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12人物素材之
第一篇:作文素材12人物素材之
作文素材积累之人物
作文素材积累
(五)
作文素材积累之人物素材
(一)南非国父曼德拉 (生命有限,思想无价,精神永存)
【曼德拉说】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2.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3.怨恨如同牢狱,原谅别人,等于升华自己。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逝世,享年95岁。缅怀,生命有限,思想无价,精神永存。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其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2013年12月6日,南非总统祖马刚刚发表全国讲话宣布,前总统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南非将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全国降半旗。
1918年7月18日,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出生在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在任职总统前,他是一名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曾在牢中服刑27年。曼德拉是全面代议制民主选举所选出的首任南非元首,在40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包括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酋长之子到反种族隔离斗士
作为家中长子、酋长继承人的曼德拉心怀理想,他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曼德拉由此开始了其倍显坎坷的民族解放之路。
曼德拉是其家族中唯一上过学的成员。他从16岁开始受业,用2年完成了惯常需要3年完成的初中学业。1938年,他进入黑尔堡学院,后又就读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44年,曼德拉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52年,曼德拉当选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他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外界的尊敬。
曼德拉还和他的律师所同事奥利弗坦波开设了曼德拉坦波律师事务所,为请不起辩护律师的黑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法律咨询服务。
牢狱生涯数十载 难灭民族解放心
投身政坛数十载,曼德拉历经风雨,早年求学、初涉政治,已经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转入中期,曼德拉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旗帜人物,但不料等待他的却是近30年的牢狱生活。然而,经受了牢狱洗礼之后的他,让自己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希望民族解放的心从未改变。
第1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1961年,曼德拉领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他曾秘密赴国外访问,并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泛非自由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2年8月,曼德拉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之下遭南非种族隔离政权逮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2年10月15日,曼德拉被关押到比勒陀利亚地方监狱。在那里,曼德拉为了争取自身利益而遭到单独关押,关押时间一日长达23小时,每天只有上午和下午各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在单独关押室中没有自然光线,没有任何书写物品,一切与外部隔绝。 1964年6月,曼德拉又被指控犯有“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为无期徒刑,转移到1960年代中期到1991年内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罗本岛。在狱中呆了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
南非在实行种族隔离后期那段时间内,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最终导致南非于1990年解除隔离,实现民族和解。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重获自由:再迎政治新生 与华结缘
20世纪80年代,曼德拉还身处牢狱之中,但是世界并没有忘记这位反种族隔离的斗士。1983年和1985年,曼德拉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西蒙•博利瓦国际奖”和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三世界奖”。
此后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
1993年10月15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曼德拉和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委员会称:“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为消除南非种族歧视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为在南非建立民主政权奠定了基础。”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卸任后曼德拉仍然在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而不懈努力,他大力兴办学校,为南非防治艾滋病投入了大量精力。
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2年10月,曼德拉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曼德拉与其名言
曼德拉,南非人民心目中的神,世界的总统,灵魂的导师,我一生最崇拜的人!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
第2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度过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即使在狱中,曼德拉也多次成为全球焦点,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遍及全世界。1981年,1万余名法国人联名向南非驻法使馆发出请愿书,要求释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个国家的2000名市长又为曼德拉的获释而签名请愿;1983年,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50多个城市市长在伦敦盛装游行,要求英国首相向南非施加压力,恢复曼德拉自由。如此人缘无人能及,难怪有人称曼德拉为“全球总统”。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下面把他平生不平凡的话语做一下整理,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看过的人可以继续补充。
1,“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
2,“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3,“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4,“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
5,“我想用乐观的色彩来画下那个岛,这也是我想与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6,“别担心,放轻松,要快乐!”
7,“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8,“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最后,我觉得他平生最喜欢的那首诗《不可征服》也没有理由我不喜欢。 不可征服 透过覆盖我的深夜, 我看到黑暗如深坟。 感谢万能的上苍, 赐我不可征服的灵魂。
就算逆境犹如地狱, 我也从未退避哀求, 哪怕命运的棒喝下, 我也要流血不低头。
这怒与泪的尘世外, 恐怖幽灵悄然出没,
第3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但面对岁月的威胁, 我丝毫不感到畏缩。
不论案卷写满惩罚, 还是前路门有多窄, 我是我命运的主宰, 我是我灵魂的统帅。
曼德拉是人不是神
“监狱的好处是它让你有时间读书。”
“而阅读可以开阔一个人的视野。”
第一句话奇特,第二句话老套。它们放在一起像是监狱招摹囚犯的广告。有点超现实的邪恶。
想读书吗?想重构人生吗?可是干扰又太多:要玩、要参加PARTY,要在MSN上和两百多个人聊天——一边打招呼一边还要努力想“这个人是谁?”
那么,就进监狱吧。
这两句话听起来就是这个意思。可以用石头砸这个胡言乱语的人。
不过,你看到那人招牌式的笑脸时,你会羞愧地放下石头,自责理解力低下。
这人是纳尔逊·曼德拉。
他呆在监狱里的岁月,比一个看守一辈子的服役时间都长。无疑,他有资格说一些有关监狱本质的话。他是监狱专家。
这个世界级的超级偶像,在以他作为主角的漫画作品发行时说的话,意思应该是:监狱剥夺了你的自由、捆绑了你的身体,这当然是人生中最悲惨的事情,可是你找到办法让灵魂飞得更远,惩罚就失去了它的效用。
谁想到荆棘会编成王冠呢?
曼德拉走出监狱大门那一瞬间的想法,被认为是“神迹”。
他开始走的那几步,还怒气冲冲,心里想,这些人,夺去了我的青春、我的自由、我的生命!
而这时,他正在成为一个尘世中最有权势的人,有全世界舆论的支持与赞扬,这个新国家的总统位置,只能是他的。
巧妙的、甚至是公开的对政治仇敌的报复,都是合情合理的。
而他继续走,迈出监狱大门时,他的想法变成了这样:哦,曼德拉,他们囚禁了你几十年,你的愤怒却可能永远关押你。
于是他决定绝对宽容。监狱中他的看守成为他总统就职典礼中的来宾。
在一个实施了极端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上个世纪多数时间,人们都像观赏怪胎一样对待它。种族隔离一废除,多数观察家悲观地认为,种族冲突与报复将不可避免,南非要以现在的鲜血来偿还它过去的愚蠢。
第4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这种情形没有出现。原因被归结为曼德拉的宽容。它产生了一个更大的“神迹”。
好望角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南非的钻石也适合所有人的无名指,曼德拉让这个非洲以南的偏远地方成为这个世界的精神粮仓。
据说那本曼德拉漫画将在南非免费派送数百万份,我相信这样“爱心、正义、良知”的教育漫画书,可能不会好看,可这并不妨碍大家借此谈论一下曼德拉。曼德拉的好处是你在任何场合、任何人群中说到他,都不会显得逊。
我们嘻皮笑脸、我们吃喝玩乐、我们心存怀疑,我们只想成为城市当中最快乐、最安逸、最真实的人,我们顺从自己的欲望,我们不怕承认自己的软弱。
更有趣的是,让快乐显得有无尽可能的是,有奇迹让我们盼望,让我们相信。
(二)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莫言成为首个获此奖的中国人。
1、酷爱阅读。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2、书架上只剩经典。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在把书架清理得就剩100多本书,都是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书实际上就足够了,因为每次拿起一本书来,还没有读一半就被别的事情打断了,等你下一次拿起另外一本书来,又把前面的书忘掉了。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3、孤独是一种财富。莫言在很多地方重复过一句话:“海明威曾经说过:‘不幸的童年是作家创作的摇篮’。”莫言这话多少有些冤枉双亲,因为比起从小失去父母的川端康成和有一个酒鬼父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来说,莫言的那点不幸实在可以忽略不计。莫言常说,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其实莫言童年时候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最后能饿成作家,特别是像莫言这样有名的作家,屈指可数。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财富,在于他的孤独。
4、面向苍生背对文坛。莫言曾说:“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醒。不要被这些文坛上的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应该知道作家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作家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并不代表一种行为。”。也许正是背对文坛的“莫言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沉浸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
5、写作源于生活。《蛙》是莫言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
第5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人物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6、媒体上很少露面。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7、当今为何没伟大作品?莫言:作家应从自身找原因。
莫言表示,关于“伟大的时代没有伟大的作品”,这是近些年反复提到的话题。
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是什么时代?莫言说,狄更斯在《双城记》,阿斯塔菲耶夫在《鱼王》中都曾罗列一些对立、矛盾的话语,来描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关于时代的矛盾的描述,“也完全可以移植到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 莫言认为,在今天这个对立矛盾现象比比皆是的社会,“我们还要发现这个社会的主流”。什么是这个社会的本质?对于作家来讲,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确实会令人眼花缭乱。但记录这些眼花缭乱的现象并不是一个作家的职责,记录这个社会发生的各种怪现状也不是作家的职责。莫言说,这个时代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答案。但是总而言之确实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空前绝后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面作家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因为这样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因为在这样的时代里面人的丰富性得到了最强烈、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说这个时代具备了产生伟大作品的物质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气度和才华。
8、谦虚。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9、获奖不能代表什么,将会继续努力创作。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
(三)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 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
第6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是什么呢?似乎难以用一句话总结,所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不仅村上,从但丁到雨果,从曹雪芹到张爱玲,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小说家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性。他们“通过写故事不断试图理清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小说家要做出是非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不意味着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是坦露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黑暗,用光明去照亮黑暗。 想表达自己,就得编个故事。
曾经有记者问村上,小说为什么对人如此重要?村上回答说,我知道小说为什么对我重要:如果想表达自己,我就得编个故事。他在另一个场合也说,小说家就是“职业撒谎者”。这句话看似费解,其实简单,什么叫真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小说家渴望与他人分享看法、分享解释,但他们希望保持一点距离,用有趣的、非说教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有了小说。 写作和跑步: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村上说,对他而言,写小说基本上是体力活儿。坐在桌前,把思想聚成一道激光,从一片空白中想像出某种东西,编一个故事,选择适当的词语,控制故事整体运行的方向,这一切需要的精力和时间都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像。 为保持写作体力,村上20多年来一直坚持长跑。“长跑不在于战胜别人。你的唯一对手就是自己,和其他人无关,你面对的是一种内心冲突:这次我是不是比上次跑得好?一次又一次让自己达到极限,这就是跑步的精神。” 写作时身体静止思想运动,跑步则思想静止身体运动。写作面对的是一个奇幻的世界,那里有弹子球机、双胞胎女郎、羊博士、独角兽、夜鬼、萤火虫、人造卫星、无面人„„“世界玩弄于股掌之上,时光可以倒流”;跑步只面对天、地和风。村上春树一天有23小时,还有1个小时,他是雷打不动地用来做老本行——跑步。 保持和世界的距离。
村上春树是一个很具有孤独感的人,他从来不上电视,不参加任何宣传活动,也很少拍照片。“他具有80后最不具备的东西,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内心叛逆,因兴趣而阅读写作。
村上春树讨厌念书,国中时期常因不用功挨老师打,一套中央公论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全集却能反复读个滚瓜烂熟。他自陈内心有颗固执的叛逆因子,对别人给的东西怎么样都无法乖乖接受:“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进了神户高中之后变本加厉,几乎天天打麻将、和女生厮混、抽烟、逃课样样都来,不过成绩始终能维持在一定水平。高中时期他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喜欢阅读二手便宜的欧美原文小说,一段段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并沉浸于阅读译文的体验。他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怎么耐烦,所以英文成绩始终平平,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如果当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现在正在做大量的翻译工作的话,可能会无法理解吧。 偶然与必然。
29岁那年,一场球赛成为改变村上春树命运的导火线,他在柏克莱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表示:“ 1978年4月,有一天我突然想写小说。„当天下午我正在看棒球,坐在外野区,一边喝着啤酒。„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养乐多队,当天是和广岛队比赛。养乐多队在一局下上场的第一棒是个美国人,大卫·希尔顿(Dave Hilton)。„我记得很清楚他是当年的打击王,总之,投出的第一球就被他打到左外野,二垒安打。就是那时我起了这个念头:我可以写一本小说。”球赛结束后村上就到文具店买了钢笔和纸,开始创作他的第
第7页(共8页)
作文素材积累
(五)
一部小说《听风的歌》(中译:《且听风吟》)。每天爵士店打烊之后,村上就在厨房挑灯夜战
一、两个钟头进行小说写作,但也由于写作时间有限,间接形成第一本小说句子和章节都很短的特征。这部小说大约花了村上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村上将作品投稿到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作家文学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之后村上应出版社之邀,先交出了一些短篇小说、翻译作品和散文,隔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接续《听风的歌》,描述主角们后来的遭遇。 战争与自省。
村上说:“在战争中如果被上级命令杀掉俘虏,那是无法说不的。日本人在战争中就是这么做的。我认为日本人对此还没有产生真正自我反省的念头。” 村上介绍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给日本报纸的一篇投稿。李光耀在文章中说,战争期间占领新加坡的日本人的残忍程度超乎想像。但在战争结束后,成为英国俘虏的日本士兵却认真工作,把新加坡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村上说:“我想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日本人的可怕之处。这表明认真打扫街道的日本人,有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变成实施残酷暴行的人。这不能不让我觉得,虽然任何国家的国民都有这种可能,但日本人在这方面的性向可能更强。” 村上说他从写作《地下》的经验中感悟到了如何使日本人不堕入那样的世界、如何使堕入黑暗者重返开放世界的力量。他从沙林事件的受害者和普通民众那里学到了很多。“这些人中每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是我感到六十多人的声音一旦汇成一个声音,就成为了具有说服力、值得信赖的力量。这个经验似乎改变了我。正因为如此,我真地希望这种声音不要被拖入战争之类的事” 责任与创作。
在村上的同龄人中,许多在学生时代热衷“革命运动”者毕业后却成了公司职员。村上就这一现象解释道:“大家认为这个(运动)已经结束,继而成为了企业战士,不断发展经济、制造泡沫,然后泡沫破灭一切成空。其核心就是“团块世代”(二战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者)。所以我认为必须有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没有深刻自省之念,形势一旦有新的发展就会跟风而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块世代”可谓典型的日本人。 村上说:“因为我也是‘团块世代’的一员,作为小说家我想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日本战后精神史的善后。” 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世界冷战格局瓦解。当时人们都以为和平将来临,但而后出现的却是混沌的世界。村上说:“尤其是9·11以后,我们生活在无法预知的世界,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的小说也是讲述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故事。如果引起了读者共鸣,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
曾多次入榜,对诺贝尔奖不感冒。
多年来,村上春树一直被冠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的称号。他曾多次处于各大博彩公司赔率表前三名,却至今未得奖。有评论称,得奖热门作家往往最终得不了奖评委会认为,既然这个作家已经被这么多人关注了,那就没必要再给一个文学奖了。中国诗人北岛也几乎每年出现在这个名单里。村上春树本人似乎对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感冒。他曾表示,诺贝尔文学奖政治性比较强,我不想搅和进去,此外,得奖还会干扰生活的私密性。
第8页(共8页)
第二篇:高考作文素材之最新热点人物素材解读
○素材一郭敬明:少点敬畏之心
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专家和网友“咬”上了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从他的博客中随机选取了10万字,发现了好几百个错别字。
有一些错误竟让人难以置信。如,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误写成“自我了解”,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此外,他的《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的“蜉蝣撼树”也被挑出。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只能用“蚍蜉”而非“蜉蝣”。郭敬明是杂志《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著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竟然是“错别字大王”。《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他作文时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
【素材解读】
1.不够严谨。作为知名的青年作家,郭敬明不会糟糕到不会使用汉字的程度。只是他太随意,太不严肃了,竟将一些没有仔细校对的东西搬到了博客上。没有严谨的作风,如何成大器?
2.敬畏文字。错别字,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态度。尤其是对公众人物和作家而言,折射出的是底蕴与修养的缺失。
【适用方向】
1.传统文化;2.过去与将来;3.习惯;4.小事;5.风格;6.敬畏汉字;7.珍惜。
○素材二 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版了!很多人看到书名都很奇怪,何为站着上北大呢?原来,甘相伟本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北大学子。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他来到北京,和众多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成为了北大西门的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院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并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 【素材解读】
1.坚守梦想。起点低并不代表终点低。对梦想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一名保安,能够成为北大学子,成为作家,都是梦想的力量。
2.相信自己。作为保安,甘相伟从未向现实屈服,反而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并因此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我们一样美丽。
【适用方向】
1.追梦;2.信念;3.成长;4.一样的美丽;5.偶像;6.我能;7.精神。
○素材三张玉霞:不想让人同情的盲人歌手
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最后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张玉霞,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她是盲人,但她的声音好像是来自天堂,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35岁的张玉霞,目前在台北淡水做街头艺人。三个月大时,由于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歌唱事业,歌龄长达15年。张玉霞模仿邓丽君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在她成了淡水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拥有大量的歌迷。
“中国好声音”导演邬稚晖,是亲自联系张玉霞登台的人。她说,最初张玉霞不愿意参加节目,“我亲自飞去淡水找到她后,发现她之前一直对自己唱歌获得大家赞赏心存疑虑:是不是因为同情我才喜欢我?我把节目的盲选规则告诉她,说在听到她的声音之前,导师是看不到她的样子的。这才打动了她。”邬稚晖表示,从最初跟张玉霞接触,到说服她站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花费了超过3个月时间。一曲《独上西楼》,把命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那英合唱的《征服》,却又将不被命运征服的决心展示得气势磅礴。这就是张玉霞,不想被人同情的盲人歌手。舒淇更在微博中赞叹说:“唱出感人的心境,天生一副好歌喉!”
【素材解读】
1.执著追求。有位名人说过: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坚持3年,必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张玉霞为歌唱事业坚守了15年,她成功了。当我们聆听她那美如天籁的歌声时,请千万不要忘记她曾经的辛苦付出与执著追求。
2.尊重最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能使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当初,张玉霞不愿站上舞台,担心的是自己的样子,后来,她高兴地走上荧屏,是因为邬稚晖导演对她的认可和尊重,使她战胜了自卑心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尊重,让生活变得无比美好。
【适用方向】
1.身边的风景;2.有一种美;3.感动;4.尊重;5.追求。
○素材四曾文寂:用写作迎战死神
一手高举着稿子与眼睛平行,一手提笔吃力地在上面记录着代表发言。2010年9月25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重残作家曾文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他不得不直着脖子记录,再加上腿脚有重疾,时常抽筋疼痛,他还要不时站起来手撑桌子稍事歇息。因患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一天中90%的时间,他只能僵硬地躺在床上,翻一下身都会疼痛难忍,所以他形容自己“像一具化石”。
今年62岁的曾文寂,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现在他每天拄着双拐,站在电脑前写作,“身体好,一天能写1000多字,状况差,就只能写几十个字。”28年里,他和同样重残的妻子付宇一起,克服身体的病痛和生活中的困难,坚持不懈,发表了230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4本书,并获得多项全国性大奖。著名作家史铁生曾为他们的书作序:“人生一世,最后发现名利财富都是空,人能够拥有的只有生命本身。但生命的流逝使得它难以实现超越时段的自我确认,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去年夏天,曾文寂联系了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他说:“我的视力一向很好,身上最有价值的器官就是眼角膜,它会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朋友重见光明。”
【素材解读】
1.不甘平凡。曾文寂很平凡,平凡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与史铁生的遭遇几乎相同,也与史铁一样,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用文字让困境里的生命焕发了光彩。
2.精神最美。在坎坷的命运面前,曾文寂是坚强的。他用文字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他愿意捐献器官,照亮他人的生命。这种不怨天尤人,发愤图强,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适用方向】
1. 精神;2.我们在一起;3.挫折;4.走出风雨;5.力量。 语文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杜康
酿酒始祖—杜康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武帝曹操的慷慨悲歌,使杜康美酒带上了几分英雄色彩。而事实上,杜康是人,黄帝时为牧正,因创造酿酒而被誉为中国酒祖。
相传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的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为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都霉坏了。黄帝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后来,杜康为了防止粮食霉坏,把粮食全部装进了枯死的树洞里。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林,慢慢地发酵了。从树洞里流出的水,把山羊、野猪和兔子都醉倒了。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从树洞里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虽然味道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己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他便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中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
于是黄帝便命杜康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起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儿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个“酒”字。黄帝和大臣都认为这个名字起得好。从这以后,我国古代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的始祖。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纪念“酒祖”杜康而兴建的杜康仙庄,是中国第一个酒文化旅游区,是酒祖造酒遗址,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杜康仙庄为周平王封赐,座落在“酒祖”的故乡,洛阳汝阳县杜康村。该村三山环抱,一溪旁流。村南杜康河里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其中,酒泉沟一段,百泉喷涌,清冽碧透,夹岸树木葱郁,景色宜人。
酒泉沟旁有杜康祠,始建于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近年来,当地企业出资重建了杜康仙庄。现在杜康仙庄占地800多亩,包括16个酒文化自然景观和22个酒文化人文景观。山门是琉璃瓦的朱红门楼,进入庄内有杜康祠、古酿斋、香醇园、酒泉亭、杜康墓园、知恩亭、爬山碑廊、雕栏池、酒功馆、酒过馆、七贤台遗址和饮中八仙殿等。
酒祖殿前中央有一石塔,上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酒祖殿两侧的石狮名为朝天吼,造型奇特,做工精细。其配座镌刻有八仙醉酒浮雕,各路大仙抱坛豪饮,俱成醉态。
杜康仙庄堪称是中国酒文化的乐园,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酒文化博览中心,外墙上21幅彩绘壁画分别描绘了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名人诗句,如李白、杜甫、陆游、屈原、李清照、白居易等等。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它们使杜康仙庄大放异彩,成为我国第一座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宝库。
历史上,杜康村民,岁岁贡酒浆,年年不纳粮。今天杜康是酒,杜康美酒行销全国,饮誉海外,人称“长寿酒”、“思乡酒”。中华酒文化,从杜康滴出第一杯玉液琼浆开始,便绵延不绝。
语文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炎帝
遍尝百草亦始祖—炎帝
炎帝亦称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候姜姓部落的首领,生活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阶段早期,他开始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明的创始人。传说他创造木制莱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所以炎帝往往又被称为“神农氏”。
远古,炎帝率领他的部落,在我国西北方沿着大河,游牧渔猎,逐渐发展起来后,开始向东迁徙。后来来到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在一系列迁徙流动过程中,不同氏族、部落之间频繁接触。
不久,一个姬姓部落在其首领黄帝的率领下,也来到这里。炎、黄两族在坂泉,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怀来之野,发生过三次大冲突,结果炎帝部落失败。而后,两部落形成联盟。联合起来后,他们又与南方来的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在逐鹿,也就是今天河北涿州进行了一次大的械斗,蚩尤被杀,九黎族失败。于是炎、黄部落与九黎族的部分逐步联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炎帝时代,开始以游牧渔猎为主要经济,来到中原后,炎帝有过许多重要的活动,除了识五谷,制莱耜,兴农稼,传说他还尝遍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炎帝发明了医药,使古代中国人开始懂得用草药医治病痛。不仅如此,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倡导物质交换,制造乐器五弦琴,创作了乐舞,每当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他就带领人们载歌载舞,报答天地养育的恩德,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炎帝和其部落的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语文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仓颉
字祖文宗—仓颉
文字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一个里程碑。中国人常常自豪地说,我们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这是五千年前以黄河流域为主要活动中心的炎黄部落已经产生了的原始文字作为依据的。中国的上古文字,据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
仓颉,姓侯刚,名史皇,出生地传为今河南省乐县一带,亦写作粮仓的仓。仓颉,后人尊称为“仓圣”。
传说中的苍颉貌若龙颜,有四目灵光,他常常仔细观察鸟龟背上的花纹,鸟类羽毛的文彩,山川起伏的现象,日月星辰的走势,而且在自己的手掌上现画图像。他智慧超群,见物过目不忘。年轻时黄帝派他管理仓储,赐名为仓颉。后来又任命他为史官。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之后,便可以广泛地进行感情交流了,可是由于没有文字,远古时,任何遇到重大的事情,只能用结绳纪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即大事结一个大结,小事系一个小结,或者在木头上刻记号。到了炎黄部落时期,由于社会活动变得纷繁复杂起来,仅凭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经常会发生失误,时间久了,也容易忘记这个结究竟表示哪件事情,所以就深感不便,迫切需要更方便的方法。因此,黄帝命苍颉造字作书以记事。
苍颉从地上鸟兽各不相同的足迹和天上日月星辰千姿百态的形状中得到启示,广泛的收集世间众多美丽的图像,开始创造出一批原始的象形文字。时间长了,这些形象便固定下来,最终成了人类可以通用的象形文字。此后,又通过形声、指事、会意等多种方式,利用已有的文字再造出新的文字,把文字像滚雪球似的愈滚愈多,文字就这样被发明了。
苍颉综合而成的文字,被后人称作“上古文字”,苍颉也被尊称为“字祖文宗”。
有关苍颉造字的传说,在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淮南子•本经训》:“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仓颉居阳武,卒葬于彭衙之利乡亭南”,这一墓葬经考证,在今天陕西省白水县的史官村,从汉代开始,这里就建起了规模宏大的仓颉墓和仓颉庙,以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文字之祖。
白水仓颉庙现存建筑有正殿、后殿、前殿、献殿以及古戏台、钟鼓楼等等,造型古朴,雕刻精美。主殿内塑有“四目灵光”的仓颉文圣像。相传,像下面有一条隧道,可直通殿后的仓颉墓。仓圣像两傍有一副楹联,“明四目而制六书,万世文字之祖。运一心而赞两仪,千古儒士之师。”道出了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
仓颉庙的殿宇建筑中,遍布着许多古老的彩绘与壁画,都与仓颉造字的种种传说作为主要内容。相传,仓颉造字成功后因为文字能穷天下之变化,记世间之罪恶,故而惊天地而泣鬼神,恶鬼在夜中哭泣,蛟龙都潜藏到水底。上蒼为了褒奖仓颉的功勋,特意给人类留下了一场粟米雨,这一天便成为了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
仓颉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相传那上面的文字,就是当年仓颉所创造的“鸟迹书”,可惜至今无人能识读。在西安市郊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些距今约6000年的陶器碎片上,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二十多个不同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与《仓圣鸟迹书碑》上的文字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雏型。因而有专家推测,仓颉很可能是炎黄时期对这些原始文字进行系统总结的人。
仓颉墓坐落在仓颉庙的后院,墓高3.2米,周长44米,四面砖墙围护,幽静肃穆。墓院前镌刻着一副楹联:“画卦再开文字租,结绳新创鸟虫书”。在墓的四周与仓颉庙的庭院里,有许多古栢、老槐,它们千姿百态造型奇特,有的状若龙凤,有的形如鸟兽,有的长在墙内,有的从屋顶破瓦而出。这些古树名木,仿佛也沾染上了仓颉造字的灵气。恰如一位诗人所言:“纵横枯枝成奇字,仿佛龟纹鸟迹书”。尤其是仓颉幕前的那枝古柏,冠盖如云,绿荫匝地,巍蔚奇观,相传,此树是仓颉亲手手植。
陕西白水的仓颉墓庙,与桥山的黄帝陵遥相呼应,它是华夏文化的象征,也是倍受历代文人崇敬的“文宗圣地”。
语文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黄帝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
根据《二十五史新篇》记载,黄帝可能确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黄帝是我国远古时期的杰出英雄和领袖人物,生于轩辕之丘,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因最早于姬水之地,奠定了他的功业基础,故又姓姬。因出生并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塬,因土是黄色,能生成物,故被尊称为黄帝。还有传说黄帝是北斗神,他的孕育和诞生整个就是一个神话。有一天,黄帝的母亲附宝去往郊外,一个巨大的闪电在北斗星的周围耀眼地闪烁,使附宝得到感应,于是生了轩辕。轩辕的胸部生来带有“黄帝子”三个字,一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结野蛮时代,中华民族开始步入文明。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黄帝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车,务桑蚕,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发明指南车等等,普天之下国泰民安。
黄帝在中华民族初期的文明中,作出过杰出贡献。传说我国早期的六书、兵法、音乐、律历、度量衡、耕作、文字,以及宫室、器皿、衣饰、车舆、货币等,都是黄帝及其臣下所发明的。
黄帝还向歧公、雷伯求教医术,编撰了华夏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从此,中国人把传统医学称之为“歧黄之术”。黄帝时代的这些发明创造,为中华古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远古历史记载的黄帝时代,堪称是一个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时代,黄帝也是深受人民的拥戴,在天下享有极高的威望。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泰民安。据历史文献记载,黄帝共有四个妃嫔,正妃为西陵氏女,名螺母。她亲自载桑养蚕,织丝为绸,缝绸做衣,后人称她为“先蚕娘娘”。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传说,彤鱼氏发了烹饪和筷子,方雷氏发明了梳子,嫫母发明了织机和盘线的木拐子,从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后人称她为“先织娘娘”。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相传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夏禹为黄帝的十一代孙,殷汤为黄帝的十七代孙,而周文王姬发为黄帝的十九代孙。黄帝后裔子孙相传有1520年,因此,黄帝也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历史证明,轩辕黄帝不仅是中国古代,确确实实存在过的一个伟大人物,而且为中华民族从荒蛮进入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几千年来,凡是中华儿女,无论他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认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诗中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伟,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是黄帝肇造了中华文明,是黄帝开创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基业。黄帝功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关于黄帝的故事,由于年代的久远,远古还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历史主要靠口口相传,因而充满了许多神秘的色彩。相传,黄帝活到110岁,在他谢世前,他派人开采铜矿,并在荆山下铸造铜鼎,当铜鼎铸成那天,天上游下一条巨龙,垂着龙髯来迎接黄帝上天。这是天帝因他治理人间,开化文明有功,派下凡间接他去天庭的神龙。当时,他的群臣们和当地老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到桥山,把黄帝和老黄龙团团围住,不让他离去,当黄帝及其随从跨上龙背徐徐升天时,他的臣下和百姓有的拉住龙腿,有的扯住龙须,有的抓住他的靴子和衣服,结果龙须拔断了,衣靴拉掉了,一片哭声。
传说这泪水汇成了桥山脚下的一条河,后人称它为“沮水河”。黄帝也不忍离开天下百姓,他脱下自己身上的衣冠留给人间。于是,人们把黄帝的衣冠埋藏在桥山,这便是“黄帝陵”的由来。
黄帝陵葬的就是黄帝的衣冠,所以黄帝陵前的碑亭内有一块巨碑,上书“桥山龙驭”四个大字。
坐落在桥山的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陵园面积10鱼亩,山环水抱,林木苍郁。桥山山顶上有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处下马”。
陵前设有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的石碑,碑上刻有郭沫若亲书的“黄帝陵”三个大字。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四米。周围约五十米。陵前四十米处有一约二十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个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尊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现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聚集桥山,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在桥山黄帝陵下,就修建了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地加以修葺和卫护。轩辕庙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庙内沿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龛内有用墨玉克制的黄帝浮雕像。院东碑廊内树历代古碑50余幢,多是北宋以来的“御制祝文”与重修碑记,为历代举行祭祀黄帝的大典时所立。
其中有近代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和国民党首领蒋中正所立的祭碑。庙内还有“黄帝脚印”和“夸父逐日石”等景观。
整座黄帝陵园内气势宏伟,装严肃穆,古柏森森,郁郁葱葱,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最大的一株古柏在轩辕庙的左侧,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树龄已有五千年上下,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汉武帝挂甲栢,树身上斑斑点点,溢出的树脂凝结成片片麟甲,树干中间还似有铁钉断在其中。相传汉武帝征讨朔方回来时,脱下身上铠甲挂在树上造成的
在黄帝陵的古柏群中,最令人称奇的是两枝形姿独特的“龙角柏”。这两株古柏也不知生于何年,枯于何时,主干螺旋盘曲向上,直刺青天,像两只龙角,一左一右,长在黄帝陵的两侧,真是天工造化,古柏神奇。
当地的百姓有句民谚:“黄陵的古柏数不清”,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桥山古柏,已成为黄帝陵的一道风景,它也是古老中华生气勃勃,永葆青春的象征。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
五千年前,黄帝在这里定天文、创文字、造舟车、养蚕丝、建宫室、播五谷,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黄帝故里就建于此。
它最早建于汉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黄帝功德的壁画。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皇帝的两个妃子嫘祖和嫫母。
相传,农历三月三日是轩辕黄帝一统天下成就伟业的日子。后人为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从春秋时期就兴起了盛大的拜祖活动,延续至今。如今,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寻根朝圣者络绎不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的主要地方。
2006年三月三十一日上午,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此举行,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代表河南省人民及在场近万名海内外嘉宾恭读了《拜祖文》。
黄河涛涛,嵩岳茫茫,缅怀祖德,光大发扬,谨告我祖,伏惟尚飨!
附:1937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祭黄帝陵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语文作文素材之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颜子
复圣—颜子
颜回,即颜渊,多年来被尊为“复圣”—颜子。
颜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身居陋下,位居四科之首,德配四圣之冠,孔子曾多次称赞他“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见其进,未见其止,甚至许之为仁人”。历代统治者无不尊奉颜子,封赠有加。
颜子从来被称为“德行”之首,就是因为他道德品质高尚。
颜子政治志向就是修德爱民行仁政。他崇高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艰苦努力修炼出来的。他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仁德的标准。他曾对子贡说:“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反对那种放松自己却严格要求别人的人。他主张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颜子行仁,也不是空文,而是见诸行动。孔子曾说过“仁”这个至高无上的品德,一般人在身上只能存在
一、两天,而颜子三月不违仁。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程度呢?因为他的为人一方面行为合乎中道,不过火,也不是不及。另一方面,得到一善,便马上巩固下来,使自己逐渐积善,致成德行之首。
颜子性格恬静,长于沉思,以德行出众著称于世。民间传说颜子拾金不昧的故事,就能说明他品格的高尚。有一天,天刚放亮,颜子就回书院学习,忽然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锭金子,金子上面贴着“天赐颜回”四个字,尽管当时颜渊生活贫困,但他看着金子却随口吟道:“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吟罢,他随手将金锭抛在地上,拂袖而去。
颜子一生中,从不自我夸耀,遇事不去求强,特别是他那“不迁怒,不贰过”的品德,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修养境界。“不迁怒”,是说他不因怒于甲,而把怨恨之气发泄在乙身上。“不贰过”,是说不重犯同样性质的错误。本来颜子就安贫乐道,不好发愤,再加上“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谦和待人。
作为孔子最得意弟子的颜子,对孔子的道德、学问推崇备至。他曾把孔子的学问题说作“仰之弥高,钻之弥竖,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来由也已。”意思是说,老师的学问道德,我抬头仰望,越看越觉得高。我深入专研,越钻越觉得深。看看好像在眼前,忽然又觉得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的诱导人,他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束我的行为,我想停止前进都不可能,直到竭尽我的才智,好像有个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我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找不着路径啊!
这番对孔子的赞颂,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充分体现出颜子对老师的无限敬佩和深厚的感情。颜子为了学得更多的东西,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从来对老师都十分敬重,跟随老师形影不离,颜子视孔子如父亲。
在古籍中,自颜子从学于孔子后,就很少有离开过孔子的记载。
后人所说的亦步亦趋,说的就是颜子。颜子尊重老师,最主要的是信奉孔子的思想学说,他不是一味盲从,而是通过学习,掌握其精神,建立在对孔子思想学说坚信不疑的自觉行动上。这充分体现了颜子对老师的无限敬佩和深厚的感情。两千多年来,颜子一直被奉为尊师的楷模。
颜子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尊师重教的一生,也是实践孔子学说的一生。可以说,孔子是提出以“仁政”、“礼治”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颜子则是实践这一思想学说的最高典范。所以,后世也就把他当成了善良完人的典型,仁德君子的象征。故有“尊孔慕颜,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之道,有用力处”之说。
后世为祭祀颜子,修建了颜庙。颜庙又称为复圣庙。庙南北长243.7米,东西向,南端宽104.5米,北端宽87.5米,占地35亩。现存元、明、清建筑100余间,历代碑刻53通。
颜子名扬万古,德行彪炳千秋,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和学习颜子精神,对于塑造健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切题五种手段:抓提示语,抓关键词句,抓主人公成败原因,类比,对比
适合用在结尾,又非课文的诗句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我先总结八句,同学们随时补充。
1、陆游诗云:“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2、韩愈诗云:“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美丽的花岛虽难寻觅,但跟着蜂蝶的人能找到,闻着花香的人能找到,看到红云的人能找到。不管你准备从哪条航道登岛,都可以向红云更红处漫溯„„
3、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4、吴承恩《西游记》中写道:“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5、成吉思汗说:“不要因路远而害怕,只要出发,终必到达。”
6、“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红楼梦》中的这句话必将流传。
7、林朝崧诗云:“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8、苏东坡诗云:“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引用诗句一定要加引号,否则有的老师会认为你是瞎编的。
第三篇:作文素材之体育人物(李坚柔)
作文资料之体育篇(李坚柔)
背景: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坚柔夺得冠军,神奇的是,其他三名选手均在比赛中摔倒,中国队略显意外地获得了索契冬奥会的首金。
一夜之后,中国体坛有了一个新的偶像,她是28岁的李坚柔。这不是说,你把她的头像供奉起来,彩票就能得中500万大奖,而是她的经历教你明白一个道理——好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就像四百多年前在苹果树下发呆的牛顿。多么坚实的正能量!
在此之前,并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李坚柔这个名字,尽管她在2012年的上海世锦赛上拿到过1500米的冠军。在中国短道速滑队,王濛是队伍的头号明星、精神领袖;李坚柔最擅长的中长距离项目,最出风头的是奥运冠军周洋。
至于李坚柔昨晚夺冠的500米,从杨扬时代开始就是黑龙江选手的天下,黑吉两省积怨已久,来自吉林的李坚柔很难有太多表现的机会。2008年,李坚柔入选了国家队,并在同年的亚锦赛1000米上击败了当时的韩国一姐赵海丽,但她并不因此得志,也就在同一年,她被国家队退回,重返吉林省队,直到三年之后才被李琰重新召回。26岁,李坚柔才第一次参加世锦赛;28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她在世界赛场上出战500米,仅仅是第三次,由于王濛在大战之前的意外受伤,她才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是的,机会,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尤其对于运动员而言,又有多少光阴可以挥霍。
王濛伤了,人们都把夺金的希望寄托在这个项目的世锦赛冠军范可新,甚至大赛经验丰富的刘秋宏身上,但最终冲破重重阻碍的,却是最不起眼的李坚柔。
1/4决赛,她与三大夺冠热门沈石溪、方塔娜、马尔泰斯分到了“死亡之组”,结果李坚柔名列第二,挤掉沈石溪与马尔泰斯晋级;半决赛,三名中国选手分在同一小组,怎料范可新失误滑倒,刘秋宏后程乏力,李坚柔再次得以晋级。而在决赛中,出现了大家已经熟知的最匪夷所思的那一幕。
运气,所有人都说,天上掉下了一块馅饼,就连李坚柔本人也承认,自己很幸运。但能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又绝非偶然。假如她没能从“死亡之组”中杀出重围,就无法进入半决赛;假如她在半决赛中和两名队友一样惊慌失措,也就无法进入决赛。三名对手全都摔倒确实百年难遇,但奇迹发生之前总有先兆,成功者总有其过人之处。500米的赛道够短,短到充满了悬念,你最想赢,也最容易输,范可新、方塔娜、朴升智、克里斯蒂都是这样一一倒下。
李坚柔的励志传奇,没有肖恩·怀特直面死神的挣扎与激荡,没有庞清/佟健的浪漫与凄美。一个平凡的运动员,做成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她平静的等待机会来临,当所有人失手,她却不慌不忙,做好了准备,仅此而已。有时候实力无法决定胜负,心态却成为命运的主宰。
对多数非天才选手来说,故事多容易直抵内心,奇迹可能无法重演,但成功的方式,可以复制。
“我练滑冰练了18年,经历的曲折比一般运动员都要多,这让我的内心变得简单。别人可能想得多,紧张,我只有奋力一搏,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努力就没有奇迹。”当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李琰在场边失声痛哭,李坚柔却在电视镜头前平缓抒怀。看人生悲喜,云卷云舒,不过如此。
第四篇: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韩信
十二.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见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元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一)人物事略
1.胯下之辱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档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2.命运多舛秦末,项梁起兵反秦,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3.离楚归汉韩信离开楚军,投奔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己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日仰视,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4.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得到萧何的赏识,却始终不被刘邦所重用,于是乘月而走。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上马去追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问韩信为什么要走,韩信说:“汉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想去投奔别人。”萧何说:“你先别走,和我一块回去。如果这次汉王再不封你为大将,你再走也不迟呀。”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跟萧何回去了。
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到后来,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刘邦又间:"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韩信的自信。
6.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与韩信议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渡陈仓。
7.断水塞流,大破联军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与齐楚联军对峙于潍水。韩信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上午。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追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齐楚联军主帅)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就这样,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8.四面楚歌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该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人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己去,自剔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二)名家点评
(唐)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韩信庙》)
(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己深。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题韩信庙》)
(宋)张耒: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韩》信》)
(明)袁祟焕:一饭君知报,高风振俗耳。如何解报恩,祸为受恩始。丈夫亦何为,功成身可死。陵谷有变易,遑问赤松子。所贵清白心,背面早熟揣。若听蒯通言,身名己为累。一死成君名,不必怨吕雉。(《韩淮阴侯庙》)
(清)周永年: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始知真国士,元不论群情。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吊淮阴侯》
(清)袁保恒:高帝眼中只两雄,淮阴同士与重瞳,项王已死将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过韩侯岭题壁》)
(清)包彬: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淮阴侯庙》)
(三)素材运用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同一样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评价。在我的记忆里,"能屈能伸”这个词好像就是因为韩信才创造出来的。似乎,"韩信"就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对能屈能伸的最有力的说解: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看看人家韩信,当年能从地痞无赖的胯下爬过去,后来还不是当上了刘邦的大将,比追随汉王多年,身经百战的樊唉和周勃还厉害!
事实上,在强权面前不做任何的抵抗而采取韩信的办法,双膝跪地从别人的裤档下爬过去,只能说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的耻辱,算不上什么光荣的事情。试想,如果韩信后来毫无"成就",只是一个浑浑匪熏过日子的小混子,那么,人们会不会转而评价说:"那是一个从年轻时就不知廉耻的东西。"但是,我们却把韩信从地痞无赖的胯下爬过去的行为夸奖成多么了不起的举动,是不是因为韩信后来有权得势了?生活中常常有"豆腐渣"变成"一朵花"的现象,归根结底,都是感情惹的祸。(《可耻的韩信》节选)
话题2:转折
材料加工:韩信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所以刘邦说他:"运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随便几个战役都是经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木婴渡军"、"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遗憾的是他不知道在形式发生转折的时候改变自己,最终成了悲剧英雄。
韩信一生相当精彩,在天下大乱之时尚能逆势而为,能忍辱负重,能坚持理想,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当天下已定,却不能调整自己惕励勤勉,洞悉时势变化,更不能始终珍惜艰辛创业所带来的可贵友谊,一时的寡断与自私,将白己的前途当场断送。对于有能力的英雄好汉来说,再恶劣的环境都不足以击垮他,反而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势的绝佳机会。但必须谨记:太平之日才是英雄最危险的时局,太平盛世是"政治人物"活跃的舞台,英雄们该审时度势,找回自己的价值,谨守进退之道,明白"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如果当时韩信洞悉事情己经发生转折,坚持"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情操,就不会身死人手,至少可与刘邦分庭抗礼,历史恐怕己经改写。(2003年北京市高考优秀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3:性格与命运
材料加工:韩信之死令人扼腕叹息,探究其悲剧成因可谓代不乏人。但人们论证的焦点,或集中于对封建统治者及其专制制度的责难,或是对韩信反叛与否的辩驳,未能真正揭示出其悲剧的实质。韩信悲剧的构成,以刘邦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只是一个方面,最直接的原因当归为韩信自身的人格缺陷。韩信既有知恩图报的善良,也有睚眦必报的狭隘;既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才略,也有居功自傲、利令智昏的市井之气。这种英雄才气与市井气的二律背反是其人格的突出特点,也是构成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人格缺陷与韩信之死》节选)
话题4:人格
材料加工:人常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将才之过,是忍辱负重,是大才不拘小过,我却怀疑其中有谬误之处。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正值少年,当时他并不知道将来有子牙之谋,管仲之才,将来韩信成不成大事谁也不知道,如何便说他是大才不拘小过呢7所以,韩信受胯下之辱,与他后来的纵横沙场毫无关系。倒是后人通透了韩信的一生后,才牵强附会说韩信能忍辱以成大才。
韩信受胯下之辱实则是韩信厚颜无耻之举,缺乏气节之过。中国文化重视人格自尊,讲求骨气,"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早为国人所提倡。韩信丧失人格,正是体现于胯下之辱,即使是后来韩信成就了将才功名,建立了赫赫功勋,仍然有很多的人骂他"无耻胯夫",何也?这难道不与他的人格丧失有关吗?故我今日读史感叹:世人误传韩信受"胯下之辱"乃忍小谋大,误导久矣!我不提倡世人学习韩信此举,是为倡导人格之贵重也。(《评论韩信》节选)
话题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材料加1: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尺虽比寸长,但也有不够长的时候:寸虽比尺短,但也有用得上场的时候。"金无足赤,玉有微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都说明了这一道理。《史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刘问:"爱卿与朕孰能耶?"韩日:"若论带兵,上不如我,信将兵多多益善。"刘又问:"卿何故为我所御?”韩曰:"上善将将,信不及。"韩信的回答实在妙得很,既维护了皇帝老儿的面子,又说出了人各有所长的道理,难怪刘邦听后得意得"嘿嘿"直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节选)
话题6:利益
材料加工:韩信与钟离昧"素善",他为了改变自已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竟然拿了朋友的头去取悦刘邦,把朋友对他的信任出卖了,叫卖得一干二净。钟离昧的头却没有为他换来安宁,到了最后,还被当初最赏识他的萧何与吕后共同谋害了,连同他的九族,当时身为丞相的萧何,原是韩信的保荐人,应该说和韩信关系不错,这时候为了保全白己,不得不屈于吕后的意旨,诱杀韩信。结果,萧何就因诛韩信有功,从丞相晋升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往今来,在利益面前,有为了大义不动心的吗?(《韩信被诛的真正原因》节选)
话题7:用人之道
材料加工:太史公用如椽大笔活现了淮阴侯韩信一生沉雄悲壮的历史。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能够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决定鹿死谁手者,非淮阴侯韩信莫属。然而正是这位赫赫大将军,曾几何时命运多舛,历经坎坷,险些为历史大潮淹没、吞噬。且不说“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遭受“胯下之辱,人多厌之”:即使事楚之际,归汉之初,依然未能运交华盖。名位低浅,碌碌无为乃至始而亡楚归汉,继之归而复亡¨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淮阴侯韩信亡楚归汉,不正是一面历史明镜吗?他自己也照过镜子,被重用后也重用贤人、智者,哪怕被用者原是降将。广武君即是其人。韩信问计于他,说:“——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道明了用人的症结与真谛。所以,揭去亡、归二字头上的神秘面纱,不难看到,无论亡者、归者均系于一个”用“字,不“用”则亡,“用”则归也。(《韩信亡楚归汉浅议》节选)
(四)成品展示
陷阱(03年河南卷)
他紧缩着眉头,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地走着,走到这头,又折回去,走到那头,又折回来。堂前的那炷香缓缓地燃烧着,烟气缭绕。在堂外,吕后派来的使者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
韩信迟疑了。这位曾在战场上吐阵风云处事果断头脑冷静的人迟疑了。吕后派人请他参加庆祝汉王打胜仗的宴会。隐约地,他感到有一丝危险,凭着他多年驰骋沙场的经验他感觉到了。他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却没想到这厄运来得这么早。这么说,汉王已经决意要除掉他了?尽管他早已被剥去了王权,只保留了一个大将军的虚名。
他的手心渗出了汗,如果不去,该怎么向吕后交代呢?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
这句事先由吕后交代好的话似乎洞穿了韩信的心,他的眼睛豁然一亮:
"萧丞相!"是的,萧丞相是他的挚友,良师。韩信望着那缭绕的烟气,陷人了沉思-?
同邑的人嘻嘻哈哈地笑着,要他从他们的胯下爬过,韩信缓缓地弯下了腰。
漂母每天给他拿来食物,尽管她自己也穷得靠洗衣为生。
他缓缓走出刘邦的帐下,对着皓皓明月长叹一声,心里充满着迷惘,痛苦。
他随着逃亡的士兵漫无目的地走着。身后一阵马蹄响,萧何那清晰的声音如同那清冷的月色一起穿入他的心中:"韩信留步!"尔后是月下对酌,畅叙心曲。
那晚,他会心地笑了,如那轮满月一样清纯。
“是的,萧丞相是我相交多年的知己,若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日。”韩信的眉头舒展开来,重重地吁了口气,恢复了往日的神采:"走吧。"使者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
韩信轻快地跳上了前来接他的马车。马车“嗒嗒”地响着,扬起岁月的风尘,向末央宫驶去。那天,韩信没有从未央宫走出,以后也没有。
第五篇:高考优秀作文素材之历史人物类
●霍金: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曹雪芹:(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司马迁(汉):史学家,受宫刑后,发愤著《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屈原(战国?楚):沉江殉国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熟读)
7、 赵鑫珊《人是什么?》(熟读)
● 鲁迅的生平创作:弃医从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民族之魂”)
● 李白“诗仙”,浪漫主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甫“诗圣”,现实主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孔子(圣人)、孟子(亚圣)有关名言见《圆梦宝典》
●契诃夫(俄):700多至800多篇短、中篇小说,戏剧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孙梨,当代小说家,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创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巴尔扎克,法国作家,写了九十多篇小说,著有《人间喜剧》。
●孔明挥泪斩马谡。(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构思并使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老舍:人民艺术家,“士大夫不可辱的知识分子形象。”
●关汉卿,元初作家。“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燥,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庄子:安时而处顺,无为而治。
●蒲松龄:清代作家,著有《聊斋志异》。
●毛泽东: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民族气节)
●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梁小斌: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多好的句子。)
●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普希金:俄国文学之始祖,1837年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而死。(为个人尊严而站。虽死犹荣。)
●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代枭雄)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共同完成30卷的《金石录》。
●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稹和白居易友谊深厚:“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巴金: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的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海伦 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让一切健康但虚度光阴的俗人感到羞愧。)
●一个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众人 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的把另一只也从窗口扔掉。(与其抱守残缺,不如果断的放弃。)
●钱仲书:淡泊名利。“你吃了鸡蛋觉得好就行了,何必要见那只下蛋的鸡呐。”
●史铁生:大难之后成大器。《我与地坛》。
●唐太宗与魏征:明君与名臣,相得益彰。
●普通教师殷雪梅在一辆疯狂驶来的汽车冲向自己学生的时候,挺身而出,张开双臂用躯体护卫学生。这一英雄壮举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辉煌灿烂的人生、什么叫做响亮有力的“结尾”。(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
●公安战线的楷模任长霞,一生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济贫,顾及人民大众利益;“入乎其内”,她除恶扫黑,铁面无私,用一腔热血保一方的安宁。“入乎”他人,全心呵护有难的人,让奉献之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出乎”自己,时时以共产党人的标准严以律己,从不给家人谋半点私利。(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矮个子给邓亚萍的成功带来了阻力,可是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独占乒坛,让各国运动员发出“和邓亚萍生活在同一时代,简直就是一种悲哀”的感叹。(河南考生《巅峰上的蜗牛》)
●21岁的刘翔在奥运会110米跨栏中创造了“亚洲飞人”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刘翔的定位准确、敢于拼搏,也有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花在刘翔身上的训练费用就达300多万元。(河北考生《“亚洲飞人”的奇迹》)
●田世国,一个事业正如日中天的中年男子,捐献出自己的重要器官——肾,来抢救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80多岁的老母亲。他的举动感动了整个中国。(安徽考生《什么?——是该这样!》)
●徐本禹,一个出身贫寒、品学兼优的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刚刚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研究生,却选择到贵州一个偏僻荒远的山区去支教两年。(安徽考生《什么?——是该这样!》)
●在史铁生的旧居,有一棵合欢树。这棵树载满了史铁生对他的母亲的纪念。是母亲的身影给了他力量,让他在书页上站立起来,成为疾步如飞的正常人,成为生活的强者。(广东考生《一棵树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