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精选)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精选)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第一篇: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一)、学生。

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2)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3)缺乏实践性,调查报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大学教学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信仰起到关键的作用。所谓学以致用,只有将学到的东西用实践检验其是否正确,只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增加对法律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

您正浏览的文章《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页2-文秘范文》由 个人简历 网:l" >l

第二篇: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摘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及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及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民依法治国法制建设

[正文]: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当前本土的农民法律意识,还需要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当代中国,依然是有着九亿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国家,塑造当代中国的现代法律意识,推进其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分析,农民的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许多公民对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不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令人惊叹。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二题“宪法是我国的什么法律”时,五十名调查者中,只有12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占受调查人数的24%,有66%的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在回答第三题“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哪一年通过的”时,只有38%的人选择1982年。

二、公民的权利意识淡漠,在回答第十题“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时,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人大体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履行的义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剩下56%的被调查者甚至都不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完全只是单纯的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公众对法律的运用并不普遍。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68%的被调查者很少注重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只有52%的被调查者愿意请律师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剩下48%的被调

查者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解决或是听天由命。许多人把上访看成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愿意通过频频上访、越级上访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公众对法制建设环境评价较差,对执法机关缺乏信任。执法机关的执法不严和部分领导干部的不守法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干预司法行为,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十一题“你认为法律能否维护你的切身利益”时,有高达46%的受调查者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法律越来越成为钱权的代表。

从整体上看,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状况并不乐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因素: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基础。法治往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

生而形成,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成为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二) 社会历史环境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步晚,法制体系设计本身

存在一些缺陷。致使一些群众对法律的公平正义产生怀疑;我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尤其在农村,文盲比重较大,农民对法律出现“说不清”情况比较普遍。

(三) 思想意识因素。“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儒家正统思想至今还对人们

的法制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人们习惯于“德主刑辅”,把诉讼看作不光彩的事情或是不得已而为之;加上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干部和宗教界人士的干预司法行为,以及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使得人们对“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缺乏足够的依赖。

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调研,我认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大力优化法律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因

为现代法律意识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活动程序和政治观念的科学化。因为法制是民主的法制,法律意识是在民主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法律意识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完善发展。

二、深化普法教育,内容和形式并重。在内容上,要大力宣传群众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还要宣传群众掌握不足而又必须了解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和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人民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形式上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三、抓住普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一是要重视领导干部及其他公务员法律素质的提高。二是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农民的普法教育。法制教育应从小抓起,让青少年初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相当薄弱,但涉法投诉纠纷却不少,农村普法工作任务艰巨。

四、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对执法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要给予严肃查处,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是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农民才会对法律有许多不解和迷惑。也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法治,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精神的建立,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第三篇: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时期,受封建思想“人治大于法制”的影响非常深,并且我国建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给予法制建设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对我国广大公民的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而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更是公民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大武器。大连是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城市,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人民都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享受。如何能使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保障自己的权益尤为重要。在这样一个发展进程如此之快的城市中,骗人与被骗依然每日都有发生,这都是市民的法律意识高低所主导的。因此,我们就大连市民的法律意识情况和如何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开展了专项调查。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主要调查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通过调查他们,可以反反映出大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的法律意识是怎样的,从而推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的法律意识是怎样的。通过调查主要发现了一个问题:法律知识的来源途径稀缺。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人中,通过电视获取知识的2人,其他途径的一人。而通过调查大连市的主要电视频道我们发现,大连电视台3套《法制频道》每天播放与法律相关节目的时间只有2小时左右,在全天一共18小时的时段中所占比列只有12%,而黄金时段从6点开始到10点,也只有1小时时间而已。而在2小时的时间中,还包括了重播的节目。这样通过电视来获取知识的人群,所能获取到的知识可以想象,是微乎其微的。并且通过电视来获取法律知识的人是占了大多数的,因此电视播放的法律节目的质量与时间是需要整治的重中之重。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调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大连市民法律知识的来源途径稀缺问题的解决,应当根据调查中显示,首要解决电视中播放的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的量。增加大连电视3台法制频道与法律相关节目的时间,增加法律节目在黄金时段的播出量。作为法制频道,应当以法为本,播出的节目不应该光有专门的与法制相关的节目,所播

放的其他节目也应当与法相关。多播放案列,提高人民看节目的积极性;多播放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将一些基本的法律小知识编写一小段绕口令 、或者是小动画,让大家在看法制节目时能够通过另一种方法巧妙的记住而避免死记硬背忘性大的缺点。力求做到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上不上当、不受骗。

调查中还发现,有一部分市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比较倾向于私下解决,而不愿意上法院或者是寻求司法帮助。这都是人民法律意识差的一种表现,应当多举这类的案列,进行播放,同时强调私下解决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大连市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往相比以前大大加深了,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急需解决。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在大连市民中,受过高等的教育的市民都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他们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他们通过教育获取,通过日常工作需要或者书籍中获取很多的法律知识来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公民权益不受侵害,让法律的保护罩时刻围绕着在自己的身边。

根据大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大连市常住人口670万左右,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占9.90%;15-59岁人口占74.3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5.80%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71% ;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161896人占总人口数的17%;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59336人占总人口数的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文盲占人口总数2%,儿童和老人占20%左右,他们或者无接受能力,或者接受能力差,是法律意识薄弱的一群人,他们是需要家人、朋友来保护的。而大连市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数的将近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的人群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可以通过他们的耳濡目染来了解各种法律知识,或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寻问。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事从他们身上学到各种法律知识,从而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一个效果。

大连市民法律意识如何提高及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调查,对于提高大连市民法律意识大家给出了比较统一的意见,那就是

加大宣传力度。根据调查,我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措施:

1、在公共交通运行时在广播中播放相关的法律知识。保护好自身的财务只是前提,应当在此基础上增加遇到小偷后应该怎么做,以及有哪些法律条列可以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在银行中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的资料。如:取大额钱款时,应当怎样保管好取出的钱款,如果被强盗抢走了,应该怎样做,并且播放相关的法律条款,以及处罚,让想抢钱的不法分子知道其后果从而大大降低犯罪率。

3、在行政服务大厅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资料。如:税务大厅播放偷税漏税的法律条例和处罚条例等。让大家都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4、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多播放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在报纸上开设法律小知识这类的板块,每日报道一些小案例,刊登一些小法律知识,都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

5、从娃娃抓起,学校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课程,主要教育孩子们一些他们能够理解,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发放法律小册子,用儿童画的形式,告诉孩子们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做,让他们在玩乐的同时收到教育。

6、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让群众在办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四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意识 调查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实际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们于2011年5月8日至13日对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活动,共收回100份有效问卷,并人工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鲜见。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1.已有法律意识,但法律意识淡薄。如“你所在大学是否重视《道德法律基础》的学习?”49%的大学生重视但并未认真学法律可以看出有意识学习但意识不够。又如调查结果中显示有将近69%的大学生对盗版现象的看法是看盗版产品的质量而定即并不反对盗版现象的存在和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会购买来历不明的便宜自行车。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现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贪图便宜,大多数人会购买二手电脑和手机,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其实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就买了赃物,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大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

2.认为法律知识重要但并不积极付诸于行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从问卷中第一大题的

5、6小题可以看到将近4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意识与学习关系一般,4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有意义但浪费时间。这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的特点。大学生对作为公共课的《道德法律基础》并不给予一定的重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3.缺少践行法律的行为,法律信仰不高。如对“你会购买来路不明的便宜的自行车么“的选答,有将近44%的大学生选择“会”,表明相当部分人缺少践行法律的心理,在行为的选择上可能不 会依法而行。

4.对法院、公安局等执法部门的印象较负面。遇到法律问题时将近66%的大学生认为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由此也可看出大学生对执法部门的了解不够,对这些部门抱有一定恐惧心理。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特点:

1.法治意识普遍冷淡。 大学生在有限学时的《道德法律基础》课获得的法律知识不多,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不重视《道德法律基础》诸如此类的公共课,对课程应付了事,因此大学生不可能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形成淡薄的法制意识。

2.涉及自身利益时,法治意识削减。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在心灵深处是畏惧权势的,对他人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与谴责,但涉及自身利益时且采取双重标准。

3.知法懂法,但不完全守法用法。大部分学生懂得不少法律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自觉性差。且大部分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很清楚,但态度不够明确,用法积极性不高。 4.法律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大部分大学生懂得一定法律知识,但现实中如遇到问题、纠纷,他们就不懂得采取正确的法律途径去解决,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够学以致用。

三.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原因:a.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封建社会时期长。我国经历了二千

多年的封建社会,各种封建观念思维和世俗文化早已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中。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对法律的观念。民主、平等的法律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b.国家的重视程度。政府对社会的普法力度还很不够,因此,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社会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2.学生方面的原因:a.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

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 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

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b.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c.缺乏实践性。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

3.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a.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

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学生没有约束力自然学习法律积极性不高。

b.课程枯燥。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课堂气氛一搬较为沉闷 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四: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

1.学生方面:提高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于将来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关,多参加相关的讲座让自己更加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让道德修养与法律共同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追求。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些法律的相关报道,阅读参考法律书籍,增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 2.教师方面: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采用与实践多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欲望。也可以打破教室的局限,多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对法律有更高的需求性。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让学生了解实际的案例分析的过程,更加深刻的学习法律知识。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校方面:多组织专家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治演讲、辩论赛、讨论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例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切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比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重轻足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个人、教师、学校以及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发展,民族才会富强,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法治国家。

(指导老师:蒋义丹)

第五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摘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所以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但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稳定因素凸显,导致一系列犯罪事件的发生,令人担忧。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刻不容缓。这篇论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作了法律方面的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大学生已有法律意识,但法治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2、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

3、有崇敬法律的意识,但缺少践行法律的行为,法律信仰有待加强。如对“您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体行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的选答,只有40.9%的人选择 “法律”;对“如果您发现在您的家属中有犯罪嫌疑人,你会怎样做”的选答,只有34.6%的人选择“肯定会劝其自首”。表明相当部分人缺少拜从法律的心理,在行为的选择上可能不会依法而行。

4、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

5、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在对“您认为法治国家在我国能实现吗”的选答,70.3%的人认为“可以实现”;对“您对违法执法的现象持什么态度”的选答,有33.3%的人选择“见惯不怪”,只有29%的人选择“非常气愤”。

(二)存在的问题:

1,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普遍淡漠的法制意识形成强大反差。学生仅仅在《法律基础》课有限的学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道德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却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在调查中了解到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占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特权。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功于知法、懂法,淡于守法、用法。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4。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如有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拿不到钱,甚至还被罚钱,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成因分析

作为法律意识主体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其法律意识的水平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形成有着特殊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高校教育管理偏差的影响

首先,在教育上,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一般局限于讲授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问题。一是重知识传授,轻意识培养。二是重义务,轻权利。

再次,在学校的管理上,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和规定,或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造成教育管理上的盲点和空白。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18-23岁的青年,正处于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的时期。他们与成年人不同,有自己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其一,过分的自我意识。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在道德观上,缺乏明确的善恶观念,没有传统的道德原则;在行动上,主张个人的极端自由,不愿受社会的任何约束与控制。

其二,过度的自负。部分学生成长轨道一帆风顺,我们在培养教育中,又送给他们”佼佼者”、”国家的栋梁”等桂冠,强化了他们的宠儿意识,滋长了自高自大的情绪,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责任。

其三,过强的自尊心、虚荣心和自卑感。现实中,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相互纠缠的。大学生平时自尊心表现得越外露,其自卑感也越强烈,虚荣心也越明显。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和批评,稍受一点挫折,则易采取过激手段处理问题,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过程,不仅仅是依托于学校,更需要深深地扎根于以社会为背景的”土壤”之中。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2、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1)合理建构大学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认知;2)开创法律知识教学新方法,不断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3)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4)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形成法律理想和法律信仰;

3、加强学校和家庭沟通完善双向育人模式。家庭教育机制的优劣,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守法意识的培养有着普遍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不利,将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家长的个人素质、文化素养和品质是塑造子女良好人格的前提。

4、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只有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使贫困大学生安心学习和以健康心态成长。

四、总结与感想

总之,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们对法律的认识、对法的作用和效力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了解程度和具体评价以及对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和追求直接影响这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自觉作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论对与错,只要是违法的行为,我们都不去做,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责人之前先正已身,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为建设合谐社会付出自已应尽的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致谢! 调查问卷附本

1.我国最高的立法机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政协 D.最高人民法院 2.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3月15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3.假如您有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打工,当您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手段 B.报告老师,让学校出面处理 C.去他们单位大闹一场 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 4.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

A. 会 B.不会 你认为法律与你的学习和生活:

A.关系密切 B.关系不大 C.没关系 6.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

A.报刊、电视、新闻舆论监督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 C.群众监督 D.执法机关自我监督 E.说不清 7.你觉得法律能维护你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有信心 B.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和有权的人的代表 C.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8.你觉得自己会不会犯法:

A.肯定不会 B.可能不会 C.不知道 9.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你的态度是:

A.充分信任 B.比较信任 C.不信任 .你在大学是不是重视<<法律基础>>的学习:

A.很重视 B.很重视但因为一些原因没太好好学 C.没好好学因为这不太重要 11.你对法律知识了解有多少:

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你认为大学生还有必要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吗: A. 有必要 B. 没必要 C. 无所谓 13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你觉得:* A 能学到东西 B太形式没意义 C不愿去,浪费时间 D没参加过

14。甲、乙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甲向乙借600元生活费,答应3个月后还,您认为甲应当写借条给乙吗?* A不用写 B应当写 C写不写都无所谓 D说不清

15。某人拾到一个钱包,内有2000元,但失主很富有,您认为他应当把钱包还给失主吗?* A可以不还 B可还可不还

C应当还,应当这样做人 D应当还、不还就是违法 16。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公民权利 B处罚违法犯罪行为 C规定公民的义务 D巩固统治阶级 E规范人们行为 F说不清

17。如果您与他人发生纠纷,您觉得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更好一些* A请双方单位领导出面协调解决 B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C向法院提起诉讼 D找关系或中间人解决 E其它

18。您同意下列说法吗?1大多数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2法律至上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法律应当以保障公民的权利* A完全同意 B

比较同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