热线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情势的分析、研究与疏导;另一方面还应经常加强对学生的违纪、违法、犯罪、作业缴交、学习态度、忠诚诚实、文明礼貌、尊师敬长、团结友爱、人格性情,以及学生的生理、安全、依恋、自尊等需要的情势与心理的分析研究及其对策研究,并建立起这些专题研究的档案资料库,以资进行特定德育工作时查询调用,便利于“对症下药”,及时而又准确地疏导学生的情绪瘀结,力争获得“手到病除”的效果。
第三,在净化德育工作者言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自身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以获得学生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工作的心理相容效应。学生产生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工作的心理相容,是取得德育成效的前提条件。一般地说,学生能心服特定的德育工作者或德育工作,便易于产生德育活动的心理相容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充当所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管理将不在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个角落,任何时刻管理与被管理都能得到充分的融合。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管理,提高了学生们综合素质。但.如何能使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得更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寻求与探索。
当然每次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必须做好的三件事是: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形势,二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的需求,困惑和趋向,三要借鉴上一次德育活动的经验与教训。然而许多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往往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对德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充分而必要的准备,匆匆来匆匆去,自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同时许多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也常未能及时、全面、深刻地总结和剖析每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这又常成为下次德育活动又不能令人满
意的潜在原因。事实上每次德育活动结束后,经验教训有的已经明了,有的有待剖析。然而由于没能及时总结与剖析,结果陷入了特定经验教训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些造成恶性循环的特定的经验教训,虽然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德育活动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倚时就势走过场,缺乏整体性和一贯性,这是造成德育活动不尽人意的最主要原因。导致这一情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许多“时节”,学校必须配合开展一些必要的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一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本来德育应结合“时节”而深入开展,但如果为“时节”而特别开展,则必然造成走过场的情势;另一方面,许多“时节”的德育活动虽也纳入了德育工作的计划之中, 但其内容常不被列为德育计划的环节,而是常也作为一种点缀,缺乏整体性的设计与深化对策,活动过后常常是不了了之。上述两种的德育效果常无法与其他德育活动一样在学生心理产生持续效应,从而导致德育效果的自然降温。
第二、班级德育活动措施不周不力时有存在的情势,这就导致了整体性的德育效果产生层次性的缺氧状态。学校整体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具体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但是由于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精神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同、开展 德育工作的能力有高低、以及对德育工作的致力状态不同,从而产生对班级德育活动具体措施的周密度、覆盖面、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可以说,这一情势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时有不尽人意局面的直接原因。而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精神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同, 这是与组织者组织德育活动的透明度以及措施要求的周密性有关;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开展 德育工作的能力有高低,这也与组织者对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技能训练程度有关;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致力状态不同,这还与组织者对基层德育工作者的用人之道、以及关心与理解的程度有关。第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表帅不足,误引误导,也大大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的表帅作
用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可靠保证。在学校德育氛围中特别是在课堂上,德育者不正确或不周全的言行,往往会给学生心灵留下德育误区和空白;在课外,往育者不慎不正确的言行,容易造成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心理怀疑和抵触,即产生心理不容效应,从而也有意无意地损害德育的效果。
第四,对学生心理发展特性把握不足,也常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心理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可塑性极强。而他们面对社会发展的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夹击,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正确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虽然他们都有其不同程度的思想觉悟,但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辨别力时强时弱的特点,近乎类聚性而又带盲目性的互比互学情势,常在有意无意中发生。一旦出现德育力度的薄弱环节,又不能及时而有效地渗透进德育努力,承受力低的同学就会首先受到影响并相互作用,甚至与德育效果相抗衡。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把学校德育工作抓紧抓好,去争取预期的德育效果,就必须努力去了解影响学校德育效果的诸因素。同时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通力协作。只有做到内外兼修,互相配合,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走出低谷,去迎接胜利的曙光。
参考资料:
1)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2)中学德育工作改革走向的几点思考[J];宁夏教育;2002年11期
3)喀什日报(汉);2009年
第四篇: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新生刚入校,思想和认识正处在形成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时机,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可为以后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中专学校的生活。 关键词:新生
入学
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中专学校的第一堂课。这堂课的目的在于给予新生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中专学校生活,完成从初中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开启中专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中专生管理工作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一入校就从思想、政治、能力、行为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夯实基础,能为学生未来几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中专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总结以往学生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一、加强纪律观念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新生一入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利用班会和自修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有关校纪校规,让每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中专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观念。以学校《学生手册》为基础,结合班级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如《操行考核细则》、《班级纪律考核细则》、《班级卫生管理制度》等。将校纪校规具体化、细化,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一段时间内表现好的及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批评指正,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客观公正性。让学生以先进为榜样,摒弃不良恶习,提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现代中专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有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扭曲或偏激。如有些同学厌学、有些同学厌家庭等。有些学生从小到大都在父母身边生活,事事都有父母操办,没遇到过挫折,未经历过失败,没品尝过苦涩,进入新的学校以后不能独立生活,承受不了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已越来越为各中专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所重视,也正逐渐各大中专学校普及。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尤为重要。入校后请心理方面的专家对全体新生作一次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在可能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贫困生、孤儿、单家庭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发现他们当中存在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心理辅导老师沟通。让学生自己承担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关系,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克服困难、积极进取。鼓励他们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取宝贵经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及人生规划,这样,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和主动性。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做学生各种意见的聆听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及时组建班干部队伍,协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难以面面俱到的。因此,及时组建良好的班干部部队对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班干部队伍是联系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选好班干部是组建班干部队伍的关键。新生刚入学,往往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一些特长与爱好,平时可以放手布置一些任务要学生完成,了解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其他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的号召力与感染力等。组建好班干部队伍后,首先要对班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在其他学生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然后再去引导学生以他们为目标共同上进。如班干部出现问题要及时指正,确实需要的情况下也要及时更换和调整。只要能够及时组建良好的班干部队伍,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引导作用。
四、灌输专业学习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新生入校后,应该通过教师专题报告、优秀学生现身说法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风学风、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以及专业特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及形势等,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并且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中专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以此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中专学生学习以后将直接面临就业,所以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学习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生就读的学校与专业有所不同,但在完成学业都将面临择业与就业。虽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我们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形势有所影响,但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专业学好了,学精了,就不怕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因此,对于中专学生要教育他们正确理解所学专业,放正自己的社会地位,摆正择业和就业观,树立目标努力学习,一定能实现理想。学校也要成立学生择业与就业辅导机构,适时向学生介绍择业就业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就业工作。
综上所述,认真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是中专学生成长的关键。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班主任应通过班会等各种形式向新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入校伊始就确立新的目标,顺利的完成一个从初中生到中专生的转变,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中专生,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一代建设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五篇: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当前看有好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现实生活中做出一些违背常礼、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仍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出现了强制教育,甚至体罚教育,导致学生厌学,从而引发辍学。为此,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下面就如何实施德育谈几点做法。
一、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把德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按课改精神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充分挖掘好每堂课的德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即教知识、又教做人。其实大家只要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我们所教的每堂课处处是德育好材料。例如:语文课中《悯农》就是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素材。但是本课你只按课文内容去说教所收效果不大。学习本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下地劳动实践,当同学们累的满头大汗时,引导学生说,通过劳动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请大家按小组休息讨论谈谈感想,这时,我来回听学生座谈,其中我看到有位同学用手抚摩着庄稼且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喝了我的汗水块块长大吧,小胖子刘涛说,你们看我的汗水都把土和成泥了。当我看到预期的效果达到了,停止了劳动。这样,当学习《悯农》课文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下列问题:
1、同学们回想一下劳动场面;
2、自读课文联系劳动体会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劳动场面谈谈体会与感想。这样通过学习课文知识学生把劳动实践活动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老师再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再如:平时中午就餐时,我发现有位数不少的学生把半碗剩饭菜白白到掉的现象,强调过多次效果并不好,然而,我借助物理课中“测量物体质量”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测量出一克大米的质量,然后让学生数数有多少粒,这时马上出示下列问题:
1、请大家计算一下如果你一顿饭节约一粒大米,那么一年节约多少大米?
2、全国人民一年节约多少大米?
3、这些大米如果用一辆载重五吨重的汽车能装多少车?这样,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一个惊人的数字,结果能装几百辆汽车。这时,我马上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乱倒剩余饭菜的画面,同时引导学生去评论。这样自然教育效果非常好。总之,各学科都是实施德育好教材。语文、外语、历史、社会等社会人文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它们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使他们心灵上受到洗礼,品德上得到熏陶。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自然学科的内容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充满着科学的精神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接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在体育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把健与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通过健与美的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陶冶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因此,借助课堂教学通过亲身体会形成自我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的思想教育。德育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从中受到教育。象前面提到的劳动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我借助学生身边的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学校楼梯文化长廊、楼道图书架、作品展示栏、校报校刊等这些身边现实教育氛围去浸润学生多情的神经,洗涤学生追求向上心灵。同时注重公开展览学生作品,当学生看到自己绘画、书法展现在作品展示栏中;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校刊上;看到自己购买的图书放在楼道图书架中供同学读阅时,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刻苦学习,争取更优异的成绩。通过给父母赠自制感恩卡;教师节向老师汇报自己的一次成功体验;学雷锋作好事;读一本好书谈读后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寓教于乐,寓教于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从中受到教育。
三、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他需要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实现三者有机结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做到了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渠道上相互支持。为此,学校要成立专门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家长学校、家理事会,聘请“五老”为德育工作顾问和辅导员,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推进的作用,建立学校——家庭联系机制,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及时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共同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建立学校——社会联系机制,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学校德育服务。 通过家长会,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育,定期请“五老”作报告,邀请“五老”报告团成员走近青少年,通过讲述自身的革命经历,引导广大青少年发现民族精神的内涵,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畅谈祖国繁荣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总之,德育实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大家象重视智育那样抓德育,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每一个学生。保证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使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平等的教育待遇,就一定能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过硬,文化知识精湛,体质健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