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第一篇: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氧疗的护理
一、氧疗的目的:
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二、氧疗的适应症:
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 其次是患者夜间低氧血症。
三、氧疗流量分级:
1.低浓度氧疗法【1—2 L/分】
适用于缺氧伴CO2潴留的病人。此时呼吸中枢主要是依赖缺氧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便会抑制患者呼吸,造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CO2上升,严重时限入CO2麻醉状态。
2. 中浓度氧疗法 【3--4 L/分】
适用于失血 贫血 心功能不全 休克等对吸入氧浓度没有严格限制的病人。 3.高度氧疗法【5—6 L/分】
适用于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分流、严重心脏疾病、 CO中毒 等有严重缺氧但没有CO2潴留的病人
4.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疗法是在较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氧,以达到各种临床治疗目的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5.家庭氧疗法 目的是防止和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时间,缓解呼吸困难,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家庭负担,方便病人及家属。
6.氦-氧混合气法 对于肿瘤、异物、水肿、支气管缩窄等所至的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通气很有帮助。
四、氧疗的护理:
1.氧疗的健康宣教
1.1 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
1.2 安全指导 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1.3 给氧的目的 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1.4 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 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 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高,目前认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0kPa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2.1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 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 2.2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 2.3 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 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
2.4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3.1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3.2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C,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 4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4.1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
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4 .2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五.氧疗的注意事项 1..吸入气的湿化 通过一细管向气管内滴入无菌生理盐水,滴数为15滴/min,避免滴入过快。
2.吸入气的温度适宜 吸入寒冷的氧可刺激喉头黏膜,使黏膜表面血管收缩,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若吸入的氧过热,则直接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3.防止CO2蓄积 氧疗的同时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证病人有足够的通气量,避免CO2的潴留。
4.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 在缓解组织缺氧的同时,尽量吸入低浓度的O2,尤其是伴有蓄积或需要长期氧疗的病人,防止发生呼吸抑制和氧中毒。
5.加强病因治疗 氧疗的同时应及早找出缺氧的病因,及时予以去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氧疗毒副作用:
1.. CO2潴留
伴有PaCO2增高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氧疗后,常出现PaCO2进一步升高。对于通气不足为主的呼吸衰竭患者,当FiO2增加到25-30%时,部分患者的PaCO2可升高20-40mmHg。发生CO2潴留主要与氧疗后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减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及通气/血流比例进一步失调等因素有关。此时应尽量减少FiO2(即采用低流量吸氧,限制氧流量为1-2L/min),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和血气监测,当PaCO2迅速升高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2.吸收性肺不张
对呼吸道不完全阻塞的患者,在吸入较高浓度氧后,局部肺泡内的氧被吸收后,易出现肺泡萎陷发生肺不张。预防措施主要包括:FiO2尽量小于60%、如行机械通气应加用PEEP、鼓励患者排痰以保持局部气道通畅。
3.氧中毒
氧中毒是指在常压下较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60%)或在高压下(>1个大气压)呼吸100%的纯氧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是呼吸急促、胸骨下疼痛、眩晕、咳嗽、呼吸困难等。 氧中毒是氧疗最主要的毒副作用,
普遍认为常压下吸氧浓度在60%以下是安全的,不会引起氧中毒。临床观察表明常压下吸入纯氧6小时就可能出现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吸纯氧超过24小时即可发生氧中毒的典型改变。临床中进行无创氧疗时,FiO2很难超过60-80%,同时有研究表明危重病患者的肺可能比正常肺能更好耐受氧的损伤作用,因此在常规氧疗时(如经鼻或面罩氧疗时)不必担心会发生氧中毒。但在机械通气时,由于此时FiO2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应尽量将FiO2控制在60-80%以下,以防止60-80%氧中毒发生。
第二篇:氧疗的起源和发展
自从发现氧气起,人们逐渐经由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认识到氧气在生命运动中的机理,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1887年3月,Hozapple给肺炎病人吸氧,是最早记载的医疗尝试。后来,英国生理学家霍尔丹设计了吸氧用的面罩,创立了面罩吸氧方法。比面罩吸氧方便的鼻管吸氧方法,是斯氏首先提出来的。第一次大战期间,巴氏在英国,斯氏在洛克菲勒研究所修建了氧气室,在氧气室内治疗肺水肿获得成功。 1920年,希尔发明了氧气帐,氧气帐要比氧气室方便得多。
氧气疗法最初是用于肺炎、新生儿肺不张、肺萎陷、哮喘等病,以后逐渐使用在心脏病、脑梗塞等疾病的治疗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用氧气成功地治疗了氯气中毒,引起了医疗界的轰动。 1924年,霍尔丹给受伤士兵吸氧,战伤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使人们对氧疗更加重视。以后,补给氧气逐渐成为医院的重要常规治疗手段。
与此同时,医学界开始了高压氧的研究。 1834年,法国人Tunod首次建立了高压舱,用高压空气治疗。
1921年,美国流感大流行。格宁汉姆发现,在海拔较高、气压低的地区,流感病情比较重,死亡率高。他认为,气压低可以加重病情。他首次使用高压氧治疗并发紫绀和昏迷的流感病人,并获得成功。由于当时高压氧在身体的作用机理方面尚未明了,在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了氧中毒等副作用。以致高压氧治疗在100多年来几起几落。直到本世纪50年代,经过大量研究,人们对高压氧的治疗机理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以后,高压氧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才算确定下来,从50年代,中国在上海建立第一座高压氧舱开始,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治疗的疾病上百种。
从70年代开始,氧疗渐渐进入家庭。 1987年2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家庭氧疗学术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家庭氧疗使一些疾病的死亡率成倍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界对人体的研究,从人体进展到细胞,从细胞水准深入到分子水准,对于氧气参与体内的代谢及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氧疗和高压氧也开始从治疗发展到保健领域,并将更为人们所需要。
清风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rchives/427.html
第三篇:家用制氧机氧疗的作用
家用制氧机氧疗的作用
一、吸氧可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心绞痛是因急性心肌缺氧所致,心肌持续缺氧30分钟以上者,可造成心肌梗塞的发生,是病人瘁死的一大危险因素。定期保健吸氧或病发时吸氧可预防或缓解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二、吸氧可预防瘁死型冠心病:瘁死型冠心病因发病特然而使人防不胜防,其发病前往往有持续的轻度脑闷、气急、情绪异常或心率混乱,若在此时能辅以氧气治疗可以起事半功倍的疗效。
三、吸氧对哮喘病有很好的治疗:哮喘病是由于支气管年痉挛等情况而使肺泡与外界的换气功能减弱而引起的,吸氧可提高肺泡内的氧浓度,有助哮喘的缓解。
四、吸氧可有效治疗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所列病历皆因严重缺氧所致,吸氧能减缓病人缺氧症状和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比单独用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五、吸氧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现在研究表明,,糖尿病同机体缺氧有关。糖尿病人毛细血管压明显偏底,导致组织细胞不能充分获氧,导致细胞功能和糖代谢的障碍。因而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氧疗已愈来愈引起医疗界的重视.
六、吸氧对健康人士可起保健作用:由于大气污染目益严重、空调的普通便用,定期吸氧可清洁您的呼吸系统,改善内脏功能,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以预防各种疾病。
家用氧气机--孕妇氧疗的好处
吸氧对孕妇的好处,要从女士妊娠后呼吸系统的变化说起:妊娠后呼吸次数不变,但每分钟通气量由妊娠前的8升/分增加至足月妊娠的11升/分,由于通气量的增加孕妇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保障胎儿和胎盘对氧的需要,同时呼气时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胎儿体内二氧化碳向母体扩散及排放。
因此,对宝宝出生前的治疗,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给妈妈吸氧。 采用常压氧疗法,也就是通过给妈妈吸氧1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再吸15分钟的治疗方法,它可以迅速增加母体、胎盘和胎儿的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氧气贮备量,使胎盘能得到充分的氧供应,加速母体内营养物质向胎儿体内渗透,改善胎儿缺氧,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因此,在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心律失常等情况下,采用常压氧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十分安全。
另外,患有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的孕妇则更需要用氧气,实行辅助治疗。
当您身感不适、疲劳、头晕时,您不妨吸一会新鲜纯净的医药氧气,这样,能使您母子更加健康。
第四篇:抽样检查方法的分类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7-11-19 14:19:02发布人:duoduo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这些抽样方法标准分别对企业的抽样检验与国家行业与地方的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本节将以计数和计量抽样检查方法国家标准为主,介绍在质量检验中常用的几种抽样检查方法标准。
一、抽样检查方法的分类
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抽样检查方案和体系,大致可按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
衡量产品质量的特征量称为产品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可以按其测量特性分为计量指标和计数指标两类。计量指标是指如材料的纯度、加工件的尺寸、钢的化学成分、产品的寿命等定量数据指标。计数指标又可分为计件指标和计点指标两种,前者以不合格品的件数来衡量,后者则指产品中的缺陷数,如一平方米布料上的外观疵点个数,一个铸件上的气泡和砂眼个数等等。
按质量指标分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检查方法也分成计数抽检和计量抽检方法两类。
(1)计数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确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统计合格品数,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计量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数(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以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有时,也可混合运用计数抽样检查方法和计量抽样检查方法。如选择产品某一个质量参数或较少的质量参数进行计量抽检,其余多数质量参数则实施计数抽检方法,以减少计算工作量,又能获取所需质量信息。
2.按抽样检查的次数分类
按抽样检查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查方法。
(1)一次抽检方法 该方法最简单,它只需要抽检一个样本就可以作出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2)二次抽检方法 先抽第一个样本进行检验,若能据此作出该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检验则终止。如不能作出判断,就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再次检验后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多次抽检方法 其原理与二次抽检方法一样,每次抽样的样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ISO2859标准提供了7次抽检方案。而我国GB28
28、GB2829都实施5次抽检方案。
(4)序贯抽检方法 相当于多次抽检方法的极限,每次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即按判定规则作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个单位产品的判断,一旦能作出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时,就终止检验。
3.按抽检方法型式分类
抽检方法首先可以分为调整型与非调整型两大类。
调整型是由几个不同的抽检方案与转移规则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抽检体系,然
后根据各批产品质量变化情况,按转移规则更换抽检方案即正常、加严或放宽抽检方案的转换,ISO28
59、ISO3951和GB2828标准都属于这种类型,调整型抽检方法适用于各批质量有联系的连续批产品的质量检验。
非调整型的单个抽样检查方案不考虑产品批的质量历史,使用中也没有转移规则,因此它比较容易为质检人员所掌握,但只对孤立批的质量检验较为适宜。
无论哪种抽样方法,它们都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
(1)产品必须以“检查批”(简称“批”)形式出现,检查批分连续批和孤立批,连续批是指批与批之间产品质量关系密切或连续生产并连续提交验收的批。如:
①产品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无变化;
②制造场所无变化;
③中间停产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单个提交检查批或待捡批不能利用最近已检批提供的质量信息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称为孤立批。
(2)批合格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合格,批不合格也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不合格。抽样检查只是保证产品整体的质量,而不是保证每个产品的质量。也就是说在抽样检查中,可能出现两种“错误”或“风险。
一种是把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批的错误,又称为“生产方风险”,常记作α,一般α值控制在1%、5%或10%。
另一种是把不合格批误判为合格批的错误,又称为“使用方风险”,常记作β,一般β控制在5%、10%。
(3)样本的不合格品率不等于提交批的不合格率。
样本是从提交检查批中随机抽取的。所谓随机抽取是指每次抽取时,批中所有单位产品被抽取可能性都均等,不受任何人的意志支配。样本抽取时间可以在批的形成过程中,也可以在批形成之后,随机抽样数可以按随机数表查取,也可以按GB10lll等标准确定。抽样检查中的基本术语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7-11-19 14:21:35发布人:duoduo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1.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例如一个齿轮,一台电视机,一双鞋,一个发电机组等。它与采购、销售、生产和装运所规定的单位产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样本和样本单位
从检查批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而样本单位的全体则称为样本。而样本大小则是指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量。
3.合格质量水平(AQL)和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在抽样检查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为合格质量水平。而过程平均是指一系列初次提交检查批的平均质量,它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或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具体数值由产需双方协商确定,一般由AQL符号表示。
在抽样检查中,认为不可接受的批质量下限值,称为不合格质量水平,用RQL符号表示。
4.检查和检查水平(IL)
用测量、试验或其它方法,把单位产品与技术要求对比的过程称为检查。检查有正常检查、加严检查和放宽检查等。
当过程平均接近合格质量水平时所进行的检查,称为正常检查。
当过程平均显著劣于合格质量水平时所进行的检查,称为加严检查。
当过程平均显著优于合格质量水平时所进行的检查,称为放宽检查。
由放宽检查判为不合格的批,重新进行判断时所进行的检查称为特宽检查。
5.抽样检查方案
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而判定数组是指由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
抽样方案有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样方案。人次抽样方案是指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c、Re)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Ac为合格判定数。判定批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d)的最大数称为合格判定数,又称接收数(d≤Ac)。
Re为不合格判定数,是判定批不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的最小数,又称拒收数(d≥Re)。
二次抽样方案是指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和判定数组(Ac1;Ac2,Re1;Re2)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五次抽样方案则是指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第五样本大小n5和判定数组(A1,A2,A3,A4,A5,R1,R2,R3,R4,R5)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计数抽样方法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7-11-19 14:24:52发布人:duoduo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1.计数抽样方法概述
按抽样次数,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计数抽样检查方法。
(1)计数一次抽样检查方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抽样检查方法,它对总体N中抽取n个样品进行检验,根据n中的不合格品数d和预先规定的允许不合格品数C对比,从而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下图表示了其基本内容。
(2)计数二次抽样检查方法 这种抽检方法是在一次抽检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交验批抽取两个样本n1,n2(GB2828中规定n1=n2)对应也有二个合格判定数c1和c2,不合格判定数为γ1,γ2,两次样本中的不合格数分别为d1和d2,其抽检和判断过程如下:
①先抽取第一个样本n1,检验后如不合格品数是d1≤c1,判为合格,如d1≥γ1,判为不合格,当c1≤d1≤γ1,则需由第二个样本来判定。
②n2中的不合格品数d2,由d2和d1加在一起与c2的γ2进行比较,如d1+d2≤c2,判为合格,当d1+d2≥γ2判为不合格。如下图所示:
(3)计数多次抽样检查
计数多次抽样检查的程序与计数二次抽检相似,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因每次抽取样本大小相同,因此抽检次数多的样本小。我国 GB 2828 和GB 2829 规定是五次抽检方案,而MIL-STD-105D和ISO2859标准原规定的却是七次。但到1987年9月通过了中国提案后,也改为五次。
第五篇:我国垃圾分类的方法
在我国,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流方法是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3类进行分类的(极个别城市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一)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这类垃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油气桶、杀虫剂桶等。
(二)可回收垃圾——这类垃圾可以作为再生资源:
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这5大类。
(1)废纸:报纸、杂志、图书、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利乐包、纸板箱等;纸巾和卫生用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5)织物:废弃衣服、毛巾、书包、鞋、伞、玩具等。
(三)不可回收垃圾——也称有机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
包括厨余垃圾、变质食品、烟头、煤渣、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纸巾、树叶、灰土等。
上文中,字体较大的文字是有争议的垃圾分类方法。其中,纸巾有人把它分为有害垃圾,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荧光粉。同样,上文中的灯泡应该是指普通的白织灯,因为日光灯管,含有荧光粉。至于碎镜子,有人认为它也是有害垃圾,因为,它有一层金属镀膜。
其他规定的有害垃圾(以下摘自《石家庄市有毒有害垃圾处置管理规定》):
(一)各医疗单位的诊疗室、化验室、手术室、候诊室、处置室、病理解剖室、病房等产生的废组织、死婴、被血或分泌物污染的护理用品、敷料、废弃的医疗器具及病区所产生的污染垃圾等有机废弃物; (二)各科研单位为试验目的饲养及个人饲养的各类动物尸体; (三)各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兽医站、检疫站病死的畜体、废弃的渣体等; (四)有关部门在打假、检查过程中查出的过期、伪劣、假冒、变质的物品、食品、药品等有毒有害物; (五)经有关部门确定的有毒有害垃圾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