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通用)

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通用)

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篇: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中学生人际交。

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育障碍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开题报告

宁江区实验中学王海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光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有障碍,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

教育部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通知》等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从培养良好心理开始。学校理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空间和途径,让他们的心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无疑又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邓小平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大面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初中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群体,忽视他们,也就是放弃了教育的大多数,这违背了培养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对《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研究》就应运而生。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意将对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教育的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探索一条在初中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这一切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些问题如不

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

我们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到一条适合于我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新路。本课题的实施,能初步了解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出现的原因及状况,教育者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矫正其不当行为,强化其积极行为,为他们创造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学校教育,适应社会,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青春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只要稍稍不注意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也是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关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贯彻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也是新课程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而这种心理障碍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显著的。所以我组决定研究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研究。

四、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观察法:课题研究的前期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现实水平,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人际交往上的偏差。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被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需要。为我们课题的具体操作提供线索。

3、个案法: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越是典型的越具有说服力,所以运用个案法研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行动研究法: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对象的性质所决定我们必须谨慎、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课题遵循实践研究的原则,预计在整个过程中,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以行动为研究的线索,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共同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时间。

(1) 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提出措施。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析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心理特征,形成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 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8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所选的班级内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小组定期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3) 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9月)

展示、总结各阶段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的条件(包括经费、资料、设施、手段等):

本课题实验组成员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其学历平均为本科并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多次获奖,师资素质及教育科研理论水平较高。学校在教育科研上肯于给与经费投入,并能够买课题实验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课题负责人及成员拥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多年的教学、管理班级经验,学校具备实验研究的条件。确保实验课题有序的开展及完成子课题的实验。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撰写教学论文、实验报告、制作教学光盘和教学案例分析

八、课题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为了提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保证本课题能够顺利达到目标,经有关部门同意,本课题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负责人 :王海燕

实验教师:姜勇卜宁郭士娜崔艳友李雪褚桂茹戚光姜文静李冠华李世艳许广朋刘红影孙亚光华正阳魏立晶乔君霞赵颖郭毳

第二篇: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010700015 徐小鸿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二、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

五、研究的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抽样调查桂林市农村的一些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教育实验法

对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 、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 、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正文提纲:

1、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3、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5、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七、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15――2011年4月30)

计划开题,收集资料调查桂林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确定研究子课题,搜集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理论,写出研究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5月)

坚持学习、实践、研究。边实施,边改进,边研究,积累收集资料,总结归纳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或论文。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6月――2013年6月) 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撰写实验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进行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交流。

八、目前的困惑

1、怎么样做到尽可能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做到数据的均衡性。

2、怎样能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做一个交流,探讨下有关留守儿童中的一些问题在那些父母心里的真实想法,或者让他们重视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性。

九、参考文献 [1]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2]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3]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第三篇:感恩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有专门的节日 ——感恩节,伊斯兰教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其实也就是培养一种道德契约责任,受恩者以行为或心灵来酬谢给予自己好处的人和社会,或者,安拉或上帝。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专门的“感恩节”,是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设定的节日。为了学会感恩,在节日的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感谢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那种感恩节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真正的感恩与奉献:人们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人们要按传统用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送食物给那些素不相识的饥饿的人 。印度上世纪初的泛神论者的感恩,是对世界万物的,人人皆上帝,物物皆上帝,应该更与现代思想相契合。重视环境、重视他人,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又颇合互惠互助精神。

西方的感恩是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非常普遍,人们的慈善行为也比较常见,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结果。

在孝道方面,古人堪称我们的典范,在这方面有严苛的规定,也有许多孝感天地的典故与楷模。以前我们总强调它负的一面,现在看来是过激的。孝道它之所以能存在上千年,说明其还是存在积极作用的。它是社会的伦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文明的标杆。

在古时,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古谚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知恩知报,这是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国体,时代。虽说“市恩市义,非君子也”,但那是对施予者的约束,对于承受者,更应有“忘恩负义,实非人也”之说。

在上海,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在黑龙江,将从明年开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在福州大学,更有学生在“感恩”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到山区和基层岗位工作,将自己对父母、他人和社会的感激与责任,转化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的动力。

仅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全社会都应重视“感恩”教育,它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感恩是需要培养的,“感恩”教育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的价值

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

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小学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学会尊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感激生活。

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未成年人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的课题,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四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

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

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

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

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

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XX.9-XX.12)

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二)课题实施阶段(XX年.3-2010.6)

1、实施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周积累一个精彩的问题,要求有问题背影(提出过程)及入选原因(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师示范课研究讨,两次课题组成员课题课研讨,一次理论总结。

(3)每月将课题组成员积累的问题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装订成册,制成校刊,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在第二个月对第一个月的精彩一问进行应用反思,并将反思内容以札记的形式书写于校刊笔记处。

(4)每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小结,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论文。

(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课题课展评工作。

2、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成果形成阶段(2010.9-2010.12)

1、将所积累的“精彩一问”进行筛选,分科分内容整理,集结成册,编著《精彩一问》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二十五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80后就占到了十八位,年轻也许意味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相对较弱,可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干劲,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强烈渴望的队伍,他们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双提升,而且,我们有像王金芝,齐艳丽,王晓斌这样的科研前辈,也有像潘明华老师这样的科研骨干,也有像孙晶,隋丽芳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参加人员想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队伍年轻,同时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加入,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本课题研究资料文献部分学校大力保障,积累部分获取难度不大,且教师积极性高。

3、所需实验仪器设备能够保障,录像刻录等设备齐全,技术有力。

4、虽然学校经济并不富裕,但能做到首先满足科研需要。

5、总历时四年整,每学期十六个教学周,每周一个小时集中研究,时间有保障。

6、朝阳七校是个新兴的学校,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学校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领导教师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第五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邢台县路罗中学张合平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我们连续几年的观察,发现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缺矢诚信的现象:对他人说谎,照抄其它同学作业,拾到东西不上交老师;称病逃避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借了同学的书不归还;考试作弊并且花样不断翻新;不上课偷偷去网吧;不遵守学校纪律等等,诚信状况令人心痛,因此我们准备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为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我校少数学生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不完成作业、在小卖部赊帐的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贯彻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把诚信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讲求信用,忠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大力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校园氛围,教育学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知行统一,使诚信观念扎根校园、深入人心。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学校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法规单座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促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材。

三、本课题的界定

(一) 诚信: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种基本规范,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誉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二)中小学生诚信研究不能空谈道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实际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反思研究成果,并总结提高。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思路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与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初步形成有关诚信教育的理论。

3、创设校园诚信氛围。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我校中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

2、通过调查问卷,针对我校在校生的诚信现状,分类汇总我校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3、制定《邢台县路罗中学生诚信守则》;

4、确定实验班级、教师及学生等研究对象,在学生中广泛进行诚信教育;

5、结合《邢台县路罗中学生诚信守则》,在各实验班级实施诚信积分记录;

6、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开展诚信读书、演讲等系列活动;

7、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提高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

8、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

9、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各种社会法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10、对学生进行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要学会真诚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做人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对他人要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应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要做到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诚信现状及各个阶段学生学习的收获与转变。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介绍学生诚信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定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活动实践。

3、行动研究法:按课题的研究目标,设计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取知识。

4、经验总结法:在大量积累研究资料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修正教育理念,从总结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上升理性认识、探索规律,并形成可借鉴和应用资料。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启动课题。确立课题、确定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及目标;

2、实验阶段。对我校的在校生展开诚信现状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制定我校在校生诚信守则,并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根据实施情况得出初期研究成果;

3、汇总阶段。补充完善,汇总研究资料,全面总结提升形成理论,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得出中期研究成果;

4、 推广阶段。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确立10至20个兄弟学校作为合作对象,利用我们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其它学校在校生的诚信现状,获得相关资料,并根据兄弟学校的诚信情况,课题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五、本课题的实施及步骤

(一)启动课题(2010年3月——2010年6月)

确立课题,制订方案,建立子课题,开展校本培训,制订有关制度。

(二)实验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组织中期成果鉴定。

(三)汇总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

补充完善,汇总研究资料,全面总结,提升理论,形成成果。

六预期完成的成果

(一)研究报告

(二)论文。

邢台县路罗中学 张合平

2010-4-1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