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
第一篇: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说课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转变,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说课的内容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加速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也是本章最后一节。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基础上一个较大的知识跨度,其在下一节讲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是联系力和运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后来的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同时,它又是一个较抽象的物理概念。
在前面四节的内容学生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并认识了速度-时间图象,能判断物体速度起来越大或速度越来越慢情况下的速度图像。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物体运动学中运动的描述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材特点
教材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就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在此概念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待学生日后深化。之后教材展示飞机起飞、迫击炮发射等具体的事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同时,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不同。然后借用速度图示法,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用v—t图像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速度的变化规律。学生通过教材设置的“思考与讨论”和“科学漫步”栏目的内容,在图像中认识变化率,可以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
3、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程标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培养学生,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关系,能在生活中准确的使用加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建立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用类比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作风,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概念,加上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在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中,弄清楚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快慢的描述,初步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变化快慢也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所欠缺知识和能力:首先在日常生活中,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运动了多少路程、位移、运动的快慢,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对于速度的快慢缺少感性认识;,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在头脑中很难形成“加速度”的概念。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会用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巧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交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为了满足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类比法和讲授法:
1、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选用了(1)案例分析法:直观形象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3)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4)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5) 讲授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类比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强调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再谈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指明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平均速度的矢量性,为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铺垫;
1、引入新课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用多媒体展示实例,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有速度,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逐层深入,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视频1:播放城市中繁忙的交通夜景。(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是有快慢和方向的, 即运动物体具有速度,速度有大小和方向) 视频2:观察公路上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情况。(让学生知道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不同,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 视频3:观察火车进站的运动过程和运载火箭发射的运动过程。(让学生知道物体的速度是会变化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的)
然后再根据教材“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的运动过程”这一实例,先让学生思考,
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分组讨论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
1、在速度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时间用的越短,速度变化越快。 结论
2、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再提出:如何比较时间不同、速度变化量不同的情况下,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引导学生类比描述时间不同、位移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从而引入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2、讲授新课
(1) 加速度概念: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为a (2) 类比: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物体置变化快慢定义式; 加速度:描述速度的变化快慢 让学生猜想定义式:
让学生依照公式写出a的单位:m/s2读:米每二次方秒 (3)什么是速度变化量
先介绍速度在一维坐标轴上的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计算方法, 再说明△v的计算。 (4)加速度的方向 △v是矢量差, 也是矢量。而t是标量,故a的方向与实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研究a的方向实际上是研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用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5)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设计实例进行探究:汽车加速、减速的不同情况。引领学生小结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的关系:速度增加,a与Vo方向相同;速度减小,a与Vo方向相反。
(6)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速度和加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易混淆,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澄清。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加速度大则速度大,加速度小则速度小,加速度为0则速度为0,这三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②、加速度大则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小速度变化小,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化。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何特点? 师生互动解决以上问题。
3、课堂小结
①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科学概念,它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变化,加速度大,速度变化越快;反之,速度变化慢,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有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②加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是代数意义上的正负,直线运动中只有两个方向,可用正负表示,往后的应用中为避免出错,一般规定Vo为正向;
③只是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之一,加速度的大小不由三个量决定。
4、布置作业
课后的问题与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二篇:高中物理 5.5向心加速度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55 向心加速度
[精讲精练] [知识精讲] 知识点1 速度变化量
(1) 速度变化量是指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 (2) 速度变化量是矢量.因为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故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也有大小和方向。例如,小球向正东方向做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1=5m/s,10s后末速度变为v2=10m/s,方向向西。取正东为正方向,则有: Δv=v2-v1=(-10m/s)-5m/s=-15m/s 即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5m/s,它的方向是向西. (3) 用矢量图表示速度变化量
① 作法:从同一点作出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始末两个速度矢量v1和v2,从初速度矢量v1的末端作一个矢量Δv至末速度矢量v2的末端,所作的矢量Δv就等于速度的变化量. ② 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量: 如果速度是增加的,它的变化量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图甲);如果速度是减小的,其速度变化量就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图乙).
③ 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量: 物体沿曲线运动时,初末速度v1和v2不在同一直线上,速度的变化量Δv同样可以用上述方法求得.例如,物体沿曲线由A向B运动,在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图1).在此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如图2所示. 可以这样理解:物体由A运动到B时,速度获得一个增量Δv,因此v1与Δv的矢量和即为v2.我们知道,求力F1和F2的合力F时,可以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F1和F2 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与次类似,以v1和Δv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者所夹的对角线就是v1和Δv的矢量和,即v2.如图3所示.因为AB与CD平行且相等,故可以把v1, Δv,v2放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就得到如图2所示的情形.这种方法叫矢量的三角形法.
[例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则该物体从A运动到B转过90°角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大小为 ,方向为 .
[思路分析]做A,B两点的速度矢量,并将B的速度矢量移到A点,如图所示,则Δv为速度变化,由RtΔ得: Δv=2v
Δv与A点速度方向夹角α=135°斜向上方. [答案] 2v 速度变化的方向与A点速度方向成135°角斜向上方. [方法总结]速度矢量变化量Δv=v末-v初,用作图法求Δv的方法:从同一点作出初,末速度矢量(不在同一点的,平移至同一点),从 v初矢量末端至v末矢量末端作有向线段Δv, Δv即速度的变化量.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设支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云周运动,在某时刻t位于A点,速度为vA,经过很短时间Δt运动到B点,速度为vB,做图求出速度改变量Δv=vA-vB
[答案] [知识点]向心加速度
(1)探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速率)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加速度a没有与v同方向的分量,它只是反映了速度v方向的不断改变. 如图甲所示,设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某时刻t位于A点,速度为vA,经过很短的时间Δt,运动到B点,速度为vB,把速度矢量vA和vB的始端移至一点,求出速度矢量的改变量Δv=vB - vA,如图乙所示.
比值Δv/Δt是质点在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当Δt足够短,或者说Δt趋近于零时, Δv/Δt就表示出质点在A点的瞬时加速度,在图乙所示矢量三角形中,vA和vB大小相等,当Δt趋近于零时, Δφ也趋近于零, Δv的方向趋近于跟vA垂直而指向圆心,这就是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任一点的瞬时加速度方向都沿半径指向圆心. 图乙中的矢量三角形与图甲的三角形ΔOAB是相似形,用v表示vA和vB的大小,用Δl表示弦AB的长度,则有:
Δv/v =Δl/r 或 Δv=Δlv/r 用Δt除上式得
Δv/Δt=(Δl/Δt)·(v/r) 当Δt趋近于零时, Δv/Δt表示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 Δl/Δt表示线速度的大小v,
2于是得到 a = v/r
2这就是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再由v=rω得 a=rω=vω (2)向心加速度
① 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22② 大小:an= v/r或 an=rω
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即方向始终于运动方向垂直. 注意:①an方向时刻改变,不论大小是否变化,所以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② ω相同,a∝1/r ③ 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2④ 向心加速度a=v/r是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推导出来的,对非匀速圆周运动同样适用,只要将公式中的速度v改为瞬时速度即可. ⑤ 利用v=rω,向心加速度公式可写成a=ωv.
2⑥ 利用ω=2π/T,向心加速度公式可写成a=(2π/T)R. [例2]关于向心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B. 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 向心加速度大小恒定,方向时刻改变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也可用a=(vt-v0)/t来计算
思路分析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快慢的物理量,因此A错,B对.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恒定,C错.公式a=(vt-v0)/t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D错. 答案 B [方法总结] 向心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变式训练] 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和周期分别为a,ω,v和T.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ω=aR B、vaR C、a=vω D、T2 Ra[答案]ABCD [难点精析1]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
[例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思路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因此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速运动,选项A,B错,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即向心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当然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错 [答案] C [方法总结] 速度和加速度均是矢量,矢量的变化不仅考虑大小的变化,还要考虑方向的变化,匀速圆周运动应该理解为匀速率圆周运动. [变式训练3]如右图所示,圆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在B点轨道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点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质点刚要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滑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答案] 2g g [难点精析2] [例4]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A. 由a= v/r知a与r成反比
2B. 由a= rω知a与r成正比 C. 由ω=v/r知ω与r成反比
D. 由ω=2πn知 ω与转速n成正比
2[思路分析]由a= v/r,只有在v一定时,a才与r成反比,如v不一定,a与r不一定成反比.同理,只有当ω一定,a才与r成正比;v一定时,ω与r成正比.因2π是定值,故ω与n成正比. [答案] D 222[方法总结]①公式a= v/r = rω=(2π/T)R中有三个量时,在某一个量不变时,剩余的两个量的关系才能明确.即在v一定时a与r成反比,在ω一定时,a与r成正比. ②公式ω=v/r在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ω=2πn知, ω与转速n成正比. [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A,B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象,其中A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由图可知 ( ) A.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A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C.B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D.B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答案] A C [难点精析3]传动装置中物理量的联系
[例5]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 A.a点与b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c点
C.a点与d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E. a,b,c,d四点中,加速度最小的是b点
[思路分析]皮带轮传动的是线速度,所以ac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所以A,B错;a,d两点加2222速度由a=v/r有:aa=vc/r,ad=(2vc)2/4r,所以aa=ad;在b,c,d中,由a=ωr,有b点加速度最小,所以C,D正确. [答案] CD [方法总结](1)在传动装置中要抓住两个基本关系:皮带(或齿轮)带动的接触面上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转轴上的各部分角速度相等.
2(2)在线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比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用公式a=vc/r;在角速度相等的情况2下,用公式a=ωr则较为方便. [变式训练5]如下图,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与转动轴的距离是半径的1/3,当大轮边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2是12cm/s时,大轮上的S点和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向心加速度多大?
22[答案] as=4cm/s ; aQ=24 cm/s
222[综合拓展]向心加速度大小a=v/r= rω=(2π/T)R;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圆周运动知识与其他力学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 [例6]如图所示,定滑轮的半径r=2cm,绕在滑轮上的细线悬挂着一个重物,由静止开始释放,
2测得重物以加速度a=2m/s做匀加速运动在重物由静止下落距离为1m的瞬间,滑轮边缘上
2的点的角速度ω= rad/s,向心加速度a= m/s
[思路分析]重物下落1m时,瞬时速度为v2ax2m/s
显然,滑轮边缘上每一点的线速度也都是2m/s,故滑轮转动的角速度,即滑轮边缘上每一点的转动角速度为: ω=v/r=(2/0.02)rad/s=100rad/s 向心加速度为
2222a= rω=100×0.02m/s=200m/s
2[答案] ω=100rad/s a=200m/s
[方法总结]本题讨论的是变速运动问题,重物落下的过程中滑轮运动的角速度,轮上各点的线速度都在不断增加,但在任何时刻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22线速度的关系(a= rω=v/r)仍然成立. [活学活练] [基础达标] 1.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B. 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 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 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2.由于地球的自转,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
B. 在赤道和北极上的物体的角速度相同,但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C. 赤道和北极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D. 赤道和地球内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物体甲和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且a1> 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线速度大与乙的线速度 B.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角速度小 C. 甲的轨道半径比乙的轨道半径小
D. 甲的速度方向比乙的速度方向变化得快
4.“月球勘探号”空间探测器绕月球飞行可以看作为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探测器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变加速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5.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 aB aC的关系是( ) A. aA= aB =aC B. aC >aA >aB C. aC aA
6.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放L/2处有一光滑钉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呈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呈竖直状态且与钉相碰时( ) A. 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 B.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 小球的速度突然变小
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角速度为6rad/s,线速度为3m/s,则在0.1s内,该物体通过的圆弧长度为 m,物体连接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为 rad,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m. 8.质量相等的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为2:3,而转过角度之比为3:2,则A,B两质点周期之比为TA:T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 . 9.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率在半径是400m的弧形轨道上飞快的行驶,此时列车的向心加速度是 m/s. 10.如图所示,长度L=0.5m的轻杆,一端上固定着质量为m=1.0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O上,小球绕轴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杆子每0.1s转过30º角,试求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11.一物体以4m/s的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周期为2s,则物体在运动过程的任一时刻,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为多少? 基础达标答案
1. A 2. B 3. D 4. CD 5. C 6. BC 7. 0.3;0.6;0.5 8. 2:3 ; 1:1 9. 1 2 2210. 25πm/s/18 11.4πm/s [能力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垂直于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2.如图所示为质点P,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象,表示质点P的图线是双曲线,表示质点Q的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由图象可知( ) A. 质点P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 质点P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C. 质点Q的角速度随半径变化 D. 质点Q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3.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是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边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则: (1)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2)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 ; (3)A,B,C 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 ;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为10m/s,物体从A到B速度增量为10m/s,已知A,B间弧长是3.14m,则AB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 ,圆半径为 ,向心加速度为 . 5.一汽车以30m/s的速率沿半径为60m的圆形跑道行驶,汽车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为多少? [能力提升答案]
221.CD 2.A 3.(1) 2:2:1 (2) 3:1:1 (3) 6:2:1 4.π/3;3m;33.3m/s 5. 15m/s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一题型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
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
3追及与相遇问题
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力
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牛顿定律
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
6临界、极值问题
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
10长木板上叠放滑块问题
第四篇: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
说课教师: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本节知识是本章的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对初学者并不容易理解。教材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的。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培养学生分辨什么情况是静摩擦力,什么情况是滑动摩擦力,以及二者数值大小的判断,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摩擦力产生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摩擦力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难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二、教学方法
“点穴式教学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直接导入,明确本节目标: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两种重力和弹力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重力和弹力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最后一个——摩擦力。 学生回忆前两节课所学的重力和弹力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学习 1.摩擦
回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简要介绍摩擦的分类,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2.静摩擦力
通过实验让同学们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通过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概念。强调静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
根据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逐步加深对静摩擦力的学习,初中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在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并不困难。 提问:静摩擦力是否可以一直增大而没有限制? 学生根据现象和自身的理解可以初步回答出,当力达到一定值时木块就会运动,静摩擦力不会一直增大。
教师点评并进一步给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内容。 在探究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时,可以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讨论得出,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适当的评价和改正,对想不到的条件给予适当的提示,最终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3.滑动摩擦力
通过实验,用力拉动木板,使木板与木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让同学们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相互交流得到结论,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知道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值。
增加木块个数重复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也与正压力有关。
将木板换成一个表面较为光滑的钢板和一个表面较为粗糙的钢板重复实验,验证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材料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探讨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时,可以对比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得出,强调相对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最终得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4.例题讲解
出示教材当中的例题,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问题的答案。 5.知识点回顾
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得出,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全章概述
本章学习力的基本知识,是学习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本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今后学好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本章突出了以下特点:
l、和过去教材相比,突出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四种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激起了有志者的热情与探索欲望。
2、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我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或回应教学内容,比如足球运动、重心改变、摩擦力的产生等等,源于生活的实例激发了大家探索的热情。
3、强调实验的作用,锻炼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 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源于生活并且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人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通过介绍“神五”发射升空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
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四、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象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
2、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3、摩擦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4、力的合成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用具:
多媒体、总重力为200N的一桶水、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
5、力的分解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区分矢量与标量。
5、会用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相加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问题。
3、会用三角形定则成合矢量 ★教学难点
1、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铅笔,细线,钩码,(或支架、轻杆、橡皮筋、钩码)小车,薄塑料板,多媒体
总结:此章节,锻炼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对力学基础知识充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