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大全)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大全)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财政部门将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财政事业。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支持推进“三重一大”,着力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小康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收支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开创我市财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5年达到750亿元。要顺利实现这一战略性发展目标,全市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更加注重抓好增收节支。要把增收节支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抓紧、抓实。既要千方百计抓增收,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积极主动落实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涵养培植税源。既要切实保障运转等重点支出需要,又要大力压减一般公用经费,确保收支预算平衡。 ——更加注重发挥调控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创新工作、支持发展;积极发挥调控作用,整合资金、完善政策,支持“三重一大”项目建设,支持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投入,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更加注重财政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推进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监督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绩效。要改善资金使用方式,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乡政府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全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集镇建设为载体,以富民兴乡为根本,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123工程”建设,着力创建“五个贯塘”,即“发展贯塘、平安贯塘、畅通贯塘、宜居贯塘、美丽贯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贯塘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经济为重,着力打造“123”工程。充分发挥我乡区位、人力和资源优势,抢抓机遇,积极打造“一个枢纽”、“两个市场”、“三个示范区”三大工程,即结合潭衡西高速公路互通口开通为契机,科学规划省道314线沿线区域发展,发挥枢纽作用;全力推进岳北建材大市场、鑫塘物流大市场开发建设,将之打造成为辐射后山片及周边县乡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和物资流通基地;创建“新塘、板仓、五星”三个示范区,按功能形成板块特色经济,发挥工业集聚效应,全力推进贯塘工业小区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企业落户贯塘。

(二)坚持农业为根,实现富民强乡新突破。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整合米业资源,对田源米业、大丰米业、迎龙米业等三大优质米加工厂进行提质增量;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迎丰、晓冲、腾飞等苗木基地,力争把贯塘建设成为衡山最大的苗木基地;利用贯塘茶场改制机会,整合贯塘茶业资源,重塑岳北大白茶这一优质品牌;以朝阳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做强朝阳金银花产业,精心打造金银花之乡;以枫林药材种植基地为起点,做大药材种植加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设施建设,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三)坚持旅游旺乡,努力打造四大品牌。依托我乡背靠南岳衡山景区,身处曾国藩、唐群英故居要道,自身历史底蕴深厚的优势,对接南岳旅游经济,着力打好四张牌。打造青陶牌。做好古窑址的恢复性开发,生产青陶系列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参与青陶制作过程,体验青陶工艺独特魅力;打造名人牌。开发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训练水军遗址——军台滩,修复原岳北农工会秘书长、红军师长李实行故居;打造生态牌。挖掘贯塘绿色生态茶园资源,继续办好贯塘“采茶节”,大力开发生态体验游;打造休闲牌。大力开发“乡村俱乐部”、“开心农场”、“农家乐”等休闲项目。

(四)坚持建设为源,树立集镇农村新面貌。抓好生态文明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集镇主干道美化、绿化、亮化,提升集镇品位。切实改善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影响村容村貌的不文明行为,坚决制止非法乱占乱建行为,营造优美环境,提升对外形象。

(五)坚持民生为本,谱写社会和谐新篇章。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落实好五保户、低保户各项政策。加快乡村医疗卫生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服务态度,解决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大力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抓好教育与卫生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六)坚持统筹为要,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抓好抓实计生工作,促进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畅通信访渠道,推行干部下访制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稳控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机制,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对损毁严重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改善道路出行环境。

(七)坚持民意为先,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换届年坚持工作早部署、财务早清理、问题早排除,积极做好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遵循换届选举工作原则,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有组织有步骤地平稳顺利进行;抓好新一届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统筹协调、业务培训、督促检查,做到换届选举和活动开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八)坚持服务为基,打造勤政务实新形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为民做事、务实成事、团结共事、廉洁干事,全力打造“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团结奋进、清正廉洁”的政府。一是解放思想激活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放开思想谋事、敢于放开手脚干事、能于敞开胸襟成事。二是沉下身子抓落实。要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身子沉下去,重心往下移。坚持深入群众解民忧、帮民富,扎扎实实把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事情办好。三是惩防并举保清廉。加强廉政教育,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做到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倡导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把资金用于促发展、保民生上,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财政部门将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财政事业。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支持推进“三重一大”,着力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小康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收支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开创我市财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5年达到750亿元。要顺利实现这一战略性发展目标,全市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更加注重抓好增收节支。要把增收节支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抓紧、抓实。既要千方百计抓增收,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积极主动落实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涵养培植税源。既要切实保障运转等重点支出需要,又要大力压减一般公用经费,确保收支预算平衡。 ——更加注重发挥调控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创新工作、支持发展;积极发挥调控作用,整合资金、完善政策,支持“三重一大”项目建设,支持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投入,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更加注重财政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推进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监督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绩效。要改善资金使用方式,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2014年市公安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公安机关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全省政法和公安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三届四次、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引领,以“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站岗放哨,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总要求,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主动警务、民意主导,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任务,紧紧围绕平安杭州、法治杭州、过硬杭州公安队伍“三大建设”,以克难攻坚的新实绩、科学发展的新成效开创杭州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重点抓好6个方面: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二是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持续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主动及时有效防范打击犯罪,确保杭州始终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三是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防范有力、应急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持续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确保杭州公安机关法治化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五是大力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公安行政服务举措,使公安服务更优质、群众更满意。六是围绕“杭州公安队伍始终是人民群众公认的一流公安队伍”的目标,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更加突出理想信念和职业良知培养,更加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更加突出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培养,坚持不懈推进“敬业、专业、公正、廉洁”现代杭州公安队伍建设。

第二篇:综合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

计划

综合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2010年综合财政所各项工作在县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管理区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党建和作风评议为中心,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及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导。 “MsoNormal” style=““>

一、2010年工作总结

“MsoNormal” style=““>

1、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整体素质

“MsoNormal” style=““>一年来,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服务态度,努力创造“五型”和谐财政所,推动农场财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MsoNormal” style=““>

2、深入细致工作,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MsoNormal” style=““>在做好自身财政工作的同时,根据场党委的要求,结合管理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增效益,促发展,强管理,促规范”的原则,全面开展管理区“双代管”的工作,同时按照省农垦厅的要求,对管理区的债权债务进行锁定。通过我所干部只工深入细致、扎实努力的工作,使得“双代管”和债务锁定工作平稳接交和认定,受到场党委和各界的好评。

“MsoNormal” style=““>

3、行风民主评议

“MsoNormal” style=““>今年是行风民

主评议年,为此我所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水平,特别是加强纪律建设,在廉政勤政上面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练、作风优良的队伍。 “MsoNormal” style=““>

二、“十二五”工作回顾

“MsoNormal” style=““>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所工作不断蒸蒸日上,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 “MsoNormal” style=““>

1、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了财政改革,实行了“乡财县管”的模式,加强了资金的管理。实行了“以钱养事”制度,对于“以钱养事”的单位进行财务帐务管理,保证资金安全走向。 “MsoNormal” style=““>

2、“十二五”期间发放粮补、能繁母猪补贴、耕牛补贴等涉农惠农资金累计730多万元,扎扎实实地解决了农户生产发展,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MsoNormal” style=““>

3、“十一五”期间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50万余

元,对于管理区体制改革起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在农场达到了90%以上,极大的解决了农户得病难需要解决的问题。

“MsoNormal” style=““>

4、专项资金方面,库区移民、扶贫资金总计160万余元。对于稳定农场群众生活,安居乐业,改善基础设施起来了决定的作用。

“MsoNormal” style=““>通过对这些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大大解决了农户看病难、引水难、生产难甚至是生活困难等实实在在的问题。

“MsoNormal” style=““>

三、“十二五”计划

“MsoNormal” style=““>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所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管理,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MsoNormal” style=““>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教育,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牢记心系群众,服务为民的宗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廉政作风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

识的学习培训,努力形成政治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良好的和谐财政队伍。 “MsoNormal” style=““>

2、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涉农惠农管理职能,及时准确地发放各项惠农资金,加强农户信息的登录、查询、咨询工作,强化服务便民意识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全面提高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业务操作技能,树立高效、廉洁、勤政的财政队伍。 “MsoNormal” style=““>

3、健全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根据上级部门和自身工作特点的要求,逐步实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着手从会计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加强制度管理上下功夫,严肃财务纪律,使财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综合财政所 “MsoNormal” style=““>二0一0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十二五”财政发展改革基本思路

中国纺织工业——韩版牛仔裤(http:///)提供

“十二五”财政发展改革基本思路

2010年12月27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7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

时期,推进财政发展改革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面临不

少不利因素和风险挑战。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

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

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

挑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科学

把握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

奋发有为地工作,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物质

基础和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谢旭人说,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改

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推动经济

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社会

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

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

新的更大贡献。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要着重把

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较快增长。要加

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充分发挥

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

极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

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把投资与增加就业、

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服务业和中

小企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补

偿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城乡统筹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共财政要求,

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完善

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相关

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

事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实施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实现

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按照保基本、强

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社

会保障资金,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并

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正常调整机制,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努力实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

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支持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

供给,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

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财税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在健全财政体制方

面,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

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

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

力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财力保障能力。在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方面,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

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

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政策,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规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方

法,扩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努力健全科学完整、结构优

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在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

管理制度方面,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

算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

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

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

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

革,完善财产税制度;按照强化税收、规范非税收入的原则,继续

推进税费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

权限等。

四是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绩效。要坚持完善制

度、夯实基础与提高执行力并重,不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加快推

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规范性

文件管理,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建立完善预算与中长期财政规

划相结合的机制,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

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

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

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地方政府

规范举债、合理融资、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此外,要

进一步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强化乡镇财政建设方面;完善覆盖

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的

有机融合;紧紧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

提升信息化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加快预算公开的

法制化、规范化进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和细化公开内容,强化预

算公开责任制度;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审计监督。

五是坚持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财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不断深化财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

全选贤任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

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

设。

第四篇:民政局“十二五”规划(定稿)1

栖霞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初定稿)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民政事业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工作部署,在评估总结全区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栖霞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栖霞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区民政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不断强化“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努力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基础性作用,闯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之路,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被省民政厅表彰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一)保障民生,社会救助效益充分彰显。

“十一五”期间,在全区构筑了“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为重点、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经过多次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月400元和300元,城镇低保标准与主城区实现接轨,保障范围覆盖全区8328户13030名困难群众。06年以来,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1.14亿元,在区域内全面消除“日人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困家庭。专项救助成效显著,慈善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5312人次,救助金额达360余万元;大病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2316人次,救助金额达550万元;临时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20500人次,救助金额达510 万元。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了“关爱困难

1 老人,共建和谐社区”的主题活动,数年来平均每月有近4000位老人享受到这一补助,累计投入资金1647余万元。加大住房救助力度,投入资金249万元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415户1245间,初步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建立重残救助机制,根据《南京市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暂行办法》要求,2008年以来共向全区65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金386万元,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按照普惠原则,大规模开展困难群众节日走访慰问活动。2006年以来,共慰问城乡困难群众16万人次,发放慰问资金6100万元。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也纷纷依托低保制度,结合自身职能制定专项救助、优待措施,使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子女就学救助、就业扶持、生活费用减免等多项救助政策。“十一五”期间,全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编制出台《南京市栖霞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时做好洪水内涝、冰雪灾害、冬令春荒等救灾工作,拨付救灾资金50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461人。此外,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和抗震救灾,区慈善总会筹资能力和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2008年一次性募集慈善基金1.62亿元、募得汶川地震赈灾善款655万元,为做强社会救助事业、支援灾区重建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适应形势,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区以提高优抚对象保障能力为宗旨,以深化退役人员安臵改革为目标,健全保障体系,出台激励措施,开启培训工作,切实维护了优抚对象和退转人员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执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复员军人死亡后配偶生活补助制度,确保优抚保障水平随社会经济水平同步提高,使全区5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06年后,进一步

2 规范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工作,逐年提高优待金标准,目前标准为7893元/年 。“十一五”期间,坚持市场导向作用,深入推进退伍安臵改革。通过不断提高自谋职业补偿标准,严格落实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实行“先办多得”限时奖励措施,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充分调动安臵对象选择自谋职业的积极性,五年来自谋职业率平均为88%,有效减轻政府指令性安臵压力,圆满实现退伍安臵预期改革目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退役人员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2009年制定出台《栖霞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办法》,启动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目前,首届短期培训班已经结业,第二届短期培训班正在开展,退役士兵实际参训率达100%。 “十一五”期间,随着接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的增加,针对老干部的实际需求,适时成立了栖霞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改善了服务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使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三)促进和谐,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发展。

“十一五”期间,为了适应栖霞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区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承接城市基层管理、营造基层和谐氛围的重要环节来抓,相继出台《关于在全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的实施意见》、《栖霞区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考核办法》、《栖霞区关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栖霞区社区经费管理办法》、《区政府关于统一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补贴待遇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社区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和谐家园的意见》等文件,为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明确了指导方针、措施标准和激励措施。在发展模式上,确立了城乡一体的社区发展战略,着力在农村社区引

3 入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标准和方法,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栖霞区2007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目前,全区正在争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在建设标准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到2009年底,全区城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全部达到300 m以上面积,并按“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配臵基本服务功能;到2010年底,全区农村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全部达到600 m以上面积,并按“一点、两栏、两站、九室”配臵基本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上,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行集劳动就业、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卫生保洁、医疗计生、治安民调等服务项目为一体的社区“一站式”服务,使社区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和谐程度。在社工队伍建设上,积极开展社区干部队伍培训、社区工作者培训,先后开发了低保协理员、大学生社工等岗位,精心组织在职社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资格水平认证考试,努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先后有1个社区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3个社区获得了“省和谐示范社区”称号, 65个社区获得了“南京市和谐社区”称号。全区被确立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截至2009年底,取得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5人,助理社会工作师50人。

(四)维护民权,基层民主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期间,全区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契机,不断健全村民自治长效管理机制。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村(居)委会历经两次换届,选举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实现村委会“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投票选举”和社区居委会居民直接选举,充分保障了城乡村(居)民的民主权利。及时完善村(居)务公开内容,2008

22年,制定出台了《栖霞区村务公开目录》,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广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了基层民主管理水平。目前,全区有1个村获得了“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三个街道被评为“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街道”。

(五)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水准攀上新高。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行政事务,“十一五”期间,牢牢把握依法行政这条主线,建立了依法行政框架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区划地名工作科学严谨,积极稳妥地完成街镇区划调整与社区整合工作,全区由 8个街道84个社区37个村调整为10个街道74个社区34个村,优化区域资源,整合发展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栖霞城市化进程。顺利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地名数据更加详实,地名服务更趋完善。依法管理社会组织,落实双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登记、年检和日常监管措施,确保了各类社团、民办非单位严格在法律和批准章程确定的范围内活动。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严格规范,通过建设多功能服务大厅、推行网络化办公实现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来实现销售2亿元,筹集公益金1405万元,为促进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殡葬改革深入推进,有效杜绝乱葬乱埋现象,遗体火化率、骨灰正确处理率年年保持100%。 福利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稳步推进,720多名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六)共享成果,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针对全区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

5 服务需求,制定出台《栖霞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栖霞区关于开展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着力完善以“六个老有”为目标的老龄工作体系。大力推进敬老院规模化、集中化发展,不断提升五保供养档次和水平。五年来,先后对敬老院进行新建或扩建,敬老院数量整合至8所,床位数增长至452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1.6%。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优惠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新增民办社会福利机构9个,新增床位719张;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总数达到14个,床位总数达到967张。初步形成了高、中、低门类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全区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数达22张。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动态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近两年,全区共建设了1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2000多名老人外出游览,为230名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代购物品等居家服务,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全面建立了90周岁以上老人的长寿营养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长寿营养补贴体系,区、街、村三级发放高龄老人长寿营养补贴超过225万元。大力推进老年文体教育事业发展,着力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区已开办老年学校4所,建成老年活动中心10个、室外健身场所120多个,成立老年文体活动队102支,老年人在学习娱乐的过程中,精神得到充实,心情得到愉悦,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二、“十二五”时期栖霞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6 围绕栖霞建设“南京副城、液晶光谷、智慧新区、和谐家园”、加速推进“三个发展”的目标,以“惠民、强基、善政”为着力点,进一步彰显“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基础民生保障,深化基层社会管理、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栖霞做出积极贡献。

(二)奋斗目标

一是完善惠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老年群体的民生保障机制。推动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孤残儿童养育、残疾人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促进各项救助保障机制有机衔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健全涵盖优待抚恤、退伍安臵、双拥共建的为军服务体系。严格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和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十二五”期间,实现“重点优抚对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优抚优待补助标准逐步一致”的目标,认真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培训工作,维护涉军群体稳定。

三是努力形成依法规范、高效便捷、统筹兼顾的管理服务格局。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儿童收养、福利机构、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工作,科学研制行政区划建议,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繁荣福利彩票市场,促进福利企业发展。加对社会组织、殡葬设施、殡葬市场的监管,优化婚姻、地名、殡仪服务水平,确保民政专项事务管理依法规范、民政公共服务高效便捷,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四是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内容丰富、覆盖城乡的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培养社区服务组织,着力发展社区服务产业,建立覆盖全体社区成员、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

7 区、街、村三级联动的社区服务网络,构建“15分钟生活圈”,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五是全力塑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的民政干部队伍。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发民政系统社工岗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深入推进民政系统作风建设,强化民政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实现“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的目标,使基层和群众得到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便利的服务。坚持从筑牢思想防线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民政部门和民政队伍亲民为民良好形象,促进民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栖霞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社会救助和扶贫济困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并与苏南地区接轨,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低保对象中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救助,提高分类施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加强对低保家庭的核查,全面准确掌握低保人员信息,为完善低保退出机制提供依据,促进低保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加强与人保部门的衔接,减少有劳动能力者对低保的依赖,充分体现低保制度的公正性。

——切实提升专项救助实效。着力规范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及时做好重残救助金与低保金联动调整。切实做好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按照“有一改一”的原则,在严格质量和工期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步伐,改造资金重点向无

8 自救能力特困户倾斜,“十二五”期末,消除农村特困户危房现象。严格按程序、按标准做好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认定、审核工作,为政府改善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机制,科学确定救助标准,解决困难群众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变故陷入暂时困难的问题,维持困难群众短期基本生活,杜绝临时救助的随意性。

——做好困难群众慰问帮扶。“十二五”期间,继续按照普惠原则,组织开展节日期间对困难群众的走访慰问活动。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全区慰问资源,统一制定慰问标准,综合安排慰问活动,避免“多头慰问和重复慰问”现象发生,确保慰问活动惠及城乡所有困难群体,切实改善困难群众节日生活,维护节日期间社会稳定。全面掌握困难群众详实信息,积极协助区委组织部、区级机关工委和全区党员干部对困难群众开展帮扶、帮带活动,更加有效地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

(二)五保供养和防灾减灾

——推进敬老院规模化发展。按照新建、改建同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调动街道改扩建敬老院的积极性,推动敬老院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敬老院改扩建步伐,重点支持靖安、八卦洲等敬老院改扩建计划,继续对部分老、旧敬老院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美化生活环境,提升供养档次,为五保老人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养老环境。

——提高五保供养档次水平。加强五保供养机构运行管理,在严格按标准落实运营经费、配备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加快引进专业服务人才,着力健全服务管理制度,继续开展省级文明敬老院争创活动,进一步提高敬老院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能力。落实五保

9 供养标准与低保标准联动制度,强化分散供养对象服务责任,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高于农村低保水平。

——建立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组织领导,建立防灾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街道、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区、街、村三级联动应急救助体系。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推广防灾减灾经验,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技能。加强社区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管理培训工作,提高信息员职业化水平,确保上报灾情信息准确规范。

(三)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遵循交通便捷、满足服务需求和方便居民的原则,依托现有办公服务场所,实施必要的改建、扩建或新建,建立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各居民小组活动阵地为支撑点,室内外专项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着力构建“15分钟生活圈”,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公共事务、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体活动等公益性、福利性公共服务。到“十二五”末,全区所有城乡社区建成一站式的社区服务中心,60%以上城市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各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

——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依托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为老、为少、助残、帮困等为主体,服务功能较完善的社区服务项目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就业、救助、养老、医疗、教育、文体、安全等服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共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站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卡或服务指南。整合社区信息化资源,逐

10 步搭建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网上办事、民主议事的信息化平台。“十二五”期末,使每个社区的服务类社会组织达到10个以上、每个街道形成1—2个社区服务品牌。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民主自治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及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关系,探索委、居、站一体化联动运作,有效承接政府转移到社区的公共职能。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城乡社区所有重大事项都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决策程序组织实施。同时,采取召开民主议事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群策群力,广泛征求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普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社区决策事项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加快社区组织发展。始终坚持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分别采取“公推直选”和“居民直选”的方式产生“两委”班子,提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优先发展服务类、重点扶持慈善类、农村专业经济类,规范引导活动类,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和备案程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部门对口培育、社区牵头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的培育发展体制。

——建设社区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人才引进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吸引大学毕业生、企业管理骨干、军转干部、致富能人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行列,鼓励区、街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社区任职,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十二五”末,所有社区45岁以下专职社工全部获得社会工作者职

11 业资格并基本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者月收入不低于区域城镇职工平均水平。

——优化社区工作机制。完善共驻共建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免费或低偿开放。健全社区运行机制,按照中央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理顺政府部门与社区的关系,积极推行政府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准入制度;强化社区“两委”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协调配合的工作关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四)优待抚恤和退伍安置

——提高优抚保障水平。进一步突出政府在优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继续巩固和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有效保障优抚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认真贯彻《栖霞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继续施行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保险,适时提高门诊、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努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

——丰富军休服务内涵。以充分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为基础,积极发展军休文化,定期开展活动,不断满足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鼓励支持军休干部融入社区、贴近邻居,借助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切实提升军休干部养老保障水平。加强军休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军休服务人员大局意识和敬业精神,努力构建“安臵常态化、保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

12 务社会化”的军休服务工作新格局。

——继续深化安臵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在逐渐减少政府指令性安臵计划的同时,制定更为有效的自谋职业激励措施,出台更为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退役士兵选择自谋职业积极性。高度重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着力探索退役士兵岗前“订单式”定向培训,及时开设“就业前景良好、所学技能实用”的培训专业,确保退役士兵应训率保持100%。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拓宽退役士兵就业渠道。适时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退役士兵,切实提高退役士兵就业率,努力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难”问题。

——维护涉军群体稳定。进一步重视涉军群体在社会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协助区维稳部门、信访部门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臵政策,全力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优抚安臵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正确对待优抚对象、复退人员的合理诉求,尽力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严密掌握不稳定人员动向,对于一些不切实际,违法群访、越访的行为,在切实维护国家政策严肃性的前提下,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和劝导、劝返工作,努力化解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五)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十二五”期间,研究制定全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激励措施,并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社会福利设施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以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为主要功能的老年福利机构,全面形成高中低档相互补充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40张。

13 ——拓展婚姻服务领域。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婚姻信息对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促进作用。加强婚姻档案管理,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存档,确保档案真实完整,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婚姻档案查询服务。切实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收养法》的要求,严格规范各项登记程序,认真履行各种登记手续,确保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依法开福利机构、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工作,确保行政审批合格率达100%。探索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器(培育中心),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在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能力建设、资金补助等方面对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农村专业经济社会组织、慈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扶助,为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着力优化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在坚持双重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健全完善社会组织评估管理机制,组织成立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制定公平有效的评估标准,定期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部门授权委托事项、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主要依据。确保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和行政审批合格率达100%。

——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继续保持火化率、骨灰正确处理率100%。探索骨灰多样化处理方式,大力推行塔葬、壁葬、生态葬等绿色环保葬法。加强殡葬管理,严格控制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严厉查处公墓违规销售豪华墓、家族墓、超标墓现象。加强殡葬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殡葬用品销售,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群众合法利益。落实上级有关殡葬惠民文件精神,争取政府出台财政为困难群众购买基本殡仪服务的政策,扩大群众受惠面。提高殡仪服务水平,积极发展选择性殡仪服务项目,满足多层次殡葬服务需求。利

14 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殡葬法规,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丧葬习俗。

——提升福彩公益形象。利用各种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福彩宣传活动,提高福利彩票的群众知晓度和品牌认可度。继续做好“电脑票专营店增量”工作,积极开展“即开票”小卖场销售活动,推动“视频彩票”健康发展。围绕“扶老、助残、济困、赈灾”发行宗旨,广泛开展福彩公益资助活动,改善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树立福彩公益形象,扩大福彩社会影响。“十二五”期间,全区福利彩票销售总收入突破5亿元,募集福彩公益金3500万元。

——促进福利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服务,严格做好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和年审工作,积极协调税务等部门,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福利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支持福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效益,扩大企业规模,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严格督促福利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切实落实残疾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有力维护推动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六)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

——适时开展区划调整。针对上一轮街镇区划调整、社区(村)整合遗留的问题以及现行部分行政区划布局不合理、园区开发造成的行政管理模糊、混乱的情况,根据全区产业布局、街道发展和园区开发需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适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划参考方案供领导决策,到“十二五”期末,逐步解决区划历史遗留问题,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实现资源优化配臵,进一步优化重点

15 地区行政区划格局,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提升地名服务水平。深入挖掘全区地名历史文化底蕴,实现地名的民族性、传统性、现代性有机结合,提高地名的文化品位和知识含量。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不规范地名和地名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地名服务管理法制化水平。依托第二次地名普查,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标准、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十二五”期间,根据栖霞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划调整情况,适时更新出版《栖霞区地图》,为社会交往和群众生活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

——加强界线维护管理。认真宣传和贯彻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不断提升全民依法治界意识。继续推进平安边界创建任务,健全完善行政区域界线维护责任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和克服界线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持续提高界线管理水平,扎实做好界线管理任务,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以建设“和谐边界”和“平安边界”为目标,研究出台区域界线纠纷应急处理预防,提高矛盾防控和调处能力,防范破坏边界稳定事件发生。

(七)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险待遇,进一步健全失地老人生活补助金、农村老人和城镇无固定收入老人养老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发放标准。加大对贫困老人的救助力度,继续完善五保供养标准、低保老人保障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自然增长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建立健全集体养老补助金制度。“十二五”期末,在全区基本建立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得到相应提高。

16 ——健全居家养老网络。按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标准,加快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制定资金、场地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进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继续实施“人寿民安”关怀工程,加大紧急呼叫援助系统推广力度,提升独居老人生活质量。不断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在为老年人提供家政等生活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医助餐、学习交流、健身锻炼、心理慰藉、文体娱乐、政策咨询等服务,让广大老年人既不脱离家庭,又能获得专业化的社会服务。

——提升老年社会优待。大力发展普惠型老年社会福利,进一步健全“尊老金”发放制度,逐步提高“尊老金”标准。制定鼓励措施,探索街道和社区向低龄老人发放“尊老金”。进一步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严格落实企业持独生子女光荣证的职工一次性奖励制度,制定出台《栖霞区老年人社会优待办法》,提高老年人在养老、医疗、出行、学习、旅游、娱乐等方面的福利水平,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优待,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重视老年精神关爱。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通过创建新学校、延伸办学点等方式,加快完善老年教育网络,“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入学率达20%以上。精心组织老人节庆祝活动,继续办好老人节专场文艺演出和老年文艺骨干培训班,引领带动基层老年文体娱乐活动广泛开展。积极发展异地休闲养老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组织“千名老人外出旅游”活动,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培育发展老年社会团体,设立“老有所为人物奖”,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公益事业、社会治安、

17 移风易俗、民事调解等社会事务和社区工作,发挥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中的重要作用。

(八)慈善事业和慈善工作

——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加强区慈善总会自身建设,细化工作职能,引入专业人员,招募慈善义工,充实工作力量。依托区房产、工商联等行业协会、慈善超市、高校团委等机构平台,进一步健全慈善网络,“十二五”期末,在区相关部门、各街道、开发园区、驻区高校、各社区普遍建立慈善分会和协会,并明确专(兼)职人员,形成区、街道(园区)、高校、社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慈善工作体系。

——完善慈善工作机制。立足服务社会大局,建立慈善紧急募款预案,提升慈善总会在重大灾害或紧急事件下的募款组织能力。建立常务理事会制度,坚持依法、自律的财务理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审计,定期通过网站、刊物、新闻媒体公开慈善资金使用和慈善项目运作情况,接受社会和理事会监督,切实提升慈善总会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创新慈善超市运作模式,积极探索通过义卖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激发内在活力,推动慈善超市良性发展。

——加大慈善宣传力度。精心设计宣传载体,以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慈善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积极培育“人人皆可慈善”的公益理念,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借助新闻媒体平台,适时推出“慈善之星风采”和“慈善爱心榜”栏目,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推进慈善社会募捐。在运用和发挥好“慈善一日捐”、“慈善冠名基金”等现有筹款形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慈善潜力,大力推进慈善募捐社会化进程,积极探索义演、义卖、义诊等慈善活动,

18 设立“个人冠名基金”,努力将募捐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普通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逐步改变慈善募捐主要集中在少数人群和少数企业的局面,实现由“富人慈善”向“全民慈善”的转变。

——实现慈善项目援助。广泛在救灾、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领域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和援助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慈善救助和资助活动,逐步改变以“发钱”为主要形式的简单援助方式,不断增强受助群众的自我救助、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发挥慈善事业完善全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区域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九)社工队伍和自身建设

——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按照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大力推进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动员力度,鼓励支持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城乡社区工作者和社会领域从业人员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民政队伍和社区干部的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水平。根据社工队伍发展情况,及时做好事业单位社工岗位设定和聘用工作,研究出台社工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健全社工管理体系,提高社工人才待遇。充分发挥社工人才作用,建立健全社工服务平台,完善社工介入评估机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社工实务能力,提升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二五”期末,社工岗位专业人员配备率达100%。

——加强民政法制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本职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政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考核评议、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深入推进网上审批和政务公开,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广泛向基层和群众开展民政普法活动,提

19 高民政服务对象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增强基层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意识,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以数字化为手段,以网络化为依托,大力推进民政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的整合,“十二五”期末,建设一支精通民政业务、适应工作需要的信息化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使软件系统与干部队伍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全区民政系统信息化水平。

——深化作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重点抓好重点科室和窗口单位的服务管理,坚决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广大服务对象得到更加“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树立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服务优良的部门形象。按照提高行业形象和群众满意度的要求,重点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办事公开、优质服务、社会监督”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局系统行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行风评议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并实现以党风带行风,以学风促行风,以作风树行风,以纠风保行风,推动全系统行风建设持续化、长效化。

四、推进“十二五”时期栖霞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抢抓机遇,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将民政事业发展纳入区街两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时研究、完善和落实推动民政工作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民政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从体制上、机制上理顺关系,从政策、规划上给予支持,从监督、投入上加大力度,努力形成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联动

20 效应和整体合力。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彩票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队伍建设和专业社工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依法行政,完善民政工作管理的运行机制。

以民政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管理,确保民政工作依法行政。提高民政队伍法制意识,,强化民政执法监察,使民政工作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民政工作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快民政信息建设进程,促进管理现代化,在现有社区信息平台开发的基础上,在城乡救助、优抚安臵、福利彩票、民间组织管理等方面尝试信息技术融合,在民政系统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低碳环保概念,实现民政系统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使民政工作形成网络型及动态化的管理机制。

(三)夯实基础,健全民政队伍机构的人才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不断强化民政干部业务培训,提高民政队伍依法行政和服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任用培养,有计划的将他们充实到艰苦岗位、一线岗位、重要岗位进行锻炼,调动他们的干事积极性;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加强对文字写作、信息技术、财会法律、专业社工等实用人才的招用,提高科室工作综合能力,更好地满足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加强各街道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配全街道、社区等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有计划地开发民政社会工作者岗位,并实行定岗定位,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21 建设。

(四)强化监管,建立民政高效廉洁的自我发展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民政行风建设。全体民政干部自觉做到“五不让”、“勤三洗”,即:即不让法规政策在我手中走样;不让经办事项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服务对象在我这里受到冷遇;不让政府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 “勤洗头”,彻底洗掉头脑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旧思想、旧观念;“勤洗耳”,洗掉耳朵中的“污垢”,确保听得到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听得进逆耳忠言;“勤洗脚”,洗掉脚上的“懒”字,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推进建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为重点,切实解决民政系统少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责任心不强、效率不高问题;以建设 “和谐栖霞”为重点,切实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以推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严肃纪律为重点,切实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民政资金管理。对民政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制度,并建立内审监督机制,杜绝挤占、挪用现象,杜绝人情救助、关系救助的发生。深入基础进行调研和监察,确保各项民政资金发放到位,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拨尽拨。三是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坚持“进千家门、问千家情、解千家忧”的民政“三千”特色活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要敢于向党委、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使工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要根据实情,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有效解决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各个“瓶颈”。

22

第五篇:乡镇民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十二五”以来,全县民政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民政工作以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坚持创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推动了民政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殡改工作新格局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XX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了2015年108个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印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2015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2015公益性公墓建设验收标准和资金拨付办法的通知》,对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10日,潘明生县长主持召开公益性公墓建设现场会,组织各乡镇XX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乡镇民政办负责人,到XX区,淝南乡马圩村、白莲坡镇新庄村、上桥村公益性公墓现场观摩,听取经验介绍,对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了再安排。为解决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要求各乡镇对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全部进行了调整,全县共调整土地面积890.465亩。选择了XX区,淝南乡马圩村,白莲坡镇新庄村、上桥村按标准化、示范化公益性公墓先行试点建设,建成的公墓形式多样,配套齐全,经济适用。不仅为各乡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好的经验和做法,也为推动全县公益性公墓建设做出了榜样。公益性公墓建设开展以来,得到了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对深化殡葬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为推广我县公益性公墓建设经验,7月28日,全市公益性公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我县作了经验介绍,并现场参观了我县公益性公墓建设情况。9月10日,潘明生县长主持召XX县十六届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同意将公益性公墓奖补标准由每村5万元增加到每村7万元。

截至10月底,全县建成公益性公墓的村数已达115个。在抓建设抓进度的同时,要求建成的公益性公墓要落实入墓安葬。截止目前,入墓安葬已达609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县委第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今年必须完成殡仪馆搬迁工作”。目前,殡仪馆整体迁建和XX县级公益性公墓已摆上县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目前,建设用地已基本确定,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准备工作。

(二)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2015年,全县累计享受城镇低保障待遇的达81899人(次),发放低保金2833.17万元;全县累计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达396924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102.26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县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从2011年至2014年,先后进行了3次低保标准调整。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年人均2400元。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3.6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1.38亿元。人均月补差从2011年的288元增加到346元。全县累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2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92亿元。人均月补差从2011年的105元增加到154.24元。

2、不断加强农村五保供养,五保供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县现有五保供养对象10394人,其中集中供养人员2202人。2015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242.56万元。

“十二五”期间,分别5次提高保障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2011年年人均2100元提高到2015年年人均4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11年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2015年年人均2640元。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52亿元。

3、城乡医疗救助稳步推进,特困群体治病难得到保障。2015年,全县实施大病住院救助3145人,下拨救助资金832.9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县城乡医疗救助标准由年6000元提高到年标准为10000元。2011年至2015年,全县实施大病住院救助16357人,累计下拨救助资金4745.42万元。

4、全面实施孤儿救助和临时救助政策。城乡孤儿和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15年,共实施孤儿救助1103户,发放救助金额730.43万元。共实施临时救助1466户,发放救助金279.32万元。

“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孤儿救助1126户,发放救助金额1838.55万元。共实施临时救助1874户,发放救助金452.54万元。

5、建立救助管理站,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xx县救助管理站暨xx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2013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床位60张,投资180万元。于2014年9月6日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正式挂牌投入使用。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增长趋势,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把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强度,有力推进了我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9所,其中公办社会福利院1所、乡镇敬老院34所、民办老年公寓13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所、老龄产业协会1家。拥有床位6560张,入住老人3389人。

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了《xx县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xx县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实施办法》、《xx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实施意见》、《xx县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实施办法》、《xx县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床位建设补助实施办法》、《xx县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和优惠政策,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目前,县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民办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等多元化养老形式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核定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49835人,共发放高龄老人津贴1956.20万元。其中2011年至2012年,核定10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82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33.84万元。2013年核定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3181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895.13万元。2014年,核定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26372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1027.23万元。2015年首批核定高龄老人27599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1252.51万元。 (四)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3年,我县首次获得“全省双拥模XX县”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十二五”期间,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四大班子领导都对驻怀、驻蚌部队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2015年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我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和走访慰问活动,在全县掀起了“民拥军,军爱民”的良好氛围。

2015年落实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等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9785人,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3778.77万元。 2011年至2015年,我县累计落实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46162人(次),累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42亿元。

(五)发挥救灾救济职能作用,全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2015年发放救灾款265万元,物资60万元。2011年至2015年,累计发放救灾款1600万元,救灾物资121万元。

(六)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和区划地名建设

积极开展了撤乡设镇工作,经省政府同意,2014年,撤销xx县找郢乡设立白莲坡镇;2015年撤销xx县古城乡设立古城镇;撤销xx县褚集乡设立褚集镇。乡镇建制的调整,为xx县城镇化发展建设和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元素及活力。2011年7月至8月底,开展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2014年6月开展了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2014年全面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2012年选择了新怀社区为精品社区示范点,新怀老居六个居民小区,共3600户,12600人,占地面积达2.2平方公里。2013年,鲍集镇路圩社区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不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也成为我县农村社区的精品。2014年,重点推进河溜镇褚庙村、魏庄镇方坝村、鲍集镇薛场村三个示范社区和城关镇光明社区、XX区苏集村、常坟镇联淮村、兰桥乡杨圩村四个标准化社区建设。2013年,开展了对xx县和XX县长达14.43公里行政区域界线的联合检查工作。2014年开展了与XX市XX区、XX区的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七)广泛开展慈善捐赠和公益活动,营造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 2013年2月28日县慈善协会于正式成立,积极有效开展了慈善捐赠和募捐活动。2015年募集使用捐赠款物80万元。2011年至2015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660万元(含工程款折合人民币210万元)。 (八)推进社会事务管理,提升了社会事务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1、婚姻登记。“十二五”期间,我局积极开展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和全国3a、4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2013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2014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

2011年至2015年,全县共办理婚姻登记10.3万件,其中结婚登记82663件,补发婚姻证13314件,离婚登记7143件,出具婚姻状况证明2345份,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5660份。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

2、社会组织管理。“十二五”期间,我县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的共有397个,其中社会团体154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7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9个。

(九)推进福利彩票发行,提升了服务福利事业的能力

2015年全县电脑福利彩票销售点增至71个,福利彩票发行超过5000万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6亿元。募集公益金2600多万元。连续7年获全省县级福利彩票销售超千万元先进县称号。为全县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十)全面贯彻老龄“十二五”纲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我县2014年底全县总人口1283034人,其中60岁以上182015人,占总人口的14.19%,65岁以上128089人,占总人口的9.98%,70岁以上87708人,占总人口的6.84%,80岁以上29410人,占总人口的2.29%,90岁以上4101人,占总人口的0.32%,100岁以上121人。 “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加人数分别为3.67万人,4.62万人,3.15万人,3.01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1.94%,103.8%,101.6%,119.4%;基金征缴分别为19813万元,9850万元,487万元,461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6%,107.2%,109.9%,108.7%。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3.42万人,基金征缴额达8426万元,为全县15.6万城乡居民累计发放养老金1.15亿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3.49万人,共办理社会保障卡70万张。

“十二五”期间,全县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先卡10万多张。 开展了银龄安康行动,全县为60-80岁老年人办理人身保险,参保人数2.2万人,收缴保费93万元。其中由民政部门出资为五保户、困难户老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7000人,付保费68万元。 (十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民政项目园

xx县民政局项目园占地94亩。新建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光荣院、老年公寓、救灾救济物资储备仓库、民政综合服务中心等13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1亿元。

二、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机关效能建设,树立民政良好形象

1、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形成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的工作格局。一是完善组织设置,强化班子建设。2015年7月1日至14日分别进行了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换届选举,做到了党组织班子健全。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内生活各项制度,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流程,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按期开好基层党组织生活会,抓好“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制度、民主评议等党内生活制度的落实。三是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实行“两备案一预审”,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新党员培训工作,严格发展程序,严肃发展纪律,严把“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四是顺应党员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纪念建党94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丰富了党员精神生活。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局把自身建设作为落实民政工作任务的第一手段,着重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奢侈浪费,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队伍。

三、2016年工作计划

1、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孤儿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和社会捐助、邻里互助为补充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成立核对中心,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率达到100%。

2、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推动社会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为重点,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改善我县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建立完善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津补贴制度,切实保障困难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全县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提升养老机构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推进与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到2016年,全县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健全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