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口——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陈蓉
广州大学,桂花岗纺织服装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0
摘要: 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其理念在各国的实践给大学就业指导体制带来了重大变革。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阐述了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其在我国高职院校实践的几点探索。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
The Sally Port for Improving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hinking of the Practice of Career Education
Abstract: Career Education became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tion system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practices in the university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career training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is in need of improving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t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y of carrying out the Care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eanwhile it expands some practices of Care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Key words: Career EducationCareer Adapt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一、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第一,职业适应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社会竞争力重要因素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由“计划型”教育转变为“市场化”教育。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教育既属高等教育层面,又归属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应用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规格上,处于最高层面,社会需求量非常大,有发展和竞争的潜在优势。但在学历上,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目前被国家限定在专科层次,与本科院校比较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为此,高职学生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必须在校期间积极培养和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第二、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是改善早期离职现象的主要渠道
职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就业者对其承担工作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和能力。特别是心里上,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职业意识不成熟和择业时的盲目性。这是造成初职就业者3年内离职率激增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其中包括高职毕业生。因此,高职学生应提高职业适应能力,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确定最佳职业目标,避免择业时和就职后的盲目性。
第三、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职业岗位变化以及人才使用的国际化标准都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据调查,60%企业反映,应届毕业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高职学生情况稍好一些,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在读大学时重视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中国学生上了大学后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在付考试。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人才国际化的培养需求。
二、"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口
职业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是由曾任美国教育署长的马兰博士于1971年所提出的一种新构想,并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下发展成一次范围广、影响深的教育改革运动。职业生涯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一生的职业选择、设计、发展进行培养和引导。本纪初,日本开始全面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根据日本《2004年综合调查研究协会会议报告书》中的论述,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被定义为: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生价值实现,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
在我国,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 “大学期间”占15.9%, “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没有形成系统。
现阶段引入"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学制较短,早启发早成才
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就业。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而高职的学生学制相对较短,一般是两到三年,这就更加要求高职教育应该提倡在校实践“职业生涯教育”。
第二、目标明确,专业特色突出
职业生涯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高职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了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高职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使其在就业时具有专业的职能和特色。
第三、学以致用,提高创造能力
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发学生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它会使学生认识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与社会、时代发展相统
一、协调一致。一方面,社会经济为我们提供职业平台,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设计、实施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的关系,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了解实际中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什么,从而将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相联系,并因此激发了创造力。
第四、培养兴趣,干一行爱一行
职业生涯教育激发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自己喜爱的终身职业。
第五、培养能力,适应社会环境
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包括职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到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在与共同劳动的不同年代人的接触和交流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并因此提高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所谓适应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两方面,其中主要是人际关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际关系有所不同,无论在任何环境下,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
总之,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主要是提高其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高职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职业生涯教育正是围绕着提高这些能力而展开的专业教育。因此,为保证毕业后理想就职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一、社会应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宣传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宣传还不够。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政府和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舆论宣传。各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第二、政府立法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澳大利亚也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其中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立法还处在空白阶段,政府可以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做法,把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
第三、校内外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机构
在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由学校就职委员会负责,就职委员会委员长一般由教学副校长担任。就职委员会下设各系部就职委员会和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各系部就职委员会负责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教学工作,职业中心主要负责就业体验活动(internship)、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项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为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开办各种讲座和
培训。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校内规范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机构尚未建立。一般高校由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相关工作,但并不完善。它们只是在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这与从入学就开始有系统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教育还相差甚远。一方面,高职院校有必要成立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机构,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教育培训机构,弥补某些高职院校资金、精力不足的现状。
第四、学校培养"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骨干教师
以培养人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第二,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第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第五、学校设置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瑞典学校在学校内设置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选择职业。该课程贯穿在全部学习中,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教理论课,也教职业指导课。其中20%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校外进行,由职业指导老师自己设置。在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职业”本身的基础课,如职业生涯形成论。主要讲授如何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和职业理论了解自己。第二类课程是关于特定职业的讲座和报告会,如:会计入门、国际公务现场实践和注册会计师讲座等。第三类科目是为了解社会现状,经济发展趋势和组织机构文化而开设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如:中央省、厅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会和都、道、府、县级专题报告会。
2004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逐步开发出一套受到业内广泛认同的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其中包括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课和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课。全程化、专业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目前设置职业生涯教育系统的课程仍较少。高职院校可借鉴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第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
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就业体验活动是作为一门正规课程开设,就业体验的科目名各学部有所不同,每科计2学分。2006年开设科目有司法实习、公共政策实习、人文科学综合就业体验实习和企业项目研究等共计10科,派遣体验企业单位有京都市政府,京都市国际交流协会,国际环境技术中心,读卖新闻京都新闻社,东京电力、NEC、佳能、松下、日产汽车等45家企、事业单位。
我国高职院校已十分重视认识实习的环节,并将其计入重要的教学内容。但由于资金
和社会支持不足,高职院校的实习活动实践困难重重,这就需要职业生涯教育在社会的广泛宣传以及政府及社会对其的大力支持。就业体验活动体现并实践着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理念,被确定为职业生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如此,家庭、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从各自的职责出发以就业体验活动为契机,积极与学校合作,改善和充实现有的高职教育,促进高职教育与职业社会的融合。
第七、学校分阶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施职业支援
职业生涯教育包括对不同年纪的学生提供职业支援。一方面,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提供经验交流会、业界说明会、社会现场实习和互动,促使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和职业选择、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关于未来职业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对高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开展和提供基本就职支援和行业就职支援。基本就职支援包括聘请各界成功人士、各领域咨询师等召开各种演讲会、研讨会和就职咨询说明会等。行业就职支援包括提供有关企业动向研讨会、校友恳谈会、演讲会、就职模拟试验等。与此同时,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专项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职业办公室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走向职业社会。
总结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正确进行职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完成具体的职业计划和准备,使之提高职业适应能力,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并能够人尽其才。许多国家在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而且实践经验较为欠缺。为此,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参考文献:
[1] 丁杰. 国际职业生涯教育的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7-01-03.
[2] 吴姗娜. 日本大学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3] 王征 陈国祥. 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9
[4] 丰捷.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清华大学实现和谐就业[N].光明日报, 2007-02-06
[5] 周其洪. 什么是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2006-03-22
第二篇:突破瓶颈,促进农技协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突破瓶颈,促进农技协健康发展
作者:谢红英
来源:《海峡科学》2012年第08期
[摘要]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遍布全国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各界服务“三农”、促进科普、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技协的发展出现了瓶颈,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该文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做好人才培养、加强自身建设、明确法律地位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瓶颈 发展建议
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及作用
实行家庭承包制,分产到户,农村生产经营高度分散,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虽然满足了农村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需求,但也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相脱节,迫切需要社会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一形势的要求,它把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和统一的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提高农民独立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农技协是广大农民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性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会以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民主管理、互利互惠、共担风险等为特色,具有广范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人的自主创业精神。这种组织形式一出现便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同。
农技协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广大农民通过联合实现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目标,即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民主管理、互利互惠、共担风险”的组织原则又很好地适应了农民自主经营、自由发展的生产模式。农技协的这种组织制度对农民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以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为骨干的稳固的协作团体。协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会员需要,从专业技术着手,以专业技术带动农民的专业生产,帮助农民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提供专业化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带领农民有序进入市场。
农技协的出现和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带动下,农技协有组织地进行先进适用技术的交流和推广,创造了有利于消化、吸收、推广先进技术的环境和条件,逐渐形成了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与农民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技术供求机制,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技协通过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龙头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在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各个环节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把农民分散经营与市场连接在一起,带领农民有序进入市场,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农技协通过项目、龙头、基地、会员和市场等的引导,进而
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几村一品,几乡一业”的生产格局,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技协在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农村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农技协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壮大,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和支持包括农技协在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为农技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面临的发展困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现代通讯的普及,农技协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传统的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在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农技协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浮出水面。
首先,现在农技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农技协从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各级科协的大力支持,将其作为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团组织扶持培养,“公益性”作为农技协发展初期的优势,也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技协作为集示范、试验、生产、服务、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性组织,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组织,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本身不能开展经营活动,经费来源只能是会员缴纳的会费,即使有时也直接收购产品,对外销售,所得利润也是会员共有,不能成为协会的收入,农技协无法从市场获取利润来支撑和推动自身发展壮大。
其次,人才的缺失也是农技协自身发展面临的一道坎。专业技术人才是农技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无论以何种组织形式存在,农技协自身都需要拥有一定数量来自农村、扎根农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需要一些既有专业技术又有生产经验的科技带头人和既有市场经济知识又善于经营的管理人才,但近年来,因粮贱伤农,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离开土地,外出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既无心也无力参加农技协,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内核出现危机,农村科技和管理人才匮乏将日益严重。
第三,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农民合作意识的淡薄,降低了农民加入农技协的积极性。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方便了农民与外部的联络,了解市场的动态,弥补了农民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不足,减弱了农技协作为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由于农民小农生产意识的作怪,对农技协认识的不足以及农技协自身发展的局限,农民觉得加入农技协受益不大,加入热情不高。
第四、农技协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无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良性竞争,并有被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化并取代之势。
第五、依“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民主管理、互利互惠、共担风险”的组织原则形成的松散型的组织架构在适应了农民自主经营、自由发展的生产模式的同时,也造成了协会与会员之间的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农技协的凝聚力不强,无法实现健康良性发展。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出路及对策
3.1 加大对农技协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农技协作为一个主要为会员提供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社会组织,承担了科技兴农的重大责任,有力支持了政府服务“三农”工作,它的活动已经与政府很多部门密切相联,建议政府要适当考虑给予农技协一定的运行经费,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技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对农技协的发展给予优惠和倾斜,特别是农业部门应尽可能将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给农技协,解决因其“公益性”而产生的资金不足问题,为农技协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 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引导工作
政府一方面要出台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如通过设立粮食收购保护价等措施,努力减少“粮贱伤农”等,积极引导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农技协的渠道,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让回乡人员能留得住。同时要以农技协为支撑,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骨干会员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土专家”向真专家的转变,让回乡人员能发展。
3.3 加强农技协的自身建设
首先要保持农技协的公益性,公益性是农技协的生命力;其次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加强政府对农技协指导、扶持,增强农技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避免公权力介入农技协的正常管理和运作;再次要加强内部规范建设,开展农民合作意识教育,引导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此外还要改变单一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服务的模式,充分发挥协会自身的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项目,开展社会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形成强大的辐射力。
3.4 要明确农技协的法律地位
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及时出台相关的法规或条例,填补其法律地位的空白,并针对其公益性的特性和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阵地,应从制度上允许、鼓励并支持基层农技协经营实体,弥补非营利性造成发展的先天不足,促进农技协发展壮大,使之成为进行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组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做到“办一会,带一片,兴一业,富一方”。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地位与作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牛旭天,张鹏.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健康发展研究[C].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2009.
[3] 张存岭,等.发展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0(8): 24-25.
第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1.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1.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1.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
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1.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
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2.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以说谎,我们们怎么不可以呢?
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3.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3.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4.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第四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讲座 讲稿集
心心理健康很重要
发言人:李利
同学们,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见到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我们,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缕缕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偶尔有人能上网查查资料、打打游戏,更像是做错事一样。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有些人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你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看这样的一个案例:洛虹是独生女,12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期望极高。洛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上学后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不仅父母,老师同学也都非常欣赏她,对她很是推崇,洛虹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出色,很自信。然而,正当大家都对洛虹满怀信心时,她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她正好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坚持来校参加了全部考试。由于身体不好,复习准备不足,加上心情紧张,结果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不仅有史以来第一次掉下前十名,而且数学甚至才七十几分,给她以一记沉重打击。这次前所未有的失利使洛虹变得沉默寡言、精神萎靡、情绪低落、食量也大大减少,逐渐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发展至整天躺在床上,再不愿去上学了。家长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只是一般地安慰她几句。直到后来见她不愿去上学,他们才着急起来。问孩子究竟怎么了。洛虹说不清楚,只是一味地流眼泪。父母把她带到医院作检查并无身体异常。其实,她的这种行为表现可以判断是抑郁症了。直接原因是由于是她考试失败后自觉大失面子,精神受到严重挫折而造成的。而促发其发病的根源还在于她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生活一帆风顺,以致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太差造成的。可见,情商也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成度对一个人的影响多么重要。
由此可以联想到马家军杀害同学的不幸事件。很多学生的自杀、出走等等事件,都是心理的问题造成的。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环境造成的,有的是教育方法造成的,有的是社会影响的,等等。比如一个小孩长期在棍棒下长大的。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或造就有爆力倾向的性格。其实每一个问题学生,造成这个样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基本上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真正是智障原因是少之又少的。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照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培养。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围。希望能有点用。有个小故事:一块钢板的价值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马蹄掌还是指针。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上课时老师给我讲的,有一个学校请来了著名教育学家来学校指导工作。这个教育学家非常厉害的就是他指导过的学生都很有出息。被教育界奉若神明。学生也以见他一面为荣。这所学校有一个班以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出名。学校很头疼。就对这个教育学家说,您来看看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办吧。
于是教育学家就来到这个班,见了一班的学生。摸摸这个头对所有人说,这小伙不错一定可以成为大企业家。看一个小女孩安静坐在哪说你可是个好公关的料。。。。。以此他夸讲了许多学生。这几个学生在他走后高兴极了。连教育学家都这么说那我一定是块好料。从此真的越来越好了。许多年以后,他又来。校长说,你真是神了你说的那几个孩子差不多都成才了。他们可都是差生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结果教育学家说,我什么也没看出来呀。我甚至没有好好看他们。我只是故意这么说的。
其实,这两个故事,就是我要说的所谓的“贴标签效应。”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而让孩子失去了进步的机会。我没当过班主任,对于班主任怎样教育学生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曾是学生,就说说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吧。我记得我上学时最爱学的是语文课,而且我的作文几乎是满分,常做为泛文在年级中传阅。语文成绩也总是数一数二的。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这么好,是因为的语文老师曾在我写的一篇作文上写过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议论文,观点独特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其实这几句点评很平常,这不算什么,很多老师都这样点评过作文。重要的是接下来还有一句话。他说“泽,溪之水也,如能汇入大海必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之彼”。这个作文本我一直保留着。这句话让我如沐春风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文学潜力的学生所以对语文我一直就自信。我甚至现在都用这句话鼓励我自己。其实在影响学生方面老师的力量是大于家长的。有时一句话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想说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给它们贴好标签。每个班都有所谓的差生,这些差生是一开始就那么差吗?是智力不行吗?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差生会越来越差,什么都差。他脸上贴的就是差的标签。谁都认为他差,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他能不差吗?
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本不是我今天想说的主要的问题即然提到了就多说两句,对不对的大家多提意见。我也许太理论话,太理想话了。因为我没真正做过,也许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我总认为学困生还有救。造成学困的原因是长期的过程主要应该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行,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肯本不有动机。使成绩慢慢排在班级的后面。然后学生会瞧不起他,他自己没有在这方面了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失去兴趣然后越来越差。学习不好,精力用在其它上了,所以纪律也不好。最后导致失去自信。如果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好的学习方法。给他们贴好标签我想会有效果的。大家不防回忆回忆咱们学校的好学生和学困生是不是我说的标签效应还有点道理。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我们总说的是这孩子不是不会就是马虎。这话听起来其实没有太多责备的意味。我们虽然知道马虎不好,但并不认为他有多严重,以为大了就好了。学习这么久之后我才知道马虎不是小事,它是一种习惯,当一个毛病成为习惯就比较可怕了。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对价值的察觉: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
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
(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学会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2006年5月28日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讲稿
唐宏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年暑假8月2日到5日,我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多位心理专家的讲座、报告,今天应学校要求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依据赵凯博士的讲话拟订了今天讲话的主题“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首先谈谈心理健康对人生的意义。
一、“心”好的意义
记得黄日华做过一则金日心源素的广告。先是年轻的女人对老公说:“我爱你!”然后是一个阳光小伙对妈妈说:“我爱你!”这时黄日华出场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对老父亲也想说:“我爱你”,但“我”了好一会儿终究却没能说出来。这时画外音出来了:说不说出来都不重要,心好一切都好。是的,心好一切都好!
二、名言分享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马斯洛
三、警语分享 在心态不好的情况下,别指望干什么事!更别指望有什么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和面对每天所要做的事,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在心态良好的时候,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工作中看到的某些“学生的真实图景”吧!暂且可以分成这样五大类吧:
1、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去恐龙园乘租来的公交车,学生基本都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争先恐后上车的,老师上去了不要说座位,挤的时候只能金鸡独立;中午拿饭的时候,一窝蜂地往前挤,全然不顾他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也全是别人的错。这些都是独生子女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2、学习相当倦怠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某些学生上课时精神涣散、眼神呆滞,老师一个问题下去几乎见不到举起的手。等到作业收上来,会发现一部分是相互抄的、一部分是胡乱做的,老师一肚子的气,拉过学生来教育,他们却还是无所谓的样子。
3、物欲主义泛滥
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吃穿要名牌,发型、饰物要超前时尚,自行车要高档的,还攀比有无电子产品,如MP
3、数码相机等。
4、人际交往无助
独生子女与他人交往时往往缺乏宽容、忍让、信任、理解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于是交往过程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却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显得很无助。
5、早恋暗流汹涌
在家长、老师注重学生成绩的过程中,大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正确引导,于是校园里早恋现象暗流汹涌„„放学后、双休日,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一些少男少女有着成人化的举动。
由此我们来思考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教育不应该再仅仅限于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于社会中的人,它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获得了自我实现的、具备着能够缔造更美好人生和美好社会的能动作用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心智成熟的个人。”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实现这一教育的原本目标呢?那只有
强化素质教育意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说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学习研究并展开相关工作。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乐于学习
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稳定 悦纳自己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与生理年龄相当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自主性缺乏或不足,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沉迷于自我分析以及极度的自我中心。
适应不良:比如初一新生不适应新的校园环境、不适应新老师和学习生活;初三学生不适应毕业班的紧张学习生活,承受不了学习压力,不断用逃学、沉迷网络等方式来脱离或逃避这种环境。
人际关系障碍
交往、恋爱与青春期心理障碍 各类神经症
神经症:原来的名称是大家很熟悉的神经官能症。按照我国目前的分类,神经症包括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症、人格解体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神经症 9大类。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
A.普及心理学知识,建立自我保健意识
B.让学生具备心理健康的正确观念 C.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
2006年11月5日
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邓君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同学们坐在一起。下面,就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如果同学们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愿与大家一起交流。今天主要跟同学们谈与女生有关的五个方面的话题。
一、怎样做个美丽的女孩
女孩子,谁都希望自己拥有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样是美的呢?
通常大家公认的、直观和外表上的美,如:身材苗条,面容俊秀,皮肤白皙,双眼皮,大眼睛……对美,大家有公认的标准,各人也有各人不同的看法。
时髦的不一定是美的。比如,前几年流行的,那种跟大船似的厚底松糕鞋,很多女孩子爱穿。我就纳闷,本来这么苗条、这么小巧、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干吗非穿上那么笨重的巨无霸一般的大鞋? 走路拖拖拉拉,跟机器人似的那么沉重,一点轻盈的美感都没有。还有现在街上流行的染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黑发是美,黄发是病态,是女孩子的遗憾,现在怎么倒成了美了? 甚至有的大男孩、大女孩染成红头发、绿头发、五颜六色的头发。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没有感觉到美,只是想到"另类"这个词,还想到小时候,听老人讲的故事里的红毛妖怪。爱美之心,人之常情。如今的社会环境宽松了,妆扮得有个性一点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学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审美观。讲个性是美的,但病态不是美,另类也不是美。
对中学生的仪表,国家教育部有规定: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特别增添了不染发。)烫发、化妆、佩戴首饰,不是不美,而是分什么年龄、什么场合、什么身份。从身体发育的角度说,烫发、染发、化妆、穿高跟鞋,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女孩并不适合。这个道理我不多说了,我想单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烫着发、染着红指甲,戴着叮呤当啷的首饰。让人看了觉得别扭极了,失去了儿童天真无邪的特征,这就是打扮不符合年龄特点的结果。你们是女孩子,拥有"女孩子"这一称呼,就是拥有年轻,这已经很美了,是再多的装饰也换不来的美。不必为个子矮了,身材胖了,皮肤黑了而烦恼。实际上,年轻,不管容貌如何,都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美。这种美,就象春天的花草树木,花儿是美的,你能说绿叶就不美吗? 平凡的小草就不美吗? 青春就是这样一种美,有生机、活力的美。在我眼里,你们都是美丽的。
同学们不过才十三四岁,有的还要小些。我觉得你们的本色应该是清纯、活泼,有朝气,有礼有节。学生的身份,也要求对自己容貌的美丑不要看得过重,保持平和的心态。 爱美没有错,追求美更没有错,关键是心中要明白怎样是美的。
在已定的外表条件下,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美呢?
在这里,我向同学们传授几个秘诀:
1、干净、利落、得体的衣着打扮,会让你看起来青春亮丽。女学生的外在形象,以简洁大方为美。切勿佩戴过多或过于招摇的饰物,戴上只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而不是美感。
2、挺拔端庄的仪态是最美的。很多长得漂亮的女孩,让人看了却觉不出美来,就是因为常习惯性地缩脖、耸肩、哈腰,向前探着头,走路摇摇摆摆。很不美!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下颌微收,双肩打开,脊背挺直;走路步伐坚实而轻盈,不东倒西晃、左顾右盼。记住这几点,并注意平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这样的姿态,那种优雅的气质就出来了。
3、注意举止言谈的细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女孩,长得原本不错,穿着也很漂亮。可是,却因为脱口而出的一句脏话,或者随地吐了一口痰,让她的形象一下子大打折扣;还有的女生,课间活动时大喊大叫,跟男生追逐打闹,自己玩得忘形,却没注意到别人都在侧着眼睛看她。在做早操、课间操时,我注意到,有的女同学表现得很懒散,或者很拘谨。该伸展时伸展得不到位,该蹲下时不蹲,该跳起时不跳,可能她觉得做这样大幅度的动作不好看。其实,在整整齐齐的队伍里,大家都在认真到位地做操,只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好,是非常显眼的,让人感觉很不美、很不协调。落落大方,做自己该做的事,才让人看上去舒服。另外,边走路边吃东西、吃饭时爱用筷子挑挑拣拣爱吃的菜、遇到长辈不打招呼……这些都是很不雅的行为。有些女孩子不在意这些小事,其实,这些举止言谈的细节,比容貌更能影响大家对你的印象。
以上我讲了有关外形美的几个问题。外貌的美和你们现在正拥有的青春的美都不是永恒的,谁也阻挡不了美貌的衰老和青春的流逝,而有一种美不会衰老,这就是魅力!女性的魅力表现在哪里呢? 一是高尚的人格。
二是知识与修养。
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贵气质的自然流露。这种气质与你的出身阶层无关,与生活贫富无关,与身材高矮、容貌美丑无关。它表现为心地善良、有道德,富有同情心;不向权势低头,不为利益出卖良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具有这些品格,就具有了超脱平庸的魅力。也许我们不能全做到,不能做得很好,但起码要有向高尚的人格努力靠拢、努力去做的愿望。
我觉得,有的同学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不够强,看到别人吃得好,穿得时髦,花钱大方,就跟人家学,攀比;还有的同学,不能坚持正义,明知有些事不对,就为别人做了,便也跟着做。或者,面对错误,面对违反校规校纪的事,不关我的事,就不制止、不批评,不向老师反映;要么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明知她违反了纪律,也包庇她、纵容她。这都是不辨是非的表现。
你们正处在感情丰富、精力旺盛的时期,社会阅历浅,有时头脑简单、天真,如果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就容易被诱惑、被蒙骗。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金钱的诱惑、权力的诱惑、安逸生活的诱惑、寻求刺激的诱惑,乃至一些书刊中色情的诱惑,无处不在。只有明确地分辨是非,坚定自己的意志,才能抵御诱惑,人生的道路不至于走偏走斜。女性魅力的第二个表现是知识与修养。
你可能没有爹妈给的美丽容貌,但可以拥有后天学得的知识与修养。这是一笔可以终生享有的偷不去、丢不了的财富。现在学的知识,将来不一定全用得上,但知识的积累对我们自身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使你思想敏锐,聪明睿智,胸怀博大,深沉豁达,使你的"内容"丰富。修养和知识是共同促进的。缺乏修养的人心地狭隘,私心重,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不如意,就有发不完的牢骚怨气,和别人处不好,自己心情也不舒畅。所以,今天有这样好的条件读书、学习,应该珍惜。学得多,是你自己的财富;学得少,是你自己的损失,是你在放弃使自己变得美、变得有魅力的机会。
读书,是充实自己的最佳途径。爱读书的女孩子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现在好多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书看得少了。电视、电脑能让我们开拓眼界,增长很多知识,但这种直接作用于视觉的影像,对大脑的开发作用微乎其微。养成看电视习惯的孩子,往往大脑习惯性地接受影视中的直观表现,进而使大脑养成懒惰习气,不积极思考,结果脑子会越来越迟钝,而且对眼睛也不好。好多同学爱吃方便面,好吃、拿过来就吃,吃完了把包装袋一扔,的确很方便,却没有我们成长需要的营养。整天吃方便面,肯定会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电视就象方便面,好吃而没有多少营养。长期看电视,会让人变得浮躁、浅薄。
因此,我建议同学们,除了有选择地看一些新闻、自然或社会专题、知识性节目外,还是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读的同时,会让你思索、想象,让你有思想,有深度。当然,读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内容低级,宣扬色情和暴力的书不要看。现在街面上有很多小书店,租书、买书很便宜方便。但这些小书店里很多书的内容是不太好的,同学们选择书一定要有辨别力,抵制住不良书刊的诱惑,为自己选择真正有营养的书。
有这么一个比喻,说人就象一个袋子,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只会瘫在地上;装满东西,才会站得稳当;但如果里面装的是脏东西,它就会腐烂掉。我希望大家都用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自觉地拒绝丑陋的东西。有时,我们说一个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很好。我认为这种评价比长得漂亮,气质粗俗好得多。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才使人具有了这种高雅的气质。这才是到老不变的美。
二、正确认识纪律与个性的关系
讲究个性和自我价值,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但个性并不意味着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谁也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大环境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生活规则,就是纪律。纪律约束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身上那种惰性、那种散漫习气。纪律不是束缚了自由,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大多数人的自由。不允许乱扔果皮纸屑、攀折花木,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拥有美的环境;不允许晚休时间打闹、点蜡、听收音机,是为了保证别的同学的休息自由。你不能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权力。遵守纪律也是一种修养。有的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不热心、不参加,或应付、对抗,不服管教。
自以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不是有个性,不是超脱,是浅薄低俗。如果我们是一棵正在生长的树,那么纪律就是一把大剪刀,它剪去的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斜枝歪杈,使我们向着更高处更壮处成长。关键是,很多时候老师只是起督促作用,遵守纪律、约束你行为的散漫还要靠你自己。其实,制定纪律,不是想制裁谁。所有的纪律都是为大家好,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学习、锻炼、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遵守纪律,规范行为,要从小事做起。十二年前,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当时是政教处主任,一次,他召集学生干部开会,事先在门边地上倒放着一把笤帚。结果,前来开会的学生们从旁边走过去,没人注意到,只有一名学生把笤帚拾了起来,放在门后。这名学生就是后来留校工作,现在分管师范餐厅的杨明玉老师。从一件小事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内在素质。
今天,当我们走在校园里的时候,看到被风刮到道路、绿地、角落上的废纸、方便袋,我们有没有自觉捡起的意识呢?多走几步路,把手里的果皮纸屑扔到纸篓里,把污水泼进水池里,应该不难吧?一个中学生,这点应该做的事还做不好吗?我建议,以后谁再看到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乱泼污水的行为,就象看到老鼠过街一样批评、指责。别觉得她是我的同学,就不好意思去批评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她乱泼乱扔,污染了环境,是对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的侵害。比方说,我一看到楼梯上、地面上到处乱吐的痰迹,就觉得恶心、浑身不舒服,你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纪律,而且对我的身心造成了损害,我为什么不批评你?不能让不文明的行为成为司空见惯、见惯不怪。大家都起来反对,它就没有了市场。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热爱我们周围的环境,才是热爱生活。
三、正确看待和处理与男生的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的漩涡
我们小的时候同男孩在一起时,性别意识很少,大家一起玩,很少有距离感,这就是人们说的"两小无猜"。步入青春期,会渐渐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好奇心。有的女孩子在男生面前表现得热情、兴奋,用种种方式表现自己;或是慌乱、羞怯、不知所措。
这些变化都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变化,同学们不必紧张不安。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就任其自然发展;更不要把这种朦胧意识,当成爱情去盲目地追求。这个年龄,对爱情有一些幻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急着陷入感情的漩涡。
过去人们习惯把少男少女的过度交往称为早恋,我们权且不用"早恋"这个词,用"来往过密"来代替。"来往过密"不是指男女同学在集体中来往的多与少,而是指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过多地单独来往。突出特点是脱离集体,单独行动;避开师长,来往频繁。男女生间的"来往过密",可能当事人自己觉得很沉醉,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大多属于友情、好感。这种好感不是恋爱,因为恋爱要有责任感,目前你的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等等还无能力承担责任。这时,你和广大同学走得太远,和某一个男孩走得太近了,眼光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能正确看待两个人的性格、爱好、条件的差异,往往只看到了对方的外表,或某一特长。如果迷迷糊糊地把这种对对方的欣赏和好感发展成"来往过密",那么,在短暂的新鲜和快乐之后,必定会有长期的烦恼和悔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想入非非上,必然影响学习和其它活动。十四五岁,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是学习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如果这个时期被感情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就好比,一棵果树,只幻想着采摘早熟的果子,在应该努力汲取营养的时期却忽略了对自身能量的储备,结果,错过了花季的营养吸收,怎么会有成熟季节的收获?
这种所谓爱情,极可能会葬送了你的才能和前途。我认识一个很聪明、很有才华的学生,他的班主任曾说过:"我们班如果只考上一个大学生,肯定就是他。"就因为过早陷入感情的漩涡,忘记了自己的志向,整天沉迷于感情的琐事,不思学习,结果成绩直线下降,而且屡屡违纪,最后不仅没有考上学,还差一点被学校开除。可惜了一个原本很聪明、有前途的少年。
你们年龄还小,社会阅历浅,社交范围还很小,视野窄,感情的萌动我相信是纯真的,但具有很大盲目性。将来走上社会,接触面广了,思想成熟了,肯定对感情会有完全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回想过去,就会觉得少年时代的"爱情"是很幼稚的,白白花费了青春最好的年华,是得不偿失的事。面对感情的波动,必须付诸理智,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
采取积极的措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用理智战胜感情的冲动。在与男生接触时,要把注意力放在相互间学习、爱好等方面的交流上;同时注意有意识地扩大交友范围,在浓浓的集体气氛中开展广泛的、正常的男女生交往活动,避免只盯住某一位男生而造成"来往过密"。 集体交往的形式各种各样,如娱乐、游戏、竞赛、讨论、小制作等。在吸收众多同学的优点的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建立起纯真的友谊。家长放心,老师也支持。当你接到某一男生的表示"友好"信时,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意志,经得起诱惑,克服虚荣心。让对方清楚地明白你的决心,放弃对你的追求。但要注意方法,不可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对于纠缠不休,甚至威逼恐吓你的人,就要请家长、老师帮助处理了。
大家想想,人的一生,要做、可做的事多着呢,你们是不是心中都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描画?除了男女之间的感情,我们还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还承担着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祖国振兴,我的责任;事业有成,我的责任;家庭幸福,
我的责任。我们的任何理想、抱负的实现都离不开勤奋学习。今天,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
关于感情,请记住一句话:"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做个自强自立的女孩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这句话适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是我们的幸福,同时也要求我们付出更多。陈旧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存在,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示出女孩卓越的风采,才能体现出作为平等的新女性的价值。同学们大多数看过连续剧《还珠格格》,喜欢里面的小燕子,那个不喜欢学习,光会傻玩、傻闹、捅漏子的女孩,却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不愁吃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今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常常描写这样不经过自身努力、不需要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仅凭机遇就过上好日子的人物,还喜欢去强化一些柔柔弱弱的女孩形象。不要相信这些美丽的描画,更不要幻想自己是幸运的还珠格格。电视剧只是作为一种娱乐,用离奇的情节吸引人们,描写的只是一种美丽的梦想。做为女孩子,不要把自己当弱者,不要指望别人的怜爱;先自强,而后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时代,弱者只会被淘汰。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从今天做起。培养坚韧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上进心,有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信念。同时,努力克服小女生常有的某些心理缺陷。
有时会听到别人说:女孩子,就是事儿多!这个事儿多,就指有的女生气量小,一点小事也斤斤计较,心胸狭隘。狭隘的人把目光投向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固执己见,处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听得进好话而听不得批评,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脆弱,把挫折、困难扩大化,稍遇坎坷和不如意,就受不了;嫉妒,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 结果导致自负心理增强和交 际圈的大大缩小,必然给自己带来孤独和空虚的困扰。自负、嫉妒、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态的积累,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产生。
要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孩,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想一想,我们在人世间的旅程,不过是几十年时间。
生命的意义何在?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给别人、给 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即使我们这一生成就不了惊天动地的伟业,至少,在回首走过的历程时,不会为自己的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而感到悔恨。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自己一时的得失就算不上什么了。
如果你能事事从长远考虑,处处以集体为重,那么,对整体、全局有利而自己受点委屈也就能容忍和接受了 。总之,把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小圈子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整天闷闷不乐了。"心底无私 "才能"天地宽"。
我手头有一份资料,是在四川省和重庆市部分中学,进行的一次对女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主题是:假如我们开设"知心大姐姐信箱",用书信回答你的各种问题,那么你会向知心大姐姐提出哪些问题呢?你有哪些悄悄话向她诉说呢?
经过统计归纳,影响女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人际关系问题,占39.3%;早恋问题居第二位,占28.5%;居第三位的是学习问题,占21.2%。其它还有社会适应问题、性别及爱美问题、人生观问题等。
我没有跟在座的同学们交流过,不知道你们的想法是不是与统计相符。从统计结果来看,人际关系、男女生同学的交往、学习问题是困扰青春期女生的最大心理障碍。
这三种问题加起来,占到所有心理问题的90%。而且,在这些问题上,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我重点谈谈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是一件很烦恼的事。大多数同学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有些同学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误解和猜疑。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摆正自我位置,以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对待朋友,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探究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帮助别人;约定时间要守时;交流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小看了一句话、一个动作这样的细节,可能就为一句不恰当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而且沮丧、后悔、气恼的情绪会很长时间影响你,让你无心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憋闷出病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假如大家都梦想能到达天堂,并永远生活在那里。却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实现愿望。有一个人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天堂,看到了人世间不存在的美景,可他却不快乐。因为,他很想把看到的美景告诉别人,很想对别人倾诉和描绘,可在美丽的天堂,却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朋友,所以他不快乐。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人是需要有思想的交流的,这比物质的享受更重要。当我们通过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精神愉快。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性格内向的同学,要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对同学间出现的矛盾和误解,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善于理解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正确对待所受到的委屈。"退一步海阔天空",善待别人,也正是善待自己,和大家相处得好,自己也才能生活得舒心、快乐。真的没必要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甚至一连几天不说话。
双方都为此耿耿于怀,心情不好,影响了学习,不值得。如果在座哪位同学现在正和朋友闹别扭,我建议,心胸开阔点,大度点,回去后,给你的同学写封信,主动表示和好的意愿。或者,什么也不用写,向你的朋友伸出手,握一握,不愉快就全没了,两个人中都有了一片蓝天。要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孩,还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培养抗挫折能力,并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不良情绪时,不要闷在心里,可以向老师、家长、好友诉说,让情绪发泄出来。或者引导情绪转移,找些自己爱做的事做,哪怕到操场上做一下深呼吸,跑上几圈,就不会那样专注于消极的情绪了。
还可以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效果也是不错的。无论有什么问题,要相信,家长、老师是关心你的,是肯定愿意帮助你的。
青春期的女孩,对家长往往逆反心理重,如果你能清醒地想一想,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就会认识到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爱,认识到你们间的问题只是阅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而你和父母的意愿实质是相同的,那就是:只为了你能生活得更好。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你一定会得到很多帮助,还会得到与父母相处融洽的快乐。
另外,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同学的一大心理问题。女生不必为性别的差别而自卑,觉得不如男生。要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好。女生有女生的优势,形象思维、语言能力一般比较强。据我了解,在我校,学习成绩居前列的,女生的比例很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很多女生脱颖而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参加过几次洛北中学的活动,演讲、诗文朗诵等,看到很多女生表现得相当出色。这已经从客观上证明了,我们不比男生差。
一个新时代的女孩子,应该具有诚实、开朗、团结协作的优良性格,健康向上、勇敢自信、热爱生活,既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和能力,又有女性特有的温柔性格和优雅气质。
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尊重自己的人格,自立、自强,有高度的进取心,不断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做生活的强者。
我很喜欢咱们洛北中学的一句自勉口号:"我进洛北当自强,洛北有我更辉煌!"很有自强、自信的精神。走进洛北,我们感受到了优美的校园、规范的生活、师长的严厉教导和亲切关怀;走出洛北,应该让人看到洛北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做一个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女性,以 活跃的思想、宽阔的心胸、落落大方的行为举止,展现出洛北学生一流的素质。"到底是洛北中学的学生,样子就不一样!"应该成为我们常听到也最为自豪的评价。
五、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里增添了有关安全的内容:"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等。
从总体上说,我们现在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但是,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颓废思想和丑恶现象,对青少年来讲,还存在某些危险区。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对危险的判断和防卫自护意识。危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设施的不完善及个人马虎大意造成的意外事故。
★河北成安县一中学,下晚自习时,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震了",结果使得原本就很拥挤的楼梯里乱作一团,以至将楼梯的护栏挤得严重变形,16名学生被挤得摔了下来,后面的学生继续往前挤,摔在地上的学生遭到严重的踩压。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
★江西一幼儿园,夏夜为了驱蚊点了一支蚊香,结果引燃了孩子蹬落在地上的被子,有14名幼儿被活活烧死。
★就在这次五一放假期间,在临邑北边的生态园,发生了一起游船倾翻事故,一名二十多岁的女青年不幸遇难。
★另外,因车祸、或被马路上无盖的下水道井口夺去年轻生命的事故也常常发生。
很多意外是可以避免的,或者,通过自护可以减小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增强安全意识,不做冒险的事。在集体场合不拥挤,守秩序,行动不拖拉,眼观六路,宁让勿抢。
(五中放学时,我常看到,学生们走得满条路都是,不按规则右行。有的学生骑飞车,在人缝里钻来钻去;还有的学生不看好来往的人和车辆,只顾和同学打打闹闹,弄得路上很混乱,又存在着安全隐患)(医院的电梯,常常已经超载,还有人硬往里挤,拿生命冒险。) 遵守规则、维护秩序,才能远离危险。对别人的救助要量力而行。
比如,如果你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跳下水去救人。一旦遇到意外和危险,要保持冷静,做好自护。某地一个剧场失火了,场中满是惊恐混乱的人群,都拚命地往门口拥挤,结果,本来是往内打开的大门被人群挤得紧紧的,根本打不开。所有的人都面临被烧死的危险。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急中生智,大喊:"后边的门已经开了,赶紧从后门走啊!"大家都转身向后跑,门口留出了空隙,才得以迅速打开大门。他又喊:"门开了,从前门快跑吧!"引导大家得以成功脱离险境。是他的冷静和机智救了大家。
平时注意掌握一些救生的基本常识是很必要的,关键时刻不要慌乱,用安全的方法迅速逃生或者最快地发出求救信号。记住常用的几个急救电话号码,并在求助时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当时的情况。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有灾难隐患,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二个危险来自社会上某些居心不良的人。
★有的同学放学路上,遇到小痞子拦住索要钱物。
★漂亮的女同学在校外,可能会有社会青年上前攀谈,要和你交朋友;
★有的学生为了一点小事跟父母闹别扭,离家出走,路上遇到热心人,"到我家去吧"或"给你介绍挣大钱的工作",就毫无防备地跟人走了,结果被拐卖。
★ 1998年在北京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流星雨之夜"事件。14岁的少女马雯凌晨外出观看流星雨,被歹徒诱骗到一公园隐蔽处惨遭杀害。
★上网聊天,轻易地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父母情况等,引得包藏祸心的人打电话给家里,(生病、车祸)骗取钱财。
★河南,六个迷恋上网的少年为了上网的花销,去抢劫比他们更小的小网迷,结果为了7元钱把两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残忍杀害。
★轻信网友,和网友约会见面,因而出事的女大学生……
不一列举。面对这些潜在的凶险,我们女生平时要做的:举止端庄得体,理智谢绝异性的爱慕和追求,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远离不适合学生的场所。面对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学会自护:
1、敏锐的识别力和清醒的判断力(全局观察、注意疑点。对是非、真伪、合法非法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对当时处境冷静分析。坏人脸上无字,要靠自己的分析判断来识别);
2、理智的自制力(对意外钱物要警惕,不可贪心,对各种诱惑要有拒绝的勇气);
3、灵活的自卫方式(学会利用环境保护自己,借用他人保护自己,其他应变机智的手段,对自己体力和能力要有客观估计,不要硬打硬拚);
4、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尊、自爱、自律); 平时也可以假设一些危险场景、意外情况,与同学们讨论紧急遇险的自救方法。
青春期自我保护能力自测案例——假如是我,怎么办?
一、顾婷出校门,发现那个陌生男子又在等她。女同学们传说校门口有坏人专找女生交朋友。这个人可不象坏人,他文雅、礼貌,他说自己只是想做她的"哥哥",保护地,他夸她漂亮。上次,顾婷只是说"没时间",就仓惶摆脱了。今天他又来了。顾婷心里有一种满足感,莫非自己当真漂亮!这样和一位马路天使认识,也很有情调。不过,顾婷又很不安,万一是个玩弄女性的色狼呢?但是他似乎更像一个陷入单相思的可怜虫,或是个受人怂勇的傻小子。 顾婷躲在传达室,不知怎么办?
二、童媛第一次出远门到外地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轻骑车停在她身旁。"怎么,我可以帮助你吗?"一个男子声音从红头盔盖下发出来,童媛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二条怎么走?"红头盔一笑:"不远,你坐后头,我带你去"。 那个人见童媛没动,又笑道:"不要脚钱,只是顺路。"说着,伸手帮着提旅行包。
三、张菊在学滑冰,突然被人重重撞倒,张菊抬头一看,一位男青年掐着腰站在她的面前,他粗野地问:"会不会滑,不会滑靠边。"张菊正想争辩,滑来一位英俊的青年,他推开那个粗野的青年,"别欺负人家女孩子,你撞了人还有理!"说着把张菊扶起来,主动教她滑冰。散场时,小伙子提出一个请求:"咱们去咖啡屋坐会儿,好吗?"
四、李琳上学路上,一辆面包车停在她身边。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操着外地口音问:"请问到邮政局怎么走?"李琳热心地指示了路线,那人却听不明白,说:"小姑娘,你上车给我们带个路吧。到了那儿,我们再送你回来。"
2007年3月8日
什么是健康
张明鹏
各位老师、同学们:
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
各位同学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中国的未来需要你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没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担负起,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单单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还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除了要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外,请同学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吃东西以前和大小便后洗手。
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是通过不干净的手、不干净的水、不干净的食品传染的,如甲肝、伤寒、痢疾、蛔虫病、钩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存在我们手上、水中、食品中的一些细菌和病毒很小,我们的肉眼见不到,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它们,这类有生命的微生物是一些传染病的病源菌,大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给人体带来疾病。
2、 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长期保存,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杀死细菌,防止各种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洗干净你的手,煮熟你的食物。”可见这是非常重要的。
3、 养成勤剪指甲,衣服干净整洁(指甲里面会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细菌和病毒)。
4、 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一口痰中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可以传染很多细菌和病毒,会传染很多疾病,如感冒、肺炎、气管炎、肺结核等,这些病主要是由于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将病菌通过空气飞沬灰尘经鼻子吸入人体内,造成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肺结核病人要特别引起重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市有“十不”规定,其中有“不随地吐痰”的规定,希望我们小学生能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 适当休息有利于学习和身体健康。
小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每天睡眠以10个小时为好。
二、 及时有计划的接种疫苗(打防疫针):
很多同学听说打防疫针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同学小时候都打过,而且现在还要打一些疫苗。我们的国家为了造福后代,保障青少年、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几十年来对各适龄人群开展了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很多传染病已经消灭或基本消灭,有的也得到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如天花、小儿麻痹症、麻疹、白喉、百日咳、小儿破伤风、流脑、乙型脑炎等。
三、 健康的心理活动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规定:“所谓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健康,不能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具有快乐的、积极向上的、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性格,与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如碰到困难,受到了挫折、要振作精神,要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经常保持一种乐观愉快的情绪。
如平时学习成绩差或一次考试成绩掉下来了,要正确认识,不气馁克服困难,努力就有收获。
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认识是要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就会使自己与周围的同学们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如过高的评价自己,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与同学们搞不好团结,如过低的认识自己,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学习成绩。
小学生要进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就是要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做到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满,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平时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文体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不要去网吧和游戏室等成人去的场所。
四、 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
丰富的营养能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为健康身体提供物质基础。
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1994年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提出营养贵在全面、均衡、适量。所谓全面就是营养的种类要全面(营养的种类有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因为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相对比成人多,营养和种类要更全面,提倡全面营养,需要多种食物,要求不能偏食、不能挑食,不能说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因为每种食品都有不同的营养成份,偏食和挑食会引起某种营养素的缺乏,影响你们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由温饱向全面达小康迈进,但据调查在少年儿童、小学生中还存在着营养不良和身体素质差的问题,这主要原因就是在小学生中许多人不能做到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
五、 眼睛的卫生保健
小学生预防眼睛近视要做到“六个不”:不走路看书、不乘车看书、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学习,不在强光下看书学习,不歪头看书学习,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
看电视时眼睛要与电视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在2米以上,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一小时以内。看电视时房间应开一盏灯,看完电视用温水洗洗脸。
2007年12月5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中小学生,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讲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学生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小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你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李胜坤
2008年3月29日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主讲人:陈勇
各位同学:
下午好!作为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呵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以来、依恋、顺从减弱,这比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 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下面我们谈谈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处于发展的
高峰,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特别是性心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那与异性到底该怎样交往呢?我建议啊:
首先,自然交往。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闪烁其词,也不要过分夸张;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适度交往。怎样适度呢?就是: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发情爱而惊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第三要真实坦诚。主要是指对异性同学的态度,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第四,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特别是和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最后,我们要主动避免接触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表现性的书刊、画报、影视作品、图片等。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别人越强行禁止,自己就越觉得新鲜,更想去揭开“谜底”。可是,这个时期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很差,如果不如以引导,很容易受错误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个工读学校的调查发现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读过黄色书刊而犯罪的,占有相当重的比重。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自觉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和动作,即使是错的。而青少年的情绪动荡不稳,容易激动,只要外界刺激强烈,就容易迅速产生行动,这样很容易酿成大错。所以对不适合我们的年龄层接触的书,要坚决不看。有同学说那我怎么知道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呢?你可以向老师、家长、图书管理员、书店的营业员参考书中有些什么内容,或者在买书或借书时看一下目录、前言、序还有最后的结束语,对书中的内容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内容很不健康,就坚决不要读它。有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所以,我们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读本,拒绝不好的外界刺激。 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2008年11月17日
第五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几年多来,我校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效地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归因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以及中学生性发育的前 提 。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我校首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心理健康情况调查,通过十余份心理测试表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通过班主任、家长及学生本人三方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性格、气质、情绪等)、学习(学习习惯、学习动机、考试焦虑等)、交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认知(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青春期心理(异性交往、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等)等多方面的心理状况,并针对重点年级(初一和高一)建立心理调查档案,使得家长、老师及学生本人都有所了解并引起重视。通过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普遍存在着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心理压力过大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包括学生自身在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施压,使学生学习的压力过大,年轻的心难以承受沉重的负荷。面对眼前和将来的重重压力,面对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必然会导致对学习的恐惧、甚至厌倦,导致思维迟纯,大脑疲劳、考试焦虑、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有26.56%的同学深感压力过大而产生学习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学习、考试焦虑、学习自卑、厌学等。
2、自控能力较差
如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的“自我中心”与社会的认同矛盾使他们产生心理冲突,而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如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的错误教育、学校个别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生硬等,都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障碍,甚至逐步走向自闭、恐惧、骄横、抑郁、攻击。具体表现为“情商”低,意志薄弱,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差。在问卷调查中有35.94%的同学反应出如心绪浮躁,做事紧张冲动,性情孤辟,胆怯等等问题。
3、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
青少年正处在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缺乏认识,加上中学生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增强,而相对滞后的心理发育和不丰富的学业知识,以及浅薄的社会阅历与之便形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一时期的学生正是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依赖之际,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承受挫折耐力差,自尊而又自卑,易走极端,形成多向复杂心理和行为障碍,表现在认知、情绪、交往等多方面的障碍。在调查中有36.6%的同学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交往需指导,或感到对外界环境变化难以适应。
4、青春期心理困惑(性心理困扰)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少男少女身心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由此导致的矛盾与心理不平衡常困惑着学生。他们有的对异性开始产生朦胧的情感,有的对性知识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有的对在青春期发生的变化产生抗拒与困惑„„在问卷中,有32.24%学生对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产生迷惑。 通过问卷调查,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心理环境,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创造性实践,确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违反道德和纪律的现象,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不高或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引起,并不是思想道德问题,不从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而仅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不仅难以解决,有时还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确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制订“德化八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从1999年就开始制订实施“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就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各年级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等做了明确阐述和具体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规定了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高一:学习心理适应教育,情感教育,挫折心理教育人际交往心理教育。 高二:学习心理知识教育,异性交往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挫折心理教育,自我心理障碍的排除。
高三:学习心理知识教育,挫折心理教育,异性交往心理教育,职业选择心理教育,应试心理指导。
2、多方齐努力,共同打开沟通的天空。
(1)在1999年4月12日,我校经过长期酝酿的“心理咨询室”正式面向学生成立,与此同时,心理咨询信箱(心灵导航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心灵导航热线)、“朝晖”播音室的“心灵细语”节目、学校宣传栏的“心灵之窗”板报和“心理健康文摘报”也开始运作,这标志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拉开序幕。“心理咨询室”的每天定时开放、心理老师的热情辅导使学生有了倾诉内心苦闷、化解困惑的最佳去处,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我的朋友,我的家”。由于“心理咨询室”的特殊性,它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要让学生信得过、放心;但同时它又是“开放性”的,要求与班主任联手共同辅导学生,要求与家长联手共同帮助孩子,这“两性”使“心理咨询室”不但能够引进来,而且还能走出去,真正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纽带。
(2)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我校政教处的组织下,还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和家长学校活动,利用座谈、讲座、阅读等形式向班主任及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寻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要求班主任在抓好班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使学校与家庭共同去理解和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我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广泛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随时随地可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如:
“心理健康文摘报”、校“朝晖”广播室的“心灵细语”节目和学校宣传栏“心灵之窗”板报,定期介绍心理卫生常识,解答学生的心理疑问,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注重宣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将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案例反馈出来,扩大引导效果;临近考试期间为学生介绍如何沉着应考,减轻考试焦虑;讲解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策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等。
(4)关注个别差异,通过信箱、热线电话、面谈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情绪和心理障碍;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学习困扰、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困扰和青春期心理困扰等专题团体咨询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因此,我校充分发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做到:①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节,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必免由可缺乏自信心而产生重度焦虑。②使教法与学法改革同步进行,不断改进教法,指导学法,避免因学习不得法,影响学习成绩而产生学习心理障。③在提问、测验或处理突发事件等过程中要正确合理的分析、评价、避免因此处理不当引起的师生关系紧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因热爱教师迁移到热爱其所教的学科。 这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4、指导家长,优化家庭心理健康。
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系统讲解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以家长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品质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指导家长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处于轻松、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正常发展。
5、注重实践,以活动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为此,我们注重实践,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如: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专场活动,为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演讲比赛、郊游、文艺表演、歌咏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到实处。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效应。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在改进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所指出的:“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1、充实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内容与功能。
我校在实践中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丰
富了德育的内容,而且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抑止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病,克服传统教育中违反教育规律的作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通过广播、板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建设性地为学生建构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同时,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改变传统“你讲我听”的说教方式,使德育内容更贴近生活,效果更为突出。
2、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1)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增进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家庭关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地去面对“我是谁”、“如何做人”等问题,认真审视自己与他人的长短,能通过适当的方式调整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自我与他人。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系统工程有教师、家长的配合参与,使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学生,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懂得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辅导孩子面对生活,从而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2)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排除困惑的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能够愉快地接纳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树立起信心,锻炼了意志,增强了战胜困难、排除困惑的能力。如:学习心理辅导使学生能理性地分析自己学习的能力,针对个性特点调整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一位接受咨询的高一同学,沉默、自卑、高度焦虑,有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找回了自己,通过几次咨询,他终于敢面对同学,较轻松地与他人交往了。
(3)“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心理咨询室”自成立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了他们渲泄情绪、重识自我、解除困惑、寻求心理平衡的好去处,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我的朋友,我的家”。由于直接贴近学生,便能够最快最易地发现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把问题处理在萌芽时期,同时也成为连接学生、老师与家长的一个纽带,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贴心人”。一位高三的女学生由于与家长少沟通而产生矛盾,当不愿回家时找到了“心理咨询室”,将烦恼与困惑交给了心理辅导老师,最后带着轻松与理解踏上了回家的路。
四、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1、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
教育本身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对这一群体实施教育指导,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使学生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心,获得健康心理知识。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以“活动”教育为主,避免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注重调动学习的参与性,以积极健康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的人格形成和自律意识的确立。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主渠道
健康心理的形成,单纯依靠几次有限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几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学科教学中,用心理教育中的一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通过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获得学习的成功,使“教”与“学”和谐互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除学科知识教学以外的心理教育和辅导,这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3、提高师资队伍的心理教育素质
目前我校有在校学生1500多名,虽然已有四位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参加了两次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培训班”的学习,但却仍然不能适应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还应加强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加紧师资培训,提高教学及实际心理辅导水平。
德化第八中学
200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