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第一篇:15个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古文翻译不再难
1.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2.„„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4.得无„„乎?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5.奈„„何如„„何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6.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7.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8.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11.唯(惟)„„是„„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惟命是从;
②惟利是图;
③唯你是问;
④唯仁是亲;
⑤唯才是举;
⑥无乃尔是过与?
12.所以„„所以„„者
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
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
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13.„„何所„„
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知道了在阅读古文中遇上了这种固定格式时应该如何翻译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③白雪飘飘何所似?
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14.有所„„无所„„
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②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句中划线的地方,可译为:“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③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同上)句中划线处,可译为:“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接近。”
15.有以„„无以„„
这两种固定格式与上面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有以”与“无以”是“有(所)以”与“无(所)以”的省写。“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可灵活地译为“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方法”和“没有用来汇聚成的江海的方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可译为:“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还应该强调一下,“有以”常和“未”连用,此时,与“有以”的用法相同。
如: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
第二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为所"、"为„„所"“见„„于”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24.有以无以(亡以)所以何以一何何其„„也„„之谓也惟(唯)„„是其„„?其„„?„„,抑„„
无„无„译:无论„还是„
庶几„欤译:大概„吧?
直„耳!译:只不过„罢了。
第三篇: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大全]
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以为”、“以„为”
1.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 【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2.“以为”是“以„为„”的紧缩,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二、“所以”
1.“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前出师表》)
【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三、“如„何”、“奈„何”、“若„何”——“怎么”、“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例】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四、“何(奚)以„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 【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五、“何„„之有”——“何”是“有”的前置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 【例】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六、“不亦„„乎”——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 “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毋)乃„„乎”——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恐怕(只怕、大概)„„吧” 【例】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例】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
八、“得无„„乎”——表疑问,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 “有„„者”—— “有(个)„„的”或“有(个)„„的人”。
1 【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 【例】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十、“孰与”、“与„孰„”
【例】“孰”字,疑问代词,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十
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2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6.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 “无以” 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用来(拿来)”、“来”等。如:
1.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
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十
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
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 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 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 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7.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 (八)“„„,„„也”.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4.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允之任也. (《出师表》) 5.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6.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 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者也”.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十)“„„者,„„也”.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醉翁亭记》)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4.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5.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 下也. (《出师表》)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一)“„„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 (十二)“„„,„„”.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二、被动句
(一)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感其诚”即“被„„所感动”,这里指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二)有标志词语. 1.“为”表被动. 2.“为„„所„„”.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 “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为”即“被”. 3.“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于„„”即“在„„被举荐”.
三、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 1.承前省.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为避免重复省略主语,译时要补上. ⑴(《两小儿辩日》)木兰无长兄,(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⑵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 ⑶(桃花源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⑷(余)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⑸(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⑹(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⑺(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乃”前面省略了主语“起义军”,译时要补上. ⑴(一个人的想法)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前面省略了主语“一个人的想法”,译时要补上. ⑵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语“友”;译时要补上. 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下视”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鲁师)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遂逐”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 ⑷期年之后,(群臣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虽欲言”前面省略了主语“群臣吏民”,译时要补上. 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译时要补上. 3.对话省.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对曰”前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前省略了指代“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 (二)省略谓语. 再而衰.再(鼓)而(气)衰.省略的“鼓”就是谓语. (三)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1)以. 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论语)十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之)信.(《曹刿论战》)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2)为.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3)与. 念无与(之)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略动词宾语. (1)省略代词“之”,指代前面已经出现的人、事、物. 人不知(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四)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 (《桃花源记》) “一”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2.太行、王屋二(座)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移山》) “二”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个)子负二(座)山,一(座)厝朔东,一(座)厝雍 南. (《愚公移山》) “子”前面省略了量词“个”“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五)省略介词. 1.省略“于”. (1)在. 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日光下澈,影布(于)石上,怡然不动.(《小石潭记》) 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行(于)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记》). (2)从. 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给. 不可,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于)人.(《曹刿论战》) (4)到. 能谤议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被动. 帝感(于)其诚. (《愚公移山》) (6)对于. (7)向.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陈涉世家》) (8)比,引出比较的对象. 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2.省略“自”,可译为“从”. (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
四、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 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3.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如鸣佩环”是“如佩环鸣”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4.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石底翻卷过来”.
五、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1.介宾倒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谁”为疑问代词,“与”是介词. 何以战? (《曹刿论战》)“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何”为疑问代词,“以”是介词. 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何”,疑问代词,“由”,介词.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 2.谓宾倒装. 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之”,代词,代抄写,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为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可译为“不知道它”.“之”,代词,代春意.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自信”即“不信自”的倒装,可译为“不相信自己”.“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说》) “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1.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 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2.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全石以为底”是“以全石为底”的倒装,可译为“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五)其他,表强调.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2.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可 译为“大雁离开衡阳”.
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鸢飞戾天者”是“飞戾天鸢”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冲天飞的鸢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马”的倒装,可译为“能跑潜力的马”,即“千里马”.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诗四句”是“四句诗”的倒装,定语后置.
七、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1.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泽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 “泄出于两峰之间”是“于两峰之间泻出”,介宾结构“于两峰之间”后置,可译为“从两峰之间奔泻而出”. 4.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试用于昔日”是“于昔日试用”的倒装,介宾结构“于昔日”后置,可译为“在往日任用”. 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假借于藏书之家”是“于藏书之家假借”的倒装,介宾结构“于藏书之家”后置,可译为“从藏书的人家借书”. 7.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学于太学”是“于太学学”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太学”后置,可译为“在太学学习”.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1.屠惧,投以骨. (《狼》)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寄臣以大事”是“以大事寄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大事”后置,可译为“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三)其他. 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伤仲永》) “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介宾结构“自扬州”后置.译为“从扬州 回来”.
八、固定句式
(一)“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二)“如„„何”相当子“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三)“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四)“何„„为”相当子“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五)何以„„. 何以战? (《曹刿论战》) (六)“何„„之„„”相当于“怎么„„这么„„”. (七)„„孰与„„. 原本的格式是“„„与„„孰„„”相当于“„„与„„相比,„„”. 1.“„„孰与„„”.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与„„孰„„”. 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与徐公孰美”即“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