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感悟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钻研教材,上课要形象生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让课堂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利用集中演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始终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感悟
我担任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有几年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走过了艰辛的一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尤其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当前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村小的计算机的配备有的还满足不了一人一机的要求,学生们的信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进入初中时大部分对这门课程几乎没有基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会觉得高深莫测,很难入门。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中学生喜欢独立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留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而不会成为学习的负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知识与技能,现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全面把握。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能够对自己所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要通过自学,努力做到精通这门课程,要能够灵活处理课堂新问题,及时排除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目的性,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二、形象生动。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力求形象生动。要把专业的术语,机械的菜单,固定的图标形象化、生动化。在讲解它们的含义、作用、用途时要富于形象,使学生便于理解,而不要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如我把“主机”说成是“总管”,比喻成人的“大脑”;把“显示器”比成人的“脸面”;把“键盘”和“鼠标”比喻成人的“手”和“口”;把“音箱”比喻成人的“喉舌”;把“打印机”比成人的“近邻”。把“磁盘空间”比成“档案室”;把“我的文档”比成“档案柜”;把“文件夹”比成“档案盒”;把“文件”比成是学生的“作文”。它们的关系是“作文”放在“档案盒”中,“档案盒”放在“档案柜”里,“档案柜”放在“档案室”里。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掌握。
三、循序渐进。
在每一节课中不要贪多,不要把新内容一股脑儿讲给学生后,让学生自己去练,甚至是去“玩”,这样学生接受不了,且前边听,随后就忘记了。要做到每节课都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在巩固上节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儿新的内容,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既容易接受,又能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防止好高骛远的心理,要使学生在自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
四、活跃课堂气氛。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不能教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做。教师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要利用现代媒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在优美的旋律中完成作业任务,掌握新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1、教学内容要活。
一部好的影片因其题材好、内容新颖,而吸引观众。那我们的学生学习知识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不惟大纲、不惟教材、只惟学生,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死板的教材中走出来。尤其是现在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你不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已经用上了先进的机器,而你讲的却是过时的计算机知识,难怪孩子们不爱听。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的电脑配置,对所教的计算机内容进行选择,要保证所教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应用性,为以后所学内容做铺垫。如:在教Photoshop时,我先教“画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练习,我设计了“画水果”的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将自己喜欢水果画到到画板上,这样,学生的练习既有了主题,也不乱画一气,而且素材来自于他们熟悉的生活,他们画得非常得心应手。同时学生的选题不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每个学生的作品也不相同,到最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让教学过程“活”起来。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课堂上老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得到迁移,因此就要注意过程的灵活性。要变老师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尊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如我在教学生“网上寻宝”时,我摒弃了传统信息技术课教师说一步,学生操作一步的做法,而是构建了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以小组协作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当学生急切想知道网上有哪些宝贝时,我向他们推出了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使学生知道利用这两种搜索引擎能搜索到任何他想知道的宝贝。接着,我又以“我的宝贝”为题,使学生融合在一起,小组一起设计幻灯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了解了“powerpoint”,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心组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学生易感兴趣的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在课堂上,学困生学有榜样,优等生则更优,每个人都发挥了各自特长,每个人又在与他人一起合作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学习。又如,当我在教学生关闭一个应用程序时,我教到可以单击“关闭”按钮时,就有学生提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针对学生的这一提问,我向他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你能不能自己来找一找其他的方法?”,堂课立刻活跃了起来。能自己独立找到的同学立刻有了一种自豪感,而速度稍慢的同学则能耐心地去寻找。因此,教学时,教师千万不要怕学生提出问题会节外生枝,会打乱教学计划而压抑学生,让学生充当课堂的配角,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舍得拿出时间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同时,教会学生把握知识重点,能从提出的问题入手,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五、培养合作精神。
由于当前农村中小学计算机的配备大都不能满足学生一人一机的需要,往往是两人或多人一台计算机,学生在学习、操作、使用时,往往是一人在做,其他的人在看、在玩。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其中一人操作时,让另外的人积极参与,帮助完成或纠正错误。当其中一人完成后,反过来帮助另外的人完成任务。这样既照顾了所有学生,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集中演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中的功能进行演示教学,教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这样形象直观,便于学生模仿。但在演示时,要要求学生用心听,注意看,动脑筋想。对于一些逻辑性强的重难点内容,应事先设计好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既理解知识又掌握应用能力。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差,操作慢的学生还要做深入辅导,只有演示和辅导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体地位
现在信息技术课本内容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学生们大部分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所以提倡只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操作方法,这样既能全面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一些难操作、难理解的地方给学生们演示操作一遍,其它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教师在机房来回巡视,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完成好得多。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要留有相当的余地,要留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应单纯设计教案,要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设计学生参考的“学”。教与学不是灌输知识而应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必须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视的创造力。
总之,信息技术课,学生爱学,但不容易学好。教师只有讲究课堂艺术,注意工作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始终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
第二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摘要]: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中小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关键词] 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根据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五年、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教育部还明确规定,要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
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纳入中学的必修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农村学校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足,思想不够重视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通过几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本人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农村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绝大部分学生在没有上信息技术课前对电脑没有任何认识。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另一个就是镇上的网吧。甚至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目前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问题,很多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都没有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学生刚升入初一时,通过了解,一个班往往会只有
二、三个学生拥有家用电脑,并且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很多的学生只知道电脑可以聊天、玩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这形成学生对电脑认识的误区。
二、端正学生对电脑使用价值的认识,创设良好的信息学习氛围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先进的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也相对较晚,虽说计算机和网络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不明显的,这样一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计算机的应用的真正价值很难使他感受到,好像懂与不懂计算机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带来什么不便,只知道电脑很好用,特别是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罢了,致使好多学生对信息课的学习不重视,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觉得有游戏玩罢了,而只会对计算机表面上的一些浮华的内容和信息感兴趣,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因此,想提高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
三、 学校领导、教师要更新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教学中,我市农村地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到位,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所以,农村小学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解决好观念和认识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科教师采取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
由于农村中学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到计算机,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从零开始,所以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那么如何能顺利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呢?
1、激发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所以学生刚接触时兴趣非常大,老师这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种神秘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农村学生大多不会打字,在教学时如果单纯的讲解键盘,练习指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生打字时,以比赛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装上能及时反映学生打字速度的软件,学生打字速度的微少进步也能体现出来。学生打完一次后觉得不满意可再打,在竞争中,为更快地提高速度,学生主动地请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注重交流与合作,平衡学生间的差距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增强合作意识。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合作表现得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刚接触电脑,在教学上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别的辅导,一个班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高手”,接受速度较快,很容易就掌握。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可以辅助老师手帮手地指导能力水平稍微低的同学,直到学会为止。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可以促使“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高手”同学的帮助和指导,增强学习的信心;也可以使学生“高手”在辅导同学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内化。
3、培养助手,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中发现学习积极、肯动脑,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学生,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将他们培养成学习骨干。家庭中有计算机的,将下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驱动内容拷贝回去,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学习,使他们先一步掌握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这批积极份子作为教师辅导其他同学的助手。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争做助手,加入积极份子行列。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人数多于电脑的矛盾,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表明,灵活、可行、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农村教育中,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学校电脑室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场所,因此要确保教学效果,还要保证机器的完好率和使有率。教师要解决好维护与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维护方法,确保学校电脑的正常运行及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
除了要解决硬件问题外,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教师要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确实,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如何更好开展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好好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龙兴铭 《农村中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汪华 朱红爱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李虹 《浅谈农村中小学如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黄英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第三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的涌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在一次次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呢,又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呢?
[关键词] 教学反思、信息素养、教学方法、走进生活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教改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人也已经教了10多年的信息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在进行一些教学的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将一些经典的东西进行沉淀,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教育教学中缺少反思,就会永远无法推陈出新。
现将本人教学中的一些所思、所做、所得与各位探讨,共勉!
一、寓游戏中自觉学习。
中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进而掌握新技能。众所周知,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
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在教学中我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在直观教学中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我在给七年级同学介绍键盘时,我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
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教好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上网查找,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美化数码照片》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体会、讨论、尝试,ACDsee、Photoshop CS、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这几款图形处理软件,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我通过实例进行总结,ACDsee多用于组织和管理图片,Photoshop CS功能强大,但不易掌握、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简单实用,且易于掌握。
四、注意分层教学,更要激发其兴趣,给他们创造进步的机会。
学生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对待所有的学生,更不能用同一个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爱好,更要相信他们的能力,适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初一年级学生打字时,有的同学以前没接触过电脑,觉得打字游戏很好玩,很感兴趣,情绪很高,而有的同学已经对打字掌握得较好了,他们不喜欢玩这些,我就教他们在局域网内利用飞秋软件聊天,这是他们新接触的,比较感兴趣。尽管他们做的事情不同,水平也不一样,但最终都达到了提高打字能力的目的。 有四个班级,在毕业时建立自己的QQ班群,既达到了学习之目的,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感情,我清楚的记得九(3)班的群名还是学生们请我起得的,那就是永远的九(3)。
五、让知识走进生活,使理论简单化和生活化。
在教学中,把深奥,晦涩难懂的知识简单化,生活化,更能激发其兴趣,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如在讲计算机组成时,我把主机箱打开,让学生观看,讲到CPU、内存和硬盘,学生们就有点困惑了,这时,我作了个比喻,电脑比作一个工厂,CPU就像是生产车间(数据处理中心),而内存就像是这生产车间边上的材料库(数据库),可以快速将生产车间需要的材料(数据)送到。而硬盘就可以是工厂的大厂库,东西都放在那,用的时候把东西转到内存或者直接到车间CPU,但是效率速度不如内存我把内存比作生产的车间。在学习电子相册时,我抓拍了学生们的照片,用美图秀秀做场景,配之以音乐,再用绘声绘影给渲然出来,学生们兴高采烈之余,学到了知识,联络了感
情,使知识走进了生活。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就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经常反思,不断总结,使自己在实践和反思中发展。在教学中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钟启泉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高文
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
4、《信息教育展望》祝智庭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莘县俎店乡中心小学 韩月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原来高不可攀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农村小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指明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融化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行为才算落实到位。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应该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孩子们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使孩子们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我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激趣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鼠标的操作,学生刚接触电脑,不能熟练使用鼠标。按照课本要求玩纸牌游戏,大多数学生不会玩纸牌游戏,我让学生们玩《明天打字员》程序中的打蚊子游戏。老师帮助学生启动程序,学生们看到鼠标指针变成了“苍蝇拍”,屏幕上来一只只“蚊子”。我给学生们制定任务:看谁打的蚊子个数多。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使用鼠标。用这种方法,很快的能教会学生使用鼠标。
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拯救苹果”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多角度培养创新思维
——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必须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如,在教学word插入图片过程中,插入图片后故意将图片工具关闭。使图片不能设置,学生在操作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也装做不会操作。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在以前老师讲过,如果格式工具栏没有了怎么办,就在菜单栏、常用工具栏任意位置右击,在出现的菜单中将所需要的工具单击选中就可以。同学们操作,果然找到了图片工具栏。这样,要比直接讲解效果更好。
——设疑启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方法,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FrontPage的超级时,老师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页页欣赏,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网站里的网页与主页链接起来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画图”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学科整合,多方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板报设计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农村当地情况帮助父母查找一些关于西瓜管理的知识;结合科学、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性
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经常思考:学生的潜能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学会学习了吗?计算机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上机实习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故意不理他们,也不许相邻的学生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阶段总结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我认为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最大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
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使课堂充满活力,用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孩子们,同孩子们一起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我们要在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里,让孩子们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起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宽广、丰富和多样的学习、生活世界。
第五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1
(七年级)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大城市到城镇乃至农村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生源有些来至于周边的一些贫穷乡村小学。根据我乡及周边乡村小学生的情况,在小学阶段学生虽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但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还是一片空白。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的能利用网络查找所需资料,有的会用QQ聊天,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生互帮互助的教学方法,每节课给出不同难易程序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有选择性的完成,但至少会完成一个任务。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与人类历史上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教学难点是对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正确理解。
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信息及其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史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信息社会,主要是向学生讲述信息社会的含义及特征、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第三节认识计算机,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组成(包括软件和硬件)及其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性能和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第四节信息与二进制编码,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在的形式、计算机所使用的语言和国际标准字符编码——ASCII码。
第二章
WINDOWS98操作系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意义及其特点,掌握此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程序。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windows98的窗口和能正确的启动和退出程序;教学难点是能较为熟练的掌握汉字的输入。
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进入windows98世界,要求学生正确掌握windows98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并能熟练的掌握鼠标的使用。第二节 windows98桌面与窗口,要求学生知道“桌面”、“任务栏”、“菜单”等名词术语,为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正确的进行操作而打下必要的基础。第三节启动应用程序,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windows98中启动应用程序的几种方法,并能正确地退出应用程序。第四节 汉字输入法,向学生介绍汉字输入的几种方法,且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汉字输入法。
第三章
系统资源管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indows98中怎样管理文件与文件夹(包括文件名的规定、建立文件夹、复制文件夹、删除文件与文件夹等),了解怎样管理磁盘。本章大教学重点是对于“文件”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是熟练地掌握“文件”的操作方法,并能运用实际操作当中。
本章共有四小节:第一节 文件与文件夹,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在windows98中,对文件的命名是有规定的。了解文件的扩展名的意义和文件类型与图标的意义。认识windows98中“资源管理器”。第二节 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立、查找、打开、移动、复制、删除文件与文件夹,并能对文件夹与文件重新命名。第三节磁盘管理,让学生知道磁盘容量的概念以及软盘、硬盘、U盘容量大小的比较,并格式化软盘和把有关文件复制到软盘上。
第四章
计算机安全: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安全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知识产权问题、有关计算机病毒的问题和计算机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有关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计算机安全防范,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本章也有四个小节: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安全,要学生了解计算机仍旧不是十分完美的,它存在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要懂得网络方面的安全;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二节计算机知识产权,主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知识产权,并懂得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第三节 计算机病毒,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并懂得利用有关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处理。第四节计算机安全防范,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主要有实体安全、系统安全、程序安全、信息安全、人员安全等。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做一个成品出来:如电子报刊、贺年卡等。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互帮互助方式和自己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1、教学方法一般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内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及时操作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矫正,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不能教师一人表演唱“独角戏”,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演示引导下,自我探索、发现,并通过上机体会掌握操作技能。
2、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指导思想,让一些电脑技术比较好的学生帮助电脑技术差的学生进行帮助。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助,指导学生通过教材,达到自学信息技术的目的体现出集体主义意识。
3、让学生多上机练习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讲授的理论是为学生在实际操作得到运用。。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1、信息技术的认识:1课时(理论)
信息技术的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指法练习、基本键位及其准则:1课时(上机)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6课时(理论与上机各3课时)
WINDOWS窗口认识、附件、资源管理器、开机与关机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类型,在因特网上查找所需的资料并下载资料。
5、加强计算机安全的防范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